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案例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遗传承案例(精选8篇)

非遗传承案例 篇1

江南实验学校 王岩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孩子们的兴趣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课堂上,我首先通过展示图文资料以及结合多媒体课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历史和现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关注。另外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师生展开讨论。

重点让学生们了解了黑龙江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了海伦剪纸、方正剪纸、肇源古建筑彩绘、兰西挂钱、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鱼皮镂刻粘贴画、桦树皮画等民间美术;观看了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鞑子秧歌、满族东海莽式舞、鄂伦春族萨满舞、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赫哲族萨满舞等民间舞蹈,这些无不引起同学们阵阵赞叹的惊呼。之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简单的剪纸,“看我做的兔子灯!”“这是我自己剪的大公鸡!”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一幅幅美丽的剪纸画作呈现在我们面前,是那么灵动、美丽,大家也初步领会了剪纸这古老而新鲜的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孩子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油然而生,我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开心。也许在某一天,同学们回忆起今天自己亲手剪的这幅剪纸小艺术品,她也会被自己感动。因为这其中寄托着每一个孩子的“梦”,而这个梦是无限大的。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非遗传承案例 篇2

高跷这一民族民间技艺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高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在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令人疑惑的是,高跷这一门技艺发源和发展不是从云南开始的,但是,在云南的通海地区它得以完整的保存并且传承至今是值得探索和不可忽视的。据当地地方志《大营村志》记载:“四街镇石板沟,其名有记载始于明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屯军营地而得名。清康熙年间,原驻军已经民化。”但是一些风俗、文化、技艺随祖辈一起迁移至此并且一直流传,其中就包含高跷。既然高跷文化并不是始于通海,但是在这个多方文化并存的地域得到较好的保存,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用文化人类学的说法可以理解为:驻军的到达和在民化的过程中,是从一个不完整的社会向一个完整社会的转变。这个完整的社会就是“当地人”延续之前一些熟悉的传统与文化,并且加之不断的发展和改造,最后形成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那么高跷的延续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高跷发展,分为: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四个。而这一盘踞在云南的独特高跷技艺———“高脚狮子”,以其“高、险、奇”的技术和观赏特点孤独的存在着,保护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高脚狮子”的独特性

在通海县石板沟的“高脚狮子”,或许也是传统高跷技艺的一个分支。高跷表演在各地都大同小异,一般以舞队的形式出现,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部分舞者都是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表演形式分为“踩街”和“撂场”两种。“高脚狮子”不外乎也有着以上的形式,只是在技术难度上又更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技艺背后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我们一起探究。

(一)“高脚狮子”的“高、险、奇”

高跷作为国内一项传统表演技艺,正是因为高而闻名的,国内普通高跷基本上都是从30厘米开始,而石板沟的高跷基本上从2.4米开始,比起其他地方的高跷,更具危险性与观赏性。石板沟的高跷也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它不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是做到了两者兼顾。

石板沟高跷的表演节目有《送京娘》、《桑园会》、《八仙过海》、《山伯访友》、《抛球招亲》等历史典故。在这些传统表演节目中,当地表演队又自己加入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高跷狮子舞。该表演分为“地狮子”和“高跷狮子”两种方式,“地狮子”由四人在地上表演舞狮,一人踩着高跷拿着“文刷”进行表演;“高跷狮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表演都在高跷基础上加以完成。平均每副高跷高度在两米左右,并且需要在高跷上面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为了不让过高的高度影响表演者,所以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都需要不停的移动高跷,靠小幅度的左右移动高跷达到保持平衡的目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但同时也增加了该表演的可观赏性,这也体现出了“高”这一特点。

“险”,体现在表演者方面,除了传承人沈大爷外,表演者大多都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们,这里面也包括了沈大爷的孙子。这项民间技艺在艺术与观赏性并存的前提下,也伴随着较高的危险性,孩子们的演出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文化受众有关系。换句话说,石板沟的高跷技艺和其他地方的相比除了技艺上的不同,在受众和普及上也有偏差。所谓“受众”,即当地村民。同样是在村里的节庆上演出,不同在于其相对封闭,不会与外界产生交集,有点自产自销的意思,自我娱乐也没什么不好。所谓“普及”,也就是此次田野的重点,发现高跷技艺从孩子抓起,开设学堂进行教授,并且老师会给学生一点象征性的经济补贴,作为招生渠道与维持高跷技艺得以传承的方式。沈大爷告诉我:“虽然有些孩子打心底里喜欢这项技艺,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情况,直接造成了生源的流动性很大。”所以我认为,那点经济的补贴也许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坚持下去的一点动力。

最后一点“奇”,这个特点便是集上述二者为一体,演变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独特技艺。孩子们踩着高跷,表演着一系列演出节目,据老人说,每个节目的时长都在6至8分钟左右,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其中投入的汗水和付出。

表演使用的高跷从2.4米到4.2米高度不等;而踩高跷最小的小孩只有三岁;在如此高的高跷上面还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不由得会为表演者捏一把汗,所以通海的高跷舞狮因此闻名!

(二)“高跷狮子”的地域性

这个民间技艺属于通海县四街镇石板沟村,沈大爷他虽然从小就开始研习这门技艺,但是从21岁才开始正式踩高跷,一直坚持至今;并且沈大爷的儿子也从小跟随沈大爷学习踩高跷;现在到了沈大爷的孙子辈,小孙子从会走路开始就练习踩高跷,如今六岁的他已经可以踩着两米的高跷自如行走,也可以算得上是最小的非遗传承人。

石板沟高跷,有说法是只传本族人不传外村人,在当地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找到沈大爷想学习高跷,都被拒绝了。沈大爷严格遵守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至多会教授自己本村的青年或孩子进行高跷技艺研习。虽然说这样不利于这一民间技艺的普及和传承,但是沈大爷这样做也是因为这一项百年技艺的传承从古至今均遵守这样的规则。作为一项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有这样的地域性也是理所应当的,或许在百年之前,祖先正是通过这样的一技之长维持自己家族至今,在古人看来这样的“独门绝活”是绝对不能被别人“偷”去的,所以制定这样的规矩也是情有可原,那么这样封闭的地域性也不能说是民间技艺的弊端。封闭,这一漏洞可能会造成传承的阻碍,并且现代文明发展迅速,对于相对“落后”的当地社会文化来说,势必会造成不小的冲击,那么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当地年轻人,对于这样的民间文化也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所以,现代社会已经趋于完全信息化、科技化时代,在变革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会有某些历史和所谓“落后”的事物惨遭遗弃。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初级发展阶段,那么唤起世人的重视迫在眉睫。高产值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相应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在相对质朴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和生活可能就不这么引人注意。

这样地域性,作为传承技艺方面,保护了当地文化的完整性不被侵蚀;作为有效的传承发展当地民间传统技艺却造成不必要的沟壑。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了一个值得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三、“高跷狮子”传承现状分析

(一)“高跷狮子”生存现状

沈大爷早在2007年6月9日被任命为云南省非遗传承人,虽然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对传承发展做过很多努力,但是在被任命之后并没有再更多的改善,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责任。沈大爷带我看了一些村里空旷的场地,说平常孩子们就是在这些地方训练,没有特定的场地,并且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沈大爷还得变着法的吸引孩子们来学习。在这近20年的传承时间里,沈大爷和他的学生们渐渐形成演出队的形式,在当地也小有了名气。有时会有其他村的人来邀请他们去演出,也会给予一些劳务补贴,沈大爷更是分文不取的。基于这是一项口传的民族民间技艺,没有书本式的教学又无形的增加了传承难度。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这一民间技艺慢慢得到了认可和重视,纵使学员坚持学习的情况仍不理想、学员人数也不稳定,但是这一门传统技艺也在磕磕绊绊中达到了不错的水平,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邻村会邀请沈大爷和他的“高跷队”过去表演。

我也通过沈大爷老伴口中得知,在这几十年坚持的过程中,全部费用都是由沈大爷一人垫付。在所有的道具中,除了祖上传下来有着百年历史的“狮头”和“文刷”以外,在投入使用的四十多副高跷,都是沈大爷自己一个人制作,平均一副高跷的制作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从选材到打磨、到上漆工序繁复,高跷分为立板和踏板两部分,其中踏板部分由于坚韧度的需要,选材必须是梨木,榫口的配对、承重量的计算也是沈大爷一人亲力亲为。

由于地域性的原因,如何吸引孩子们的加入也成了一个难题。沈大爷还肯定的告诉我,这项技艺从祖辈就开始一代代往下流传,所定下的规矩第一就是不外传的,学习的都是本村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同时作为他自己,也希望在不破坏祖辈规矩同时又能发扬高跷技艺。但是两者本就是相悖的,作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依然在寻找着一条两全其美的出路。

(二)与滇剧作对比,分析传承难的原因

滇剧的发展,已经历了清代、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清代,是滇剧孕育、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剧班子之后,又出现了泰洪、庆寿、福升等戏班,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到了光绪年间,滇剧已经比较兴盛。滇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形态,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坐打”,具有“雅俗共赏、古今同趣”的乐趣。

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来“传宗接代”,作为这一个媒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艺术家这一个行当。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有无数的辅助,影像资料也好书本理论也好,都能提供给无数艺术家们从模仿到创作这个过程的最大化帮助。当被问到什么是艺术的时候,艺术家们都会骄傲的说的头头是道,那么什么又是艺术家呢?说的直白些,就是艺术传承的载体。同样的,在民族民间艺术上,同样的需要传承发展延续,那么传承人也作为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载体进行着自己的小范围活动。

那么就传承人这点来说,滇剧与石板沟高跷都有这个载体。作为传承人,他们也都确实做到了“传承”这一重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从发展开始就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的延续方式,一辈一辈的口述、教授、模仿,一点点的继承下来保持着原有的姿态。每一个传承人不会是生下来就有这样的技能,或许有天赋但是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大多民族民间传承人,他们都已年过古稀但却保持着特有的生活习惯,除了从小养成的习俗习惯,不同领域的精湛技艺就是他们为之捍卫与自豪的东西。

作为地方戏来说,不同剧种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剧种同样也存在着地域差异。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是多元化结合的地方戏剧,每种不同的剧种或许只适用于当地的人民,辅助当地人民劳动,让当地人民娱乐,提供给当地人民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把这一切一切戏曲也好戏剧也好,比作艺术品,从其传承或是引进再到之后的发展演变,都是一种艺术品在彼此交通、互渗、共融的关系里彼此相互纠缠,处于不断被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滇剧在打破规则从而融入大群体的路上,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一览无余展现在众人面前,传承人的教导不再局限于本家,跟随现代文化进行创新。

所以这样看来,高跷也是一样,需要一种途径进行共融,过于封闭的本体、难打破的规则、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些种种都是阻碍石板沟高跷能够有效传承的路障。如何在熊掌和鱼之间尽量做到兼得,需要再加以讨论。

四、传承道路上的创新

(一)高跷舞龙

石板沟高跷在传承上,做出重要的决定———创新。沈大爷在原有的“高跷舞狮”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技艺“高跷舞龙”。这一想法是在沈大爷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萌发的,当他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之后,就想着如何为高跷技艺的保护传承做出更好的贡献。虽然每年省里会给非遗传承人3000块的奖励,但是这点钱对于做道具所需要的支出却远远不够。老艺人又自掏腰包,补上那一块资金的空缺,舞龙表演的道具才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起来。

“龙身”长度十八米,同时需要九个人一起舞动才能完成,再加上一个手持“龙宝”戏龙的人,一共十人组成高跷舞龙队。由于舞龙道具过重,需要青年人来完成,所以沈大爷找了九个青年悉心教导。正当舞龙有一些起色时,其中一名队员发生了意外事件:在舞龙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颈椎半脱位。这样的意外,让本就不被大家看好的创新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迫于其危险性队员们纷纷退出,使得“高跷舞龙”一度难以进行。直至最后,沈大爷做出一个大胆的改变,让孩子们来学习高跷舞龙。

舞龙的重量加上高跷的难度,孩子们不得不从“地上”开始学习。沈大爷用稻草扎一个十八米长的“草龙”,让孩子们先从简单的学起,再上到高跷上练习舞“草龙”,最后换成真的十八米长的龙进行表演。由于“龙头”重量过重,已经年到古稀的沈大爷自己担起这个重任,踩在四米的高跷上带领孩子们一起表演。通过两年的时间,沈大爷创新的“高跷舞龙”这一技艺也被人们渐渐认可,但其中的艰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二)传习馆建立在望

通过第三次的田野,也从沈大爷口中得知,2017年将会在通海县四街镇石板沟村为“高跷狮子”建立传习馆。在这个地方设立传习馆,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高跷这一文化技艺,这就类似于中国人类学之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更像是一个硬性的文化自觉。

在以前写过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我觉得这一点是不得不提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沈大爷通过对儿子的教导,再到对孙子的培养,整个过程就可以说是文化自觉,并且是一个自发的由内而外的行动。暂且抛开古板与封闭不谈,这样的传承和对本村当地的培养,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换言之,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的过程很漫长,需要坚持,在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各抒所长、共同发展的共处原则。石板沟当地的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现代文化与传统高跷技艺传承文化的相融合,在认识自己本土高跷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并且将二者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其载体和纽带就是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

通过传习馆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让文化传习者更好的传承自己的历史,同时也要让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未来发展得到理性的继承和合理的创新。在这个文化教育传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他们耳濡目染、感同身受。通过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让进入传习馆学习的当地人们,能够积极树立起应有的文化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通过传习馆进行教育,其目的是实施对文化的保护,追求的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如果能够成立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我们就可以积极投身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去。同时传习馆也为年轻一代搭建言传身教的教育场所,更为文化保护者和传承人提供真实的、能够切身体会的、并且近在眼前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平台。

成立高跷的传习馆,也可以说是从侧面进行了文化技艺传承的创新,进行了一种辅助作用的创新。

五、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石板沟高跷”的当代价值

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的必然性都在齐头并进,就石板沟高跷来说,尚未走到失传这一步,但是没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或说是受众群也渐渐老去,被外来文化所入侵失去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走到那一步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与时间赛跑,争取时间在毁灭之前做好抢救措施。

有报道说,云南新平县一个数百年历史的花腰傣村寨,在现代文化和浪潮的冲击下当地文化已经濒危。古老的住宅渐渐被现代化房屋取代,服饰也渐渐被遗忘,更多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服饰“土气”,这样的服饰不符合他们的气质穿着会“丢脸”,开始听流行音乐唱外国歌曲,不是说崇洋媚外也不是不能这样做,只是年轻人们却因为这样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研究者们说过,一个民族的灭亡就是从语言的消失开始。从一个小乡村开始,可以深发到整个中国,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积极的去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窘状。

上述例子只在于说明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不得盲目这一想法,同样的,石板沟的“高跷狮子”是当地文化的瑰宝,沈大爷一家把这一技艺视作文化的传承。这一技艺的传承从开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保护这一技艺不说是造福于沈大爷一家,可以说是把这一段600多年的历史保护下来,云南本是一个流放官员民族聚居的地方,这段历史或许能从“高跷”中得到诠释。

保护是势在必行并且时间紧迫,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不能以保护的名号泛滥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虽然针对中国这样的媒体格局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这样那样的宣传导向,但是作为有心保护的一份子的我们,不怕从头来也不怕一步步来,我们可以从传播开始,从分享开始,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间艺术,但是不让其泛滥,画好这个圈。抢救也好,保护传承也罢,不是盲目的说出来就去做的事情,我们一步步做,把保护也作为一种传承,只要有人在就能不停的保护着我们的艺术成果,就能不停的传承下去。

六、总结

在整个田野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项有趣的事情。沈大爷作为非遗传承人,已经当了8个年头,却不曾知道“高跷狮子”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田野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挂牌形式的证明。查阅资料,只在报纸上的一篇报道中看到,说“高跷舞狮”入选了市级的非遗保护名录。那么老艺人在这样的市级保护项目里如何当上了省级的非遗传承人?还是说市级与省级的区分只是三星和五星的区别,并没有管辖的关系?这是我这次田野中最为困扰的问题,也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尚未得到证实的事情。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敢妄自揣测,只能寄希望于上天,能给这位古稀老人以慰藉,也能真正在2017年正式成立传习馆,为这一民间技艺锦上添花。无论是我,还是沈大爷,都不希望让这一技艺砸在自己手中,更不希望成为一个没有非遗的非遗传承人。

参考文献

[1]石板沟村委会.大营村志[Z].玉溪,2006.

[2]百度百科.高跷[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 XZHVuvc V2r9l7S0104HFo7b U6wv Ppa H7AXQWtxg8btnw OU1ojc2oat In YU9ia Q9Fs T UChoy3Hn HNSQDo Vlfq.

[3]百度百科.滇剧[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9973.htm.

传承“非遗” 重在文化觉醒 篇3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

鉴于此,有代表认为非遗,产业化是关键,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笔者以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一方面是要对自己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能够讲清楚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另一方面是自觉地增强民族文化修养和人格品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缘起于群众的“文化自觉”,依靠群众和社会团体最大限度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实现其保护。如果说自然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天土壤”,那么,群众的文化自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养分”。

而培养传承人的论点笔者表示赞赏。笔者认为,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应当充分尊重传承人的意愿和实践体验,起到一种宏观的指导作用,确保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原生态性,使创造、延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和个人能最大限度地参与,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传承群体。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个人传承的情况下,由族群或者国家成立一个特定机构来负责管理,并且可以授权使用其所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收取一定费用,用于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或者当相应的权利被侵犯之时,可以代表受侵犯的相关方面去采取合理的方式去维护权益。

浅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篇4

刘建华

“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失却了生存的土壤。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面对非物质遗产逐渐消失的现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谈几点看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娱乐需求的器具、产品越来越丰富,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正在被替代,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同样受到很大威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并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迅速地开展起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把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得以全面铺开,同时借鉴了国内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以及在类别、内容及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因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和措施,建立科学、灵活、高效的保护工作机制。到了2006年我国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和“文化遗产标志”及“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的诞生,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一直就在人们的身边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体现着民族的情感及表达方式,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是这样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描述结合我国实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概括为: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包括口头文化(语言、口头文字、口技、口头艺术、声乐);体形文化(发式、服饰、文身、舞蹈、哑剧、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口头语言为主的综合艺术(话剧、说唱、歌剧、曲艺);口头与形体并重的综合艺术(民间歌舞、杂技、小戏、傩戏、木偶戏等); 造型艺术(民间的传统建筑艺术与建筑物、民间艺人传人的民间美术、艺术家的造型艺术、民间手工技艺)等等。囊括了人类的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各个领域。由此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更宽泛些,涉及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形态的文化样式。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因此它的特点是活态流变。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但又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保护意义尤为重要,因为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民间活态文化消失了即不可能再生,传统文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遭到侵蚀、削弱,甚至被外来文化代替。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允许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2、创造良好氛围,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认为开发历史人文资源,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其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也有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诸如此类的节日如“中国民间艺术节”,“河北吴桥国际杂技节”,“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云南的泼水节”,“广西的民歌节”等等,无不是借传统文化艺术为传媒,来搞经贸活动,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无现成的方法、经验可资借鉴,这就可能出现不足和失误。因此对于从事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部门和人员来说,必须深刻理解、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及相应的价值,这是我们进行科学认定,明确保护目标,是使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前提条件。从这几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的情况。首先是我们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认识上的欠缺,造成不能准确地判断、鉴别,难以确定它们是否应该纳入保护范围,是否有保护的价值和必要;还有一种是把握尺度不严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对申报项目的认识和评价上。当大量的材料堆放在眼前,你可能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一时间割舍不下。另一方面是一些申请者由于认识上的错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申报的项目是应该得到认可,应该进入目录,而不清楚其价值意义何在,是否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要素,如将某个项目产生的年代延长,把传说故事作为论证依据、描述文字极尽夸张,而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沒有充分论述,导致混淆或扩大了保护对象和范围,甚至出现了把一般土特产当作文化遗产来申报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盲目跟风,夸大所报项目的价值,没有真正理解实施保护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同时也是体现领导和专家学识水平的时候,需要科学的甄别,因此不可感情用事,必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濫芋充数。如果什么都可以保护,那我们的保护工作就失去意义了。

3、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登记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是掌握全国及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必要手段,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的有效方法,更是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重要基础。我国早在21世纪初就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县应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下拨专项经费,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登记工作,认真建好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通过普查与登记,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要充分尊重民众的创造性,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普查的指导原则。所谓全面性,即在普查和采集过程中坚持全面调查和采录。所谓代表性,即在普查中要善于发现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具有代表性的。所谓真实性即按照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更不要以自己的想象或凭自己的知识和爱好去篡改民间文化作品。在普查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记工作。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名录的项目,我县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明确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政府部门应发挥着组织作用,筹集资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以便更好地运用大量传统实物展陈的方式去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让当代人认识和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下一代传承非遗文化。

四、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传承)人的关怀和爱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以“口授心传”为主要传承方式,活态流变的文化形态,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其中人是创造和延续文化样式的主体,各种民俗事象、技艺技巧以至意识情感都灌注于创造者的思想行为之中,人的消失无疑是非物质遗产最大的损失。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所以,往往依附于其传人的继承,许多民间、民族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人一旦消亡,这种无形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无形文化必须有继承才能得以传承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无形文化持有人如老艺人、老工匠等进行保护,并鼓励他(她)们“师徒相授”,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沒有人也就沒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对人的保护。

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这个问题近年来在专家学者的呼吁下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在我县目前看来做的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使更多的老艺人和传承者得到帮助,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里来,形成政府与专家、基层文化工作者与传承人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非遗传承案例 篇5

泉州全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65项,其中国家级31项、省级76项、市级134项、县级324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建立。泉州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个(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个(泉州木偶戏领衔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这是我国首个入选该名册的项目。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以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重点,并构建四级闽南文化保护网络。通过制定《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泉州较早开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认定工作,给予传承人相应的荣誉与地位;通过大中专院校开设专业课程,培养综合性艺术人才,并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和各种有利契机,由政府部门举办各种民俗活动。

泉州于2007年9月成立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5月制定实施《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全力做好保护传承工作。五类重点文化活动看透透

学术论坛活动——以闽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上交通、文化产业发展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类活动。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人的海洋”日本展、“中国人的海洋”韩国展、泉州文化日韩行、“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周、“洞箫与尺八”中日艺术家音乐会、中日韩“三弦—三线—三味线”音乐会等。

文艺演出——泉州国际木偶节、“百转千回”精品戏曲展演、梨园古典剧院公益性演出、泉州南音艺苑公益性演出、专业剧团常态性演出、“威远楼之夏”文艺展演等。

文化艺术展览——“中国遗产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非遗展、泉州花灯展、闽南文化摄影展、“千年瓷都”德化陶瓷展、惠安雕艺节、书画展等。

据介绍,泉州已有120多所中小学开设南音课,累计有20多万孩子学过南音。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南音社团已达400多个、南音传习所70多个,表演从业人员7000多名。

今年2月,由泉州籍企业家捐款3000万元的“南音南戏发展基金”宣告成立,基金将全部用于“奖励南音南戏优秀演员及相关从业者,促进南音南戏传承发展”。

当前,泉州南音的民间演出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目前,水平较高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或已经亡故,而中年艺人掌握的曲目数量、演唱或演奏技巧很少有能达到老艺人水平的。而且,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的盛行,使中青年艺人中投机钻营者逐年增多,务实钻研者却愈来愈少,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南音在民间的演出水平,同时也损害了南管(南音)先生在历史长河中的高雅形象。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王耀华先生就曾撰文指出:“近20年多来,虽然泉州市政府等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对南音进行保护和传承,但是,根据目前调查资料,泉州地区南音社团中,65岁以上的能够演唱同时会演奏一件南音乐器的传承人仅有28人。„„更有甚者,一些城乡民间南音团体,为了谋求经济收入,将原本在室内自娱自乐的南音搬到广场演出,或则加入其他表演因素使其变形走样,或则未经认真练习便上台演出,以致艺术质量低下,影响南音艺术声誉,那些产生于农耕时代的节奏悠长缓慢的、艺术质量较高、难度较大的七撩曲,更是少有人去耐心练习和演唱,面临先行自然消亡的危险。”刘春曙先生也曾如此批评:“目前有许多专业演员还停留在业余状态,大锅饭使一些人根本不想去深造钻研,学十几二十首曲子,照样可以出国。这可以说是个危机。”

二、泉州南音的现代教育

目前国内外专门从事南音授徒或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专业乐团、业余曲馆和各级学校。其中,乐团或曲馆基本保留师徒相授的教学模式,而各级学校的教学模式则复杂多样。由于乐团或曲馆的教学模式在时下研究成果中多有体现,所以本文重点考察各级学校的教学模式,即泉州南音的现代教育情况。

泉州政府和当地各级学校联手,将南音的保存和发展引入现代教育序列,一直得到诸多专家的肯定和支持。自1990年至2001年,就有123所学校设立南音课,让中小学生接受南音教育,并开展南音演奏演唱活动。尤其是在坚持办好泉州艺校南音班的同时,2003年起在泉州师范学院正式创办“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著名传统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乔建中先生曾如此赞叹:“‘南

音系’虽然建立在东南一隅,但它让我们看到了音乐教育改革的一线曙光。”时至今日,从泉州师院已毕业四届南音专业本科生,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南音新秀蔡雅艺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教育举措也受到其他南音传承人的普遍赞誉。在本次调查中,40.6%的南音传承人就希望自己身上的曲目能通过“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加以传承;而对近20年来南音进入中小学和大学课堂的现象,他们的支持率竟然达到了88.8%。此外,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一改旧态,对于自己愿意终身从事南音工作的子女,有33.7%表示会“大力支持”,45.8%“顺其自然”,而“坚决反对”者仅占3.8%。这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南音传承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不过,将南音教学引入现代各级教育体系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传统曲目的题材来源来看,现存各类南音指套或散曲大多属于闺怨或相思题材,对于当前那些中小学校的未成年人而言,这些曲目所反映的内容并不适合其年龄层次,可是这些曲目却无可奈何地进入其教材的编选范围。笔者案头有一本2009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泉州市教育局、市文化局编的《泉州南音基础教程》,共编有20首南曲,其编选曲目依次为《直入花园》、《新月曲如眉》《元宵十五》、《出画堂》、《去秦邦》、《一间草厝》、《阿娘听锏》、《绣成孤鸾》、《因送哥嫂》、《帘外雨潺潺》、《春光明媚》、《箫声咽》、《望明月》、《听爹说》、《听见雁声悲》、《到只处》、《一身》、《山不在高》、《感谢公主》、《送君》等凹,尽管这本中小学南音教材比1990年非正式出版的中小学南音教材在选曲上重视考虑适合学生唱的曲目,但不难看出,相思或闺怨题材的曲目仍占了不小的比例,这显然与中小学生的接受年龄颇为不符。因此,我们在选择曲目的时候,应既要考虑南音的经典性因素,同时又要适当考虑中小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

非遗传承案例 篇6

摘 要: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认知,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非遗的情况知之甚少,不能正确意识到目前非遗发展的状况,这些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非遗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相互配合促进非遗文化宣传,大力培养非遗专业化的传承人并对非遗适度商业化。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21-03

一、研究背景

快节奏快消费时代大背景下,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精神文化明显缺失。我国这一情况尤为显著。国家经济高度发展,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正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

如今,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2017年两会期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在会上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民族文化自信来认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这些年,政府和人民逐渐意识到非遗的重大意义,对非遗的保护抢救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就我国非遗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十分令人堪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非遗传承后继无人

继承人凋零是非遗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常紧缺。老一辈相继逝去,而当下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非遗相关工作,一是薪酬不高难以糊口,二是手艺难学考验耐性,也因此新一辈后继无人,才造成了非遗如今尴尬的局面。

(二)地方保护机制欠缺

非遗扎根于民间,代表着全国各地的地域特色,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地方政府在这样的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偏远地区,往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很多都是走流程过形式而已,究其原因是缺少专项资金的支持。

(三)法律保护存在缺失

不少民间文学被人恶意篡改,成了活跃在舞台上娱乐大众的笑料,由此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容易给人们造成误导。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屡禁不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砑右怨苤疲?这也凸显了非遗缺少法律支撑的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回顾国内已有的关于非遗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下研究地方性非遗项目保护和非遗产业化的文章居多。本文选择面向南京大学生群体针对南京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方面做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方面,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十分丰盛,比如云锦、剪纸、金陵刺绣、秦淮灯彩等等不胜枚举。目前,南京已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45项,但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推广局限、传承人“断档”的局面。在南京市省级以上75个项目中,仅有20个项目建立传承保护基地,传承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缺乏,造成个别非遗项目已经消失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市政府去年已经通过立法来加强保护,同时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专业、设立传承班。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群体中普及非遗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对未来非遗的发展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显得意义非凡。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非遗知之甚少漠不关心,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次,对于以后非遗的发展,传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好协调。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传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传统非遗的特色,才会更易成功。可见,传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最可取。

本文着重关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大学生对非遗的发展认知,非遗传统和非遗商业化的辩证关系和非遗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发现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抽样研究方法,关注南京大学生群体对非遗目前发展的看法,在南京的栖霞、鼓楼和浦口三个区域的7所高校里对104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女比例约为3:7。辅以走访了几位南京非遗大师的个案研究法,收集研究数据。

在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挖掘到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从中也折射出相关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状况持乐观态度,极少意识到非遗濒临绝境的危险

据调查结果显示,53.85%的大学生认为南京市政府对非遗的保护情况较好,34.62%的人认为保护一般,真正为非遗前景感到担忧的大学生只有2人。而据我们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和习俗正在不断消亡,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如萨满调、子弟书等已经绝灭,岔曲、古琴也濒临绝灭,剩下的摔跤、拉洋片、庙会等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可以说,大学生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并不了解,甚至有些“盲目”乐观。

(二)相关宣传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对非遗缺乏必要关注,保护意识淡薄

我们是在南京高校做到调查,所以选择了南京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云锦作为测量性调查对象。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居南京工艺“三宝”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两大名锦”,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市政府对与云锦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一直都很强,除了南京云锦博物馆,还专门成立了云锦研究所,它是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云锦专业机构。如今,云锦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与时尚接轨,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是南京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然而,调查数据让我们大吃一惊。在问及云锦的保护评价时,23.08%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云锦是什么,这几乎是对云锦良性发展论的一种巨大的讽刺和否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云锦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至少不像表面上说得那样繁荣强盛,与理想中的状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南京高校对特色非遗的宣传教育并不到位,存在许多认知盲区。

除此之外,有26.92%的人评价目前云锦的保护措施很好,25%的大学生评价目前云锦发展商业化严重,成为面目全非的摇钱树。以上三种较为极端的态度几乎均等,大学生对云锦的发展看法分歧较大,也从折射出目前南京政府对于云锦发展的商业化策略确实大力促进了云锦的发展,但是在文化精神层面,云锦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达到经济价值上的盛况。

四、提出建议

非遗作为民族特色产物,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南京云锦为例,作为南京市第一批发展起来的非遗项目,云锦的成效有目共睹。随着云锦的崛起,它不仅唤醒了南京人民的历史回忆和文化自信,还形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南京特色旅游文化链。除此之外,云锦的特点决定了它走的是奢侈品路线风格,近几年逐步与时尚接轨,积累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推动中国风元素风靡国际时尚界舞台。这些都让中国以积极而充满活力的面目走向世界,为国家增添了一份特色魅力。

可以说,发挥非遗的重要影响力、实现非遗的重大价值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在对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这三者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调查时,数据显示,51.53%的大学生对于非遗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33.72%大学生认为教育机构的重视会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14.75%大学生认为企业的积极参与会使非遗重新焕发活力。这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对非遗发展最重要的是政府,其次是教育机构,然后是企业。

对此,政府应带头发挥组织作用,大力兴建非遗博物馆,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展现非遗原貌,让人们领略其中的魅力;教育机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非遗相关知识,唤醒学生的保护意识,创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对感兴趣的学生加以培养;企业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努力寻找一种健康平衡的非遗发展模式。三者密切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非遗的发展。

(二)适度商业化,让非遗发挥特色经济价值

针对非遗商业化,有人坚持非遗应该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赞成非遗走向市场迎来生机,因此出现了巨大争议。要知道,非遗自古就是民间实践的产物,无法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而独立存在。但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方式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非遗再不顺应时代变迁,而是一味固步自封,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而商业化产业化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真正的发展与传承是让非遗项目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技艺与商业的契合点以实现自身价值。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在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学术研究的意见上比较认同,但是在商业化发展的意见上分歧较大,51.9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19.23%持无所谓态度,15.38%不能接受,5.77%十分不能接受。总体来说,多数人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少数人持反对态度。在商业化过程中,非遗发展必须要选择一种健康且平衡的商业模式,既要保住非遗“精华”又要加入时代“特色”,比如说可以适当和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机结合,古老的制作工艺配上时下最流行的事物,两者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保留了自己应有的特点,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3.与时俱进,大力培养国家级非遗继承人。

时至今日,“宣传”仍然是保护非遗的核心,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要前提。政府应当利用好这一点,加大对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的价值和重要性。而?τ谀壳澳暇┦蟹且疟;すぷ饔龅降闹饕?困难,50%的大学生认为后继无人是最主要的困难。

最近南京市政府联合诸位非遗大师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的活动,受到了一大批学生的热情欢迎。不少参加过课程培训的学生表示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之前压根不知道的非遗文化,从中受益良多。此次活动将会开启非遗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中来。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现在政府介入给大学生展现了非遗百废待兴且鲜少有人踏足的局面,作为社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不少大学生将会从中把握机会,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创业压力,还解决了非遗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未来大学生的加入将带来活跃的创造能力,给非遗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带领非遗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王一淼,刘佳,王凌霄,路歌.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4).[2]南京云锦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现状[A].朱琰.艺术百家,2012,(05): 128.作者简介:

庞璐,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文君,女,江苏常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非遗剪纸传承人的酸甜人生 篇7

小小剪刀,

剪出世间万物。

叠叠纸片,

浓缩人间百态。

颠沛流离的童年

我叫刘琴, 1973年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沙家店镇。当时,地处偏远的小村庄特别萧条。我爷爷会木雕,我伯伯擅长绘画和木工,我二姑会剪窗花,总之都有绝活。

我出生以后,爸妈吃的是糠和野菜,我吃小米稀饭。就这样熬过了3年,终于连糠都吃不上了,我爸眼看着要饿死了。当时,他才27岁。他只好偷偷和几个同行外出打工。一年之中音讯皆无,我妈很着急,决定出去找。她背着我一路打听,终于有人说:你家丈夫在陕西牛武的化肥厂做工。到了牛武,全是山路,她背着我走了20多里路,终于找到了我爸,一家人终于团圆了。好景不长,外流人口必须迁返,我们整天躲在大森林里,我爸看这样下去不行,就跟着一个同行叫老五的,到山西去。途中路过延长县,我爸遇见了一个远房亲戚,就落户到了延长县黑家堡镇中村行政村。我们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

上小学时,我特别爱学习,最爱上美术课,数学经常是满分。初中要到镇上上学,离我家有五里路,我每天骑自行车跑三趟,功课多,学习压力大,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剪纸生涯

8岁那年,我妈过年剪窗花,我跟着剪。我爸说:“傻女子就会剪花花,你就不学点别的本事,啥也不会做,以后看人家谁要你了。”我美术是在上中学时发展的。上美术课时我特别专心,还用钩针钩花花,织毛衣。我热爱一切手艺活。13岁时,我要学织毛衣,没有毛线,我偷偷地拆了我妈的毛衣,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初中毕业后,我割草、放牛、种麦子、送饭、收玉米、采药材……劳动真是锻炼人、磨练人,让人的意志坚强起来。

我当上了村里的代课老师。两年后,因为结婚了,不得不离开校园。婚后,我和村里的剪纸老大娘特别好。她的剪纸很好看,一次又一次拜访,我对剪纸越来越感兴趣。回到家里,急忙学着剪,动手前心里老是忐忑不安,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心想剪出来的一定很难看。岂不知当我剪起来才发现,没那样高深莫测,我的第一件作品完成了,虽然粗糙,我却顿悟了:这不仅仅是老太太们能做得出,我们年轻人也能做到。为了练剪纸,我剪光了家里所有的书和作业本,连邻居家的旧书、旧报纸、烟盒纸都珍贵地捡回来,全都剪了。

正是有了这个难能可贵的开头,对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我全身心地剪纸,由一种爱好发展到一种精神寄托。我暗下决心,我要努力,成为剪纸高手,成为剪纸艺术家,用一把剪刀,寄物抒情,反映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展示我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表现人间的真善美。

我天生不善言谈,内向胆小。这么多年没有多少改变。好多人认为我是一个怪人。我常常想,人活一辈子,匆匆忙忙几十年,年纪越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趁着年轻,我想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事情,将来年纪大了,无能为力时,不至于后悔。

参加学习班

2006年,我县文化馆举办首届民间布堆画、剪纸培训班,我报名参加了。我第一次听说布堆画,挺好奇,就学做布堆画,我完成了第一幅作品《小狮子》,领导视察的时候都喜欢,说挺可爱的。在领导和老师的鼓励下,我又完成几幅作品。其中《赶集路上》获三等奖,《小猪报平安》被文化馆收藏。

2007年8月,我参加陕西省首届民间艺术与奇石博览会。我高兴的是我的作品要问世了;紧张的是第一次表演剪纸,恐怕表演不好。会上,我遇见了省艺术馆的陈山桥老师,他指导了我剪纸的艺术技巧,我上了一个台阶。11月,我参加了杨凌农高会,受到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的接见与好评。2008年4月,我参加了中国中东西部贸易洽谈会,我的剪纸作品《迎奥运、促和谐》、《五福临门》受到延安市陈强市长的称赞和游客们的好评。2008年8月,我参加延安市民间艺术大赛,《和谐家庭》获二等奖,并有11幅作品被市文化艺术中心收藏。10月,我参加了西部文化博览会。2009年9月,我被县文化馆聘请从事美术剪纸工作。

我的家庭生活

我的丈夫康平,比我大1岁。他热心上进,是个司机。结婚后,我们就住在县城,我开烟酒门市,他开油罐车。第二年女儿出生了,我转让了商店,回家照顾孩子,5年后儿子出生了,我照顾两个孩子。等孩子都上学了,我的空闲时间多了,就坚持不懈地剪纸。丈夫很支持我,给我出主意、想办法、创造条件。他善良厚道,只要能给别人帮上忙,就会尽力而为。2007年11月,他得了脑出血,当时我正在参加杨凌农高会。听到消息,我五雷轰顶,天旋地转,不顾一切地往回赶,我都不知道一路是怎么回来的。凌晨2点,我跑到抢救室,看到丈夫面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身边围满了亲人。他昏迷了3天3夜,我守了3天3夜。他醒后,就变成另一个人了,不认识人,不会说话,就像傻子般瘫痪在床,身体的右边动弹不了,医生说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在医院里整整住了3个月,我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泪。

创作成果

我正式创作是在2006年参加了学习班以后。先后创作了上千幅作品;《黄土人家》、《迎亲》、《八仙过海》、《喜上眉梢》、《团花系列》、《花瓶系列》、《十二生肖》、《民歌系列》、《奥运系列》、《福寿喜系列》、《和谐家庭》、《民族魂》、《飞天乐女》、《赶集路上》、《婚俗》、《年俗》、《延长景观》、《民族风情系列》……其中,获奖作品有:《和谐家庭》获陕北民间艺术大赛二等奖,《赶集路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农民艺术节上被评为优秀奖,并收藏,《婚俗》和《年俗》获山西省教场坪能源杯优秀奖,《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获陕西省民间艺术作品展一等奖。

2011年,我被县文化馆推荐成为非遗传承人、刘兰英剪纸大师的传人。5月,在南京高级剪纸研修班学习,并成为中国国际剪纸协会会员、延安市民间艺术协会会员、文化研究会会员、妇女手工艺协会会员、延长县剪纸协会秘书长。

艺术市场化

我的众多作品被全国各艺术馆收藏,被世界各国的剪纸爱好者购买。如今,我推出了3种剪纸产品:1.精美礼品册,内有9幅作品,批发价120元,零售价300元,大多作为高档馈赠礼品和收藏品;2.单幅剪纸(1米×0.8米左右),批发价100元,零售价平均200元,大多是装裱后作为家居装饰和收藏品;3.单页小品,批发价8元,零售价20元。

主要的销售地点是各景区、工艺品市场、艺术品古玩市场、商场的工艺品柜台等。

和皮影作品、杨柳青年画等民间工艺品一样,剪纸作品既有观赏性、装饰性,还有收藏价值,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它无法批量生产,手工的艺术创作特点使它相对奇缺,尤其是名家剪纸作品。所以,近年来越来越畅销。

特别要提醒经营者注意的是:经营剪纸艺术品,投资只需要几百元几千元,但不会让你一夜暴富。因为顾客基本是有艺术修养的高端人群,相对小众,要靠口碑慢慢做大市场。它属于平和的、长久的、稳定的经营项目。

国内很多人找到我,希望学习这门技艺。由于它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学成的,我一直没有开班收徒。这,只能等到时机成熟时才能实现了。我期待着。

“非遗”传承人钟情“木偶头” 篇8

黄义罗工作室内一张长方形木桌上,摆放着未完工的木偶头,还有刻刀、手锯等各种工具。他说,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不到十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度过。对于制作工序,他早已谙熟于心:“制作工序极为复杂,包括选材、劈凿、雕坯、贴纸、上土、磨平、粉底、绘脸、上光、梳头、栽须等。”

在所有工序中,最为困难和关键的应属雕坯环节。将一块樟榆木雕刻成嘴、眼、口、鼻都能动的木偶头,需要数月时间,而五官不动的木偶头只需三天。

“别看我现在刻起来轻松,刚学艺时可是吃了一番苦头。”黄老伸出双手,上面有许多细长的疤痕。他说,初学雕刻时,经常用小木块练习,要在一个小木块上刻“眼睛”、“嘴巴”、“耳朵”,由于木头很小,他常常被刻刀刮伤手脚。

退休后的黄老出于对木偶头的热爱,在家里设置一个工作间,和妻子继续进行木偶头雕刻。他还将技艺传给两个女儿。

黄老表示,木偶头雕刻这项传统的民间技艺光靠他们一家四口还不够,这两年也有家长将孩子送到他那学习木偶雕刻,能把这项传统的民间技艺通过他的手传承下去,他感到很欣慰。

上一篇:黄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章程下一篇: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