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1

九(5)班

一.目的:

泱泱华夏,悠悠古国,历史的文化经过了无数次的冲刷和洗礼,慢慢地积淀了下来,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五千多年的华夏美德,则成为了熠熠发光的金子,愈经历练愈发耀眼。而今,勤劳质朴的中华儿女跟随着时代的步伐迈进了二十一世纪,我们中学生更应继承发扬我们的华夏美德,将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二.前期准备:

①班委开会拟定班会初步方案。

②学生积极参与班会表演。

③老师增删有关活动,修改主持稿。

三.活动时间:十月

四.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主持人: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主持人: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中学生应传承中华美德,将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现在我们宣布九(5)班“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开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最高的美德。中国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将国家兴亡视为己任的人便大有人在,像远古时代的大禹,为了治理水灾,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刚出生的婴儿都无暇见面;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心为国献计献策,最后因救国无望自沉于“汨罗江”中;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发现鸦片是祸国殃民的刽子手,毅然发起虎门销烟;最后还有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他在日本学医期间,发现国民精神上的愚昧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治愈”,因此他断然决定弃医

从文,从此以笔为刀,拼尽全力,向落后愚昧的封建文化挑战。

有些人也许会奇怪:他们哪来那么大的决心,那么坚定的信念,竟有如此饱满的自信?因为他们爱他们的民族,这是他们自信心的源泉。

请听演讲(同学们自由上台,或吟诗,或名言,或讲故事,气氛活跃)

(一)吴玉春 《时代发展人人素质需要跟进》

(二)谢佳敏《回顾抗战,现今应珍惜》

(三)蔡志伟《挑战日本,为中国争光》

(四)林东阳《说说民族文化的看法》

(五)吴春香《国难》

主持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但要传承中华美德,更要将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九(5)班“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六.小结: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2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体育教学,培养

邓小平同志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守纪律”[1], 并明确提出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面向新世纪, 我国高等学校已经确立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强调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通过中华美德教育懂得修身、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道理, 可帮助大学生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 中华传统美德的含意

从丰厚的中国古代道德资源中挖掘、选择, 确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德目:即,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构建有效的运行模式成为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项目。本项目经过研究、探索、创新, 构建了5种传统美德教育的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运行模式, 即:传美课讲授模式、学科渗透课模式、主题活动模式、内容结合模式和环境陶冶模式。本着“古代存在, 现代需要”的思想, 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历史及故事, 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2 对高校加强中华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再认识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是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前提条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学生在中华美德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作用持肯定态度的占89.4%, 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大中华美德教育力度。在美德教育的内容方面, 35.4%的学生认为诚信对其影响最大, 33.6%的学生认为修身的美德值得发扬。由此可见, 即使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 传统美德仍占有一席之地, 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1 高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从个人道德发展的需要来看, 人具有道德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但人的道德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康德认为, 自然人具有向善和向恶的双重自然倾向, 而在完善人性使之不断向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 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较之于家庭和社会的美德教育, 学校在对于个人道德的形成中起着指导和定向作用。其次, 从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来看, 随着学校的社会化, 现代学校教育把着眼点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事业中。学校不仅是社会传统美德的继承者, 更是社会新道德的创造者。第三, 从学校教育的良性运行来看, 只有用道德教育的手段, 使人们的意识由自发到自觉, 最后内化为本然的需要,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美德教育在成为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同时, 也成为学校维持良性运行的方式。

2.2 知识经济社会中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教育作为更开放的教育系统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历史及故事, 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高校的中华美德的教育只是一个子系统, 它本身并没有完全的自立性, 客观存在的成效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大的子系统即社会对传统美德的教育, 所以高校中华美德教育的途径势必要突破学校, 走向社会, 并获得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 中华美德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其他学科 (如智育、体育、美育和心理咨询等) 的支持, 所以高校应动用所有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和安排美德教育。具体说就是以学校为支点和圆心, 以大学生可能的认识活动以及思想感情涉及的范围为半径, 开辟知识经济时代美德教育的新途径, 以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2.3 高校体育教学中美德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有着独特的形式和教学特点, 正是这种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3.1 对学生求索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 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 并充分运用场地、器材、地形、地貌、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取的藕神和创造力, 给学生以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很大, 教师要因人而异,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鼓励求异,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引导学生破除思想一化, 墨守成规, 培养其善于思考探索的精神。“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 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 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粉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蔽见,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一探索一结论”的方法, 增强训练, 反复强化,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3.2 对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的培养

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经典活动, 制定合理的规则, 使学生明确拼搏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可将其改为“不公平”的练习形式。如蓝球运动中骨干学生与非骨干学生不相等人数的对杭赛, 这种形式, 即调动了骨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练习不认真的态度, 又减轻了非骨干学生的心理压力, 树立奋力拼搏的信念, 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拼搏进取的愈识。设置情景让学生在竞争中摔打, 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也是对学生的锻炼与考验, 鼓励他们跌倒了再爬起来, 培养其经受挫折的能力。在教学中, 也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摘感体验, 其中包括经受一定的辛劳和痛苦之后的快乐体验, 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练习过程中的愉快时才能以苦为乐, 乐在其中。

2.3.3 对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人与人之间发生频繁的合作。学习一个动作、练习一次接力跑、一次游戏, 如果没有同学的合作就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同学的爱, 集体的温暖, 从中受到教育。通过游戏和比赛可以让学生明白:集体比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和决定全队胜负的。只有通过全队的齐心协力、默契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战胜对手, 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树立为集体争光的信念, 培养其与人合作、互帮互助的高尚品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69.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3

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背景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多视角、多方位让幼儿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幼儿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兴趣。它包括: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茶文化、酒文化、古典文学、书法家字画、以及我们的民间传统游戏(斗鸡、推鉄环)等等。

对孩子而言,爱国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具体化就是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因此,我们在主题教学大的框架设计上着重渲染本地区传统的文化特色。开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享有钟灵毓秀北方水城的美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它可以和汉唐文化、明清文化相媲美,因此,我们利用这些神奇的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智慧设计,引用到了幼儿教学活动、大型活动、环境创设之中。在主题的引领下,各领域知识相互渗透、有效迁移、相得溢彰,交相辉映。

1 家园合作,利用有效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善行。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被唤醒,那么以后它就会被迁移放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直至整个社会。因此,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德,绝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 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单方面由家庭实施这种感恩教育,可行性不大。需要家园合作,幼儿园主要负责教,家庭主要负责实施,这样才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幼儿园开设了“感恩经验你我共享”专栏,老师和家长经常互相交流、探讨。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或利用三八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母亲节活动日,我们把孩子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孩子为妈妈送上节日的祝福,给自己的妈妈唱首歌,献上自己用小手做成的稚嫩的礼物,一句感恩的话语,让妈妈们流下了幸福的泪花。

人常说,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让孩子们从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做起,对他们善加引导,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

2 巧设民族文化环境,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教材”,环境的潜移默化和渗透作用对幼儿意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无论在实施任何的主题活动,都把环境创设作为先头兵。从幼儿的视角的吸纳为切入点,使他们抬头能见,侧耳能听,触手可摸,具体形象,冲击着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在我们幼儿园的大厅的一角,我们布置了一个美丽、漂亮、又充满民族文化的民族村,在这里有彩绘,绘制了许多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经典故事,有“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等,民俗村的墙上悬挂着各种京剧脸谱,地方特产,印花布艺、十二生肖、中国结等等。稻草木门、竹节栅栏,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民俗民风的浓郁气息。每每孩子从这里通过,都能一一道出这里的故事。成语、名称、土产、传统文化就象一棵神奇的种子,悄悄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在幼儿园的走廊的吊饰区,教室的墙饰、窗饰也都是悬挂布置的。这些利用废旧物品,教师和孩子共同合作的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大红的灯笼,木版年画,门神、宫灯、手绘彩灯,名人字画,民族乐器、服饰、版画秋菊、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即丰实了孩子的知识又揭开了幼儿对美的感受。

3 言传身教,培养幼儿的优秀道德意识

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应率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不搞“双重道德标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生活中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做好楷模,决不能在言行上造成一种“孩子要诚实守信,而大人却可以不诚实守信”的印象。我们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孟信不卖病牛》的故事。还讲了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从而使幼儿受到了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4 开门请艺人,让幼儿感受传统饮食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4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无数炎黄子孙的摸索和先贤圣哲的总结,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中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民族传统美德以爱国、爱人、正义、自强、诚信、勤俭、礼貌、互助等为主要内容,涵盖了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以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为起点,结合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鼓舞中学生奋发向上,成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教育是主导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他们一方面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一方面又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学校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完善德育工作内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德育工作要以素质教育为纲

素质教育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更强调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决定了学校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科知识,也应肩负起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使命。

2.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德育工作要以学科教学为本

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但都可以找到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历史、地理这些课程与传统美德教育联系较多,语文学科讲《论语》、《大学》等四书五经的经典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句,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等优良道德品质;历史课堂上讲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所反映的以国家大事为重、以个人家事为轻的集体主义精神,“铁杵成真”、“羲之墨池”所反映的持之以恒、立志成才的思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反映的不畏强敌,勇敢善战的精神;地理课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壮美,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增补中国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中国古代科技的高超水平等内容,贯穿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体育学科可以向学生强调锻炼身体,保家卫国的思想;音乐课可以增加爱国主义歌曲和经典民歌、民乐及中国戏剧、地方戏曲等内容,让学生传唱或欣赏;美术课开展国画、书法、论文整理手工剪纸等方面的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精神生活,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德育工作要以学生的参与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行为习惯为目的过去,德育教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多样,形式活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余颂读经典诗词名句,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班级召开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主体班会,让学生讲传统美德故事,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传统美德节目;学校校园醒目位置张挂名人名言字画,进行立志成才的教育,校门口树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宣传栏,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劳动,到工厂、军队走访论文参观,将思想道德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在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捐款仪式等大型活动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德育教育伴随着青少年成长的每一步。

二、家校共育是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德育工作的关键

学校和家长应建立快捷方便的联系,如校信通等,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思想变化多沟通、多协商。家庭活动的多样化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在学生走出相对纯净的校园,回到家里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如赌博、浪费等,会把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的道德防线冲垮。学校一定要联合家长,共同打造道德教育的第二基地。学校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助人为乐、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在家庭环境里充分体现,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促进了家庭和谐。

三、创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提倡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环境,为加强德育工作提供最佳的外部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断侵蚀中国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青少年学生也深受其害,胸无大志,沉沦堕落。为此,国家提出了“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公民道德建设理念,给人们的精神道德归属指明了方向。媒体对代表正义和进步的事迹大量宣传报道,如:我国“两弹一星”、“神舟”载人航天的成功,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大量的救灾英雄、抢险团体,地震无情人有情,真心助人,他们的事迹,成为推动社会奋发向上的一种动力。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5

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标:

1、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实施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安排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6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或许你会回答今天是周末,可以不用上课,可以不去上班当然是个高兴的日子了。悄悄告诉你哦,今天是九月初九。在国家法定节日中重阳节并没有纳入其中然而重阳节的意义并不亚于法定节日。重阳有登高,赏菊等习俗更有亲人团圆,尊敬长辈等象征意义。

在昨天晚上我进空间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新生演讲比赛的题目“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当我看见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如果是我去演讲,我又该怎么去组织这篇演讲。我想了很久终于让我在9月28号的那次演讲沙龙中找到了演讲的方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中华美德和中国精神最好的传承和弘扬”。

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在新生演讲比赛中很多人都喜欢用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在升旗仪式后留下的5吨垃圾作为反面素材来举例,可以你们知不知道相比05年的时候可是19吨垃圾这已经少了14吨。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我们总喜欢用这些负面的素材来举例,来批判人们的素质是多么的低下,可是我们在谈论别人的同时你是否管住了自己的手,你难道就真的不是他们一伙的。别总是去谈论别人的不是,想想自己早上带着早餐来到教室下课后那些塑料袋牛奶盒是不是还躺在课桌下的搁物架上。

当我们在外面看见有老年人摔倒在路上没有人去搀扶时,在公交车上看见有弱势群体却没有人主动给他们让座时,一种愤恨之情不由而生,认为这个社会缺失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可是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这个老年人会独自摔倒在路上,他的子女这时去哪里了。如果他的子女能陪伴在老人身边那么又怎么会摔倒在路上,如果他的子女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那么这个老人应该是在养老院里而不是摔倒在路上。在高中时我记得我们语文老师讲了有一个小学生因为在过马路时自觉遵守红绿灯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过马路时自觉遵守红绿灯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又何须表扬呢?可见大多数孩子都没有遵守这个交通规则。如果说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是可悲的,那么我想说一个民族需要英雄才是真正的可悲。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又何须反复夸耀那些坚守了道德底线的英雄。

作为一名文学传媒专业的学生,我保证自己没有记错每一篇中华诗歌就是最好的传承;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保证自己不用所学的技术去黑别人的电脑就是最好的传承;作为一名生化专业的学生,我保证自己不用所学的知识去毒杀自己的室友就是最好的传承。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准时的去上课,上课总是谈论着与课堂无关的话题,你演讲什么都是多余的。想想自己为了什么来到大学,想想自己来读大学父母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当你在大学里整天无所事事的时候,你的父母可能还在烈日下为你挣学费,为你每天的吸烟喝酒的费用流下辛苦的汗水。如果我们连一个学生最本职的工作都做不到,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谈“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国精神”。

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 篇7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92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驻足回望,凝眸历史,那些伟岸的人物、震撼的事件、澎湃的激情、勇猛的精神,冲破时间的阻隔,重又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92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1919年5月4日,为反抗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掀起一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

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丰碑。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和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感召下,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

五四运动以来的92年,是五四传统和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92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创造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业绩的92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牢铭记五四运动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不断从五四精神中吸取养分。在当代中国,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五四运动指引的方向和开辟的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纪念五四运动的历史,弘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时刻积极要求进步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时代青年,我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勇于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勤于实践、增长本领、磨炼意志、开拓奋进。在党的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篇8

天长一小:朱少林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孩子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校把“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整合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一年多来,我们努力探索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整合的有效途径,构建富有实效的现代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小学生。通过课题组老师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让学生对传统美德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时代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

二、贯彻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必须有效地实施各项《守则》、《常规》。贯彻《守则》、《常规》要重在导行,应制定有力措施,加强具体指导、训练、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比。使学生学会规范行为,自觉遵守行为

准则,并在长期的规范化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管理。

三、狠抓课堂主渠道,加强荣辱观教育

把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课堂中去,通过课堂活动中情境设置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使感知得到内化,形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真正体现德育的有效性,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1、学科渗透,处处育人,全员育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深化学生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教书的同时,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认识名人古人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方法;综合实践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课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上好中队课,教会学生做人。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通过主题中队活动,渗透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增强德育教育实效。因此,我们在组织队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把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八大美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和现代公民的八大素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向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和的主题队会课。例如:我校四(1)中队举行主题为“懂得感恩”的中队观摩课。通过这次感恩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陶冶了队员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爱”,学会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回报,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的好少年。

四、丰富各项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内化学生荣辱意识

1、结合今年第四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的讲话,由少先队代表进行了“弘扬育民族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演讲,全校学生深刻了解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正在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的责任感。

2、“诵读典故,传承美德”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培养道德意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本学期我校举行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这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了我校平时注重诵读训练的显著成果。

3、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优秀队员组成“文明执勤队”,执勤的主要内容为检查全校当天纪律、整洁、推普、两操情况;负责检查、督促整队放学情况;发现有不文明行为或违纪行为应制止,值勤内容天天登记。他们佩戴着值日标志,穿着崭新的校服,认真负责地坚守岗位,有他们默默地奉献,我校学生养成教育会再上新台阶。

4、广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培育学生知恩品行。设计献给父母“十个一”的孝心作业。十个一”是:一句温存的问候,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写一封信,制作一个贺卡,煮一道菜,给一个表扬或一个戒语,与长辈合影团圆照等。这些“孝心作业”,培养了学生孝敬长辈的心智。少先队大队部举办“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中队活动观摩,学校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美术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自下而上,人人参与,在体验、互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发,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

传承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 3 篇9

黄池小学陈嘉琦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亘古不变的是美德的传承与发扬。至今,许多感人的孝亲故事仍不绝于耳。古时有不计前嫌、孝感动天的远古之帝;亲尝汤药、目不交睫的汉文帝;朝夕思亲、登山望母的狄仁杰;孝亲敬老、为父温席的香九龄。现今有三十年如一日体贴入微照顾婆婆的尹惠玲;十佳好媳妇赵蛮玲照顾一家三代从不说苦说累;敬老院工作人员梁丽莉,是老人们共同的好儿女;十二岁的崔彤用歌声唤醒了植物人爸爸;十三岁少年为了给失明妈妈买磁带,在上海街头整整跑了六个小时。这些人物,大到帝王、小到儿童,都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美德。

这些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美德的耀眼之星,其实美德就在我们身边,现年15岁的初中生曹瑞静,家住黄池村,他就是我身边的美德少年。

2009年,祸从天降,无情的病魔夺取了她妈妈年轻的生命。那时,她才刚刚小学四年级,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她没有哭泣,也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平时的她就十分爱干净、爱劳动。自己洗衣服,从不用父母。此时的她就更忙碌了。每天天不亮就烧火做饭,上学之前还要收拾好碗筷,放学后急匆匆回家,又开始了忙家务活。当我们还在无忧无虑过着快乐的星期天时,她却已经在家里洗洗涮涮了好几大盆的衣物,她就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楷模和美德少年。

她的事迹在我们当地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夸。还被评为长治市“孝老爱亲美德少年”。

今天,当你走进黄池小学的校园里,仍然能感受到同学们孝老爱亲蔚然成风的氛围。三年级的靳明欣为年迈的奶奶梳头,四年级的曹耀华常为妈妈分担家务,五年级的陈梦杨总是为辛劳妈妈洗脚洗袜……

“百善孝为先”,不同的时代都讲述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求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可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去传承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

传承中华美德 篇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

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记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车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满了人。到了宛平南路这一站时,上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还带着一位年幼的小孙子,居然没有人让座。那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车门口一直走到车尾,可满车的人却毫不在乎,视若无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连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们。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看着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个站点,都会播放“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我想,这是在浪费电。我听了几百遍了,想必经常做车的人听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满座的人,面对他们却不加理睬。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聘人员,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

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让座只是我们应尽的一种义务。现在,人们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谁也不愿意吃个亏——正如让座这个简单的动作。此刻的让座已成了那变质的面包,像个足球似的被人们踢来踢去。

我们大家在学校里也会有一些事发生。但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应该要互相谦让的,我们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篇11

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我的童年不是那种锦衣玉帛的日子!爸爸经常外出赚些零花钱,地里的活就都落在了妈妈的肩膀上,妈妈没有时间照顾我们姐弟三个,从小是奶奶把我带大,所以我和奶奶的关系格外的亲!记忆力都是奶奶的影子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电视机总是那么的新鲜,里面有看不完的节目。当时的愿望就是一整天哪里都不去就在家里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但是在奶奶看来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奶奶有她自己的理由:第一是经常看电视对我的眼睛不好,第二是这样会浪费电费,那个年代每分钱都是那样的珍贵!奶奶总是说攒着钱给我娶媳妇。所以我已经习惯了奶奶的安排,每天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休息都是有时间的!渐渐的我养成了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也就感觉理所应当了。如今奶奶已经离我而去,但是奶奶的教导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我也将奶奶对我的教导教导给我的后代,我想节俭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不管到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的!奶奶用实际的行动教会了我节俭持家的道理。从我记事从来没有见爸爸妈妈吵架打架,他们真的很和睦,从来也没有说脏话骂人等不文明的行为!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吧,所以我自小没有和谁家的小孩说过一个脏字,村子里的人经常守着爸爸妈妈夸奖我,我想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此吧。谢谢爸爸妈妈给我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才能有进步,才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我为生我养我的爸爸妈妈感到自豪!等我以后结婚生子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努力去维护一个模范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的前提是无数个家庭的和谐,家庭要和谐离不开良好的家风,传承美德,共同发展!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篇12

比如孔融。他们家有七兄弟,孔融在七兄弟中排名第六。他们的七个兄弟一起学习游戏,总是互相谦和和睦。孔融四岁那年,家乡梨子丰收。家里桌子上放着一盘梨,一家人围着他吃梨。哥哥们让哥哥先拿,孔融选了最小的梨,没选大的。父亲问他:“最小的梨怎么来的?”孔融答道:“我年轻,要把最小的最大的给哥哥们。”父亲又问:“我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说:“我比哥哥大。我应该把大的给我弟弟。”得知此事后,亲朋好友纷纷称赞说:“一个4岁的孩子认识李让,长大后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果然,孔融长大后,成了东汉有名的文学家、学者。”

公元前1,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谈在弥留之际告诉儿子司马迁: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历史学家时写的史书。司马迁哭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这是要写的《史记》。然而,在他开始写《史记》后不久,他就卷入了李玲一案。因为李陵与匈奴交战,匈奴战败后沦陷。汉武帝很生气。司马迁说,李陵可能是为了安慰汉武帝而伪降的。汉武帝以为他在为李陵求情,就把他关进监狱,处以最严厉的——宫刑。受此打击,他有了自杀的念头,但想到父亲的遗愿,他忍气吞声。后,他终于完成了《史记》,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

还有张亮。投奔刘邦之前,有一天他坐在淠桥上,看到一个老人不小心把鞋子掉在桥下。张亮主动下了桥,为老人捡起鞋子并穿上。老人被张良心对老人的尊敬所感动,送给一本艺术之书,帮助刘邦征服世界,屡立战功。

上一篇:法学概论个章练习题下一篇:工作态度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