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论文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建筑论文(通用9篇)

当代建筑论文 篇1

当代建筑的人文观照

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中,开发商的纯商业动机和行政长官的政治目的`及大众文化带来的“重实践,轻理论”倾向使得建筑忽略和遗忘了人,偏离了其目标.只有建立建筑活动的人文尺度,蓬勃兴起的建筑业才能真正体现其性质和功能.

作 者:张今杰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2)分类号:N031关键词:建筑 利润 政绩 人文尺度

当代建筑论文 篇2

如今, 由潮流驱使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生存环境, 建筑师的主导性地位不断下滑。现代文明似乎受到了表象的迷惑, 一味追求“包装”, 反而破坏了建筑的整个大环境。当代建筑风格被视为一种表象装饰——功能性的内部由各种材料包装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城市恶化和城市的丑陋是经济和政治之间的互动产生的, 这种互动也就决定了建筑师在当今社会的地位。通常, 当代建筑风格是对唯物主义的一种逃离, 转而逃向一种浮浅的娱乐主义, 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欺骗。它面向一种所谓新型的创造方式, 而事实上这反而暴露了思想的匮乏。应毫无品位客户的要求, 建筑师提供的全是那些所谓流行的风格、颜色和质地, 建筑物从头到底都是合成品。然而, 建筑风格需要的是对人类尊严的保证, 对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真实体现, 对价值的一种追求, 现代设计所推崇的疯狂刺激与之完全相反。

当代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篇3

重新进入自然,是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实验。“重新进入自然”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就高密度城市环境建造进行实验的,他们的“自然之道”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典型的地域特征为基础,他们的建筑实践建立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上,趋向于一种个人理想化的表达。但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化所带来的高密度建造环境是建筑师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尽管城市高密度曾经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和香港、东京、纽约、荷兰等地区、城市或国家相关,无论高密度是“拥挤文化”,还是人类“生存的梦魇”,似乎并不能引起大多数建筑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就是在今天,城市化结果的典型表现便是城市密度的激增。

诚然,建筑师如何围绕“高密度”进行新的创作实践,这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国和绝大多数高密度人口的亚洲国家来说,就人口密度和适宜居住的有限用地这两项制约因素来考虑,已经别无选择,必须接受紧缩的城市空间和发展模式。的确,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紧缩的城市和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是他们从事建筑创作和研究的现实与预设以及难以回避的一种前提条件。以马岩松为代表的另一批青年建筑师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他们的实践游离于城市的内部与边缘,既深入到城市内部,直面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也关涉到城市的边缘,介乎城市与自然之间;他们的实践直面当下的生存困境,也热衷探寻未来城市的诗意。

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大规模城市开发,正在逐步逼近北京传统的城市肌理。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邻里关系的变迁,必要卫生设施的缺乏,导致这种原本美好安详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四合院正在逐渐成为老百姓的地狱,有钱人的私密天堂,游客们的主题公园。面对这种源自城市细胞的衰退与滥用,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并不一定要采取大尺度的重建,而是可以插入一些小尺度的元素,像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其他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同时这些元素应该具有繁殖的可能,在适应多种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的情况而达到整体社区的复苏。由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在这里,这些元素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新陈代谢的城市细胞。(本文摘选自《城市山水》一书)

当代建筑论文 篇4

【摘 要】在漫长的建筑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次的转变,但无论哪一次转变,都不仅仅是因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科技、社会、经济、人文、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引发的建筑美学观念和价值体系的转变。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审美开始了新一轮的趋同。这个时期整个人类社会表现为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和文化都突破了国界,形成了世界范围空前的大融合,因此现代建筑运动超越了国界和文化圈,现代主义所产生的国际式建筑迅速统一了全世界的建筑语言。这是一次建筑美学的大趋同,并在发展中完成了其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从而建筑创作活动以及对建筑的欣赏与评价均以此为参照系统,其作用和影响至今还能够从许多新建的建筑中体现出来。可是很快这种国际式建筑风格在人们眼中就由美变丑了。从接下来的几十年到现在,建筑美学都在努力挣脱现代主义建筑的模式化束缚,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人们也试图透过当前多元化的样态发掘一个正在萌芽状态的、类似于现代主义之初的新事物,这表达了人们对一个确定或可能确定的“普适”法则的期待与追求。然而,普适法则所依赖的“普适情境”却无法当今找到。

1 构成:规则与无序并存

“序”指事物或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在时间、空间中的表现;“无序”是指事物或系统要素间无规则的排列、组合、运动或变化”。在建筑审美领域,“规则”对应着理性、同一、总体化;“无序”则对应非理性、异质、非总体化。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和纯净主义美学基本上是以一种“理性”来调控和引导建筑美学的走向的,为了在不同种族的人类之间进行沟通和了解,确实需要某种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情感。理性主义运用到极限以后,就极易流于程式。原来现代建筑大师在建筑创作上的鲜明个性特色,经长期沿用和各地效仿,到后来就变成千篇 一律的教条,使人感到枯燥单调。把价值建立在最少变化和最趋稳定的普适类型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简单的形式。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互渗和交融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和显著,当代哲学、尤其是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哲学对建筑有着明显的影响。

从现代建筑解脱于学院派的禁锢到现代主义的自我完善、以至20世纪中叶以后多风格、多流派、多种建筑思潮的涌现和并存,都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潮流同出一源。大多数建筑师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建筑师的关注力、知觉和选择的能力,充分发挥建筑师的自主性和表现自我差异性的能力,把非理性的、具体的自我存在放在先于一般理性本质的地位,希望建筑能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同总体性抗衡。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设计常以自我表现为目的,往往忘却了建筑与公众的交流,甚至忘却了基本的功能需求,表现出各行其是的芜杂。

“当代建筑审美之所以出现无序的构成而贬损作为现代性之核心的理性,其根本动机源于一种打破规则、拆解中心,建构充满自由精神、富有个性色彩的美学的冲动”;建筑创作的变革往往都是以审美思维的变革为先导的。从现代.主义以后进发的流派来看,主要有“野性主义、光亮式、新古典主义、隐喻主义、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高技派、新乡土派、新传统派、新自由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奇异建筑、新构成主义等多种倾向,有的是自称、有的是书刊评论”;虽名目繁多,但区分并不严格,更侧重于以各种手法展示自我。近年来派别的名称叫法渐渐平息,但他们的实践大大增强,在我国也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以“无序”来对抗“规则”,从理论上说的确不失为一种逃离总体化或程式化的美学策略;从实践来说,已经、且还将对建筑创作带来许多影响。但“无序”往往会把建筑师引向一个追求建筑造型“新、奇、特”的极端。如果说建筑是一门艺术,那么它是一门极其昂贵的、实用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艺术,极端的无序不仅不会给建筑创造美,而且往往会损害建筑本身。“规则”依旧反映在大多数人的建筑审美中,同时伴随着“无序”的萌动,产生了多元化的构成格局。

2 样态:明晰与混沌共生

当代建筑论文 篇5

对地域建筑造型的抽象是指把该区域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进行提炼,再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行诠释。朱家角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水乡古镇,完整的具有水乡特色的民居肌理使得在其中建造的新建筑对周围建筑风格有极强的适应力。朱家角人文艺术馆,通过对传统建筑的造型的抽象,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新建筑融入周边环境的尝试。首先是建筑的整体布局。朱家角人文艺术馆一层采用环绕的布局方式,多个展厅围绕在中庭四周,二层抽象出江南建筑体量较小的特点,将几个庭院、展厅、咖啡屋、水院分散布局,使得艺术馆在民居之中不会显得很突兀。其次是墙体和屋顶。艺术馆的外墙采用白色,屋顶为深灰色金属板,一方面体现了江南民居白墙黛瓦的特点,另一方面展现了建筑的现代性,防止其成为一座纯粹的仿古建筑。此外,二楼的部分屋顶是坡屋顶,则又一次把江南建筑的特点体现到建筑中。从高处望去,艺术馆的坡屋顶完美地融入了朱家角地区的城市肌理之中。

3.2对地域传统空间语言的转译

对地域传统空间语言的转译是指在设计建筑时,把建筑所在地区的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塑造手法在设计中体现。将地域传统空间语言转译到现代建筑中,不仅可以让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也有利于继承古老的传统空间语言,并使之与时俱进。苏州博物馆在平面布局上,转译了平江图的构图方式,此外,还运用了苏式古典园林的空间塑造手法,完成了对地域传统空间较好的转译。

3.2.1对平江图的转译平江图是宋朝苏州的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宋朝苏州的布局比较方正规整。由多个长方形组成。右下角是一个大块的长方形,其四周由小而狭长的长方形镶嵌而成。长方形之间由笔直的路相连。苏州博物馆转译了平江图中苏州城市建筑分布的特点。由苏州博物馆的平面图可以看出,建筑大多为方正的长方形,整齐排列由小道相连。而除此之外,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平面布局不完全受平江图中传统长方形的约束,例如大厅的平面为正八边形,倒有点苏州古典园林中亭子的意味。

3.2.2借景、对景、框景的应用借景、对景、框景是古典园林设计中常用的空间塑造手法,设计者贝聿铭老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进行了巧妙地运用。苏州博物馆水厅北面的墙与拙政园相邻,这堵墙没有特别高,而这一个细节恰是贝老的巧妙设计——让拙政园的葱郁的树从墙顶上钻出,与白墙黛瓦石山相称,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同时,苏州博物馆的植被之疏与拙政园的植被之密形成了一种刻意的对比,这其实是体现了建筑功能的区别,江南古典园林讲究的是以小见大,将自然融入一方园林天地,而现代博物馆更多关注的是室内的展览功能,自然景观只是辅助,所以并不需要太多植被,而恰巧拙政园又有大量的树木参天而起,何不问其借一借?苏州博物馆的水景在所有景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实体建筑与水景之间就存在对景关系。一方面,中央大厅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有利于欣赏水池、亭子、小桥、假山等美景;另一方面,中央大厅特殊的屋顶形式引入了自然采光,使得大厅内部熠熠生辉,具有雕塑感的建筑造型也使得游人在凉亭休憩或是在小桥上漫步时可以欣赏到这样华丽的人造景观。在苏州博物馆中,窗户被用做框景的主要工具。博物馆多处运用正六边形开窗,以恰到好处的尺寸将窗外的景致框在其中——或是绿树衬以白墙,或是碧湖远山之景,或是凉亭小桥之景。窗户起到放大镜的作用,让匆匆而行的游人能够留意到不为人注意的美丽。同时,窗外雅致的景观也对室内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3.3对地域记忆场所的再现

对记忆场所的再现,即把人们熟悉的记忆中的场景抽象出来放入建筑中,让人感到似曾相识,熟悉亲切。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再现了宁波的山水风光和村镇记忆。

3.3.1宁波当地山体意象的再现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山,它的整体外观是对山体的抽象。宁波博物馆的下部为矩形,各个空间分布集中紧凑;上部则是分为几个向四周开裂且墙体倾斜的不规则几何体,模仿山的绵延起伏。一层的入口是扁平的、跨度三十米的长方体穿洞,如此使得游人临门时自然地进入了“大山”的情境之中。上部两个“山峰”之间的“山谷”是一条长长的阶梯,游人沿着楼梯,向左右张望,会产生一种身在山间的感觉。此外,上部建筑的墙体还开凿了四个“山洞”以及规格不同的窗,体现出了山的神秘感。上部的山峰与山峰之间,以中庭相互联系,中庭的低平宽阔与山峰形成虚和实的对比。

3.3.2宁波当地村镇记忆的再现宁波博物馆的墙体材料丰富,主要由混凝土构成,夹杂毛竹、瓦片、青砖、龙骨砖等材料。瓦片、青砖、龙骨砖属于宁波古老街道中的建筑元素,建造墙体的砖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宁波的古老民居。砖瓦的运用,使得建筑贴近宁波村镇的记忆,而又显得古朴雅致,渲染了博物馆的氛围。水是宁波村镇的又一元素。宁波博物馆的入口为一座桥,桥下有水流过,而建筑的北部也被水环绕,这样的设计能够唤醒游人对宁波“小桥流水”的记忆。

3.4对地域符号的运用

地域符号有其特殊性,一个标示、一个图腾看似不起眼,却能轻易唤起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记忆与认知,当这种符号被运用到设计中时,往往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在建筑中体现符号元素的方法在苏州博物馆中有所体现。苏州博物馆的外墙为白色,同时采用黑色涂料勾边,是对江南建筑白墙黛瓦中黑与白元素的体现。此外,苏州博物馆中的六边形窗和花窗在江南传统园林建筑之中也是很常用的。这样的窗户是对苏州古典园林文化的尊重,暗示人们其与江南园林的文化传承关系。

4广西博物馆的设计

基于上述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的思考和对广西文化的了解,笔者提出广西博物馆的设计构想。

4.1对广西地域传统建筑造型的抽象广西多山地,气候炎热潮湿,吊脚楼应运而生。另外,近代以来,岭南地区流行建造骑楼。此两者是广西地域文化的代表、各族人民生活方式的缩影。因此,在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方面,笔者将吊脚楼与骑楼的造型特征进行融合:博物馆选址在山脚下,利用山坡的坡度建造吊脚楼式的建筑,建筑向入口广场延伸形成底层架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并将博物馆的入口售票、纪念品商店等设计在底层。设想中,博物馆设计为三层,第二层设计为公共性较高的场所,主要布局集散大厅、临时展厅、报告厅等;第三层则作为固定展厅和办公室。此外,由于传统的民居体量较小,第三层将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将几个固定展厅分散开来,其间由中心广场、走廊等公共空间连接。博物馆的屋顶造型将模仿吊脚楼的坡屋顶,但会选择诸如铝板等更为现代的材料。

4.2对地域符号的运用铜鼓、壮锦、花山岩画是壮乡广西的特色。将铜鼓和壮锦上精美的花纹和花山岩画神秘的图案作为地域符号运用到对广西博物馆的设计之中,能够体现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首先是主体建筑前面的入口广场,可以将铜鼓表面的纹路抽象出来,作为广场铺地的图案。其次,广场前方设计一面较大的铜鼓墙,起到点题和屏风的作用。第三是将壮锦、花山岩画、绣球等的元素运用到对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中,如将壮锦、花山壁画图案元素蕴含到墙体的花纹、窗户、支撑柱中;柱头、护栏头部等可以设计为绣球的形状。结语想要解决建筑缺乏辨识度的问题,地域文化是毋庸置疑的参考因素,对地域传统建筑造型进行抽象、将地域传统空间语言进行转译、再现地域记忆场所、运用地域符号都是非常有效的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手法。本文进行这样的探讨与研究,就是希望能激励自己或是启发他人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能出现更多有特点、有深度、有文化底蕴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琪,钟晖.“新”和“旧”的诠释——解读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华中建筑,(03):155-158.

[2]陈敬,王芳,恵善康.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转译[J].华中建筑,(09):26-29.

[3]王澍,虞刚,陈宇.当空间与记忆相遇宁波博物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01):49-56.

[4]赵鸿灏.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多种建筑因素关系的解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当代教育学大纲当代学习理论 篇6

5.1.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75.1.1.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过程:五阶段论

博学:多闻、多见

审问:多问、善疑

慎思:推究穷研,深沉潜思,知其所然

明辨:分清真假、善恶、美丑、是非

笃行:付诸践履,见诸行动

学习的心理条件

志向要远大

注意要集中

兴趣要稳定

情感要热烈

意志要坚强

5.1.2.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

强调学习刺激育反应的联接,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苛勒(德国心理学家)、托尔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强

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

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5.2.学习的心理条件

5.2.1.智力因素与学习

智力因素

观察力: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

记忆力: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想象力:想象是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思维力: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上述各种心理因素的综

合。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

5.2.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

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应,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

审美感等。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克服各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

程,包括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要素。

性格: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包括生活原

8则、对现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性格的核心内容。

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

5.3.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5.3.1.知识的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的概念:

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三个条件:

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心向

知识学习两种基本方式:

接受学习:是把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用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者将其与认

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建立联系,这实质上就是意义(知识)的接受性获得。

发现学习: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

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

组织或转换。

5.3.2.技能的学习过程

技能的概念

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

式,包括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技能)两类。

技能的形成

三个阶段:分解模仿阶段、整体掌握阶段和协调熟练阶段

三个作用:指导、练习和反馈在技能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5.3.3.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学习迁移的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包括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

迁移和负迁移。

学习迁移的口号

“为迁移而教”。在教育实践中优化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5.4.学生的学习差异

5.4.1.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学习风格涉及环境的、情绪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邓恩夫妇),

这些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

学习风格可以分为发散型、集中型、同化型和顺应型四种(柯勃)。

5.4.2.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点以及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

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学习策略的重要任务是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其训练的过程(包括六个步骤)也就是学会学习

的过程。

5.4.3.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

9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教学,是提高

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因材施教的探索形式: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

按学生的智力分班

按学习的内容分组

双重进度的教学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 篇7

01.“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新闻发布会

一.评选背景ELECTION BACKGROUND

2013年,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 将城镇化作为未来10年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2014年全国两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 将城镇化作为新一届政府核心工作内容。纵观过去二十年, 中国城市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化率快速提升, 中国仅用二十年的时间, 几乎完成了欧美两百年的城市化进程。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 至2011年, 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则标志中国城市化从量变进入质变时代。而伴随这一质变, 人口激增、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多元城市文化乃至城市精神的蜕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似井喷般纷纷涌现。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物理聚焦, 则承载了这一剧变时代的各种互相冲撞的社会思潮。

目前全球超过30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前100座中有61座在中国, 国际著名顾问机构世邦魏理仕在2013年发布一份报告显示, 十年内, 中国超高层建筑将达到1000多座, 为美国同期的4倍。但中国各大城市并未停止疯狂的脚步, 仍在大量兴建各种地标建筑, 随广州塔、上海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 以及北京中国尊、中央公园广场为首的城市新地标陆续开工, 人民网报道将2014年戏称为地标元年, “中国各种奇特地标建筑已超过有当代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土豪城市迪拜, 中国城市正进入最疯狂的年代。”

如果将建筑比喻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尽管中国拥有如故宫、颐和园等卓越的古建筑文化遗产, 但建国后,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中国城市大量复制苏联式建筑, 这便是主导中国城市面貌40年之久的“革命建筑”年代。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中国城市建筑受城市文化思潮影响, 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至2008年奥运会前, 影响中国城市的主流建筑形态, 一类是“乌纱帽”——以北京长安街沿线随处可见的中式大屋顶加西式包豪斯式样的国家机关建筑为代表。另一类则为“实验场”——以“鸟巢”、“央视大裤衩” 等国际建筑大师设计作品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地标建筑。与此同时, 以张永和、王澍为代表的一批新锐建筑师开始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2012年, 王澍更史无前例地获得国际建筑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但这些颇具才华的建筑师却基本上只能在如“长城脚下的公社”等小型项目上 实现其边缘艺术创意。

2007年, 北京国贸三期落成, 标志着中国商业地标建筑时代的来临, 天津津门津塔、广州塔、上海中心等超高建筑纷纷涌现, 武汉、沈阳、苏州等二线城市也各自制定超高建筑计划, 比高、比怪、比酷成为潮流, 中国城市进入以美国Gensler、SOM等商业建筑设计所为主导的国际主流建筑话语时代。而另一端, 如复制山西大院的中国院子、复制苏州园林的桃花源等建筑复古派则暗潮汹涌。

2010年, 青年新锐建筑师吴晨设计的中国尊, 在CBD中心, 北京未来最高楼设计招标中胜出。2013年, 另一位建筑界超新星马岩松以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山水为主题, 在位于北京价值巅峰的朝阳公园地标建筑——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中夺标, 而马岩松也是第一位在欧美大城市地标性建筑设计中中标的中国建筑师, 他设计的玛丽莲·梦露大厦成为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的地标。

吴晨与马岩松设计的地标建筑尽管仍为在建阶段, 但却代表中国新锐建筑师已从边缘走向主流, 成为代表未来的一种新势力。无论是乌纱帽、实验场、边缘艺术、国际主流、乡愁, 还是中国新锐建筑师的未来派, 如今, 没有哪一种建筑思潮能够主导中国城市文化, “中国石头”的历史, 更像一种文化大杂烩。此外, 今年3月25日, 有国际建筑设计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揭晓, 日本建筑师连续两年斩获这一奖项, 侧面折射出东方文化思潮不仅已成国际主流, 而且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

二.评选纪实ON-THE-SPOT REPORT OF ELECTION

1.评委简介

为确保本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主办方在举行网络票选的同时, 成立专家评委会并举办专业研讨会。评委会主席由中国著名当代建筑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 所长王明贤担任, 其他评委会成员皆是建筑、文学、艺术、商业、媒体等领专业翘楚, 领域广泛, 水平深厚。兹作简单介绍:

02.网络评选结果

03.专家研讨会

2.评选过程

本次评选主要由网络评选和专家评议两部分构成。2014年4月16日,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网络专题于新浪网率先上线, 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专题紧随其后。来自世界各地的17819196位网友对入围的20座建筑进行投票, 得票数从高至低依次为: 北京·中国尊、北京·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北京·国贸三期、上海·中心大厦、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广州·电视塔、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深圳·万科总部、台北·101大厦、北京·中央电视台大楼、杭州·象山中国美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紫峰大厦、武汉·绿地中心、上海·金茂大厦、天津·津门津塔、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深圳·新国际机场、深圳·平安集团总部、新疆·国际大巴扎。

5月28日,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评委会主席王明贤、专家评委张颐武、顾孟潮、布正伟、刘心武、杨大明、王小山到场。宋建明、陈彤、苏鑫虽未能抽身前来, 但是将意见与建议通过邮件发至现场。会上, 各位评委就入围建筑和网络票选结果展开激烈的讨论与争辩, 并最终评选出前十座建筑:北京·中国尊、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杭州·象山中国美院、北京·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新疆·国际大巴扎、北京·国贸三期。

本次评选的最终结果按网络票选占40%, 评委会投票占60%的方式计算。综合两方面, 此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为:中国尊、鸟巢、骏豪·中央公园广场、杭州象山中国美院、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国贸三期、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

3. 评选结果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

ELECTION RESULTS:CHINESE TOP TEN BUILDINGS

(1) .中国尊

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并在建的最高建筑。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地块, 建筑总高528米, 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其巧妙利用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 蕴藏着“华夏之礼”的古典韵味, 尊贵庄重, 气势恢宏。

(2) .鸟巢国家体育场

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 主体建筑为“鸟巢”,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它在场地和空间的设计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奥运会后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3)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

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南侧, 是集办公、住宅、商业于一体的中国式绿色建筑综合体。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思想, 把山形建筑融入朝阳公园, 并采用领先的建筑手法及设计语言, 以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的方式, 解读“城市山水”, 致敬中国时代。

(4) .杭州象山中国美院

位于杭州转塘镇, 被青山绿水环绕。它在当代建筑美学叙事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 诠释出园林和书院的精神。在一个瓦解的郊区城镇重建有根源的场所, 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 其营建方式体现了中国建筑"循环建造"的特点。

(5) .台北101大厦

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 坐落在台北市信义区最繁华地段, 曾以509米的高度享誉世界第一高楼, 是台湾建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专案。它的设计融合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 造型宛若劲竹, 节节高升、柔韧有余。

(6) .广州电视塔

昵称小蛮腰,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与海心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整体高600米。它是国内第一高塔, 世界第三高塔。它于2011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 成为广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 .北京国贸三期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 由世界最先进的设计和建筑团队打造。是现在北京的最高建筑、眼下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它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国贸中心现有建筑群有机结合, 成为一个新的综合建筑体系, 创造出令人无法忘却的标志性建筑物。

(8) .上海金茂大厦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楼高420.5米, 是目前上海第3高楼。它以创新的设计思想, 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成功设计出世界级、跨世纪的经典之作, 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

(9)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坐落于上海浦东核心区, 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它以29个形态各异的单体结合而成, 形成上海最大的空中花园。以“现代立体山水园林”创造了多项上海“之最”。

(10) .上海中心大厦

位于上海陆家嘴核心区, 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北面为金茂大厦, 建筑总高632米。它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 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它作为世界级的创新工程, 攻克了世界上最大、最高、最难的柔性幕墙设计、加工生产和现场安装的难题, 真正实现了中国“智”造。

三.中国当代城市建筑CHINESE CONTEMPORARY URBAN ARCHITECTURE

本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核心意义, 不仅在于遴选出“众望所归”的十座城市地标, 更在于其引发的关于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探讨与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 当代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宣告着城市社会的来临;在跑步进入城市社会并急于同国际接轨的同时, 因“城市化急躁症”和“文化短视症”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发展与问题凸显的矛盾愈发尖锐。

有学者曾指出, 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 每个建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份子, 它可以有自己的特性, 但前提应该是符合环境要求与功能定位。如果每一个建筑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 那没, 城市就丧失了特征。过分强调形态的建筑, 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 大声地哭以引起大人的重视。这个孩子想引起社会的关注, 希望一鸣惊人地展示地方的形象。这些设计可能和地方经济相关, 可能和政治诉求相关, 唯独不一定和公众的真正需求相关, 摩天大楼成了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当代建筑空间叙事表现研究 篇8

关键词:精神分析 时间 空间 建筑设计

一、精神分析重要性

或许因为当代世界的快速发展,人已经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大多数感知已被经验化,更有一种感知退化的过程演变,人们习惯于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眼睛的所见仅是表象的还原。人类的本原感知是否仅局限于表象视觉的摄取?在客观世界中,有大量物质都不被人眼所获,空气、射线、重力、力量、时间、梦境等等,甚至我们看见的东西都不是事物的本原。在此条件下,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观法,怀疑自己的眼睛?首先事物的本原或许不能被认识,也不可能被认识,然而表象却是更低一级的层面使我们更容易去接受它的信号,但在经验中也从来不被追问。感知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通过身体每一个器官,包括精神性感官,将其接受,并且转换为感知信号,通过自身精神网络传输到我们的思维中心——大脑。既然我们不能认识事物本原,亦没有必要去认识,那我们至少通过更高一级别的感知方式去了解他们。

例如,现在身处一辆公交车上,眼睛呈现出来的画面,是窗外街道风景的不断飞闪,同时直观的反映是车辆的速度是可以通过窗外画面略过的速度衡量。然而当我们将视觉减弱时,通过声音、震动、空气以及最重要的想象、联想能力,我们能感受到,自己身处的空间(公交车空间)在外部马路街道空间的快速穿越,在这个时候视觉感知经验被弱化,精神感知凸显出来,在这个世界中,你将不再是一个个体存在,空气或许成为你的载体,让你能“看”到更不一样的世界。

一种非常错误的见解是,以为想象力不能够提供新的东西,以为想象力仅是发生在感知之后的一种重复联想。相反这正是视觉带给我们的经验误区。想象能力区别于表象摄取,是精神感知的本原,是自我世界的充实。而我们所说的现实世界,其实根本上仅仅是我们的自我世界。

二、精神性建筑构建

只有从一个人的立场出发才能去讨论建筑,讨论空间,讨论整个我们所见的存在物。如果我们离开这个唯一的可能受外部对象刺激的主观条件,仅自身感官接收事件的载体,那么空间的本质便失去了意义。建筑在当代已成为了一种生产模式,机械化的操作,连设计都是机械套路的,设计者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个套路更完善,以便能够在往后的设计代入。即便是更好的设计者,也会不由自主的以经验设计。然后此种经验的形成,其关注点并没有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人本质早已被表象破坏。从而引发出当代建筑急于求成的各种伪建筑,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当我们想要吸取传统的优点,从而转换到建筑学上运用,显眼的表象会被直接摄取,如白墙、黑瓦、木质雕刻、简单的空间布局,都将会被一一仿制,然而内在的精神性却难以被察觉。古人从山水中抽象出园林意境,进行精神性的设计,山是真实的,水是真实的,然而山水确实抽象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产物都有其原因,我们属于一个仿制过去,空想未来的时代。所以在这个人心涣散,追求功利,忽视自我世界构成的时代,建筑应该重新被认识,建筑应该由精神构建起。

然而,对于建筑空间的讨论,作者更想先讨论时间,相比于空间,时间的表象是缺失的,最初时间是通过人的感知所形成,随后在人类对其进行刻度化的表象呈现时,时间才划分为: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分秒的计时,将时间概念简单化,从而被人所经验。重新认识时间概念,回到人本原感知,空间自然将排到时间之后(如图1)。

三、本原感知呈现

何为时间?百家争鸣,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非唯一定义。所以,“人如何感知时间”成为了重点讨论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要对人的时间经验作一个等级的划分。等级:指的是每个更高的级别都将较低的级别作为自身的基础。自然,这是在较低级别的内容基础之上添加了自己的新内容(迭代内容关系)。以下4种基本现象构成了人类自下而上的时间经验等级,即序列或序列经验、同时与不同时经验、时间长度经验以及“现在”经验。我们首要了解的是“同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阐明时间经验的等级结构。

如何确定“同时”或“不同时”,学者恩斯特·波佩尔在德国尝试实验,过程大致是让被试验者戴上听筒,向被试验者的双耳分别传送短声音。只有1/1000秒的声觉刺激:极短的一声“哒”。“同时的”刺激双耳的情况下,双耳只察觉“哒”的一声响,并非所想象的是“哒哒”两声。“哒”的声音它像是从“大脑中”传送而出。有趣点在于:如同从大脑中传送而出的短促“哒”声,实际上,却是来自脑部偏左侧(原因:大脑器官的左半球在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时程特征上占据优势地位)。当两个短促声响在物理时间上存在有一个微小的差别时(不在同一时刻发生),这两个声音刺激分别作用于双耳,在主观程度上,会产生一种惊人的现象——这一“哒”声明显让人感觉发自左脑了,然而,人听到的依然还是一个“哒”声。假设,不断更变两个声音刺激间的时间间隔,那么,“哒”声就会在脑内不受其自身支配地进行左右运动。

实验表明:在某一时间限度的制约下,主观上表现为一个事件;客观上却是“非同时性的”两个事件。换言之,在这样两声刺激的情况下,我们处于一个“同时性框限”的条件制约之中。(同时性框限与经验的共存性)

实验还论证得出: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 > 一定时限,这一情况下:主观上,人能觉察到它们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但人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分辨出两个刺激中谁在先、谁在后,即这两个刺激仍是混合一起的,各自互不能成为一个独立事件。只有当两刺激间的时间间隔继续不断增大(↑)且大到 > 顺序阈限时,人才能分辨得出它们谁在先、谁在后发生的问题。从而,产生顺序经验。此时,这两个刺激才成为两个独立的事件。(顺序阈限与经验的相继性)

当然,当代小说所营造的叙事“空间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相继性”经验的否定,对“线性叙事”的迁延与发展。

那么,时间又代表着什么?没有时间的事件是不存在的,时间是所有一切发生的根本。客观时间在本文的讨论上不存在意义,仅是年月分秒,春夏秋冬的计时机器。科学上来讲,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速度和重力条件下,两个物体之间时间流动的速度都会不一样。因此,主观时间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对于时间的关注点通常在于主观时间,原因:因为眼睛将时间作用于运动的力量屏蔽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然而时间的不可视性,让我们无法直观。若时间成为可视条件,人类将成为蛇状生物,并且能够到达任何一个时间点,或许这是四维生物的能力。我们通过屏蔽眼睛,来回忆过去,预想未来,这是想象能力的体现。因此,时间并不是由表象所被我们摄取。回忆成为了记录主观时间的刻度,若记忆消失了,时间相对的也不存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的记忆以六秒为一个循环更新,客观时间绝对不是现在的记录刻度,甚至时间概念将被弱化。回忆并不是简单的对过往事件的重塑,当我们进行回忆时我们将回到那个想象的时间位置,而在回忆的这段时间却被进行了置换,更好的说法是进行了重叠。这段回忆的过程叫做被感知的时间,每一个这样的过程都是作为一个限定在当下之中的过去而被感知。

感知拥有一定的连续性,事物才会被我们感知。如一段旋律被我们接收,是因为旋律的延展不止是在一个感知延展中的逐渐被给予,而且滞留意识的统一还将已流失的声音本身“持留”,因而旋律构建起自身。简单的来说,如果我们将一段旋律反向重现,这段旋律将会破碎,因为旋律本身具有一个方向性的延续。这是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时间与事件概念的解释。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定义,也被简单化的划分为三个概念,事实上三者是连续的,是重叠的,是分离的。由声音例子来说,声音现在响起,它立即坠入到过去中,是否说并没有现在?然而下一个新的声音不断地出现在现在,现在被不断的更新。并且,未来永远在现在坠入到过去的同时,准备着坠入到过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现在”一词是不准确的。在精神分析学中,有一关键的概念——联系性,人会将世界一切的事物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不同的暗示、引发联系起来,从而认识事物。联系也是一种时间体验,我们会把时间带给我们的事件体验在不同的时间段给予暗示,引发对于时间的认识,在今年的六月一日,会想象很多年前的自己,正开心的过着儿童节,节日带来的气氛将在今年的这天,重新引发出来,不论现在已成年,记忆会不断的联系那种心理历程。

本文谈及时间作为建筑空间本原感知的部分见解,仅是抛砖引玉而已。更重要的是引发读者对如何感知时间的方式思考以及对空间叙事其他方式感知呈现的探究。当然,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绝对不是“钟表刻度”。

结 语

一般来说,在空间中被直观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事物肉身。空间仅是人感知表象摄取的一种呈现,本原感知亦或许是一种虚幻的体验。关键在于:我们唯有从人的立场出发才能够谈论空间,结构,形式,哲学观点等一切构建起建筑的方式,这都离不开人本原感知。精神存在与不存在之中,将其实体化研究表达之后,无论从文字、图像、建筑上,都将成为研究人自身感知的原初呈现。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尹培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 存在·空间·建筑[M]. (台)施植明译. 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4]【法】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当代建筑论文 篇9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它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身各方面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比如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面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人口在半个世纪内翻了一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一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大国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我们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过于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教人明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除以上内容外,可供借鉴的还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正确地介绍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因此,中国古代贤哲即使对自然界的新颖见解,结果总是要导向对人心的启迪,落脚以告诉人们某种社会与人生的哲理。而儒家的伦理哲学中则更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仅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考虑高于并优先于功利考虑。早在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以“修德”作为君子的最高追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①《弟子规》中有:“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②又有:“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③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

儒家修身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同时它也是历史的产物,其道德伦理观念、为人处世哲学等虽带有封建色彩,但以儒家为主体所形成的所有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道德修养的精义,对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尚书》中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中强调的“举公义”,贾谊《治安策》中提出的“公而忘私”,以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等中华民族的爱国故事,都强调着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这种爱国主义可以说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阔然为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理想,并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朱熹曾说:“凡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即人欲之私。”④“公”的核心就是去掉私意,“背私谓之公”。因而奉公就必须克己,克尽己私便是公,也就是天理。“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也历来被看做是“大节”,崇尚节气,讲求情操,逐步凝结成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

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各民族人民都起来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不惜以身殉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多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没有亡国,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陆游、前仆后继抵御外族入侵的杨家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还有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以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抗击倭寇的戚继光等,都是中华民族爱国的杰出代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这些杰出的爱国人物的熏陶,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能帮助其修养“为天下立功,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品格。当今,由于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理想人格失衡,一切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至上追求,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体会。如能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公而忘私的价值取向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相当数量的国人无不为生活而奔波,无不为利益而拼搏。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的情况,容易引发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等思想。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深入分析、找出大学生思想症结,从而加以启发教育。要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等等。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远,积淀和蕴涵着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重要。

上一篇:学习优秀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