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案例内容: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做法

2011年4月25日,河南省财政厅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河南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三个文件,为全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指导,标志着“政府购买、服务同质、合同管理、乡村一体、绩效支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在全省推广。

1. 多管齐下保障9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

2009年9月24日,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2009、2010两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到2011年,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这9个项目涉及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这项工作主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第二是进行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第三是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各种疫苗;第四是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第五是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管理;第六是孕产妇保健;第七是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第八是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第九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相关负责人表示,这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经费标准按单位服务综合成本核定,所需经费由同级政府预算统筹安排。2009、2010两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其中中央、省、市、县(市、区)四级财政分别负担9元、3元、2元、1元(省直管县省辖市负担部分省财政负担),2011年不低于20元。公立医院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给予专项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

《方案》还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

2009年12月7日,河南省卫生厅出台《河南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试行)》,加强对全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督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保障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效实施。该《方案》对9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标准进行了具体细化,并把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实施效果作为考核内容。考核将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自查、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评的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全面考核检查,各省辖市进行重点抽查复核。县(市、区)卫生局要在每年5月和10月中下旬对辖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两次全面考核,省辖市卫生局要在每年11月上旬组织对各县(市、区)重点抽查复核,并作出全市的总结评价,省卫生厅将定期对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级卫生部门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核主要领导年度工作绩效以及表彰的依据。

2. 凭合同服务按绩效付款——“河南模式”得到肯定

为使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国都在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可以免费享受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孕产妇保健等,人均标准不低于15元。不过,很多老百姓都感觉没品尝到免费“蛋糕”。业内人士称,就是因为钱的标准有了硬杠杠,可怎么花国家没说。如何保证经费合理分配,有效使用,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很多地方,专款一直搁在财政上,就是等着一个科学合理的花钱办法。

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是中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开展的农村卫生改革探索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在建设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组织开展综合试点,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改革提供可推广的经验,以提高项目地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可持续性地改善居民健康水平。项目覆盖了陕西、重庆、青海、甘肃、山西、河南、黑龙江、江苏省的8省40个县,贫困县数占项目县总数的60%。

2009年,河南省在此项目推动下,在宜阳、武陟、息县、清丰、汝州5个地方试点,探索“花钱”的办法,实施“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他们以“购买服务”作为突破口,通过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建立“服务准入”、绩效考核、服务监管、绩效支付等运行机制,为“均等化”改革探路。截至2010年10月底,河南省购买服务的模式已覆盖5个项目县(市)的2030个行政村,覆盖服务对象269.6万人,占应覆盖的72.8%,除健康档案管理外,其他8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全部100%覆盖。政府投入用于购买服务的合同资金5694万元,占实际到位专项经费的66%。合同资金中用于乡级3359万元,占59%,村级2335万元,占41%。试点地区的做法是:地方政府以战略购买者的身份,投入并组织符合准入条件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明确双方职责任务,以“契约方式”提供服务。初步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同质、合同管理、乡村一体、绩效支付”的服务模式。

试点过程的关键节点主要有:在政策保障上,省里发文放宽对县级开展“购买服务”的政策限制,把资金分配权、服务资源配置权、价格监管权、绩效考核权、内部分配权等下放到县里,鼓励项目县大胆创新。在方案设计上,他们依靠项目组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制定了《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操作指南》等技术性文件,确定了乡级总负责下的乡村合理分工协作提供服务模式。然后根据服务流程各个环节发生的实际费用,测算服务成本,再按照山区、丘陵、平原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服务合同管理”。做完这些工作后,进入采购谈判程序,方式包括协议、竞争性谈判等。县卫生局先发出采购邀请书,有意向并符合要求的机构可提交应答书,经评选审核合格后签订服务合同:县卫生局和乡卫生院签订合同;卫生院再和村卫生室签订合同,责权利明明白白。

2010年12月8日,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验交流暨高层研讨会在郑州开幕。河南省结合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世界卫生组织Ⅺ项目)探索形成的“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做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誉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河南模式”,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要求全国学习借鉴该省经验。

【图表说明】河南省采取的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以战略购买者的身份投入并组织符合准入条件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公民健康方面的主导作用。河南省卫生厅还统一制定《服务技术规范》,统一绩效考评标准,统一准入条件,确保每一名服务对象享受到公平性服务

3. 河南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武陟样本”

2009年1月,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在武陟县开始实施。这个项目的一大特点是没有既定的模式,鼓励项目地区大胆探索、创新。从2009年9月起,武陟县利用这一项目平台,将九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为10个服务包,打包购买,先在圪垱店乡、乔庙乡等乡镇试点,2010年10月推向全县。该县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先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出每个服务项目的操作指南,明确服务的内容、流程、规范,让服务机构有据可依。然后,以项目流程测算法为主要方法,以整个服务流程发生的实际费用来测算服务包成本,以确定服务的价格。

2010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报告显示,10个服务包总成本是人均20.38元,其中服务成本人均18元,监督成本人均0.53元,管理成本人均1.85元。服务成本是指向乡村两级服务机构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资金;监督成本是指县级对乡镇卫生院(包括对抽取的村级)进行绩效评价和第三方监督,以及不定期督导发生的费用;管理成本包括县卫生局进行方案设计、培训、资料印刷等所需费用。

服务成本测算表列出了每个服务项目的权重、乡村两级服务机构的成本及所占比重。例如,高血压健康管理项目,分项权重为14%,服务成本是人均2.5元,其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占40%、60%,分别为1元、1.5元。10个服务包合计,乡村两级分配比例为6∶4。既然是购买,就要签合同。在试点阶段,县卫生局卫十一项目办与试点乡镇卫生院签服务合同,约定双方的职责与权利、服务包内容、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等;试点乡镇卫生院再与村级服务机构签服务合同。在全县推开后,改为由县卫生局直接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合同。

据武陟县财政局相关人士介绍,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分三次支付,服务合同签订后,先向服务机构预付50%,供开展工作使用,其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两次续付,比例分别为30%和20%。绩效评价分两级,县卫生局每半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评价,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评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是绩效评价的三大要素。评价的内容包括宣传效果、责任落实、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监测指标,方法主要是查看相关服务记录、走访服务对象。

对乡村两级服务机构,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前提下,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支付续付资金的100%;75~85分、65~75分的分别支付续付资金的85%、70%;65分以下的,续付资金不予支付,其中60分以下的还要处以占预付款总额30%的罚款。另外,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服务机构进行奖惩与问责。对综合考核为优秀的机构提供一笔奖励资金,对绩效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下的机构,除经济处罚外,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分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相应的处分。

为保证绩效评价更加公正公平,武陟县卫生局已着手成立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专家库,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组成单项或综合评价小组,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价。 同时,开展第三方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财政、审计等部门官员组成第三方监督评价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主要从需方的角度,对供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进行监督,还对绩效评价公平公正性、买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向医疗卫生机构支付服务资金等进行监督,形成的监督报告提交政府部门。

武陟县这一探索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绩效明显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理念开始转变,变被动提供为主动参与;群众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变被动医疗为主动保健。

4. 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明码标价

2011年4月25日,河南省财政厅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河南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国家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婚前保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范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其中,婚前保健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规定凡符合准入条件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可公平地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并享受同等待遇。《意见》指出,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平均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权重和成本补偿参考标准。

《意见》要求,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制定项目的本地成本补偿执行标准。要优先保证乡村医生的合法利益,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按照农村常住人口年人均不低于5元的标准,对乡村医生独立承担或协助开展所在村村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补助。

《意见》指出,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原则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同质、合同管理、绩效考评、分工协作和重心下移。要求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流程、操作规程等质量标准,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确保城乡不同人群都能平等地享受质量基本相同的公共卫生服务;通过与符合准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合同,约束双方行为,明确各自职责、任务、规范、考核标准、支付条件等,确保服务数量、质量与群众满意度达到要求;要根据实际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原则上绩效考评工作不得少于每年两次,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重要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向乡村两级、街道(地段)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

近两年,河南省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全省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1243.7万针次,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73%以下,全省每年减少乙肝阳性儿童15万人;完成乳腺癌筛查6.04万人,免费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37555例;为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86.3万人,宫颈癌检查20.1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93.9万人,完成农村改厕43.9万户,提前完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任务。慢性病综合干预、癌症早诊早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癫痫病防治、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取得积极成效。

【图表说明】资料来自2011年6月3日的《河南日报》

5. 人均2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要确保专款专用、惠及民众

为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与《意见》同时下发的《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不得将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

2011年,补助资金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河南省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当年预拨、次年结算”的办法下达。县级财政年初预拨70%补助资金,年底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情况予以结算。河南省要求省辖市、县(市、区)卫生、财政部门合理确定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各项服务数量和标准,进行测算并确定成本补偿执行标准。

《办法》指出,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政府统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内的各项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补助资金将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补偿执行标准,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相关人员支出以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耗材等公用经费支出。凡是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的,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虚报、瞒报有关情况骗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的,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外,要相应核减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办法》明确,按规定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城乡居民收费。河南省要求,县级财政、卫生部门在全面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补助金额;同时,利用相关媒体或公共场所,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安排等情况定期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对经考核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资格。

6. 补助经费与绩效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2011年4月25日,河南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要求,县(市、区)财政部门在审核安排和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时要与实际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办法》指出,考核项目主要为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婚前保健服务等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补助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时,考核内容将据实予以相应调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将中医药应用情况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内容。“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随访4次;每年至少提供6次健康咨询服务;为适龄人群按照规定的项目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对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河南均已经出台了绩效考核基本标准。

河南要求以县(市、区)为考核主体,分级考核,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机构考核与服务考核相结合。省级和省辖市级卫生、财政部门定期组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的抽查考核和专项督导检查,并作为省级、省辖市级财政部门安排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落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或协助进行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系统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提高考核工作效率。河南省还要求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本机构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范围;鼓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参与考核,充分听取社会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办法》规定,绩效考核周期原则上每半年一次,从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到本年度的第一季度为一考核周期,本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为一考核周期,县(市、区)级卫生、财政部门应当于每年4月、11月完成绩效考核工作。省辖市卫生、财政部门要根据情况对有关县(市、区)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复核。

第2篇:浅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

摘 要:目前国家健康委、省市县级卫计委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非常重视,特别是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及运行情况,因为该项目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以南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例,重点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及运行效果,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全面落实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支出,也可以用于其他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支出。现以南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及运行情况来浅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

一、南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现状

南充地处嘉陵江中游,四川省东北部,成渝经济区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辖3区5县1市,共9个县(市、区),户籍人口756万余人,常住人口(服务人口)约630.03万人,全市共有8 269个医疗机构,其中有医院78家,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家,乡镇卫生院452家,人均主要医疗机构承担10 825人,属于医疗资源较少的地区。

目前,南充各县(市、区)均按要求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中心及其领导小组、绩效考核专家库,每年制定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将项目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各地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力度。

南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九年多以来,群众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最初9大类21项到目前12大类46项[1~4],外加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素养促进等服务,人均补助经费从2009年15元,提高2018年55元。2013—2018年南充绩效考核六年,资金管理考核内容经历了考核初期对资金落实的偏重、考核中期对资金使用的规范,逐步转向预算编制完整性、预算执行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全方位考核,更加突出推动资金管理的政策性、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

从2017年绩效考核来看,全市7个县(市、区)77.78%落实了绩效考核结果与资金挂钩;7个县(市、区)77.78%服务项目资金能够及时拨付;现场考核抽查的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15个机构(83.33%)制定了切合自身的绩效考核方案;17个机构(94.44%)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签约服务;9个县(市、区)均统一使用了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9县(市区、)及现场考核的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正逐步提高,群众满意度84.06%,服务项目可持续影响、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南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成效初现[5]。

二、南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筹集分配存在的问题

1.经费筹集、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不合理。南充县级财政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拨款,县级卫计局统一分配服务项目资金,每年绩效考核后结算剩余服务项目经费。虽然服务项目资金基本到位,但是补助资金绩效管理不合理,导致个别县卫计局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分配不合理。

2.县级服务项目工作经费安排不到位。南充市级、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自成立后,每年服务项目工作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保障每年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起着稳定指导中心开展工作作用。但个别县卫计局、财政局未按规定安排指导中心服务项目工作经费。

3.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落实不全。各地为了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核定的任务量和考核结果,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加强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是,个别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补助简单按服务人数预算,部分机构未与村医签订目标责任书,考核无依据,安排村医补助低于40%;同时未及时发放村医补助;有村医未签字确认,却仍然列支基本公卫项目。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拨付使用存在的问题

1.服务项目预算管理不规范。县级卫计局、财政局集中统一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统一纳入全年预算编制,基本上能按照预算执行;但部分机构由于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不严谨,与项目工作的计划、方案相关性不强,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预算不足或无预算资金的情况发生。

2.服务项目人员经费使用不合理。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费用。由于年初预算没有细化服务项目人員工资,导致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不能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的提高而增加,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服务项目人员经费与其他人员经费混合用,甚至出现冒领出差补助费。

3.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不可比。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指导意见》执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临时人员、水电费、房租、交通费、维修费等间接费用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起到会计核算的及时作用。但是,各基层医疗机构分摊比例不一致,存在多摊销、乱摊销的情况,缺乏可比性。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监督控制存在的问题

1.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不公允。县级卫计局、财政局主要通过每年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控制,对考核不达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减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每年省市级分别对县级绩效考核一次,县级每年对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二次,国家每年抽查县级绩效考核一次,实行层层绩效考核监督。考核情况都会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和公示。但是,缺乏中介机构来实施绩效考核,居民无法得知具体情况,也无法对项目经费进行监督。

2.服务项目会计核算不规范。南充9县市区都设有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进行专项管理,专人负责对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集中核算,执行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手册、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及其他国家管理制度。

但是,实行专账管理、辅助账管理,没有实行专户管理;存在核算不规范:一是存在服务项目经费超范围违规列支。二是存在虚增服务项目收入。

三、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

从以上对南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及运行情况来看,针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提出以下措施供参考。

第一,加强监督指导,规范资金使用。省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细则,地市级根据上级细则制定本地区具体的操作规则,详细各项补助标准,县级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安排公共卫生经济活动,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对收入、支出及时确认和报账;对可以计入项目的支出,应加强成本确认,采用合理归集方法,执行国家会计制度。

第二,完善成本核算指导,强化服务项目经费保障。制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或标准价格,作为服务项目补助经费的拨付和分配依据,促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分配向“按实际工作量”预算转变。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要落实到位,县级财政部门在统筹使用中央和省级市级专项补助经费的基础上,要及时足额安排本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同时,县级财政部门应本着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疾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服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下拨相应的工作经费。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建立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定期培训考核。提高服务项目管理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管理能力、业务能力,提高基层预算管理水平。县级卫计委、财政部门应保障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工作经费,稳定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队伍。

第四,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指标设置要注重服务项目执行的效果和群众获得感。坚持考核结果与资金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服务项目承担机构工作绩效、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导向和激励作用。

四、结语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深入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大型的民生工程。在开展项目工作过程中,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非常重要,只有管好项目资金,才能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均等化,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福利,便于提升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有利于为小康社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全面实现提供辅助条件,值得深入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Z].2009.

[2]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Z].2011.

[3] 國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Z].2013.

[4]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Z].2017.

[5] 南充市卫计委,南充市财政局.关于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绩效考核情况的通报[Z].2018.

作者:张守春

第3篇: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考虑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能力,确定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找出对居民健康影响大、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种因素,选择和确定优先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面临的问题

1.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欠缺、人员素质过低、结构不够合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从调研结果来看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欠缺、人才素质过低, 难以满足现在公共服务工作的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2.配套资金不足、不能及时到位, 存在资金沉淀和挪用现象

经费补助没有全部、及时到位, 服务机构只能用医疗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展开工作, 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同时,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被延迟拨付。还有就是,由于一些地方官员思想存在问题, 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用作其他项目。

3.不同地区间、城乡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

由于部分地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管理系统的缺失,所以不同地区服务利用不均等。由于我国既有城市又有乡村,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且农村公共服务地广人稀、健康意识较弱等,造成城乡居民服务利用不均等

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的对策

1.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低下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国家或地方积极培养人才,对人才实施鼓励政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在录用人员是实施聘用制,坚持择优录取,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原则。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例如,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地区交流管理经验,加强学习以促进工作顺利进行。优化人员结构, 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更好地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2.关于公共服务专项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当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筹资和投入体制;其次,当地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有关部门的对资金的监管,同时建立公共服务的财政体系,以减少资金流失,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最后,服务机构要积极得申请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和当地政府相应经费及时全部到位,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有了经费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会更加顺畅。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问题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确保群众受益

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积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与经费补助政策,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保障服务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根据目前实施情况分析,定期的考核、监督工作已经形成制度, 将岗位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缩小地区差异, 形成重点倾斜

项目经费应尽量倾斜到重点保障地区, 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变化合理地确定重点项目, 根据当地财政情况合理选择资金投入的重点地区, 确保资金向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众倾斜。部分地区居民居住密集,可以根据服务人群大小对村卫生室的经费补助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中,随着基层医药卫生综合体制的改革,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乡村医生主要收入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为了使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发展壮大,多数地区将服务工作倾斜到了村卫生室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提高其补助等政策。

3.及时调整经费标准,保障项目质量

财政投入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顺利推进的关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定的标准,但是公共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可预料的实际问题,加大了经费的需要,而国家或地区投入的经费难以满足部分地区的服务需要。

结语

为了提高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政府应该确保经费及时全额投入并加强管理,服务机构应该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健全监管和考核机制,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和平中心卫生院)

作者:朱素平

第4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文件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中国网 王锐/摄)

中国网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程圣中)记者从卫生部此间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2011年,我国人年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总额将达到300多亿元,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0大类41项,公众将享受到更多的免费服务。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进一步完善

居民接受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时的记录将被及时纳入健康档案。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的不断建立,以及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有效衔接,将进一步方便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居民个人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

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可获得更多的保健服务项目

儿童健康管理的受益人群主要是0-6岁的学龄前儿童,出生后的新生儿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医务人员上门的家庭访视服务;在1岁、2-3岁和4-6岁期间每年可以分别享受到每年4次、2次和1次健康管理服务。每个0-6岁儿童全程可获得13次服务,针对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其提供生长发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服务内容。同时,对于所有0-6岁儿童,都可以免费获得14种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对于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可以免费享受到5次保健服务,产后至少2次访视和健康检查服务,其中,孕妇在接受第1次产前保健时,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妇科检查、健康指导,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等实验室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受益人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可以免费获得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其中,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测等。

重点疾病患病人群管理进一步加强

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可以免费获得4次面对面的随访服务和1次健康检查服务,包括病情评估、生活和用药指导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并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也将逐步开展。

第5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

一、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四、传染病管理制度

五、疫情报告制度

六、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七、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九、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十、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十

一、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十

二、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十三、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十

四、督导评估制度

一、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照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

3.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有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资料管理人员及社区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续交由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5.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医疗保密性,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档的各种资料。未经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

6.应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7.对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颜色标识区分。

8.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9.孕产妇、儿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重性精神病病人健康档案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动态管理。

10.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11.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12.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虫蛀、防鼠咬,应妥善保存。

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四、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五、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

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病名。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六、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七、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调查,至少开展两次,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7.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九、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提供0-6岁儿童保健,按照要求开展体格检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6-

8、

18、30月龄时别开展一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5.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6.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7.掌握辖区内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幼儿园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8.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9.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十、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十一、严重精神障碍工作制度

1.成立辖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乡镇、村、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规范要求定期走访,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十二、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管理。

4.对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5.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6.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7.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十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所服务区域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3.与辖区居民签订《辖区居民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区居委会、村委会向辖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人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十四、督导评估制度

一、本院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督导评估工作。

二、督导评估工作由项目办公室主任负责主抓。

三、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要落实到位。

第6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解读

1、 什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核心理念。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方面?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1年增加为11项,具体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3、为何要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动态测量和收集生命令全过程的各种健康相关信息,满足居民个人健康管理需要建立的健康信息资源库。居民健康档案是卫生保健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

4、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对所有居民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5、预防接种有什么好处?

疫苗通过提高免疫力来预防疾病,基于“治病不如防病” 这样一个常识性原则,它已在世界范围广泛地作为常规使用。免疫接种防止了病痛、残疾和死亡。2010年统计,免疫接种使近9000万人免于死亡。此外,免疫接种还能减少传染。

6、孕产妇保健管理有什么意义?

通过免费向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项目服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及时发现影响母婴健康的高危因素并给予相应干预,切实降低孕期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

7、老年人健康管理有哪些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第7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小结

为做好我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人群的建档工作,县慢性病防控技术指导组对各医疗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督导,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健康档案管理:

各医疗单位管理率、控制率都能达到指标要求,大部分单位规范管理率能达到指标要求。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档案,大部分单位能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认真填写,患者随访能达到一年四次面对面随访。档案规范性较高的单位有......。

(二)慢病监测

大部分单位能按照规定的时限上报死亡病例、脑卒中、冠心病新发病例,达到指标要求,认真填写报卡,及时审核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数据填写完整、规范。较好的单位有:......。

(三)省级开展项目

大部分单位都按要求开展了“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高血压患者低盐膳食干预”、“协助开展小型餐饮单位减盐指导”等工作,资料整理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

(1)部分单位随访表未更换新表,仍然使用老表。 (2)部分电子档案录入不及时、不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数据不相符,纸质和电子档案体检表、随访表存在空项、错项和前后逻辑错误,部分随访的用药情况、体格测量值等与体检不符合,高血压和糖尿病随访数值不相符,部分体检表和随访表涂改痕迹明显。档案规范性较低的单位有:......。

(3)部分档案随访血压值和血糖值超过标准时,2周内未进行随访,两次值高时未建议转诊;血压和血糖值测量高时随访用药情况未及时进行调整;部分档案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时,没有同时进行随访。

(4)部分档案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未填写;部分健康评价错误及不完整;危险因素控制未根据个人体检情况合理提出;

(5)体检新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缺乏充足的确诊依据;

(6)高血压和糖尿病随访血压和血糖的控制率太高,大部分单位均为100%,通过电话回访,不符合实际。

(7)电话回访,部分患者存在失访及不真实现象,一些患者联系电话为空号、错号、停机,或是不了解患者情况的联系电话。电话失访较高的单位有:......。

(二)慢病监测

(1)部分医疗单位存在严重的漏报情况,监测数据报告率低。

(2)部分慢病监测报告人员对监测的报告知识掌握不熟练,报卡填写不规范,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类型填写不正确,死因链填写错误。

(三)省级开展项目减盐防控项目

①部分医疗机构2012年未按要求开展“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工作,部分单位资料不完善。

②部分医疗机构“高血压患者低盐膳食干预”工作落实不到位,村卫生室未按要求筛查高血压高危人群,未建立花名册及随访表。

年 月 日

第8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材料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经验材料

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下发后,我院严格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重点,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38个行政村、3条街道。总人口41015人。辖区内总计30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32人。

二、主要做法:完善政策措施,明确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完善相关实施方案。召开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大会,对我镇辖区内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意义等。并紧紧围绕国家、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相继制定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资金分配等;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明确了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

二是切实强化人员培训。今年以来,我院不定期的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并多次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完成。从而提高了公卫人员的政策执行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三、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项目实施

1.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其中国家、省投入18元、县级匹配7元,并全面启动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建立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购置档案柜,印制了档案盒、档案袋,并在卫生院设立了固定的宣传栏。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分类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做到应检尽检;对孕产妇进行不少于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为六类人群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

2.建立完整、系统的台账

针对六类的人群的有效管理,各基本项目工作负责人针对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均制定了完整、系统的台账(纸质台账、电子台账)。以便更有效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3.利用服务劵,调查满意度

我院根据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服务卷走访、电话、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满意度良好

四、健康教育的大力宣传

利用主题日活动、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等形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定期每月更新宣传栏内容等方法大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动员全民参与。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百姓的知晓率,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居民建档,提高防病健康意识。

中心卫生院

2012年10月11日

第9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北王乡中心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均等化,我北王乡中心卫生院对本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我院就将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并成立了公共卫生科专项开展此项工作,以确保此工作顺利实施。此次自查内容主要以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为主。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院通过集中建档、入户建档等方式来提高建档率,进一步提高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截止6月份,我乡建立电子档案5523份 。

2、健康教育:根据2012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截止6月份共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45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街头宣传等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健康宣传资料入户率、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

3、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我院为全乡适龄儿童全程接种一类疫苗,定期开展查漏补工作,为适龄儿童及时建证、建册、上卡,将接种信息及时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区疾控中心的组织下,开展了疫苗强化、查漏补种等接种工作,对重点人群进行了针对性接种。

4、传染病防治: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加强疫情报告管理,

强化疫情的调查与处理。按照疾控中心的要求,我院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制度,配备了专门的疫情报告员。按照传染病管理要求,建立了传染病门诊,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报告率100%。定期对院内人员和村防疫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根据卫生日的主题开展了结核病、艾滋病等防治知识的宣传。

5、儿童保健与孕产妇管理:通过对各村医的培训指导,在各村村医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每月村级上报制度,加强了我院妇幼保健管理率。

6、重点人群管理:积极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人实施规范管理和随访;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管理档案。经自查核实,高血压规范管理1135人,糖尿病规范管理140人,随访2556次;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6人;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1499人。

二、存在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不健全。由于我院人员不足,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较少,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要。

2、项目执行水平有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覆盖面存在不足,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偏低,已建档案存在诸如:缺项、漏项,健康体检不及时等不规范现象。

3、慢性病人系统管理不规范,随访不到位;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围产期保健、体弱儿筛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由于部分居民电话变更,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导致部分档案无法核实。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我院工作的重点,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明确责任分工,

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2、进一步明确负责人职责,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我乡疾控、妇幼对村级工作的指导、培训职能,扩大培训范围,规范居民建档技术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3、规范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流程,认真学习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规范,加强人员培训,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使用等基本知识,提高健康档案的质量,确保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的完成。

2012年7月3日

北王乡中心卫生院

基 本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项 目 自 查 报 告

上一篇: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下一篇:领导以案促改自我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