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观察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情绪会加大其自伤, 甚至自杀行为,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回归社会[1,2]。如果能及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并采取相关的心理干预对策, 有助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3,4]。本研究对2011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 旨在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 入组标准: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在入组前2周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性药物及抗焦虑抑郁药物。 (2) 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以及同意。 (3)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研究组男21例, 女23例, 年龄15~56岁, 平均 (23.67±7.98岁) ;对照组男23例, 女21例, 年龄15~57岁, 平均 (24.01±7.96岁) ,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仅进行药物治疗, 认知心理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 认知心理治疗组具体措施如下: (1) 给予认知心理治疗。心理学专业人员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单独一对一的认知心理治疗, 每天不少于30min。全面了解患者家庭、社会及经济状况, 加强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沟通, 针对性地运用心理技术稳定其情绪, 努力改变患者错误认知,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向患者讲解有关精神分裂症及抑郁情绪的知识,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这一精神疾病, 对抑郁症状有正确的认识, 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不良刺激, 多与患者谈心, 同时, 邀请恢复好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患者现身说教, 帮助患者消除悲观消极的情绪。 (3) 鼓励患者在病房多与周围人接触, 积极参与病房及医院的各项实践, 保持或者恢复社会功能, 增强生活的勇气。 (4) 加强健康教育。药物往往导致患者食欲增强, 再加上患者患病后往往活动明显减少, 易引起把胖, 为此鼓励患者控制饮食及加强锻炼, 戒烟、戒酒及每天适度规律的体力活动, 避免患者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待新的生活。

1.3 评定方法

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业人员使用量表进行测评。HAMD分4级评定标准:临床痊愈:HAMD减分率≥75%;显著好转:减分率≥50%;好转:减分率≥25%;无效:减分率<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2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评分比较

2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在治疗的第2、4、6及8周BP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比较

2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在第2、4、6及8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之一, 好发于青壮年, 该病的患病率和复发率都很高[5,6], 患者核心问题是其认知功能的下降和社会功能的衰退。如何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尽早回归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治疗其精神症状, 更加要注重的全病程治疗和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由于在病程中出现抑郁症状导致患者更多的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对该类人群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7]。本研究发现, 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及8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提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仅进行药物治疗, 认知心理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 分别于入组时、第2、4、6及8周进行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及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测评。结果 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及8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文军, 胡纪泽, 习萍, 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研究Ⅱ:照顾负担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4) :518-520.

[2] 谢侃侃, 张国富, 李艳, 等.北京城区精神分裂症家属经济负担与生存质量[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1 (2) :84-86.

[3] 李桂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8) :191.

[4] 林巧, 陈明森, 林耀平, 等.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社会支持与预后的研究[J].当代医学, 2011, 17 (13) :92-93.

[5] 逄淑涛, 王冠军, 孔伶俐, 等.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3) :175-182.

[6] 丁志杰, 王刚平, 裴根祥, 等.甘肃省天水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3) :183-189.

[7] 周爱霞, 曲琳莉.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观察[J].中国明康医学, 2011, 23 (10) :1199-1200.

上一篇:浅谈会计电算化背景下高校审计工作的开展下一篇:加强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