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推荐10篇)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1

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政办发[2011]**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通知》(*政办发[2011]**号)、市卫生局、财政局、医改办、物价局转发省卫生厅等四部门《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有关问题的通知》(**基妇发[2011]**号)等文件精神,新区***决定逐步在新区村卫生室建立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坚持村卫生室“五统一”管理的原则;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的原则。

二、实施范围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开展较好的村卫生室进行试点,以后逐步在全区所有的村卫生室推行。首批试点选择在***、**等乡镇*个村卫生室试行。

三、目录及价格管理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品规、剂型、厂家、价格一律以**省基本药物公布的目录为准,**卫生院不得进行二次加价,不对目录进行增补。村卫生室一律不得采购销售目录外药品,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新区医改办书面申请,经医改办核实确为必须,经批准备案后可以代购形式配备,但一律按照进价销售,不得加价,且对此部分药品不纳入补偿核算范围。

四、药品采购

**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药品的统一网上采购,村卫生室基本药物要安排专人负责,单独管理,单独建账,独立核算。

试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采购渠道与流程原则上与**卫生院一致。每月五日前试点村卫生室将次月药品采购计划上报至**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由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审核汇总,由**卫生院具体负责基本药物采购人员通过山东省基本药物釆购平台代为釆购、验收入库。

五、药品配送

试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的配送由**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可以釆取由卫生院专人定期下送或卫生室村医定期到卫生院领取等方式进行,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出库单必须与院本级区分清楚,卫生院药品出库单一 式三联,一联作为卫生院药品调出凭证,留存备查;一联作随货同行,交卫生室村医留存备查,并由村医据此办理药品入库手续,登录电脑数据库;第三联留卫生院作货物结算登记并转入会计档案。

六、货款结算

村卫生室的基药釆购货款由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办公室代为结算,设立独立的货款结算账户,每月5曰前村卫生室将上月釆购货款支付给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卫生院每月8曰前将试点村卫生室上月基药釆购货款上缴***区卫生局财务核算中心,由财务核算中心与省卫生厅基本药物集中釆购主管部门统一结算。

七、管理监督

村卫生室要加强药品的进销管理,做好药品验收、销售记录;**卫生院要加强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药品使用的指导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做到合理、安全用药;***局依托村卫生室新农合管理系统对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监管,并定期对试点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村卫生室补偿挂钩。对于擅自购进药品、加价销售等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扣除补偿资金、暂停执业直至吊销资格等处罚。

八、经费补偿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可通过以下渠道获 得补偿: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号文件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11]**号)文件规定给予补助。

(二)基本医疗服务收入。根据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制定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的指导意见》(**费字[2011]**号)文件,合理确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和新农合支付比例。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

(三)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绩效补助。根据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医改办、市物价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四部门<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基妇发[2011]**号)文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管委会先期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省统一规划并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进行补助,目前试行阶段核定补助 标准暂为:按每个村卫生室服务2000-4000人,补助2-4名乡村医生、年人均补助6000元。

九、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1年12月15日一20日)***卫生院和试点村卫生室,要充分做好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 传工作。卫生院要召开乡村医生动员大会,对实施基本药物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指导乡村医生科学合理用药。试点启动后,村卫生室要利用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向村民宣传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优惠政策,并要在村卫生室显眼位臵张贴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公告。

(二)启动准备(2011年12月21日一28日)对试点村卫生室目前库存药品要统一盘存。***卫生院要成立专门班子于12月26曰前,对所有试点村卫生室目前库存药品进行统一盘存,并向**区医改办反馈盘存结果。***卫生院要将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价格进行统一调整,乡村两级务必做到四价统一,即卫生院进价、卫生院出库价、村卫生室进价、村卫生室销售价统一,12月27日晚8时前试点村卫生室价格必须调整到位。

(三)启动实施(2011年12月28曰)12月28曰上午8: 00 时在***、***等*个村卫生室准时启动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原库存药品一律按照进价销售。

(四)过渡期管理(2011年12月28日-2012年3月31日)。4月1曰前为试点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渡期,过渡期间实行双轨制运行。村卫生室现库存药品一律按照进价销售,过渡期间试点村卫生室不得釆购目录外药品。过渡期结束后,原库存目录外药品一律不得再销售,自4月1曰起, 试点村卫生室按照山东省基本药物釆购平台公示价格 销售。

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当前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区党委、区政府切实为新区居民减轻负担、降低药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卫生院要提高认识,在做好村卫生室一体化监管的同时,做好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服务和宣传工作,并定期上报工作进展,区医改办根据实际情况,择机在全区推广。

附件1: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2

1 基本情况

义乌市赤岸镇共有村卫生室22家,其中18家与当地中心卫生院签订了购买服务合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率”政策,统一配备和使用《义乌市村卫生室基本用药目录》药品。实施基药制度的村卫生室可向患者收取每人次5元的一般诊疗费,此收入归乡村医师所有,另外,市财政根据考核情况按每个村卫生室平均3万元/年的标准定额补助运营经费,并适当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将基药制度落到实处,赤岸中心卫生院制订了包括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采取按月自查、季度督查、年终考核、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对村卫生室的补偿挂钩。

2 资料来源与方法

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在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赤岸中心卫生院开展了村卫生室诊疗行为、门诊人次、均次费用、输液比、药抗比、群众满意度等相关工作的调研。2012年1月在村卫生室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赤岸中心卫生院组织公卫、医务、药剂等部门每月对18家村卫生室进行指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兑现购买服务经费。赤岸中心卫生院因此掌握了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情况变化。

3 结果

门诊人次增幅较大,均次费用下降明显,诊疗行为日趋规范,输液比、药抗比不同程度下降,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表1)。

4 讨论

4.1 均次费用明显下降。

村卫生室实施基药制度和与之配套的一般诊疗费政策后,出现了均次医疗费骤升和均次药费骤降的两大反差,综合起来,村卫生室就诊的均次费用从40.91元下降到10.59元,下降了30.32元,降幅为74.1%。

药物治疗是村卫生室主要诊疗手段,也是其实施基药制度前主要的经济收入,在利益的驱使下,村卫生室往往购用高利润的药品来获取较大的利润。实施基药制度后,政府遴选了一批“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目录药品,限定了药品种类,打破了以利润为导向的用药格局。同时,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后,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2],以上举措剑指虚高药价这一社会反映的“看病贵”热点现象,使村卫生室的均次药费得到了明显下降,降幅高达86.8%。

4.2 过度医疗得到遏制。

实施基药制度及“零差率”政策切断了药品的利益链条,改变了乡村医师以利润为导向的用药习惯,回归理性用药。同时,推行购买服务政策后,当地中心卫生院加强了对乡村医师业务水平的指导,把输液比、药抗比等指标列为考核指标与绩效分配直接挂钩,使两个率均得到明显下降,特别是输液比从81.8%下降到5.93%,过度医疗得到了有效遏制。

4.3 服务主动性较前下降。

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要,况且基本药物制度中药品配送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使药物品种少成为村卫生室推诿病人的理由。同时,购买服务改变了以往多劳多得的分配格局,乡村医师从主观上压缩村卫生室的工作时间,极少数乡村医师另谋主业,而把村卫生室当成了副业。鉴于输液的高风险因素,使得村卫生室的输液治疗过于谨慎,甚至出现卫生室不配备液体、输液比例为零的现象,致使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缺陷。

4.4 群众满意度

村卫生室实施医改新政后,群众满意度得到小幅提升,从74.56%提升到86.78%。仔细分析,有三方面的改变,一是零差价政策下药品价格明显下降,减轻了群众的疾病经济负担;二是基药制度限定了用药目录,造成未开设零售药房的乡村非处方药的配备空白;三是购买服务后乡村医师的服务积极性下降。

4.5 对策与思考

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政策,是延缓患者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3]。针对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和提高药品配送率等举措外,建立一个含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的激励和监管机制,成为调动乡村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网底功能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曾丕兰, 阙伟东, 黎耀辉, 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沙井街道社康中心顾客满意度[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4:24-25.

[2]2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N/OL].http://news.163.com/10/1222/16/6OH8C3LQ00014JB6.html.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3

2010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实施的特点:①中心所用药品全部为基本药物;②参加统一招标、统一配送,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③全部零差价销售;④政府进行补贴;⑤各级医保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本文对国家基本药物在的实施效果及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影响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希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实施效果

次均处方药品价格下降:根据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次均处方药品价格比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次均处方药品价格87.6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处方药品价格56.7元,同期相比药品价格下降了35.2%;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统计结果显示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含激素处方比例、含注射剂处方比例三项指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

门诊诊疗人次增加: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由于药品价格、零差率销售的变化,带来了门诊诊疗人次较大幅度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增加了46%。

促进机构合理用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及处方集用药,促进了医师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为提高疗效,医师在给药途径、剂型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如以往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现象转变为强化术前消毒隔离控制及加强控制院内感染各项措施。

加强了药品监管责任: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使得药品质量有了保证,避免了各机构分散采购引起的不同剂型不同厂商不同价格问题,省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及药管中心成为药品质量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第一责任人,对药品的来源、质量等问题负责,明确了部门职责,做到了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产生的影响

建立了稳定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机构缺少药品收入,其差额财政足额补助,同时,对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支出等也给予解决,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社区卫生机构功能定位趋于明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回归公益性、强化了其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社区卫生机构将以往以坐诊医疗为主体的功能定位转变为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治等综合功能,社区卫生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

医务人员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断了“医”“药”之间的利益链,大处方、药品回扣等问题逐渐消除,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

患者就医流向有了变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机构用药受到很大限制,以前在社区就诊的老年人、慢性患者、普通急诊患者、妇科患者、儿科患者等由于无法再在社区卫生机构得到适宜药品而被迫流向专科医院或二、三级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社区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但住院人次无明显变化或呈一定幅度下降。

存在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西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不得再使用非基本药物”。但是,现基本药物目录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实际用药需求有较大差距,如已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心脑血管病用药、消化系统药、肝脏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均不在基药目录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基本就医权利和保障医疗公平,也造成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因社区卫生机构药品使用量小,使用品种分散,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在药品配送上积极性不高,相关规定又不允许单位自购药品,机构常存在药品短缺现象,药管中心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

基本药物使用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基本药物,但在群众与执业医师两个层面均存在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原因为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不够,仅有行政层面的强制要求,而群众对过度使用新特药及滥用抗生素损害健康认识不深,用药受药品广告影响深。机构尚未出台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执业医师使用基本药物,因此,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針对性建议

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及自购部分急救药品:为满足临床需要可允许机构自购部分急救药品及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可规定年非基本药物使用量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30%。

鼓励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保证疗效避免经验性用药,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根据结果使用对应的抗生素及基本药物:①可以有效促进合理用药;②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③有助于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使用基本药物的绩效考核制度:一项制度的确定和实施,需要广泛的宣传动员,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公益广告等,多渠道宣传。对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主体执业医师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及监管措施,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卫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用药的影响[J].医学新知,2011,24.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4

为加快推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基层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全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药政发[2009]78号)、《贵州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黔卫发[2010]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xx]31号)和《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地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毕署办通[xx]154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卫生室(以下简称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农村居民医药费用负担,确保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着力推进村卫生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巩固农村三级卫生“网络”。

二、工作内容

(一)实施时间及范围

xx年12月31日前,全县所有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二)药品使用范围

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级增补药品,禁止使用其他基本药物。

(三)药品采购配送

村卫生室定期向乡(镇)卫生院报送药品采购计划,通过乡(镇)卫生院采购药品,严禁村卫生室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配送企业将药品配送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村卫生室所需药品,不得向村卫生室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四)药品的价格管理

村卫生室配备使用的全部药品要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并对药品价格进行公示。

(五)补助办法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提高村医补助的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xx]75号)要求,通过政府定额补助、政府年终考核奖励、政府购买服务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等对村医进行补助。

(六)执行基本药物医疗保险政策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各乡(镇)对村卫生室情况进行摸底,按照《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卫发[xx]120号)要求,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乡(镇)在xx年11月30日前出台本乡(镇)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xx年12月31日前,所有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实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村卫生室库存非基本药物原则上允许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日起三个月内按零差率销售。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县医改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县医改办负责牵头实施有关具体工作;各乡(镇)医改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本乡(镇)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补助经费;县人事劳动部门负责逐步将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把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并负责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保证群众用药安全。

(二)落实补偿责任,强化绩效考核。各乡(镇)要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县、乡两级医改领导小组要科学核定村卫生室的工作任务、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制定实施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三)上下密切配合,保证全面落实。各乡(镇)卫生院要上级有关要求,全面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在做好村卫生室药品代购、储存、发放、统计等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储运、销售、建账等环节的指导和监管,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合理用药的培训,提高村卫生室安全用药水平。村卫生室要切实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全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5

一、基本情况

玉溪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辖一区八县,户籍总人口213万。全市共有75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668个村(居)委会和社区。共设73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22个,一般卫生院51个),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5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097名。市、县区均设有卫生监督局、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有防疫人员和妇幼保健人员。

二、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体推进情况

2009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后,我市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开展调研论证,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根据《云南省医改5项重点改革2009年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计划》和《云南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省里确定的时间表和工作要求,从2010年 2月25日起,全市73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5个村卫生室共7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并零差率销售,各项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今年3月至9月8日,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基本药物5887.48万元,药品销售价格平均下降13.5%左右。一是制定了《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使用工作。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均按规定参加网上集中采购,不再采购和销售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品种,同时,严格执行中标目录,履行购销合同,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明确医疗机构按药品销售总金额的不同比例使用基本药物,市、县级医疗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不低于20%、35%,中医医院等其它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低于10%。二是科学测算,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办法。市卫生局去年开展专项调研,对全市747个市、县区、乡、社区、村级医疗机构近3年来基本药物使用、进销差额和财政补助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结合省相关政策要求,我市通过反复核算,提出了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给予定额补助,用于保障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公用支出补助,并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分为四个档次进行考核补助的原则制定补偿方案。

三是积极开展清仓盘点、上网采购、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价格公示、培训、宣传等基础工作。各医疗机构均做到了将基本药物价格向群众公示,对基本药品和非基本药品进行了分类管理,对开具处方规范管理,对医务人员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工作,确保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积极谋划,强化领导,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

国家医改方案出台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玉溪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兴荣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卫生、发改委、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做到组织保障、人员和工作经费三落实。各县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了领导,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2009年1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我市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加快工作步伐,着手制定实施方案。1月19日,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的汇报,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既要坚定信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要统筹兼顾,立足实际,着眼民生,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目标。1月22日,我市召开了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责任人参加的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试点工作准备会,对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1月24日和 2月24日二次分别召开玉溪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了工作安排,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为2月25日全面启动并迅速推开打牢扎实的工作基础。3月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督促检查会,对实施保障工作提出要求。3月5日,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会议,根据省里的要求,结合玉溪实际,研究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配套文件,并于3月7日以领导小组名义正式印发《玉溪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此后,市卫生局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推进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班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暨培训等会议。总之,从1月19日至8月30日,我市密集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医改会议精神,就药品网上采购工作、实施意见的拟定、基层医疗机构清仓盘点、基层医改等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确保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多方论证

为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各级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省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要求,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对照省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反映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的相关内容,树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理念,立足方案要实、要管用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方式召开不同层面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方案进行广泛讨论,多方论证。同时,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不断修改完善,制定了《玉溪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和补偿政策等相关配套文件。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要

求各县区政府要充分准备,落实责任,确定人员,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顺利开展,对涉及到的补助资金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分级负责。明确提出要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省的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取消药品的销售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必须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市、县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分别不低于销售总金额的20%、35%,市、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不低于10%。

(三)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项前期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全市基层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模式。我市自2006年8月起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将73个乡镇卫生院统一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实施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工作,采取“网上集中竞价(限价)、统一配送、全市同价”的方式进行。到2009年底,全市已集中开展了三轮招标和采购,644个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全部实行集中采购。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开展,有效杜绝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保证了药品质量,切实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通过三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按照省要求,我市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遴选方案,并于2009年12月4日在保留原4家配送企业的基础上,又增补遴选6家配送企业,最终确定10家配送企业负责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配送工作。

二是组织培训,熟悉采购流程。为全面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顺利完成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工作,我市于2009年12月18日、2010年1月23日和3月26日至29日,分三次组织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及药品采购人员开展培训。邀请省卫生信息中心医药招标采购交易平台的技术人员到玉溪就药品网上采购的相关技能知识进行了培训。结合玉溪市“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改革培训工程”要求,6月29日和8月30日,市卫生局按计划专门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岳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主任医师李冠烈,围绕基本药物体系及政策、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入床抗生素治疗策略、激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技巧等内容进行培训。各县区也组织了相应的培训,1至8月,共开展24场、1900人次参与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药品采购工作人员的使用基本药物及网上交易操作能力。

三是责任管理,明确职责。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将此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专门制定了《玉溪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责任目标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政府分管副县区长签订。市卫生局制定《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责任书》,明确医改各项工作任务。此外,市政府还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任务细化进《市对县区政府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中,县区政府又将任务细化至乡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为确保这一重大民心工程取得实效,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立足于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上下功夫,突出基层医务人员的宣传发动,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采用宣传标语和宣传单对广大群众进行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宣传,制作“2010年2月25日起玉溪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有效降低药物价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好处多”、“基本药物平进平出花钱少”等群众通俗易懂的横幅,印发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问答”宣传单,对改革政策进行宣传,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社会稳定。同时,我市各县区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专门召集医务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药物用药目录进行培训,打消顾虑,改变医务人员用药习惯,在接诊中主动宣讲,热心解答群众的疑问,使群众减轻用药负担,拥护使用基本药物,切实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人心。

(五)加强检查,跟踪服务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自2月25日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来,市、县区、乡镇都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了解实施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保证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强服务协调工作,对实施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进行处理,没有出现一个卫生院或一个村卫生室停业的情况,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平稳,工作有序开展。

四、全面统筹,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5项综合改革

我市在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同时,及时制定出台了《玉溪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意见》中包括《玉溪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玉溪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方案》、《玉溪市行政村卫生室改革方案》、《玉溪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机构编制标准办法》、《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办法》、《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方案。我市出台的《实施意见》,既认真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方案精神,同时又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为主旨,不断探索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等5项重点改革力求有新的突破。

一是在改革人事制度方面,按照《玉溪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机构编制标准办法(试行)》,全市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原则上按照农业户籍人口的l‰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每个村卫生室原则上不少于3名乡村医生(其中至少有1名女村医、1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乡村医生),2008年12月底在册村医人数为2人的可保持原有人数,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乡镇卫生院定编定岗,先选择1至2个县区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再向全市推广,确保改革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总岗位的80%。

二是履行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给予定额补助,新增预算600万元,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公用支出补助,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分为四个档次进行考核补助。中心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11万元,服务人口4.5万(含4.5万)以上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9万元,服务人口2万(含2万)以上、4.5万以下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7万元,服务人口2万以下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6万元。以2008年底村医人数为基数,县区财政对村医补助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市级财政对村医每人每月补助40元、省级财政对村医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同时实行绩效管理。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工程。从2007年起,投入500万元开展贫困山区、民族地区乡村医生脱产免费中专学历教育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乡村医生学历水平达到中专以上要求,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基本药物制度网络化建设进度,市级财政今年投入100万元为各乡镇卫生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配备设备。

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按照《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财政、人事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乡镇卫生院 在县卫生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分配制度和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早在2008年,华宁县开展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卫生资源整合的试点工作,将县医院、中医院、宁州卫生院进行联合管理试点改革,在机构建制不变、单位名称不变、人事隶属关系不变、现行财政补助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对三所医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通过实施院长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和年薪制,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整合了卫生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我市自2005年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以来,不断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力度,特别是我市借2006年率先在全省推行新农合制度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之机,进一步深化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改革,全市90%以上的村卫生室实现人员、行政、业务、财务、药品“五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聘任管理,实行乡村医生全员聘用制和药品统一由乡镇卫生院采购,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管理保证。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要求,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使5项综合改革更切合实际,更能推动工作落实,更能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二)全面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以落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重大妇幼项目(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截止2010年8月底,我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48470份;发放宣传资料110余万份,设

置健康教育宣传栏2086块2915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44期;新生儿访视13487人;孕产妇产前检查24613人,产后访视14985人;有55911名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管理高血压患者25204人,管理糖尿病人2262人;管理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214名。

此外,我市自加压力,率先在全省新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服务项目,并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市、县区按4:6比例配套,投入资金,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

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近乎海量的信息管理问题,提高信息利用率,市卫生局充分调研,坚持“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坚持需求导向、分期实施建设;部门联合共建、实现优势互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安全”的原则,决定建立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市级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不断完善新农合工作,提高基层群众保障水平

我市通过巩固参合率、提高筹资标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2010年,我市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174.9737万人,实际参合159.7954万人,参合率为94.57%,顺利完成中央和省提出的参合率达90%以上的工作目标。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调整为140元,农民个人自筹20元。截止8月,新农合共筹集到位基金22385.68万元,各级资金已全部到位。

为了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经过测算,我市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了科学调整。乡级住院补偿比例统一调整为70%以上,住院补偿封顶线由每人每年累计20000元调整为30000元,同时,积极开展住院大病再次补偿和门诊慢性病补偿工作。1月至8月,共减免补偿212.31万人次,补偿新农合基金11781.10万元,总受益率为125.65%,基金支出占已到位基金的52.63%。参合群众的受益率和受益水平正在稳步提高。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6

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等

4部门《关于印发湖北省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鄂卫发[2011]46号)文件及县卫生局会议精神,我乡于2011年10月31日8时对全乡19个卫生室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我乡基本药物制度的可及性和村卫生室的健康发展,我乡于2011年10月13日对全乡卫生室开展了基线调查,10月22日组织了乡卫生院药剂管理人员、公共卫生科人员、全乡乡村医生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培训,10月31日卫生院组织专班对全乡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现将我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情况

(一)机制建立情况:我乡制定了高罗乡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高罗乡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管理领导小组,对全乡19个卫生室开展了基线调查。

(二)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全乡19个卫生室从2011年10月31日起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未再新进购非基本药物,全部实行“进价销售、只出不进、售完为止”的原则。

(三)基本药物报销政策执行情况:全乡19个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其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

(四)基本药物的采购和供应情况:全乡19个卫生室基本药物的配备已统一纳入乡卫生院采购,并与每月5日前向卫生院提供下月的基本药物采购计划。

(五)培训情况:我乡于10月22日组织了乡卫生院药剂管理人员、公共卫生科人员、全乡乡村医生等32人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培训。

(六)宣传和信息公开情况:全乡卫生室对药品的品名、规格、单价、采购价和零售价进行公示,悬挂标语32条,举办宣传专栏20个。

二、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情况: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通过创建标准化卫生室和规范化卫生室,在全乡建立起以村委会、乡卫生院、乡医“村建院管”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六统一、两独立”为基本内容以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硬件设施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化,指导和监督体系化,服务质量优质化为主要目标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二)补偿机制建立情况:全乡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按劳分配的办法,乡卫生院和卫生室分别建账,建立固定资产帐和收支、药品购销明细账。乡村医生工资发放主要由三个渠道组成:即对实施“基药”的卫生室,乡村医生按每名每年进行5000元的定额补助;一般诊疗费标准(不含药品费)为5元/人次,由新农合报销,按完成工作量考核后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安排4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的任务量由村卫生室承担,经绩效考核后,按考核结果据实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经费。

二、存在问题

1、部分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年龄大,人员老化,对电脑不熟悉,对药品录入、处方等有难度;

2、村卫生室原库存的药品价格不统一;

3、部分村卫生室电脑无网络。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湖北省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鄂卫发[2011]46号)文件及县卫生局会议精神,加强乡村医生培训、督导与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扎实工作,以高质量、高标准、优质服务,落实好我乡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7

1 基本概况

普陀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东南部, 现有户籍人口32.1万, 流动人口约15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家, 其中区级医院5家, 专业公共卫生单位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 建制乡镇卫生院7家, 社区卫生服务站45家 (其中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 、村卫生室67家, 民营和企业举办的医院5家, 其它医疗机构83家。

2 基本做法

2.1 加强领导, 制定落实医改政策和系列文件

普陀区政府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 宣传、发改、卫生、人事、财政、药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年初又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委员会, 负责组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赴海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和村卫生室开展专题调研, 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 我们坚持区乡联动, 齐抓共管, 把医改工作列入乡镇 (街道) 领导班子考核指标, 明确了乡 (镇) 政府的职责, 强化了乡镇 (街道) 的卫生事业发展和管理责任。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代表, 乡镇 (街道) 及部门负责人, 社会各界人士, 卫生系统代表等多个座谈会, 全方位多层次听取、征求医改工作意见, 随后制定出台了《舟山市普陀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2.2 精心组织,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2.1 建立工作机制, 稳步有序推进。

一是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 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是建立以基本药物的采购、配备、使用、结算、零差率销售、医保政策优惠等“六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实施办法。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 由分管副区长定期召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 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督导汇总分析, 研究对策, 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区卫生局专门成立局医改办, 落实专人负责药物采购、配送、结算等一系列工作。设立基本药物结算专户, 建立药品结算制度, 明确统一组织结算付款流程、付款方式和合同签订, 实现60天内与配送商完成结算;社区卫生站 (村卫生室) 的药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采购与结算。

2.2.2 完善政策措施, 确保机构运行。

明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公益类事业单位, 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下同) 及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人员编制703人, 逐步按编制落实人员。出台《2010年度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助定额标准》, 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补助政策, 在编工作人员收入参照本区事业单位职工平均收入水平, 原则上不低于上年水平, 按人均每年7.5万元核定 (含五险一金) , 编外人员 (含乡村医生) 按每年3万至4.5万元核定, 公用经费每人每年按5 000元核定。同时, 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购置经费补助, 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医疗废物处置、网络租用、人员培训等项目补助, 保证了实施机构正常运行。

2.2.3 加强督导监管, 精心宣传引导。

一是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成立4个工作督导组, 分别由发改、卫生、人事、财政分管领导带队, 对乡镇 (街道) 进行指导和督查, 及时了解实施机构的运转情况、病员流向、动态变化及各地群众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反响, 并与乡镇 (街道) 沟通协调, 协助解决暴露的问题。药监部门加大药品质量监管力度, 开展基本药物抽样检测, 及时采集、汇总、通报药品相关信息。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与业务培训, 区卫生局制订下发培训计划, 发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等丛书, 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率达100%, 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力度, 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基本药物制度, 树立科学合理的用药意识, 为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3 统筹兼顾, 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3.1 加快机构标准化建设。

我区重新调整了城乡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规划设置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5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53家村卫生室。区政府出台以奖代补政策, 加快建设进度, 明确到2011年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卫生院、村卫生室) 达到标准化建设。近两年来, 累计投入5.5亿元用于新建区人民医院东港新院及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大楼, 改扩建区第二人民医院, 建设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4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3家村卫生室, 新建设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投资300万元建立了以社区卫生区域HIS系统为重点的卫生信息网络, 并启动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 建立了连续、动态、综合的个人健康信息库, 目前电子建档率已达到60%。东极、白沙等5家海岛卫生院与区人民医院、舟山医院、9家省级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使海岛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上级医疗专家的会诊和服务。

2.3.2 探索建立区乡一体化服务管理新体制。

统筹整合区乡 (镇、街道) 医疗卫生资源, 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均衡协调发展。明确沈家门街道与东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建制并入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区人民医院成立业务指导团队, 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对其他卫生院开展业务帮扶, 并推荐年轻业务骨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业务副院长。基层医疗机构一年来派遣23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同时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实施双向转诊信息化管理, 逐步实行社区首诊和分级医疗制, 群众社区首诊比例为40%, 建立转诊病人绿色通道, 为病人提供全程医疗卫生服务。

2.3.3 稳妥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

出台《普陀区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 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以政府举办为主, 鼓励集体、社会、个体等多元投入。采取紧密型、相对紧密型、松散型三种形式对社区卫生服务站 (室) 实施人员、机构、业务、财务、药械、绩效考核等“六统一”管理。创新开展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截止12月20日已有85家 (今年新增50家, 其中民营3家) 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纳入一体化管理, 占机构规划设置数的80.16%。继续抓好“四加一”为内容的悬水小岛、偏远村庄分层医疗卫生保障,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落实驻岛 (村) 、联岛 (村) 医生, 提供安全药箱, 落实卫生联络员, 开展巡回医疗等措施解决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2.3.4 建立健全机构运行机制。

采取重新核定岗位, 明确岗位职责与任务, 实行全员聘用制, 对不符合执业资格的人员采取转岗、分流等方式妥善安置。建立人员退出机制, 对新聘用卫技人员3年内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解除聘用关系。出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公共卫生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舟山市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 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

2.3.5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

在制订政策稳定队伍基础上, 通过培养招聘、在岗培训、帮扶支援、保障待遇等措施, 打造了一支“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近两年委托普通高校定向培养40名全科医生, 毕业后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医疗单位;从应届、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及在职编外工作人员中招聘了43名医务人员, 加强了基层力量。建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 举办5期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和责任医生培训班, 53位医务人员参加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与市级医院签订了舟山市基层骨干医生实践技能培养工作协议, 26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工作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院) 定期轮训制度, 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探索建立区域内卫技人员柔性流动工作机制, 新招聘的医学院校毕业生, 在安排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之前, 必须经过一年左右全科医生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4 完善体系, 着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009年我区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市级统筹。2010年全区参合人数为176 237人, 参合率为98.32%。2011年筹资标准达到人均413元 (含渔农民体检补助费15元) , 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293元, 截止12月15日参合率已达90%以上。2011年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保销比例达到60%以上, 最高支付限额达到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 成年人8.5万元, 未成年人9.5万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药品目录全部纳入三大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门诊报销比例为25%, 比非基本目录药品报销比例高出5个百分点。同时区卫生局通过下发《卫生系统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签订控费协议的办法, 确保全区各级医疗机构门诊与住院均次费用实现零增长目标。

2.5 突出重点, 积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是出台《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 区财政安排650万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每人每年农村20元, 城市25元。认真落实省定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市定社区健康报告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3项项目。二是在实施省定免疫规划项目、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等13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增加了“6~15岁人群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和“婚前妇女接种麻腮风疫苗”两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先后启动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渔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待孕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及渔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四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截止目前完成宫颈癌检查30 121人, 待孕妇女叶酸补服人数为1 336人, 渔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达1 130人。圆满完成了217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作, 做好796户无害化厕所建设工作, 并通过省级评估。

3 初步成效

3.1 群众得到了更大实惠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 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均次费用从65元下降到34.50元, 下降幅度为46.92%。截止11月31日, 群众减少医药费用支出1 860万元。

3.2 临床用药趋向规范

滥用抗生素、激素和大输液现象逐步减轻, 开大处方现象基本杜绝。据初步统计, 抗生素使用比例比去年下降了11.5%, 输液病人占门诊病人总数比例比去年下降了12.8%。

3.3 公益性逐步回归

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执行药品零差率政策, 消除了基层医疗机构的驱利机制, “以药养医”现象得到根本扭转。

3.4 可持续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坚持多管齐下,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考核分配机制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改革, 建立了一个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新机制。

3.5 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20分钟医疗服务圈”的建立,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提速和医疗设备的加快更新, 群众就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满意度不断得到提高。

4 改革体会

4.1 及早部署, 科学谋划

全省医改工作启动后, 区委、区政府提早部署, 主要领导下基层调研, 摸清家底, 科学谋划, 完善医改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 于1月25日及8月23日及时召开全区性医改会议, 全面布置医改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初期有关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为医改工作开好了局, 起好了步。

4.2 部门协调, 稳步推进

在医改推进过程中, 区政府成立区医改办公室, 抽调发改、财政、卫生、人事等业务骨干实行集中办公, 对统筹协调、全面落实医改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 通过成立督导组定期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督查指导和召开工作例会等方式, 发改、财政、卫生、人事等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医改工作动态, 在研究解决问题时能更好地理解、支持和配合, 做到群策群力。在每项政策制度出台前, 我们都十分谨慎, 采取多层面征求意见, 力求科学合理, 确保了医改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

4.3 重点突破, 综合改革

我们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引挚, 在定性、定位、定编、定保障上取得重点突破。一是定性。将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二是定位。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定编。编制部门明确按万人人口15名医务人员标准配备, 综合考虑地域、床位等因素增加相应编制, 按“一次核定、分步到位”的原则落实人员编制。四是定保障。根据实施机构2007至2009年3年财务运行状况, 落实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机构运行经费等保障政策, 确保实施机构正常合理运行。

4.4 稳定队伍, 调动积极性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8

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清水镇中心卫生院自2010年2月份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项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镇政府对该院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监督管理。现将该院实施改革两年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自2010年2月份以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直坚持从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购药物。2011年1-6月份该院药物销售总额为51.3万元,其中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达300种,销售额31.3万元(其中1、2月份采购销售额12.8万元,3月份采购销售额3.6万元,4月份采购销售额4.8万元,5月份采购销售额6.1万元,6月份采购销售额4万元);增补后购买非基本药物12种,2011年1-6月份销售额为20万元,基本药物占购药总数的61%。其中1月-4月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19.6万元;5月份基本药物销售额5.3万元,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0.4万元;6月份全部为基本药物。现在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患者必须要用的,又不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如654-2注射液、抢救药肾上腺素、治疗便秘的口服药等,在网下购买少许以满足患者需要外,其他药物均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 购。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对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没有加价行为。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三免六减半”的政策要求,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2011年1-6月份减免金额为113944元,受益人数达13547人次。该院的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清水镇2009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确定,2011年1-6月份得到的财政补助是78676元,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卫生院建设、医疗设备的购置和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人口比例核定编制为29人,实有人数36人,其中医务人员28人,后勤人员8人(其中有7人为编外人员)。技术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和资格准入制度。该院属于自收自支的单位,该院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到位前平均工资1300元/人/月,实行绩效工资后平均工资为1670元/人/月。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2009年实现收入117.5万元,支出117.5万元;2010年实现收入188.4万元,支出188.4万元。

二、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

在新农合工作上,镇政府加大了对全镇新农合资金的监管力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每月责承各村对照卫生院出具的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住院患者名单,对在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本地村民进行100%回访,了解住院人姓名、所患疾病名称、住院时间、花费金额、报销金额等情况,经 核查无误后,镇合管办在“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上签字盖章,卫生院再上报县合管中心报销。

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为辖区居民进行各种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项目有:

1、健康教育,在患者较集中的输液大厅每天播放健康知识影碟,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健康知识内容,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2、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

3、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报告;

4、对儿童进行包括血常规、口腔检查、视力检查等项目的体检;

5、出动宣传车到各村宣传健康知识。该院2010年获得的公共卫生财政资金31132元,全部用于医院建设和购买医疗用品。

两年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网上采购药品要更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多承担较少,新农合工作对患者身份的确定还不够细心,还有一些患者姓名与本人不对的地方,镇政府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患者满意,让人民满意。

县(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 篇9

本药物制度的指导意

各市(州)、扩权试点县(市)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经省医改领导小组研究并报省政府同意,为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面和可及性,使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充分地享受基本药物制度这项惠民政策,决定从2011年6月30日起,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大意义

2010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川府函〔2010〕55号)出台,大力推进了我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药品价格和门诊住院药品费用不同程度下降,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实惠。

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了广大群众最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对实现我省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总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总体目标。

在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扩大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从2011年6月30日起,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同步建立乡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充分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2011年实施步骤。

全省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1工作分三步推进。

一是动员准备阶段。2011年6月30日前,各地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实施推进阶段。2011年6月30日起,按照实施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文件,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

三是检查评估阶段。2011年12月,对各地政策出台、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药品零差率销售、多渠道补偿、一体化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总体部署,综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在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单位,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实现以乡带村,带动村卫生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各地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丰富一体化管理内涵。

同时重点做好政府投入、资金监管和药品购销一体化监管,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执行不走样,使群众真正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二)规范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按照有利于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科学监管的原则,积极探索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实行辖区内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以中心为枢纽,站为网底的管理模式,规范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分配等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补助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专项经费,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使用和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和安全,确保任务落实,确保群众受益。

(三)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

自2011年6月30日起,各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采购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的中标药品,并按中标价实行零差率销售,执行基本药物全省统一定价。不得购进非基本药物,对原有库存非基本药物及时盘点,2011年7月31日前过渡使用并执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采取多种形式公示药品品名、剂型、规格、单位、采购价、原零售价和现零售价等信息,并公布举报电话。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原则上每月向乡镇卫生院报送药品采购计划,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各地可综合考虑交通条件、用药量等因素,在保证用药不断档的前提下,自行确定个别村卫生室的采购周期。村卫生室自行到乡镇卫生院领取代购药品,并做好药品验收、销售记录。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药品使用的指导和监管,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购基本药物按《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试行)》(川卫办〔2010〕747号)规定执行,统一在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交易监督管理平台上采购。

落实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报销政策,各地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其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四)建立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

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各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促进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精神,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

经费补偿主要从以下两个渠道解决:一是村卫生室的补助。省财政厅对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补助3000元(高海拔地区继续执行1万元标准)。二是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完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能够由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尽可能安排给村卫生室,并与其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挂钩。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安排一部分补助资金。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半年组织一次考核,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70%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后按月拨付,其余30%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后,半年拨付一次。

四、有关工作要求

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涉及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多项改革,政策性强、难度大、任务重、时间紧,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省上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缜密部署、统筹安排,以坚决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务实的作风,把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性地完成改革任务。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推进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必须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列入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考核,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办法,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加强保障,落实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探索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各地应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养老保障问题,稳定基层卫生队伍。建立健全村卫生室、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三)加强督导,齐抓共管。

按照全省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开展工作。各地、各级医改实施部门要主动作为,督促各项配套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要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检查,动态跟踪制度实施情况,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建立各环节配套衔接、有效运转的合理机制。

(四)加强宣传,引导舆论。

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总结 篇10

2011年,我院在县卫生局和泥溪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今年是我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头一年,也是新医改工作的关键的一年,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医改措施落实到位

2010年9月18日,我们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培训,院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基本药物知识,并利用开早会、科主任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例会,积极宣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对有效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保障群众安全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要求一线医务工作者及药房工作人员要吃透文件精神,更新观念,正确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明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医院利用各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如悬挂基本药物宣传横幅、大厅显示屏滚动播出、利用集市组织人员发放宣传资料,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二、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及配送制度

自2010年10月1日始,我院按照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把国家307种和省增216种基本药物名单打印成册,分发到每一位医生手中,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用药习惯,确保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并在药房窗口上方悬挂基本药物公示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截止到2011年5月1日,我院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青岛市最高采购限价目录,做到每一样药品的采购能够立足患者用药需求,先做用药审批计划报局医改办审核通过后,再购货、验收、入库,不积压库存、不超范围使用,药库工作人员与临床科室密切配合,经常交流在药品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解决。

2011年5月1日号始,严格执行国家307种药物(753个品规)的网上采购,能够端正工作态度,选定本单位药品采购目录,并按照规定确定配送企业,及时上报卫生局审核,最终确定本院药品采购目录和配送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配送关系。认真把握单位用药规律,保持合理的药品库存,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及时准确通过采购平台发送订单需求,减轻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成本负担;加强与配送企业的沟通,改变医务工作者的用药习惯,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正确使用水平

7月9日前,又完成了省增补药物网上点配送工作,建立了本院采购目录,与配送企业确立了配送关系,实施了省增补基本药物的网上集中采购。

总之,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确实减轻了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价格明显下降,今后我们将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立足市情,保证我院基本药物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

上一篇:善于倾听教学反思下一篇:与勤奋相关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