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精选7篇)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篇1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永胜小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而学校特色项目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建设又是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力保证。下面就结合我校以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剪纸为切入点,谈一谈我校“传承民族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一、特色项目创建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二、创建依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

2、学校办学理念:传承民族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此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内涵——培养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素养的人。“民族情怀”指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树立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民族魂、中华情,成为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 ;“时代素养”指培养现代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的定位是创建“ 一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我们的办学目标或形象定位是:建有民族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3、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坐落在乡镇,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办学理念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

三、创建思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因此,我校确定的基本创建思路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活动实施过程包括:基础挖掘,高雅追求,制度保障,活动实施。

四、创建活动的原则

着眼全员性——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开发、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追求高品味——拉近剪纸民间文化艺术与校园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

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一般技法。

五、创建特色校园的实施

1、创建基础

(1)剪纸民间文化底蕴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源于南北朝,盛于清朝中期,苍茫几千年承传延续至今;大量的剪纸作品剪出农家妇女的生活情趣和心中理想,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我校坐落在乡镇,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2)校园剪纸活动基础

回顾校园剪纸活动风雨春秋七八载,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彩之韵”剪纸小组的系列剪纸作品《十二生肖》、《鱼中娇子》、《雄鸡争侨》、《奥运福娃》等每年都获区、市艺术节一等奖;通过多年发展学校实现了剪纸活动的全员化参与,基本达到“人人都了解一些剪纸文化;人人都能剪出剪纸作品;初步形成学校亮点”的目标。(3)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几年来,我校在扎实抓好校园普及的同时,更是注重品牌的打造。近两年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大展、唐山市百龙闹春剪纸展、唐山市民俗馆剪纸展、蔚县中国第二届剪纸艺术展等活动。我们的师生作品得到了原唐山市常委、宣传部长郭彦宏,唐山市人大副主任莫连营等领导认可和称赞。并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剪纸传人---艾俊波现为我校剪纸校外辅导员。通过交流、介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评论家,剪纸界理论和实践的权威张树贤先生”了解到我校的情况,今年10月欣然为我校题写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办学理念。

2、制度保障

(1)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综合实践剪纸教师辅导团队

3、创建特色校园实施策略:五个结合

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剪纸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剪纸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剪纸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

剪纸与社会推介相结合(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1、课程开发:走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访问剪纸老艺人,上网

查阅资料,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编制了我校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

2、课程内容:

a、剪纸历史文化

b、剪纸的基本工具介绍

c、剪纸的基本符号

d、剪纸的种类和技法

e、剪纸名家及作品介绍与欣赏

3、课程落实:

a、纳入教学计划,每周按课时安排授课。

b、分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责任教师按学期完成教学任务。

c、师生完成规定的剪纸作品数量

d、利用每年6月、12月份的艺术节展示师生作品,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作品。

e、学校把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1、活动开发: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剪纸,并编制了《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主旨是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特色的深入持续发展。

2、《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内容包含:

A序《校长寄语》

B我们的活动主题

C我们的计划

D我们的实践活动

E我们的活动成果

F我们的活动评价

H剪纸知识小链接

G师生优秀作品展

3、措施保障:

A纳入教学计划,按课时安排授课

B开展各种培训、讲座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

C开展“1+1”活动。组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团队。

D形成学--仿--创的推进策略。

E成立“彩之韵”剪纸小组,促进提高。

F学期末各年级推荐最佳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表彰。

G搭建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1、开展主题剪纸(名人系列主题剪纸、英雄烈士系列剪纸)。主要做法就是教师在学生资料的搜集、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导、归纳、总结、教育。以剪纸为主线,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篇2

一、校园传承的使命

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 它以丰宁数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剪纸技艺为基础, 以满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民风和文化为背景, 用一把剪刀, 通过方寸之纸, 勾勒出满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幸福生活和世间万象。丰宁满族剪纸从内容上丰富多彩, 人物、戏曲、花鸟鱼虫、风光、历史故事无所不及;从表现形式上种类繁多;其具体用途又是五花八门, 节日庆典、祭祀、窗花、装潢等, 传统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丰宁满族剪纸以阳刻为主, 阴刻为辅, 批毛纤长, 剪工精细, 可谓北方神技, 华夏一绝。

1993年, 丰宁满族自治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6年5月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 丰宁剪纸与河北蔚县点彩剪纸、陕西剪纸等捆绑为“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我国众多民间剪纸之中, 丰宁满族剪纸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占有一席之地, 代表人物张冬阁、王秀莲、石俊凤、魏文娥的剪纸作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但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 生活方式的日益现代化, 剪纸的经济利益日益降低, 剪纸逐渐由寻常百姓家走向艺术欣赏, 年轻人不愿自觉传承这中华文化的瑰宝, 目前丰宁满族剪纸的传统剪纸技艺大多留存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手中, 面临失传的危险, 亟待抢救、保护和传承。而小学生对剪纸活动非常喜爱, 校园为丰宁满族剪纸的传承提供了可能, 因此在校园中传承丰宁满族剪纸艺术就成为必然。

二、校园传承的目标

我校传承丰宁满族剪纸文化的目标是:以弘扬丰宁满族剪纸文化, 传承丰宁满族剪纸技艺为宗旨, 努力提升我校办学特色和品位;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了解乡土文化为目标, 有效推动和开发丰宁满族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构建和完善丰宁一小校本课程体系;围绕学校文化建设, 开展相关活动, 达到“展现自我、传承家乡文化”的育人效果。

三、校园传承的内容

1.研究丰宁满族剪纸的历史、起源, 让学生了解丰宁满族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 了解丰宁满族剪纸的地位,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满族文化之情, 产生学习、传承丰宁满族剪纸的兴趣和意愿。

2.使学生初步掌握丰宁满族剪纸的技能, 剪出简单的有满族特色的作品。

3.研究校本课程 (丰宁满族剪纸) 和国家课程 (美术) 的教学整合方式方法。

4.研究丰宁满族剪纸校园传承的方式。

四、校园传承的措施

1.编写满族剪纸教材促研究

我校由校长挂帅, 由教学管理人员、课题组成员、美术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 通过查阅资料, 走访丰宁满族剪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冬阁大师, 参观丰宁满族文化博物馆, 访问丰宁满族剪纸名家王秀莲、王德的艺术工作室, 结合美术学科教学特点编写了《丰宁满族剪纸》校本教材。该教材从丰宁满族剪纸的溯源、特点、艺术成就等方面入手, 让学生了解丰宁满族剪纸, 激发对家乡艺术的热爱之情;根据小学儿童特点, 编写了花鸟鱼虫 (白杨树、牵牛花、紫葡萄、美丽花瓶、飞舞蝴蝶等) 、满族人物 (满族小姑娘等) 、满族习俗 (挂旗、端午节的葫芦、喜鹊登梅、寿桃等) 、满族装饰 (团花、皇冠等) 普通剪纸与满族剪纸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穿插介绍了丰宁满族剪纸的工具、技法、流程、折法、种类、式样、特点、技巧等小知识;分课时设计了学生练习作业。该教材有利于教师课上教学, 有利于学生进行剪纸练习, 有利于学生了解丰宁满族剪纸的知识, 是我校进行教学、科研和传承满族剪纸文化的基础。

2.与国家课程整合促普及

将满族剪纸校本课程与美术课整合, 在三、四年级普及开课。经研究发现, 我校每学期开设美术课44节, 完成国家课程教学任务需要30课时左右。于是我校决定每学期从美术课中拿出10课时进行剪纸教学, 列入课程表, 系统学习满族剪纸知识, 掌握满族剪纸基本技巧, 进行简单作品剪、刻练习。学校教务处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指导。

3.开好特长兴趣班促提高

每周五, 利用全校最后两节的统一校本课程时间, 开展满族剪纸特长兴趣小组活动, 即学校校本选修课程。吸收有剪纸特长和兴趣的学生进行提高练习, 要求学生剪出具有满族特色、技法鲜明、比较精美的剪纸作品。

4.与综合实践课相结合促激情

四、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主题确定为“走进满族剪纸”, 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查阅网上材料、搜集剪纸名人的作品和故事, 了解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特点、代表人物、经济价值、文化底蕴、丰宁剪纸的地位, 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产生学习剪纸的兴趣, 制作走进满族剪纸的小报和展板, 进而达到校园传承的目的。

5.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促提升

将“满族剪纸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申报为国家课题“非遗校园传承”的子课题, 将“在小学校园传承丰宁满族剪纸研究”课题申报为河北省教育科研规划办重点课题, 进行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从理论、理念、实践、课程等角度, 全方位对满族剪纸校本课程进行审视与研究, 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体系, 提高教师满族剪纸的教学能力, 建设满族剪纸传承基地, 从而促进丰宁满族剪纸校园传承的实效性。

6.聘请专家指导促发展

我们先后聘请满族剪纸大师张东阁、石俊凤等来校讲座、指导, 让学生感受满族剪纸文化, 提高剪纸技能。2013年12月4日, 著名丰宁满族剪纸大师石俊凤莅临我校, 面对三至五年级学生亲自进行满族剪纸教学。石俊凤老师向学生讲了丰宁满族剪纸的起源、成就、表现内容, 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对满族剪纸的热爱之情;传授了满族剪纸的技巧、表现形式, 提高了师生剪纸的技能;改进了我校剪纸工具 (用猪油与白面混合制作剪纸垫板, 将剪纸刀尖完成不同弧度, 刻制不同大小与类型的剪纸作品) , 提高了学校剪纸教学的水平。

7.开展展示活动促成果

(1) 组织学生进行“我爱家乡, 我爱剪纸”演讲汇报会。每学期在三年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 激发了学生对剪纸的喜爱之情, 从而通过了解家乡艺术成就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2) 举行学生优秀作品展。每学期在艺术节、六一活动中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目前已展出学生作品6期, 学生的“水浒”人物系列栩栩如生, “飞天”系列潇洒飘逸, “戏曲脸谱”系列刻画入微, “满族服饰”系列特点鲜明……充分体现了丰宁满族剪纸的阳刻为主, 阴刻为辅, 批毛纤长, 形象生动的特点。

(3) 定期举行美术教学与丰宁满族剪纸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是传承满族剪纸文化的关键,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将会极大提高校园传承的质量。我校定期举行美术教师集体备课、示范课、公开课、赛课等交流研讨活动, 并推荐剪纸教师参加丰宁县教体局、承德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说、讲课活动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4) 对成绩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每学期末, 学校都要进行剪纸小能手评比活动, 给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 全校通报表扬。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在教学考评中给予加分, 并与绩效考核、年终评优挂钩。同时, 将获奖师生列入学校年度荣誉册, 永久存入档案。

五、校园传承的成果

1.我校从2011年开始, 编写了《丰宁满族剪纸》校本教材。2013年该教材在河北省首届中小学校本课程评选中获一等奖。

2.课题“小学校园传承丰宁满族剪纸实验研究”被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重点课题, 现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

3.任红茹老师执教的《走进丰宁满族剪纸》一课, 参加承德市校本课程大赛获一等奖;李辉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走进丰宁满族剪纸》一课, 获丰宁县教体局评比一等奖。

4.艺术教师编排的校园剪纸舞蹈《剪花花》, 获得丰宁县文化艺术节展演一等奖。

5.孙庆忠老师被聘为丰宁新农村剪纸文化的指导教师。

6.学校用师生剪纸作品装点校园, 进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学生的剪纸作品“民族服饰”系列、“水浒”系列、“飞天”系列、“戏曲脸谱”系列、“满族习俗”系列等已制作成展板, 成为校园走廊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7.2013年12月, 丰宁一小被县文广新局确立为“‘非遗’项目——丰宁满族剪纸传承基地”。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篇3

黎族剪纸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世代黎族民间剪纸艺人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在黎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黎族传统剪纸常用作喜花、袖花、鞋花的花样;也用于刺绣、蜡染、扎染、雕花、壁挂等工艺装饰纹样。近年来,剪纸图案还广泛用于贺年卡、请柬、书签、台历、门票、藏书票等制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黎族剪纸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方面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婚礼、节庆及丧葬上大量使用,这是剪纸存在于黎族地区并得以世代传承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当代民间艺术,1996年海南乐东县大安镇因其精湛的农民剪纸艺术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大安乡黎族农民剪纸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剪纸艺术大赛并获奖。2008年大安乡卢泽辉剪纸作品荣获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表现了黎族剪纸的精湛技艺及极高的社会认知度。在黎族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黎族艺人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以纯朴的造型、简朴的线条、粗犷豪放的气质、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他们质朴纯粹、天真热情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海南岛独特的地理风光和浪漫的民族文化风情。现代社会在工业文明及商业文化的不断冲击下,黎族剪纸艺术逐渐衰微,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黎族传统剪纸艺术

黎族传统剪纸艺术以黎族传统婚嫁、祝寿、节庆、建筑立梁及丧葬剪纸艺术为主,是沟通黎族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族群集体审美意志,并世代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黎族传统习俗中葬礼是最隆重的礼仪文化之一,黎族民间艺人剪刻的冥衣、纸灯笼、纸屋,纸马等传统剪纸艺术是葬礼仪式中最华美的篇章。黎族丧葬在出殡前的晚上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做八”。据光绪《崖州志·黎情》卷十三载丧葬之制:“……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奠,虽当身鬻子,不悔”[1]。丧葬剪纸即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常以各色彩纸剪裁制作冥衣、房子、牛马、灯笼、纸伞、棺罩等,这些剪纸作品越多,表明逝者越尊贵。丧葬剪纸在黎族各方言中都有存在,尤以哈方言黎族地区最为发达。

黎族具有浓郁的族群文化观念,“做八”时各路亲戚都会聚集在一起为逝者送行。家族女性每人都撑一把纸伞行走在路上,各色纸伞成为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纸伞越多,逝者越荣耀,这种仪式也表明了黎族妇女在黎族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最能体现黎族民间传统剪纸技艺的是灯笼、纸马、纸伞等立体剪纸作品。灯笼是黎族哈方言地区普遍制作的剪纸作品,有六棱形、八棱形、圆筒形等。灯壁贴着斗牛图、纺织图、砍柴图等各种剪纸图案,中间有放油灯和不放油灯二种。置油灯的类似走马灯,利用油灯燃烧产生的热气,推动轮盘转动。盘上筒壁贴有各式剪纸图案。随着轮盘转动,轮上的剪纸也随之舞动起来,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由于市场需要旺盛,在三亚、乐东、昌江等市县产生了制作灯笼等剪纸制品的“专业户”。黎族传统剪纸独特而奇异的艺术形式,还延伸到婚礼、祝寿、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之一。

二、黎族当代农民剪纸艺术

黎族现代剪纸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是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文明交融后绽放的花朵。它们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气息丰富了传统剪纸艺术内容。黎族现代剪纸主要以乐东大安的农民剪纸最为知名,这些农民剪纸艺人由于较少受到透视、结构、比例的约束,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自由构图,随意发挥,纵横想象,表现夸张。他们的作品以平面构图为主,寓意丰富,趣味无穷,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神秘感。

黎族当代农民剪纸艺术以平面剪纸为主,内容主要反映黎族乡村的美丽风光及生活习俗。这些剪纸艺术家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黎族农民,他们熟悉黎村的湖光山色,熟悉黎族群众的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创作起来得心应手,贴近生活,如羊永生的《磨谷》、《织筒裙》;韦勤的《黎宅新春》《黎家宴》;卢德雷的《回娘家》、《山村夜色》;林文生的《请客酒》等。剪纸作品中编织、牧牛、犁田、收割、舂米、对歌、婚嫁等场景,都是作者耳熟能详又有鲜明黎族生活特色的题材,黎族艺人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剪裁出既真实又夸张的艺术作品。画面构图基本采取平面展开的图式,形象避免相互遮挡,强调外轮廓的整体效果,形成一种具有写实倾向的平面装饰艺术。

黎族剪纸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广大黎族地区构筑着黎族人民美好的精神世界。民间艺术家特殊的认知思维方式与“对称偶数、完整圆满、硕大为美的原始审美理想”[2]相得益彰,产生出重于表意的造型规律和自由灵活的表现手法。黎族剪纸作品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着新鲜的泥土芬芳,构成了现代黎族农民剪纸艺术浓郁的乡土特色和艺术魅力。

三、在生产性保护中寻求剪纸艺术的全面发展

传统手工艺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数千年来靠口传心授穿越时空不断延续,“活态流变性”是它的基本特征[3]。黎族剪纸艺术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一个因子,它的历史变迁必然遵循着文化艺术活态流变性的进化规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古老的剪纸技艺的保护利用应以“生产性保护”为主,即遵循“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的动态原则。通过生产、创新、流通、销售等方式,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古老的黎族剪纸技艺避免因传承人青黄不接而断层消亡。

以手工劳动者生命本体为载体的黎族剪纸工艺,缘于黎族人民生产劳动的时间性质而沉浸于历史并呈现为历史,其生产性展开就是生命本体的历史性展开,也是历史本质连续不断的当下呈现。因此,无论作为应以“生产性方式”加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参与当代社会实践的活泼生产力,黎族剪纸工艺等传统手工艺的活态文化记忆都是海南文化建设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4]。凭借人格化的工具和动力,黎族剪纸工艺维护着劳动者自我价值在劳作中展开的统一性。身心因素在产品上的充分表现,让劳动者领略到实现自我的喜悦,获得高度的自由感和成就感。

柘荣剪纸的传承和发展 篇4

概要:剪纸是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柘荣剪纸吸收了多种文化风格。这里的剪纸艺术融合了我国南北方文化,以粗细结合、阴阳交替的手法,形成了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刚柔并济、朴实优美、浪漫夸张的地方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柘荣剪纸作为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方民俗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本文通过走访部分民间剪纸代表,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柘荣民间剪纸的挖掘、保护、整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柘荣民间剪纸的现状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术,作为劳动人民表现生命意识、抒发生存感受、寄托人生希望与追求的一种文化形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疆域广阔,民间剪纸艺术形成了不同流派,其中柘荣剪纸是南方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史上占

有重要位置。柘荣剪纸可以上溯至唐代,盛于清、民(国),它既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粗拙、刚健、浑厚的特征,又具有细腻、古雅、秀丽、柔美的艺术魅力,与陕北民间剪纸极为相似,与漳浦民间剪纸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千百年来,柘荣剪纸应柘荣民俗活动而传承不绝,以窗花、喜花、春花等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作品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的文化信息,对研究中国南方剪纸的传承风格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改革开放以后,作为自然经济产物的传统民间剪纸,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从事剪纸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曾作为柘荣人骄傲的民间剪纸,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和积极倡导下和努力推动下,民间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又逐渐活跃起来。

目前全县共有从业人员1300多人。柘荣剪纸产品通过多年的发展,有精美镜框剪纸、精装册盒剪纸、书画挂轴剪纸、水晶镶剪纸、塑封简装剪纸、无镜框系列剪纸等6大类产品为主,剪纸挂历、台历、剪纸旅游纪念品等100多个品种,我县剪纸

从内容、包装、艺术上均在全国领先行列。从上世纪80年代起,柘荣剪纸曾10多次入选参加省民间美术展览,晋京入岛(台湾)以及赴菲律宾、马来西亚、埃及、巴西等国家交流展出,声名远播。另有100多幅剪纸入选福建省首届农民书画展、福建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国上海民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国第七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国第二届农民书画展”、“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等参展;一部分剪纸福建省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宁德电视台、台湾中视以及《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县的剪纸作了专题报道。2005年10月,柘荣剪纸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柘荣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柘荣剪纸产业化战略措施

1、强化民间剪纸的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间艺术抢救、挖

掘、保护和产业开发工作,使柘荣民间剪纸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2001年,召开“柘荣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2002年,成立柘荣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和民间艺术工作办公室,制定《柘荣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建设规划”》;2003年新建柘荣民间艺术馆,使之成为收藏和展示柘荣民间剪纸作品的窗口;2004年初成立“柘荣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柘荣民间艺术抢救保护规划》和《柘荣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实施意见》。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各类会议及外事接待活动,通过印刷剪纸艺术宣传画册,赠送剪纸艺术作品等方式,扩大宣传面,增强社会影响力。几年来,共制作发行了邮政有奖和计生明信片50万张;举行了“柘荣县民间剪纸明信片”发行仪式暨民间剪纸老艺人现场签名活动,设计制作剪纸邮资信封,在县内推广使用;创办《柘荣民间艺术报》、出版《袁秀莹剪纸艺术作品集》、《柘荣县反腐倡廉剪纸作品集》。三是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2003年组织编写了《柘荣剪纸》乡土教材,结合素质教育将民间艺术课程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中;200

5-4-

年开始,在部分农村小学开展剪纸艺术扶贫,加强剪纸新生力量的培养,进一步夯实了剪纸艺术的群众基础。

2、建立剪纸产业发展载体,指导和推动全县剪纸产业化发展。2004年底成立的股份制剪纸龙头企业“柘荣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中心”,融艺术创作、人才培训、市场销售、管理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一体。是一家集创作、培训、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剪纸文化企业,也是福建省旅游商品企业。现有职工30人,有3名设计人员,5名创作人员,配有专业配套,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柘荣剪纸产业发展中心经营自创办以来,共扶持成立10多家剪纸手工作坊,创作剪纸作品100多幅,开发研制剪纸新产品和各种剪纸的包装形式共100多个品种的新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收购销售剪纸产品1万多件,实现产值100多万元。2005年以来,产业中心还投入10万多元组织剪纸精品和产品先后参加宁德市“6.28”招商节、“9.8”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中国湄州第七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妈祖旅游工艺品设计大赛,中国上海首届民

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并参加中国广州第48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到河北蔚县、山东潍坊、天津、北京、上海、温州、厦门、广东等地考察全国剪纸市场,积极开拓剪纸销售市场,在福州、温州、义乌、厦门等地设立柘荣剪纸经销点,对柘荣剪纸走向国际国内市场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县的剪纸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与其他先进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集中体现在:

(一)剪纸队伍的后备人才不足

年轻人受网络文化、平面文化等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对传统文化缺乏热情,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反映冷漠,导致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剪纸艺术的发展。

(二)开拓剪纸艺术市场的信息不畅

一定程度上还是囿于计划经济的“老套”,只是走参加各种展览这座“独木桥”,陷入了“参展获奖有名就行”的误区,没有放开思维

去开拓更广阔的域内外市场空间,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

(三)对剪纸艺术质量及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数量,只图卖钱,不在提高作品艺术水平上下功夫;作品包装单一,包装质量不高,但价格昂贵脱离实际。二是产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从目前情况看,剪纸作品的生产方式大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分散,剪纸艺人往往都是单打独斗,销售信息互相封锁、市场价格彼此制约、质量评价互相掣肘。三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现有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剪纸是最容易被克隆的艺术,因此一些剪纸艺人顾忌到知识产权可能会遭到剽窃,不敢直接上网宣传交易。目前,全县只有少量剪纸作品通过网上交易。

四、发展壮大柘荣剪纸产业的对策

一是继续以柘荣剪纸产业发展中心为载体,打造“柘荣剪纸”品牌,同时,加强柘荣剪纸的理论研究,制定柘荣剪纸的质量标准,规范柘荣剪纸的市场行为。

二是依托内引外联,提升柘荣剪纸知名度。柘荣剪纸是土生

土长的艺术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格,宣传的重点应以此为立足点和着眼点。宣传的形式要多样,层次要分明,将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宣传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将柘荣剪纸精品汇集出版旅游产品画册。同时,积极申办国家级剪纸年会、研讨会、展览会,为全国性、世界性的文化体育等交流活动创作主题鲜明、艺术价值的较高的柘荣剪纸作品,并将柘荣剪纸的广告和产品宣传进一步渗透到全国各大城市的旅店、酒店、旅游景区以及其他服务业,提高柘荣剪纸的知名度。

三是广开渠道,拓宽销路。突破柘荣剪纸销售瓶颈制约,是柘荣剪纸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近年来,由于各企业的不懈努力,柘荣剪纸已与国内外不少客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其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还较低,需要在今后奋力开拓。一方面要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培养柘荣剪纸销售专业队伍,努力形成“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局面,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保证柘荣剪纸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改变目前柘荣剪纸家庭小作坊式的制作形式,扩大柘荣剪纸

-8-的应用领域,如结合灯箱、灯笼等载体扩大柘荣剪纸销路,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推动剪纸产业发展。

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组织一批剪纸艺人考察河北蔚县、山西中阳等重点剪纸生产市场和剪纸工艺流程,学习他们市场营销经验和剪纸产品的先进生产方式。依托驻榕办、驻京办以及柘荣在上海、广西钦州等驻外商会等对外交流窗口,设立柘荣剪纸展示平台和销售平台。积极组织民间艺人参加“深圳(国际)文博会”、“9.8厦门贸易洽谈会”等国内外重大剪纸展赛和艺术交流和项目招商活动。加强闽浙边界以及厦门、福州、深圳、温州等地文体系统同行的交流联系。

2014年剪纸特色总结 篇5

赋剪纸以新的活力

——明德学校剪纸特色总结

萧山区瓜沥镇明德学校

2015年2月

2014年明德学校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昭东剪纸”,又走过了一段新的发展之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实力得到了壮大;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不平坦的前进道路中我们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而这一切恰恰标志着我们昭东剪纸正向着规范化、成熟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一、办学理念更先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传承祖国民族文化

1、特色教育目标明确

我校的剪纸特色教育在“文化立校、特色亮校”这一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以“以人为本,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通过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剪纸技巧和祖国诸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利用了剪纸这一方便简洁的形式找到了有效提升农村孩子艺术素养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挖掘了剪纸多元、创新、典雅的精神文化内涵。现在我校学生在“体艺2+1”中,除有另外特长外,绝大部分学生都报剪纸这个项目,在我校组织体艺测试中,学生剪纸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0%。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2014年我校有学生894人,教师63人,全校师生人人都会剪纸,参与率100%。目前的学校剪纸,已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课课体现、时时开展、处处可见”的良好局面。在学校搭建的各种竞赛、表演活动展示平台中,90%以上的学生能借剪纸艺术充分地展示自信与良好的艺术素养。“智慧在孩子的手指上”,对孩子的良好个性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营造了一个生态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管理机制更健全——打造“昭东剪纸模式”,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2014年1月,为了推动我校剪纸艺术更上一个台阶,学校进一步健全了艺术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分工明确、规划细致。学校的特色办学给学校整体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动力,进一步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和谐发展,造就了旨在“普及 + 提高”·“特色 + 特长”的昭东剪纸特色模式。学校特色管理遵循“人本、尊重”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行政的统一领导下,以各剪纸艺术社团的建立为抓手,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的实施方案,并将它列入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同时,对艺术特色的考核也列入了《明德学校教师考核细则》、《明德学校校长奖励基金实施办法》、《明德学校文明班级评选条例》、《星级学生评选条例》、《剪纸特色教师考核办法》等多种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之中。由于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因此,剪纸特色工作正在全面引领着学校整体发展。

三、重视课程建设——开足开齐艺术课程,突显剪纸校本个性

2014年,学校秉着“文化立校、特色亮校”的发展理念,以剪纸教育为突破口,实施艺术特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各年级均按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各艺术教育课程,确保课时。为突显剪纸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组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和美术基础,在2008年编写了《剪纸》校本教材一册外,在2011年又编写了《剪纸》校本第2册,并都已全部投入使用。目前,各年级每周设立一节剪纸课,并由专任教师任教。在普及的层面上,各剪纸艺术社团每周进行3课时的项目活动,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四、办学条件良好——配足配齐艺术硬件,全面开展艺术教育

2014年学校完善了各类剪纸器材齐备,场地设施完善,有专门的保管使用制度。学校按要求配备了剪纸专用教室2个,剪纸作品创作室1个,作品陈列室1个,其他各类活动室一应俱全。与剪纸特色相关的图书、音像、操作资料丰富详实。根据特色项目的设置,每年都保证必要的艺术教育和活动经费。学校还开辟了以剪纸为主要内涵的剪纸特色走廊、剪纸作品展示区、班级剪纸角,并坚持向师生、家长、社区开放。学校除剪纸特色教学和各艺术社团组织的发展外,继续加大了力度开展了学校音乐、舞蹈、美术、合唱等艺术社团的开展,从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提升了校园艺术教育的美感和艺术教育的感召力。

五、师资队伍稳定——外借“脑袋”内挖潜力,构建教师培训体系 学校现有专职剪纸特色教师3人,兼职教师6人,师资数量符合上级规定的要求,学历全在本科及以上,而且现有的6名剪纸教师今年10月份,全部都成为浙江省剪纸协会会员。其它各艺术类学科也均能保证2个及以上的专任教师。学校要求艺术教育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学校继续实施特聘教师的考核和奖励措施;强化艺术类教师的培养;今年3至6月份进行教师全员剪纸校本培训10多次,并多次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目前,学校所有艺术特色教师都能积极承担学校特色项目的组织、辅导工作。全体教师的剪纸水平与辅导能力不断提升,各班主任能协作剪纸专兼职教师单独开展群体剪纸特

色教学的辅导工作,成了学校内在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根据艺术特色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今年学校还邀请省内知名剪纸艺术家宋胜林(杭州剪纸协会会长)为校外辅导员,并做到定期来校指导,作为学校艺术特色发展的外在力量支撑。

昭东剪纸小巧手剪纸社团是我们学校对外的窗口,要求真诚相助、勤奋工作、坚持自我。对各社团团员要求齐心协力、合作密切、心底无私、乐于奉献。发挥每位团员的才能,让他们的所想成为有所实践的机会,提倡创新思维,使每位团员在艺术团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挖掘其潜力。同时注重集体主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产生一种整体效应,创设一种民主、团结、互助的心理气氛和人际关系,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结奋斗中不断成长,在务实创新中不但发展,展望未来,努力建设,逐步完善过去的不足,将昭东剪纸的工作推向更辉煌的明天。

瓜沥镇明德学校

2015年2月

1.09杭州市文联文化下乡慰问活动

2014年1月9日,应杭州市文联的邀请,裘一锋老师代表市民协与其他大师一起去建德进行文化下乡慰问活动。

1.21剪纸实践基地考察汇报

2014年1月21日,杭州民协秘书长邵毅霞女士、杭州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宋胜林先生来我校考察剪纸实践基地活动情况。与会,专家、领导们对我校开展的剪纸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

1.23新春送福活动——老教师

2014年1月23日,我校小巧手剪纸社团社员携《连年有余》、《马到成功》、《吉祥如意》等精美的剪纸作品与满满地对老教师的感激祝福之情,去退休教师家进行春节慰问。

3.12《杭州是个好地方》作品评选

2014年3月12日,裘一锋老师赴杭州与杭州剪纸名家一起对杭州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杭州是个好地方》剪纸展出作品进行评选。这是我校老师第一次以评委身份参加杭州市一级的作品评选。

4.15邵毅霞老师来校指导教师剪纸设计

明德学校:创意剪纸,丰富人生---特邀杭州市民协副主席邵逸霞作剪纸讲座。

2014年4月15日中午,明德学校一楼劳技教室内的“创意剪纸”校本培训如期进行。主讲嘉宾是杭州市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邵逸霞女士。受学校邀请,邵逸霞女士为讲座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全校教师聆听了此次讲座。邵毅霞女士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有趣地描述吸引力听课教师的视觉、听觉。听讲教师认为这次讲座对他们受益匪浅。

沈卫良去萧山第八中学给学生上剪纸课

4.28“富丽达杯”萧山区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教师基本功比赛

2014年4月,沈雅丹老师参加“富丽达杯”萧山区第八届中小学生 艺术节教师基本功比赛,制作剪纸工艺品,并获得萧山区二等奖。

5.09杭州萧山——衢州龙游劳技教师交流活动

2014年5月9日,裘一锋、沈卫良老师应教研室邀请赴衢州龙游参加劳技教研活动,裘一锋老师代表萧山教研室上了《巧剪红双喜》的剪纸课。深受听课老师的好评,学生们听课后对于剪纸课依依不舍。当地领导提议对于剪纸教学,两地学校要多开展交流活动。

课后教师交流

活动

5.29 “杭州是个好地方”剪纸作品展

2014年5月29日,在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杭州是个好地方”剪纸作品展在江干区文化中心开幕。

秀美的西湖、厚重的大运河、壮阔的钱塘江,来自全省各地剪纸艺术家们,用小小剪刀裁出杭州印象。现场展出的66件剪纸精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昭东剪纸的成员们精心创作,有11幅作品在展览中展出,占据了展出作品的六分之一,同时作品得到了剪纸艺术家们的赞扬与肯定。明德学校剪纸社团还带领学生舞蹈队现舞,不仅展示了剪纸舞的美,还展示了明德剪纸的实力,为剪纸作品展的开幕增添色彩。

7.12丁桥采风

2014年7月12日,《杭州是个好地方》江干区丁桥展出,我校剪纸教师及杭州剪纸名家应丁桥文化馆之邀去采风。

8.05《杭州是个好地方》丁桥站巡展

2014年8月5日,丁桥剪纸巡展孙伟强校长到贺,宋胜林老师、裘一锋老师等现场作剪纸指导。

8.18杭州市剪纸艺术家去桐乡采风

2014年8月18日,我校裘一锋、沈雅丹、沈卫良三位剪纸教师与杭州市剪纸艺术家去桐乡采风,为“中国梦想·美丽浙江”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展收集素材。

8.25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精品大展

2014年8月25日,我校裘一锋、沈雅丹、沈卫良三位老师的五幅剪纸新作参展《“中国梦想·美丽浙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精品大展》。

8.25“杭州是个好地方”萧山剪纸作品展采风活动

2014年8月25日,萧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工艺家及杭州市剪纸艺术家共同开展采风活动。本次采风活动为备战杭州市民协举办的“杭州是个好地方”剪纸作品展萧山站展览进行主题创作,采风中,萧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风活动中,剪纸艺术家们参观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和湘湖,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临浦镇横山村,剪纸艺术家们与杭州市非遗传承人傅三阳等进行了交流,了解当地荷灯、龙马灯、印糕制作等颇具民俗风情的文化、习俗,并进行了现场剪纸创作。大家纷纷表示,通过采风收集了丰富了创作素材,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萧山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的剪纸艺术作品,丰富“杭州是个好地方”巡展作品的萧山元素。

10.20明德学校在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剪纸艺术展出

裘一锋老师在萧山教师进修学校为幼儿教师进行剪纸培训

11.06“家乡美”剪纸展

2014年11月6日-13日,我校教师作品参加“家乡美”萧山区金剪刀剪纸艺术团剪纸作品展。

11.08第五届国际跨湖桥文化节

2014年11月8日,裘一锋老师代表昭东剪纸参加第五届国际跨湖桥文化节。

12.25浙江省剪纸艺术展我校喜获丰收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篇6

让剪纸教学特色更加凸现

——《剪纸》课程阶段总结

集里中学 丁子文

二00三年下期至二00四年上期,我校将剪纸确定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在七年级各班普遍开课,每周一课时。七年一期教学了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折叠剪纸技法,七年二期教学了非折叠剪纸中的动物系列。一年来剪纸教学特色在我校更加凸现。

一、课程开发背景

剪纸作为我校劳技课选修项目,已进行了三年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所进行的《初中剪纸教学整体研究》课题已被浏阳教研室验收结题,并评为市第二届教研成果二等奖。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剪纸这门艺术,剪纸教学已成为我校培养学生素质的特色课之一。为落实新课程开发的要求,加强我校剪纸教学特色,特将剪纸课程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进行开发。二、一年来的开发情况

(一)以剪纸为手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1、学生剪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好作品。去年12月9日开辟了七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专刊,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设立了123班的优秀作品专册和128班林丽同学的个人专册。邹业梓、胡慧婷、林丽、苏宁波、张志的作品评分在97分以上。

2、剪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学生很喜欢剪纸课,去年下期期末针对剪纸教学情况对129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你喜欢剪纸吗?”这一项里,54个学生除一个学生回答为一般外,其余学生都回答为喜欢或很喜欢。在“通过学习剪纸,你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一项里,学生回答有:知道了剪纸种类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剪纸技术;画画的知识增加了;思维能力增强了;审美观有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学习剪纸,对你还有哪些帮助?”一项里,学生回

答的是:做事比以前细心,让一个人的脾气得到改变;增强自信心,从而对每门课都有信心;培养了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二)校本课程辅导资料《剪纸技法》得到不断完善。去年下期在第一章里增加了“剪制要领”内容;更换了有些不理想的图样。今年上学期又充实了部分动植物的图样及剪制方法。相信,再经过不断的完善,《剪纸技法》教材定能作为学生学习两学年剪纸的教材了。

(三)完善和实施了测试和评价机制。以前只对期末所交作品进行评分作为学期成绩。这种做法有些不妥,调皮生平时有些扰乱课堂,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但他们动手能力强,剪出的作品说不准能评上优秀分,而有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平时学习用功,可剪出的作品实难评上高分,这样的评价方法不利于规范课堂秩序,不利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挫伤了守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使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因素,更趋公正、合理。现修改为①测试采取期末交来作品评分和对平时学习态度评价综合计分的方法进行,期末作品评分最高70分,学习态度满分30分。②对平时学习态度的评价具体为,每节课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含半成品),不完成者,每次扣4分,有课堂违纪者,每次扣1-4分,扣分多少由老师当场宣布,剪纸课代表进行登记,期末统计扣分情况。③为激励学

新课程实验 ★校本课程★

生创新,也为课堂违纪者创造补过的机会,对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作品,参赛、布展的作品给予奖分,每件作品奖分1-3分,奖分最高可达10分,但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00分。去年下期七年级538人参加评价,及格率100%,优秀人数431人,优秀率81%,其中美术班的优秀率高的达到了94.4%。今年上期只有7个常规班390人学习剪纸,及格人数384人,及格率98.4%,优秀人数291人,优秀率75%。

三、做有心人,探索剪纸教学艺术。

要充分发挥剪纸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关键的一点是要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确定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每堂课我都准备四五件不同的欣赏作品,让学生能在多层次的作品中吸取精华,从而激发创新火花;再如,为了使剪纸艺术适用生活和生产,使剪纸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我采用把学生带出校门,走进社区的方法,让学生以生活、生产中的原形为背景进行剪纸创作,从而提高剪纸教学的适用性。

剪纸是一门集艺术、劳技、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需要不断探索。我感觉教学中在“科学利用时间,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避免将剪纸课上成纯技术课”、“让学生多进行创造过程的实践与展示”、“让剪纸艺术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一技之长”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将矢志不渝,继续教学研究活动,使剪纸教学发挥其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2004年8月

《礼貌与交往》

课程的现实与展望

——长南路小学校本课程学年度小结

2003年下学期,根据各地新课程改革试验的经验,结合有关部门对校本课程开设的要求,长南路小学起动了校本课程实验。在认真分析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推出《趣味数学》等9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通过家长会等多种形式的家校沟通,在学校的指导下,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了《电脑绘画》、《趣味数学》、《珠算式心算》、《健美操》、《礼貌与交往》等6门课程作为第一批校本课程,并规划若干年后能开出20--40门校本课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和场地、教育资源等原因,《电脑绘画》等课程已经无法开出,校本课程的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学校校本课程课题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总结出“学生的需要具有发展性和客观性”、“课程的设臵就是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理念直接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中,从而凸显学校特色的途径”的认识。结合学校“拥有蓝天、拥有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办学理念,课程组认为,《礼貌与交往》这一课程,能够全面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教育资源丰富,选择《礼貌与交往》作为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且切实可行的。

一、《礼貌与交往》的教育价值

目前,我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率高达91%

新课程实验 ★校本课程★

以上,家长中82%处于高中以下的文化水平,且有46%以上学生由祖父辈监护,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90%以上达不到初级中等学校水平。独生子女在学生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家庭教育功利倾向,使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出现膨胀式增长,而交流协作意识淡薄,由此发展,他们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另外,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就职业而言,30%以上学生家庭以门面、房屋出租为主要经济来源,50%以上学生家庭以小商小贩为主要经济来源,几乎没有在大中型企业工作的人员,科级以上干部家庭的学生不到1%,学生家庭经济并未走向全面开放,学生家庭的交流合作意识尚未形成。这些因素,致使学生自我封闭、自我中心的弱点更加突出。

对于具有这些突出特点的学生,必须加强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人际关系教育,通过培养他们恭谦、友好、礼让的意识和幽默、睿智的性格,形成开放型的富有协作精神的人格,以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礼貌与交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摄取具有较普遍意义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活动,培养关注他人、注意倾听、边听边想、边看边想、先想再说的良好习惯,逐步感悟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交流合作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感受交流合作过程中关注礼貌对于培养自我、表现自我和协调关系的意义与作用;并了解自己家乡以及其他地方礼仪特点,丰富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不断实践,形成恭谦、友好、礼让的态度,幽默、睿智的风格。

当然,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也是国家课程中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但基于我校的地域和学生生活环境的特点,只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貌礼仪、交往交际教育,才能更好地克服学生成长过程的消极 因素,强化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优化学生的成长过程,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礼貌与交往》的教育现状 2004年上学期,学校校本课程课题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学校党支部书记作常务组长,组织全体一年级任课教师参加,进行《礼貌与交往》课程开发。

课题组认为,目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随意的、不系统的,而学校的教育才是系统化的、有目的有步骤的,所以,在2003学年度上学期系统地进行了坐立行、听说读的基本行为规范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仍然只能着眼于学生校内行为的范围。所以,将一级子课题定为“校内交往”。确定了子课题目标:通过校内交往的系统实践,使学生消除交往的心理障碍,了解与老师与同学、校内来宾交往的约定俗成的内容,并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意无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本项子课题内容的分类:从活动范围角度分为课内交往、课外交往;从交往对象角度分为生生交往、生师交往,其中还包括交往对象的熟悉与生疏的区别、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从交往动机角度分为给予与索取、祈使与请求、表现与交流、被动和主动;从交往方式角度分为口头与手势、体态与表情、行为与语言;从交往注意角度分为有意交往与无意交往。

同时,课题组将一级子课题“学生校内交往实践研究”又划分为15个二级子课题,将9位一年级任课教师分为3个子课题小组,分别在教学实践中对子课题进行研究实验。这15个子课题是:

1、上课和下课的师生交往;

2、课内接受老师对学生群体的指令;

3、课内对非指令性内容的处理;

4、课内在老师安排下的学生小组交流;

5、课内执行老师对个体学生的指令;

6、课内发出的对同学老师的祈使与请求;

7、课间游戏交往;

8、课间行走、呼唤行为;

9、校园环

新课程实验 ★校本课程★

境与安全;

9、物品的索取与给予;

10、给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与接受帮助;

11、生气之后行为和语言;

12、进校和离校的招呼;

13、进入老师办公室、打扰别人时的示意办法;

14、见到了不认识的长辈和其他进入学校的客人。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教务处对课题组制定了包括实验方案、教学行为、效果测评方案等实施细节。

这样,2004年上学期,课题组有序地进行了这项实验。教师针对每一个二级子课题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抽样测验,优秀率达90%以上,学校对子课题组的工作进行了评价,得分率平均达97分。在学校举行了各项教育教学开放活动中,学生在课堂课外的各种表现,受到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三、《礼貌与交往》的教育展望

礼貌,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来往。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起点,也是人与人之间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容丰富,人的交往能力也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礼貌与交往》的教育远不止于让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注意礼貌,而是要让学生通过礼貌与交往的实践,不断地增强交流协作意识,不断地丰富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形成良好的外表形象和开放的富有协作精神的人格。

我校具有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生源的特殊性和学校地域的特殊性,就注定了学校必须将交往协作精神的培养作为自己的重要课题,并贯穿学生1至6年级的学习的全过程。因此,《礼貌与交往》课程将作为我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一、二年级阶段:学生实践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基本规范为主。包括学校和家庭以及诸如商店、车站、公园等其他 场所的与人交往。三、四年级阶段:课程的内容延伸到社会,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包括合作学习、共同生活,一起完成工作任务的人际关系。五、六年级阶段:重点在于提高交往心理水平、表达水平。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篇7

一、举首戴目, 让剪纸走近学生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从小接触、了解剪纸, 不仅能使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项目的剪纸得以延续, 也易于学生掌握一种简易的艺术表现方式, 对其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我国小学美术教材中, 剪纸教学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教材, 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但剪纸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很少。以人教版《美术》为例:全12册243课中剪纸课占11节, 另有1次封面剪纸作品欣赏课时。在这么少的时间里, 学生掌握的知识、实践的经验非常有限。但全12册中却有63课引用了剪纸形式的学生作品作为范例。从中可见, 一方面剪纸基础课时极少;另一方面剪纸又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艺术表现形式。

我校在“手巧心灵, 扬帆起航”的特色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 十六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剪纸教学为艺术教学突破口, 进行课堂特色教学的实践。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有特长, 教师有特点, 学校有特色”。所以我们的剪纸教学是要真正进入课堂, 走近每一名学生, 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享其乐趣, 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借助便捷的艺术形式抒发情怀,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成果。

二、擿埴冥行, 让课程走向个性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形成的支撑。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要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 让其走入课程是当前的有效途径。鉴于小学美术教材中剪纸内容所占课时实情, 一方面我们继续鼓励美术教师用好教材, 立足国家课程, 结合自身优势, 进行剪纸特色教学的有机渗透;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视野投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贯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依据特色建设发展规划, 面向全校学生, 促进素质发展, 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组织实施的课程。将剪纸教学融入校本课程中, 既是美术课程的延伸, 又满足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 还能保证学生传承剪纸艺术的时间和普及率, 壮大剪纸教学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情与剪纸教学的一般规律, 在剪纸校本课程建设上, 我们采取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递进思路, 按学段确定相对稳定的目标与内容, 不同学段间的过渡又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能够系统地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平台, 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激发创造契机。

【课程总目标】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整体了解剪纸艺术, 认识剪纸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感知剪纸艺术不同的风貌与形式, 熟悉、掌握剪纸艺术基本的表现语言, 提高审美表现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增进热爱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 激发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志向。

【阶段子目标】

第一学段 (低年级) 。接触剪纸艺术, 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 掌握基本的剪纸语言。通过欣赏作品, 参观校内剪纸艺术馆, 倾听身边剪纸小能手、名师的成长故事等活动, 激发兴趣, 培育剪纸情结;在学习练习直线、曲线、漩涡线等剪纸语言的基础上, 表现一些适合低年级认知特点的题材, 体验剪纸的乐趣, 感知剪纸艺术的特色。

第二学段 (中年级) 。进一步认识剪纸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形式美感。掌握轴对称、中心对称形象的剪纸造型, 结合自己的观察、理解, 运用剪纸语言表现简单的创意, 装饰美化环境, 不断积累剪纸经验, 开拓视野。

第三学段 (高年级) 。进一步丰富剪纸的表现语言, 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运用所掌握的剪纸语言, 进行创意与设计, 创作出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优美的剪纸作品, 表达情感, 培养和发展剪纸构思与创作能力。

三、躬行实践, 让特色走进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支撑, 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所展现出的, 具有鲜明个性的载体, 它的研究与探索对提升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 我校整合各科教师的智慧, 精心编著了《巧巧手学剪纸》校本教材。此书有以下特点。

1. 栏目丰富目标明。

学校将剪纸教学视为特色建设的品牌来打造, 考虑到“特色”的内涵异常丰富, 我们充分认识到剪艺是剪纸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教学的目标指向决不仅停留于此。为此, 我们给每个年级上下学期教材设计子栏目时, 充分考虑了其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 以期向多领域进行辐射。主要是: (1) “剪纸起步”栏目, 旨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向学生介绍剪纸的基础常识, 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与兴趣。 (2) “剪纸故事”栏目, 充分发挥剪纸视觉语言的优势, 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以独幅、多幅剪纸作品来呈现特定故事情节, 给予学生思想的启蒙,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访师学艺”栏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剪纸名家大师取得卓越成就, 往往与他们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的艺术追求分不开。教材将剪纸文化和人文色彩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在认识、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中, 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

2. 内容有趣特色显。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儿童, 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好奇心的材料,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巧巧手学剪纸》校本教材的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影响, 其内容不仅跨越古今, 也涉及中外典型;不仅包含学生喜爱的花鸟鱼虫, 也有家乡风景名胜、历史传说;不仅大量引用了师生剪纸成果, 也吸纳了部分网络资源;不仅有详细的剪纸步骤图与说明, 也有优秀作品欣赏与点评, 让教学内容散发出极大的吸引力。

3. 形式多样趣味浓。小学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探求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动力足, 直观新颖的剪纸形式易燃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这方面来看剪纸艺术有着明显的长处, 其源远流长, 在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既有简洁概括的剪影, 也有玲珑剔透的窗花;既有单纯鲜明的单色剪纸, 也有色彩缤纷的彩色剪纸;既有传统的平面剪纸, 也有现代感十足的立体剪纸;既有纯粹的“剪”纸, 也有融手撕、漏印、拼贴等表现手法的创意剪纸。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 以及年龄特征, 分解至各学期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新颖有趣的表现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让剪纸变成一种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门艺术。

结合以上所述, 以剪纸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是一项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 是学校课程建设方面一个崭新的课题, 是探索学校特色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对推动教师更新观念, 提高育人素养,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丰富学校办学内涵起到莫大作用。我们的实践既从侧面反映了我校在落实新课程理念、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工作上的进展, 又为研究探讨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一个客观生动的案例。

摘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与亮点, 建设特色化的校本课程, 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剪纸文化艺术, 张扬学生个性特长, 推动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 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明显的优势。

上一篇: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学一年级召开新学期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