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精选10篇)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1

我站在卫生局及镇医院的直接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认真学习,落实.实施本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切实严抓我居委会基本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发挥以村委会,群众,村医为一体的互动组合团体,收集整理了各项所需信息资料,确保‘公卫’项目的启动与正常运行,并取得了一点成绩,特作出总结报告如下。

在实施国家基公共卫生服务.9个项目中,我站医生是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走乡串户,打硬杖,持久杖,终于基本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项目任务。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上级领导统一部署下,我村即元月份继续开展了2011年度居民建档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与沟通,得到了村委,村民的大力协助与支持。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让每一名居民了解健康档案,并积极主动配合我村建裆工作顺完成。截止2011年10月底,我站共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522)份,计;2593人,电子录入2360人。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2011年基公共卫生服务老人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上级部门要求,我村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1;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村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其老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被检人数(81)人份。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2,开展老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它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之一年后进行下次免费体检。截止10月底,我村共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15人,免费体检85人。并按要求录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病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一是通过开展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 和建档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二是对确诊确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1年10月底,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112人。并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糸统。

2,2型糖尿病管理;.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档过程询问发现患者,二是对确诊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空腹血糖测量,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截止2011年10月底,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3人,并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

(四)0一一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

1,实行登记造册.建档等措施,对其适龄儿童在档在册总数为(134)人。并多次发放各种有关儿童心身健康资料500余份。

(五)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我村适龄儿童集中在卫生院接种,村级负责宣传通知,为此我站发放各种通知近300余人。

(六)孕产妇健康管理

1,坚持登记,在册在档管理,产前产后访视,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党的慧民政策,提供优生对象免费服用叶酸。

(七)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1,依照(传染病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二是定期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防制知识的知晓率,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

(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依据相关政策对辖区所有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登记,建档,随访管理,并协同政府,家庭监护人一起管理,以防病人无端滋事,造成伤害个人,他人,社会等不良因素的现象发生。本村在档管理为4人。

(九)健康教育工作

1,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健教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各种宣教资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专兰等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村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0余次(包括医院主办)。发放各种宣教资料600余份。更换宣传内容5次。

[ 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的困难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2,本人资力不高,现代电子使用管理技术不强,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3,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至上门建档和随防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 三 ]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与村委会紧密联系,和谐关系,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以逐步改变居民的陈旧观念,促进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中来。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699个试点县,均进行常规监测。选取50个县开展重点监测,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供餐模式随机选择2~3所小学和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校。当某种供餐模式小学或初中不足2所时,抽取该供餐模式所有的学校作为重点监测学校。选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个年级抽取40名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某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名时,该年级的所有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共收集15 763所学校的完整数据,分别来自22个省的509个监测县,其中小学8 307个(79.8%),初中2 100个(20.2%)。共调查学生29 317名,其中男生14 811名(50.5%),女生14 506名(48.5%);小学生16 730名(57.1%),初中生12 587名(42.9%)。

1.2 方法

问卷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校调查表”(以下简称“学校调查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以下简称“学生调查表”)分别收集监测学校供水、发放驱虫药情况以及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和服用驱虫药情况等信息。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下简称“营养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详细介绍该问卷的填写方法后,学校问卷由学校主管校长填写并加盖学校公章后收回,学生问卷由学生当场完成并收回。由于部分变量数据缺失,导致不同组别的样本总量不同。

1.3 质量控制

营养所对各监测省和重点监测县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对所有监测县调查员进行二级培训,所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对每份问卷进行核查,如发现填写错误或漏填等立即让调查对象补充。

1.4 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上报数据采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校供水及学生饮水情况

总体来看,58.5%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白开水,25.4%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桶装水;29.9%的学生自带或购买水,17.8%的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4.1%的学生直接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其中初中提供白开水和桶装水比例均高于小学学校;中部地区分别高于西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供桶装水的学校中,采取食堂供餐方式的学校比例最高,为27.2%。小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的比例高于初中生;混合供餐的学校直接饮用自来水的比例最高,为27.0%,其次为食堂供餐的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2.2 学生洗手情况

学生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的比例为37.7%,经常洗手的为38.0%,还有4.2%的学生从不洗手。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报告率高于初中生,中部地区学生高于西部地区学生,混合供餐模式高于企业供餐和食堂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3 驱虫药发放和学生服用情况

13.6%的学校过去1 a内曾为学生统一发放过驱虫药,其中初中高于小学,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食堂供餐模式的学校高于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9%的学生在过去1 a内曾自行服用驱虫药,其中小学生高于初中生,中部地区学生高于西部学生,食堂供餐学校高于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3。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学生的饮食卫生和饮食行为影响营养素的摄取,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6]。近年来因饮用水污染引起学生患介水传染病的情况时有发生[7,8],学校饮用水质量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集中式供水(自来水)供水率仅为50%,寄宿制学校多使用自备水源,自备水源供水情况较差,水质合格率较低[2]。无法获得及时、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不仅会对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出勤率[4]。本次调查显示,有近20%的学生饮用自来水或未经消毒处理的井水、河水或湖水。没有经过煮沸消毒的水源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甚至发生严重的肠道传染病疫情,严重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8]。调查还发现,初中学校的供水情况整体好于小学,中部学校的供水情况好于西部学校,可能与我国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中西部发展不均衡有关。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的供水设施建设,对供水设施和供水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村学生的饮用水质量和饮用水安全,仍是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当务之急。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饭前便后洗手可以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保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9]。本次调查显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还有1/4的学生偶尔洗手或从不洗手。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仍然没有养成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校的洗手设备不足。这种不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容易造成各种肠道疾病的高发,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肠道寄生虫感染曾是我国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10],近年来由于学校卫生防控措施的加强,城市地区寄生虫感染率大大降低[11],但某些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条件、地理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感染率仍然较高[12]。寄生虫感染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使人体产生免疫病理变化等,对人体危害很大[13,14]。国外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影响学生贫血率,而驱虫措施的开展会对学生的就学率和缺勤率产生影响[4,5]。自1990年开始,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就把学生肠道寄生虫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降低患各种寄生虫病的风险,许多学校定期为学生发放驱虫药[15]。调查显示,调查学校主动发放驱虫药或学生过去1 a内服用驱虫药的比例仍然较低,不仅会造成儿童青少年肠道传染病的高发,还会对区域内人群的肠道疾病感染率产生影响[16]。因此,学校要加强驱虫药发放和寄生虫病防治等卫生防控措施的实施力度,全方位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改水改厕、环境治理和健康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发生[17]。建议“计划”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要逐步加大对供水、洗手设备的投入,完善学校供水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保证农村学生可以获得充足、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能有充足的洗手设备。建立和完善学校寄生虫病防控制度,通过集体取药等防控措施,降低和控制学生的寄生虫感染,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行为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校供水、学生饮水和洗手以及驱虫药服用情况,为改善农村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699个试点县中选取50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中每种供餐模式选择2~3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中,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达到40名学生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采用“学校调查表”和“学生调查表”分别收集学校供水、学生饮水和洗手以及驱虫药服用情况。结果 共调查15 763所学校和29 317名学生,其中为学生提供白开水的学校占58.5%,中部地区(62.7%)高于西部地区(56.1%),初中(66.1%)高于小学(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P值均<0.01);有17.8%学校的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每次饭前便后均洗手的学生占37.7%,小学生(40.5%)高于初中生(32.9%),中部地区学生(39.6%)略高于西部地区学生(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P值均<0.01)。有13.6%的学校过去1 a内给学生发放过驱虫药。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各种健康相关的卫生辅助设施建设和辅助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基础。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3

本报告统计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和14个地级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所采集和汇总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2011年度有效数据。经汇总分析,反映了2011年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二、供求总体状况

如图1所示,2011年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2011年提供的就业岗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55867个,环比减少2.87%;(二)2011年进入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160368人,环比减少11.08%;(三)求人倍率(即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47,与2010年相比,求人倍率上升了0.12,说明2011年的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就业压力略低于2010年。

如表1所示,需求量最大的河池市、南宁市和玉林市三个城市需求人数合计935588人,占广西2011年人力资源总需求量的49.40%。求职人员则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河池市,合计求职人数745427人,占总求职人数的57.90%。

在供求对比方面,2011年柳州市和桂林市的求人倍率都小于1,说明这两个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岗位压力较区内其他城市偏大,而自治区本级、贺州市和百色市求人倍率偏高则说明它们出现需求大于供给情况相对比较突出,岗位等人的情况明显。其余十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在1.19至2.52之间,同样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人力资源供需矛盾趋于平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三、供求状况特征分析

(一)从产业需求方面看,2011年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继续保持稳定。与2010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需求比重小幅下降,第二产业需求比重上升了2.7%。具体情况见表2。

(二)从行业需求方面看,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三大行业占据行业需求前三位,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35.36%。而在第二产业中则是以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为主,与2010年相比,2011年建筑业需求人数增加22881人,需求比重上升了1.45%;而制造业需求则减少了11056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32%。具体情况见表3。

(三)从用人单位需求方面看,2011年企业类用人单位占据人力资源需求比重96.86%,其中占用人需求前三位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公司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55.6%。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2011年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用人需求总体格局变化不明显,内资企业的需求占总量的82.52%。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的需求量仍然占据着前三位,三者需求合计所占比重为55.6%,说明这三种类型的用人单位继续保持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的位置。具体情况见图2。

(四)从职业(大类)的需求方面看,2011年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排在用工需求的前三位,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求人倍率最高,为1.68,说明2011年选择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类岗位的求职人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按职业大类分组的各个职业求人倍率均略高于1,说明2011年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等人的现象,求职人员有一定选择岗位的机会。具体情况见图3。

1.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具体情况见表4)。2011年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其中,商业和服务业的工种占了8个,制造业的工种占了2个。需求大于供给,说明这些职业就业容量较大,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由于供求匹配率較低,不能完全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了上述职业的缺口数较大。

薪酬主要以业务提成为主的推销展销人员这类工种,虽然薪酬相对较高,但由于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人员的流动性也相对较高,因此这类职业长期维持着用人单位需求多,而求职者不足的状况。

餐厅服务员和饭店服务员等餐饮服务类的工种由于工作时间长、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用人单位已经对这类工种形成了长期的需求,愿意从事餐饮服务类工种的求职者可以有较多选择。

治安保卫人员和保育、家庭服务员基本上都属于临时性质的,从事此类工种的求职者工作时间都不会很长,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用人单位需求与求职人员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2.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具体情况见表5)。2011年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集中为:营业员和收银员、秘书和打字员以及机动车驾驶员,供需最不平衡的职业(求人倍率较小的职业)分别是机动车驾驶员、财会人员和营业人员以及收银员。情况表明此类职业在就业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的状态,求职者在选择这些职业时将会面对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另一方面,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继续加强和改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根据就业市场的趋势变化适时转换自己的求职策略。

(五)从求职人员类别方面看,失业人员依然是求职主体,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占所有求职人员的66.5%。2011年,求职人员类别上升幅度较大的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上升了8.3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下降了5.74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6。

在求职人员的构成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6.5%。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8.34%;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85.48%。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9.92%,其他失业人员占8.24%。与2010年相比,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业人员的求职量分别上升了8.34%和3.59%,而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量下降了5.74%。

(六)从招聘、应聘条件来分析

1.从性别上看,2011年人力资源市场对男性和女性的供需总量大致相同,男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女性的求人倍率,说明在2011年的就业市场上,性别的不同对求职者就业时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少。与2010年的求人倍率相比,男性和女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上升了0.12和0.13,求人倍率的上升说明男性和女性求职者的在应聘岗位时的压力略低于2010年。具体情况见图4。

2.从年龄上看,2011年16-34岁年龄组用人需求量大,占总需求人数超过七成,同时,求职人员也多集中在此年龄组。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通过求人倍率对比看,16-24岁、35-44岁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就业压力低于其他年龄组。与2010年相比,所有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小幅上升,说明在2011年所有年龄组的求职者就业压力略低于2010年。具体情况见图5。

3.从文化程度需求方面看,2011年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和大专文化的人力资源既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主体,也是求职者的主体,求职者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2011年所有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都处于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但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远远小于其他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与2010年相比,除了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没有变化外,其他文化程度分组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的变化。具体情况见图6。

(撰稿人:周团)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4

2011年,我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认真贯彻落实《来宾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以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上门随访服务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截至7月底,已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5850份,录入电子档案13669份,其中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4150份,城镇居民健康档案1700份.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慢性病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至7月底,设置健康教育专栏22块,版面更新80次,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及接受咨询641人次。通过各项目实施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真正做到疾病从预防开始。

3、预防接种

不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实行网络上报预防接种以来,加大了我院预防接种的速度。提升内涵管理水平,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截至7月底,已填报传染病报告12例,及时报告传染病人12例,配合专业机构治疗管理结核病人15例。为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儿童保健

在各村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加强了我院妇幼保健管理率。截至7月底止,新生儿访视278人。

6、孕产妇保健

按照《武宣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每年至少为孕产妇免费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孕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截止7月底,我院已为怀孕12周之前孕妇建册265人,随访管理孕妇265人,产后访视277人。

7、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居民健康建档的一开始,我们就将老年人作为了重点人群来健康管理。截止7月底,已为辖区内

65岁以上1713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健康知识宣传65岁以上老年人都能自愿接受体格检查。

8、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截至7月底,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343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33人。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我们主要是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载至7月底已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36人。

1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二、加强督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为了加强沟通,使各行政村村医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我院组织了乡村医生多次参加坐谈会,参加巡回观摩,观摩采取实地观摩、各乡村医生介绍经验等方式进行,使各村医都能掌握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运行情况,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作法。及时发现了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纠正,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健康运行。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2、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3、健康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健康档案内容空项,错误较多,存在较多逻辑错误。

4、慢性病的筛查开展不到位,已经发现的慢性病人虽已建立了健康档案,但符合要求的合格档案的比率不高,内容不完整,随访不到位等情况依然较为普遍。

5、老年人健康管理虽然和居民健康建档同步进行了,但是,登记不详细,管理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2、加强业务指导,要做好各行政村村医的业务指导工作,提高档案资料的质量,不定期进行督导。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一是各行政村要结合实际,采取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目的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促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二是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真心服务百姓为目的,特别是村卫生所工作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和医生上门随访服务,向老百姓提供一些有用的医疗卫生知识,促进沟通,让老百姓明白国家为全县居民健立健康档案、让育龄妇女免费服用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畸形、为孕产妇和6岁以下儿童免费体检、为农村孕产妇分娩进行补助等等,这些都是国家为居民免费提供的服务,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自觉的接受公共卫生服务。

XXX卫生院公卫科

社区卫生服务年度个人总结 篇5

1、医疗经济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_年全院完成门诊人次48584人次,完成住院治疗_8人次,治愈好转率95% ;患者平均住院日为5天,出院病人诊断符合率100%。全院业务收入499.63万元,其中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24.31%;人均门诊费用为49元,平均每一出院病人次费用1556元。

2、党、政、工、团、计划生育及创文明城市工作情况

(1)20_年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展开“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每月党员活动日坚持带领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不仅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积极推进了医院的蓬勃发展,同时医德医风也得到了提升和改观。而且我院严格坚持“三基三严”、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做到持久坚持,常抓不懈。全年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了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

(2)加强院务公开,广泛接受职工的监督和咨询,从而增加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公正性,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3)、按时参加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例会,及时上报有关报表,积极配合街道计生办做好妇检工作,全院育龄妇女查体率100%,无计划外生育现象。严格制度,严把B超、妇科重点岗位。加强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控制,保证人口的正常性别结构,我们坚持对B超室、妇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4)、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建立健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组织,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贯彻上级创建文明城市相关要求,积极抓好各项工作;人人参与、形式多样、强化宣传教育;在医院导医台设置志愿服务岗、禁烟劝导员,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劝规。利用院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文明宣传标语,使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完成职责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3、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公共卫生工作:接种门诊完善了数字化叫号服务,解决了乱插队的现象。20_年共接种Ⅰ类、Ⅱ类疫苗95077人次,其中免费疫苗87577次;基础免疫率达到92%以上,建卡建证率100%。积极开展公共防疫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量化、细化了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真完成建档任务,切实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开展社区门诊、健康讲座、发放免费查体卡,并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查体、健康咨询。同时免费发放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宣传资料。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代表的“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模式,截止今年,中心为辖区居民人群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开展了健康车携带设备入村、居免费查体、免费建档,管理慢性病人11052人,管理率70%;受到各居委及居民的好评。

(3)、妇幼、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查体服务1.8万人次,其中查出妇科疾病1300多例,生殖保健指导2200人次,发放避孕药具43200只。开展查前宣传培训约3600人次,发放母子健康手册2400本,发放叶酸2300瓶,优生优育指导2800人次。规范指导育龄妇女7000余人次,共设立72处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6%,产后随访率达到96%。新增0-6岁儿童建档1300例,0-6岁儿童健康查体_00人次,系统管理率达92%。施行各类免费计生手术510例。

(4)、医护质量控制工作:将《基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编辑成册,所有临床医务人员人手一册。聘请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使中心所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强化了法律意识,增强了依法执业的自觉性。规范医疗文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在院科两级病历质量评审的基础上,对各科每月出院病历的评审结果进行反馈,一月一通报,并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有效地促进了病历质量提高。同时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医学培训、研讨会议。今年共参加省和枣庄、滕州两级市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研讨会议10余次,参加培训学习15人次,处方合格率92%,诊断符合率95 %。使医务人员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

(5)、一体化管理、卫生监督工作:加强了乡村卫生人员的培养工作和思想学习,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卫生人员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例会制度,严格执行每月绩效考核及补助发放制度。同时配合卫生监督所清理、规范了非法行医及超范围执业,有效维护了辖区内医疗市场秩序。依法遵规工作,做好饮用水检测工作,执行并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听从局、所的安排,认真落实个体诊所的审核、注册、校验,同时不定期的对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进行检查督导;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执业情况依法查处。

(6)、财务、药品工作:严格加强财务和药品管理,积极落实药品零加价销售的同时,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统一招标采购使用。为顺应国家医改政策,我们适时相应调整了药品结构,加强医疗服务,全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杜绝一切不正之风,收受红包、回扣等贿赂行为,今年累计收发药品、材料456种次,累计金额228.9万元,无一差错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7)、居民医保工作:20_年我中心继续落实“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目前我院年报销8305人次,报销额523.78元,其中:住院202 人次,报销 225473.14元;门诊46_人次,报销985993.14元;慢病3485 人,报销 799057.52元。

二、20_年工作计划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集中学习教育,同时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医德医风教育。

2、加强中心内部管理,规范管理程序,完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3、加速人才培养,采取“请进来授课、送出去学习”的方法提高中心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4、认真做好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5、巩固一体化管理成果,稳步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进一步净化辖区内医药市场,打击非法行医。

6、继续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7、主动推进新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年度总结 篇6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文明卫生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年初,社区、辖区各责任单位,重新调整了文明卫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由党、政领导担任正副组长,本文来自并配备了得力的专干和组员,还建立健全了灭鼠灭蟑、健康知识教育、劝阻吸烟等单项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了,领导力量加强了,真正的形成了以县创建办为中心的文明卫生创建工作网络,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文明卫生创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广泛宣传发动,工作落实到位

确保国家文明卫生县城的成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民工程,必须号召全民参与,共同努力,真正的提高市民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为此,我社区从宣传发动做起,组织辖区各单位和小区负责人以文明卫生创建为主题,先后召开了社区创建工作会议,组织了灭鼠灭蟑技术培训。社区文明卫生创建宣传栏,越办越好,辖区责任单位共办创建工作专栏、健康知识专栏,其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使社区居民了解了很多卫生知识、生活常识,文明卫生创建工作从而得到了全民的理解和支持。

文明卫生创建工作是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社区筹资上百万元,用于文明卫生创建工程上。如:

1、对破旧不堪影响市容的城北综合楼已重落成。

2、正在修建曹家垱通向居民的连心路。

3、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各方筹集资金打通了城北交通涵道。

4、为居民筹资清理化粪池8处。

5、为居民生活区筹资清除死角垃圾10余处。

6、楚江市场新涵洞口污水排放问题的处理。

7、曹家垱涵洞口旁污水蔓延马路的处理。

8、原乡镇企业局污水漫溢院内的处理。

9、站西路卫生死角垃圾清运。

10、两次清除火车站家属宿舍区污水沟用工30多个。还买药请专人灭鼠灭蟑、清除顽固牛皮癣,两项耗资上千元。特别加强了流动人口较多路段的保洁。等等务实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好评。同时完成了60%的两费收缴任务。

三、全民共管,层层签约

为了提高辖区单位及居民小区、居民户、经营户的卫生责任感和意识,社区在年初就与辖区单位、居民、各经营门店层层签定了卫生责任状,门前六包责任状。将卫生责任落实到单位、滤布小区及个体经营户,基本做到了全民共管,人人有责,层层签约。承包单位结合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了卫生创建工作规划和方案,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卫生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四、常检查,勤督导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7

1“全科疾控”概念的提出

“全科疾控”是由基层疾控机构各业务科室选派一定的专业人员组成若干全科团队, 进行全员培训, 分片包干, 对包干区域实行全面负责, 开展全方位指导, 并进行全程质控, 强化监督、评估, 为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

2 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的具体做法

2.1 建立全科团队

根据片区划分, 要求各县 (市) 区疾控中心应整合相关业务科室的专业人员, 组建指导团队, 对片区内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综合性、多元化、针对性的业务指导。根据实际需要将团队成员进行合理分组, 每一个团队由不同科室的3~5名业务人员组成, 并确定1名业务骨干任组长, 具体策划、实施、总结、反馈该团队的指导工作, 各队员在业务工作中密切配合, 定期对包干单位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2.2 开展全员培训

做好“全科疾控”指导工作, 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是关键。为此, 宁波市疾控中心要求各县 (市) 区疾控机构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员培训, 对所有团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既有基本理论的培训, 又有实践技能的现场操作。通过培训, 使团队成员打破原来只熟悉而且只顾各自分管业务的缺陷, 比较全面地掌握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业务知识, 甚至包括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的临床治疗知识, 以适应全面指导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7月下旬, 专门举办了一期“全科疾控”师资培训班, 共有来自各县 (市) 区疾控中心指导团队骨干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以培养全科型疾控人才为目标, 选派了业务精湛的讲师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培训重点是最基本、最实际的常规理论和操作技能, 尤其对社区层面上的疾控工作“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怎么做好”进行系统培训, 以解决疾控中心人员配备少与专业划分细之间的矛盾, 真正实现“一专多能”。

2.3 实施全面负责

根据分片包干的原则, 按照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实际情况, 各地将管辖的地域以乡镇 (街道) 为单位划分片区, 每个片区指定一个团队进行指导, 片区中的每个乡镇 (街道) 指定专人负责, 做到全面负责、任务包干、责任到团、职责到人。

2.4 实施全方位指导

每个团队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疾控中心 (Mini-CDC) ”, 坚持立足基层、扎根社区, 要求下基层、到现场, 重实效、抓落实, 开展全方位指导, 主要承担三大职能: (1) 现场督导。这是团队的主要职能, 包括业务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反馈。根据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需要, 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指导, 并对检查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在后续的指导中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再督导。 (2) 组织协调。确定每次指导的工作重点, 统筹部署、合理安排, 确保业务指导工作有效、高效开展, 对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下步工作意见。 (3) 业务培训。一些地方成立了公共卫生讲师团, 有计划地对各乡镇的防保医生进行业务培训, 使当地的防保医生都能熟悉基层疾控工作, 促使基层疾控网络更好地发挥作用。2010年6月中旬, 为加强全市基层公共卫生技术力量, 进一步提高全市乡镇 (街道) 预防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利用网络学院这一学习平台, 宁波市疾控中心举办了一期宁波市乡镇 (街道) 防保人员网络学院业务学习培训班, 全市共有900余名乡镇 (街道) 防保人员参加了学习。

2.5 开展全程质控

为切实抓好“全科疾控”团队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事宜, 要求各县 (市) 区疾控中心成立相应组织, 配备专职人员, 具体负责“全科疾控”指导团队工作的实施, 团队指导的质控及团队指导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等。同时针对各团队存在的一些问题, 做好反馈, 落实整改。为规范指导, 由各地根据“全科疾控”团队指导工作的实际需要, 组织编写“全科疾控”指导团队的《工作手册》、《工作规范》和《业务培训教材》等, 部分县 (市) 区还制定了“团队章程”、“团队管理办法”、“团队工作制度”、“团队工作职责”、“团队工作步骤和流程”、“团队工作要求和检查方法”等, 来规范辖地各团队的指导行为, 使之有章可循, 为开展全科疾控团队的指导工作进行全程质控。

2.6 注重绩效考核

为客观量化“全科疾控”指导团队的工作业绩, 提高指导水平, 避免团队指导中走过场的负面影响和重检查轻指导、重发现轻整改现象的发生, 真正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目标, 要求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重点要坚持“关注过程、注重实绩, 客观公正、相对量化, 奖惩挂钩、稳步推进”的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指导考评办法。对团队指导的实施过程、问题发现、成绩提高、满意程度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综合考评。

3“全科疾控”团队指导的具体内容

以三大类十二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的疾病预防控制内容和宁波市布置的基本业务工作为主要参考内容。具体包括:

3.1 传染病防制

传染病的网络报告, 个案调查, 疫点处理,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

3.2 计划免疫

接种信息化管理, 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 接种反应处理, 儿童建证, 流动儿童管理及接种证查验。

3.3 慢性病防制

公共卫生监测,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干预, 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疾病社区管理, 地方病防治。

3.4 健康教育

指导社区、农村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3.5 结核病防制

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转诊、随访、督导管理, 病人周围人群的检索。

3.6 学校卫生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档案、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防治。

3.7 职业卫生

以村为单位建立职业危害单位花名册, 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网络报告、生产性农药中毒个案调查。

3.8 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

按规定要求收集和报告农村集体聚餐、外来人员等信息。

4 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的具体要求

4.1 注重工作的规范

要求在推行这一工作模式的初期, 各地应编印适合当地工作实际的“全科疾控”指导团队工作手册、工作规范等。组建的每个指导团队分片包干若干个乡镇 (街道) , 并有一名中心领导具体参与运作。团队长全面负责本团队的管理, 并按照统一部署定期或不定期对责任区域内的疾控工作开展指导。

4.2 注重人员的培训

倡导以自学为主, 单位组织面授培训辅导等形式, 以利于提高团队指导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 各指导团队应对责任区域内的责任医生、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 强化责任意识, 在工作服务层面上不断深化拓展, 力争培训覆盖率达85%以上, 努力使社区从事疾控工作的人员在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4.3 注重资料的收集

为确保资料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要求各地切实注重对各类疾控资料的收集、整理、补充、完善、归档工作。建立台账, 将指导工作与台账有机结合, 逐步完善。

4.4 注重指导的实效

要求各县 (市) 区疾控中心领导要经常带队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 听取了解基层单位的意见或建议, 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指导团队在指导时应多走、多看、多问、多听, 及时发现指导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每次指导各有侧重, 针对前一次发现问题的改进情况要重点进行检查;指导切忌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 对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应以书面形式记录。

4.5 注重工作的评估

要求各地应专门成立督导考评组, 每年对“全科疾控”指导团队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力求工作做细抓实, 切实提高团队指导工作水平, 确保疾控指导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责任团队应按责任区域内的社区疾控工作内容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

4.6 注重能力的提升

“全科疾控”责任团队模式是项新工作, 因此要求全市各地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全科疾控”相关内容的调研, 这对提升本地团队业务人员素质, 进一步探索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和模式, 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上述重点工作的突破, 从而带动团队整体工作能力的提升, 努力营造一支团结、精干、高效的团队。同时, 为健全团队考核机制, 奖优罚劣, 真正发挥激励效应作用。

5 试点单位的“全科疾控”工作模式已初显成效

通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实践, 余姚试点单位“全科疾控、团队指导”工作已初显成效。试点单位“全科疾控”的推行达到了六个“有效”, 即有效整合了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了业务能力;有效推进了工作效能;有效减轻了基层压力;有效提升了行业形象;特别是有效推进了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使一些反映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主要指标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9月10日, 《健康报》以《余姚全科疾控团队下农村——基层公卫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为题对这项工作做了专门报道, 并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 国家疾控中心有关专家、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等领导先后专程去余姚做了实地调研, 充分肯定了“全科疾控”团队指导城乡公共卫生工作所取得的工作成果。

6 体会

6.1 继续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

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是新医改提出的目标, 以什么方式来践行和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各地均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宁波市2010年新推出“全科疾控”这一工作模式的推广实施, 刚刚从点扩大到面, 属起步阶段, 尚需要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宁波市疾控中心下一步拟对各地开展的“全科疾控”团队指导工作进行督查评估, 以便总结经验, 扎实有效地推进“全科疾控”这一工作模式。

6.2 积极探索指导团队工作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实施两者有机结合

使每人的酬薪与开展公共卫生指导相挂钩, 发挥“全科疾”控指导团队队员的积极性, 确保公共卫生工作可持性正常规范运作, 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 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常态化。同时, 在实施中将逐步创新出一套较为高效的工作机制, 从而规范各团队的指导行为, 使之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为开展“全科疾控”团队的指导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8

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12年3月24日,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组对我区2011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考核。鲁抗、众和和永康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我区接受了考核组的检查和指导。考核组对我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指出了当前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能力,针对考核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现将考核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措施总结如下:

一、项目管理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考核流程:

1、查阅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材料;

2、查看是否成立了以负责人为首的领导小组,是否做到了责任明确、职能清晰和人员到位;

3、查看了项目相关制度;

4、查看了每次督导、考核原始记录和原始资料。整改措施:

1、下一步督导:专兼职人员是否到位,是否分工明确,是否各 尽其责。

2、每次督导、考核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表整理清晰存档。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健康档案管理 考核流程:

1、提供辖区服务人口数、建档人数、建立电子档案人数;

2、抽查纸质档案10份、并查阅电子档案;

3、抽出的档案进行电话回访:问该院给您建立档案了吗?要钱了吗?测量血压了吗?测量身高体重了吗?

存在的问题: 纸质档案:

1、健康档案信息与老年人及慢病信息不一致,如:有健康档案的无慢病表格;有老年表格的无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与老年表格及慢病表格的基本信息不符,如:身高,体重,腰围数据相差太大。

3、健康档案填写内容不完整,无体重指数、腰围等。

4、档案无电话号码或空号太多,无身份证号码。电子档案:

只有个人基本信息。系统内没有普通人群健康体检内容;缺少重点人群的查体、随访内容。

整改措施:

1、设专职健康档案管理员1名,严把档案质量关。

职责: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档案所有表格质量(字体是否工整清晰,内容是否完整、合乎逻辑),有权驳回不合格的表格。

每月报表数据统计到月底的27日,各项目负责人员于每月27日将本月所负责的项目完成数据和表格(如老年人、慢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查体表等)一并交档案管理员,管理员核对的数据无误、表格质量合格后及时归档。

新生儿随访表于访视结束后、产妇产后随访表于42天查体结束后的当月27日归档。

2、要求所有单位限4月10日前,将2012年3月27日前的所有查体表、随访表及重点人群的其它完成的表格并入家庭档案基本信息。

3、第一季度随访结束必须将本年度已服务人群联系电话更新。以后考核凡无电话号码、空号或无身份证号码一律视为假档。

4、所有表格(除新生儿访视记录表外)从2012年4月1日起按2011版规范执行。

5、电子档案:完善电子档案,重点人群的查体、随访信息均录入电子档案。

(二)健康教育 考核流程:

1、查阅了 2010年和2011年健康教育计划,2011年健康教育总结;

2、查阅了9次公共咨询开展的相关资料;

3、查阅了12次健康教育讲座开展的相关资料;

4、查阅了宣传印刷资料、音像资料、宣传栏留底的资料和发放记录。

整改措施:

1、每一次公共咨询和健康讲座要有通知、健康教育活动表、讲义、留有照片、签到薄;并且每次活动记录上要体现出本单位;健康教育宣传栏图片上注明日期,健康讲座照片要突显主题及讲课人员;宣传材料印刷和发放登记。

2、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让百姓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重点人群的服务内容及免费项目。

3、开展重点人群查体前,先下书面通知。

(三)预防接种

考核流程:

1、查阅了金苗系统0-3岁、0-6岁儿童建证建卡数;

2、查阅金苗系统07年出生的儿童数和脊灰疫苗接种数;

3、提供了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前三季度出生儿童数和儿童建证建卡数。

存在的问题 1、4岁以上个别儿童接种未能及时接种。

2、流动儿童未能及时迁出

3、片区分类登记凌乱 整改措施如下:

1、加强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对于流动人口及时通知;

2、对于迁出的儿童及时剔卡。

(四)儿童健康管理 考核流程:

1、提问了辖区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前三季度活产数,新生儿访视人数,0—3岁健康管理人数、系统管理人数和0—6岁健康管理人数、系统管理人数。

2、随机抽取10份儿童档案查看。

3、电话回访:(1)是否进行新生儿访视?(2)是否为儿童定期检查?(3)检查有没有收取费用?(4)对工作人员服务是否满意?

存在的问题

1、新生儿访视表未更换2011版新表,未填写保健指导。新增儿童的档案缺少新生儿访视记录。

2、个别档案两次随访之间体格变化不符合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规律。

3、产后访视与新生儿访视之间的访视时间不吻合。

4、于外院查体者均应详细记录其查体结果,并写明结果来自外院,由何处提供。

整改措施:

1、建立每月新生儿的花名册台账。

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访视。新生儿访视与产妇产后访视相结合,由妇保人员承担,并于随访结束的当月27日将新生儿随访表格交予儿保人员归档。

3、更换2011年6月1日之后的新生儿访视记录表(2011版规范表格)。

(五)孕产妇保健管理 考核流程:

1、提供辖区内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前三季度孕妇数、早孕建册数、产前检查人数、产后随访人数。

2、在电子档案随机抽取10份档案查看。

3、电话回访:(1)是否做过孕期检查?第一次在哪做的?是孕后几个月做的?(2)产后是否到家进行了访视?(3)首次检查了什么(如抽血、B超)?(4)所检查内容有没有收费?(5)对工作人员服务是否满意?

存在的问题: 1、5次孕产妇随访的时间不准确;

2、早孕后第一次随访缺血、尿常规检查;

3、妇女保健日志登记不及时;

4、产后访视记录和新生儿日期不符;产妇数和新生儿数不符。整改措施:

1、做好宣传,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随访、查体和开展免费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肾功和乙肝检查);已6 在院外检查的,将其辅助检查结果填写在产前随访记录表上,并注明出处。

2、做好产妇和新生儿访视工作。与儿保人员密切配合做好衔接工作,将新生儿访视记录表及时交予儿保人员归档。

3、建立每月新增产妇花名册台账。产妇42天查体结束即结案,及时将查体表、随访表及其他表单交健康档案管理员归档。

(六)老年健康管理 考核流程:

1、提问辖区内老年人人数;

2、抽查十份老年人档案;

3、抽查十份老年人档案电话回访:(1)是否知道有免费体检这回事?(2)对你进行体检了吗?收费了吗?(3)你是否来医院查过体,都给你查了哪些免费的项目?对你的服务态度怎么样?

存在的问题: 1、10份体检表部分填写不完整:如中医辨识未填写、体重指数填写不全等;

2、体检表中数据与健康档案中的数据存在误差;

3、部分老年人健康干预、健康指导不够到位;

4、电话回访与档案记录不符等。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将查体的免费项目宣传清楚。健康体检时如附有收费项目,一定要向体检者解释清楚;

2、建好每月查体花名册台账;

3、查体表及时归档,联系电话及时更新;

(七)慢病管理 考核流程:

1、提供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

2、抽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各十份。

3、电话回访抽查到的档案:(1)病情是否属实?病史几年了?(2)该院应该为你做哪些免费服务?是否到医院进行免费查体和定期随访?(3)是否通知来听健康讲座?(4)服务是否满意,有哪些还需改进?(7)最近一次血压、血糖是多少?

存在的问题:

1、居民不知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免费项目,不知道慢病规范管理的要求;

2、一年四次面对面的测血压或4次空腹血糖不达标,患者不能说出最后一次血糖值或血压值;

3、体检表和随访记录不完善,血压值、血糖值及用药情况不详细,体检表未注明患病情况;

4、电话号码存在空号、无号。整改措施

1、及时更新联系电话,将没有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的视为假档;

2、加强对慢病患者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告知慢病管理包括一8 年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健康查体,告知免费查体的项目;

3、告知患者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体检表注明所患疾病,查体表、随访表及时归档。

(八)重型精神病患者管理 考核流程:

查阅重型精神病患者档案 考核存在的问题:

1、我们只是介入机构,不能对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干预。

2、随访与专科诊断不符: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应该是异常的,而随访记录是正常的。

3、体检中缺少查体辅助检查项目。整改措施

1、做好随访,如电话随访一定写清打电话时间,注明是电话随访,如实记录随访内容。

2、体检项目不能漏落,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九)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考核流程:

1、查阅了传染病上报档案,传染病档案;2011年7.8.9月份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

2、查看了传染病上报流程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1、传染病防治工作宣传不到位;

2、门诊日志、卡片填写不全,疫情上报不及时;

3、传染病报告卡交接班制度不健全;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有相关管理制度、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但无启动机制、处置情况、计划总结事后评价和无专门负责组织。

整改措施:

1、健全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管理制度;

2、完善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流程图,健全传染病报告卡交接班制度,补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机制及计划处置总结。

(十)卫生监督协管 考核流程:

查看了协管日志和协管结果。存在的问题:

1、日志不健全;

2、无上级主管检测部门相关结果的复印件。

3、缺乏辖区内所有的服务业名单:包括餐饮单位名单,托幼机构及学校的名字及在校学生的具体人数。

整改措施

1、协助专业机构做好本项工作,及时索要相关结果的复印件存档。

2、熟悉辖区内所有服务业的名单并登记在册,每次协管工作要做好工作记录。

(十一)省级地方开展项目

1、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

提问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人数,查阅台账。

2、冠心病、脑卒中、残疾人

提问冠心病、脑卒中、残疾人管理人数,各查阅一份档案,提问了对其开展的服务的情况。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9

施工作总结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关系广大农村群众切身利益,让广大农村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提高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涉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基层民主实践,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洪湖镇永顺村“两委”以民生为本,利用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项目和资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1、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2011年11月,镇党委政府决定在我村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我村村支“两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余村两委干部为组员的永顺村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村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实施工作。

2、拟制了实施方案,确定建设项目

充分发挥村民自主与自治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实施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对村议事会成员进行多次集中培训,发放宣传单、调查问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拟制了实施方案,梳理了急需配套的建设项目3个,5组溜石坡新修公路,6组上彭家沟修排水涵洞,铺路面片石,1河水坝组修排水涵洞。永顺村幅员面积5.75平方公里,全村6个组,753户。其中就只有5组溜石坡未通公路、1组河水坝未修排水涵洞,6组上彭家沟公路未修边沟。以往通往溜石坡由永东公路下道后还要走1.2公里左右的羊肠小道,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困难,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组河水坝和6组上彭家沟虽然公路2009年已修通,但是未修排水设施,下雨时路基两侧排水不畅形成积水浸泡路基,容易在行车作用下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使路面破坏,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项目初选、拟定在充分发扬了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一致同意今年实施这三个项目。

3加强指导,提高项目运行质量。

将确定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由某建设公司承建;并在在项目实施前拍照留存,以备后查;村监委会、村民议事会充分发挥职能,监督、管理项目的实施全过程。

并随时接受区纪委、审计局、财政局、镇纪委对实施项目的过程和经费开支情况监督检查。

二、项目实施具体情况

溜石坡新修公路两条,由0.5米加宽到3.6米,全长1.2公里,费用1.8万元,上彭家沟修排水沟渠980米,铺路面片石200米,费用2万元,河水坝新做涵洞7个和新挖一条公路,费用2.2万

三、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取得的效果

通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的实施,广大村民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地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效地助推了村级民主建设。

(一)惠民政策更民意

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村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带动和推进村级民主建设,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将惠民政策与民情、民意紧密结合,群众非常满意。

(二)公共服务更民主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充分尊重了村民主体地位,切实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保障了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干群关系更密切

在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由于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在项目初选、拟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扬了民主,广泛征求了民意,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群众说了算,进一步推动了村民自治,更加密切了基层干群关系。

(四)社会效益更明显

现在永顺村全村道路都已贯通,出行更方便了,道路更安全了,这些都是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的实施带来的改变,正促进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群众很满意,效果很明显

四、探索与思考

(一)群众主体、民主决策。要利用好基层治理结构改革成果,真正做到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干什么由群众建议,干不干、怎么干由群众决定,干的时候群众参与,包括出现矛盾和问题了由群众讨论解决,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村上实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努力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2024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10

1 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的必要性

1.1 艾滋病防治的严峻形势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是地域不断扩大, 由原来较为集中的部分地区, 通过人口流动向广大城乡传播[1], 从吸毒、卖淫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迅速传播, 性传播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疫情上升明显, 许多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 病人明显增多, 死亡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艾滋病流行又出现了新形势, 当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 估计约有1.2~1.3亿人由农村到城市务工[2], 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 该类人群具有双向流动、流动性大、多数人处于性活跃期、社会支持少以及社会约束力弱等特点, 由于他们自身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 容易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相联系, 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的脆弱人群, 对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3]。

由于这些影响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很多城乡居民依然有接触到艾滋病的风险,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展形势还十分严峻, 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要充分认识到基层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 对现有的艾滋病防治策略进行调整, 把防治重心适当下沉到基层。

1.2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支持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分布在城乡的社区和农村, 而且每年新增的感染者和患者也多是来自于农村。农村和社区基层中不断增加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关怀和管理, 基层组织机构正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4]。多年来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服务工作主要是由疾控中心来承担, 但疾控中心人员有限、干预的覆盖面和所能提供的治疗服务也都有所限制, 且现在的艾滋病防治服务工作在疾控系统都是免费的, 所以这种机制已经逐渐不能适应艾滋病防治的新形势。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负责具体实施,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 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总体来说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具体负责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涉及到的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础性服务项目逐步强化, 受益人群范围进一步扩大, 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健康利益, 如果把艾滋病防治服务工作适当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可以充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有的实施主体和资源优势, 深入各类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 适当开展防治工作, 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因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支持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更好的承担艾滋病防治工作。

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支持有助于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的建立

当前我国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的提供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目前的艾滋病工作机制中, 仅是在防治工作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中提到基层的任务, 各个领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缺乏规范的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基层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基层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及工作条件欠佳, 各项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执行情况有待进一步督导和改善, 具体到各级医疗机构需要承担哪些具体的工作、以何种方式参与仍还不够明确, 没有把防艾工作整合到日常工作中, 基层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缺乏连贯性和持久性等[5,6]。

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把艾滋病工作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日常工作中,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普遍性活动, 对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让基层群众参与进来, 这种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和机制的建立, 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艾滋病防治服务中的作用, 提高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的环境分析

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有良好的环境支持, 通过PEST分析法, 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四个方面的环境分析来论证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是可行的。

2.1 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基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出台了许多关于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文件, 如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一下简称“计划”) , 计划指出要建立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新机制, 加强基层防治能力建设, 全面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导, 县级定点治疗医院为支撑,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等为补充的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同年卫生部发布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中指出,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专业防治机构要以服务基层为宗旨, 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双重作用, 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力量, 使城乡居民真正享有均等化的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艾滋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双重重要作用, 同时也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到一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环境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政策制定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艾滋病防治作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都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7]。

2.2 经济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艾滋病经费投入机制是“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 在基层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外, 还有很多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到2006年底全国有近2600个县都有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投入, 县级经费投入是在各级政府投入中增长最快的, 可见基层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8]。自1998年首个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在我国实施以来, 国际合作项目与国家整体防治工作紧密结合, 对我国艾滋病防治 (包括基层) 提供了经费与技术支持。

经费的投入是开展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前提, 如果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 要科学测算各类服务成本、合理使用经费, 确保效益最大化。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逐年提高, 但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涉及11类项目, 因此一些艾滋病中、高流行区的经费可适当通过加大地方财政投入。

2.3 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正处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 改革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健全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在城市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面覆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众多、接触面广, 可以接触到很多的基层群众。我国艾滋病防治坚持“政府组织领导, 部门各负其责,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 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关怀治疗服务, 这些为基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支持。

利用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场所机构、人员队伍、技术支持和业务管理等, 探索把艾滋病防治工作下沉到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 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扩大干预工作覆盖面, 构建出新的艾滋病防治模式。

2.4 技术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基层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实践工作, 积累了一定的基层防治经验。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各示范区指定治疗定点医院, 并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了艾滋病病房, 在村卫生室设立了艾滋病治疗检查点, 完善了定点医院与家庭治疗、社区治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9]。新医改中提出要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 完善农村和城市社区全科医生任职资格制度, 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 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改善,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减轻,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量明显增加。这些为基层艾滋病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能力, 对基层艾滋病防治水平的整体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3 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的建议

3.1 明确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的具体任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11类项目的主要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规定, 除了定性要求外其中有的项目还有定量的指标要求, 这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就有了参考依据和执行标准。当前基层卫生机构也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但是对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职责并不明确, 参与程度不高, 所以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 要对基层卫生机构具体承担哪些工作、以何种方式参与要有明确的规定, 要根据基层卫生机构的特点, 明确其职责范围, 保证工作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数量众多、覆盖面广, 另一方面防治能力欠佳, 与疾控中心和一些定点医院比还有差距, 所以要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它们自身的优势, 把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宣传教育、行为干预、随访工作和咨询检测这些较为基础性的工作下沉到基层,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力争构建出新的基层艾滋病防治新格局。

3.2 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的经费保障机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专门的人均经费补助来运行其中的项目, 这对做实、做深、做细现有服务项目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如果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 也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和保证。稳定的财政拨款反映了政府对艾滋病工作的支持程度, 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条件, 经费的数额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疫情水平确定[10]。

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的经费保障除中央财政补助外,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安排补助资金。经费的拨付要科学合理地测算确定各项服务成本补偿标准, 采用“固定单位成本+浮动单位成本”模式,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数量、质量和绩效考核结果来统筹安排。同时要加大经费监管力度, 严格经费使用和管理, 保证经费拨到基层后切切实实的用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3.3 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的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是基层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要以区/县级定点治疗医院为科技支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具备开展艾滋病的快速检测、病人和感染者的随访管理、行为干预等能力, 针对高、中、低流行区应分别明确能力建设状况和防治要求[11], 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的发挥在基层艾滋病防治中的一线作用。

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 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才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要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和指导, 为基层艾滋病防治培养更多的兼职和专职人才, 使基层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3.4 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的督导与评估机制

艾滋病防治工作经常面临着内容复杂而使工作目标难以量化的问题, 这就需要及时对艾滋病防治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可行性、资源配置的适宜性和利用的有效性、目标人群获取资源的及时性和覆盖的普及性进行客观评价, 为及时调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对艾滋病防治活动进行督导与评估尤为重要[12]。督导与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一种新的模式运行初期, 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和调整, 另一方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下去, 这样可以保证新防治模式的可持续性。

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后, 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督导与评估机制。相关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督导与评估体系, 明确督导内容和评估指标, 使督导与评估工作有章可循, 并定期对防治效果按照目标进行督导与评估。把评估结果与经费的下拨挂钩, 这样可以使工作更加常规化, 也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延军.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预防策略和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 2007, 17 (2) :61-64.

[2]李宝英.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及其危险因素[J].职业与健康, 2012, 28 (6) :745-747.

[3]金莲, 王清.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77 (6) :72-75.

[4]郭彪, 胡志, 秦侠等.对构建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01 (7) :518-520.

[5]万立新.农村基层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的现状与策略[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9, 8 (1) :58-59.

[6]孙维权, 卢祖洵, 邓德明等.基层人员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3) :349-351.

[7]彪巍.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2013.

[8]李慧.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分析与需求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

[9]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经验交流会[EB/OL].[2005-11-08].http://www.gov.cn.

[10]徐鹏, 李彦奇, 庄鸣华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城市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3 (6) :52-58.

[11]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EB/OL].[2012-01-13].http://www.nhfpc.gov.cn/jkj/s 3585/201203/17615d0b4bd04f46986bb838172de2bc.shtml.

上一篇:小学毕业班动员会下一篇:运动会花絮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