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精选8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1

××县××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问题整改方案

各乡镇卫生院、为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质量和绩效,建立以问题整改为抓手的工作机制,根据《××××××××》要求,针对我县存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问题开展自查整改活动,逐一对照排查,狠抓问题整改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安排

(一)排查问题列出清单。各医疗单位要在逐一对照市基妇科提出的普遍性重点问题基础上,再结合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自查等情况,深入挖掘问题,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可能有水分的数据,一定要深入实际进行调研,仔细查找自身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列表。各医疗单位要在××月××日前向基妇股报送本单位、科室的问题清单列表,审核后反馈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医疗单位于 ××月××日前再次上报。

(二)撰写问题分析报告。各医疗单位对于普遍性重点问题连同自身排查发现的各个问题,要深入分析问题存在原因,认真撰写问题分析报告。对于一直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深入调研,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组织相关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谈话,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对于局部存在的问题,要提高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程度,进行自我反思。各医疗单位于××月××日前向基妇股报送问题分析报告,审核后反馈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责任主体于××月××日再行上报。

(三)制定整改方案。各医疗单位要对照问题分析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方法,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细化做实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坚持实事求是、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注重整改方案的可操作性。要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力求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准。对于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限时解决,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每一项问题都有对应的整改办法。各医疗单位于××月××日前向基妇股报送整改方案,审核后反馈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责任主体于××月××日再行上报。

(四)落实整改报告。各医疗单位应按照整改方案落实责任、逐项推进,如实完成项目整改,强调整改结果和整改时限,对发现的问题要集中力量予以解决突破,确保每一问题都能整改到位。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加强与各乡镇卫生院、为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联系,做好技术支持,对未整改到位的要及时跟踪督导。各医疗单位于

××月××日前向基妇股报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审核后反馈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医疗单位于××月××日再行上报。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2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 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是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 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 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出租给个人。

1) 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特征:a.保障性;b.政策支持性;c.租赁性;d.专业性;e.供应群体广泛性。

2) 公租房住区单体建筑及住区规划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a.以人为本的原则;b.一体化原则;c.标准化原则;d.经济性原则;e.全生命周期原则;f.可变性与适用性原则;g.老龄化社会设计原则。

2 基地解读篇

某市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基地位于108国道以东, 市第二中学南侧, 基地现状相对平坦, 适合公共租赁房的建设。

项目总占地面积3.77 hm2 (约56.54亩) , 基地南北长约134 m~143 m, 东西宽约237 m~293 m。基地北侧为40 m宽城市主干道, 与基地隔有25 m宽公共绿化带;东侧为24 mm宽宽城城市市干干道;西侧为24 m宽城市干道, 与基地隔有10 m宽公共绿化带;南侧为二类居住用地。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0.6万m2,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9万m2, 地上建筑面积8.6万m2, 容积率2.30, 总户数1 620户。

3 规划模式及理念篇

1) 针对性规划。针对公共租赁房的特定人群进行规划, 合理配套, 丰富生活。本案针对的主要人群为本地低收入者、外来务工人员、即将就业或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三大类人群;要提供的配套设施包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幼儿园, 并且为一部分居民设计提供创业与就业场所;为丰富居民生活, 小区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健身场地, 并用健康步道串联。

2) 混合型社区。针对性规划带来人群混合, 创业街带来功能混合和建筑空间混合, 混合型社区是指“功能混合, 建筑空间混合, 人群混合”的社区, 并由此带来了三大优势:a.增添社区活力, 丰富居民生活;b.满足基本配套, 提供创业就业机会;c.提高社区环境品质。

3) “四节一环保”。“四节一环保”是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是目前各类民用建设工程中的最高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合理安排城市各项功能, 促进城市居住、就业等合理布局, 减少交通负荷, 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的参照依据。

4 规划设计篇

4.1 总平面设计

本案在建筑总体布局上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构图, 住宅建筑呈正南北向行列布置, 共规划8栋18层住宅楼, 1栋17层住宅楼, 1栋3层幼儿园, 1栋1层小区换热站。沿地块周边城市道路规划沿街商业;沿地块北侧公共绿化带设计创业街, 创业街包含就业培训及活动中心板块、集贸及菜市场板块、综合超市板块等配套设施。

4.2 交通流线设计

1) 设计原则:根据小区周边城市道路的交通流向、流量合理确定小区的主次入口, 合理的规划小区车行、人行路网体系。

2) 动态交通:人车分流作为现代化小区的重要特征最早来自美国, 目的是为了确保居住区内的小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本项目区内路网规划也本着“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原则:行人、自行车走地上;私家车沿小区周边道路直接驶入地下车库。小区的车行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结合布置, 设置于地块东、西两侧的城市支路上, 既可以满足小区日常的消防救援、人员急救、搬家运输等需求, 又实现了将小区车辆直接引入地下, 小区内部地上不允许机动车随意走动的“人车分流”理念。小区内部道路以人行为主, 人行步道结合绿地设计形式自然, 结合活动场地及公共绿地设计健康步道, 丰富居民生活。

3) 静态交通:考虑到公共廉租房的特殊性, 本案静态交通设计本着适量设计机动车位, 位于小区地下停车库内;足量设计非机动的设计原则, 位于小区住宅楼地下设备层内。

4.3 景观设计

考虑到公共廉租房的特殊性, 小区景观绿地的设计本着活动场地与景观相结合, 绿化系统与道路系统相结合的原则, 形成合理的组团形态。绿化植物经济耐用的设计原则, 南侧部分集中绿地分为种植花圃和有机蔬菜种植园, 面向居住者提供部分就业机会, 同时贴补一些政府对于廉租房小区的经济支出。

4.4 绿色节能设计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试行) 是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 (建办[2013]185) 的配套技术文件。保障性住房是政府投资或政府主导的项目, 在保障性住房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既能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安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 又可以利用政策优势大力推行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

4.5 完善的配套设施

在小区入口处规划创业街及小区配套商业, 使商业设施位于居民出行必经之地, 既为大家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又可以提高创业街和商业的使用价值。幼儿园设于小区的中心景观南部, 是整个小区的几何中心, 同时也是小区的中心景观、视觉焦点, 其位置与小区主要车行路相邻,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5 建筑设计篇

5.1 户型设计原则

由于公共租赁房具有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更替频率较大、使用家庭结构比较复杂的特点, 所以要求公租房的户型设计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随着使用家庭成员构成的变化, 对户型内部空间划分稍加改变, 户型就能增加居室的数量, 实现户型的按需供应和弹性供应。另外, 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必要功能房间齐全的前提下, 还需严格控制公租房的户型面积。

5.2 户型功能设计原则

1) 内外分区:按照住宅使用功能和私密性的需求, 把户内分成内、外两个区。2) 厨房设计讲究标准化、模块化, 依据中餐制作顺序, 合理布局燃气灶、操作台、洗菜盆及冰箱的位置和尺寸。3) 卫生间设计力求做到洗漱、洗衣与便溺、洗浴分组布置, 提高洁具使用效率, 互不干扰。

5.3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立面以灰色和白色涂料为主, 突出竖向划分, 力求以低廉的造价, 创造出大气、挺拔的外观效果, 建筑外立面干净、挺拔, 无多余装饰, 简约而不简单, 符合公共租赁房的特点。垂直式太阳能集热器镶嵌在阳台板内, 与建筑立面融为一体, 统一中富有变化。

5.4 消防设计

本工程各住宅楼高度不超54 m, 为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耐火等级地上、地下均为一级。

小区内有7 m双车道和4 m单车道, 道路环通, 小区内庭院边缘地区以硬铺地装饰, 允许消防车到达建筑每一处角落, 各转弯半径以及通道高度均按国家规范设计。

小区内各高层建筑间距大于13 m, 高层与多层建筑间距大于9 m。高层住宅主要出入口一侧的建筑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登高场地长度与建筑相等。地面开闭所、换热站及煤气调压柜与高层住宅间距大于15 m。小区的消防控制室设置在小区入口处临庭院的建筑1层, 可以直接通到室外;小区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位于地下车库内;小区的高位消防水箱设置在高度最高的建筑屋顶。

5.5 无障碍设计

小区内部道路进入住宅入口, 均设置残疾人坡道, 坡度为1∶12;住宅单元门均采用大小扇楼宇对讲三防门, 要求大门扇不小于800, 且不能用大力度弹簧门;高层住宅内电梯轿厢都可以进入简易担架。

5.6 节能设计

1) 居住建筑呈南北向行列式布置, 楼座前后少许错落, 既能满足日照要求, 又不影响小区近地空间的自然通风。2) 建筑体型尽量减少凹凸和变化以达到降低体型系数的目标。3) 结合建筑立面设计适当控制各朝向的外墙开窗面积, 控制建筑最不利开间窗墙比。选用单框双玻塑钢门窗, 玻璃采用普通中空白玻, 玻璃空气层厚度12 mm。

5.7其他技术要求

1) 内装修工程执行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楼地面执行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2) 根据GB 50325—2010 (2013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 本工程为Ⅰ类民用建筑工程。本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规定。

摘要:解释了公共租赁房的概念, 对公租房住区单体建筑及住区规划的设计原则作了论述, 并结合实例, 阐述了交通流线、景观、绿色节能、配套设施等规划设计方法, 总结了户型、立面造型、消防等建筑设计技巧, 以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3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按照国家农业部提出的“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原则,以在2012年实现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覆盖为基本目标,以全面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目的,切实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队伍、设施、机制建设,认真履行监管服务职责,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推进标准化生产,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 到2012年底,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建设任务,完善监管服务设施,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2.2 2011年建设目标 在全省选择双阳区、舒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县、洮北区、东辽县、宁江区、浑江区9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试点工作。

2.32012年建设目标 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3.建设方式

主要采取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的方式实行联合建设,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鼓励产业集中度高、有条件的乡镇单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也可跨乡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具体建设方式由各地政府根据产业特点及工作需要确定。

4.建设内容

按照“有机构承担职责、有具体人员承担监管任务、有检测服务手段、有监管经费支撑”的要求,重点强化监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提高监管服务能力。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上,确保有2名以上人员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快速检测室,配备2~3套速测仪器及相关工作设施,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乡镇监管队伍要相对稳定,并明确一名站长负责,报县级农业部门备案。

5.工作步骤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分为调研发动、制定方案、推进实施、考评整改和总结验收五个阶段。

5.1调研发动阶段 2011年9月15日前,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争取工作支持。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工作推进途径。开展专题宣传发动,利用各类舆论媒体,通过召开培训宣传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5.2制定方案阶段 2011年9月底前,在抓好调研发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研究制定全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建设内容、方式和步骤,并下发各地执行。按照全省总体方案要求,2011年列入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县(市、区),要在10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2012年整体推进工作将于明年进行全面部署。

5.3推进实施阶段 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2011年12月底前,在双阳区、舒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县、洮北区、东辽县、宁江区、浑江区9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试点工作。2012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5.4考评整改阶段 整改建设分二次进行。第一次于2011年底前,对首批9个县(市、区)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行考评,提出整改意见。第二次于2012年10月前,对全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再次进行整改提高。

5.5总结验收阶段 2012年底前,对全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验收。

6.工作要求

6.1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推动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进一步明确职责、周密安排、科学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6.2加强协调沟通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现代农业建设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议事日程,依法将有关人员经费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需日常经费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年度预算,保障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正常运转和监管人员的福利待遇。

6.3加强指导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细化制定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方案,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县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6.4加强督导检查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管理的日常检查和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各地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农委将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列为对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年度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采取适时督查、专题督办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督办和通报。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4

上塘镇上塘医院

2014

目录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2.附件1(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3.附件2(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组)

上塘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促进我县20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椐卫生部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今年,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内容要求,做到切实有效落实,促进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居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优质服务、提高效率,强化考核、培训、督导、监管,保障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具体实施细则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要深入家庭,全面掌握辖区内常住居民及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新生儿、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主动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强化对居民的健康管理,有效控制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的危害,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1、在统一居民健康档案格式的基础上,纸质和电子档案同时健立,2014建档率达辖区总人口的100%,其中重点人群要达95%以上。

孕产妇建档:产前由产前检查医生或县级有住院分娩资质的医院妇产科医生负责,建册、建卡、建档规范管理,册、卡由孕产妇保管。产后访视:有条件的乡级妇幼医生负责访视管理;如乡级卫生院无条件由县妇幼院专职医生管理。

新生儿:对我院分娩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注射; 2、65岁以上老人每年健康体检一次。

(二)健康教育服务

1、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内容包括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烟草危害、传染病以及重点卫生服务项目,在有关卫生宣传日开展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等有关知识的宣传、咨询活动。

2、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活动,要求乡镇卫生院每年不少于6次。

3、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日常接诊时间在门诊或住院大厅要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每周应不少于3次。

4、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候诊区、诊室等使用健康教育处方,提供不少于12种。

(三)预防接种服务

按免疫规划要求,医疗卫生单位均必须设规范的接种门诊,对所有新生儿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及时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的疑似异常反应,由县疾控中心调查处理,报告及时率、调查及时率、规范处置率达100%。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1、孕早期管理: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一次随访服务,做出健康状况评估。由孕产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责任医生或县级专职妇产科医生负责管理建册,交由孕产妇保管手册。

2、孕中晚期管理:延续孕早期管理服务流程,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3、产后管理:包括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体检,对新生儿随同儿童系统做健康管理。

4、早孕建卡建册率达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孕产妇全程系统管理率大于80%。孕前、孕早期叶酸服用率达95%以上。由乡镇级专业责任医生或县妇幼保健院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服务。

(五)、老年人建康管理服务(主要由乡、村两级负责)

1、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

2、每年协助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包括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健康状况评价,并将结果归入健康档案。

(六)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筛查:对辖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在每年首次就诊时开展一次血压筛查,筛查率达95%以上。

2、随访评估: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提供不少于健康指导,规范填写个性化健康教育记录表并存档。

(七)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1、筛查:在临床工作中对一些35岁以上肥胖人群、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空腹血糖化验。

2、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对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规范填写相关记录表存档。对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的患者要进行服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必要时建议转诊上级检查、治疗。

3、协助当地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

(八)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1、掌握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数,填写个人信息补充表,尤其是监护人信息必需准确,并协助当地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对疑似病人规范化诊疗或转诊有关医疗机构。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发现、登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

2、相关信息报告:全县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它乙、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发现报告错误应及时更正,有漏报的应及时进行补报。任何单位不得不报、瞒报、漏报。

3、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报告时,应立即奔赴病源地开展流调资料收集、监测、疫点疫区消毒、隔离、应急接种、预防服药及宣传教育等工作。

(十)卫生监督协管

按规范要求协助卫生监督所搞好报告、指导、服务等工作。

四、培训、考核、指导、督导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医院决定在至少开展两次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集中业务培训,培训后立即开展各项工作。相关公共卫生科室要按照各自分管的项目内容,制定相应的指导、督导方案,组织医疗队伍定期下村庄进行巡回技术指导,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会议,并汇总记录。医院分管领导要带领有关人员根据医院考核情况进行行政督导及工作落实,并给以奖励或处罚。总之,今年不搞平均分配主义,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以保证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塘医院 2014

附件1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

长:

鲍克平副组长:

唐红娟 组

员:

尤墩才

张金胜

(下设办公室由张金胜任主任)

附件2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组

长:

煜 副组长:

许彩邵 组

员:

朱冬梅

王洪波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5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可行性,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和《贵州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黔卫发〔2009〕128号)的要求,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逐步建立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制度,指导和督促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和绩效优先的原则。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考核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政策措施,有效地开展考核工作。

(二)坚持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考核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考核结果要客观反映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的真实情况。

(三)坚持全面考核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通过全面考核促

进机构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考核内容

(一)任务完成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试行)》(详见附件1)中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情况。

(二)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账册清晰,原始凭证真实,资料符合规定。

(三)项目实施效果。主要包括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等。

四、考核对象

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级卫生行政、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重点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五、考核方法

(一)考核采用自查、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评的基础上,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全面考核检查,各市(州、地)进行重点抽查复核。

(二)考核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召开居民

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

六、机构职责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承担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体,按规定完成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机构内部绩效考核按月进行自查自评,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在每月2日前填写好上一月《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见附件2)上报所在县(市、区、特区)卫生局。

(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组织考核评估,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县(市、区、特区)卫生局: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负责本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工作。在每年5月和10月中下旬对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两次全面考核,并作出总结评价。在每月5日前汇总本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上报的《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后上报所在市(州、地)卫生局。

(四)市(州、地)卫生局:负责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指导;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考核工作。

在每年11月上旬组织对各县(市、区、特区)的重点抽样复核,并做出全地区的总结评价,于11月底前上报省卫生厅。在每月8日前汇总各县(市、区、特区)卫生局上报的《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后上报省卫生厅。

(五)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考核工作,负责对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将不定期对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七、考核结果应用

各级卫生部门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束无异议后,考核结果将自动生效。考核结果作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核主要领导工作绩效以及表彰的依据。各级卫生部门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考核对象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完善相关制度。

八、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省卫生厅成立以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副厅长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贵州省卫生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充分认识组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各市(州、地)卫生局要结合当地特点,研究制定当地考核的具体政策措施,认真完成考核工作。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各地要成立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考核组,负责制定相关标准和考核方案,组织开展考核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指导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6

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柳州市卫生局、柳州市财政局(柳卫字[2009]28号)的通知》,为切实加强大埔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大埔镇范围内居民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大埔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农村地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从2010年3月1日起,我院遵照柳州市卫生局下发的关于启动国家确定的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市政府确定增加的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文件要求进行工作,力求达到各项考核要求。

二、基本原则

1、明确职责:定员定岗,免费提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注重工作质量。

2、公开透明:公开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家喻户晓,接受社会监督。

三、提供服务的人群范围:大埔镇全体城乡居民

四、服务项目及内容

1、卫生信息管理内容包括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1

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并实行计算机管理。对查出的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疾病病人,落实随访制度。

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

3、传染病预防控制内容包括适龄儿童接种各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于我院无预防接种点,保健科人员负责到大埔防保院收集数据】。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4、慢性病预防控制内容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含35岁】以上的大埔镇居民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门诊输液及住院的大埔镇居民病人实行快速血糖检测和糖尿病疾病筛查,对确诊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大埔镇居民患者在门诊日志进行登记管理,为60岁【含60岁】以上的大埔镇居民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患者建立慢性病专门档案,由辖区责任医师团队进行随访并进行个体化、连续性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

5、妇女保健内容包括为辖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产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开

展婚前及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妇女常见病预防控制及49周岁以内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免费普查。(由于我院无产科,保健科人员负责到妇幼保健院收集数据。)

6、儿童保健内容包括为辖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由于我院无儿保门诊,保健科人员负责到妇幼保健院收集数据。)

7、老年保健内容包括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 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为65岁以上【包含65岁】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体检项目:

(1)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

(2)肝功能(ALT、AST、白蛋白、球蛋白.)

(3)肾功能三项(Cr、BUN、UA)

(4)血脂四项(TC、TG、HDL—C、LDL--C)

(5)空腹血糖

(6)血液流变学

(7)心电图

(8)肝、胆、脾、胰、双肾B超

8、康复服务内容残疾人登记与管理、个体化康复训练。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监测。

10、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农村医务人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及技能,免费提供农村急救知识普及服务:对农村群众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技术、现场外伤4大技术、复原卧位、心脑血管意外第一目击紧急处置急救知识及“120”呼救常识等培训。

2010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7

1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协作服务平台设想与定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强大, 构建基于网络的立法决策服务平台综合协同服务模式是吉林省公共图书馆面向两会提供立法决策服务的客观选择。具体而言, 吉林省图书馆与各地区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协同协作, 建立全省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协作网及数字平台, 共同为省级、市县级立法决策机关政策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与参考服务, 以期为提高吉林省各级政府立法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公正性发挥信息保障作用。

1.1 目标定位

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主导, 依托全省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资源及特色资源, 以各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队伍为专业支撑, 与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共同建立面向各级领导机关与立法决策机构的服务协作网络, 构建符合参考咨询服务规范与标准的数字资源推送与咨询服务平台, 为各级政府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供个性化信息支持。按照立法决策机关垂直管理的模式, 对应服务各级人大政协机关及领导决策。

1.2 规划设想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面向“两会”的立法决策服务协作平台其实质是服务各级领导机构的参考咨询平台, 以全省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 形成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利用、沟通协作的服务平台。其主体规划由两大部分组成: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协作合作。

1.2.1 资源共建共享

参与协作服务的图书馆除了可共享用于立法决策咨询的商业数据库外, 还可以共享共建的专题数据库。成员馆可在中心馆及区域分中心馆的指导下, 按照各馆意愿加入或完成资源建设任务, 也可单独或与其它图书馆联合共同开展资源共建项目。如各种主题的专题数据库, 已完成的咨询成果数据库, 各地区经济发展特色数据库等, 完成后由协作平台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与发布。该平台为各馆提供集中展示与共享的条件与环境, 同时, 也提供面向各级政府和领导的个性化服务网络窗户。

1.2.2 服务合作协作

由于立法决策咨询需求的多样性, 决定了服务的设计与规划也必须符合需求的特点。按照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模式选择及定位, 在服务上的合作与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级两会召开之际, 在会前与会中的服务协同与合作, 如两会热点专题的确定与编辑加工;各地最新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提供等都是协同服务的着眼点。二是面对重大重要的立法决策咨询服务, 各公共图书馆发挥协同合作服务的优势, 沟通交流, 开发既有资源, 努力完成专题研究报告、调研任务等, 为领导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三是立法决策其他增值服务, 如用户分级培训服务, 可根据各地区专家资源优势, 由某馆单独完成或多馆合作共同完成。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 合作与协作的服务内容还会不断拓展。四是各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与服务面向各级立法决策机关的个性化展示。展示既是宣传的需要, 也是服务的拓展, 通过此网络平台, 能够很好地向各级政府和立法机关宣传图书馆资源优势、服务能力与服务成果。

无论服务的范围与深度怎样拓展, 但服务合作的基本原则不变:即每一个公共图书馆都是协作网 (平台) 的服务结点, 都有上传咨询问题或服务请求, 寻求解答和帮助的权利, 同时也拥有解答问题、合作完成咨询课题、提供帮助的义务。咨询请求或重要咨询课题服务的调度由中心馆或服务管理小组研究完成。

2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协作服务实施方案

2.1 服务宗旨

以吉林省公共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支撑, 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平台为技术桥梁与实现载体, 面向吉林省各级“两会”以及政府决策机构, 以满足其在立法决策过程中的多层面、多元化信息需求为终极目标, 全方位地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服务。

2.2 组织结构

为了更科学、高效地实现立法决策服务协作与合作及服务目标, 必须合理地设立组织结构, 用于协作网与服务平台的组织管理、协调决策。拟构建二元双维度的组织管理结构与模式。

二元结构:

公共图书馆——行政、立法决策机构 (人大、政协、委、省政府) 。

双维度:

(1) 横向:省图书馆——省级行政、立法决策机构 (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

地级市图书馆 (分中心馆) ——地级市立法决策、行政决策机关 (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市政府) 。

县图书馆 (成员馆) ——县级立法决策、行政决策机关 (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县政府) 。

(2) 纵向:

省图书馆 (中心馆) ——地级市图书馆 (分中心馆) ——县图书馆 (成员馆) 。

省级立法、行政决策机构 (省人大、省协办、省委、省政府) ——地级市立法、行政决策机关 (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市政府) ——县级立法、行政决策机关 (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县政府) 。

由此组织结构可设计为:

领导小组:由各级图书馆馆长和各级人大政协信息部门领导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职责:对协作平台的投入、运行、发展等重要问题的决策、服务原则与制度顶层设计。

管理小组:由各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门负责人和各级人大政协信息部门具体联络人组成。负责服务平台具体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建设与服务调度协调与沟通管理。

技术小组:由各图书馆网络技术骨干组成。职责为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与更新发布提供技术支持。

2.3 人员配置

除各级公共图书馆及行政、立法决策机关信息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之外, 各图书馆服务人员配置可参考以下建议。

中心馆人员:两会服务期间, 根据驻地服务数量, 按每个驻地2~3人配置;后台按驻地个数配置人数即可。日常立法决策服务:由5~7人组成服务小组或部门提供服务。其职职责为:维护平台正常运行、更新;接受立法决策咨询委托并提供服务;对平台咨询问题按地区按专业划分按资源优势进行合理调度与分配。为分中心馆与成员馆提供技术支持与专家经验支持;进行平台资源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指导或帮助分中心馆与成员馆完成资源建设任务, 以及帮助其充分利用共建资源;为分中心及成员馆提供专题业务培训服务。

分中心人员:两会服务期间, 根据驻地服务数量, 按每个驻地2人配置;后台按驻地个数配置服务人员。日常立法决策服务:由3~5人组成服务小组提供服务。其职责为:与中心馆、成员馆协调合作完成资源共建共享任务, 完成由中心馆调度的立法决策咨询课题;对所在区域的成员馆提供业务与技术指导服务。

成员馆人员:两会服务期间, 按每个驻地2人配置;后台人员按驻地个数配置。日常立法决策服务:由2~3人组成服务小组。其职职责为:与中心馆、成员馆协同合作完成资源共建共享任务, 完成由中心馆调度的立法决策咨询课题。

2.4 协调管理机制

服务协作平台的协调管理机制包括两方面:一垂直协调机制。中心馆与分中心、分中心馆与成员馆之间实现资源建设与服务协作方面的垂直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二是横向协调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应各级立法决策机构信息部门进行平行沟通与协调, 以实现平台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领导的咨询服务。二是分中心馆之间、成员馆之间的合作沟通机制。如图1。

2.5 服务架构

协作平台由吉林省图书馆中心平台、市级公共图书馆分中心平台及县组图书馆终端平台三部分构成。在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合作建设下, 协作平台可以为省级、市级、县级政府机构提供信息服务。总体服务由目前平台建设通用的三层结构构架, 即基础层、数据层和应用层组成。基础层是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存储空间、网络资源等有机整合用以支持整个系统运行和管理的集成。数据层是对所有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 是用户需求的对象。用户借助应用层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资源与服务。具体服务架构如图2。

该服务系统 (平台) 总体服务从服务主体 (各级公共图书馆) 与用户 (立法决策与行政管理机构) 的横向维度以及服务主体之间纵向垂直维度进行架构, 主要由4个子系统 (S1-S4) 组成。

S1是由各级公共图书馆组成的服务主体系统。负责横向的与对应的立法行政决策机构提供各项咨询服务, 负责纵向的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咨询、服务合作、人员培训交流、技术支持、任务调度与完成等。

S2是由省图书馆与省级立法行政决策机构组成的“服务主体——用户”子系统。图书馆负责完成对用户的诸如两会现场服务、参议议政资源推送、专题报告、总分馆建设、决策支持、专题汇编、会展培训等服务。

S3是由地市级图书馆与市级立法行政决策机构组成的“服务主体——用户”子系统, 服务内容与S 2同。

S4是由县图书馆与县级立法行政决策机构组成的“服务主体——用户”子系统。服务内容与S 2同。

如果对用户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还可以包括由各级人大和政协立法决策机构, 以及各级政府组成的用户子系统。他们之间是垂直管理的关系, 因此, 图书馆立法决策咨询服务可以促进在各用户子系统中形成信息支持、管理效率、科学决策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提升各级立法行政机构的决策水平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3 未来发展前景

构建吉林省的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协作网络与服务平台是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未来, 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中心馆, 以地市级图书馆为分中心, 以县级图书馆为成员馆构建的服务系统, 将与各级立法决策机构信息部门充分协调, 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道路上迈进的同时, 将要从三个发展方向不断拓展:一是努力朝着协作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总体框架下, 制定符合吉林省省情与特色的立法决策服务规范与标准;二是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紧密与科技发展及网络技术进步协调同步, 开发立法决策服务的更迅捷更安全的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三是加强深度的情报分析与研究参考作用。从简单的资料分类汇聚、知识导航向着更具影响力、参考价值的情报分析与深度研究报告方向发展, 努力联合、吸引更多的专家与社会智库机构, 参与到立法决策服务系统中来, 共同协作为区域立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卢海燕, 李嘉.英国议会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解析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1 (1) .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 篇8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边远山区;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2-02

1 基本情况

1.1 边远地区情况:调查的4个自然村分布在2个乡镇,均属我县边远地区,自然村离所在乡镇政府最近8公里,最远20公里,离县城最近32公里,最远51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4.47%。

1.2调查方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访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3调查对象:边远村屯群众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其中30岁以下3人,38-43岁9人,50-60岁7人,60岁以上10人,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分别为高中3人、初中12 人、小学 12 人、文盲2人。

1.4调查内容: 主要是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每张问卷调查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参与情况。

1.5调查人员组成:均为县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流调人员,具有较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边远山区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37.93%(110/290)。见下表:问卷

内容按时

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是否收到宣传单是否建档免费

2.2 结果分析

2.2.1群众对预防接种等传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知晓率为82.67%;对新增的项目如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30%,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晓率最低仅为6.9%。

2.2.2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人数与收到宣传单的人数一致,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形式获得。

2.2.3 居民建档率为55.17%,略低于我县建档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建档率为58.96%)

2.2.4边远山区群众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机会极少,仅为3.45%。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边远山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特别是对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项目知晓率极低。

3.2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在家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很少有青壮年。

3.3边远山区农民对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靠宣传人员上门发放宣传单或到卫生院诊疗时获得信息,从网络、广播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较少。

3.4群众对疾病重医治轻预防的思想还未得到根本改正,对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未予以重视。

3.5群众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隐讳忌医思想。

4 建议

4.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我国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4.2加强宣传。以政府为主导,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平台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依靠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从各个层面针对不同人群从不同切入点进行广泛宣传;对一些常规宣传形式覆盖不到的边远山区,可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对精神疾病等群众敏感病种,可实行个性化的宣传,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要引导群众从重治轻防向防胜于治转变。

4.3强化培训。各级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的业务指导机构,要切实担当起培训的职能,积极行动,精心策划,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掌握相关服务项目的技能和技巧,并以自然村为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时适当选择或倾斜边远山区,让山区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上一篇:关于游宜兴竹海作文缆车下一篇: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