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

2022-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

《必修2》与《化学反应原理》的巧妙融合

《化学反应原理》是在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基础之上理论性较强的必选修课程,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概念是在必修基础上螺旋上升的,在对概念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关注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又要关注概念的层次性和衔接性。选修模块的《化学反应原理》在陈述方式和内容深度上仍保持高中阶段应有的要求及与基础模块的衔接,但是更注重于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和要求,在叙述与推演上更重视事物间的科学内涵与发展的逻辑关系。

认真研究《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它与必修教材相比最鲜明特点是: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分析。在内容本质上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的“含金量”,促进学生专业品质和科学素养的更进一步提升。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浅谈一下概念教学在必修与选修间的关系。

一、必修模块的概念是选修模块概念的“垫脚石”

必修模块的概念有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而到了选修模块则进一步拓展提高。比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在必修2中首先是定性的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再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最后让学生体会速率的定量表达式的作用,定量研究速率一是为了比较不同反应的快慢程度,二是在选修阶段定量的探究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选修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螺旋上升,从定性认识自然过度到定量认识,必修阶段为选修阶段的学习做知识铺垫。 比如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学习,在必修阶段只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使学生感受: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当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会改变。至于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将怎样移动?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选修的内容补充到必修中来,表面上是一步到位,实际上则是让学生吃“夹生饭”,必修所扮演的角色就有“垫脚石”摇身变成“绊脚石”。

二、必修模块的概念有的只需“浅尝辄止”,在选修模块中可适度的“深挖细嚼”

比如通过对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了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到可逆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必修阶段在此就“浅尝辄止”了,那该如何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呢?在选修模块中借助于“平衡常数”就可“深挖细嚼”了。

三、在必修模块的学生对概念获得的是“知其然”,而在选修模块则获得的是“知其所以然”

比如对于“原电池”的学习,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必修阶段要求学生做到能“看图说话”,不要求学生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通过必修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什么是自发?为什么必须是自发的?这一系列的为什么,将在化学反应原理中找到所以然

四、必修模块的概念有的如“一扇窗”,而选修模块的概念则如“窗外的风景”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如果能不由自主的推开了那一扇窗,则可惬意的欣赏和体会窗外的风景了。比如对于“化学平衡”的学习,学生在必修模块了解到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而在选修模块则进一步会了解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等化学平衡;比如对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学习,在必修课程化学2中,只需要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一些常见的实例,而对于发生能量转化的化学反应本质则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要求。

五、从必修的概念到选修的概念的过渡,大部分是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中一个定量的学生实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放到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探究”,成为第一节教学中的主干组成。“化学反应的焓变”要求用盖斯定律进行探讨与计算。这样从定量层次讨论化学能转化问题,使学生对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认识产生质的飞跃;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是在具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初步概念,并已经能够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基础上,引入“焓变”与“熵变”, 定量探讨化学进行的方向。引入“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探讨和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和“气体分压定律”定量探讨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入“反应速率常数”定量探讨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入“活化能”,结合反应速率常数定量探讨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是在能够应用理论定量分析化学反应的可能性、计算反应的最大反应限度和平衡移动情况的基础上,引入“电离平衡常数”对水溶液中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进行定量探讨和研究;引入“溶度积”对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与生成、转化进行定量研究和探讨。定量的分析化学问题,使化学教材有了“灵魂和生命力”。

必修模块的概念是基础,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概念则是拓展,借助于必修这块跳板,即可登到选修的高台上领略更有品位的风景。“问师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必修中概念的“源头”就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从选修中可不断补充到新鲜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教师用书

(2)王明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用书

(3)王磊,《新观点 大视野 多角度》,《化学教育》2005年第3期

作者:张爱玲

第2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

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

猎人口数量较少,增长速度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的能力低,死亡率高农业革

命至工

业革命

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

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死亡率降低2.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概念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内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指某地在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等自然灾害、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政治上的独立,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2.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3.生育率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的长期性(一年以上)、空间位置是否跨越行政边界。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它促使有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大洲人口迁移流向变化二战前二战后欧洲净迁出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净迁入区净迁出区亚洲、非洲净迁出区净迁出区北美洲、大洋洲净迁入区净迁入区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

以前以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

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

世界大

戰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

等西欧、北美

等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

水平高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3.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大批迁入一般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

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迁入西北和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

来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迁移流量大,流向改

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4.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不安定因素增加,加剧人地矛盾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其他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因素举例生态环

境因素自然条件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环境恶化生态移民政治

因素政治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政策历史上的移民戍边社会文

化因素宗教印巴分治,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家庭、婚姻八千湘女进新疆2.以美国为例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向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

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

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20世纪60年代末

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

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量

1.环境承载量

环境承载量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关系。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1.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因素体现意义生存发展人口多寡多少估算标准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等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地形(平原地区)城市用地受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點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个方向,且运距长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续表)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级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低级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为主要原因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由于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堵塞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2.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和地租水平是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种族、宗教、知名度、政治因素。

3.功能区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各功能区时应注意:要有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地

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成本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城市群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山区地表崎岖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气

候气候适宜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

中,城市多,规模大上海气候恶劣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城市少,规模小乌鲁木齐河

流河运起止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运河两端人流、物流量大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规模较大赣州宜宾、重庆、涪陵、武汉广州、上海苏伊士、巴拿马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沿海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交

通驿道邯郸公路、铁路石家庄、株洲、郑州、宝鸡水运扬州(续表)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旅游张家界、黄山市矿

源煤矿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油田大庆、玉门、东营其他金属白云鄂博(稀土)政

治政治中心北京、华盛顿等政策特区城市军事锦州科技班加罗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級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等级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超大城市:1 0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500万~1 000万人口;大城市:100万~5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劳动力和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物质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人口规模大的城市,等级高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之间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之间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

【城市化】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农民收入低,农村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科技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

国家早趋缓

(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

熟阶段资本主义发

展较早,农业

现代化的发展,

使大批农业劳动

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

国家晚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

中期加

速阶段民族独立运

动胜利,经

济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的四个阶段

①1949—1957年,上升阶段;②1958—1965年下降阶段——“上山下乡”带来的“逆城市化”;③1966—1976年,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④1977年后,回升发展阶段。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造成中心区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现象出现阶段人口流向结果郊区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向郊区城市规模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向乡镇中心区衰落,城市化水平不变再城市化后期复兴阶段郊区向城市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②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③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④推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⑤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有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③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产业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四、城市群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五、城市环境污染

污染类型污染源危害整治措施大气污染工业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破坏水质和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破坏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将噪声大的工厂搬离城区,建绿化隔离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和居民生活垃圾影响人体健康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

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生产方式等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续表)

区位因素

变化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3.区分几个因素

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的所有因素(条件)。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该条件为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农业地域分类

由于动植物地域分布不同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根据农产品的用途(或农业商品生产率的高低),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热量条件较为优越,雨热同期。水资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总量不少,但是山地多,干旱区面积大,中低产田比重高。农耕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但后备资源不多。物种资源丰富。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常有很大波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渔业比重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

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

经济

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劳动力需求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

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

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

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

械化水平用水量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

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和我国东北地区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

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社会

经济

条件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促进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人口稀少土地多,人口少,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先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发展

历史19世纪横贯东西的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生产

特点专业化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发展

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4.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

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5.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分布亚洲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区位条件水热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为主,劳动力廉价且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主要特征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三、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的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我国农耕区的家禽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而基塘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气候干旱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合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1.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气候气候温和物种牛种优良,产肉量大草原草类茂盛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消费量少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2.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措施作用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在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二、乳畜业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特大城市周边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及其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1.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乳畜业温和

湿润以人工

草场为主人口密

集地区奶牛牛奶及

奶制品高以本地

为主大牧场

放牧业干旱、

半干旱以天然

草场为主地广人

稀地区牛、羊肉、皮、

毛较高以外地

为主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型含义举例生产对象采掘工业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采煤工业加工工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

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产品性质重工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四类: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动力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根据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五类: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運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

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冶金(电解铝)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对技术要求高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变化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科技进步的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度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3.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时间早期(19世纪)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区位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市场)区位选择原则靠近燃料地(大煤田)靠近原料地(铁矿)靠近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工业类型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4.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严重污染的企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污染类型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风向: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水泥厂、酿造厂对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5.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决策者行为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可将工业地域的规模分为工业点(工厂)、工业区(上海金山)、工业枢纽(上海)、工业地区(沪宁杭工业区)。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的企业,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概念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1.传统工业区特点

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2.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

(3)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两种典型形式

(1)新发展起来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2)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

2.新工業区的特点

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内容作用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保障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5.温州乡镇企业

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以中小企业和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

6.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快)。③研究开发费用所占比例提高。④产品面向世界。

7.促使“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附近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有创新环境和文化。

8.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

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速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研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

集中度低分布特点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技能高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9.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域

国家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工业区工业中心工业区工业中心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芝加哥等西部和西南部旧金山、休斯敦等德国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南部慕尼黑等英国英格兰中部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苏格兰地区格拉斯哥日本太平洋沿岸京滨、阪神等南部和北部“硅岛”意大利西北部米兰、热那亚等东北部和中部普拉托、萨索洛等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铁路

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水路

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

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管道

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安全性能高、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二、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線、点的区位选择

1.公路选线一般方法

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2.港口的区位要求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港口腹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3.汽车站的区位要求

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既要保证城市的交通需求,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方式有方便、直接的联系,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4.航空港的区位要求

地面要开阔,利于跑道建设;要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跑道应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属于典型的混合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城市交通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交通线路拥堵、环境污染。

解决措施: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沿交通干线扩展或萎缩。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山地地势起伏大,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主要铁路干线】

“三横五纵”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断的发展中。

干线跨越省区重要意义五

纵京沪线京、津、冀、鲁、苏、皖、沪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京九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京广线京、冀、豫、鄂、湘、粤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是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焦柳线豫、鄂、湘、桂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的运量宝成—

成昆线陕、甘、川、滇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三

横京包—

包兰线京、冀、晋、蒙、宁、甘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巩固边防(续表)

干线跨越省区重要意义三

横陇海—

兰新线苏、皖、豫、陕、甘、新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是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沪杭—

浙赣—

湘黔—

贵昆线沪、浙、赣、湘、黔、滇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5.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

6.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潔生产、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的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经济效益:使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7.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思考方式污染物清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控制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控制效果比较稳定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产污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排污量减少减少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资源消耗减少增加治理污染费用减少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经济效益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污染转移无有可能8.我国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农业模式分布地区与原因农业利用特点基塘农业珠三角地势低洼易积水,水热充足低洼易涝区挖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蔗、果、花等,形成塘基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鱼塘—台

田农业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挖鱼塘,塘中养鱼、鸭,栽种水中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中种植粮、果、棉或饲料作物。塘田相互促进,可被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山区立体

农业南方山区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谷、水库中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山麓到山顶分别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发展生产,保持水土,良性循环北京留民

营模式北京大兴区人多地少,城市近郊以作物秸秆等为饲料,牲畜的粪便和部分秸秆产沼气,池渣入鱼塘或返田,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可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作者:王素慧

第3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酸》说课

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乙酸》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为味先,味以酸为首的说法,这体现着乙酸作为一种重要调料的社会价值,而进入现代社会乙酸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教材安排和学生情况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是一种酸,到了高中必修阶段乙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而选修阶段乙酸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对乙酸分类的认知呈上升变化。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能解离出H+,到了必修要知道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到了选修阶段还要了解断键方式,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是呈上升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第4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8.《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 若合一契 (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9.《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 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 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 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 (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 3.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5) 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 (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10.《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

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

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 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

第5篇: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说课稿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伴性遗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

(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含义是,并不是一提探究,就一定要动手做实验。虽然既动脑又动手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大班额、课时紧的国情下,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说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

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

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探索愿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并达到探索目的,

从而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倾听故事 引起关注

故事呈现:首先媒体呈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阅读,引

发学生对色盲症的关注。

引导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启示?

获得启示:

①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

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

②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

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信息加工 构建体系

本节聚焦 把握目标

什么是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资料对比 突出关键展示图片:多媒体打出男女染色体显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相同和不同,体现常染色体的相同和突出性染

色体的不同。介绍结构:板图男女性染色体的构成,认识X和Y的同源段和非同源段。

继续探索 挖掘根源

绘制版图:板画男女性染色体对应图,标注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位置。

分析填写:引导讨论,推出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填入表格。

再将学生分四组,每组书写一个,每组再选一个代表,黑板写出并说明子女表

现情况,完成另四个婚配图解。

问题探讨:利用“遗传图解”结合“问题链”继续探讨,归纳出色盲遗传的特点。

[三]深化理解 拓展运用

问题探索 深化理解

提出问题:如果夫妇一方是色盲或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患者,另一方正常,如何选

择生育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提出方案。

课堂交流:交流方案,解决问题,体会优生。

[四]小结知识 回馈聚焦

小结知识:可引导学生完成

(1) 伴性遗传概念 (2) 伴性遗传特点(3) 实践中的意义

(2)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

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6篇:高中物理 第三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5.3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抛体运动是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形式。与过去不同的是,教材的出发点不是直接告诉结论: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而是说它在水平方向受力如何、竖直方向受力如何;既然受这样的力,它在这两个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就应该是对应确定的。学习物理学就要学习它的基本方法,而在力学里,根据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它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而解决其他问题,这是一个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显然教材的这种处理对“方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运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后,通过前几节的学习,逐步将目光由一维情景转向二维情景,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心境。教学时,建立了抛体运动的概念后,平抛运动概念不需要从大量例子中归纳,抽象,只需说明平抛运动特点的条件即可。

在讨论抛体的位置,轨迹和抛体的速度问题时,把平抛运动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和牛顿第二定律确定抛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并用数学方法得到轨迹方程。这是一种重视理论分析与演绎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体育运动中,都有抛掷物体的经历,也有观察抛体运动的经历。也大概知道抛体运动的轨迹特点。因抛体运动在物理中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应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提升到物理概念。抛体运动是学生第一次应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对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并且学生已有直线运动知识准备及牛顿第一,二定律作基础。可以接受和深入理解用两个运动的合成的方法讨论平抛运动,实现知识迁移。 3.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在知识涉及面上既有平抛运动又有斜抛运动,教学开始先让学生通过现象感知,得出抛体运动概念及平抛运动概念。然后再通过理论分析,猜想平抛运动的规律。最后再通过化曲为直,化难为简的思想方法,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领会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升华。教学当中及时的练习可以加深同学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教育功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知道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理解平抛运动的运动学规律,,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3.从运动学角度理解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替代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主动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难点: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理论探究,启发引导,归纳分析。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体验感知,生成概念。 课件投影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感知抛体运动) 课件展示平抛运动的性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性质)

(二)实验演示,理论探究把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一.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由化曲为直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分析猜想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然后课件展示平抛运动的动画。通过演示实验验证猜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课件展示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ox

1、位置xv0ty1gt22y

2、轨迹yg2x22v0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位移xv0ty1gt22Ov0θlAxP(x,y)By位移大小:lx2y2(v0t)2(方向:tan1gt2ygt2xv0t2v01gt2)2

24、速度vxv0vygt速度大小:方向:Ov0αxP(x,y)vxyvy22vxvyv2v0(gt)2vtanvyv0 (设计意图:用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利用数学知识探究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轨迹、位移、速度。学生推导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用心

爱心

专心

gtv0(三)知识迁移深化

Oθv0O′lαAxP(x,y)

2、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O ′有什么特点?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Bαvx=v0yvyv

1、位移偏向角θ与速度偏向角α有什么关系?1gt2ygt2tan位移偏向角θ:xv0t2v0gt速度偏向角α:tanv0v0vytan2tan 例1 小球从h 高处以v0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求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t 和水平射程x ?Ov0hx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1gt22得t2hg平抛运动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仅与下落的高度h有关,与初速度v0 无关。平抛物体的水平射程(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v0 和下落的高度h有关。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射程xv0tv02hg(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得出位移偏向角与速度偏向角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例题的讲解练习,使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时间,射程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平抛运动的决定因素的得出就水到渠成,学生也容易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平抛运动的决定因素(1)飞行时间:(2)水平射程:t2hgxv0tv02hgt(3)位移偏向角θ与速度偏向角α:tan2tan

(四)总结

总结:利用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分位移、分速度分解合成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曲线运动)(曲线运动)

(五)板书设计

1.平抛运动的定义:

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的性质: 匀变速曲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

(六)布置作业

(七)课后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7篇: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

编写:2012学年化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

2.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预备知识】

1、列举一些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或日常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例子。

2、物理课本上是怎样衡量宏观物体的运动快慢的呢?化学反应快慢又应该怎样衡量呢?

【基本知识】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来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的物理量。 3.数学表达式:v=。 4.常用单位:或。 注意:

(1)在同一化学反应里,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但表示的意义,故在反应时应指明用哪种物质来表示。

(2)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值,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某一时间段内的速率,而非速率(填平均或瞬时)。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之比。

(4)固体或气体反应中的液体物质,反应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浓度”是变的, 因此一般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课堂练习1】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min)B.1mol/(L·min)C.2mol/(L·min)D.3mol/(L·min) 【课堂练习2】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

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A.B.C.D. 转化率=反应中消耗的量/反应开始时投入的该物质的总量

二、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1.对于反应:mA+nB=pC+qD,υ(A):υ(B):υ(C):υ(D)=。

2.比较相同条件或不同条件下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应把用不同物质或不同单位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后,才能比较。

【课堂练习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υ(H2)=0.1 mol/(L·min)B.υ(NH3)=0.3 mol/(L·min)C.υ(N 2)=0.2mol/(L·min)D.υ(H2)=0.3 mol/(L·min)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由反应物的决定

2、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⑴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反应速率;降底温度,可反应速率。 ⑵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能化学反应速率。

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除了、,还有:①固体的表面积。一般说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反应速率。②反应物的状态。③溶液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课堂练习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10℃ 10mL 4mol/L的X溶液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课堂练习5】铁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8篇:必修2第三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

第三单元教学总体设计

田燕

一.单元综述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本单元所选游记散文都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或清新俊朗,或平实朴拙,或铺排繁复,各具其妙,但其共同特点是,文章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更重要的是借写景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②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以便于分析理解作品。 2.过程与方法:

①积累文言文中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②理解并恰当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人乐观豁达的胸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材简析

1.《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文中记录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对于生死的感慨。

2.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写月夜之景和主客问答,虽然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主旋律却是表达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3.《游褒禅山记》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文章借游山水的感受阐释做学问、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并辨证的分析了“物”“志”“力”三者的关系,给人以深刻启迪。

四.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

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 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3.讲读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⒉教师指导朗读:

会(ku„i)稽 修禊(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⒋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⒌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⒍提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⒎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

2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⒈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 (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 明确: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 情。”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 ⒉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五、总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

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

⒉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第

二、三两部分并背诵。 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节

二、讲析第二部分:

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⒉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或,悟,因) 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之、系) 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 ⒊学生齐读课文

⒋讨论分析:

⑴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⑵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 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⑶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⒌学生试背第二部分

三、讲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第四段 (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 (3)讨论、分析:

①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②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学生试背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

4 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 2.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能力目标: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如何理解。

2、景、情、理的融合,写景的技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和“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重读、韵脚),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2、字词过关

3、集体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重点研读

1、请一位学生朗读,重点字句的分析。

5

2、第一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 第二层,第

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五—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况。

3、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4、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以喜悦为主。

五、第二段内容分析 疏通文字后提问

1、 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 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

六、布置作业

背诵

一、二段,预习

三、四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三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悲伤。

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分析第四段

6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色彩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主要从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理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没有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不科学,他是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区别。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5、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际是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心态。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是议论还是抒情,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缅怀历史人物,显示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写作更为自由。如开头几句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很适宜于朗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习题

7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

8 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

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9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

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1) 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10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11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布置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

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

1、

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12

13

上一篇:饲料公司各岗位职责下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