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精选8篇)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 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② 传统表演艺术。
③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⑤ 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无论是“中国京剧欧洲行”的顺利开展,昆曲和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名录,还是《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项,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就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越来越多世界认同的同时,许多的国家将许多本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纳入本国家的文化产业战略,对这一宝贵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已经久远的“敦煌”艺术的流失,景泰蓝、宣纸技术被窃,到近年来美国《花木兰》的高上座率,韩国的皇家音乐“申遗”(韩方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明确说明该项艺术源自中国),以及韩国欲夺我们的“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商标在美国抢注等事件屡屡发生,这在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独特地位的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行动迟缓,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将被他人“端走”,我国优秀的文化将被肢解。
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的原因
1、来自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当今世界, 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增强。从世界范围看, 自文艺复兴以来持续了几百年的精神文化开始因商业消费而俗化, 大众文化配合着传播媒体的改进向全球扩张, 观念文化在感官文化的进逼下节节退缩, 古典的、理性的、合乎传统规范的文化形式作为主流文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 全球价值观”与“ 乡土价值观”的碰撞中, 显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 在文化上推行“ 单边主义”, 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造成了“ 文化趋同”的现象。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 借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 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很多国家的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形式, 如戏剧、舞蹈、手工艺等民族特色逐渐丧失, 有些甚至渐趋消亡。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来自工业化发展的挑战。
工业化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赖以生长的农耕时代走向衰亡。很多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 是伴随漫漫的华夏农业文明而生而长, 它是远古吹来的风, 携带着久长而深厚的历史信息, 从物质内容到文化习俗, 从精神方式到哲学信仰, 都透析出农业文明的生存方式、生存想像和审美追求。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原生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许多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一部分非物质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环境已不复存在。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1、促进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2、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有利于人类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
4、有利于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
6、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构成部分。
7、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
1、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利用。国家应该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支持他们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作、改编、出版、表演、展示、产品开发、旅游等活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发挥其已有的或者潜在的价值。
2、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通过传承、教育手段使之在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要注重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要关注和尊重相关社区和个体的现实需求,尊重民众自身合理的选择,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作为工作重点。
3、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鲜活的生产方式和流动的传承方式为基本特征,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形成了生态的整体。
4、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久的、浩繁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首先,在普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保护。其次,及时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传承。再次,要注意统筹协调各种主体。
5、加强对相关权益的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灭绝的速度快, 破坏程度严重, 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灭绝, 往往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发生, 大量传统民间工艺, 由于不适应大工业时代的生产和消费规模, 或者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逐渐失传, 那些手工操作器具渐渐褪变为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的摆设, 我们甚至只能到博物馆去感受它们的本来面貌了。各种原本独属各地区的民间风俗, 也因为失去社会土壤和传承圈子, 逐渐被五花八门的西方节俗所替代。这些都使文化传承的断裂显得特别突出。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严重破坏, 除了历史上的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社会意识等原因外, 当下主要表现为商业经济对文化遗产的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改头换面、圈养扭曲, 商业化、舞台化的情况特别突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模式也需要改进。传统的传承模式基本上是以地缘传承、亲缘传承和业缘传承为主要纽带。由于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多方面原因, 地缘传承只能在地域之间进行;亲缘传承往往受限于血缘关系, 在亲族之间代代相传, 有时还要遵守一些特别的规约, 比如传男不传女, 传嫡系不传远亲等;业缘传承主要体现为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 在有限的传承条件下, 一位师傅不可能亲手带出大批的徒弟, 而且业缘传承特别讲究派系,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些传统的传承形式, 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要求, 不能适应人们更积极主动的文化消费需求, 因此, 有必要找到一些新的传承方式或渠道, 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危机, 同时也可以使它们以更生态的方式, 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目前,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和科学的开发利用, 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也正在想方设法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近五年来, 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一些相关部门的协同倡导之下,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体系,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宏观思路显山露水, 在多省市和地区形成决策, 并开始了积极推行的进程。
2006年, 教育部、中宣部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 希望在青少年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2008年,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各省市和地区的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积极地支持、鼓励、帮助各级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比如成都、绍兴、铁岭、温州苍南、恩施等地都在中小学校园中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由于这些活动选取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并且采取了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 所以它们普遍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比如中央美术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和职业学校, 都相继将各地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请进校园。一些民族院校更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继承与开发为己任, 催生出一大批成果。
可以看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不能仅仅视为趋势或潮流, 更应视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效举措。它既合符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保护和传承, 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重任的目的, 也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 将深层次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而言, 校园传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首先表现为传承模式可以获得突破和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选择一种相比于传统的地缘传承、亲缘传承、业缘传承更丰富、更灵活的方式, 更多样的传承渠道和更稳定的传承场所。传统的传承方式受限于民间自发或自律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形式, 走进校园之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资源, 以多媒体、幻灯、展板、集体表演、组织竞赛等更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传承。在传承渠道的突破方面, 由于我们的部分中学和所有的高校, 生源对象突破了地域限制,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不再受限于地域关系, 而且, 被置于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师生传授, 也不再受限于血缘关系和传统的业缘关系, 这都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所, 主要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亭台坊间, 其中绝大多数传承场所必将被现代文明所覆盖,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拓新的传承场所, 相对稳定的校园环境显然占据优势。虽然校园并不能完全替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传承场所, 但仍然是一种在目前而言可以选择的较好方案。
其次, 非物质文化的校园传承, 在传承人的更新换代方面, 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小学校园要对所有未成年人进行普及教育, 大学校园则承担着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青少年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浓烈,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勇于探索, 接受能力也很强, 如能通过校园的管理机制, 可以迅速地组建富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基地或团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效地渗透到各级学校的教学实践中, 将极大地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培养和择优。比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长梁乡的丝弦锣鼓, 面临后续无人的危险, 长梁乡便鼓励部分学校传授丝弦锣鼓, 并在民族小学设立丝弦锣鼓传承基地, 培养出了一批极具潜力的丝弦锣鼓继承人, 长梁丝弦锣鼓, 也因为孩子们的精彩演出而声名大振。在校园里培养传承人, 还有一个潜在的优势值得关注, 受到多年文化教育的青少年, 将来有可能创造性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有可能超越老一代的传承人, 使我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更新的可能。
从发展教育事业的角度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将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的教育改革, 主要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进行, 如何建立起一个优化的课堂内外的教学体系, 有效地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将在这个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中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有利于增进青少年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认知, 并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和生命精神的积淀, 当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接触到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时, 将可能被它们丰富的形式、杰出的成就以及意义非凡的内在价值所震动, 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从而产生对祖国的文化遗产进行积极认知、深入学习并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这对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增强祖国大家庭的民族凝聚力, 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酵化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我们的教育发展趋势, 是要努力将每一个青少年的成长, 纳入到终生教育体制中, 是否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取决于教育体制将在多大的程度上去适应每一个人的个体发展的需求, 在多大程度上将个体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教育的“因材施教”, 需坚持“人禀其才”的基本观念, 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 鼓励青少年突破课堂教育的限制, 走向课堂之外。传统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模式, 不仅仅将人才的培养固定化为几门主干课程的强制性教学, 而且剥夺了每一个青少年选择更多的学习对象的自由。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无疑给青少年们创造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有利于突破以“语数外”三驾马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基本结构, 使青少年能够选择他们所喜欢的各种技艺, 去了解并认知, 甚至成为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优秀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还可以活跃校园生活, 增进师生情谊,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塑造校园的新形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比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大路坝民族学校, 聘请民间艺术大师李正福、“土家歌王”唐中银为民俗文化课的教员, 要求三到六年级的学生会唱土家礼仪歌中的“敬酒歌”、“迎客歌”、“送客歌”, 会说土家语日常用语100句, 还将竹马、陀螺、板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进课堂教学, 并纳入学校体育竞赛项目。该小学成为恩施州民族教育“五个一”工程示范学校。2008年, 在央视主办的青歌大赛上, 由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选送的女歌手吴娟, 和另一位湖北恩施本土女歌手张明霞, 与湖北长阳的两位土家族兄弟组合成“土苗兄妹”, 夺得原生态唱法金奖。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山乡春来早》, 不仅他们再次登台表演, 也带出了该校在民族体育教育方面的成果, 使体育学院学生表演的传统体育项目踩竹马有机会登上春晚舞台。2009年端午节前夕, 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端午游园会活动”, 包括行街展演、端午赛诗会、民间技艺教习、旱龙舟竞赛、传统服饰展示、童年游戏等项目, 在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信息,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关方面的新闻报道说明了一个道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后, 确确实实地丰富了校园生活, 深得师生喜爱, 对学校的形象塑造和宣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家乡情。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往往采取将本地项目与本地学校结合的方式, 这样可以使大多数青少年通过来自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当青少年发现自己的家乡原来还有那么多了不起的文化珍宝时, 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将更具体、更深刻, 强烈的家乡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这将促成他们产生“有为而学”的动力, 即立志在将来学成之后服务于家乡, 将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和积极有效地开发的想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和学校教育如能很好地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 必能达成双赢的效果, 甚至可能多边互利, 因为它还涉及除学校之外的其它部门, 比如各级各地的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等, 都需要借助学校的各种资源来进行本地的文化建设, 搞好文化生态, 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机制和展开的具体形式, 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比如它涉及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组织工作的协调颇为复杂, 如何建立最有效的合作方式, 尚需深入思考。目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普及范围不大, 深度不够, 形式上还有待改进。比如大多数学校采取了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的方式, 但只能作短暂的展示和蜻蜓点水式的传授。一些学校为了争项目, 出成果, 打名气,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全表演化, 也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变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纳入各级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同层次的学校能否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由初级、中级到高级的过渡和衔接?在校园里如何才培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大师?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关键词:黑陶 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 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94-02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文化产业的过度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随着手工生产逐渐被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该何去何从?
目前鲜有研究黑陶产品的相关专著,而对于制陶技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基于沁阳黑陶产品的设计实践,试图通过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保护中华根文化。正如冯骥才所说;“在一个非正常的转型时期,不能让民间文化正常消亡。”
1 黑陶文化
(1)黑陶
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繁衍历程中洗尽铅华,孕育出了继马家窑彩陶文化之后饮誉中外的东方艺术瑰宝——黑陶文化。据考证,黑陶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的成就达到最高峰,其中出土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技艺与优美的造型特点而成为经典传世佳作,就算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鲜有黑陶作品与之相提并论。
(2)黑陶艺术
陶器是伴随着社会生产需要而产生的,陶器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以至于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黑陶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大成者,后人美其名曰“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黑陶“质如墨玉而光若珠玑,有金石之声而具鸿毛之轻”,素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的美誉。“黑如漆”是其色彩特征;“明如镜”代表其质感美;“薄如纸”突出其高超的制作技艺;“硬如瓷”和“声如磬”强调其质地坚硬。以上特征是对黑陶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风格的总体概括。
(3)黑陶产业的发展
沁阳黑陶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河内县(今沁阳市)万善镇北有红土坡,土宜制陶,镇上居民依山建窑,盆窑村在此基础上形成。至武则天登基,始称“御封陶器”。此举沿袭到了明朝,不过进贡的陶器除了简单的瓦瓮,还增加了大量更具观赏性的鼓瓶、青狮、白象、福鹿、孔雀等礼器,深受青睐。光绪年间,盆窑村发展壮大,所产的陶器以带盖瓮、蒸馍盒、花鱼盆居多,以其品种多、质量高、呈色好、声音脆而行销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当时京城商贾云集.黑陶产业发展到北京,得到光绪皇帝的欣赏,至此,黑陶在国内名声大震。此后,各地官家订单络绎不绝,黑陶产品一度成为官方消费品。
清末至抗战前夕是沁阳黑陶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家家木轮转,户户窑冒烟”之说,村里也是能人辈出,由于竞争激烈,匠人们积极改进黑陶的制作工艺,增加花色。民国三年,盆窑村新烧制的墩、樽、鼎、壶等工艺品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和马尼拉“世界工艺品展览会”展出,备受国外嘉奖,沁阳黑陶从此名扬海外、销路大畅。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民国三十二年河南大灾荒,加之战乱频仍,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百姓不堪徭役负重,在如此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前,盆窑村烧陶业就此衰败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盆窑村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又因1982年的洪灾,造成大量窑炉坍塌,到现在为止,能烧陶的窑已经剩下十来个,能转的木轮也为数不多。纵观整个盆窑村的黑陶史,可谓是一波多折,如今,虽然黑陶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对盆窑村的制陶业大加扶持,但是黑陶产业并没有因此而重新焕发生机。
2黑陶文化产业面临的境况
虽然黑陶被誉为“陶之君”,但并不像宋代才出现的紫砂陶器自打出世就一直兴盛不衰,而是几经波折。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文化的地域性不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虽然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沁阳更是贤能辈出,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文化产业,会烧制黑陶只是当地人谋生的手艺,他们制作黑陶的初衷是为了养家糊口,锅碗瓢盆都是自给自足。然而,后工業时代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传统手工业,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塑料、金属制品也取代其地位。因而在古代除了贡品之外,再无其他观赏性强的工艺品,亦没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紫砂相比,又少了深厚的人文积淀。
(2)黑陶文化产品设计不符合现代生活美学,企业创新能力弱
现代生活美学是后工业时代人们对产品寄予的多元化精神诉求在与产品互动时产生情感的连结与认同。据考证,黑陶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人类的审美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有时盲目跟风也会影响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从装饰和造型来说,现代黑陶基本还沿袭传统,导致其设计风格趋于雷同,千篇一律、良莠不齐。这与制陶工艺的传承沿袭方式有关,家传式、师徒式的传统相传模式多以实际仿效方式完成,鲜有创新。
(3)产业规模小,集约效应差
沁阳市现有黑陶企业极为少数,稍大点就数市里的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盆窑村黑陶工艺厂和传承人王正成、王亮亮的黑陶厂,其他均为小型个体户,一个拉坯师和雕刻师就组成了一条很简单的生产链。除了蓝钻公司主要生产工艺品外,其他生产商基本以鱼盆为主。集聚效应不好也源于此,各企业出发角度不同,不能共同合作交流,进而阻碍了黑陶产业的发展。而政府方面,只是在扶持个别企业,并没有从全局考虑,民间大师没有专门的创作基地,不能形成创新思想的碰撞。
(4)文化消费水平层次不高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河南省農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所占总消费的比重在逐年递减,文化消费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文化消费水品低也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关,沁阳市周边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购买力。其次,工艺品本身所具有的易损坏性使网络销售无人问津。
(5)人才匮乏
沁阳黑陶在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烧陶业的村民有逐渐多了起来,本以为村民是有了非遗保护意识,黑陶产业会峰回路转。可是时间不长,坚持下来的人已寥寥无几,说到底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养家糊口的阶段,他们认为政府既然重视了黑陶产业,重操旧业定能赚些钱,实则跟风使市场上的黑陶供大于求,黑陶产业还是衰败下来。据盆窑村的老人们说,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做黑陶了,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所以,即使有再厉害的师傅,也收不到徒弟。目前,虽然国家颁布了《非遗保护法》,确定传承人,给予资金补助,但多数时候,资金不能落实,这是其一。其二,当下沁阳黑陶工艺从业人员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工人们基本没受过高等文化教育,完全依赖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创新能力弱。
3黑陶文化产业的创新策略
制式化商品的生产模式是造成工艺品艺术感缺失的主要原因,艺术性趋于雷同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伤”。
(1)校企合作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企业发展也大有裨益。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其二,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在文化成果研究方面的优势;其三,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2013年6月,沁阳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神农陶”茶具创意设计大赛,“炎”壶脱颖而出。以“炎”壶为例,探讨如何对黑陶文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图1)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讲,符号学注重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思考。此“炎”壶的设计利用符号学的知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华夏始祖神农氏又名“炎帝”,壶盖和壶柄的造型元素是“火”的抽象形,既代表“神农耕而作陶”的典故,也有生命延续的寓意,同时它又是“龙”的简化符号,象征“龙的传人”,再次又像是“牛角”,符合神农牛首人身的形象;壶身的水纹装饰象征生命之源。这些元素符号的运用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传承。
(2)以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主体建立本土文化符号架构,作为黑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知识体系。
布希亚曾说:“物必须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有形的产品是承载和传播无形文化的主体,文化必须转化为符号才能为本土知识体系所用。当地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其科研优势,利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典型特征元素,并运用到黑陶产品开发中去。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些元素符号化,作为黑陶产业从业人员记忆中存储的表征,此类表征在不同的人创作时会呈现不同的提取信息,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结论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的保护工作囊括 了对传承对象、传承环境和传承人保护三方面,其中对传承人的保护又是重中 之重。当前我国许多传承人生活艰难,宝贵的民族艺术后继无人,因此剖析传 承人的内涵并通过制度设计以规范对传承人保护的工作,使之有序、合理。基 于传承主体的不同,将传承人分为本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国家认定制、申请备案制和群众推荐制是认定传承人过程中应当实施的制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法律地位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由丁•近现代我国社会出现深刻变革,加之民众传统思想上的 不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伊始便呈现出不足,面临的形势 十分严峻。现今文化生态环境急速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生活艰 难,民族艺术后继乏人。因此,保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当前最急 迫的任务。这项工作如果做得成功有效,对留存民族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延 续民族血脉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的。
一、传承人的定义
文化和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或者族群是不 可缺少的一种生活需要。着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民族文化,是一面 明亮的镜子,它能照出民族生活的面貌,它还是一种爱克斯光,能照透民族生 活的内在‘肺腑’。它又是一种历史留下的足迹,能显示民族走过的道路。它 更是一种推土
机,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向前方向。” [2]因此文化在人类社会向前 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民族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务相融 合的基础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 人(Inheriting people。但是对于传承人承载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怎样认定 传承人,学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总体上讲,传承人是对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相 关人员的称谓。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 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 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
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3]《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传承人认 定为“通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技艺精湛的各类艺人和传统文化宝 贵资料的保存、收藏者。” [4]我国以中央政府名义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传承 人。[5]总结各种观点,我们认为,能够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通晓本民族或者本地域有代表性的一种或者几 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或者至少占有、掌握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应 的核心资料或技术(不要求一定要全国性公开)。
(二)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和认可,具备较高的公信力。
(三)愿意继续通过自己的努 力推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是:在特定民族或地域内,通晓一定技艺或占有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现形式,为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并愿意以自身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的人。
在这个定义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握传承人的两方面核心精神,即在民族文 化的流传过程中传承人一方面是“传”,一方面是“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 产来说,传承人正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与物质文化遗产显着的实体性有 着根本的不同,即没有传承人,前辈辛勤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延续下 去的桥梁。因此“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 的基本途径。“传承”首先是让接受者以传习方式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艺进而切 身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即是传承二字中的“承”;其次 是让接受者自己在传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即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 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智慧因子”,从而赋予其传承的知识或技艺更加丰富 的内涵并将其延续下去,这就是“传承” 二字中的“传”。通过分析我们可以 发现,能够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不但要在“承”字上狠下 功夫,还得有创造性,在“传”字上有所作为。例如,我们看泥人张的传人捏 出的泥人为什么能感觉很神奇,那是因为泥人张的传人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把民 家故事、民俗文化等融合于手中的彩泥,达到形神兼具的境地。我们在叹服泥 人的神奇灵动之外,更会感慨泥人张的传人娴熟的技艺。可以说,正是由于非 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特点,使得遗产本身和历代传承人结成了紧密联系。有优秀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得到创造性的传承和发展;反之,这 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会走样、变味甚至消亡。因此,我们认为保护传承人 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遗产类别,传承人人数也同样众多。只有众多相应的传 承人,才能使这些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二、传承人的基本分类
要认定传承人,首先要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文化部组织评选的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到目前为止己经公布三期。该名录以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同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细分。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基 于认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确定了传承人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的划分,并 没
有完全解决认定传承人的问题。应依据传承人主体类别的不同,将其分为本 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两大类别,然后再对传承人进行相应的细分。
(一)本源性传承
一方面,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是通过本族群内部的传承展开的,这是主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口传心授的特点,需要一个相对独特的文 化生态环境,而这种文化生态环境是经年累月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每一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饱含了该地域或者族群鲜明的文化特色。例如,非物质文化 遗产之中的民间文艺,即是经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之中的众多个体在日常 生活过程中不断完善、提炼、加工并融合了本地区或者本民族共同的情感之后 才形成的。在产生之后,民间文艺就由本地区或者本民族的人们口耳相传的延 续着生命。因此历代传承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从前辈人那里承继的知识和技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或者技术改进,使众多非物质文化 遗产得到继承和发展。我们将这种由族群内部主体之间进行的传承方式称为本 源性传承。
(二)外源性传承
在农耕文明逐渐逝去的大背景下,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蓬勃发展的经济 浪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逐渐消亡,形势堪忧。有些民族民间文化仅靠当地 的族群是不能够顺利传承下去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性的重视伊始,大批专家学者出于专业研究和个体使用的需要和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热情,开始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行列。采集、整理、加工、改 编、技术改进等一系列专业和非专业方式的融合,使得许多濒临灭失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得到了新生,从而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人士在从事这些行为过程中倾注入了自己的智力创造,不同于简单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行为,而且他们长期投入对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我 们认为这一类人士的行为也属于文化传承的范畴。[6]例如“西部歌王”王洛宾, 他就被认为是对我国西部山歌进行搜集、整理、改编的突出个体。[7]同时也要 注意,我们在认定这一类人的时候确实需要审慎地对“再创造”这一行为进行 严格定性,即再创造不能改
变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和风 格特征,以免在传承人认定过程中“泛泛化”。我们将这种以族群外的有志之 士为主体参与的传承方式称为外源性传承。[8] 基于以上两种分类,我们认为可以清楚地将在传承非物质文化过程中的两 种不同主体界定清楚,然后再进一步对传承人进行细分,进而界定传承人的法 律地位。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路径。
三、传承人认定的制度建构
现阶段我国广泛实施的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我们将 这种方式称为国家认定制。国家认定制较为成型的以制度化形式开始实施的,应该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的实施和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2007 的
公布为标志。[9]此后,全国相当多的省份相继展开了省、地(市)、县三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例如云南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率先在 地方上确立了三级保护体系,走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列。[10] 国家认定制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中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效果,并起 到了激发全国上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一的 国家认定制度越发显得不能适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表现出 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由于需要体现较大的权威性,传承人评选周期长,耗费巨大。二是由丁•抓大放小,导致绝大部分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承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并且现实中大多数传承人年龄偏大,生存困 难,又急需保护。三是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许多评选项目都成为地方政府 “为经济搭台,为发展唱戏”的铺路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流于形式。其结果是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传承人本身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为此,建议 在保护传承人的过程中,可以同时配合实行申请备案制度和群众推荐制度。
(一)申请备案制
申请备案制度,是指利用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层级保护体系,在各个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 终认可的一种制度。
1.制度背景
从自然权利论角度分析,一个民族在创造出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后自然 就对这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享有所有权。以民间文学艺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因特定族群和个人智力创造和传承的劳动成果,劳动者应该对其劳动成 果获得一种“自然权利”。[11]政府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过程中 实际上起到的是确认这种项目的存在的作用。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众多,且 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可能“再造”,急需一种制度来解决 这种保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认为,目前实行申请备案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这种矛盾,提升传承人的积极性。
2.制度内容
申请备案制度包括三个方面:传承人0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在这种制度构建下,传承人的申报是前提,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审查是关键,政府最终认可是根本。申请备案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政府有 限的行政资源,最大程度地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发挥传承人自我维 护权利的积极性。
3.制度实施的重点
在实施申请备案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推进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传承 人自我申报。传承人的申报材料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具体的说,就是对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必须有一定量化标准。前文提及,传承人
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得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覆盖地域范围内群 众普遍认可的自然人。这种量化标准应该涵盖:传承人从艺时间;在该项目范 围内取得的成就;群众的认可证明;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规划等等。第
二,政府的认可。必须指出,政府的认可只是一种确权形式。传承人所代表 的某个民族或者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群众才是该项权利的最终所有者。实际上 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经产生,权利就己经存在。当然,政府在认可该项权 利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一项工作,那就是审慎进行备案审查。申请备案制,除 了传承人自我申请外,应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受理审核,由省级政府牵头成立 常设专家组进行认定。而专家组一般由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的专家等组成,必要时为体现公平和地域回避原则,可以随机抽取申报地 域范围以外的常驻居民代表参加会议。第三,通过申请备案制度认定的传承人 必须经过专家组评议、评定和无记名投票才能最终产生,然后进入公示期,公 示时间可以为三个月。如果三个月之内无人提出异议,政府颁发证书,确认该 申请人的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格。如果公示期有人提出异议,政府 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展开调查,或者举行相应的听证程序,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 实质性审查,及时处理相应的问题。
必须指出,构建的申请备案制度不同于现今各级政府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普查工作制度。前者的制度主体是传承人,而后者的制度主体是各级政府。前者是一种确权制度,目的是通过政府行为以法律形式确认传承人的权利,而 后者是一项调査研究制度,目的是取得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的 大致了解。
(二)群众推荐制
国家认定制和申请备案制度暂时没有覆盖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 允许由群众公开推荐,政府审查认可,我们将这种制度称之为群众推荐制。
1.制度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建立,是应该最大限度地确定传承人以 及调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由于种种原因也许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既没有被国家认定,也不愿意自动申请,故应该建立群众推荐制度,以 达到更大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基于此,对于传承人认定制度的 建构也应
该具有开放性。文化传承的主体虽然是所在的族群和传承人,这些民 族的瑰宝一旦被传承下来,潜在受益者是普通大众。现今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政 府色彩过于浓厚,实际上社会大众的热情并没有激发出来,所以应该让社会公 众都积极响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每一个个体 都应该参与,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某一种家族性手工艺产品技 术,在当地流传过程中始终是由某一个家族的人员对该项技术进行掌握,并未 公诸于世,也未受到较好的保护。然而这项技术确实又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和实 用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当然就可以通过群众自发推荐,由政府进行认可。由群众公开推荐而推选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由所在 地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受理审核,报请省级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组进行 审査评定。
2.制度内容 对丁•群众推荐制度下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方式与前述申请备 案制一样。两种制度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不同,群众推荐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申请备案制的主体是具备传承人资格的公民。3.制度实施的重点 通过群众推荐制来参与这项活动,由于每个个体的文化素养各有不同,从 而会导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我们 在设计这项制度时,推荐人一般应该是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者、熟悉 者,并在所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应的公信力,即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当地高校长期从事文化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即可以牵头推荐传承人。长期从事民 俗文化摄影的摄影爱好者,也可以推荐传承人的候选人。因为这两种人符合我 们前述的推荐人的定义:第一,他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者、熟悉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第二,长期接触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鉴别力,有较好的公信力;第三,自身不属于传承人范畴。当然,推荐人也可以联名推 荐,以使得推荐的项目具备较强的公信力。由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可分为三类:国家认定制;申请备案制;群众推荐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申请备案制,国家认定制和群 众推荐制都是对申请备案制的有益补充。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需 要对具有家族保密性、地域保密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国家相关保密法律法 规的规定确定相应的密级,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确保做到既要激发传承人 的传承热情,又不损害他们的合法利益。我们相信,在这三类制度共同发
挥作 用的基础上,再将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深入推进下去,形成良好互 动,那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一定能够取得长足进步。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 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对延续民族记忆、弘扬民族 优秀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现今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工作已经走出了低谷,正在向深入发展。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人进行认定和制度规范,是保护传承人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只有明确认 定各类传承人,进而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才能更进一步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民 间文化的热情。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路上,但我们仍需努力。【作者简介】 周安平,单位为西南大学。龙冠中,单位为西南大学。【注释】 [1] 我国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个方面的细化分类。有些类别的非物质 文 化遗产属于个体传承,例如民间歌曲、传统手工艺、民间表演艺术等;有些类 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群体传承,例如庙会、节日庆典等。我们在此只讨论
个体传承,对于群体传承暂不作讨论。一笔者注,下同。[2]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194 页。转引自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第 1 版,第 44 页。[3] 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 《西北民族研究》,2006 年第 3 期,第 121 页。[4] 参见《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0第十五条。[5] 参见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 年 6 月 14 日施行)o [6] 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 四条第二款规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们认为在文章中界定的外源性 传承人与此处法条否定的 “ 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 ” 是有本质不同的。前者 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的智力创造,后者的行为并不含有智力创造。[7] 参见田联韬:《评我国民间歌曲著作权之数次争议》,《中国音乐学》(季 刊)2006 年第 2 期,第 132-136 页。[8] 从生物进化论角度看,一个单一的物种可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十分 缓 慢,它必须依靠该地域范围内的其他生物所组成的生物圈来生存。大的方向是 优中选优。文化传承也有同样的道
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
2013-2-17 6:50:24来源:2013-2-16 《求是》2013年第4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我们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与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战略资源,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纽带,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提升国民道德素养,激发国民爱国主义情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中华文明的传承,而且直接关系民生幸福。人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是文化遗产的所有者、传承者。从远古到现代,从蛮荒
到文明,中华民族史上千千万万的文化遗产,无不浸透着人民的创造与智慧,无不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只有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广泛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
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遗产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突出成绩。
文物保护责任进一步落实,文物基本状况明显改善。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将文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物部门主要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文物保护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文物支出累计达183亿元,年增长40%;全国公共财政文物支出累计达572.5亿元,年增长38%。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文物保护法》,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基本形成了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支撑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共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专项调查圆满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扎实推进,为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状况、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国已核定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3项。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和行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文物保护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深入推进,多部门联合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文物盗窃、走私犯罪得到遏制,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能力持续跃升。
文物工作围绕大局、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配合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圆满完成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阶段性文物保护任务。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涉台文物等保护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汶川、玉树等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基本完成,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突破,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显现,社会文物流通日趋繁荣,以文物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文物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越来越贴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博物馆数量大幅增加,展示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已达3589座,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等专题性博物馆和生态、社区、数字等新形态博物馆竞相涌现,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完备、办馆主体更加多元,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近万个。2008年,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来,观众成倍增长,年接待观众达到5.2亿人次。博物馆免费开放不仅有
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有力彰显了党和政府文化惠民的责任担当。
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国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遗产的双边协定,成功追回流失境外中国文物3000余件。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柬埔寨吴哥窟、蒙古国博格达汗宫等文物保护工程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出、入境展览大幅增加,“盛世华章”、“走向盛唐”、“山水合璧”等展览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许多展览成为中外“交流年”、“友好年”、“文化年”等双边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功举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文物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独特作用。
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我国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事业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最为主要的就是“五个坚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文物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认识、来谋划、来推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把文物保护作为前提和基础,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发展;坚持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始终把文物保护人民参与、文物保护成果人民共享作为文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做好全局谋划、制度安排,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深化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必须大力推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展示方法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保护和传承方式创新。
进一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是文物保护、成果惠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带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发挥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举措。按照“十二五”规划,文化遗产工作要紧紧围绕“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的总体目标,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科学技术应用、文物安全防范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文化遗产项目。如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业遗产、古村落古民居抢救性保护工程等,以项目促保护、促利用,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进一步实施科技支撑战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最重要的力量。文化遗产科技工作要继续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兴材料技术、遥感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建立现代科技考古体系、现代文物保护修复体系、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体系和现代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以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为主题,加快文化遗产跨学科建设,建立覆盖全国、联系世界的实
验基地、学科基地、科研基地,建立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体制机制。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加强实验研究、材料研究、工艺研究,重点破解一批制约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素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这里有唐崖土司墓地群,有奇景通幽的黄金洞,有县级深林公园的青灵山之美,有国家级原始深林公园坪坝营之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民间歌舞地盘子、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保护传承夯实了物质基础。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工作由文体局领导、文化馆为责任主体牵头成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管所、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详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指示咸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10年春,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所有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项目50个,确认县级名录30多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楼建造技艺、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为保护传承夯实了内容基础。
(二)“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项目申报工作。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报送材料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我们将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成功申报了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0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地盘子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了对南剧、地盘子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和民间歌舞地盘子《从小明理讲诚信》,在州内外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10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2010年8月,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
(五)、“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的评选。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吊脚楼建造师傅万桃元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野菊花》杂志和“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紧密协作,创建了《唐崖》文学杂志,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请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奖励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等3部散文专集;创作了《乡村阳台》等150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其中,散文集《城乡边缘》获全州“五个一”工程奖。
(七)“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对这种现状,拥有阵容庞大、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咸丰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住咸丰县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咸丰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政府主导、文体局文化馆为责任主体、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扎实做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旅游服务,处理好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将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已经成为提升咸丰县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得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咸丰县坪坝营旅游风景区一跃成为中国湖北恩施最美的几大有名风景区之一,成为湖北恩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宣传、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力度不强。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多渠道、多媒介作宣传。非物质文化所在地,必须克服以文化遗存为招牌,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真正使自己的宣传工作落实到遗产本身的保护与传承上来。
2、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大,不能切实使遗产项目得到充足的保护经费。该经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经费不足,该申报国家级保护传承的名录项目不能全部得以申报。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 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它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更要基础和宝贵资源。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活力, 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 原本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上千年来, 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流失和灭亡的危机, 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 发现因受地理因素和环境改变的影响, 同时又难见经济效益等方面原因, 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出现了“断档”的窘境, 甚至有些项目已灭亡。因此, 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二、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 同时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广阔, 且保护工作又涉及到政府行很多的行政管理部门, 这种职责不明的多部门管理, 造成交叉重叠的管理, 成本增加、效率低、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导致各项工作难以进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种有效的制约和管理, 那就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约。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各部门职责和分工。保护法的颁布实施, 不仅在法律上确立了文化部门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 而且有了法律的授权就能更好地履行和实施管理职责。
所以各级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 也要加强领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并增强管理的力度;不仅要做到缜密规划、细心组织、精心实施, 还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
三、经费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 因为资金的缺乏, 很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 并处在濒临消亡的地步。例如:有些早年收集上来的档案和材料已开始变黄发霉, 像录音、录像带有一些也要报废;最重要的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致使有些单位本想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艺术等计划都无法实施。同时, 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建立一些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和地方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相关的设施等等。然而现在许多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地区, 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地形结合, 建筑布局多样。
参考文献:
1. 陈泽泓.岭南建筑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5页;
2. 李积权;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观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年02期;
入到物质脱贫致富的建设上, 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从事文事业化建设。从而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崩溃了, 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一定资金的投入是重要的保证。那么, 设立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就迫在眉睫。
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是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
很久以来, 我们对文化安全意识的认识很薄弱, 就出现了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现象。例如:据报载, 日本某城市有家博物馆是专门收藏中国民间文化珍品的, 规模很大, 种类很多, 使许多参观者大为叹惊。又如, 大家都知道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节日, 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令我们感到耻辱的是却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了, 并列入该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遣产名录》。按照这种谁先申报谁就拥有的国际惯例, 是合法又合“理”的。这些鲜明的例子从而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缺乏与不利.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人们留下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因他国的文化掠夺或是我们工作的疏忽而流失或失传。为此,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加大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五、让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根开花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
之所以认为高校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因为现行教育体制中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方面的普查、挖掘、研究、整理, 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大学是先进文化知识的发源地, 不仅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养分和动力, 同时还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教育场所。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群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 对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爱国主义理想, 巩固和提升民族自信心, 实现河北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要建立机制, 以点带面, 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和培训推广基地命名创建活动, 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二要丰富内容, 以送促建, 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各院校的影响, 树立青年学生了解非遗、保护非遗, 确立自身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意识。三要创新形式, 以学兴教,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体系的紧密融合。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深入推进, 各院校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应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我们理应将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继续传承下去, 并让其闪烁出更璀璨的光芒。
3.[美]伦纳德R.贝奇曼著;梁多林译;整合建筑——建筑学的系统要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关键词: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祖先保留至今的。陕南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其文化积淀之深邃,为世人所瞩目。陕南丰富多彩、深邃迷人的文化历史,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积蓄已久的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陕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与陕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文化、传统等息息相关,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传承。众所周知,本地传统音乐能极大程度地反映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研究员说过,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杜绝轻保护、重申报的现象,从根本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我们却常常面临难题和挑战:首先是传承人生活状况的良莠不齐以及老龄化问题。根据调查发现,一部分传承人的生活水平较低,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没有能力将自身背负的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他们仅将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传承上。但对于中国来说,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来的重要人物。其次,年青一代会因为此类音乐“不好听”“太土”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传统技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够流行,也不能带来太多经济利益,难以带动中青年的学习积极性。为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继承人的情况,甚至到了“一徒难求”的地步。
如今,我国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使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利益。这一措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态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传统剪纸这样的文化遗产在旅游景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传承人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缺少依赖物质形态承载的商品性和生产性,仍旧发展得十分艰难。
2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不够。如今许多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形成认同感,并未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就拿笔者自己的情况来说,虽然笔者是地地道道的陕南人,但是对陕南的非物質文化遗产也只是略懂一二,对《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传承研究》也只有初步了解。由此也反映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冷漠状态,认为它没什么吸引力。
葛剑雄先生说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刚开始是“热申报”的状态,可是由于世界文化遗产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的,因此很多非物质遗产文化都不了了之,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出现的一大重点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热情的投入和足够的耐心,并且必须把传承看作是一件有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3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中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必须要有继承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代代相传下去。它需要传承人的不断发扬光大,所以选择合适的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地方高校聚集着非常多的优秀的年轻人,高校教育是各种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高校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联系和意义。
3.1 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走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传统文化会无法得到继承,会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陕南音乐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愿意学习和发扬这门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现有的传承人大多年迈,再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而单凭自身的力量要想发扬这门艺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方高校寻找继承人,可以在高校挑选出专门人才,将其培养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人选。如果要想这样做,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对本土文化基因的理解和认识,推广文化知识传播上的多元化。在如今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只有添加这些元素,才能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多样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与决心。
3.2 理论意义和价值
现代流行文化的价值取向正在使当代学生疏远自己的民族、地方文化。把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地方高校的课堂,可以让新一代年轻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本土音乐有着自身的闪光点,继承与发扬民间音乐势在必行。2000年7月,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兰州参加社会高级讨论班时提出,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事业中更应该这样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脆弱的民间传统音乐进行保护,从选择合适的继承人、鼓励人们多听民间音乐、改善继承人的生活条件等多方面下手。他的这些阐述深刻而有内涵,充分体现出当下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以及当今保护传统音乐的难度。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西洋化的音乐,甚至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对国外的一些教育模式的迁移。
3.3 实践意义和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是没有办法再出现的,它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此时此刻,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极其艰难,甚至到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地步。从短期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校可以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接触到本土音乐文化;从长远的角度看,在高校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有利于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流传至今,是我们人类的心血和智慧的体现,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而留下的精华,值得子孙后代好好地珍藏和保护。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文化遗产丧失问题也越发严重。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荐阅读: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06-08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10-03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11-07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口号12-14
文化遗产特征09-2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满分作文06-0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小学五年级作文12-04
文化景观遗产论文09-26
文化遗产日方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