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研究基地(精选8篇)
‘非遗’项目校园传承研究‛学术沙龙简述
5月30日下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挂牌暨“深圳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校园传承研究”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深圳市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师生参会,围绕深圳市“非遗”项目的现状、发展以及校园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非遗”进校园
今年3月,深职院经济学院与盐田区非遗保护办合作,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立了“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旨在通过师生的文化志愿活动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结合起来,为广大师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研究、交流展演、志愿服务等多层面的活动和交流平台,让年轻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活动参与中接收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随后两个月,在70岁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观球老人的亲自指导下,深职院学生开始了“沙头角鱼灯舞”学习、排练和表演。“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在深职院正式挂牌,则标志着“非遗”校园传承活动的进一步深化。
深职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学院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符合深圳建设“志愿者之城”、“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也契合深职院建设“志愿者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深职院创办“志愿者之校”,就是要树立以文化人、经世济用、专兼结合的开放式办学理念,把人才的素养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把校内专业优势与外校专家相结合。“非遗”传承与保护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并通过志愿活动形式向师生们宣扬“利他行为”。目前学校正着手成立文化振兴研究院,希望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吸收更多文化理念,让师生参与到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活动中去,在文化领域打造一个全国知名品牌的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需要“文化自觉”意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秦序教授认为,要保护“非遗”,首先要做到文化价值观的转变,前阶段“非遗”工作的重点是‘申遗’,但在现阶段,传承和保护的质量才是重点,这也是“非遗”的工作核心。保护和传承“非遗”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所有人参与的大事,需要大家转变文化价值观,更好的认识“非遗”的重要性。在工作时,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要能配得上“非遗”文化水平。第二、保护“非遗”,是长远文化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过于强调工艺、技术类的保护,更要传承“非遗”的艺术价值,因为艺术更具共性和感染力,最具有多样性,可让人类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三、他强调保护“非遗”,需要文化的自觉性,要培养一种感情,一种对文化的感恩和敬畏,一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才能更好的传承“非遗”的精髓。
探索“广州—深圳—东莞—香港”一体传承模式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提出,目前保护“非遗”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所依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鱼灯舞“是基于海洋文化而产生的,目前沙头角的居民基本已经上岸生活,很多方面已经现代化了。第二是新的技术、新的手段的产生,技术的革新使得以前传统的手工艺术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第三是新一代成长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渐退。第四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有大量的时间来研究传统文化。对于此,我们在开展“非遗”保护时,要对“非遗”进行分类,要区分“活”的文化与“物质”文化,对于一些手工艺类的“物质”文化可以进驻博物馆,我们更要传承的是“活”的文化。第一、进行公共的教育,让大家了解深圳的本土文化。第二、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增强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第三、要激发学生的相关素养,有选择的传承已有的文化剧本,并结合现代的意义进行新的创作,以创新的方式来演绎传统文化。第四、我们在进行“非遗”保护时,可以以此次鱼灯舞为契机,逐渐探索“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的一体模式。
“非遗”进课堂,深化“活态”传承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认为,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独有精神面貌的活记忆。“非遗”保护,传承人是关键。传承人就是历史的“活化石”,因此要广泛开展传承活动,不断培养后继人才。他表示,近几年陆续有“非遗”项目进校园,不仅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还举办学术与理论研讨,更可以探索“非遗”进课堂,将相关理论知识编入教材,相关技艺直接进入文体艺术课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活态”传承。
“非遗”传承需要全方位开展
深圳市盐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霄认为,“非遗”的保护需要依据全社会关注,全方位开展,第一、首先学习“非遗”文化的相关技能,以鱼灯舞为例,可以开展鱼灯编扎培训及比赛,不但传承表演技艺,也要将制作工艺很好的传承下去。第二、开展科学保护的方法研究,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第三、在青少年聚集的学校开展 “非遗”保护的行动时,政府及相关单位要进行有效的推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帮助,通过活动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深职院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立“校馆合作” 模式就是文化自觉的行动,需要继续探索和深化。
“非遗”资源尚待深度挖掘
深圳市盐田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邓小伟收集、整理、研究“鱼灯舞”有二十余年,她看了学生的表演后表示,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使他深受感动,但现在的表演只是半成品,“非遗”有非常丰富的、优秀的内涵,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使得更多的传统文化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非遗,岭南武术,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文化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我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弦约》的缔约国之一,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11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律制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规定。本文即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的现状,研究进一步加强工作对策,以期为岭南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1 岭南武术的“非遗”属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的规定是:(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范围规定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为具体,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武术,特别是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武术有机组成部分的岭南武术,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是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岭南武术是以技术为核心非物质文化形态,是岭南先民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岭南武术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精神,也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2 岭南武术的“申遗”现状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岭南的武术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投入到整理与申报中来。2008年,江门市新会区的蔡李佛拳,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广东的武术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单的有蔡李佛着、咏春拳、莫家拳等一批优秀拳种(见表1)。另外,还有一大批岭南武术拳种,列入了县市级的“非遗”名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岭南武术的申遗较为涌跃,不少拳种列入了省级“非遗”名录,但缺少大影响力拳种、项目,迄今为止,只有惠州新会的蔡李佛拳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还大有潜力。
3“非遗”视角下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在“非遗”的保护之中,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非遗”项目重在保护与传承,列入“非遗”名录,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本研究从“非遗”的角度,就岭南武术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如下对策。
3.1 保护岭南武术传承人与文化空间
“传承人是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岭南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传承人老拳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保护好身负技艺的老拳师,先是要将其找出来,然后要解决他们生活上后顾之忧,授予他们应得的荣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传艺条件。同时,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岭南武术。老者传,少者承,如此,岭南武术文化才会后继有人,才会发扬光大。
文化空间,简而言之,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的活动场所,是文化生态的重要构件。与“非遗”文化空间,与“非遗”项目密不可分,没有了相应的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便成为无本之木,很容易失去生命力。新会的蔡李佛祖庙、佛山的咏春堂等,都是岭南武术重要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多为物质性的场所,可采取静态保护的方式予以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在其间举行文化活动,文化与空间同时活化,相互促进。
3.2 岭南武术进校园
诚然,“武术文化的整体传承是否能够通过学校来实现还需要深入研究”,但任何一个运动项目,或是某一文化形态,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校园是年轻人最为集中之地,岭南武术进入校园,让更多的的青少年学子习练岭南武术,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岭南武术。岭南武术在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发生和发展,蕴含着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青少年学子习练岭南武术,能够培养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此,2004年,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印发至各级教育、宣传机构,要求中小学“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
可以说,岭南武术进校园,即是培养学生健康体格与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传承、发展岭南武术的需要。这一点,已经成为武术界与教育届的共识。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将当地的著名拳种,引入了校园,一方面扩大了该拳种的习练人数,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东莞桥头镇的中小学,普遍推广莫家拳,佛山的部分学校,推广普及咏春拳。岭南武术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是岭南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岭南武术“入段”
段位制的实施,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为发展和推广中国武术而采取的战略性举措。为了配合段位制的实施,2011年开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陆续出版。从该系列教程来看,各拳种段位制内容的创编和制定体现了新的武术发展传统的特点:第一,将突出不同拳种及器械的技术特征与提示其文化特色相统一,根据不同的武术流派研编出不同段级的段位制技术,改变了以往武术段位制技术考核“一把抓”的状况;第二,各拳种技术按照“打、踢、拿、摔”进行分组,不同级段突出不同的技法特点,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三,突出“练打结合”,分单练、对练、拆招和功法。
将一拳种纳入段位制考评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拳种的发展:其一,通过创编不同级段的内容,对传统技法进行梳理,在最大程度保存拳种核心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该拳种的技法、套路;其二,国家意志层面上大力推行段位制,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习练该拳种,从而扩大拳种的影响力,推动其发展。目前所出版的段位制系列教程,岭南武术的众多拳种流派中只有咏春拳包含在内。这与岭南武术中有影响力的拳种数量是极不相称的。岭南武术界要作更多的工作,将更多有影响力的拳种纳入段位制考评体系,借国家主管部门推行段位制的春风,大力推广和发扬岭南武术。
3.4 建立科研中心与推广站
岭南武术各拳种,多流传于民间,民间的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民间的武术习练者重经验、重体悟,轻科学、轻实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种习练态度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在工业、信息时代,这种态度已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认识到了这一点,已利用高校的组织、人才优势,发动专家学者对部分岭南武术拳种进行调研梳理,以现代科学方法对岭南武术展开研究。这势必推动岭南武术向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岭南武术整理研究工作一旦完成,将对岭南武术的传承发展产生莫大的推动,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也将成为岭南武术的科研中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岭南武术的发展要借助这一东风,将岭南武术纳入到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体系,在街道、社区建立岭南武术推广站,免费向民众传播岭南武术。推广站的教练人员,可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聘请专业人士担任,也可以发动社区内有岭南武术特长的人士以志愿者的形式出任。岭南武术在岭南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广站一旦建立,必然会吸引众多的习练者。
3.5 规范社会拳馆的管理
拳馆是岭南地区较为独特的武术传播机构。拳馆的存在,促进了岭南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众多的拳馆中,一部分因为动机不纯或是管理不善,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练水平不能满足教学,市场调研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吸引到学生群体,对学员服务不够周到,德没有走在艺先等。
问题拳馆的存在,给岭南武术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化管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以及武术运动管理机构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拳馆引导与监管,使其在教学与管理方面趋于正规化,在取得合理经济回报的同时,担当传播岭南武术的责任。
4 结语
岭南武术是岭南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目前,岭南武术的“申遗”较为火热,许多拳种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新会蔡李佛拳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看,岭南武术不应为“申遗”而“申遗”,而应该在“申遗”后,更加注重保护与传承工作。可采用的方法有:保护传承人与文化空间;岭南武术进校园;岭南武术“入段”;建立科研中心与推广站;规范社会拳馆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2003-10-17.
[2]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4-36.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拆迁办法[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3227.htm.2005-3-26.
[4]郭玉成,郭玉婷.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71.
[5]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001/xxgk_81930.html.2004-3-30.
[6]张瑞洁.从《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看武术文化传统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30-132.
近年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非遗荣昌折扇的地位也逐渐被新兴的工业化产品逐渐取代。可以说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举步维艰。因此,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促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同时更是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现状
1.产业发展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的建立与不断成熟,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产业发展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对于当今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发展来说,其生产规模逐渐缩小,曾经年产量过百万的大型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消失。现代经济的产物只保留了规模较小的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由于这种文化产业生产规模小,经营生产过程中的运作较为灵活,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拥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因此,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取得一席立足之地。
其次,对于荣昌折扇的生产厂商来说,存在着较为陈旧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不能及时的把握市场的信息和走向,从而抓住机遇,发展自身。而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而对于荣昌折扇产业来说,他们发展的主要业务来源,基本上就是靠批量的订单来维持,这就造成了荣昌折扇发展前景不是很好,由此,造成了折扇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折扇艺术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加之,相关部门对于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与此同时,我们针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现状,也应该看到其发展进步的一面。在折扇产业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改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荣昌折扇的私人企业的小型折扇生产方式,对于市场的危机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再者,荣昌折扇的小型企业也正在积极转型,使得自身的生产经营发生变得更加灵活便捷,也积极追求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自然环境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可以说来源于自然的馈赠,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因为,折扇的选材都来源于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尤其是竹子的巨大作用。对于制造折扇来说,影响其品质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竹子的选材问题,竹的质量好是折扇制作工艺精良的重要原料保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给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迫害,其中就包括折扇的基本原材料竹子的破坏,城市化使得竹子的产地变得越来越小,使得折扇生产的原材料数量得不到充足的供应,以及各种植物原料的供应也变得越来越艰难。但与此同时,由于竹子等原材料的减少,使得其他可替代品的需求数量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其他原料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遇。这是由于制作折扇的原料越来越丰富,使得现代折扇变得更加高端时尚。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然条件给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社会生活环境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是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进步影响最直接的因素,因为,于传统的非遗荣昌折扇来说,它的价值都是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去暑纳凉的实用性,但科技的发展,使得这种实用的价值逐渐被取代。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非遗荣昌折扇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逐渐由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变。荣昌折扇能够及时的抓住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的潜在的市场价值来发展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但与此同时,非遗荣昌折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其艺术性的价值,这就使得市场对于荣昌折扇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市场的竞争力也是十分激烈的,所以,荣昌折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结合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需求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
(1)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认识转变
荣昌折扇的发展过程中,从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认识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折扇艺术立足当今社会经济的必经途径。对于荣昌折扇的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早已成为过去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荣昌折扇的实用性被这种简单便捷的机械劳动所取代。因此,荣昌折扇必须转变对于折扇本身功能的认识,结合现代人们精神层次的发展需要,逐渐转变为能够满足于人们精神需求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产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从而注重荣昌折扇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挖掘,增强其附加价值,为其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才能在经济的发展中取得立足之地。
(2)从制作到创造的生产认识转变
“创意”是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立足经济社会带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如果没有创意的支撑,就是鱼离水,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对于现代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产业来说,大多都是采用“计件聘用制”的工作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创作因素的出现,导致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缺乏创意的推动。而在荣昌折扇“创意”这方面的典型非“陈子福”莫属了,陈子福就是积极重视创意之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化的优势,充分结合文化创意,使得折扇的发展走上了文化创意的道路,从而推动荣昌折扇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在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要推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从制作到创造的生产认识转变,从而利用创意发展荣昌折扇的市场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3)从单一到整体的销售认识转变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荣昌折扇的单一的销售折扇的方式逐渐淘汰,而逐渐向整体变的销售认识的转变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产品的附加值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要促进荣昌折扇的进步,首先不能只是单一的去为了销售折扇,而是要从销售整体出发,既要做好产品前期的包装,又要注重后期的售后服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服务结构,以此增强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荣昌折扇同时更要能体现个性化以及风土人情,使其赋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荣昌折扇增强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从单一到整体的销售认识转变才能使得荣昌折扇创建新的营销理念及方式,促进荣昌折扇带着自身特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优秀的非遗荣昌折扇艺术。
2.工业化与传统手艺的平衡
(1)工业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荣昌折扇要积极利用科技的成果,利用工业化来提升荣昌折扇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对于现在许多家的荣昌折扇的企业来说,大多数的企业的生产程度中,极大的生产过程都还是靠手工作业来完成的。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企业采取的仍是手工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也极高,导致折扇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此,在荣昌折扇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应用工业化的机械成为时代的要求,荣昌折扇产业只有积极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
(2)传统手艺的传承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虽然我们提倡提高机械化水平,但是高水平的手工制作的手艺也值得保存与发展。对于荣昌折扇的产业来说,高水平的手工制作是可以体现荣昌折扇产业的自身特点和风情特色的,这是机械化作业无法取代的。在折扇的加工过程中,利用机械固然可以保证大批量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里制作完成,但对于折扇艺术水平的进步还需要手工制作的方式来保证。因此,手工制作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消失,而是逐渐改进与进步。
(3)工业化与传统手艺的结合
由此,在荣昌折扇的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要使工业化与传统手艺充分结合。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更要保证产品的品质,这样才更使得折扇的艺术水平得到良好的展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手工制作并没有被工业化完全取代,而是以自身的独特性拥有发展立足之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荣昌折扇的产品逐渐呈现同质化的特点,从而使得市场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这就需要传统的手工工艺发挥自身的独特性,使得荣昌折扇的产品具备自身发展特色,从而立足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
3.建立传承、保护、开发为一体的保护模式
(1)保证创新成果,激发创造性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由于我国的法制法规还不是十分的健全,从而导致很多的关于折扇艺术的创新成果被窃取,创新成果被他们抢先注册了专利,从而导致成果被剽窃,而原有的折扇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使社会中出现跟风的现象大量出现,以及假冒伪劣的产品越来越多,从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市场经济调节失衡。因此,对于创新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以保护创新成果。再者,国家社会都要积极健全创新体制与机制,从而激发折扇创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保证荣昌折扇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2)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对于现代荣昌折扇的产业发展来说,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成为促进荣昌折扇企业发展的必经途径。折扇文化产业中现在普遍缺乏折扇人才,而对于这些在职的折扇工人,他们对于自身从事的手工制作的工作的认可度也是十分低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从事折扇制作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如果有更好的工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跳槽,由此折扇产业的人才大量流失。可见,在这种企业状况下对于荣昌折扇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来保证折扇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企业对折扇产业的员积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种活动的创办,以此来提高职工对折扇产业及自身工作的认同感。除此之外,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稳定折扇产业人才,从而打造折扇产业人才建设队伍,为荣昌折扇未来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从而为折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品牌化发展与产品开发相结合
在折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将品牌化发展与产品开发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折扇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利润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如果折扇产业的产品不能创造自身的高附加值,使得自身产品拥有技术等多方面的独特性,就难以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发展。因此,荣昌折扇产业应该利用自身的独创性和高附加值,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从而树立自身的创新性。而在创造品牌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折扇产业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创意来助推折扇产业的进步。
(4)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对于折扇产品来说,质量再好,只有销售的好才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荣昌折扇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媒体的强大功能,来建立多元化营销模式。与此同时,能够将传统的营销模式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来拓宽经营销售渠道。再者,也可以利用折扇产业自身的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品牌化效应,来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及渠道,是荣昌折扇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和渠道资源。
结语
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非遗荣昌折扇艺术自身所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更加值得我们保护与传承。因此,在具体的实际中,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由于结合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步调,将民族工艺与现代产业充分的结合,创造出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品牌效应,挖掘其潜在的品牌价值,促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现代经济的发展进步。
2. 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3.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4. 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5.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6. 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7. 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8. 守望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9. 文化传承文明,传承不再遗憾!
10. 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11. 金银文化遗产是最珍贵的,千好精神家园是最好的!
12. 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13. 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14. 传承文化遗产,在中华腾飞中丰富多彩!
15. 弘扬祖先文化,构建现代和谐!
16. 保护民族精髓,延续华夏文明!
17.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们的参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们的努力!
18. 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
19. 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军山脚下的非遗工坊古色古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一进入非遗工坊的精品馆一楼,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便映入眼帘。向前走几步,一个个庞大又栩栩如生的木雕伴着淡淡的木香迎面而来。走上二楼,只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让我惊叹到合不拢嘴,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特别是“十二生肖福字图”,那十二生肖个个活灵活现,仿佛都会在下一秒从作品上跑下来。
走了十几米,便进入了一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员到齐,剪纸活动开始了!教我们剪纸的何老师把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每人都有两张已经画好图案的蜡纸,这些纸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昂首报晓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蝴蝶。何老师耐心地讲明剪纸的技巧与方法后,我们就挥舞剪刀开剪了。
我还没剪几下,身边的小男孩便“哎哟”一声叫起来:“老师,我太心急了,纸被我剪断了!”我听了,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便静下心来,慢慢地剪,生怕也把纸剪坏,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
纸上的图案中有一部分是镂空的,我始终剪不出镂空图案,急得抓耳挠腮,可还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一旁的小黄也没有进展,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你说说,这该怎么剪镂空的!掏孔?对折?划开?”突然,我俩同时想到了何老师教的关键步骤,是“对折!”我俩异口同声。
掌握了窍门,我们很快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何老师见了我剪的窗花,还称赞我心灵手巧呢!我十分好奇何老师是如何练成这般高强本领的,便向他抛出了小问号:“您在哪儿工作?”“在非遗工坊干了好几年。”“您练手艺有诀窍吗?”“熟能生巧,天天练就练成了。”“您平时在哪里创作作品?”“在后面小园,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我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我叫上了几位同学一同前往,一到那儿就发现何老师正在给一盏花灯做最后一道工序。只见他在一张薄似轻纱的纸上用铅笔画上了一朵朵花,再用颜料一丝不苟地涂色,不到五分钟,便画好三朵莲花,何老师涂上了糨糊,粘在了花灯上。
我环顾了这间小小的创作室,四处挂满了何老师亲手创作的艺术品。他不辞辛苦采集原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为了让非遗继续流传下去,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看到惟妙惟肖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蜡版画……。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传承保护湖湘非遗为己任,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已构建‚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文化研究、创新研发、传播推广‛五位一体的非遗传承创新模式,成体系传承湘绣、陶艺、竹艺、根艺、侗锦等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了非遗传承保护与高职教育、行业产业发展共生共荣的崭新局面。
一、共建两院,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
2011年,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该校与湖南省湘绣研究所、金球湘绣等共建湘绣艺术学院。2013年,学院与醴陵市瓷艺堂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湘瓷艺术学院,瓷艺堂董事长、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永平受聘为湘瓷艺术学院副院长。两院充分利用政行校企资源,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合作研发,探索一体化办学模式,为湘绣、湘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支撑。
图1 成立湘绣艺术学院
图2 成立湘瓷艺术学院
二、院所联盟,打造湖湘特色工艺美术专业群
2016年,该校与湖南工艺美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院所联盟,共建湖湘工艺美术特色专业群。院所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 同建设核心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举办专业赛事展会,共同建设师资团队,共同开展社会培训,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构建院所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湖湘工艺美术创新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同步协调发展。三、四进校园,培育湖湘工艺新传人
行业大师进校园、设计中心进校园、设计大赛进校园、企业项目进校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育湖湘工艺新传人。
引大师入校,聘请了湘绣大师刘爱云、竹艺大师刘宗凡、陶艺大师黄永平、根艺大师熊明瑞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团队,建立了非遗大师工作室群;引设计中心入校,与湘绣城集团共建湘绣设计研发中心、与醴陵瓷艺堂共建陶艺馆;引设计大赛入校,与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中国红陶瓷创意设计大奖赛等设计大赛近20场;引真实项目入校,近三年来将企业和社会的300余项工艺美术类设计与制作项目引进课堂、融入课程教学。
该校整合校企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传统师徒相授于现代高职教育,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依托大师工作室、设计研发中心,以项目为载体,推行‚低端产品-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的产品全流程分段式教学,大师、教授同堂授课,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毕业生既会工艺,又会设计,能很快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担纲精品创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李铁映充分肯定该校人才培养模式,认为新一代大师将从学院崛起;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盛赞该校‚正在传承民间文化,湖湘 工艺后继有人‛。
四、共建园站,打造湖湘工艺传承创新的引擎
(一)校企合作,共建湘绣产业科技教育园
在省政府支持下,该校牵头、湘绣城企业集团等参与,共建湘绣产业科技教育园。该园已纳入湖南省重点建设工程,占地60亩,包括产品研发中心、湘绣工作坊、服饰工作坊、产品展示馆、文化交流馆五大功能区。目前已完成第一、二期工程,预计2018年完成全部建设,正式投入使用。园区将集湘绣人才培养培训、技艺传承、文化研究、产品创新研发、传播推广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湘绣产业的先导区、产学研集结区,引领湘绣产业振兴发展。
(二)政校企合作,共建湖南(益阳)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 益阳市人民政府主导、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引领、益阳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共建湖南(益阳)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该园是湖南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之一,占地671亩,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该园的核心区,与园区融为一体,相伴相长,形成了政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长效合作机制。目前已完成大学生创意创业街、环境艺术实习实训基地暨美术写生基地、湖南工艺美术广场等的建设,学校已遴选近30支创新创业师生团队入驻园区,打造集策划、设计、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益阳市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
(三)校地合作,共建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工作站
2015年,该校与通道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结为对口帮 扶学校。为了更好地帮扶通道发展,该校创新思路,主动担当,在帮扶通道职中的基础上,与通道县政府合作,共建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工作站。工作站位于4A级景区——皇都侗文化村,占地15亩,目前已签署了政校共建协议,完成了工作站建设详规,预计2017年底完成基础建设,投入使用。工作站将从数字化传承保护、文化研究、旅游产品创新研发、社会培训、创业孵化、展示展销、传播推广等方面,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传承人群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构建‚教育帮扶+文化帮扶+产业帮扶‛的立体化精准扶贫模式,就地帮扶通道经济文化发展。
经过校地校企多年的深度合作,该校在传承保护湖湘非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湖湘工艺美术专业群立项为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湘绣、湘瓷专业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近三年培养湖湘工艺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720名,完成湖湘工艺类社会培训2400人次,其中依托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等项目完成非遗传承人培训600人次;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18项,取得非遗文化研究成果32项;从题材、设计、工艺技法、材料、装裱、衍生品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打造‚新湘绣‛‚新湘瓷‛等,近三年完成‚‘新湘绣’技术与产品创新研究与开发‛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3个,开发创新作品湘绣196项、湘瓷128项、小郁竹艺24项、根艺15项、侗族特色创新设计作品172项,其中62项创新成果被企业采用。
一、办学有特色:非遗为高校特色教育提供文化资源
1. 非遗为高校通识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大湘西地区有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有文化古城凤凰、里耶,有丰富的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非遗为高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高校为非遗的通识提供了展示平台,高校通识教育与本地非遗保护形成双向互动。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土家族摆手舞等数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识教育的土壤,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特色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通识核心课程下自由选修具体课程,启发了心智,提高了素质,培养了沟通表达、历史思维等能力。
2. 非遗提升了民族地区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民族地区高校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学资源,积极发挥多方面人才培养优势,大力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非遗的融入使民族地区高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圈,校园生态环境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和谐发展,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提高了民族地区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教学有特点:非遗传承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1. 师生与非遗传承人相结合
在通识教育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门非遗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现代艺术与非遗相结合,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建立现代非遗传承教育模式,学校把学生作为高素质传承人来培养,拓展了非遗传承人培养思路,校园文化场地作为非遗传习所,高等教育与非遗文化元素相结合,实现双赢。
2. 课程与非遗传承相促进
大湘西地区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拟设置“才艺教育”通识课程,成立学院“通识教育学部”,设立交谊舞、街舞、时装表演等26个才艺教育小组,每位学生可以在26门才艺课中任选一门选修。高校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积极推进通识知识丰富、具备发展潜能的人才培养,寻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将非遗学科建设与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专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活态传承“六个一”工程
民族地区高校把生态活性传承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中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栋非遗元素民族建筑、一台非遗特色节目、一个非遗体育项目、一本有关非遗教材、一门有关非遗课程、一套非遗特色民族服装。例如在民族地区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实物、作品的展览和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承提供根据地,也为高校积累教学科研资源。也可以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更能提升非遗传承的现代性。高校从人、场、馆、课、科、展、会、赛、网、研等多方面着手构建“校园生态保护圈”,为非遗项目搭建一个全方位的校园文化生态“互联网”。
三、学生有特长:非遗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民族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符合教育本质的准确定位,就是培养21世纪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广博通融视野,治学严谨,思想活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非遗传承保护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通识课程教育中提高人文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2. 人才培养目标是审美的人
通识教育属于审美教育范畴,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对高校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参加审美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涵养,培养学生具有圆满理想和完美德性的健全人格。只要承认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就是至善至美的文化代表,就能够通过非遗艺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通识教育区别于专才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以兴趣为指向,关注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审美的需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的互动,拓展了非遗传承保护模式,非遗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办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新思路,为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原生态资源,对教学特色的打造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要把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思路,培养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互动是指非遗文化为高校通识教育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高校特色办学又为非遗提供展示传承保护平台。本文从非遗为高校教育提供文化资源、高校特色办学中非遗传承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非遗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对非遗传承与高校通识教育的互动进行阐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通识教育,互动,大湘西
参考文献
[1]张亚群.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胡显斌.试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才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少先队多年来依托吴地的优秀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教育活动。“非遗文化小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三年多的研究体现了三大特色:一是后援支持力度大,学校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成立了“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一大批无锡民间艺术家走进学校指导队员们开展活动,弥补了学校辅导员非遗知识技能的不足,提高了研究效果;二是研究形式多样,“我的非遗微心愿”“非遗小学堂”“老小讲劲头”“方言微讲堂”“小脚丫寻寻团”“争当小小非遗传承者”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了研究的形式,增强了队员的参与热情;三是儿童气息浓厚,捏泥人、讲方言、唱吴歌、演锡剧、学刺绣、吟诗文……富有儿童特点的各种活动,贴近队员生活,他们兴趣浓厚,乐在其中。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队员们亲身实践,体验了家乡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了非遗传承人的良好品质。堰桥实小的非遗研究,为每一位少先队员打开了一扇窗,队员们必将透过这扇窗户,从吴地非遗走向世界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世界的非遗,以多样的方式保留着人类祖先的记忆;中华民族的非遗,以温润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千年文化的精髓;吴地的非遗,正在以智慧的方式被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的队员们传承着,绽放得分外精彩。
无锡,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文化遗产之丰厚,文化底蕴之深邃,文化内涵之博大而著称。“用吴地的优秀文化滋润学生,润泽他们的生命”,便是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从1998年至今,该校始终以吴文化为研究主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历久弥新。近年来,学校把目光聚焦到了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吴地非遗文化)与少年儿童成长之间的联系上,确定了《传承吴地非遗文化践行少先队根本任务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学校少先队抓住队员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心理特征,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小研究”活动,帮助队员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一、基地,让非遗文化学习更笃实
吴地非遗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队员们更好、更快地走进无锡的非遗文化,感受璀璨的文化瑰宝,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由此,一大批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艺术家们被请进了校园,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并手把手地传授,让大家感受了一次又一次非遗文化的魅力。
瞧!小阶梯教室里,“吴地方言研究”的代表人物项行老师不时写着板书,将无锡方言与普通话进行着对比,幽默的讲解让队员们开怀大笑。为了让来自外地的队员也能尽快融入无锡这个大家庭,邀请他们加入了学习吴地方言的行列,通过本地队员与外地队员“手拉手”,大家共同学说同一种方言,感悟着吴侬软语的韵味。
看!在非遗专家沈荷芳老师的倾情传授下,队员们都对学习锡绣充满无限热情,连男同学也学得有模有样。只见他们穿针引线,描花绣凤,一丝不苟,绣出的作品“粗中有细”,一点不比女同学逊色。队员们在一根根小小绣花针和彩线的世界里研究针法,钻研针脚,琢磨配色,开始了全新的探索旅程。
听!五(7)中队的教室里,此时琴声悠扬,唱腔婉转,那是队员们在学唱无锡传统的锡剧曲目《双推磨》呢!队员们在锡剧传人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2课时的学习,就已经初步掌握了锡剧的唱腔,那神情,那咬字,活像一个锡剧小票友呢!
每次艺术家来校指导的日子,就成为了全校的“非遗文化研究日”。队员们在与艺术家零距离的接触中,尽情吸收非遗文化的精髓,在无锡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得到熏陶与浸润。依托家乡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堰桥小学通过“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的平台,带领着少先队员,在模仿、制作、表演和操作中,领略非遗文化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同时,激发了队员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内在诉求,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二、氛围,让非遗文化传承更有型
为了让更多的队员了解非遗文化,浸润在绵远悠久的非遗文化中,学校努力创设非遗文化的氛围。如专门印发了相关非遗知识的资料,让大家学习了解;对中高年级队员进行非遗知识学习的检测,制作非遗手抄报、剪报等。各中队还开展了“我的非遗微心愿”调查,很多队员表达了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还表达了要争当“小小非遗传承者”的心愿。
现如今,步入校园,可以处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气息。教室里有着漂亮美观的非遗黑板报,校园中央大道的宣传栏里,有“非遗小学堂”的宣传栏,这里展出的是各社团的活动照片、体会文章以及学生作品;学校的飞雁电视台里还开辟了一档小栏目叫“老小讲劲头”,为此学校还专门进行了方言主持人的海选,从中选拔“方言小主播”播报校园新闻资讯,讲述吴地小故事,吟诵吴地诗文、童谣,播报各研究中队非遗研究动态等等,由于播报的形式让队员们听来格外亲切,因此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
三、社团,让非遗文化探究更给力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吴地非遗文化”所蕴含的育人内涵,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了让研究更贴近队员实际,学校还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从众多吴地非遗项目中选择了大家感兴趣的项目作重点研究,并组建了吴歌剧社、阿福工坊、吴韵吟诵社、乡音小学堂、小脚丫寻寻团等红领巾社团。有了这些红领巾社团,队员们搞起活动来更加兴致盎然了。
如阿福工坊(惠山泥人)社团的队员们专程来到惠山泥人研究所“喻湘莲抟泥坊”进行参观考察,开展了“寻访最美江苏人——喻湘莲”的活动。年逾花甲的喻奶奶热情地给队员们讲述了惠山泥人的传说和故事,手把手教起了队员们如何做惠山泥人,尽管队员们自己动手捏泥人还不够熟练,但能亲手体验一把就是最大的收获了。临别之时,喻奶奶还为大家题写了“梦想寄语卡”,勉励队员们要人人争当追梦好少年!更振奋人心的消息是, 2014年春节期间,该社团的寻访活动纪录片还在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我们的节日》中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
六(8)中队“小脚丫寻寻团”的队员们去实地参观了江南文化名镇——村前古镇。队员们一睹家乡美丽风景,感受到了家乡浓厚的文化气息,尽情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尤其是队员胡梦、周桂峰和袁君杰三人就是土生土长的村前人,走进自己的村庄参观,他们显得格外兴奋。胡梦还拿来了家中珍藏的《胡氏宗谱》以供研究。回校后,队员们还自己将寻访所得拍成了一部校园微电影《古句新言旧室新生,百年学堂响起书声》,并在校园电视台特色小栏目“老小讲劲头”中播出,号召更多的队员意识到爱党、爱社会主义要有行动,要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四、成果,让非遗文化活动更出彩
“非遗文化小研究”让队员们成为了非遗文化传承的主体,不是简单地办个展览、进行一次展演,或是举办一次讲座,而是在非遗专家的引领下,少先队员们在校园里进行持续性、常态化的活动,优秀的非遗项目在校园里萌芽、生根、开花、结果,已然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2014年“六一”前夕,学校开展了一次“非遗文化我传承,争当追梦好少年”非遗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所有的非遗社团都参与了此次展示,队员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对非遗文化的热情令人欣慰。吴歌剧社的队员们自己创作了赞美家乡的吴歌《美哉无锡城》,还与吴歌专家、被称为“江南百灵鸟”的唐建琴老师同台演唱,让大家领略到了吴地少年的风采;吴韵吟诵社的队员们将一组无锡诗文用古诗新唱的形式来演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展示活动之后,队员们纷纷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感想:队员钱程说:“我参加了吴歌剧社的活动,学会了唱锡剧《双推磨》,感受到了锡剧是无锡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是他们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戏剧中的一朵奇葩。展示活动上,我还和小伙伴们上台表演了其中的选段,看着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们的反映,我能把无锡的非遗文化展示给大家,觉得很自豪。以后,我还要努力地传播锡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它!”
队员费珂说:“我虽然是个男生,但当我接触到锡绣后,我被震撼了。一根小小的绣花针,能绣出如此精致的图,不愧是精微绣啊!我现在也能运用简单的针法绣图案了,我觉得我们无锡的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也要为家乡的非遗文化做点自己的贡献。”
队员谈璐渝说:“我跟着有‘江南百灵鸟’之称的唐建琴奶奶学唱吴歌,原来吴歌的曲调都是唐奶奶自编的,她将自己身边的美好生活用方言唱了出来,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我也要做我们堰小的吴歌百灵鸟。”
队员浦人云说:“本次展示活动,我有幸当了一会方言小主播,真是太有意思啦!我知道方言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我要做地方文化的传承人,让我们的吴侬软语永远传播下去。”
一次次参观学习,一次次体验活动,堰桥的少先队员们对一个个非遗文化,从陌生走向熟悉,如今已经慢慢地爱上了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