教师责任议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师责任议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从评价资产经营的保全性、合规性拓展到评价资产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环境性;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从评价经济责任结果向评价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延伸,开展内部控制评审;创新审计方式。开展责任导向式审计。把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责任—鉴定责任一承担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篇:教师责任议论文

浅议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摘要】 正确评价经济责任是提高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基于准确的经济责任界定、恰当的评价内容、科学的评价原则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 对策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评价以被提上议事日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的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对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真实性以及被审计对象的廉洁自律、所做经济决策、内部控制建设等具体工作和表现得出的总结性评价。做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经济责任的界定

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质是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的人格化审计,被审计对象包括实体会计资料和抽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结果报告中对被审单位经济责任人应负的经济责任做出的综合性评价,它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质量,也关系到审计风险和对干部使用的引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是经济责任的正确界定,这一前提同时能够保证审计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高校经济责任的划分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在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中,各部门基本都有正职和副职行政干部各一名。一般来说,正职干部要承担直接经济责任,但并不意味着他要对所有事项都负有主要责任或直接责任。由正职干部主管或直接签署意见经济事项,应该由其承担直接责任;对其他经济事项正职负责人承担主管责任。

2、集体责任和个体责任。由个人做出的决策而引起的经济责任应当由当事人承担责任,由集体决策失误而引起的经济责任应由集体负责。但在集体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在做出表决时个人明确提出异议而未被采纳的,其个人不应承担责任;如果是由于个人独断专行、违反决策程序造成的经济责任,则应由个人负责。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较为复杂,既包括不以盈利为目标的职能部门、院系等教学单位,又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校办产业的负责人、后勤集团,并且这些部门和企业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因此审计评价的内容也不同。从总体上来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任期内的资产状况。高校的资产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固定资产和材料。审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实验仪器采购程序的合规性、使用的效率性和维护的完整性。对校办企业和后勤集团的评价还应包括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等。第二,任期内的经济决策情况。高校行政、教学部门的经济决策权主要集中在预算经费的收支方面,因此内部的经济民主程度是经济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相比而言,校办企业和后勤集团的经济决策权对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对它的审计评价应从决策制度、决策程序合规性与充分性,决策的前瞻性和决策效果等方面考察。第三,任期内的预算执行情况。高等学校一般实行一级财务核算,预算经学校审核批准,各部门按此核定的预算开展年度收支计划。各部门在批准的预算内有审批权。因此,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应包括预算编制的合理、可行性,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预算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后勤集团和校办产业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则以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主。第四,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审计评级工作主要从遵纪守法、个人有无经济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贪污、挪用公款、无偿占用公物等以权谋私问题。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根据上述经济责任审计评级的内容,为正确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保证审计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以及有效执行,审计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依法评价原则。这一原则表明审计评级工作要在法定职权或授权的范围进行;审计评价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为依据。第二,重要性原则。因被审计对象经常涉及较多经济事项,因此评价时要有所侧重,对重要的经济事项要详细评价。第三,客观性原则。审计评价应以审计人员实地调查取证为基础,经济责任的认定不能脱离客观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在充分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做出评价,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成分,更不能受其他非审计人员意见的影响。第四,相关性原则。保证审计评价的内容应是与经济责任有关的事项,凡是与经济责任无关的事项不应进行评价。第五,规范性原则。一是指审计评价用语要恰当、规范,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和客观性;二是指对同一类的被审计对象和同一类型的经济事项应按统一标准进行审计评价。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法律规章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并未细化。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种种现实困难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规范的问题,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同时影响了审计质量。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模糊性。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细则规定没有规定不可以评价的内容。这对开展审计评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因为这一原因,部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往往过于全面。表现为在审计评价过程中把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对象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纳人评价内容,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和审计的风险。

2、审计对象种类的复杂性和经济责任的不确定性给审计评价工作带来不少困扰。在大多数高校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种类较为复杂。新上任的领导往往不清楚自己的经济责任,有些院长、系主任是学术型人员,他们可能不直接分管所属部门的财务和行政工作,这使得被审计对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审计评价带来很大困难。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报告文本格式不标准。没有评价指标和标准是评价工作最大的困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已经经历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仍没有建立起来。没有评级指标最大的不便在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过程中缺乏标准,判断标准的不一致往往导致对审计责任的评判缺乏公信力。此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报告并没有采用标准的格式。评价格式及语言的不规范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或歧义。

4、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审计评价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由于审计工作长时期不被重视,导致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有较大差异,不能满足现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需求。

四、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质量的对策

1、规范审计评价的范围和要求。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是为了使评价与目标一致,避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随意性。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主要是界定和确认其经济方面应负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直接责任是指被审计领导任职期间在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上应负的责任。主管责任是指其任职期间,单位在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和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上应负的责任。在审计调查中,被审计对象会强调一些非经济行为。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准确把握审计机构在干部监督机制中的职能。审计机构是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出审计评价时,审计机构应从经济角度紧紧扣住经济责任这一问题,公正、客观、谨慎地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和经济责任。评价经济责任必须是被审计对象行使经济职权过程中发生的经济责任。

2、建立经济责任交接制度。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交接制度,有利于正确界定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避免审计评价工作的模糊不清,同时对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具有正面作用。

3、建立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内部有独立核算与非独立核单位。独立核算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较多,相应的单位负责人承担较多的经济责任。反之,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经济活动较少,负责人承担较少的经济责任。因此,应对不同的审计评价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方便实用和层次清晰和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对推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把握评价尺度和方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和方法。审计评价应根据评价的重点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定适当的尺度。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四种: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对比评价法、分析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领导干部不廉洁自律、存在违法违纪情况和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国有资产增减值的情况。定性评级法的关键是要将审计内容量化同时与所评定经济行为的性质一一对应。对比评价法适用于评价被审计对象在其任职期间各项经济性质的指标完成情况。在评价某些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形下适用于分析性评价法。

5、重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能够增加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鼓励审计人员加我加强学习,为审计人员进行工作经验交流提供便利。集中讨论和分析审计评价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提高审计人员工作水平和技能;三是要增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人员恪守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只有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素质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审计专职人员的作用,才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阎银泉: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J].财会月刊,2005(24).

[2] 段兴民、张海成: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与方法[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4(4).

[3] 高景波: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1(8).

[4] 成法民: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1(16).

作者:王迁丽

第二篇:浅议缔约过失责任

摘要:在传统民法理论中,无合同即无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因一方当事人在订约过程中的过错而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由此对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大量存在,但此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有效合同关系,难以凭借传统违约责任追究致害人的责任。着重从几个关键方面初探可以填补此缺陷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说明建立该制度不仅完善了中国的债法体系,而且也完善了交易规则,利于保护缔约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正义、制约商业欺诈。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先合同义务;信赖利益损失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提出和发展

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应运而生。德国学者耶林于1861发表了《缔约上过失:契约无效或不成立时之损害赔偿》一文,首次提出了缔约上过失的概念[1]。在德国法上,缔约上过失制度是在侵权法与合同法之缝隙中生长出来并逐渐独立的制度,是学说、判例以及立法合力的结果。在耶林提出后,许多民法家对其理论作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且使它在立法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德国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希腊民法典》对缔约过失责任均有相关的规定。可见耶林发现了该法律问题并准确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司法实践中又涌现了大量案例,最终经过大量学者的共同努力,缔约上过失制度现已逐渐法典化。

二、中国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移植和吸收

1999年修订后的《合同法》采纳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合同法》对中断缔约说明义务、保密义务进行了专门规定。通说认为《民法通则》第61条有关合同无效、撤销的法律后果已涉及到缔约过失责任的内容,可成为中国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基础。《民法通则》第66条关于无权代理,第67条关于违法代理的规定,《合同法》第42条是直接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合同法》第43条关于保密义务、第48条关于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的效力、第58条关于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也都可成为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规范基础。

但纵观中国的现有规定,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应承担的责任等问题均未作较明确的规定。如中国《合同法》第42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列明了适用缔约过失的三种情形,但是对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时间、责任主体等关键问题都未谈及。

三、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目前法学理论界尚有很大的争议。各国法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并无一个统一的定论。王泽鉴先生认为,“于为缔结缔约磋商行为之际,因过失致相对人遭受损失时,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纵契约未成立亦然。” [2] 梅仲协先生将缔约过失责任概括为:“当事人所欲订立契约,其必要之点不合意者,则应负缔约过失之责任,该他方当事人因契约不成立而蒙受损害者,得请求相对人赔偿其消极利益。”[3] 王利明教授把缔约过失责任概念定义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应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民事责任。”[4] 然而在现代社会,诚信原则日渐勃兴。诚实信用原则一旦贯彻到缔约领域,就取得了先契约义务的独特形式,该义务与独特的信赖利益相干,与原来的契约义务一起构成完整的契约义务体系[5]。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缔约过失责任作为一种责任形态存在,必须以先合同义务的存在及违反作为前提。

所谓先合同义务,是指缔约双方为签订合同而互相接触磋商开始逐渐产生的注意义务[6],即一方当事人依据诚实用原则给予对方以照顾、忠实于对方、告知对方与合同有关并涉及对方财产、人身安全的事由。

2.缔约相对人受有损失。民事责任一般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成立条件,缔约过失责任也不例外,只有缔约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造成相对人损害时,才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这里的“损害”不仅包括信赖利益的损失,还应包括固有利益的损失[7]。下文中也将对此进行论述。

3.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基本形态:故意是指缔约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合同无效、不成立或者被撤销,能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后果,而仍然进行这种民事行为,希望或放任违法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缔约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合同无效、不成立或被撤销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损失,因疏忽大意没有尽到协力、通知、保护、保密等义务,虽然预见到了但轻信其不会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因此,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具有过错就要承担责任,无过错就不承担责任。

4.过错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过错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一方当事人的过错与对方遭受的信赖利益的损失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就是损害结果的出现系缔约过错行为所必然引起,若对方遭受的损失非因一方的过错,即使发生在缔约过程中,即使出现了信赖利益的损害,也不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因果关系不但包括直接因果关系,还包括间接因果关系,如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无过错方丧失与第三人订约的机会。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救济方式

在民法領域,承担责任的方式一般是赔偿损失,对于缔约过失责任也不例外。

1.赔偿责任的构成。首先,如果一方或双方因缔约过失行为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时,则责任人应承担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信赖利益也称为履行利益、积极利益,其损失既包括因缔约过失行为致对方财产的直接损失,也包括受害方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的间接损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第一,订约费用;第二,履约费用,包括准备履约所支付的费用(履行准备金)和实际履约所支付的费用;第三,受害人支出上述费用所失去的利息;第四,合理的间接损失,即丧失与第三人另订合同的机会所产生的损失[8]。其次,如果造成了另一缔约方固有利益的损失,则责任人应就实际遭受的损失予以补就。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 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看出,缔约过失责任的救济方式包括返还财产或折价赔偿,该种责任承担方式发生在契约缔结阶段已经给付财产的情况之下。

2.赔偿限额的确定。缔约过失责任作为一种民事赔偿责任,是一种事后救济行为,以补偿受害方的损害为目的,而受害方不得以此谋利。特别是对于处于不确定状态的间接损失,必须对其范围作一定限制,否则将造成由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无限扩大而挫伤相对人的缔约积极性。那么对缔约过失的间接损失如何限制呢?本文认为,缔约双方缔约的目的均是通过缔结合约获得一定的利益。可见,缔约是手段,获利才是目的,所以当缔约失败时,其损失不应超过其目的。另外,由于缔约过失责任损失的是信赖利益,所以其间接损失也不应超过其“信赖”的范畴。综上,可将缔约过失责任的间接损失归纳如下:即间接损失赔偿的上限不得超过合同成立并履行后所可能获得的利益,同时也不得超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的当合同不成立或被撤销时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缔约过失责任的审判应用

在中国的审判实际中,已出现大量的相关案例,有些还可能与其他责任竞合,比如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9]。在此情形下,当事人在参与诉讼过程里要结合举证时限、证明难度、赔偿限额、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虑,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诉讼方式。法官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也应加强理论学习,避免一些审判误区,不应忽略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而简单处理案件,或者将一些不应纳入缔约过失责任范围内的案件也以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处理。比如以下这一案例:2002年底,陈某一家三口来到某饭店吃饭,其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陈娟在进门时一头撞上洁净的玻璃窗造成前额皮肤裂伤。虽然该案件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但法院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的规定作出判决,赔偿了原告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5 000元[10]。

四、结语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适应了现代商品交换的发展,它的最大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研究和现实需要都要求其自成体系,与侵权、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共同构成民法中债的发生根据。其实,在合同法起草过程中.很多学者已经提出缔约过失责任应是一种独立的责任,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最好不纳入合同法的范畴,而是纳入民法典中的债的部分进行规定。但是由于中国现在未颁布民法典,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需要该制度的调整,所以在此之前只是暂时将缔约过失责任放入合同法中予以规定。但本文认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应该规定在合同法中,将合同法的规范和调整范围扩大至合同成立或生效前,贯穿于合同活动的全过程。这样能促使缔约双方尽最大努力使合同成立并使之生效,以节约缔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此举不仅是缔约人的利益之所在,也是整个社会利益之根基。

参考文献:

[1]王洪亮.缔约过失责任的历史嬗变[J].当代法学,2005,(5).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90.

[3]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93.

[4]王利民.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598.

[5]郑大鹏.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基础的发展及其独立性[J].学术交流,2005,(12).

[6]李向前.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及适用[J].当代法学,2002,(7).

[7]康涛.缔约过失责任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

[8]李国光.合同法释解与适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4.

[9]王培韧.缔约过失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94.

[10]梁东.服务合同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

(责任编辑/ 魏杰)

作者:胡海雄

第三篇:议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功能的拓展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从评价资产经营的保全性、合规性拓展到评价资产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环境性;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从评价经济责任结果向评价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延伸,开展内部控制评审;创新审计方式。开展责任导向式审计。把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责任—鉴定责任一承担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功能经济责任审计责任导向式审计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委托人对受托人经管受托经济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从最初受托财产保管责任,扩展到受托经营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和受托社会责任等。本文拟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角度来说明,经济责任审计功能的拓展及其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从评价资产经营的保全性、合规性拓展到资产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环境性

1、从纵向看,经济责任关系委托的层级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向纵深发展

组织内部存在不同层级的委托经济责任关系,适应这种层层向下委托责任关系的变化,便产生了不同层级的经济责任需要评价监督,产生了不同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集团内部的层层委托就更是普遍。

2、从横向看,经济责任委托的内容向促进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方向发展,产生了绩效审计的需求

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是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主要限于审查责任人遵守财经法规、资产保值及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这种审计方式强化了审计的“监督”功能,而忽视了审计的“绩效评价”功能。

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是经济责任审计功能的拓展的前提条件。报告责任从向单一的委托者报告扩展到向社会公众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也就从监督功能向责任人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绩效评价功能拓展。

现代经济责任审计并不仅仅是财经法纪审计,而是站在管理者、主管部门的角度,核查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解决企业存在的不足,改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审计内容以财务收支为基础,着重围绕责任人经济决策、经济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既检查直接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又考核间接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完成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从评价经济责任结果向评价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延伸。开展内部控制评审

1、审计重点从结果向过程的延伸

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是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在于组织经营的“结果”,局限于已有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等;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过程,也是经济责任履行过程,直接影响组织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因此,内部控制效益性评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2、内部控制效益性评审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功能拓展后,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评审;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情况评审;重大经济决策评审。在评价管理水平时,往往重点关注企业的内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

总的说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审计的层次不断深化,审计的内容不断拓宽,在加强对责任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同时,帮助政府和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改进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效果。

三、创新审计方法,开展责任导向式审计

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审计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责任导向审计是适应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拓展,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

在功能拓展后经济责任审计中,行为责任表现形式是委托与受托双方签订的“目标经济责任”。因此。目标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责任导向审计方法开展的前提条件。经济责任审计的证所据收集乃至整个审计程序选择都要围绕目标经济责任来进行。

1、按照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来计划审计工作

责任导向审计中的具体审计目标应根据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来划分。在具体操作中应包括:确认目标经济责任、分解目标经济责任、测试目标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初步评价目标经济责任完成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

2、围绕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开展审计评价

责任导向审计中审计评价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评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审;重大经济决策评审;企业可持续发展性评审等。

3、经济责任的“人”和“事”有机结合,提高审计效果

以往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事”的监督,往往忽略了其中“人”的因素。同时把经济责任落实到“人”,把对“事”和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即通过表现在责任人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情况,这个“事”来定责任“人”的行为责任。

责任导向审计通过对目标经济责任的分解审计,把经济责任关系中的“人”和“事”结合起来,使“委托责任——鉴定责任一承担责任”这一经济委托链条不脱节、不断裂,使审计更富有成效。

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内部审计来操作,定期开展责任人任中的经济责任审计,总结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经济责任后续审计。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进行跟踪审计,及时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和审计处理意见反馈给管理层。从而加大审计建议的执行力度,真正将经济责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英来.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6(6).

2.张勇.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3.刘君芳.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阮滢.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功能拓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

作者:梁列芬

第四篇:浅议社会法的责任体系构成

摘要:本文拟以社会法责任的概念、特点、价值目的等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对社会法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责任形式、保障机制等社会法责任体系相关内容作一个探讨,以期为相关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服务。

关键词:社会法;责任体系;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梁秋芳(1986-),女,汉族,福建南安人,法学硕士,石狮市人民法院,员额法官,研究方向:民商法;肖珊(1986-),女,汉族,福建安溪人,法学硕士,石狮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一、社会法责任的特点及价值目的

社会法责任,是由于违法社会法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公法责任与私法责任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法律责任。社会法责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无论是公法责任还是私法责任大多以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而社会法责任则不一定将主观条件作为归责的要件。

第二,法律责任的形成过程不同。民事责任一般只有通过民事诉讼的提请行为才能促使国家权力的介入;行政责任是由于具有行政职权的政府部门来行使的,一般不需要通过诉权。违反社会法的法律责任,有时需与诉权联系在一起,通过诉权将社会权利转化为国家公权力(违反合同约定);有时则不需要通过诉权便可转化为公权力(违反社会基准法的法定义务)。

第三,法律责任的强制程度不同。公法责任的强制程度较强,具有制裁的现实性;私法责任的强制性程度较弱,具有制裁的可能性;社会法责任的强制程度则兼具两者的特点。

第四,承担责任的财产去向不同。公法责任有些也是以财产来承担;私法责任的责任主体交付财产一般交由受害人所有;而社会法责任的款项一般交给弱势主体或特定群体。

第五,社会法责任的单向性。社会法责任是一种单向性、非对称的、不均衡的法律责任。此外,社会法责任的过程性。社会法责任不仅仅是对违法行为或特定事件造成损失的事后弥补或惩罚,也应包括过程的控制,使责任的实现过程化。

社会法责任的价值目的:社会法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利益及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及对社会不公平、非正义现象的纠正,对社会良性运行状态的推动和维护。二、社会法责任体系的构成(一)社会法责任的主体及其特点

社会法责任主体,即社会法责任的具体承受者。其特点有:群体性;责任性;严格性;扩散性;复杂性;联合性与关联性。此外,在责任主体的认定中,社会法责任主体不一定具有法定性。在我国有些是通过法定,有些则是通过行政确认;在国外,第三方确认,如通过评估机构确认等。

社会法责任主体的上述特征,使得其在立法或实践中,往往相當笼统,不利于社会法责任的追究和落实,使得社会法的规制作用和价值目的的实现大打折扣。这有待于日后的再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以期加以圆满解决。(二)社会法责任主体的多元结构

其一,政府的社会法责任。作为不同于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社会法领域中有相当一部分体现为国家责任,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是社会法的当然责任主体。确保政府职能到位,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肩负起对国民、对社会的责任,以确保相关群体利益的实现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维护和社会良性运行,是社会法对国家责任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社会法领域,政府必须保证立法、执法、司法投入,并完善相关程序;应推动公益性投入,构建惠及全体国民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问责机制;应积极正当行使职权,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落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以期实现社会法的本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等等。

其二,社会中间层(组织)的社会法责任。社会中间层主要包括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保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工会、消费者协会、自愿者等等。社会中间层是社会法责任主体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在落实社会法责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应制定和修改社团法,行业协会法、社会中介机构、福利机构法等法律,促进民间社团、非政府组织、商业、行业协会等具有各类公益、互助性质的社会组织的发育成长,规定其权利和义务及责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其承担其一定的社会法责任,改变政府对社会管理无所不包、一统到底的陈规,使得各类社会管理资源有效利用,在政府的发动和主导下,构建其多元化、民主性、合作性的社会管理模式,使社会法责任得到真正落实。

其三,弱势群体、特定群体本身的社会法责任。在社会法领域,弱势群体,特定群体通常扮演着权利主体的角色;但这并意味着其作为社会法责任主体就失去了可能。弱势群体、特定群体也应被纳入到社会法责任主体的多元结构中。如,国家将一部分保障弱势全体生存的社会利益体现在社会法义务规范中,如:劳动义务等,弱势群体自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履行该义务,否则也须对自身的处境或弱势状况承担一定的责任。

此外,个人和国际组织也是重要的社会法责任主体。个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享有从社会获得福利的权利,也负有积极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福利的义务和责任。如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就会违反相关的社会法,承担相应的社会法义务。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众多环保组织、经济联盟、教育交流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作用日益凸显,其在解决国际性、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往往是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赋予这些国际组织社会法责任主体,使其承担起各自的社会法责任,以推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等社会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一种共识。

总之,要构建一个多元的责任主体结构,既注重责任到人,又注重各主体在责任承担方面的分工与协同,进而解决社会责任主体间“协同缺失的问题”,解决阻碍社会良性运行的相关问题,如结构性、突发性、弱势性、侵扰性等问题,共同促进社会法责任得以落实和兑现。(三)社会法责任的责任形式

社会法责任的责任形式有以下特点:其一,惩罚性赔偿。在传统私法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而这种扩大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趋势恰恰是社会法中法律责任形式的一个表现。(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时增加赔偿的规定)

其二,传统责任形式的融合。社会法是公法和私法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其责任形式也呈现出传统责任形式的融合的特点,其责任设置上更侧重于多种责任形式的综合运用。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或说公法责任、私法责任都可以也应当被纳入到社会法的责任体系当中,以期发挥真正的作用。

其三,行为(责任过程化)。传统的民商事领域和刑法领域,责任的承担更注重行为和结果,及二者间的关系。社会法责任则不一定如此,其有许多特殊的东西,且行为与结果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其责任形式存在一个过程化的问题,以求社会法价值目的的更好实现。因此行为的发动、行为的过程、行为的关键阶段、行为的结果等都可能产生相应的责任,承担相应的责任形式。因而注重对相关群体行为的监测和评估,使其及时纠正,将危险或不利隐患消除在过程中,而非发展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使责任过程化,设置行为的事前预测、事中监测和事后救济相适应的责任形式,具有重要意义。三、社会法责任实现的保障机制(一)完善法律体系

首先我国现有社会法领域很多法律是缺失的。如,没有社会救助法、农民权益保障法、儿童社会福利法、社区服务条例、志愿者条例等。其次,立法层次不完善,立法层级比较低,有些法律制定出来后也没有配套性的法律,衔接不够。再次,是立法规划混乱,没有系统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像医疗、教育等关乎生命健康与人口素质的,现有法律很有限。因此,需要制定、修改、完善社会法法律文件中的责任部分的规定,使其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如,现有《工会法》中对不履行法定職责所以承担的法律责任只字不提,这种工会法律责任的阙如,使工会法演变为工会自身的权利法案,而工会法的内在价值——保障劳动这通过自由结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则有可能被架空。(二)完善相关支持系统和保障机制

以《劳动合同法》为例,这部法律的执行和实施就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政府部门的监管积极性和监管能力、工会制度的完善和NGO组织的发展、雇主和用人单位的意识水平、劳动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等很多因素相关。非独劳动领域如此,社会法的诸多领域里,社会法责任的实现也都有赖于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有赖于相关支持系统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三)完善社会法责任的监督体制

目前,社会法责任的兑现大打折扣,很大一个动因是群众、外界或说社会的监督不力。因此为促使社会法责任的真正兑现,就有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的构建和完善。既要继续强调内部的自身监督,又要强调外部监督:如社会组织的监督、国家的监督、社会成员的监督、舆论监督等等,促就各监督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督促责任主体在承担责任方面的态度和举止,进而使社会责任得以兑现,相关社会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相关群体利益和社会公益得以维护,社会得以良性运行、社会实质公平和正义的目标得以实现。[参考文献]

[1]董保华,等著.社会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62-414.

[2]陈婉玲,编著.经济法概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104-122.

[3]李凌云.工会的法律责任初探[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2):20-26.

[4]董文萍.构建和谐社会应强化企业社会法律责任[J].高新技术企业,2007(15):128-129.

[5]汤黎虹.论安全生产群众监督体制的社会法建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15-18.

[6]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2.

作者:梁秋芳 肖珊

第五篇:浅议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

【摘 要】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质量”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维护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生命力的需要。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 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质量”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维护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生命力的需要。

1.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经济责任审计尚未正式纳入法律体系、组织程序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相对滞后、使经济责任审计的处理处罚和定性依据不足。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首要的一条是依法审计,既包括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法律法规,也包括一系列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但是,现有规章制度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作的法律地位和执法依据,缺乏科学性、操作性、特别是在审计内容、重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不明确、不规范、不统一、给责任划分、审计评价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条例》也还在征求意见之中。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依据支持是制约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2社会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制约着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经济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大量存在。个别领导干部为显示政绩,搞短期行为,建形象工程,特别是钻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空子,用各种手段转移、侵占国有财产,有的甚至违反财经法纪,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随着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会计信息大量失真现象时有发生账外账、小金库、潜亏及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难以查证,特别是为满足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需要,甚至有暗箱操作、幕后交易行为,从而使得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

1.3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够,认志不足

由于多种原因,有些组织人事部门对审计成果的运用重视不够,不少领导干部被审计出很多问题,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而且照样做官,有的还被提拔重用。这种做法违背了我们国家的干部任用原则,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失去实际意义,同时也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1.4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设置不全、力度薄弱、经费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地方在经济责任机构设置、力度配备、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地区做的较好,有的地区则几乎是停滞状态。事实上,凡是地方党政府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志程度深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设置就较全,配备的力量也强,经费往往也有保障,这个方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应地也就发展得较好。

1.5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造成潜在的审计风险较大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审计工作的目的地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确定法定代表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影响到个人前途,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定性准确。从审计实践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审计质量难以全面保证。由于时间紧,审计组只能审查被审单位的账表资料,无法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盘点;在案审计范围上,只能就单位负责人本身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查,难以延伸到相关单位。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决定了不得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2.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对策

2.1搞好审计评价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

评价基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重点。评价的基本原则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依据是查实的各种数据和经济管理活动的事实,评价的标准宏观上应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微观上应是具有行业特点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本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应尽早颁布,以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纳入法制的轨道。

2.2搞好审计队伍建设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审计纪律,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确保依法审计,客观反映问题,提出科学建议。

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质量管理标准,做到依法审计,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审计结果跟踪审计,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外审审计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制度等,使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志、风险意志,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使审计工作中潜在的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被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力争把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化解到最低程度。

2.3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规范程序、夯实工作基础

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依照《审计法》、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科学考察任用领导干部的必要程序,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应建立健全系统的法规制度,规范运行,才能保证质量,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2.4更新审计模式,运用形式多样的审计方法,求实创新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大,被审单位资料多,传统的审计模式也不能适应审计要求,也必须更新审计模式。传统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就事论事的审计模式,转变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财务收支审计与重大经营决策审计并重的就事论人的审计模式。

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应当在保证证据质量的前提下,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与审计目的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比如审计人员应考虑的相关事项包括: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是否一贯遵守。另外在收集审计证据时,灵活运用检查、监盘、观查、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各种不同的审计方法。

2.5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审计工作有效进行

审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经济责任的影响,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针对有些地方政府对审计成果的重视不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多汇报、多宣传。地方政府也要充分认志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确实加强管理,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在人员和经费上要有足够的保障。同时要建立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是从审计角度认定領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在干部提拔、使用、奖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中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地位,审计结果要在干部业绩鉴定表上设置专栏,审计结果材料要纳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永久性资料保存。

总之,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党、政及有关部门正确决策,遏制腐败,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和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

(作者单位:鸡西市恒山区审计局)

作者:马淑贤

上一篇:建筑高工论文下一篇:家庭安全用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