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实践活动

2023-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传承民族文化实践活动

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校内外联合开展中国“鱼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的研究

【摘要】“鱼文化”起源于中国,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文内涵,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阐述了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教育辅助中心自2015年以来,挖掘黑庄户乡(誉为金鱼之乡)地域资源,以中国“鱼文化”传承教育为特色项目,针对通过传承中国“鱼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校内外联合育人、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中国鱼文化 实践活动 校内外联合 核心素养

一、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中办发2006-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校外教育机构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鱼文化”起源于中国,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文内涵,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同时,“鱼”的形象活泼自由,实践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兴趣观。此外,单位所在的黑庄户地区被称为“金鱼之乡”,拥有多年的金鱼文化背景,“鱼文化”实践场所丰富,给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条件。此外,校内受场地、时间、人员的影响,缺乏开展“鱼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的条件和能力,需要校内外联合开展活动和研究。

(二)研究意义

“鱼文化”是人类与鱼发生关系后所演化出来的文化现象。鱼的自然属性和鱼的社会属性融合在一起 ,便成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对象。“鱼文化”源自中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源远流长,有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涉及水产、食品、美术、雕刻、影视、文学、诗歌、民谣、宗教、哲学等多种领域,有养殖育种、鱼品鉴赏、吉祥寓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创设丰富的“鱼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亲和的鱼儿嬉戏等教学,引导少年儿童与鱼为友、为伴,认识生命、认识自然,感知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将“鱼文化”知识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具有“鱼文化”教育特征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及课程,创设人文素养培育的和谐环境,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校外教育机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可以补充学校教育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不足,其形成的资源也可以服務于校内教育。因此,联合校内外共同开展研究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促进项目的长远发展。

二、校内外联合开展中国“鱼文化”传承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一)统筹教育资源,完善项目规划

研究之初,以校外教育机构成员为核心,统筹现有教育资源,规划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建立“十有”,即有规划、有人员、有课程、有活动、有竞赛、有阵地、有环境、有创新、有成果、有课题。

在规划的指导下,通过中国“鱼文化”传承项目的开展,培养十余名专业教师,开发“鱼文化”实践活动课程,联合校内开展“鱼文化”特色活动和竞赛,建立“鱼文化”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金鱼”培育基地,出版各种“鱼文化”相关指导手册和文集,申请市级课题。全面、科学的进行“鱼文化”传承教育的深入研究。

(二)深挖“鱼文化”教育内涵,开发教育资源

1.梳理鱼文化教育内涵,开发知识读本,推进各项教育开展

中国“鱼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博。通过和专家交流,以及阅读大量专业文献和书籍,认真梳理出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的中国鱼文化的知识内涵和核心思想,并将这些内容划分为文化象征、具体表现、文化类别、文化特色、作用与功能、继承与发展六个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育内容、设计补充校内没有的课程和活动,制作20余本“鱼文化”知识读本(涉及诗词、成语、鱼俗、历史、名画、垂钓等)发放到校内,有效实施推进各项教育开展。这样的全面梳理不仅凝练了“鱼文化”教育内涵,科学规范了课程活动,也对全体参与研究和实践的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学生核心素养与鱼文化传承有效融合,创意“五福鱼”形象

研究小组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和中国“鱼文化”核心思想进行合理的融会贯通,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天地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设计创意出“五福”鱼的概念(聚福鱼-传传、励志鱼-成成、优雅鱼-育育、幸福鱼-温温、和谐鱼-华华),并在周边各个学校开展“五福鱼”形象征集活动,让学生来设计、创意自己心中喜欢的“五福”鱼形象。“五福”鱼是推进核心素养深入落实的手段、途径和媒介。同时,五福鱼作为一种健康可爱的形象大使,不仅激励学生成长、发展、成才,也能起到传承中国鱼文化的作用。

(三)依托区域特色和阵地,联合校内共同研发“鱼文化”课程活动,实施“鱼文化”传承教育

1.依据校内学生需求,开发“鱼文化”教辅课程

让学生在“鱼文化”知识学习中得到文化精神享受,增加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是开展此项研究始终坚持的理念。通过在多所学校进行调查、访谈、实践,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纳入“鱼文化”精品教辅课程,组建教师团队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鱼文化”教辅活动课程。现已开发“五谷创意鱼、鱼乐星空、鱼乐纸上、水族造景、鱼儿的故事、鱼乐美图、彰显鱼韵”等十余门课程,课程内容涉猎科技、美术、音乐、手工、生物等各个领域。

为保证“鱼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校内外联合实行了两种活动模式。一是教辅活动模式。即各个学校每周选派不同年级的学生到校外教育机构进行选单上课,参与体验不同的“鱼文化”课程。二是相应的课程教师撰写课程指导手册发放到校内,指导校内教师在学校开展“鱼文化”教育。两种模式的建立和实施,为“鱼文化”传承项目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结合校内外特点,开展“鱼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1)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校外教育机构阵地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单位现建有观赏池、垂钓池、摸鱼池、莲花池、水生植物池、鱼儿诊所、鱼品博物馆、幸福小渔场等多处“鱼文化”实践场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机会。联合多所中小学开展的“捕鱼节、垂钓大赛、鱼乐嘉年华、金鱼锦鲤陶艺大赛”等活动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校内普及活动。利用校内学生、班级资源的便利,尝试开展送“鱼文化”活动进校园。校外专业教师将有趣新鲜的“鱼文化”普及活动和课程带到学校内,很好的辅助校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优势互补。

(3)参观、竞赛活动。在广泛普及体验的基础上,也顾及到项目的专业化和高端化。选拔优秀的“鱼文化”传承小使者,组建鱼文化学生社团。学习更专业的金鱼养殖和观赏知识,并定期参观专业的渔场,参加市级乃至全国级的造景大赛。拓展学生视野,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利用地域资源,开辟“鱼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活动场所仅局限在校外教育机构和校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利用地域特色和资源,开辟新的“鱼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深入走访黑庄户乡周边“鱼文化”特色场所,联合社会教育资源,成功开发出“金鱼市场”“陶艺实践基地”“学生行知实践园——运河文化馆”三个“鱼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鱼文化”传承项目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四)坚持专家引领,培训师资队伍

以专家为引领逐步形成中心教育特色,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位教师潜力和专长,增强教师研发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提升团队凝聚力。

联合国家水产站专家,定期开展专家进校辅导活动,学习“鱼文化”前端知识,提升活动规格和平台,保证项目的專业性。中心全体教师参与“鱼文化”传承项目开发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参与开发课程、编写指导手册、制作学材、组织实践活动、集体学习、撰写课例论文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专业素养、协作合作意识、科研水平等,实现教师的全面培养。

三、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及校外教育机构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在“鱼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学生通过参与“鱼”的不同艺术形式的关联性学习以及参加“鱼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加深了对“鱼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了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热爱,实现人文素养能力、品格全面的提升,形成积极乐观、和谐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促进单位特色优势项目建设

中心定位“鱼文化”为单位特色优势项目。通过开展“鱼文化”研究,提升了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也通过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提升本单位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为结合本地区实践开发其他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奠定基础。

(三)促进校内外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

传承“鱼文化”教育活动不是校外教育机构单一的项目,借助校内资源,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不仅给校外教育机构提供了长期实践、观察、研究的基础,也弥补了校外教育机构人员少、学生流动性大的缺点。同时,该项目也促进校内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校内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

四、问题与展望

推进中国“鱼文化”传承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校内外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管理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社会的认可和资源单位的鼎力帮助。该项目的研究还属冷门,在中小学校、校外教育机构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多元化都是我们长期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我们还将继续不断完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秋.关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问题的几点思考.教学研究,2009,(9).

[2]江丽.浅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3]冯欣瑞,王薇.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课程教材教法,2009,(1).

[4]王越.中国鱼文化浅析.赤峰学院学报,2016,(3).

作者:魏建军

第2篇: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摘要: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体现不仅是农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提高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水平、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涵盖了一定的农民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标准和时代创新精神。因此,要大力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民族文化素质水平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传承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发展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其凝聚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近几年,各种外来文化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体系当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使得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较为薄弱。从这个角度来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拓展新途径。

1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人们在业余生活中组织的以群众为主题,以自得其乐、自我教育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它是这一时期人们通过实践,以期能够陶冶情操、抒发情感、丰富精神世界及提高文化素养最终能以美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期望丰富文化活动的诉求。众所周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文明互鉴,各国将会通过文明互鉴增加对他国的了解,促使世界文明在交流中提升,最终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的图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属于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是文化交流的主要群体,群众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中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文明互鉴的能力,从而促使文化之间获得更好的交流,这也是群众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团结奋进提供凝聚力。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使得全国人民凝聚成一股合力与侵略者展开斗争,解决发展问题,强化各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当前,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传承受到阻力,也相应地削弱了民族发展的源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关键。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的沉淀与积累的产物。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包含较多对国人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传承传统文化能够凸显国人精神魅力,从而传承信念与智慧,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促进中国梦得以尽快实现。最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国家伟大复兴提供推动力。借助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群众中展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五个认同”得以落实,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梦想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3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途径

3.1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互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更多的人认真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传统文化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信仰的主力军作用,从根本上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传统文化背后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3.2维护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承载体

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不同,大多是具有价值与意义的事物,比如,村落、寺庙、石碑、古城遗址等,还包括一些体现民族特色的事物,比如,少数民族服饰、器皿、园林建造、雕刻雕塑等,这些都需要安排专业人员予以维护。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为目标,应该重视开展宣传工作,将其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体系。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融合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活动,强化不同的群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从而使传统文化内涵能够切实融入到社会体系当中。例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可以将其作为向人民群众渗透传统文化的载体,邀请专业的京剧表演人员参与到各地的文化馆活动当中,为人民群众普及京剧文化,传授简单的京剧表演动作等,促使京剧文化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扎根。以这样的方式借助群众文化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3.3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发展

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这一任务较为艰巨,所需的时间较长,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党和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进来,并发挥政府的统筹调度作用。自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国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已经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相关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首先,应该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重视,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次,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平台的作用,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借助数字化平台开设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比如,在平台上上传课程视频,让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其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特别是对现代的年轻人而言,更应该运用其感兴趣的方式吸引其了解传统文化,进而促使其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诸如此类,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另外,政府部门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从而使人民群众具备文化自信。要注意的是,不能让群众文化活动流于形式,而是应该深入挖掘其内涵,充分体现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意义。

3.4切实向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提高物质生活质量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并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首先,可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比如古诗词诵读比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竞赛等,以比赛的形式使人民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具有趣味性,降低其枯燥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能夠切实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使其思想观念得到熏陶。其次,拓展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建设全面化、多角度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从一个角度来看,应该在企业、机关单位、学校及社区等组织中传播与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使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氛围更加浓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定期开展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并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到传统文化交流学习活动当中来,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文化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从而升华自己的精神思想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的活动中,应该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发展;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承载体维护工作。希望能通过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展开的浅谈,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芮琼,曹俊岭,王海.皖北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7,32(12):72-75.

[2]李庚.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农村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J].人文天下,2017(1):74-77.

[3]刘云霞.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探析与路径选择[J].黑河学刊,2020(1):102-105.

[4]王立峰,潘博.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2):7-14.

作者:周念

第3篇:社区文化活动中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冀东地方音乐作为一种极具地域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已然受到了诸多现代因素的冲击,而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冀东音乐若要使其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融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寻求新的发展轨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冀东地方音乐这块民族音乐瑰宝长青。

关键词:冀东地方音乐 评剧发展 社区文化 新轨迹

冀东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且具有中原、塞外以及少数民族(满族)文化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之优势,因此在中国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地方音乐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顺应时代需求,也顺应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形式,具有大众性、普及性。作为冀东地方音乐主要部分之一的评剧,在新时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尝试新的发展轨迹,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以点带面,以社区带动社会,才能使评剧在现代城市中站稳脚跟,并繁荣发展。

一 冀东地方音乐的区域环境

冀东的区域是指唐山、秦皇岛的绝大部分(青龙除外),北京东部诸县以及天津北部的宁河、宝坻、武清和蓟县,冀东地方音乐则主要指的是唐山评剧、滦州皮影以及乐亭大鼓这三种形式。

二 评剧的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清末年间产生于唐山,深受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影响,具有评古论今、爱憎分明、警世醒人的鲜明特征。1908年前后,以成兆才(唐山滦南人士)为首的蹦蹦戏艺人以莲花落为基础,并在其剧本、伴奏、表演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同时加入了京剧和梆子大戏的一些程式,创作了一批大戏,取名“平腔梆子戏”,即评剧的雏形。同年冬天,在滦县首演,名声大振。次年初,于唐山小山西下坡的永盛茶园演出,倾倒了各层观众。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一词对此进行命名。评剧是冀东地方音乐的代表,和滦州皮影、乐亭大鼓并称为“冀东三支花”,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东北等地,有着突出的地域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后来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关于评剧在那时能够兴盛,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题材选择符合当时历史背景及社会动向。评剧剧本中,爱情婚姻这一艺术界永恒的话题,依旧占了一半的比例,此时评剧中的爱情婚姻不再反映封建婚姻的束缚,而是反映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这无疑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人民对于婚姻生活认识的新动向。因此可以说,艺术是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时代造就艺术。其次是评剧的通俗性,评剧的情节基本都是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极少有涉及帝王、将相的内容,与此同时,评剧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语言的通俗性,将口语再三斟酌、精简,从而形成地域性强、通俗易懂、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特色剧本语言,这也正是评剧吸引观众、兴盛一时的重要原因。

2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重生的评剧经历过低谷期、沉寂期,现如今,在文化软实力备受关注的新时期,评剧也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新时期。

唐山,作为评剧的发源地,自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一年一届,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定名为“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从第二届开始,正式更名为“中国评剧艺术节”。从第三届开始中国评剧节改为了两年一届。艺术节上,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顶级评剧艺术家的表演外,还举行了评剧艺术研讨会、评剧票友大赛、评剧电影展等。中国评剧艺术节既是评剧专业艺术家交流的平台,也是评剧票友参与的平台,对于评剧的宣传和发展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

三 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

发现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观其本质,就是要明确为什么新时期评剧要寻求新的发展轨迹。

1 参与人群较少,观众老龄化

目前,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音乐面临不少问题,其一便是参与人群较少,同时观众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公园晨练队伍里的评剧,还是风俗文化街里的皮影,或是剧场里的大鼓书,从参与者到台下观众,都明显地反映出老龄化这一问题。以冀东地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例,评剧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影已年过八旬,皮影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永衡也年近八旬。总而言之,包括评剧在内的冀东地方音乐,无论是参与者、观众,还是传承人,严重的老龄化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状。冀东地方音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和青年群体脱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相脱节。

2 剧本创作与现代都市文化脱节

之所以和时代相脱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剧的剧本内容与现代都市的文化相脱节,与中国展示给世界的精神面貌相脱节。

以2000年唐山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评剧(唐山)艺术节为例,参赛的剧目主要有中国评剧院的《祥子与虎妞》、天津评剧院的《狗不理传奇》、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的《窦娥冤》、黑龙江评剧院的《血溅乌纱》、沈阳评剧院的《疙瘩屯》、唐山市评剧团的《红龙泉》等,尽管都是优秀的传统评剧作品,但从剧本名字上不难看出,大多评剧还都是延续老的套路,都以古代故事为题材,反应的也大都是旧社会的中国。而当今中国社会是和谐社会,且当今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基础之上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评剧显然与此存在一定的差异。

3 现代化音乐对其的冲击

除了上述两个严峻的问题外,现代化的音乐也给评剧这一传统地方性戏曲音乐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以港台文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文化传入我国内地,同时西方艺术也不同程度地渗入,加之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必然使得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枝繁叶茂,占据了很大的艺术舞台,而作为传统艺术的评剧,则不免有些萎缩凋零。流行元素、流行音乐充斥的电视、网络,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评剧作为传统剧种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 评剧发展的新轨迹

1 传统艺术与新兴文化——社区文化相结合

艺术具有主体性,而艺术的主体是人,所以艺术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艺术产生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小社会”,社会的千姿百态在社区中应有尽有。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贴近人民生活,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双重特点。将评剧这一传统音乐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作为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的同时,还能将社区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发展壮大,并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社区特有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使社区居民在生活中接触评剧,感受评剧,作为主体参与评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剧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 传统形式与新时代相结合

(1)利用网络加大宣传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传播效应可谓不小。很多歌曲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迅速红遍大街小巷。评剧若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若要创新就必须先跟上时代的脚步,合理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体,目前,已经有了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有了这些网络平台,另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评剧的参与者、观众的老龄化,致使网络这一便利平台的传播速度受到限制,因此,仅靠网络加大宣传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还需要其它一些新的发展途径。

(2)利用外延场所扩大影响

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仅凭两年一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李河认为,文化有其外部成分和内涵之分,建文化广场,修庙盖城,建民族风俗一条街等都是文化的外部成分,亦称为外延,而文化的内涵是精神上的。对于评剧而言,剧院、民俗文化一条街都是其文化外延的典型体现,利用这些外延的硬件载体,扩大评剧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这是其发展的创新路径。唐山的运河唐人街,滦州古城的民俗一条街,都是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的外延部分,将其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评剧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接触评剧,认识评剧,喜欢评剧,这才是评剧得以传承、发展的基础。

(3)拓宽参与群体年龄层

冀东地方音乐,与其它一些地方音乐相同,大致是以中老年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方式保存和传播着的,参与者和观众的老龄化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若要地方音乐与时代接轨,从而得以可持续性传承,扩大参与群体,拓宽参与群体及观众的年龄层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新时代的青年人认识冀东地方音乐,认识评剧,逐渐接受评剧,喜爱评剧,评剧作为传统地方音乐才能真正的发展、传承。地方基础性教育院校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平均年龄为18至22岁,当下的他们可以说是耳听着“海豚音”,满眼尽是“韩流”,对于传统音乐,哪怕是本地的地方传统音乐普遍知之甚少。为了使传统音乐能更好的发展,笔者建议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应当添加冀东地方音乐必修课,而对于占有在校生绝大部分的非音乐专业来讲,则可以将冀东地方音乐相关的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这样以来,可以使在校生这一为数不少的社会青年群体接触、认识评剧;其次,校园内建立评剧交流平台,辅助冀东地方音乐相关课程,供爱好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此类交流平台和一些院校成立的英语口语交流平台——英语角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4)社会各部门的后方支持

与此同时,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图书馆相关资料的备份,文化馆、群艺馆定期的艺术作品呈现,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多方面的鼎力合作,是评剧发展新轨迹中的重要一步。

3 剧本创作与新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都是存在于时代当中的,任何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诞生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同时反映历史文化。评剧在清末明初之所以盛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时评剧的剧本内容符合当时人们生活的新动向,反映了当时相关的新思想。而在新时期,若要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轨迹,剧本创作与时代的结合也就成了必然之趋。传统艺术若要发扬光大,就必须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紧扣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并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特征以及中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这一主导思想。在保存原有经典优秀剧本的同时,寻求创新,创作一些反映当下时代风貌的新作品。继承和发展总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在剧本内容创新的同时,应评剧通俗性、语言的地方性色彩,用评剧经典的“旧瓶”来装新时代新都市文化这一“新酒”,这样才能历久弥香。

四 结语

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有着艺术性、欣赏性、通俗性,是宝贵的地方艺术,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评剧应与时代同步,沿着当今国家文化、精神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寻求新时期发展的新轨迹,合理地继承与发展,这样才能可持续性传承。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冀东民族音乐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2YS024。

参考文献:

[1] 陈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音乐辨析》,《乐府新声》,2009年第2期。

[2] 陈钧:《论评剧音乐的传承园发展》,《乐府新声》,2007年第4期。

[3] 乐亭民间艺术编委会:《乐亭大鼓》,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4] 秦华生:《中国评剧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秦杉:《唐山皮影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沧海》,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陈明阳,女,1978—,江苏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陈明阳

第4篇: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福建省福安市康厝中心小学 兰华贵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内核。它既包含着内涵深刻的本质意义,也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不断发展的动力、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家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我们畲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畲族乡中心小学的历史赋予和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为了探索学校教育渗透畲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学生教育成长的影响。我们学校于2010年4月向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立项了《依托畲族文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一年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

一、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观

首先要坚持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对待畲族传统文化,深刻认识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对畲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和精华部分要毫不保留、全面彻底地传承和弘扬,对落后和糟粕部分要绝不吝惜、大刀阔斧地批判和摒弃。继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是为了作秀,更不是为了赢得外界的一时之热闹,而是将本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等精神内核传承给学生,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精神品质。在“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校教育”之间寻找结合点,探索实现两者平衡发展的实践。

二、将畲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硬件建设的亮点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对师生员工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校园建设的硬件方面尽力将畲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亮点。学校教学楼正墙上的校标由福建师大美术学院设计,以“学”字为标志原形,结合畲族装饰图案,选取畲族代表性的色彩红、黄、黑作为标志色彩,标志简练动感,充满朝气,突出体现了我校是畲族学校的特色。以畲族文化为主题的校旗、校歌也由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宁德市民族歌舞团分别创作完成。教学楼的走廊上,布置畲族历史、畲族文化、畲族民俗、畲族服饰、畲族文艺等宣传壁画,学校还在学生的餐厅建设,寝室、教室和楼梯的布置,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栏杆等硬件建设方面,都着力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建设的亮点。

三、将“民族性、实验性、综合性、开放性”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园硬件建设,是实现办学目标的物质保障,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而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和目标就是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我们把“民族性、实验性、综合性、开放性”作为办学特色,也是努力建设的校园精神。

“民族性”是最基本的办学特色。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特质。我校600余名师生中少数民族占了近30%,因此,必须将“民族性”作为我们最基本的办学特色,并以此为出发点和突破口确立办学理念、加强校风建设、更新思维方式和培养民族情感。

“实验性”是因为我们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两者之间寻找结合点和平衡点将要进行长期的实验,有许多的理念需要更新,更有艰苦的实践需要探索。探索畲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学之间的有机整合,探索学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信心的方法与途径。

“综合性”是彰显我们学校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

“开放性”是体现我们必须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开放办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民主观念、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四、强化学科教学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功能

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教育的文化功能决定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过程,担负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递与创新的任务,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求所有科任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实特点和教学内容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借以确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例如:林雪玉老师指教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中,将畲族的传统习俗、礼仪、服饰、饮食等融入教学情景之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选用本民族的民歌开展教学等等。我们还开发了畲族校本教材《畲家情缘》。教材分低、中、高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让畲族文化进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收到较好的成效。例如,康厝中心小学教师孙晓丽在福安市第二届民族学校校本教材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歌是山哈传家宝》不仅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全体听课老师,让师生在快乐中度过,深受与会专家、领导的肯定。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

学校经常组织和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把活动作为载体,作为表现形式,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活动之中,作为活动的实际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实践。学校将畲族的体育运动项目畲家拳作为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学校还成立福安市畲族民歌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即会唱一首畲歌、会讲一些常用的畲语、会讲一个畲族故事、会打一套畲拳、会跳一个畲舞。唱畲歌、跳畲舞、穿畲族服装等也是我们学校长期坚持和经常开展的主要活动。学校以畲族学生和畲族教师为主,创作了一系列节目,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比赛和演出,并取得过金、银、铜奖的优异成绩。例如,学生歌舞节目《山哈童谣》晋京参加第八届全国校园文化艺术节获银奖,雷雪杰等3位同学参加中国畲族民歌节(与著名歌手周华健、高胜美等同台演出)获得“全国畲族优秀歌手”称号,师生表演唱《爱唱歌言》参加“第三届中国畲族民歌节”大赛荣获铜奖,激发了学生学习畲文化的热情。教师小合唱《歌是山哈传家宝》荣获“中国长三角、中国澳泰、金港名都杯(华东地区)”青年歌手大赛荣获铜奖,教师畲歌小合唱《茶山情歌》参加“第二届中国畲族民歌节”民歌大赛荣获银奖,应邀参加了“紫荆龙情在广西”五省一区文化交流大型电视晚会、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宁德调研文艺晚会、福建省文化厅文化三下乡文艺演出、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四届福建艺术节音乐舞蹈杂技展览、宁德市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文艺晚会等,学校编排的各类畲族节目还多次应邀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促进了畲文化传习活动的对外交流。同时学校组建50多人合唱队,拓宽畲歌传唱的广度,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代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学校教育活动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我们学校将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为指导,以《依托畲族文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坚持不断更新理念、切实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扎实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第5篇: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活动方案

甘州区西街小学

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 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 活动目标:

1、 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 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 (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 实施原则:

1、 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 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 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安排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在规定诵读时间内,学生能自然张口成诵最好,不要求学生会背,不过细讲解。定期更换篇目,不要执著于让学生全部背过,更不要强求学生背诵程度上的步调一致,要进度,不要程度。

第6篇:贞丰六小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

汇报材料

珉谷六小(原名旗洋小学)创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办之时有教师2人,学生近50人。距今有六十年办学历史。创办之初的校舍,使用的是没收地主的几间瓦房及庭院。后随着就读学生不断增加,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得到上级领导和地方群众的支持,学校校舍通过四次翻修、改造及新建,校园面积经过三次扩征,才达到如今占地7.4亩,建筑面积2182m2(4幢教学楼),拥有普通教室20个,专用教室6个。现有在校学生1100余人,教师51人,成为全县大型学校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文化。学校居于左旗苗族大寨中心,学校服务半径为3个村。主要居住苗族、布依族,汉族等村民,其中以苗族、布依族为主。长期以来,学校文化与民族文化互相渗透和影响,连汉族教师都懂一些简单的苗语和布依语。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很高,曾达到90%以上。现在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仍达到66%。因此,学校开辟了第二课堂,将民族文化引入校园,在校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取得可喜的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贞丰六小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现状

(一)我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特点

一是民族风情浓郁。苗族、布依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民俗活动,苗族有“二月二”走亲节和“八月八”火把节等;布依族有“三月三”、“六月六”节日等等,这些民族传统节日,以歌言志、以舞抒情、以酒会友、气氛热烈、风情浓郁,展示了他们生产生活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最突出的有苗族芦笙舞和板凳舞等。此外还有独特的民族服饰和饮食文化,有别具一格的婚丧嫁习俗等。展示了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深厚文化底蕴。

(二)我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意义

一是能让学生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一些民族民间技能,增强对

本民族的了解和自信;

二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许多学生在课余参与其它不健康活动; 三是保证了参加训练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是更加突显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我校近年来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充分发掘、整理、保护、开发好民族文化资源,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近几年来,我校多措并举,推动民族文化持续发展。为切实抓好各种项目的实施,我校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初步开设了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和服饰、民族历史和礼仪、民族体育等具有鲜明的本地乡土特色的教育项目和课程。其中民族歌舞主要包括苗族板凳舞、苗族歌谣、芦笙舞等;民族工艺、服饰主要包括帽饰、胸饰、刺绣等;民族历史、礼仪主要有民族婚丧礼仪、传统节日活动等;民族体育主要有陀螺、秋千、踢毽子、羽毛毽等。时间安排分日常分散教学和集中大型活动。日常分散教学主要通过在课堂上融入民族教育内容和课余开展教育活动上。使我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逐步得到普及与提高。

一是开设民族歌舞活动小组、积极参加民族活动。学校2009年成立了30—60人的“六小苗族舞蹈队”,由杨昌兰老师负责组织训练,购置表演所需道具:60余套服装,60余对板凳等。积极参加全县各项活动:2010年全县首届“校园之声”原创歌曲大赛曲目《苗乡校园美》获演唱三等奖;在2010庆六一“少儿舞蹈大赛”中由龙波老师组织排练的《阿婆的长苗帕》获得大赛第三名;在2010年的苗族“二月二”走亲节活动中,以我校校歌《苗乡校园美》排练的歌伴舞节目深得现场观众的好评;2011年3月6日,60余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县苗族“二月二”走亲节演出活动取得巨大成功;2012年80余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县苗族“二月二”走亲节演出活动,舞蹈《竹下飞歌》表演获得圆满成功。

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丰富活动内涵。2010年,在县教育局、

苗学会的支持下,组织了6名教师到兴仁县的苗族重镇鲤鱼坝参观考察中小学的校园民族文化建设,取得宝贵的经验,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坚定了我们实施此项活动的决心。

三是发掘、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工作。在民宗局、苗学会的的支持和鼓励下拟开办“民族语言”班、“民族民间器乐”、“红领巾民族广播站”等方面的活动,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

四是为加大我校“六个一工程”的实施力度,2012年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子项工作:

1、改建一个民族文化宣传长廊(瓷砖套框、顶盖琉璃瓦,总长50米×1000元, 50000元);

2、组织编印 “民族民间文化”校本教材200本(200本×20元=4000元);

3、新增表演道具民族乐器芦笙20对(40对×200元=8000元);

4、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吸收其他示范学校的成功经验;

5、聘请民族歌舞教师1人(月工资800元,1年按10个月计算共8000元)。

6、拟开展民族刺绣工艺活动兴趣小组,聘请左旗村的资深民间艺人传道授艺,保护和传承民间民族工艺(月工资800元,1年按10个月计算共8000元)。

二、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现有的师资水平难以进一步推进活动的开展,十分缺乏专业的民族文化指导教师,教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教师,真正懂得苗族文化内涵的教师则更少,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根本没有。

2、有限的资金使活动的开展受到制约,如活动道具购置、师资考察培训、节目训练补助、外聘教师补助、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等。

3、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不完善,活动功能室窄、音响设备落后等。

三、加快我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1、选调教师外出深入到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方外出培训。

2、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3、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4、加大校本教材的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5、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做好做活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贞丰六小

2012年4月15日

第7篇:“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我校学习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所以,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开始学习《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头两篇便是针对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而作。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爱、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校从《弟子规》入手,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学习经典激发学生感恩意识。针对经典中承载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弟子规》第

三、四部分讲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他人诚实守信。毫无疑问,高尚的品德须从小培养。在孩子刚刚懂事就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由此可见在《弟子规》进校园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一、 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发展记忆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二、 诵读内容安排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

第四形式:每天早读及下午上课前安排15—20分钟诵读,

四、 诵读方法 根据学生、班级、学校等实际情况,可灵活选择

1、老师领读;

2、学生代表领读;

3、跟磁带读;

4、跟VCD读;

5、齐读;

6、分组齐读;

7、全班集体读;

8、听读;

9、自由诵读;

10、默读等。

五、 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或者语文教师负责组织诵读。

六、 记录与资料整理

1、每天由专门的教师检查记录各班诵读情况;

2、每周每个班要小结一次诵读情况;

3、每月学校要分析和小结一次诵读情况;

4、每学期将全校诵读情况写出分析总结报告。

七、 校园环境的营造

1、在学校中心位置布置高质量的国学经典教育宣传栏;

2、在教室、走廊、办公室、教师备课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张挂一些经典名画、字画、经典格言;

3、课间播放一些国乐名曲;

4、在校园可树立体现中华文化经典、民族精神的圣贤铜像、石像以及其他艺术雕塑;

5、统一穿着具有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中华品格的校服等。

八、 成果汇报展示 根据诵读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成果展示活动,以调动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同时检验经典诵读成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1、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表演赛;

2、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国学经典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民族工艺小制作、“我与经典”作文和文艺节目等竞赛;

3、举办全校国学经典知识讲座等。

九、 其他注意事项

3、要召开好师生动员会;

4、要召开好学生家长会;

5、要争取专家的指导;

6、要适当安排专项经费;

7、每学期要召开好总结表彰会和经验交流会;

8、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诵读活动。

第8篇:“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活动方案

白沙中心小学“书香·墨香”暨“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闽委宣联[2015]43号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根据龙新教(政)[2015]30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我校成立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

任:詹继斌

副主任:詹克华

叶珍芝 主要负责人:李冬玲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及语文科任老师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为友”的思想,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结合新罗区《“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全面推进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三、活动主题: 书香梦

爱国情

四、活动时间:2015年9月—2016年 7月

五、活动读本和参加对象

1、活动读本:《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中华诵经典》、《同心颂》

2、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9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各班成立读书活动小组,制订读书活动计划。利用板报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二)第二阶段:读书活动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8月)

1、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本》、组织经典诵读

2、征文活动:

每位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本》,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各班评选出至少3篇优秀文章参加征文比赛。字数在800字左右,题目自拟或请辅导教师帮助确定。

(1)征文要求:

征文要紧扣“书香梦

爱国情”这一主题。可以就读本中谈谈自己的体会、认识;也可以通过读书和参加活动,畅谈自己是如何把个人的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的;还可以规划一下,如何以参加这次读书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创造美好未来。

征文内容要具体、真实,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征文要求语言通顺、层次清楚、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征文必须有指导老师的评语。要写出真情实感,严禁抄袭。(评选后获奖学生重新修改,附电子文档,发送李巧梅邮箱:bslqm5080@163.com)

(2)截止时间:2015年12月27日

(3)参与年级:四~六年级 评委名单:

组长:李巧梅(负责评选及整理)

四年级上交给罗秀蓉老师评选;五年级上交给李平民老师评选;六年级上交廖笑珍老师评选。最后统一汇总到语文组长李巧梅老师。

3、演讲比赛

围绕“书香梦

爱国情”这一主题,题目自拟。要求演讲稿的内容思想健康、观点鲜明、题材新颖、主题突出,展现当代学生奋发图强、努力读书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具体要求如下:

(1)活动对象:全镇学生

(一二年级可小组形式;三~六年级每班1名;郭畲、捷步小学各2名)

(2)时间要求:3-8分钟

(3)活动时间:11月18日下午2:00 评委名单:

组长:叶珍芝

副组长:李冬玲

组员:詹天德

陈月柳

李巧梅

郭湲

罗秀蓉

(4)演讲稿件截止时间:参加全校比赛的人员名单及演讲题目、演讲稿必须在2015年11月13号前上报、上交到语文组长李巧梅。

(5)拍照:李成坚

评选所需材料:李冬玲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6年5月)。

每个年段总结表彰一个“书香班级”、每班1个“书香家庭”和每班3名“书香少年”。

七、活动要求

1、学校将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读书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把读书活动常态化,与班级量化评比相结合,融合于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班主任要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每一位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3、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努力形成合力,提升读书品味,打造书香校园。

4、青少年学生围绕主题,自觉实践,拓展读书领域,培养高尚情操,切实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第9篇: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

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带有双重性质。因此,我校作为达斡尔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自2005年3月迁入新校址时起,我校在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来改善作为民族学校却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达斡尔族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用图板、照片等形式介绍达斡尔族过去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文化体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历史上,达斡尔人在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怎么样生产、生活,为什么会形成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品质;通过展示曲棍球比赛、乌春表演、鲁日格勒舞蹈的图板,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活动,更加热爱本民族,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1、文化艺术活动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活动。近几年,不论是校园文化艺术节还是艺术展演活动都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为主,如:“民族民间广场舞比赛”、“扳棍、劲力比赛”;“达斡尔族歌曲大赛”等等,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展演活动中,孟志娟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歌伴舞《四季歌》、吴永明老师的乌春表演、学生的舞蹈《鲁日格勒》等作为学校的保留节目、品牌节目曾参加过旗庆等多次全旗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以民族艺术为主要内容。我校一直成立有文艺队,合唱队,有计划地排练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

我校的绘画小组开展的活动也以民族艺术为主体,如:“哈尼卡制作”、“剪纸”等都是绘画活动小组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小组的艺术作品布置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活动室。

3、作为曲棍球基点校,我校积极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校曲棍球队成立于2004年,虽然开展时间短,校代表队积极参加旗举办的各种比赛,2006及2007年全旗曲棍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并为上级输送了2名优秀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推动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三、以开展课程文化的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任务。

1、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轴,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人物、文化、体育、服饰、风俗习惯,在授课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讲故事,演讲,曲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达斡尔族的发展史,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并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2、2009年4月,我校还增加了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内容。达斡尔族语言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趋于消失的势态,因此民族学校有责任开设达斡尔族语言传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用本民族语言讲故事。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今年,我校担任了自治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申报了“达斡尔族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及“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子课题,虽然处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但是已经尝试着将剪纸艺术和鲁日格勒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及学校各项活动中。此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必将会打造更具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进一步发展

学校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领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方略,建立并实施了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修、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创成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腾克中心校所有师生必定会拿出我达斡尔族人具备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腾克中心校

2009年6月9日

上一篇:个人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