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孝道传承美德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弘扬孝道传承美德(精选10篇)

弘扬孝道传承美德 篇1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都兰县工商局把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意识教育作为工商干部道德修养的一项基础工作,让社会群众树立孝敬父母,尊长敬老观念,养成孝敬父母,尊长敬***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通过道德讲堂、国学教育、善行义举榜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和宣传,要求全体干部从“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等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培养全体干部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道德品质为总抓手,进而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弘扬孝道传承美德 篇2

在湖南, 有一处风景秀丽、设施完备, 并且能够让老人安享晚年的理想家园, 那就是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庆桥村的“永州市敬老山庄幸福园”, 这家幸福园的董事长廖巧莲女士是当地的传奇人物, 是让当地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的慈孝榜样人物。这位传说中的“巾帼英雄”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她坎坷而厚重的经历给了我们有力的回答。

高校骄子, 为“爱”闯天涯

1962年4月出生于一个多兄妹的干部家庭的廖巧莲, 其父廖镜明湖南衡阳人, 抗战时期随部队来到道县, 是道县解放后供销社的创始人之一;母亲魏润娥道县人, 早年是道县祁剧团的主要演员, 后来调入道县药材公司工作;大舅魏振仁是原上海空军39426部队的飞行大队长, 1974年中央军委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他的先进模范事迹 (在1974年解放军画报第三期刊登过) , 喜讯传到家乡, 也铭记在廖巧莲心中, 后来她凭着一副好嗓子考入中国音乐学院, 成为著名音乐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院长的得意门生。毕业后, 她深知作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必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于是她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分配指标, 选择了进入家乡的教育系统工作。

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廖巧莲的人生。她回忆道:“那是1998年的一天, 在下班的途中, 我突然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从高楼跳下来, 后来得知是因为他年事已高, 缺少家人的照顾, 于是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让廖巧莲的心中受到很大的触动, 她就想, 如果能创办一家养老机构, 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廖巧莲从那时起就将这种想法时刻挂在心间, 并开始付诸行动。首先,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 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铁饭碗”, 毅然选择去艰辛备至的商海沉浮。这期间, 她带着年幼的孩子独自闯荡, 先后办过红砖厂、砂石厂、建材公司、水泥厂、服装厂、酒店等, 一路走来, 她不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还结交了很多知心朋友, 这些朋友中不乏在了解她的处境后对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无论做哪个行业, 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 开办一家养老机构, 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000年初, 当时已经年近不惑的廖巧莲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华丽蜕变, 那一年, 她带着有限的资金变卖了部分的家产, 只身一人从道县来到零陵, 在原零陵军分区旧址租房办起了永州市第一家民办老年公寓, 专门收住在家中无人照顾的老人, 她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艰辛创业, 无怨无悔

然而, 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老年公寓开办伊始, 廖巧莲就遇到了很多难题。首先是人手不够, 于是, 她既当院长又做护理员, 甚至起早贪黑自己采购。为了省钱改善院内老年人的生活, 一向爱美的她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一双裂了口的鞋她一穿就是两个冬天。一位在老年公寓住过十几年的杨姓奶奶, 提起那双裂口的鞋子不禁潸然泪下。

廖巧莲回忆起那段时光, 内心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她记得“当时永州经济基础相对较薄, 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在市民心中根深蒂固, 有时为了让一个老人安心留在院内, 那是走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经过调查走访, 她发现相对于发达国家, 永州市的养老事业至少落后十几年, 市民养老观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养老事业、尤其是民办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于是, 她开始转变思路, 希望能够“靠服务树口碑、靠宣传立品牌。”并将转变市民的传统养老观念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她通过买断永州电视台的一个时间段创办《夕阳无限》电视栏目, 并亲自参与策划、指导节目内容, 使机构养老的观念慢慢深入民心, 初步打开了永州市的养老业市场。为了管理好多元化的爱心实业, 她再度走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深造, 让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 努力打造上榜品牌。

在宣传上, 廖巧莲不惜重金, 在照顾老人方面, 她也从不吝啬, 唯独到了自己身上, 她却省吃俭用, 把每一分钱都投入到养老院的建设、改造中去。进军养老行业本来是件投资大、收效慢且费力难讨好的事情, 家人对她这种“砸锅卖铁”般的做法很不理解, 并极力反对。但看到那些无依老人那渴望的眼神, 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开弓没有回头箭, 养老公益事业需要勇者当先。我愿意当中国投身养老公益事业的第一人, 果敢而又苦涩地喝下了头啖汤。”谈起当初创业时的艰辛, 她显得如此坦然和豪迈。

如今, 经过15个春秋的默默奉献, 廖巧莲已经迎来送往近2000多名老人, 亲自为600多名老人送终, 每一次与老人作人生的最后一次分别, 都给善感的她带来一阵伤感。但是“让政府放心、让家人称心、让老弱开心”的工作追求, 让她一直坚持着。她已经将自己的满腔爱心与热情全部投入到养老福利事业中去, 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名校学子身份, 因为她知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路, 她无怨无悔。

敬老重老, 为老人建设理想家园

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能力, 廖巧莲走过了很多人没有走过的艰辛创业路, 也收获了别人没有体会过的累累硕果香。廖巧莲的慈孝事迹逐渐被广为传诵, 同时也让她的事业开始步入巅峰。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她于2010年在冷水滩区岚角山镇庆桥征地183余亩, 建起了大型的养老基地——永州市敬老山庄幸福园, 她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 给更多的老人建设一个理想的家园, 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为此, 她变卖了前期开办的所有产业, 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如今, 走进敬老山庄, 会发现这里“得潇水之灵韵, 纳孝卷之精华”, 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既是天然的大氧吧, 更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乐园。在山庄的颐养区, 可以看到老人们或聊天、或打麻将、或歌舞, 生活悠然自在。谈到这里的生活, 老人们都表示比在家里开心, 有这么多同伴相伴, 生活充满了美好。

老人们今天怡然自得的生活, 得益于廖巧莲和自己的团队“敬老重老、以人为本”的行业精神, “一切为了老人, 为了老人一切”的服务宗旨, 以及“为政府担责、替儿女尽孝、为老人分忧”的工作理念。他们克勤克俭, 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和永州市电视台选为上榜品牌单位, 《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湖南日报》、《今日女报》、《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幸福园和廖巧莲进行了多次全方位的报道。

如今的幸福园已经是湘南地区规模最大, 集生活、娱乐、医疗、保健、休闲、度假、旅游、养生、农科为一体、设备设施最完善的生态式民办养老基地。先后被市政府授予“敬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被中国国杰老教授科技开发研究院选为理事单位, 被全国敬老爱幼养老产业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养老产业工作先进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中华慈孝总会聘请廖巧莲董事长担任副会长并授予她“中华慈孝爱心形象大使”荣誉称号;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中央机关老干部文化交流中心授予她“优秀公益人物”、“杰出公益人物”、“2014年劳动者榜样人物”荣誉称号;中国发展研究院、国家发改委经济导报社、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幸福园“时代楷模第十届爱心中国先进单位”、授予廖巧莲“时代楷模第十届爱心中国十大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十多年来, 国务院先后有十几位党政领导为敬老山庄题词呼吁及赞扬。2002年, 永州市原市长刘爱才同志为山庄题词, “敬老山庄开创了我市民办老年福利事业的先河”;2011年春, 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同志参加清华大学校庆时了解到廖巧莲的事迹后, 亲自接见了她, 并对她的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 称“敬老山庄幸福园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实践了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福利事业, 为老同志办了一件大好事。”2013年中共中央原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的卫士长陈久长亲临山庄并题词“尊老爱幼, 利国利民”。2014年9月, 廖巧莲董事长获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泰国国际贸易商会、东盟加六国贸易区博览会执行局、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颁发的“社会杰出贡献奖”, 并受到了泰国素博巴莫亲王、罗宗正主席、泰国国防部长的亲切接见;同年11月29日, 曾经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参观敬老山庄后表示:“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成立养老机构是为社会为家庭承担了一份责任, 为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尤其敬老山庄董事长廖巧莲女士作为一个女企业家能够有这份爱心、这份胆识, 并且将敬老山庄搞的这么有声有色, 表示由衷的钦佩, 同时祝愿山庄越办越好。”

当前, 敬老山庄正在启动二、三期工程, 据廖巧莲董事长介绍, 该工程规划床位3000余张, 建成后可同时容纳几千人入住, 能够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 给老年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养老基地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廖巧莲董事长又在零陵区萍阳南路柳子庙附近、冷水滩区育才路、道县、祁阳、蓝山设立养生堂和分院;在零陵黄田铺建立以茶油种植、加工为主打产品, 以畜牧养殖为副业, 占地860余亩的农科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人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养老行业的先行军, 我们有必要引导更多的老年人懂得养生的知识, 促使他们的生命得到更长久的延续。”廖巧莲感叹不尽。

幸福园立足养老产业, 兼营绿色农业的长远发展方向是保障山庄持续性发展的一大创新点。这一方向包括:以养老产业带动绿色农业, 以绿色农业推动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为绿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平台, 绿色农业为养老产业提供丰富的绿色产品, 共同把现有项目做大做强, 让更多的老人从中获益。以点带面, 齐抓共管, 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幸福园走上综合化、多元化产业道路, 真正带领湘南地区同行业共同发展。

孝行天下, 弘扬孝廉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这是廖巧莲董事长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观点。在她看来, 做养老行业不只是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的简单服务, 更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 这就要求从事养老事业的工作人员更要富有孝心、爱心、真心和热心, 而这些基本素养需要浓厚的企业文化去熏陶。

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廖巧莲董事长从柳宗元身上发掘出孝廉文化的发光点。她说:柳宗元是唐朝“永贞革新”运动的核心成员, 改革失败后, 他被贬永州, 时年33岁, 在永州生活十年。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为永州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 他的政德品行深入民心, 永留青史;他的为官精神与我国现在推行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 因此弘扬柳宗元的孝廉精神, 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柳宗元那种面临一切困难都能迎难而上的精神, 及不幸的遭遇, 让廖巧莲董事长想到了自己在从事养老行业15年中遇到的那些困难, 让她从内心对柳宗元钦佩至极。于是, 她就想通过拍摄一部关于“柳宗元“的电影, 传播孝廉文化、弘扬民族美德, 从而更好的教育员工安心从事养老事业, 启发社会人士孝亲敬老的大爱之心。历经多年的努力,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 《柳宗元在永州》开拍新闻发布会于2014年11月29日如期召开。

据了解, 电影《柳宗元在永州》新闻发布会得到当地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 并派专人参加盛会, 来自国家和省、市的领导、专家莅临指导并纷纷表示祝贺。执导该电影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著名导演林炳坤, 该片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康宁、潇湘电演制片厂资深编导甘碧媛和永州本土知名柳学专家、电影《柳宗元在永州》编剧骆正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表示要将毕生的才华奉献给该电影, 做到无愧于历史人物, 无愧于所有的观众。

廖巧莲董事长相信:“打好养老、农博、影视文化三张牌, 借文化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不仅是造福永州老百姓的大平台, 更是一个向世人传承孝廉文化的好窗口, 尤其是电影《柳宗元在永州》的拍摄是给所有的华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递上一张宣传永州的金名片, 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 她诚恳地期望自己在推行孝廉文化的道路上能得到各级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广大爱心人士无私的帮助, 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孝廉文化, 提高全民的传统文化水平。

关注慈善, 大爱无疆

多年来, 除了做好养老事业, 廖巧莲董事长一直不能忘怀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她将这份感激投入到更多的公益事业中, 希望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回报别人曾经对她的帮助。2013年5月的一天, 她从电视里了解到四川雅安和永州市某学校皆因经济原因买不起校车, 学生只能徒步山路, 不仅辛苦还屡屡遭遇受伤的事情, 于是想尽办法用有限的资金购买了两台新校车, 并亲自送到两所学校。9月份, 蓝山遭受特大洪灾, 她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2万元送到灾民手里;东安某村修路, 她捐资2万元。而她于2012年创办农科园, 目的也是希望解决黄田铺的村民生活条件艰苦的现状, 帮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

多年来, 廖巧莲已经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三无老人和学校捐资达数百万。同时, 在她的带领下, 幸福园的医疗队和员工们上街道、进社区, 走进千家万户, 把服务送到需要关怀的老人身边。廖巧莲表示, 在做好现有服务的基础上, 她将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体系, 打造国际品牌, 并和员工一起把服务范围扩延至周边县市, 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晚年的幸福, 让永州市的养老机构向高端化迈进了一步, 真正缓解永州市日趋紧张的养老压力。

另外, 廖巧莲董事长每年都会在重阳节、幸福园开办周年庆典、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各种大型文艺活动, 丰富老年人们的节日生活。2012年重阳节上推出了“千叟宴”, 首开永州敬老史上的先河, 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廖巧莲董事长回忆道:“当时盛况空前, 幸福园内彩旗飘飘、锣鼓喧天, 来自我市四面八方的1000余名老人被请进山庄, 共进宴席, 庆贺重阳佳节。”让老人们高兴的是, 他们在此不仅可以免费吃上一餐独具特色的敬老宴, 而且还欣赏到了廖巧莲董事长专门从省、市各地请来的专业艺术团表演的精彩节目。同时, 应邀前来的国家司法部领导、北京农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编导以及省、市、区领导, 与老人们共同参加了这个令人终生难忘的“重阳千叟宴”活动。她还说:“只要是敬老、孝老方面的事, 再困难, 也要挤出资金让老人乐一回, 这样顺从民意、弘扬美德的事我们还会坚定地做下去, 老人开心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交流学习, 共圆“中国梦”

要想更好的发展, 还需要走出去、请进来, 与更加先进的理念交流, 廖巧莲董事长深知这一道理。为此, 她经常参加各种国内外及海峡两岸交流会议, 不仅开阔了眼界, 还增强了海峡两岸同胞感情。2015年1月20日, 她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4“两岸四地杰出女企业家”暨华商女性爱心联谊交流会, 该会议由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杰出女企业家联谊会联合主办, 百杰关爱基金、北京中百杰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女企业家群体的全面发展, 加强两岸四地女企业家与华商女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宣传和表彰她们的先进事迹, 搭建一个相互学习、深化友谊、交流合作的平台。

交流会上, 廖巧莲向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260余位女企业家介绍了幸福园的发展现状, 得到与会企业家的一致好评。同时, 她还与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马爱珍女士, 中国妇联副主席甄砚女士、原主席顾秀莲女士、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女士、中国女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韩湘景女士等进行了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为了加深两岸四地姐妹之间的友谊, 廖巧莲还与各地女企业家共同参加了以“巾帼建新功,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安杰玛之夜”爱心公益晚会, 并为晚会献歌一曲《人间第一情》, 她那美妙的歌声轰动全场。

2015年, 廖巧莲又有了新的工作计划——“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实现中国梦”, 具体实施分为八项内容:完善山庄豪居楼和亮化环境建设;新增黄田铺名山岭旅游观光美食城和种养项目;完成祁阳综合楼建设;完成道县综合楼建设;摄制和播放电影《柳宗元在永州》;举办山庄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举办“全国寿星 (重阳) 欢聚人民大会堂”活动;举办市敬老山庄幸福园2016新春联欢暨精英表彰会活动。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国学精髓 篇3

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就有这么一位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不被经济浪潮所影响的国学大师黄金武,为此本刊记者专程来到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拜访了黄金武先生。

黄金武,男,祖籍广东揭阳人,现为中华国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风水在线专家、深圳市太和盛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学顾问、深圳市美芝装饰有限公司首席堪舆师、深圳市专家工作委员会环境布局策划专家。其从小受家乡文化的熏陶,对国学周易情有独钟,并有过目不忘的天份,常年在邵伟华大师,凌志轩大师的指导下,精通天文,易理八卦、命学及各派堪舆学,尤精于能让人朝贫夕富的奇门宅法和玄空地理,名闻于公卿名流之间。对城市风水规划、楼盘选址策划、阴阳宅选址立向择吉、企业经济运作及重大事项决策等具有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成功地为美的空调、志高空调、香港天福珠宝、香港新世界等工厂、公司、商场的大型建设进行了选址立向及风水策划。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华中地区及东南沿海等地多家民营企业进行选址和风水调整策划,造福无数,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弘扬孝道美德征文 篇4

人说“别等到她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才懂得母亲是那样重要。”一代君王郑庄公,在平定共叔段叛乱后,一怒之下将与叛乱事件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母亲姜皇后发配到颖地,但是后来,母子俩却又和好如初了。这是为何呢?是孝心,是郑庄公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使他牵挂着流落远方的母亲,是孝心使他听从大臣颖考叔的建议,与母亲言归于好,尽释前嫌。郑庄公也因此被后人所称颂。

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孝子数不胜数——著名宰相狄仁杰。有一天狄仁杰外出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朵,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孝心,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感天动地。

养育之恩,何以为报?

乌鸦反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你可曾听说,成年的乌鸦,虽然样子不讨人喜欢,但是,在父母年老病残之时,乌鸦会不远千里地找来食物,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乌鸦。你说,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你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身强体健的青年时,你可曾注意过,母亲在一点一点地变老。那满头银发是为我们而长的,我们怎能视而不见?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在感恩节那一天,我要把最真挚的祝福赠于父母。

你做到了吗?母亲节那天,你是否为母亲洗过脚,是否为母亲带来一个惊喜,哪怕是一句温暖的问候;父亲节那天,你是否为家里的顶梁柱——呈上一份礼物?英国有句古话:“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请你静下心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回报你的父母了吗?

关于弘扬孝道美德的优秀作文 篇5

什么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母亲也经常对我讲一句话“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弘扬孝道美德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弘扬孝道美德的作文一

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她生日前一天,她爸爸说要给她买一个蛋糕庆祝。但后来,爸爸因为工作繁忙,一时忘了买,那个女生就绝食一天表示反对。她爸爸没办法,开车又到镇里,买了一个蛋糕给女儿。

由此,我觉得这个女生实在是太不孝顺了,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而到头来,却因为没买蛋糕这么点小事而进行绝食反抗。她爸爸应该对她进行教育,不应该一味地顺从她。这样只会让她更加嚣张,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变差。还会形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长大后工作怕苦怕累,不去钻研;劳动时拈轻怕重,偷工减料。总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试想,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长大后能建设祖国服务社会吗?他们能养活自己算不错了。

现在的你我,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养尊处优,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祖辈们大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牺牲精神。事事包办、时时呵护,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稳固。祖辈对孙儿施爱有加,往往心太软,导致教育孩子方面宽而不足,严而有余,甚至当父子之间有冲突时,往往不自觉地、不分原则地偏袒孙辈。

这个“孝”字是会意字,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你我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亲、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是对社会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着父母亲,也就是说念念把奉养父母亲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亲,如何让父母亲更快乐,生活更圆满。所以古代的孝子确确实实都能够时时刻刻念着父母亲。

你我安吉孝丰,相传历代多孝子,故得“孝丰”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天赐金”、“孟宗哭竹冬出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于此。安吉还有座孝子桥。此外,孝丰镇中心小学年年都会评孝子,可见学校等教育部门对孝的重视。全国在2004年还举办了“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由此可见孝的重要性。/ 5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最强音,社会科技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构建。为了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孝敬父母亲和尊敬长辈作为家庭美德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今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生积极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

古人得出结论:“百善孝为先”。那么,今天你“孝”了吗?

关于弘扬孝道美德的作文二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如果说母爱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那么孝敬父母亲也是上帝赐予的一种动物本能。

成长的过程磕磕绊绊,难免父母亲会有“训斥”你的时候。也许你对父母亲有些误会,也许父母亲真的有做不好的地方,找个机会,用适合的方法告诉他们你的感受,但不要责备他们,如果他们年事已高,就更不要试着改变他们,而是试着把自己置身他们当时的环境,理解他们!

给父母亲唠叨唠叨,我不烦。因为他们这是爱我。

有一次,我心血来潮,一心想帮妈妈做些家务。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笑了,说:“好啊,看你能不能帮我减轻负担!”我听了高兴极了,忙说:“好好好!”我一边拿来拖把,一边说:“妈妈,我拖大厅!”妈妈点点头。我从卫生间提来一桶水,来到大厅里。开始了,我左托右拖,嘴里哼着曲儿:“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不一会儿,干净的大厅出现在我面前,映出我的小花脸来。妈妈走到我身旁,欣慰地笑了。

我得意极了。这时,妈妈发话了:“女儿,我希望你每次做家务时都有你的身影,因为好成绩不是完全报答父母亲的。父母亲下班回来,只是想子女为自己端上一杯热茶,或一句问候,或帮父母亲提东西,或者拿来一双鞋子给父母亲换。知道吗?”我听了,心里知道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需要的是一杯茶,一句问候,一个动作......我的眼眶热了,可是泪收回去。

我心里想:“我一定,不,每次都帮父母亲做事。”

弘扬孝道传承美德 篇6

——向梁启超先生学习如何传承好家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渝能建安公司的土建工程师杜斌,很荣幸能代表我们公司参加本次的“传承好家风”宣讲会活动。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向梁启超学先生习如何传承好家风》。

近年来,中央一直在大力宣传家庭建设,不仅央视专门推出了系列片《中华好家风》,中宣部组织开展了《最美家庭讲好家训》万场巡讲活动,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也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传承好家训,树立好家风的热潮。

要把切实弘扬优良家风,就离不开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注重”重要指示精神,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深刻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三个注重”放在了建设家庭文明的重要位置,上升到了“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注重的高度。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急速提升的同时,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与时俱进的传承好家风家训,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在“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的情况下搞好家庭建设,就不能死板地生搬硬套某一种具体做法,比如古有孟母三迁传为佳话,但今天你要是讲话的模仿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就算你搬到清华大学旁边,没有北京户口你一样上不了清华呀!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也要变化。我是80后,从小生长在厂区大院里,童年都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爬树掏鸟中度过的,那时候老爸叮咛我时常说,“你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我总不能给你栓根绳子吧!”老爸这话现在看就有点落伍了,不是说不要注意安全,而是现在真的很多妈妈给孩子栓着绳子上街,生怕离自己远了出什么危险,那还能像过去那么放养啊。养育孩子的方式有了重大的变化,建设家庭的具体方法当然也要跟着变化,我们不能机械的套用孟母的具体做法,而是要学习孟母三迁那种全心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环境的精神。

下面,我就以“三个注重”为主干,“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有益于家庭建设为标准,结合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的事例,来阐述我对目前要如何传承好家风的一点理解。

一:注重家庭

梁启超是一个非常注重家庭的人,对每个儿女,都倾注了“发自肺腑的,自然纯真的”的爱,类似:“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 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这样的表白在他写给孩子们的信中随处可见。这是一种博大的爱、包容的爱。这种爱不仅惠及九个子女,也无私地给予女婿和儿媳。梁思成与林徽因成婚后,他在写给二人的信中按捺不住他的喜悦之情:“我以素来偏爱女孩之人,今又添了一位法律上的女儿,其可爱与我原有的女儿们相等,真是我全生涯中极愉快的一件事。”他一生写家信超过百万字。梁启超事情很多,著作、讲学、办杂志、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很多信都是午夜之后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慈父爱子的拳拳之心。百忙之中,给孩子们写信,读孩子们的来信,成了他闲时的快乐和享受。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关心并不仅仅体现在书信上,子女们生活中的各项事务,他也尽量亲力亲为,竭力为孩子考虑周到。因梁思成和林徽因赴欧洲旅行结婚,梁启超不仅给予了5000元的资助,还在充分考虑他们各自事业的情况下,十分细致地安排了路线,“你们由欧归国行程,我也盘算到了。头一件我反对由西伯利亚回来,你们最主要目的是游南欧,从南欧折回俄京搭火车太不经济,想省钱也许要多花钱。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由是入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一二,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搁些日子,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最后便回到法国,在马赛上船。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替我看土耳其革命后政治。”如此精细而周密的安排,作为一个繁忙的社会活动家和大学问家是很少见 的。梁启超的对家庭的珍视于此可见一斑。

二:注重家教

在教育子女的方面,梁启超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个性、才情自有其特色,而不只是父母的再现,采取引导子女而不是改造子女的教育方式,一直潜心为子女提供发挥自我、展示才华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尤其是受良好教育的条件。

梁启超一生育有九个子女,其中的三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其余六位有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图书馆学家以及爱国军人,都在不同领域有相应的贡献,所跨领域之广实在罕见,也说明了梁启超家教的成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条件,鼓励他们实现心中所想的同时,梁启超并没有把教育的重担完全甩给学校的教师。

首先,他以身作则,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子女做出表率,时刻把曾国藩的名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谨记在心,并把他归纳为“无所为”来告诫子女们切莫事事都“有所为”,从内心杜绝那种“上大学就为了拿文凭,拿文凭就为了找个好工作,好工作就为了挣大钱,有了钱就为买房买车享受生活”的庸俗功利主义。他不希望孩子把求学当作一块敲门砖,因为一旦门敲开了,砖也就成了无用的东西。

同时,当梁启超发现子女的国学根底不够时,一方面亲自指导他们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一方面又在家中开设了国学训练班。据其外孙女吴荔明回忆:“为了提高、充实孩子们的国学、史学基本知识,请了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先生来做家庭教师,在家里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室就设在老房子——原来梁启超所用的楼下的饮冰室书斋里。”

梁启超的对子女的教育,不仅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现代知识,而且由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枝干,可谓是全方面、无死角,为子女们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家风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其中,人生理念是家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传输科学的人生理念也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充足的条件是物质的,那么,人生理念则属精神的,二者缺一不可。虽然父母不能强迫子女接受甚至必须按照他们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去生活,但毕竟父母有多年的生活积累,不乏经验乃至教训,将这些人生的感悟去告诉子女,影响子女,自然是子女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活理念决定人生的态度。

作为思想理论家的梁启超,总是从哲理的高度把人生的一些基本理念,抓住有利时机,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梁启超所谈的人生理念涉及做人、心性修养、如何面对社会和面对自己等许多方面,而且感悟深刻,不仅对其子女有用,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的精神财富。将这些论述大体概括起来,精华的东西是:做人应该尽兴、理智、随缘。

所谓尽兴,就是将兴趣和能力发挥到极致。梁启超视兴趣为幸福 的源泉,成功的基石。他时常教诲儿女们对生活、对事业要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并且要对感兴趣的事尽自己所能去钻研。用现在的标准来说,梁启超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成为做自己喜欢的事的T字形人才。

所谓理智,就是用理性约束感性。他认为生活固然需要理性,但太理性了,生活就枯燥无味了。所以,在梁启超的家书中处处洋溢着炽热的情感,也同时渗透着理智。他教育其子女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用自己的智慧去理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即使是感情的事,也还是要有理性。

所谓随缘,就是对得失顺其自然。人生总是要经历不可回避的挫折和失败,能从容面对,那才是最重要的。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梁启超深知这方面的重要性,他一再用自己的感受和体认去谆谆教导儿女们。梁启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败或挫折首先要平静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炼自己的好机会,妥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克服困难中更上一层楼。

这样苦口婆心、情理相融的劝慰,活现出梁启超慈祥而负责任的家长的可人风貌。客观来说,梁启超归纳的这些人生理念,确实是非常实际而精深的至理名言。但是,对于思想家来说,常常是知易行难。客观地讲,就是梁启超本人,都未必能做得到,但这些精深的人生理念,却一直埋藏在子女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的指路明灯。

在梁启超先生循循善诱的教导下,九个子女,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他们不仅沿袭了父亲的爱国思想和治学态度,而且保

持了“爱国、务实、上进、勤俭”的家风,其中在国外留学的,学成之后纷纷回国,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四女儿梁思宁更是加入了新四军,真可谓“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心”。

综上所述,梁启超先生对家庭、家教、家风的注重,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时期内,梁启超先生仍旧坚持中西合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技术包容并蓄,其家风的开明,超过了很多现代家庭,在强调传承家风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当今社会,有很强的的借鉴性,梁启超以自身为榜样,以身作则的同时,没有因为公务而怠惰于家教,反而身体力行的教育子女,而不是把责任都推给学校的做法,也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以上,我从“三个注重”的角度阐释了我在学习梁启超的家庭建设中的一些小感悟,我的人生阅历尚浅,对“三个注重”精神和梁启超先生的治家经验学习的还很不到位,在此抛砖引玉,如果有说的不妥之处,还希望在场的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在之后指出了,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弘扬孝道传承美德 篇7

关键词:孝道文化,美术教学,人文关照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份责任与光荣。孝道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尤其重要的是在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时期, 通过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合理渗透孝道文化, 让学生从小懂得孝道, 激发践行孝道势在必行。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以其直观性、形象性、情感性、潜移默化性的学科特点和优势, 深得学生的喜欢。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有效利用美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让它和孝道文化相互作用、彼此支持, 在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同时, 大力弘扬以“体验、感悟、内化、践行”为主的道德基石——孝道文化, 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品格的实践中, 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 体验“孝道文化”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标准》) 提出的通过美术课程, 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这一基本课程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接受感染和熏陶, 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 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课的课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环节是关键, 教师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生动形象的孝道文化情境, 将学生的思想情感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孝道情感。

1. 音乐情境法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为了更好的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教师尝试在教学中结合音乐艺术进行孝道文化渗透的研究与探索。例如, 在教学“爸爸妈妈”时,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 带着问题聆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回味、思考, 在音乐的感染下, 学生心情轻松愉快, 联想不断。因此, 在美术教学导入中注入音乐, 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又有利于学生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在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作的同时, 增强了学生的孝道情怀。

2. 故事情境法

在学生的世界中, 故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事对学生创造力的启发非常有帮助, 不管多么喧闹的课堂, 一个小故事就能让学生立刻安静下来。故事也可以由学生来讲, 但时间不要过长, 应与教学内容相关联。有些小故事里的智慧和教育意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如, 在教学“爸爸妈妈”时, 通过讲古诗《游子吟》的故事, 并和学生一起朗诵《游子吟》, 可让学生体会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种, 如猜谜语、描述情境法等,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多彩情境, 再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渗透孝道文化, 启发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这样既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又让学生体验到孝道文化的深远意义。

二、融合学习领域, 渗透“孝道文化”

树立以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 以孝道文化作为切入点, 抓住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式, 探索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三个学习领域中, 学习美术技能、体验审美情怀、深化孝道文化。

《标准》指出,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 内化知识, 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论断: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 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欣赏是情感复杂的审美思维活动, 其价值是任何艺术技巧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 尤其在小学教育中, 美术欣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应可以通过对画面的仔细欣赏, 体验作品带给心灵的震撼, 能够大胆猜测作品人物的经历, 说出自己的心理体验。根据以上目标教师设计了“初步欣赏—重点欣赏—猜测欣赏”的“三赏”教学模式, 以此来更好的实现欣赏目标。例如, 在带领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 引导其不仅要感受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 还要体会到父亲的艰辛, 感悟孝道文化。

1. 初步欣赏, 感悟启发

教师在出示《父亲》这幅作品后, 首先,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看了画以后的初步感觉。学生大部分的感觉是画面上的这个人物很辛苦、很难过;还有个别学生说看到这个人以后感觉很恐怖、很害怕, 学生真实的感受在这一环节中得到自由的流露。其次, 教师让学生提供了作品的来历以及作者的生平资料, 进行小组阅读与交流,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幅画的背景。最后,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 不限制他们的思维, 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这幅作品, 体会父母的大爱。

2. 重点欣赏, 深刻感受

在完成初步欣赏之后, 教师要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会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提高审美能力, 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重点欣赏前, 教师应该先围绕作品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提出与该作品相关的问题, 并在欣赏的过程中给予适当提示,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 在教学油画《父亲》的重点欣赏环节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作品人物面部的细节特征, 采用逐层递进的方法来提问:在这个人脸上你看到了什么?他的脸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和我们爸爸的脸有什么区别?他的嘴唇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他是个年轻人吗?提问过后, 让学生重点感受作品人物手部细节描绘, 通过和我们的手比一比, 说一说“父亲”的手是什么样子的?指甲里为什么会黑黑的?他端着碗准备干什么?这个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欣赏的环节中, 教师运用多媒体局部放大的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作品, 帮助学生进行细节的描绘。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为农民的人物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对这一形象认识经验很少,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他们从作品人物布满皱纹、黝黑的皮肤, 以及粗糙的手和破旧的碗, 首先联想到的是一位乞讨者, 他们很难联想到“父亲”是一位生活贫困、却因为自己劳动而感到幸福的农民, 教师通过在层层深入的问题中不断“解密”, 让学生在重点欣赏中感受到父母的深情。

总之, 美和善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 社会生活是离不开孝的, 孝在美的后面, 是美的本原, 美与孝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在进行孝道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主阵地, 探索孝道美的课堂, 这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又一专题研究, 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途径和借鉴, 让美育和德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有利于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中华美德 篇8

3月6日,在白石山六中德育校长田永香及校团委的组织下,在各个班主任的密切配合下,我校成功的举办了以“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中华美德”为主题的黑板报评选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使同学对雷锋精神有进一步的理解,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次活动有一定的评选细则与标准,包含着板报的文字设计、图片设计、内容选择与整体效果方面。从全校初一至初三18个班级中以年级为单位,评选出三个级别的奖项。本次活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学生干部积极的到图书室、微机室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关于雷锋的故事与光荣事迹等。所以各班板报内容丰富多彩,既有雷锋童年时代是怎样对待学习的,也有雷锋当兵后是怎样工作的,还有雷锋式的当代人物列举等。各班板报内容精彩纷呈,各有特色,使得负责评比验收的各位领导与老师频频点头称许。

本次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使同学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相信,在学校“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中华美德”班级黑板报评选活动的带动下,校园内的雷锋精神氛围会愈加愈浓,学校的德育工作会更上新台阶。

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美好家风 篇9

悠悠中华五千载,血和泪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然而,我们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漂泊浮沉,却始终屹立不倒,并为外族所崇仰。我们依靠的不仅仅是民族顽强的生命力,还有融于骨髓血脉中的高洁品德和操守,每个家庭都是这种品德和操守的传承者我们家也是其中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一个。

在我家,奶奶是一个睿智的长者,她将美好的家风化成一颗小小的种子种在每个晚辈心中。她以身作则,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化成春风雨露滋润着我们心中的那棵小芽儿。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美好的家风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标尺。奶奶在教会了我很多,诚信就是其中一个。

那一年,我才六岁,虽然离现在有好多年了,但是我依然清清楚楚地记着,仿佛昨天刚刚发生过似的。那天,奶奶带着我到街上逛逛。我看到有爆米花卖,就激动地拉着奶奶的手,向着那个卖爆米花的小摊走去。奶奶看到我这么兴奋,只好摇了摇头,笑着说:“好!奶奶买给你。”说着她把我抱起来,让我挑选一包。她掏出了十块钱,递给了小贩。奶奶接过找回来的钱,和我一起走了。走着走着,突然奶奶拿着展开的的碎花手绢看着那些零碎的纸币吃惊地说:“呀!怎么多了十块钱呀?一定是刚刚那个小贩找多了。他做小本生意挣几个钱也不容易,我得马上还给他。”说着,奶奶就要走。我一把拉住了奶奶。多了十块钱不是很好嘛!我又可以再买一包爆米花了,干嘛要还给他呀?我不满地想道。奶奶仿佛懂了我的心思,蹲了下来,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慈祥地说:“孩子,听话,我们的钱少了,还可以再挣。但是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都不讲了的话,那谁也不会理你了,谁也不会相信你的话了。更何况,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咱们可不能丢呀!孩子,可能你现在还太小,听不进懂可我还是要和你说。你以后要诚实守信,不能贪小便宜,不能撒谎。你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无数谎言来圆。总之,你只要撒过一次谎,以后就还会撒,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个谎话连篇的人,招人厌恶。我说的,你记住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虽然我一直对奶奶的话似懂非懂,但我却牢牢地记住了奶奶把钱还给小贩时她那舒心的笑容,满脸的皱纹在那一瞬间全部舒展开来,每一条沟壑里都有笑容在流淌。还有小贩拿着钱时那诧异而又充满尊敬的目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长大,我开始懂得一些事一些道理,我想做一个像奶奶一样受人尊重的人。奶奶的话也一直像警钟一样在我耳边长鸣。

那天下午放学了,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突然想到老师让我们买两本本子。我就走进了路旁的小店里,顺手拿起了两本本子,问店主多少钱。她正在织毛衣,瞄了我手里的本子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五角。”我正想给钱,看到了橱窗里标的零售价,每本五角。我犹豫了一下,到底给多少。耳旁突然想起来奶奶的那一番话,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元,说:“老板,你看错了,我拿了两本,应该给你一元。”老板欣慰地说:“真是个好孩子,家里人教得真好!要是换了别人,肯定直接给五角。”被老板这么一夸,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多亏奶奶的话提醒我。

奶奶的言传身教让我获益良多,她在我心中种下的小芽儿也在慢慢长大。我非常庆幸我能在奶奶的教导下长大,也很庆幸我在一个家风端正的家庭里成长。有各位长辈的敦促,相信我一定能将“人”字写得端端正正,顶天立地!

弘扬孝道传承美德 篇10

一、立足课堂教学, 开设美德课程, 进行学科渗透

1.传统美德走进校本课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美德课程的开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 能够使美德教育系统化。我校在自编教材《中华寓言故事》的基础上, 搜集和整理了一系列中华传统美德材料, 包括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美德故事等, 以年级为单位精编成册, 每册包括爱国孝亲、诚信守纪、修身处世、勤学立志、自立自强等篇章, 作为传统美德课程校本教材, 题名“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供1~5年级学生使用, 为课题实施提供了材料上的保障。与此同时, 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程———美德教育课, 班主任担任美德教育教师, 从人员、课时、内容上提供保证。这样, 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对校本教材的拓展阅读, 系统地去感知传统美德故事, 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杰出的人物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从而对自身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科课程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即通过各学科教学, 把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教师不仅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更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情感体验, 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取新知和丰富体验的过程。

教科书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美德教育材料, 为此, 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不忘对美德教育内容进行挖掘,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语文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ɑoe”时, 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春天到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她看到春天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大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的歌咏比赛做准备呢, 看她张大嘴巴 (ɑɑɑ) 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她要演唱的歌曲正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 高兴得欢呼起来‘ooo’, 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地弯下了长长的脖子, 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里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 学生们聆听、模仿、展示, 不仅掌握了“ɑoe”的音和形, 也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 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二、拓展美德资源, 创设传统美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 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创设美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创建优质管理文化的重要途径。为营造美德教育氛围, 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承和发扬、美德和美育、规范和成长、体验和分享相融合, 发挥潜在教育功能, 走内涵发展之路, 寓教育于方寸之间。

教师层面:作为管理者, 我们坚信, 任何人都可以在充满激情的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与幸福, 也都有收获成功人生的可能, 但是工作的质量往往来源于面对工作时的态度, 推诿、拖拉、寻找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希望“不找任何借口”成为大家面对事业时的严肃态度, 成为全体教师做人成事的准则。因此, “工作中拒绝任何借口”成了我校教师自觉遵行的行为文化, 每一名教师力争成为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学生层面:从掌握文明语言起步, 把最基本的文明语言“请、您、谢谢、对不起”作为必备的交际语言;把最朴素的动作“鞠躬、行礼、示意、微笑”作为待人接物中传递的和睦举止;把“不打架、不骂人、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为最起码的道德认知和健全的法纪意识的保证;传颂“爱国、诚信、正义、为公、奉法、尊长”的美德故事, 使传统美德精神深入人心;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增强民族自豪感;将《论语》作为校本教材中文字凝练的智慧导语, 让学生理解“君子”与“美德”的深刻内涵。

六个楼层的整体设计, 寓美德故事图片与文字于一体, 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引领, 更是美德承载的最高境界, 于无声中成为师生心灵品位的高尚追求。

2.让学生理解、融入美德氛围, 涵养品质。

为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学校文化氛围, 我们在校园广播中开设了美德栏目, 宣讲传统美德文化主旨及相关内容, 让学生对美德教育入脑入心。同时, 针对学生因分布楼层和行走路线所限而无法全面了解学校整体文化布置的情况, 学校组成文化氛围宣讲小组 (由学生担任宣讲员) , 以班为单位组织专题参观活动, 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三、分解美德教育目标, 细化规范训练点

1.以“着力培养一个好习惯”为抓手细化文明礼仪, 强化落实。

美德成块:依据学生年龄特点, 本着“小、实、活”的原则, 出台了包含礼仪常规要求、劳动教育要求、公德要求、诚信要求、学习要求等的《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 把美德教育内容细化分解为阶段性的习惯养成目标和文明礼仪要求。在教育手段上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集和再现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景, 以讨论、座谈、反馈的形式, 情理结合, 学生按具体要求去做;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每学期评选出文明学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和训练, 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文明班集体。

规范以点:将美德教育内容细化规范为一个个训练点, 内容渗透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起床、上学、回家、卫生、作业等方面对学生一天的行为设定相应的标准, 分周训练实施, 定期检查反馈, 并以每周填写“笑脸卡”的形式记录学生行为变化的轨迹。通过《朝阳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方案》《朝阳小学行为规范训练细则》、校园“笑脸卡工程”等, 将一条条规范立体化、形象化, 提高了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让规范内容走进学生的心中, 内化为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学生们主动自觉地遵守一日常规, 学校秩序良好。

2.开设礼仪讲坛, 举手投足间传承文明。

我们立足校情, 依据《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的要点, 编写了《朝阳小学学生礼仪规范》系列校本教材, 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中的“礼仪与我同在, 文明与我同行”栏目, 开设礼仪讲坛。在落实措施上, 以年级集会的方式上大课, 开展礼仪要点的专题讨论, 通过抽测、观察、知识竞赛、擂台赛、表演赛、问卷调查等方式, 保证知、情、意、行等环节的统一, 让责任与文明同在, 理解与行动并行。

四、活动引领, 制度规范

1.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美德教育的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 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 并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学生发展的联系,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开展“童话进校园”活动。我校学生中约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大多家境困难, 父母多为低收入、重体力劳动者, 无暇照顾孩子, 亦无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此, 我们开设了电影课, 让童话、美德故事走进课堂, 走到学生身边, 实现美德教育立体化、日常化,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一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中华勤学故事》《中华美德故事》《二十四孝故事》《经典童话故事》等动画片、木偶剧, 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感悟传统美德, 懂得敬老孝亲、自立自强。

(2) 在校园广播中开辟“心灵品读”栏目, 通过分享励志成功的哲理故事, 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塑造美好心灵, 并把哲理故事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使其道德行为找到了最有力的情感支撑。

(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节组织敬师会、表彰大会, 国庆节组织书画摄影展, 清明节举办诗歌朗诵和故事会;六一期间, 除举办传统的庆祝活动外, 还组织开展“我心中的老师”演讲比赛、“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等。结合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举办“传统美德伴我行”手抄报比赛、“中华美德代代传”故事大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小小校园导游员”美德宣讲活动等。学生们还在科技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创造的艰辛, 感受科技的魅力;社区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践行公益精神, 感受参与和奉献的快乐……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成为美德扎根在学生心中的重要途径。

2.学校、班集体制度形成规范。

学校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小学生守则》《文明班集体评比条例》《学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制度的基础上, 开展常规教育和日常评比活动, 促进美德教育目标的落实, 达到让全体学生知晓规范、执行规范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目的。

上一篇:传统武术文化论文下一篇:商鞅变法与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