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精选8篇)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篇1

作为一名新教师,大学毕业走上三尺讲台,在从事高二地理教学中,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此做一个阶段性的教学反思,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教与学的突破点,在学习、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形成适合二中学生的教学模式,塑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跨度大,实际应用强,尤其是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内容,高中地理区域性与综合性的结合体。而文综高考的各科目中,对于文科生来说,地理又是一门门难度较大的科目,需要学生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地理过程,分析地理现象,逐步深入,逐步深入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而作为一名教师,则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知识,课下做好跟踪和地理知识点的落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好解题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针对本学期区域地理的学科特征,我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反馈的四方面进行改进。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二、改变教学观念

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占用整个课堂大部分时间的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构建高效的课堂。课堂上让学生发挥主动能动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研究区域的综合地理特征,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发展的规划和设计,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区域研究分析的能力。课堂上把时间交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就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对课堂中产生的疑难点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者,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支持他们的想法,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同时尽量让每一个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三、优化教学方法

区域地理教学内容复杂,综合性强,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条理性会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模糊的印象,容易混淆,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明晰教学脉络,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针对特定的知识点选取特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区域地理中涉及的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特征,有较多需要进行机械记忆的知识点,教师则可采用知识竞赛的教学方式,用同学间的竞争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性的记忆工作,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比如,可将班里四组同学分别代表四队,教师提问,让学生迅速抢答。分组积分,最后评估高低。此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的评价,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

区域地理中,对比几个区域的地理特征研究其发展的异同点已然成为高考热门,因此,对比分析、特征研究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在课堂上多有体现。比如,同时30°N纬线穿过的地区,为什么我们的华东地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中东地区则是一片片的沙漠呢?为什么同是赤道穿过的地区,有些地方是草原,有些地方趋势热带雨林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背景的对比分析,在理解地理过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四、完善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面临的学生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尤其是地理学科。由于肇庆中招考试不考地理,使得很多同学从初中开始就没有重视地理的学习,加上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在地理学习上存在更多的困难。

因此,我们要做到课程设计过程难易相结合,课堂上少讲解,多练习,讲练结合,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要求教师在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地理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帮助学生达到轻松记忆的效果。此外,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通过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活动过程多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氛围,并对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和好评。

五、做好及时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层次不同,对于所有学生用同样的标准,未免有些强人所难。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进步或打击他们的自信。因此,不能要求学生都做到一百分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并对他们的.参与和进步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积极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有所进步。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篇2

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对区域地理位置、存在问题、开发条件、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区域地理, 一方面由于没有中考压力, 所以学生们都没有认真学习, 打牢基础;另一方面区域地理内容多, 涉及面广, 地名等记忆量大, 学生普遍认为难学, 难记, 难区别。区域地理是“必修三”学习的基础, “必修三”是区域地理的升华。因此把“必修三”和区域地理结合教学是提高二者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总结, 我对以下几个章节内容进行教学尝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德国

1.德国的地理位置: (1) 经纬度位置:所跨经度为东经5°~15°, 纬度为北纬47°~55°。 (2) 海陆位置:位于大西洋东岸, 亚欧大陆西部, 西北部临北海, 东北部临波罗的海。 (3) 相邻位置:陆上与波兰, 捷克, 奥地利, 瑞士, 法国, 卢森堡, 比利时, 荷兰, 丹麦等9个国家接壤, 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邻国最多的国家。

2.莱茵河的综合开发: (结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 (1)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地势南高北低, 呈阶梯状, 北部波德平原, 地势低平, 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冬暖夏凉, 年温差小, 多雨多雾, 全年没有干季。水系: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 西北流经荷兰等六个国家, 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千米, 在德国境内有867千米。流域面积超过22万平方千米, 它已成为国际航运水道。支流很多, 主要有美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莱茵河水量丰富, 汛期长, 航运便利。矿产资源:这里煤炭资源丰富, 煤质好, 煤种全。 (2)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莱茵河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水质很好, 到了二战, 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 河道淤积泥沙, 水质变差。二战后, 由于各工业的发展,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又大量排放工业“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 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物灭绝, 生物多样性减少。随着工业的增加, 水体污染更加严重。同时莱茵河也发生了大洪水, 前后50年间共发生了十余次洪涝灾害, 问题十分严重。 (3) 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 1950年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 (IKSR) 。IKSR对莱茵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很多手段如:植树种草, 恢复河岸绿化植被, 对河段裁弯取直, 治理污染, 垃圾发电, 进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4) 流域的开发成果:经过治理, 莱茵河生态系统改善, 洪水保护和防治, 水质改善, 地下水得到保护。莱茵河的航运能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河道平坦开阔, 流量平稳, 全年无结冰期, 可通航, 流经国家众多, 城市发达, 经济腹地广阔。在德国南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发展水电, 供应清洁能源, 沿岸发展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在德国利用莱茵河进行灌溉, 养殖, 提高农业收入。沿岸通过环境治理, 水质优良, 兴建各种公园, 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玩, 增加了旅游收入。

3.德国能源资源的开发: (结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1) 资源开发条件。煤炭:莱茵河流域煤炭储量占全德90%, 分布广。开采条件好, 埋藏较浅, 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适合煤变焦, 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适合煤发电, 为城市提供绿色能源。市场:煤炭是德国主要能源, 可满足德国各工业发展。在德国中西部鲁尔区发展了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交通:德国有便利的水陆运输和充足的水源, 且有运河相连, 河网密布, 水运便利。欧洲大陆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铁路都经过德国, 因此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部海上交通也十分便利, 陆上与众多欧盟国家接壤, 联系非常方便。 (2) 能源综合利用。改革能源供应体系:德国制定法规,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价格由政府、企业和用户协调商定, 可以保证市场的灵活性, 能源供应有序, 可以有效地保障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为了环境保护, 德国采取能源结构多元化, 降低煤炭比重, 增加风能、水能、生物能、核能、天然气等开发利用。大力推广节能:德国不断发展科技, 推广节能设备, 提高能源利用率, 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制定法规, 提高公民节能环保的意识。采取一系列重振经济措施:改造落后企业, 关闭高耗能的工业, 开发新技术, 实行协作化专业化生产, 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 改善交通网络, 优化环境。 (3) 德国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了治理环境污染, 德国政策设立环境保护机构, 统一法令。首先建污水处理厂, 设备先进, 技术世界一流。各工厂将废物回收利用, 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在电厂附近建硫酸厂、水泥厂、砖厂等建筑材料厂, 既减少废弃物排放, 减少大气污染, 又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加经济收入。针对煤田的露天开采区, 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实施土地复垦, 建立高效蔬菜、水果、肉蛋奶生产基地。其次, 调整煤炭工业, 提高煤炭工业的规模, 减少数量, 淘汰落后企业。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德国以化学工业为主, 产品附加值高, 精细化工产品多样。

4.德国农业发展: (结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影响德国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地形、气候、交通、市场等。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的差异。德国南部是高原山地, 日照时间较长,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盛产烟草、啤酒花, 在慕尼黑形成著名的啤酒生产基地。德国北部波德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较贫瘠,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但多雨多雾, 日照时间较少, 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这里主要发展乳畜业。

分析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区, 影响因素: (结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 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影响因素:饲料和市场因素。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发展了乳畜业, 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郊也发展了乳畜业。

5.德国工业化与城市化: (结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分析鲁尔区区位优势, 衰退原因, 综合治理措施: (结合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邻近法国洛林铁矿区或利用水运从国外运铁矿石进入鲁尔区、莱茵河作为水源, 水源充足、铁路, 公路, 水运发达, 水陆交通便利、德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邻国众多, 市场广阔。衰退原因:由于石油,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德国煤炭的地位逐步下降, 各国纷纷发展了钢铁产业, 同时钢铁的替代品增多,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德国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以煤炭、钢铁工业为核心, 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治理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 拓展和完善交通网, 加强科学技术发展, 消除污染和美化环境。

分析城市化的含义、标志、衡量指标、意义。 (结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乡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土地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出现城市群, 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分析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和问题:一般城市化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英国等发达国家起步于工业革命时期, 起步早, 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水平高, 今后的发展速度放慢, 甚至有些国家, 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起步于二战后, 起步晚, 目前处于初期和中期;水平低,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的速度较快, 但人口的不规范流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发展不合理。

6.德国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 (结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 德国85%以上居住在城市, 是欧洲人口出生率最低国家之一。德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在德国南部城市 (如慕尼黑) 发展新兴产业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工业、啤酒等, 随产业转移, 人口从北部迁往南部。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可以加快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可以通过企业把转出国和转入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会改变自然地理环境, 可能污染转入国的环境,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必然影响到人口的迁移,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以上以德国为例, 分析区域的各种问题, 世界重要国家如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埃及和英国等都可以用这样的思路透彻分析, 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 (人教版) 必修三主要阐述不同区域的特征, 区域地理则对世界和中国的各个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区域地理是“必修三”学习的基础, “必修三”是区域地理的升华。本文以德国为例, 把“必修三”和区域地理结合教学, 从德国的地理位置、莱茵河流域的开发、德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德国农业、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口和产业转移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进行尝试,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45-01

1 教材的处理及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的处理:本节课为两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后部分知识中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知识调整到第一课时讲,第二课时为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训练,这样增强了知识完整性。(2)教学思路的设计。本节教学思路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关注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③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 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②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③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的差异;④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②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②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3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4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5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相结合。

6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相关人口增长资料。

7 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是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为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图片。师问:2009.6.5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环境日)。教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必修一我们主要学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必修二人文地理环境,也就是人类活动与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教师再次出示幻灯片:世界第60亿人口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图片。进而提出问题:世界乃至中国为何这么关注这一刻?(学生回答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太多)。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过程的教学环节。如教师在讲授“历史上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还是先用幻灯片出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接着师生共同归纳步骤与方法:先看图名,再看图例,然后看横纵坐标代表的变量及关系,最后看曲线的形状(陡缓)及表达的含义。最后教师让同学们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思考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②这幅“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反映了人口增长的哪些特点?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及学生读数据图表,自主学习完成问题。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来对学生进行读图技能的培养。因为本部分知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中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引导。

再如教师讲授“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时,教师出示板书:计算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然后教师再出示本地区(海拉尔区)2007年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及总人口数,求算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数据计算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初步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理解人口增长要素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教师再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通过读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总结出世界人口各地区(大洲)人口增长有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读人口增长的柱状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空间分布不均。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问:当代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如何体现?(学生回答)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甚至零增长、负增长。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布置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活动题的探究,尤其是通过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及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还有教师讲到: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问题时,学生可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①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多种因素的制约及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有了教师讲授的人口增长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出示三幅漫画,启发学生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漫画来揭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最后教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同时进行归纳:就业压力过大,劳动力过剩等问题。教师提问: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应采取何种对策应对?教师归纳:计划生育、鼓励移民。

本部分知识包含的范围较广,也很抽象,可利用学生熟悉的国家作为切入点,共同分析、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以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为例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篇4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2)原因:

(地中海气候)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4、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产业转移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它(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

4、方向: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

5、举例:亚洲:美国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第一次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珠三角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7、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自然:(1)黄土土质疏松(2)降水集中,多暴雨(3)垂直节理发育(4)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轮荒;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开矿;无计划建窑洞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破坏工矿交通设施 危害

3)水、土、肥大量流失

干旱灾害频发

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 加剧洪涝(下游“地上河”)灾情

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措施

生物:植树造林

工程

: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治理小流域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 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

洞庭湖 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洪灾

湿地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

案例: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

动 力 地 面 状 况

人 为 因 素

多沙物质 植被稀少

化的治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地理位置:地处美国东南部,流域面积广大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

有利基自然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冬春较多,夏秋较少,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本

条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条

件件不利: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等灾害频繁 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⑴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⑵ 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

治理措施

⑴ 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 ⑵ 因地制宜地开发 经验 ⑶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⑷ 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⑴ 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综合开发 启示 ⑵

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⑶重视环境生态问题,走流域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况 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态 特点:干旱少雨,自然环境脆弱

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 治理(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3)下游:跨流域调水(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5)增强节水意识

小结: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

淹没农田拦蓄洪水

迁移居民 灌溉农田

泥沙淤积 发展航运负 积物种减少 养殖水产面 极调节径流 地下水变化影 作发展旅游 水体富营养化响 用调节气候 地震、滑坡增加

提供水源 土壤盐渍化

清洁能源 海岸侵蚀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区域概况:

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

(3)水资源:河流众多,水量比较丰富,含沙量较小,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4)生物资源:森林、草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林、牧、渔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

2、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条件: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

(2)经济基础: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利于农业的现代化(3)科技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4)交通: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5)市场(6)政策

三、农业发展

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 2 吉林:玉米、高粱辽宁:冬小麦、棉花

3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

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补充:沼泽地的保护

沼泽成因:①河流众多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④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不利于水分下渗。

生态作用: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然蓄水池和水源地②对调节气候,保护和

改善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③是鸟类栖息地,沼泽植物也是重要生物资源。

过度开垦的负面影响:①引起气候变干;②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盐渍化土壤面积扩大;③河

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④动植物资源减少等,使生态环境恶化。

保护措施:停止对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开发,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实行重点保护,退耕还林、还

草、还湿。

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

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

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形成水运网)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

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

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欧洲最稠密交通网,区内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

4、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三、思维发散: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 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

① 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 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 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 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 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 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工业主导

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推 促标志:工业产值

动 进人口、地域

概念:农村 城市及文明

指标: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比重标志:城市人口比重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模式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苏南模式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1、区域特征:

(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口就超过50万。

2、现状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3、问题

4、措施 生态:环境污染(水体)治理污染

调整行政区划提高聚集力 经济:城市化质量不高和辐射力(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建设小城镇(工业)社会:忽视“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

4、影响江苏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因素):

(1)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全国最大; 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2)资源匮乏(人均资源拥有量全

高中地理必修三3.1山西煤矿 篇5

材料一:山西省以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素有“煤海”之称;分布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炭种类齐全;煤质优良,具有低硫、低灰、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煤层厚,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

(1)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质量好;易开采;开采成本低。(4分)

(2)靠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2分)

(3)铁路公路分布,交通便利。(2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材料

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全省铁路的98%用来运煤,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煤炭工业的产值及上缴利税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和上缴利税的37%,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材料

二、为了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山西省不断加大煤炭的开采规模。2002年,山西省煤炭产量4.8亿吨,煤炭输出量为2.78亿吨,占总产量的58.4%,其中出口煤炭约4300万吨,占总产量的9%。

生产结构单一,以采掘工业为主;(2分)

煤炭开采量大,运输量小,煤炭外运紧张,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4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近年来,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既输出煤炭又输出电力,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焦炭,并向外输出焦炭。山西省加强能源的转换的主要意义是什么?(6分)

缓解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调整山西能源结构.四、结合图中所给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山西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图:铁、铝土、铜的原料分布

煤炭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电力工业、有色冶金工业

2、山西省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表现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篇6

相信大家都被地理的知识被缠绕住了,但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下面是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学习思路,欢迎参阅!

流域的综合开发

学习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的确定:

1:自然区域——流域、盆地、高原等

2:行政区域—— 某省、某村等

3:跨区域—— 京津冀、泛长江三角等。

本篇案例:

(一)自然区域:田纳西河流域

二:区域的环境特点:

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区域资源开发的规模、开发方向、环境评估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特点:位于美国东部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密西西比河干流东侧。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

三:区域的资源开发评价:

德国鲁尔区的开发,为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模板。主要从: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进行分析。其中,资源的特点主要有:资源的种类、品种、品味;储量、埋藏开发条件;分布等方面表述。

(三)田纳西河流域资源开发的优势区位因素:

1:位于美国东部经济发达区与南部地区之间,具有很高的交通位置;流量大,水系发达,航运价值高;但水流急,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

2:流域内农业发达,河流流量大,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但冬雨较多,夏季降水较少;而农业的用水期在夏季。(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3:河流流量大,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的评价)

4:流域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四:不同时期的开发:

1:早期的开发方式:资源开发的早期,方式较落后,规模较小,多为初级产品。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问题不易引起重视。

(四):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1:早期,以原始的农业为主,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2:后期,主要生产方式为:种植棉花,毁林烧炭炼铜。

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下降;土壤肥力降低;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经济贫困。

五:针对近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环境保护:主要从生态建设—— 密切联系自然地理部分的基本自然原理;环境污染——围绕环境污染的形成机理,结合清洁生产等原理。

2:发展方向:主要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交通、旅游等)产业入手,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具体措施。(可以有所侧重),并考虑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

(五):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具体措施,及其带来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1:建立机构—— 田纳西河管理局,统筹协调。

2:确立治理核心—— 梯级开发;同时对流域生态进行治理。

3:综合效益的表现:(注意问题的表述顺序:一、二、三产业、社会、生态的层次感)

(1):改善了灌溉条件,发展了水产养殖业,使农林牧渔等得到迅速发展。

(2):丰富的电力,带动了流域资源的开发,形成工业走廊。

(3):改善航运,发展旅游业,获得综合效益。

(4):防止洪涝的发生,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优质水源。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习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三、抓意象,观意境,悟情感。

古代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的意象既可指人物,又可指景物。它往往创造一种情调,营造一种氛围。意象的本质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也只有景物的附丽才有依托。诗歌往往通过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从而形成意境。诗歌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歌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真实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意象进入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让学生与诗人对话。如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相当精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十四字写出六种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领悟出全诗的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在弄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全诗的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意象,从而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的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

在高考试题中,通过“分析意境型”的模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学生只要抓住“折柳”表达的是离别之意,就能分析出诗人是听到“折柳”曲后所引起的思乡之情。2003年春季高考韦应物《闻雁》、《害塘》二首考查“雁”意象。只要抓住“雁”能回巢,而诗人却正远离故乡,就能明确这两首诗所抒发皆为思乡之情。也有些高考题只是单纯考查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考查“子规”意象的含义。其他如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二小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第一小题,等等。可见,只有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考查模式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让古代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十年高考试题全解.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3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1.

[5]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 2011, (11) .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 篇8

【关键词】概率 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 统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61-02

建国以来,高中数学课程的几次重大变革,都体现了概率内容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克服了一些难题,综合我国目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本文将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的教学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高中数学教材对概率知识的引入,是高中数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内容的更新也是新教材的闪光点,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一内容便成为了高中教师急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在高中数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对概率这一重要内容作深一步的探究。

一、通过试验加深学生对概率的认识

作为随机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概率已经越来越得到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考对于概率内容考核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所谓概率,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试验,结果却难以预料。随机现象看似没有任何规律,但我们通过大量的、重复的试验发现,实验结果会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教学概率内容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概率的含义和随机的现象。切忌让学生在学习概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固定模式,因为一旦产生了这种固定的模式,学生往往把得出的结果当作固定的数据来处理,如此一来,便悖逆了概率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不了随机现象的观念,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概率知识的初衷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概率的定义,建立随机现象的概念。让学生亲自试验和采集数据,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对概率的认知,积累一定规模的经验,切身领悟随机现象的精髓。

二、概率学和统计学的有机结合

高中数学教师深知概率和统计的的关系,概率学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统计学的进一步深化,可以理解为统计和概率是相同事物的两个重要方面,随机的变量的数字特征主要是从整个布局考虑问题,而概率则是要通过局部考虑问题,概率需要利用提供的数学模型,进而去研究概率的特征和遵循的规律,概率是统计的基础,通过对自然当中随机现象的仔细分析并且利用概率的相关运算获得数据,进而做出科学的分析。缺少了概率则失去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联系两者的辩证关系。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体的布局可以理解为相应随机变量的概率布局,随机变量可以看作为概率的总体。

三、具体实例

在这里为大家列举一个具体的实例,以便大家客观、全面的掌握概率,比如,一个射击运动员,它射中某一环被称之为概率的局部问题,然而全面分析、射中各个环的随机概率便要涉及到变量分布的全局问题,这说明了统计学是一门建立在概率学基础之上的科学。

四、增加学生运用概率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举例

人们常说,学习不是目的,把学来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当中才是真正的目的,其实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中心,虽然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当中并没有要求教师开展学习概率内容的相关活动及课题研究。但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教学条件适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活动以增进学习对概率和随机事件的认识,如对足球比赛胜率的研究、博彩行业中奖几率的研究等等,培养学生概率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创造学生互动交流的氛围有非常积极的帮助。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进而对问题加以解决和深化,这不仅对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有所帮助,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采取合作探讨的形式加以解决,在这里笔者列举了实例供大家参考。

比如,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只要消费满200元,便可以获得一次中奖机会,道具十分简单,就是一个中奖箱和若干乒乓球,奖品根据奖项的不同可以让商家自行设定,打个比方,大奖可以设定为600元价值的奖品,中奖率为2%,其余都设定为钥匙链等价值相对较低的奖品。题目设置完毕,题目的要求是要学生设定一套方案。

像诸如此类开放性很强的问题,可以设计多种方案,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互相协作、互动交流,最后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具体哪种方案是最佳的一定要依据消费者的心理择优选择。

可以说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体现的是自然科学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概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会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体会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概率知识切切实实存在着,从另一层面来讲,此类的学习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及协作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真正达到了教学方法的革命以及教学内容的深度开放,学生的潜力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五、把现代化手段应用于概率教学

概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概率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军事、自然科学等领域中都体现了概率学的重要地位,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到,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辅助工具把概率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全面的展现给学生,计算机在这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记录、分析信息方面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工具。

通过以上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教学研究的阐述,想必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对于怎么教好概率这一重要内容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同时,对于概率这一重要课题,还需要广大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只有这样,高中数学的教学才会看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钟志华.对高中新课程中概率教学的认识[M].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84.

[2]尹明霞.高中新课程概率教学研究[J].高中教育,2006:27~30.

上一篇:英语专业的论文下一篇:集成吊顶质量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