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推荐10篇)
课程标准:
本章为高中必修模块的开篇第一章,从实验入手,重点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等,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另外,在做化学实验时,取用的药品都是可以称量的,但分子、原子、离子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是难以称量的,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可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及其由此导出的其它物理量如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是中学化学的计算核心,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伤害的事件非常多,你知道哪些?哪些与化学有关?请你说出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并加以预防。学生思考、讨论。
有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对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实验安全,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你学习了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回顾、讨论交流,让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新知学习新知学习
投影 有关一些典型的伤害实例和违规实验操作所发生的伤害。
通过血的事实,告诉学生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学生观看,感受颇深。
归纳整理 化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学生总结,交流,相互补充。
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 要做到实验安全,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整理,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偶发事件的处理 练一练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水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巩固练习
&nb sp;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2.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
练一练1.AB 2.B
巩固练习:1.C 2.D 3.B 4.D 5.C 6.D 7.D 8.D 9.C 10.B
11.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无爆鸣声,说明氢气纯净;若氢气不纯,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必须验纯。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难点:SO42-的检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
新知学习
思考交流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粗盐的提纯实验所用的仪器有哪些?
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正确把握此实验。
实验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实验反思 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操作不熟练,液体外溅现象严重;
&nb sp;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
3.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与固体的迸溅现象比较严重;
4.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
通过出现的问题,学生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巩固练习
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发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2.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A.15.5g
B.15.0g
C.14.5g
D.14.0g
3.将下列某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无明显热效应,则该物质是()
A.固体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浓硫酸
4.下列是有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操作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 1.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
2.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
新知学习问题探究
配制200 g 5%的NaCl溶液,需要哪些实验用品和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归纳整理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玻璃棒、小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
学习探究
引导学生阅读
教材
配制5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多少克Na2CO3固体?能否知道所用水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认识丁达尔效应
3.逐步探究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
4.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难点:丁达尔效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1.从学过的溶液组成导入
2.从纳米科技简介导入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指导阅读 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阅读教材第22页有关内容
归纳整理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分散剂。
思考讨论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的能使方式有哪些,并各举一两例 分散质 分散剂 举例
气体 气体 空气
液体 气体 云、雾
固体 气体 烟灰尘
第三节 硫酸硝酸和氨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3、通过硝酸跟硫酸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硝酸的氧化性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
导入 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后,而能被浓H2SO4氧化,那么在氢之前的金属是否更容易被其氧化呢?
新知学习
活动探究 ①将一根随时处理完氧化膜的铝条迅速
置于盛饱和CuSO4溶液的试管中,过一
会儿取出。(可用热NaOH溶液处理氧化
膜,)
②把铝条表面的铜用砂纸打掉洗净后,将其插入盛浓H2SO4的试管中,1~2分
钟后取出。
③把②中的铝条放入饱和CuSO4溶液
中,过一会儿取出。
④把③中铝条取出,置于浓H2SO4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习探究
1、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洁净铝条置于浓H2SO4中无明显现象,难道不反应吗?
3、①③对比,现象不同,说明在②中一定发生了某种反应。根据铝的性质,推测发生了什么反应?该过程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4、实验④说明了什么问题? 2Al+3Cu2+==2Al3++3Cu
学生联想到Al2O3保护膜的作用
思考总结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特征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铵根检验方法。了解氮的循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氮元素最高价态的化合物——硝酸的性质,今天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新知学习
思考
交流 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色、味、态、密度(与空气比较)。并演示实验4-9 观察实验现象,阅读教材P—87资料卡片。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学习
探究 实验装置分析:
1、为什么烧瓶内会产生喷泉?
2、为什么要用干燥的烧瓶?
3、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分组讨论
应用
提高
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
学习
探究 实验现象分析:
1、实验体现氨气的什么性质?
2、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一、完成由初中思维向高中思维的过渡
(一) 给学生适应的空间。 在刚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时, 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陌生的环境, 而在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他们就会采取自己所熟悉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比如, 在初中时听从教师的进度进行学习, 教师会做好准备, 而他们只需要接受教师“投喂”的知识就可以。 而在高中学习中, 教师上课时只会讲精要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查漏补缺等自主性学习。 如果开始教师和学生不能配合好, 就会对学生造成打击, 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 教师应在教学之初, 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节奏中, 给予他们适应的空间, 引导他们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 迅速进入高中学习模式。 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 学生需要对整个高中的知识有一定了解,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因为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不同的, 学习时间不够充足, 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要养成自主习惯, 在每一章学习前, 对章节所学习内容做一定了解, 不仅仅是预习, 还要将力所能及的知识全部吸收, 再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知识的重难点, 带着问题听课, 比如,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当中充当氧化剂, 而在另一个化学反应当中充当还原剂呢?对这种问题如果不进行自学的话, 则是不会发现的, 在课堂上直接听课也不会留下太深印象, 没有从根本上吸收知识。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提出问题并尽力找出答案, 无法解答的再在课堂上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减少学习中的漏洞。 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高中的学习模式当中, 才能进行高效教学。
(三) 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在高中学习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就会发现, 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像初中教师一样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板书也是一字不差地供学生誊抄。 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 让教师在讲课时无法将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完整、详细的讲解, 板书更是仅有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过程, 所以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 一节课下来可能寥寥无几。化学知识点细碎繁多的特点, 要求学生在学习时, 将所有知识点都掌握, 这就需要学生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将课前自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记录教师所讲的重难点, 还要将做题时涉及的知识点积累起来, 这样不仅方便在日常学习中随时进行巩固, 而且有利于在考前复习时, 逐一回顾, 查缺补漏。
二、高一化学教学重在基础
(一) 课堂教学以基础为主。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 化学所考察的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化学反应, 而是逐渐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即便是考察书上没有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它的本质, 也是最基本的四种反应类型。 所以, 这种考验学生能力的题, 其实考察的还是学生是否对化学的本质有深入了解。 因而, 教师不能忽视化学基础的学习, 打好基础才是能力提升的关键。 在教授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的本质、原理及组成等知识, 扎实基础。 此外, 由于高一化学苏教版的内容很广泛, 因此教师不应任意拓展知识, 使得本末倒置, 加重学生负担。
(二) 课外学习知识延伸。 对于能力的考察, 主要还是对基础的考察, 在基础特别扎实的情况下, 即使是没有见过的化学反应, 也能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进行推导。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 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不懂得变通, 这就不算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为此, 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可以练习一些相关化学题目, 从中寻找规律, 延伸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而不仅仅是背熟了化学方程式。 如, 在学习离子反应时, 书上只有几个离子方程式, 但是涵盖了许多物质反应的本质, 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化学方程式以外, 寻找其他物质也是相同的离子方程式。 再比如,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 (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 还有少量Fe2O3、Fe O、Ca O、Al2O3和Si O2等) 为原料制备硼酸 (H3BO3) , 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道题的本质其实是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及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离子反应, 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又要具备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三、书本与实验相结合
(一) 实验可以切身感受化学。 在新课标的学习要求下, 学生的实验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考大题中, 实验题分数占比重很大, 苏教版教材中的实验也很多。 教师应当结合所学知识, 给予学生实验机会, 并要求他们对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化学原理等进行总结。 一些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其实在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没有切身体会时, 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 书本上的实验现象, 钠在与水反应时发光发热, 在水面移动等现象, 单凭想象, 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激烈反应的, 更不用说钠与酸更加激烈的反应现象。 所以, 应该让学生亲自看到整个化学反应过程, 感受化学反应的魅力, 如此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也会加深。
(二) 书本与实验相辅相成。 化学的学习, 既离不开书本中的化学原理解析, 又离不开试验中真实的化学反应现象。 在初中化学中提及活泼金属可以把不活泼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是否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悖? 通过金属钠和水的实验, 再通过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 让学生对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置换有了深度认识。 为此, 教师要将教材的学习和实验紧紧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促进其实验能力提升。
在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提高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 推断能力, 将教材广泛细密的特点发挥出来, 为学生对化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对于刚刚踏入高中学习校园的学生来说, 高中的难度和强度, 都比初中上升了一个档次, 尤其是化学这种理科科目, 在初中阶段教授的都是一些简单基础的知识, 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老师, 所接受的知识数量、质量、版本等参差不齐。因此, 如何把握知识的难度、如何充分发挥苏教版的特点、如何根据最新的高考要求进行教学, 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艾志伟.提高高一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 2011 (19) .
[2]阮丽娟.新课标下高一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广州化工, 2009 (04) .
【关键词】地理必修一 教学建议
引言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要领。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决定高考采用全国卷,为准确把握全国卷,必须从我们日常教学做起,加强教材研究,以下是我对必修一教材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教材分析:
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它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通过地理必修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入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建议:
1、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同事交流中学习。
2、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改的更是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不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最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即:突出模块性。相对而言,模块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模块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在知识的深度上缺乏系统化,使学生对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了解甚少,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从高考备考的角度对课本作一定的补充,在教学中板书要清晰,知识结构完整,要求学生做笔记,在书上对重点内容要由一定勾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在课标在每节教案中必须列出,学习钻研教材;在收集优秀教案的基础上,撰写符合学情的优质教案,教案环节要完整,大致要有十个环节:
(1)课标要求;(2)教材内容分析;(3)教学目标;(4)学生学习情况分析;(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6)教学重点和难点;(7)教学资源;(8)教学过程设计;(9)教学评价;(10)教学反思
南川地理必修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中图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8课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7课时);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课时);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9课时);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组成情况,包含初中就学于何种学校、学校开设地理的情况、家庭情况等;其次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运动”等,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
5、网上的课件需重新编排,每节课图片不要多。
6、作业和练习:高一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不需要订练习或对资料进行一定删减后使用,可利用填充图册,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作业进行合理删减,做到统一;
7、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地理学科的图表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主,难度大,课时紧,重庆的区县一般每周2课时,完成课程难度较大的,可每2周在晚自习中安排1节。
8、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实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选择案例,如:地 震、台风、寒潮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9、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最好每周1次),相互听课,不论校内、校外,共同交流,相互提高;
【1】 在等比数列{an}中,a1+a2+a3=-3,a1a2a3=8 ①求通项公式,②求a1a3a5a7a9.【2】 有四个数,前三个成等差,后三个成等比,首末两项和37,中间两项和36,求这四个数.【3】等比数列{an}中,(1)、已知a24,a51,求通项公式.2(2)、已知a3a4a5=8,求a2a3a4a5a6的值.【4】 设{an}是等差数列,bn()n,已知b1b2b3an.5】 若数列{an}成等比数列,且an>0,前n项和为80,其中最大项为54,前2n项之和为6560,求S100=?
5、利用an,Sn的公式及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例6】 数列{an}中,a1=1,且anan+1=4n,求前n项和Sn.解析:由已知得anan+1=4n
……①
12a211,b1b2b3,求等差数列的通项88
一、教学方式方法
1、针对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
3、课前反复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考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
4、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
5、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二、教学方案
1.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仔细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点,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3.授课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教学的观念。(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4.作业布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作业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量性。作业一定要适量,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2)层次性。首先,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其次,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也要分出层次,使各种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3)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
(4)实践性.作业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必要时还可以自编一些题目,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5)探索性。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每次作业都要尽可能设计一道难度适当的探索性题目,让学生通过做作业逐步培养分析,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作业批改要坚持教师全批全改与学生订正相结合;对学困生的作业,还要在批改后及时具体指导,及时补差。5.测验评价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2NaCl 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点燃)CuCl2 Cl2+H2 ===(点燃)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 ===(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 连接。
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 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 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十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 ======(浓H2SO4)12C+11H2O放热H2SO4(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H2SO4(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 == Cu(NO3)2+2NO2 ↑+4H2O 8HNO3(稀)+3Cu 3Cu(NO3)2+2NO ↑+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O2,HN(+3)O2,N(+2)O,N(+1)2O,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化学性质与酸反应
二.铝的化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并且可以加以运用。3,让学生学会推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让学生形成团队参与讨论,了解合作的好处,让学生知道宏观和微观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知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要灵活运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方法:运用逻辑,联系实际推理 【教学过程】
【引入】提问:一个排有多少人?一个连有多少人?一个营有多少人?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
继续提问:排,连,营都是对一定人数的计算单位,那么我们喝进去的水怎么计算呢?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
【板书】物质的量
科学实验表明,在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我们就说它为1摩尔。
【板书】1,物质的量是物理量
【拓展】国际单位制的7个物理量
【板书】2,符号,n
3,单位,mol
说明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可数的物质。
【板书】阿伏加徳罗常数
1,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2,符号:一般用NA表示
3,NA ≈ 6.02 ×1023mol-1
4,单位: mol-1(每摩尔)
【板书】
n=N除以NA
【课堂练习】
1molH2O中:
约含有____________个水分子,约含有__________个O,_____mol O
约含有__________个H,_____mol H
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
一、单质铝(Al)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与碱反应。铝极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Al-3e-=Al3+。
1.铝与非金属反应
铝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如氧气、氯气、硫、溴等,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盐。
4Al+3O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2Al2O3;2Al+3S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Al2S3;2Al+3Cl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2AlCl3;
2.铝与酸反应
这里所说的酸,主要指稀硫酸和稀盐酸,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注意钝化也属于化学变化。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3.铝与强碱反应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与强碱反应,是铝特有的性质,(锌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了解即可)
2Al+2NaOH+2H2O==2NaAlO2+3H2↑;对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该反应的本质是铝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2Al+6H2O=2Al(OH)3+3H2↑;然后,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2Al(OH)3+2NaOH=2NaAlO2+4H2O。在整个过程中,水是氧化剂,而氢氧化钠不是氧化剂。在解答电子转移和电线桥双线桥法的题目中要注意。
4.铝热反应
铝热反应是指铝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金属氧化物,置换金属单质的一种反应,不是特指与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2Al+Fe2O3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2Fe+Al2O3,
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钨,二氧化锰等等。
二、氧化铝(Al2O3)
氧化铝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可以与酸碱反应。
1.氧化铝与酸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对应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
2.氧化铝与碱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对应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3.电解氧化铝生成金属铝
2Al2O3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4Al+3O2↑;加入冰晶石可以降低电解温度。
三、氯化铝(AlCl3)
氯化铝,这里主要说明铝离子的性质,可以与碱反应。
1.氯化铝与弱碱反应
AlCl3+3NH3.H2O=Al(OH)3↓+3NH4Cl;对应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2.氯化铝与强碱反应
少量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3NaCl;
大量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3NaCl+H2O;
依据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首先生成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消失;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氯化铝溶液,首先没有明显现象,最后生成白色沉淀;③通过两种溶液互相滴加,可以鉴别氯化铝和氢氧化钠。
四、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可以与强酸或强碱反应。氢氧化铝可以进行酸式水解可碱式水解,H++AlO2-+H2O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Al(OH)3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Al3++3OH-.
1.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对应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2.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对应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3.氢氧化铝加热分解
2Al(OH)3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Al2O3+3H2O
五、偏铝酸钠(NaAlO2)
高中化学中,偏铝酸钠只是在体现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时候出现,这里只说明偏铝酸钠与酸的反应。
1.偏铝酸钠与弱酸反应
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
2.偏铝酸钠与强酸反应
NaAlO2+4HCl=AlCl3+NaCl+2H2O
六、硫酸铝钾(KAl(SO4)2)
KAl(SO4)2•12H2O,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明矾。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KAl(SO4)2=K++Al3++2SO42-,Al3+会水解:Al3++3H2O=Al(OH)3+3H+
附加:氢氧化铝的制法
1.铝离子与弱碱反应
铝离子与强碱反应容易过量,不好控制。
AlCl3+3NH3•H2O=Al(OH)3↓+3NH4Cl;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2.偏铝酸根与弱酸反应
偏铝酸根与强酸容易生成铝离子。
NaAlO2+2H2O+CO2=Al(OH)3↓+NaHCO3;离子方程式:AlO2-+2H2O+CO2=Al(OH)3↓+HCO3-,
3.偏离酸根与铝离子反应
偏铝酸根与氯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
1. 能力目标:
① Listening: gain useful information and clear views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
② Speaking: express one’s attitude or views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 appropriate words.
③ Reading: let Ss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④ Writing: write a letter about how to make friends
2. 知识目标:
① Talk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 how to BE friends; how to gain friendship
② Us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
so do I / neither do I
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All right
Yes,but…
③ to get the Ss to master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④ vocabulary and phrases: upset, calm, concern, careless, loose, cheat, list, share, German, series, outdoors, crazy, purpose, thunder, entirely, power, trust, suffer, teenager, advice, quiz, editor, communicate, situation,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go through, hide away,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so as to, face to face, according to,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with, join in, be upset about, for once
3. 情感目标:
① To arise S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② To encourage Ss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and make Ss confident;
③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4. 策略目标:
① To develop Ss’ cognitive strategy: making notes when listening carefully;
② To develop and improve Ss’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5. 文化目标:
To enable the Ss to come to know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making friend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6. 现实目标
① To make Ss respect each other and friendship
② To make them get well with one another in society
Teaching steps:
Period one
Step 1. warming up
1. Ss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ULD LANG SYNE.
2. Brainstorming: let Ss say some words about friendship:careful, warm-hearted, honest, friendly, brave, humorous, funny, smart, kind, open-minded, responsible….
3. To let Ss make a correct choice about their questions that they meet in warming up.
Step 2. practice speaking
1. Ss talk about their old friend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alk about their appearance, personality, hobbies, etc.
2. Self-introduction or work in pairs
3. Ss ca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life or learning
Step 3. Make new friends
1. Ss go around and ask their new friends some information and fill in the following form name age/hobbies/favorite sports, books …
2. Report to the class: who will probably be your friend why.
Step 4. Do a survey
Ss do the survey in the text on P1
Step 5. Listening and talking
Do Workbook on P41 (Talking). While Ss listen to the material, ask them to take notes about the speaker’s views of making friends.
When Ss make their conversation, ask them to 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I am afraid not exactly I agree I think that is a good idea of course not
Step 6. Discussion
Divide Ss four in one group and each group choose a topic to discuss. There are four topics.
Topic 1: Why do you need friends? Make a list of reasons why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you.
Topic 2: There is a saying “to have a good friend, you need to be a good frien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aying and how can you be a good friend?
Topic 3: 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 What else can be your friend? Why?
Topic 4: List some qualities of a person who does not make friend easily.
Step 7. Summary
1. Ask Ss themselves to summarize what is friendship and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making friends.
2. T show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riendship and a poem about friendship.
What is friendship?
I want to fin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friendship?
When it rains, I think friendship is a small umbrella.
It can give me a piece of clear sky.
When I’m crying, I think friendship is a white handkerchief.
It can wipe my tears dry.
When I am sad, I think friendship is a warm word.
It can bring me happiness again.
When I am in trouble, I think friendship is a strong hand.
It can help me escape my troubles.
When I sit in a quiet place, I think friendship is a very wonderful feeling.
It can’t be pulled and torn, because it is in everyone’s heart.
It is ther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our lives.
3. Tell Ss: make new friends and keep the old; one is silver and the other is gold.
Step 8. Evaluation
Ss finish the following evaluation form. Standard: A, B, C
Contents 自评 他评
1. I’m active in talking with others.
2. I’m active in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3. I can express myself fluently, accurately and appropriately.
4. I know more about friendship after the lesson…
5. Do you think you need to improve yourself in some ways? Which ways?
Homework:
1. Look up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warm-up and pre-reading in a dictionary.
2.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best friend.
Period two
Step 1. Warming up
Activity 1: Suppose you have to stay indoors to hide yourself for a whole year. You can never go outdoors, otherwise you will be killed. You have no telephone, computer, or TV at home.
How would you feel?
What would you do?
Four students a group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for 2 minutes.
Activity 2: Play a short part of the movies
Step 2. Predicting
Students rea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observe the pictures and the outline of it to guess:
Who is Anne’s best friend?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passage?
Step 3. Skimming
Students skim the passage in 2 minutes to get the main idea:
Who is Anne’s best friend?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Step 4. Scanning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below:
Anne in World War Ⅱ
Step 5. Intensive reading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open questions:
1. Why did the windows stay closed?
2. How did Anne feel?
3. What do you think of Anne?
4. Guess the meanings of “spellbound”, “ hold me entirely in their power” from the discourse(语篇,上下文).
5. Which sentences attract you in the passage?
Step 6. Activity
Four students a group to discuss the situation:
Suppose you four have to hide yourselves for 3 months. During the three months, you will be offered the basic food, water and clothes. Your group can take 5 things with you.
What will you take? Why?
How will you spend the 3 months?
How will you treat each other and make friends?
Step 7. Assignment
Task 1. Surf the internet to find Anne’s Diary and read some of it. Print out a piece of the diary and write down your feelings after reading it on the page. We will share the pieces and your feelings with the whole class.
Task 2.Ex 2.3 on Page3
Period three
Step 1. Warming up
Check the Ss’ assignment: task 2
Step 2. Language points:
1. add (v.)
1). To put together with something else so a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size, importance, etc.增加,添加
Please add something to what I’ve said, John.
2). To join numbers, amount, etc so as to find the total 相加
Add up these figures for me, please.
add to something: to increase 增加
The bad whether added to our difficulties
add up to总计、加起来共是
Having a big breakfast adds up to 112
add…to…把…加到…
Please add the names to your list
2. Cheat v.
1). To act in a dishonest way in order to win 欺骗;作弊
2). (of, out of) to take from (someone) in a dishonest way 骗取
The boss has cheated out of his money
1). an act of cheating 作弊行为
2). one who cheats 骗子
3. Go through
1).To examine carefully 仔细阅读或研究
I went through the students’ papers last night.
2).To experience 经历,遭受
They went through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at night
4. Crazy (adj.)
1). mad, foolish 疯狂的,愚蠢的`
It’s crazy to go out in such hot weather.
2). wildly excited; very interested 狂热的,着迷的
She is crazy about music
5. Lonely (adj.) unhappy because of being alone or without friends 孤独的,寂寞的
He has been very lonely since his wife left him.
Lonely/alone
alone
1). without or separated from others单独的
She lives alone.
2). only 仅仅,只有。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后。
The gloves alone cost $ 80.
Leave/let sb. or sth. alone: not take, touch or interfere with sb or sth 不带走,不触摸,不干涉某人或某事
Leave that alone. It’s mine.
She has asked to be left alone.
6. be concerned about/for: be worried about 担心
We’re all concerned about her safety
Concern oneself in something 从事或参与某事
He concerned himself in the case
Be concerned with… 与…有关
The car accident was concerned with my carelessness
7. upset:
1). Adj. worried; sad; angry; not calm 不安,心烦意乱, 生气
He is upset about the little things。
2). V. cause to worry, to be sad, to be angry, not to be calm 使不安,使生气
His cheating on the exam upset his mother
8.well n.井 adj. 身体好 adv. 好 Int. 噢,
George was well and truly drunk.
I couldn’t very well say no when there was no one else she could ask.
9. spellbind: to hold the complete attention of 吸引人,迷人,是入迷
The children watched spellbound as the magician took rabbits from his hat.
Step 3.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1. Finish Ex.1, 2 and 3 on Page 4.
2.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Ss do Ex.1 and 2 on Page 5. Then let the Ss themselves discover the structures.
Step 4. Practice
Using structures on Page 42: ask the Ss to use indirect speech to retell the story.
Step 5. Assignment
Finish Workbook. Ex, 1 and 2 on page 41 and 42.
Period four
Step 1. Revision
Check the Ss’ assignment.
Step 2. Reading
Ss read the letter on page 6 and tell each other how to help the student named Lisa
Notes:
1. get along with
2. fall in love with
Step 3. Listening
Ss should take notes while they are listening.
1 .first listening: Ss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part 2 on page 6.
2. second listening: Ss listen again and finish part 3 on page 6.
Step 4. Listening
Ss listen to a story about Anne and try to finish Workbook. Ex 1 and 2 on page 43 and page 44.
Step 5. Speaking
Ss work in groups of four, design a questionnaire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friends your classmates are. They can use the quiz in the warming up to help them.
Step 6. Assignment
1. Ss prepare the reading task on page 44.
2. Surf the internet and find some material about friendship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eriod five
Step 1. Warming up
Ss say something about making friends and how to maintain friendship.
Step 2. Listening
Ss listen to a short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on page 41 (listening).
Step 3. Reading
1. first reading: Ss read the passage about friendship in Hawaii and finish Workbook.Ex1.on page 45.
2. second reading: Ss read again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 on page 45.
3. Ss share their material about friendship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groups, and then choose some groups to show theirs in class.
Step 4. Discussion
What do you and your friends think is cool?
Ss look at the photos on page 46 and in groups of four talk about whether what they are doing is cool or not.
Ask Ss to us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hile they talk:
I think that… is cool/ isn’t cool because ….
I think so.
I don’t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
I don’t agree with you.
Step 5. Assignment
Ss collect some proverbs about friendship.
Period six
Step 1. Pre-writing
1. Read a letter from a student called Xiao dong.
2. Go over the advice on page 7 and be ready for writing.
Step 2. While-writing
Ask the Ss to write a letter to Xiao dong as an editor and give him some advice.
1. Ss make a list of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ey can need
2. Ss begin to write the letter to Xiao dong.
3. Ss revise their letters by themselves.
4. Ss exchange their writing paper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tense, spelling, letters, structures….)
5. Ss get back their own writing paper and write the letter again.
Step 3. Post-writing
Choose some students’ writing paper and show in the class. Ask the Ss to correct the mistakes together and also learn from some good writings.
Step 4. Writing for fun
1. Ss read the passage on page 7 by themselves.
2. Ss try to write a few lines to describe their best friends or a person they know.
3. Show some Ss’ writings in class.
Step 5. Assignment
Do Workbook. writing task on page 46.
Period seven
Teachers can use this period freely.
Suggestion: Teachers can use this period to let Ss sum up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explain what Ss couldn’t understand very well in this unit. Teachers can also add more practice in this period to consolidate what the Ss have learned. Finally, ask the Ss to finish checking yourself on page 47.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的教案】推荐阅读: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12-19
高一化学必修一05-27
高一化学化学式必修一10-30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0-28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11-06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5-28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测试题10-17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10-07
高一化学教案07-25
高一化学氯气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