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精选8篇)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收治的 80 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5 例,女性 35 例,45例属于精神分裂的病状,22例属于阿尔次海默病,10 例为血管性痴呆,3 例为双相情感障碍,年龄49~88 岁,平均年龄为 (68.9±3.8) 岁。一般住院时间为 2个月至 3 年,平均为 (1.9±0.8) 年。

1.2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 消极抑郁:由于精神病患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歧视,使得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自尊心受挫。同时患者一般不承认自己患病,希望以此来适应社会,得到正常治疗。

(2) 孤独失落:患者被收治入院后,会使个人自由受限,并且会慢慢远离社会生活,会对于这种改变不习惯而孤独失落。

(3) 敏感多疑:患者发病后会对周围一切事物怀疑,尤其是病情发展程度,并且对所有人不信任。

(4) 焦躁不安:患者因环境的改变不适应,同时又不想与家属分开,因此易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

(5)依赖心理:老年精神病患者一般会在行为及思想上出现懒惰性与退行性的改变。时常需要依赖他人以及获得他人的安慰、支持与理解,使其能够得到满足。

1.3全程护理方法

1.3.1睡眠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出现严重失眠时,会加重不良情绪反应以及病情的恶化,严重时会出现意外情况。因此,护士应了解影响失眠的原因,同时监督患者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在睡前受到刺激,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休息氛围。

1.3.2饮食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吞咽功能的降低以及药物刺激使咽部肌体功能失调,易造成吞咽困难,因此应使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劝说、诱导等方式鼓励患者进食;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通过下胃管鼻饲进食。

1.3.3大小便护理对于排便困难的患者,可首先通过适当运动,按摩腹部的方法促进肠蠕动;而对于便秘较严重的患者,需利用灌肠及使用导尿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向患者进行宣教,督促其多进食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1.3.4卫生护理对于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的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即能够自理的患者只需要督促他们做好个人卫生,而对于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则需护士定时为患者清洁身体,进而保障患者的个人卫生以及生活的舒适度。

1.3.5安全护理

(1) 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年龄及身体状况的作用,常常会出现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 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鞋子及衣裤,定期清洁病房环境,清除杂物,保持地面的.干燥,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

1.3.6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通过交流了解诱发疾病的因素,耐心向其讲解原发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进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支持患者,使其认识到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及自身努力战胜疾病,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讨论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2

老年保障是整个社会为老年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各种保障措施的总和, 从老年保障的内容上看, 老年保障包括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两个方面。为老年人基本生活提供物质基础的保障称为老年人物质保障, 而满足老年人心理上、情感上需求的保障称为老年人精神保障。精神保障主要是使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和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精神需求的满足。社会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则体现在老年人社会交往需求的满足, 为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条件, 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上的慰藉体现在老年人的配偶及子女对老年人的陪伴和关心。

二、当前我国老年人精神保障存在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保障就是在满足老年人物质方面的需求。老年人在吃、穿、住、行方面得到满足即可。虽然物质保障对老年人来说是必需的, 但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容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就是身心的和谐与协调发展。老年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增强、物质生活改善、精神生活丰富。虽然我国在老年人精神保障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观念上不够重视

老年保障包括经济保障、精神保障和服务保障三个方面。但由于对老年人保障主观认识的局限, 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被关注, 但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则常常得不到满足。因为精神保障观念上的不重视, 造成具体实施老年精神保障措施的缺失。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解决老年人的保障问题更多着眼于物质方面。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保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层面研究养老金不足、养老金缺口等问题。“老年人物质上养老资源的匮乏, 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传统观念认为要从经济上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因此, 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问题被忽视。

(二) 家庭精神赡养不到位

家庭是老年人精神的归宿和温暖的港湾, 家庭是老年人精神保障的重要主体。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种人口及生育政策的变革, 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缩小的家庭规模以及流动人口的加剧, 使得许多子女不能留在父母身边更好的照顾父母。城市化进程加剧人口流动, 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去城市打工, 而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 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这些老年人即使物质上能够满足, 精神上也得不到慰藉。很多老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失忆症等。有些老年人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也只是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 很少与自己父母沟通, 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从家庭方面看, 当前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老年人很少能从儿女那得到精神保障。

(三) 精神保障服务的缺失

我国目前的养老机构大多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在精神养老服务方面比较欠缺。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只是在节假日时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 在老年人生病时才会派相关人员去看望老人。因此, 精神保障服务的欠缺使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无法从本质上得到满足。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忽视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在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里, 老年人主要通过看电视、打牌消遣时间, 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不喜欢打麻将、打牌的老年人因为缺乏业余文化生活, 加之子女不能经常探望而感到十分孤独。根据相关调查, 城市精神保障服务缺乏为23.8%, 而农村精神保障服务缺失高达35.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问题突出, 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三、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精神保障

(一) 老年人要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保障, 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社会和老年人子女三方外在力量。外在力量的推动作用虽然必不可少, 但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 提高老年人的精神保障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老年人自己。首先, 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不要停留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上;其次, 老年人要积极努力的适应新的环境, 不断学习, 利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参与社区举办的老年活动, 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作用, 为社区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真正走到“老有所为”。最后, 老年人要不断学习, 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老年人各类学习活动, 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 还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提高老年人自我价值。

(二) 家庭要承担老年人精神赡养义务

家庭是实现老年人的精神保障的重要主体。子女及老年人配偶的关心和呵护能够使老年人感到快乐。一般来说, 配偶的关怀、子女的孝顺和亲属的帮助能够给老年人精神上带来慰藉。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老年人都希望能顾时常与子女交流, 子女对父母的嘘寒问暖能够让老年人得到亲情的满足。据调查显示, 老年人辛苦操劳一生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自己在年老体弱之时子女能够陪伴左右, 关心和照顾自己。家庭对老年人的精神保障, 子女的关怀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经济供养、吃饱穿暖,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怀。因此, 子女们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多多陪伴父母, 多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时常与父母沟通交流, 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也要经常给他们打电话询问近况, 让父母感到欣慰、幸福。子女们也可以为父母订阅报刊杂志, 定期带老年人出去旅游, 让他们真正感到快乐。

(三) 社区和养老机构积极开展精神保障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担当中重要的角色。社区和养老机构在老年人退休后成为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社会交往减少, 社区和养老机构开展的服务为老年人精神生活上提供保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 积极推动社区建设, 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从而拓宽老年人的交往渠道和平台, 帮助特殊老人走出社交困境,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方面, 社区让老年人“老有所为”。针对年龄较低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社区委员会可以接收低龄老年人作为社区服务志愿者, 举办各种活动, 让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帮助他们找回重新工作的成就感, 解决老年人社会角色弱化的问题。建立社区老年人协会, 吸纳老年人加入协会, 并为老年人协会建言献策, 共同致力于社区建设, 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 社区让老年人“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社区应该时常开展老年人社区文娱活动。从而达到老年人相互学习, 增进交流, 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社区举办的书法、下棋等比赛, 还可以举办老年文艺表演、老年演讲及老年讲座等活动, 促进老年人不断学习, 提高老年人的素质,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四) 加强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在解决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问题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要在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加入老年人精神养老保障经费, 全方位覆盖老年人的保障。其次, 政府相关部门应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完善老年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 加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引导和提升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再次, 政府和社会应全方面分析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状态, 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机制, 将老年人“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作为实现老年人精神养老保障的主要目标;最后,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 了解他们最迫切的精神需求, 并尽量予以满足。应该在政府主要带领下,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为老年人精神保障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推动老年社团等老年社会组织的发展, 拓展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渠道和空间,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我国老年人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总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保障正在从单纯的物质保障向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并重的高级阶段发展。我们应该坚持促进老年物质保障和精保障二者并重、协调发展。从而正真实现我国老年人的“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的目标。满足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需求, 家庭、社会、政府及老年人自己四者要相互配合和协作, 努力让老年人享有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绍斌.论老年精神保障机制的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 2006, (2) .

[3]陈铁铮, 王翠绒.论老年精神文化保障体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5) .

[4]江娅.个人?家庭?社会:精神养老的三个因素[J].中国社会工作, 2010, (2) .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3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0-02

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很快。然而,现在社会大众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护理时,很容易忽视他们的心理方面的护理。通过对其中的缘由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年人一般喜欢安静、喜欢独居,所以很难引起护士的注意;第二,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没有足够的认识;第三,护士在护理心理学方面知识欠缺,进而对心理护理工作产生影响。

1.老年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

在病人进入康复期时,他们的自知力得到恢复后,就会出院。在这个时间段,大多数的病人心情愉快,可以很好的跟医护人员相互配合,但是,如果老年精神病患者出现下面的心理活动的时候,护士应该对他们加以重视。①病人出现病情复发时,担心病情转化为慢性②病人在康复出院后,对自己是否能被邻居和子女接受深有疑虑。③担心跟家里人相处出现感情问题。④对于多次反复住院的精神病人,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受到打击,有的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

2.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对策

2.1加强老年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系统性的教育,使人们自觉通过健康行为来改善和促进健康的过程。在康复期,老年精神病人对自身疾病知识不了解,往往会对疾病的预后或者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影响表示怀疑。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辅导。具体的内容可包括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注意事项、药物常见副作用反应等等。除外,还可以就老年人一些常见病(比如三高、冠心病等)的保健知识进行讲解。

2.2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对于精神科护理人员而言,他们不但要具备其他科室必须的素质,还需要具有特有的素质。面对工作时,需要保持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要将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作为自己的目标。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面对的是一些特殊患者人群,这些患者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冲动行为,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记忆力。这些人是需要得到特殊照顾的群体,所以,对于每一位精神科护士而言,都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除了要有足够的同情心之外,还需要保持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尽量做到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帮助患者从精神病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正常生活。

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有足够强的自我心里调节能力。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多变性使得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有一些精神病人情绪不稳定,出现兴奋躁动、手舞足蹈、行为怪异等行为。为应对这种变化,护理人员应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首先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在紧急状态下化险为夷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保障病人和自己的安全; 其次,精神病人的护理对护理人员的忍耐力是极大的考验,一旦患者对护理人员有打骂行为时,护理人员要做到头脑清醒,耐心细心对待。无数的经验警告我们:假如使用对抗的方式来应对患者的病态行为,那么就会激发病人内心的暴力,相反,可使患者的情绪缓和,事态向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2.3注重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信心

对于康复期的老年精神病人来讲,当他们的精神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后,他们会担心社会对他们有歧视,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焦虑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这类人群护理时,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关怀、分析他们的内心活动,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帮助。如果能得到他们的信任,那么即使他们的疾病不能根治,只需要了解了疾病的规律后按时用药,定期医治,使疾病不至于进一步恶化,如此就能增加病人的信心。

2.4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上的歧视使精神病人自信心被打击,因此,我们需要呼唤广大群众消除对精神病人的偏见,正确对待他们。除外,还需要跟病人的家属和单位更加紧密联系,开展网络支持工作。加强家属人员的应变能力,通过打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精神病发生的概率。对患者理解,不埋怨、不刺激、不苛求,支持、关怀、督促患者,从根本上防病治病。针对患者遇到的各种问题,尽力解决,让患者感到社会温暖、对未来寄予期望。在病人病情稳定时可定期探望,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2.5针对康复期患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而言,他们的生理机能降低,生活能力的降低和疾病的困扰使得他们表现出一些行为:生活懒散、被动,经常卧床不起,不愿出来活动。针对这些老年人,可通过组织合适的文体活动,比如:看电视节目、散步、棋牌娱乐等,使他们在活动中调动积极性。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娱乐活动,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治疗,他们的康复速度更快。

小结

在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需要得到关注。在老年人群中,一些常见病发生率很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而言,应当注重老年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进一步提升他们是生活质量。在精神科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从接受了锻炼,还能增加专业知识,奉献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5,11( 1) : 16.

[2]曾云珍,曾小清。精神分裂症中年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4; 06: 981-982.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4

有关老年人犯罪的39件案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老年人犯罪年龄集中在60-69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文化程度和社会层次偏低的人群为主,诸多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犯罪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本组杀

人案件中,尤为突出的是受嫉妒

妄想支配的犯罪动机。鉴定诊断与国外报道不符; 结论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更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13919.3;r749.1 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3)01—0047—0

3the interrela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ict of the aged and mental disorder.zhu ming-xia,beijing ankang

hospital,10005

5【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terrelated factor associated with delict of the aged and mental disor—

der. method 39 judicial cas(~related delict of the aged in recent decade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beijing

an kang hospita1. result criminals age was largely at 60~ 69 years old person.the male was more than the fe—

male.the n~jority of them was in the state of 1ow educated level and social leve1.it has important effect that multi

—complicated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blem to crime in the aged .in homicide case group,the crime motivation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envy an d deliria。the critical diagnosis is different from alien reports. conclusion it is im—

po rtan t to strengthen guard the aged .

【key words】the aged,crime,judicial expertise

老龄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世界人口中

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愈来愈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的一个因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已逐渐受到重视,老年人的异常心理因素影响导致的肇

事肇祸行为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准确科

学地认识老年人犯罪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是一重大课题。我国卫生统计规定70岁以上为老年,但过去和退休年龄尚为

60岁,故我们即将前期老年合并,从60岁开始统计分析。

我院自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共接受涉及精神疾病鉴

定中有关老年人的案件39例,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总数的1。57%。本文试通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遇到的老年人违

法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问题,探讨老年人犯罪的社会、心

理特点以及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资料与分析

1.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最小6o岁,最大85岁,平均

66。13岁。

各年龄段分布:60~69岁30人,70~79岁7人,80岁

以上2人。

2.研究对象的性别差异:男性25例,女性14例,男:女

:1.78:1。(见表1)

表1 性别与案情的关系

table l relation of sex and case detail

此表显示杀人者以男性居多,扰乱社会治安者女性稍多。婚姻状况:已婚24例,丧偶13例,离婚2例。文化程度与职业分布(见表2):

表2 文化程度与职业分布

table 2 degree ofeducationan d occupations

按职业统计,以农民17例居首位,占43.60%,其次是

· 48-

工人12例,占30.77%,无业人员仅占7.6%

。按文化程度

划分,小学和文盲共30例,占76.92%,高中以上文化仅占

5.13%。

5.家庭及社会背景:既往为农民或无业者多数闲居家

中,原有职业者亦皆退休在家,未谋取新的职业。

家庭居住状况:独居者9人,占23.08%,与配偶同住

14人,占35.90%,两代同住10人,占25.64%

,三代以上同

住6人,占15.38%。

6.案发前应激事件:与家人吵架15例,占38.44%,邻

里纠纷6例,占15.38%,被打4例,占10.26%,亲人受到

伤害3例,占7.69%,亲人死亡2例,占5.13%,饮酒1例,占2.56%。

7.案由与精神疾病诊断的关系(见表3)

由表3可见以扰乱社会治安案居多,计16例,占41.

03%。杀人案其次,计13例,占33.33%。其中患有精神分

裂症10例,占25.64%,脑器质性精神障碍8例,占20.

51%,老年性精神病6例,占15.38%,癔症、颅脑外伤性精

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各3例,各占7.69%,神

经症2例,占5.13%,情感性精神障碍1例,占2.56%。

8.案由与犯罪动机(主导精神症状)的关系(见表4)

表3 与精神疾病诊断的关系

table 3 relations of e_~se main points and mental

disorder diagnose

疾病 杀人盗窃强奸伤害诈骗纵火篓 萎总计

表4 与犯罪动机i主导精神症状)的关系

table 4 relation of case main points an d crime motive

动 机 杀人盗窃强奸伤害诈骗纵火鍪

210

0

0

o

0

0

0

338

0

o

i6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o卷(第1期)

由表中可见,被害妄想13例,居首位,其次是嫉妒妄

想、幻觉、关系妄想。

9.疾病诊断与责任能力的评定见下表:(见表5)

表5 疾病诊断与责任能力的评定

table 5 mental disorder diagnose an d criminal respo nsibility

1o.医法学评价:鉴定结论中无责任能力24例,限定责

任能力9例,完全责任能力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7例处

于疾病发作期,直接受病理症状支配,评定为无责任能力,3例处于不全缓解期,为限定责任能力者。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6例受病态思维影响,为无责任能力,2例无辨认障碍,行

为时控制能力减低,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6例老年性精

神病和3例偏执性精神病患者皆受病理性思维支配,存在辨认障碍,属于无责任能力范畴。1例癔症患者处于妄想

状态实施违法行为,无责任能力,2例为现实动机的行为,则具有责任能力。人格障碍者的行为冲动,影响控制能力的则为限定责任能力。2例神经症患者实施盗窃行为是正

常动机作案,有完全责任能力。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者实

施纵火时处于疾病期,评定为无责任能力。颅脑外伤性精

神障碍患者,其中2例表现为控制能力减低,评定为限定责

任能力。

讨论

本资料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为研究对象,符合入

组标准的39例,占同期鉴定案例总数的1.57%,他们的年

龄集中在60~69岁之间,年龄越大犯罪率越低,笔者认为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及脑功能的衰退,各种生理功能及躯

体状况减退,反应事物能力差,活动能力迟钝后,会影响精

神疾病的活跃程度,对其实施违法行为有所限制的缘故。

本组犯罪人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以暴力犯罪居多,而女

性以扰乱社会治安为主,显示出性别的差异性。从职业上

看,犯罪以农民和工人等社会层次偏低的人群较多,占74.

37%,文化程度以小学和文盲为主,占76.92%。与国外

roser_l j等报道相符。在39件案例中,离婚和丧偶15人。占

38.46%,合并各种躯体障碍者24例,占61.54%,39例犯

罪时皆无业或退职闲赋,案发前伴有应激事件31例,占79.

49%,他们的家庭背景往往是独居或数代同居,家庭成员关

系紧张,诸多复杂因素影响着老年人的思维、情感和处理问

题的方法。

外源性不良因素常造成老年人的孤独与寂寞,个人经

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一种无用或不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0卷(第1期)

参与社会活动的感觉会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悲观和若有所

失的情绪;内源性因素,如老年人丧失了活动能力和脏器功

能的衰退可造成抑郁和显著的多疑,伴有衰老本身的许多

模糊的难以协调的感觉,意识到身体状况的萎缩、时间流逝的迅速以及死亡临近等,呈恐惧担忧,这是发生于老年人身

上最常见的因素。

由于老年人适应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可塑性大大减退,固执任性、敏感多疑,使老年人对意外应激反应耐受性差,极易促发或诱发精神疾患,进而会发生系列的暴力行为。

由此可见,上述因素在本组人犯罪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39例案例中,从犯罪种类上看,刑事案件23例,占

58.97%,依次为杀人、盗窃、纵火、诈骗,而据yors ton[2j报

道依次为性犯罪、盗窃、凶杀,并且认为老年人由于体弱多

病或不能得到凶器导致凶杀率低,大约占犯罪类型的1%

~ 4%。本文杀人占犯罪类型的33.33%,与其报道相差悬

殊。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老年性精

神病,12例杀人行为受精神症状支配(嫉妒妄想10例,被害

妄想2例)。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老年人的杀人行为中由嫉

妒妄想直接支配较为突出,由于老年人本身性欲的减低,也

使其敏感性增加,是为病理性动机影响下的行为;民事案件

以扰乱社会治安尤为突出,是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一种不

· 49 ·

良因素。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性精神

障碍、人格障碍及偏执性精神病各3例,幻觉、被害妄想、嫉

妒妄想是主导症状。从诊断来看,国外报道老年人犯罪依

次为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酒精中毒、人格障碍,而本

组研究报告却是精神分裂症占首位,其次是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老年性精神病,无一例痴呆、酒精中毒及抑郁症患者,偏执性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各3例,这可能与本院接受民事

鉴定相对较少有关。

我们发现在上述精神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家

属并不了解他们的病情,已患病数年却不曾诊治,有的虽然

经过治疗,但是不系统、不正规,导致疾病久治不愈;有的病

人无人看管,这些情况都是老年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潜

在隐患。故而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减少应激因素,早发

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roser r,wiederlight m,schneider m.geriatric felons examined

at a forensic psychiatry dine.j forensic sci,1985,30(3):730~

740.

[2]yorston g.aged and dangerous:old—age forensic psychiatry.br

j psy,1999,174:193~195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5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张倩 2009-4-10 9:55:48 我要投稿 添加到百度搜藏

摘 要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5月以来我院在有效防范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所采取的护理管理、环境管理、患者管理等主要对策和措施

摘 要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5月以来我院在有效防范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所采取的护理管理、环境管理、患者管理等主要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 ;跌倒 ;护理

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因精神病态、药物影响、肌体老化、五官功能障碍等因素,常常导致跌倒损伤,发生率在15%以上,直接造成病人的病情加重、病人家属担心、医院防不胜防、引发医患纠纷等,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普遍关注。我院老年病房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医护人员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精心管理,加强了老年精神病患的护理管理、环境管理、患者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老年男病房仅发生一例跌伤。本文总结了2006年5月以来我院在有效防范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以供参考。

1及时评估分析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

1.1评估病情与用药

人体姿势的稳定性有赖于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功能的协调一致。扰乱这一功能系统任一环节的任一因素,均能破坏机体的内在稳定性,而成为诱发跌倒至跌伤的内在因素。易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主要病情与用药诱因包括: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心血管疾患;听觉、视觉、平衡功能障碍;骨骼关节肌肉疾病;药物副作用与酒精中毒,这些药物包括麻醉剂、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

1.2评估诱发病人跌伤的环境因素

地面湿滑、障碍物可使老年患者站立不稳而跌伤;不适宜的家具及卫生设施,过强或过暗的灯光,起居重要部位缺少扶手,家具摆放不当等,都能构成老年人跌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当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1.3评估与活动有关的危险因素

大部分老年人跌伤是在活动(如行走或变换体位)时发生,小部分发生在从事有明显危险的活动时。

2圈定高危病人,实施防范管理

2.1环境设施管理

病室应有足够的亮度,光线分布应均匀并避免闪烁,地面干燥、防滑,通道不应有障碍物。病区的走廊、厕所、浴室应设有扶手,厕所、浴室应有防滑地垫。定期进行环境设施检查,及时改进或维修。

2.2护理干预管理

护士长应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安排工作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本病室的护理特点和护理重点,合理安排,适时调整。对工作中每一环节的要求都要细化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组织实施的全过程,要加强督促检查,督促检查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避免疏漏。

2.2.1护理人员管理

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老年病护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敬业精神。要经常性地引导、指导护理人员随时提高预防患者跌倒的警惕性。把始终保持地面干燥、防滑、室内整洁作为每一班次的基本工作要求。落实管床护士的职责。每一班护士均应明确那些是高危病人,给予特别关注,生活上予协助。注意检查病人衣着,鞋子能否防滑,裤子是否过长,及时为病人解决。注意观察药物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护理计划。

2.2.2病人就餐管理

老年病人应有序就坐,由工作人员分配食物,禁止病人四处走动,防止病人拥挤、抢食,当班人员负责组织,其他护士和医生共同参与,以便观察进食情况,防范噎食、跌倒。

2.2.3病人洗漱管理

病人洗澡时,安排专人(穿戴防水衣裤、鞋帽)为病人调节水温,协助擦洗,防止病人烫伤、跌倒。晨、晚间洗漱时,安排专人守护,为病人端水、及时拖干地面。

2.2.4夜间如厕管理

就寝前提醒病人先解便,减少因夜间如厕未完全清醒时可能发生的跌倒;易尿床的病人由夜班护士定时叫醒,协助如厕。

2.2.5健康教育

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反复、多次向病人、家属、陪护宣教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2.2.6沟通与理解

家属来访,应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人目前状况,让家属感到我们对该病人给予了特别关注,争取家属的理解与合作,从而让患者家属能配合我们共同分析病人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告知护理上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目前的效果,酌情提出需要家属配合的具体要求。

2.2.7加强对陪伴的指导和管理

根据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向陪伴及时提出具体的指导和要求,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3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护士长管理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全面掌握本病室病人情况,才能对可能发生跌倒的病人及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从而防患未然。

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在防范老年病人跌伤的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者要以护士为本,护士以病人为中心,根据共同的价值观、文化以及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护士(及照顾者)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尊重护士,信任护士,善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 将观察到的病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行性建议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从而体现专业价值,巩固专业思想。护士长要善于鼓励和引导护士积极参与管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个人所长,提高专业技能,成为专业性的人才。护士长借此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本病室工作动态,还能集思广益,改进工作方法,促进自身的成长。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分析研究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的相关因素,评估、圈定高危病人,在护理管理、环境管理、患者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上下功夫,并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上加以规范,使之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服务优质化”,辅以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能有效预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或跌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JudgeJo.Dynamicbalanceinelderpersons:effectsofreducedvisualandproprioceptiveinput[J].JGerontolABiolSciMedSci,1995,50(5):263

[2]赵玉香、库洪安、于淑芬,等老年病区护士对预防跌倒知识运用现状的调查[J].现代康复,2001,5(11):135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6

摘要:目的 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氯氮平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2、4、6、8w进行精神分裂症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4、6、8w PANSS 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第1w两组PANSS 评分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86.36%和80%。结论 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能够迅速起效。

关键词:小剂量利培酮;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效果近几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显,老年精神分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精神病患者一般需终身服药,而目前抗精神药物品种较少,副作用大,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特殊的生理特点,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作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就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例于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差、罹患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疾病以及存在严重肾脏和肝脏疾病的患者均排除本次研究范围。19例女性,23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74.2±7.3)岁,分别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病例标准全部患者均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全部为60岁以上。治疗前3w内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PANSS评分均在60分(含)以上。

1.3排除病例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1.4方法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初始应用剂量不可多大,保持应用0.5mg/d,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大应用剂量,每隔3~4d增加0.5mg,最大应用剂量不得超过4mg/d,8w为1个疗程[1]。对照组患者应用氯氮平口服治疗,保持起始应用剂量为50mg/d,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将应用剂量增加至200~275mg/d,8w为1个疗程。若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给予患者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若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则给予患者应用丹参片,若患者转氨酶出现明显升高则给予患者护肝片[2]。

1.5观察指标应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4、6w和8w的PANSS进行评分比较。

1.6疗效评价标准以PANSS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依据,其中治愈:临床症状消失,PANSS减分率≥75%;显著进步: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ANSS减分率在75%~50%(包括50%);好转: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ANSS减分率在50%~25%(包括25%);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PANSS减分率<25%或甚至出现病情恶化。

1.7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段PANS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4、6、8w PANSS 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第1w两组PANSS 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86.36%和80%,治疗组19例治疗有效患者中包括11例痊愈患者,3例治疗显效患者,5例治疗有效患者,另外3例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16例治疗有效患者中包括8例痊愈患者,4例治疗显效患者,4例治疗有效患者,另外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过程中,治疗组5例患者出现轻微程度副反应,其中1例嗜睡,3例焦虑,1例坐立不安,本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轻微副反应,其中2例嗜睡,2例坐立不安,副反应发生率20%,患者副反应多在治疗2~4w左右,经给药治疗后有所缓解。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生严重副反应导致停药事件出现。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各类精神障碍疾病中居于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发生群体一为介于16~25岁的年轻人,第二个即为老年患者。近几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显,在精神疾病上,老年精神分裂患者也呈增加的趋势,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也成为精神科临床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症状构成较为复杂,在治疗上与中青年患者有所不同,老年患者中80%为早年发生精神分裂症,而20%为晚年发病,早年发病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阴性症状会逐渐加重,晚年发病的患者遗传负荷小,但其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危险性较大,年累计发生率是中青年患者的6倍之多。同时,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身体各器官退行性变,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较多,在临床用药上应格外注意患者的特殊的机体情况。

药物在老年患者体内的药动学与药效学存在不同特点与规律。患者由于胃黏膜萎缩,黏膜主、壁细胞等减少,使胃酸分泌减少,加之机体组织成分的变化与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的改变,使其对药物耐受性降低;老年患者肝细胞数量减少,肝血流量减少,肝提取率及消除率下降,药物的代谢能力也随之下降;患者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排泄再吸收率下降,使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力下降,患者受体位点敏感,胆碱能降低,不良反应增多。综合以上因素,制约老年精神患者的临床用药的选择。因此,老年患者用药时,除临床疗效外,还必须保证药物的安全性与患者的耐药性[3]。

作为一种强5-羟色胺2A(5-HT2A)相对弱的D2受体拮抗剂,利培酮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属于新型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阻断D2受体,从而可使患者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获得明显改善;在阻断5-HT2A受体上,可释放多巴胺脱抑制剂,治疗阴性、认知及抑郁症状[4],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的躁狂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相较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不会引发较多的运动抑制和强直性昏厥等,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因此,临床研究指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上均有效,且安全性高,应用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高[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老年患者特殊的机体功能,在采用利培酮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小剂量给药的方式,并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加用药量,但是控制总药量,以避免过量用药对患者产生副反应,影响疗效。这种用药方案明确,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其治疗的益处明显高于风险。经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加理想的药效,治疗后第1w两组PANSS 评分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与采用氯氮平的对照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在随后的用药治疗上,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且在临床有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小剂量用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氯氮平虽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其药理作用特点为D1、5-HT2受体阻滞,具有较强的拮抗D3、D4、5-HT2A作用,还可抗Ach能及抗肾上腺素能的作用,可在体内代谢广泛,可在肝脏经去甲基和氧化代谢,虽然在国内临床使用上较为广泛,但国外专家主张慎用,此点应值得注意。在本组治疗过程中,患者除轻微副反应外,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事件出现,患者耐药性较好;只有部分患者在治疗2~4w内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但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经采取给药治疗后,患者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由此可见,采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之,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具有起效快、安全系数高的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合适治疗,可作用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 篇7

1 住院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精神问题

1.1 脑衰弱综合征

1.1.1 脑衰弱综合征临床表现

疲乏, 整日精疲力竭, 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 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多梦易醒、早醒、醒后不解乏。有时出现晨起头痛、眩晕感。情绪不稳、易激惹、焦虑。

1.1.2 引起脑衰弱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长期烦恼、焦虑;离退休后, 生活太闲, 居住环境太静, 与周围人群交往甚少, 信息不灵。自觉筋疲力尽, 睡意频频;脑动脉硬化、脑损伤后遗症、慢性酒精中毒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氧等。

1.2 焦虑及恐惧心理

1.2.1 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

内心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睡眠不稳、口干、心悸、脉搏加快、多汗、血压升高、潮热感、呼吸加快、大小便意增加。严重时, 可以阵发性出现气喘、胸闷, 有一种濒死感。

1.2.2 造成老年人此类心理的原因

体弱多病, 行动不便, 力不从心;担心医疗费用及对子女带来的影响;对自身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过分担心, 对病情估计较为悲观, 对死亡产生恐惧感。研究发现, 老年人最大的恐惧是面对死亡的恐惧[2]。

1.3 孤独感及失落感

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 周围都是陌生人, 与医护人员交谈机会较少, 病房内病人形形色色, 病情千变万化, 易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住院后孤独感是造成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3]。此类患者常表现为孤独、空虚、沉默、不爱说话、失落、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 顾影自怜。

1.4 抑郁

老年抑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及时识别和干预治疗对老年抑郁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老年抑郁常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 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迟滞和躯体不适等, 且不能等同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有的甚至有自杀倾向。产生的原因有:有的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 家庭不和, 内心空虚;有的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 社会交往减少, 缺少归属感, 造成心情抑郁, 悲观失望;有的由于社会经济状况不佳易产生绝望感。

1.5 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 行为反复, 犹豫不决, 不知所措;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做错事, 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 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

2 护理对策

(1) 指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生死观, 克服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只有确立正确的衰老及生死观, 认识到死亡是生命必然规律, 才能正确面对生活, 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2) 创造条件, 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 如阅读、写作、绘画、园艺、看电视、棋类、太极、音乐等。这样既有利于老年人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丰富老年人生活, 减少孤独、空虚和消沉之感, 又有利于通过大脑来锻炼思维逻辑及想象功能, 有利于促进大脑健康。

(3) 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老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应做到生活闲适而有规律, 起居有常, 劳逸有度, 按时休息, 饮食要均衡合理, 避免不良嗜好, 鼓励戒烟, 少饮浓茶, 限制饮酒, 保证充足的睡眠。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 从而增进健康[5]。

(4) 教育老年人正确认识离退休问题, 树立老有所为, 老有所用的新观念。

教育老年人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必须认识与适应离退休后的社会角色改变, 才能生活轻松愉快。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客观条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理想, 使老人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产生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有利于心理健康。

(5)

尊重关心老年人,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应主动关心老年患者, 热情交流, 耐心倾听患者询问, 及时解答患者疑惑, 做好心理护理。精心照顾老年人, 做好生活护理, 使老人感到家一样的温暖。同时可根据老年人职业特点使用尊称, 使老年人产生被尊重感。应积极调动社会关系, 鼓励家属及朋友多来探望, 也可书信、电话交往, 避免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及被遗弃感。

3 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常因机体衰老, 易患各种疾病, 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精神问题。其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会促进疾病的康复[6]。因此, 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位老年患者不同心理精神问题及个性差异,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释放内心压抑、紧张的情绪, 充实自我, 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使其度过一个平安精彩的晚年。

参考文献

[1]曹海成, 任春梅.掌握心理护理知识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J].护理研究, 2005, 19 (5) :252-253.

[2]吴振云, 许淑莲, 李娟.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 2002, 10 (1) :1-3.

老年人还需要“精神赡养”等 篇8

李刚

李刚读者:

人老了感情特别脆弱。许多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但很看重精神生活,总希望有个伴进行精神交流。特别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心理,使老年人晚年渴望得到儿女更多的温情。可是,如今不少做儿女的往往只满足于给老人提供点赡养费,却很少关心老人的感情需要,致使一些老年人因缺乏儿女亲情而郁郁寡欢,引发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过早地走完了人生之路。

赡养老人是每个晚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保证,更包括精神生活上的安慰、尊重与交流,亦即“精神赡养”。根据老人的心理特点,积极地去关怀、体贴老人,丰富和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们增添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因此,每个做晚辈的应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从多方面关怀老人,尊重老人,支持老人,不仅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更要让老人老有所敬,老有所乐,笑口常开。要经常回到老人身边,与他们多谈谈心,多些理解多些爱,让轻松、活泼、情意浓浓的亲情围绕着老人,从而使老人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温馨、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健康长寿!

耳聋老人要防耳聋怀疑症

我爸年近七旬,本来性格开朗,深得家人的尊重。几个月前他开始耳聋后,性格突然改变,与人相处事事设防,处处疑心。儿女若心情不好,不太言语,他就认为是讨厌他;儿子若对孙子发脾气,他就以为是指桑骂槐,嫌他年老不中用……时间一长,与家人的关系搞得非常紧张,不知为何会这样?

王 芳

王芳读者:

其实你父亲患了耳聋怀疑症,这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老人耳聋后,听人说话非常费力,说话者也很累,这就导致家人和朋友不愿与他多说话,老人也因听不清别人说话,不愿与别人交谈,封闭自己,从而造成孤独、抑郁和多疑。这种交际上的困难,使老人产生严重的担心和失落感,再加上人到晚年,社会地位改变,年老体衰,总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进而产生自卑感,而越自卑,就越重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敏感性就越强。

所以说耳聋老人并不是“耳不听心不烦”,恰恰是“耳不听心更烦”。作为家属或子女应该理解耳聋老人的心理变化,积极创造一个和谐交流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老人的孤寂感,给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具体建议是:

(1)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爱好。耳聋老人的最大痛苦是缺乏生活活力,可以帮老人买一些金鱼、鸟雀、花草之类,让他增加新的生活\J晴趣。 。(2)让他多与亲朋好友来往。家人多与他交谈,尽管他并不能全部听清,但交谈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信息,同样还是爱的表示。亲近的动作比语言更能慰藉老人的心。应避免自己说笑,而置老人于不顾的情况。

(3)多陪同老人外出散步、游玩。多疑源于闭塞的生活方式。人进入老年,生活圈缩小了,再加上耳聋更加重了孤陋寡闻。子女与老伴要常陪老人到外面走走,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来补偿其听觉的缺憾。这样能延缓耳聋老人心理衰老的进程,缓解因耳聋而产生的古怪性格。

袁浩龙

搬迁引出的“心病”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危旧房改造使不少市民告别了多年的小平房。我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可搬迁后没几天喜兴劲,烦恼就来了。左邻右舍的陌生面孔使她过去住小平房时的亲热感完全消失,防盗门隔开了人们之间的温情,邻里之间视同路人,我妈感到既孤单又无安全感。为此,她吃不香,睡不着,一肚子苦闷无处诉说,她时常跟我爸说:“住新房是好事,可我总是心慌,一听别人开防盗门的哐啷声就心慌,总以为坏人在撬我的门,这情况晚上更厉害,到后来,楼道的脚步声、说话声也听着害怕,明知家里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可心里总打鼓,怕坏人闯进门来,一人对付不了。夜里做梦,总是从桥上掉进水里,,健忘,早醒,起来也无精打采……”

你说,我们做小辈的该怎么帮助她呢?

赵芯梅

赵芯梅读者:

你妈因搬迁而引起的担心和不安,是典型的“高楼综合征”表现。由于生活环境变了,心情也会有所变化,邻里的陌生感、担心和烦恼围绕着你妈,积虑成疾,心理上反常就不足为奇了。

临床医学证实,人们的许多躯体症状是由于长期的心理障碍引起的,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是否稳定,能否尽快适应环境,能否接受困难,是否善于同人交往等。

针对你妈目前的情况,首先应建议她多参加室外活动,可打打太极拳什么的,多接触一些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之间的沟通相对要容易些。其次,让她参加居委会组织的一些活动,只要身体许可,把精力和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也可以分散老人的孤单感。再有,你们做子女的千万不要疏忽老人的精神需求,可以多利用节假日一家聚聚,使老人尽量多享受天伦之乐。

袁浩龙

过度自责不可取

我退休前为科研所的研究人员。退休后,往事总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浮现。我自认为一生平庸,能力有限,成果平平,既写不出有影响力的论文,也搞不出有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直到退休时,还只是一个副研究员。退休后认为自己缺乏发挥余热的条件,只好整天呆在家里虚度光阴。思前顾后,我觉得自己的一生无所作为,毫无值得回味之处,很是自责。这种想法折磨着我,让我快乐不起来。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瑞国

李瑞国读者:

过度自责的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所作为。过度自责的老年人虽然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过错,但总是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甚至将自己的缺点扩大化,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其实,绝对完美的事是没有的,十全十美的人则更难求。每个人都有其短处和弱处,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如果某项缺点是可以改进的,自然应该立即改正。但是如果是像身材矮小、身体发胖、智能有限等个人无法控制的缺点,就得鼓起勇气来接受,不必从内心里去谴责自己。

美国心理医生鲍恩斯为过度自责者制订了两种训练方案:①事件:我丧妻后向A女士发出共进晚餐的邀请,A女士因有约在先而婉拒—自责:没有女士愿意与我这样的人约会(认知失误:以偏概全)-合理反应:也有女土会认为我挺不错,也许她这次有约在先。我要找一个喜欢我的人。②事件:闲聊时,B先生夸奖我处事老练,其他人也表示赞赏-自责:他们不过是客套和随声附和而已(认知失误:贬损积极评价)-合理反应:看来我真的有一些长处,今后要在其他方面更加努力。

从上述训练方案可以看出,训练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针对每天所遭遇到的不愉快事件,找出自己对此所做出的消极评价,并且写在纸上。第二步,分析导致消极评价的错误认知方式是什么。第三步,自我批判错误的认知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信念,以此反击那些自责心理。据鲍恩斯研究,每天花一刻钟进行训练,只要坚持两个月,自责就会被驱逐得无影无踪。

上一篇:学校期末国旗下教师演讲稿下一篇:虚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