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悟——中学语文苏轼作品阅读教学拾零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星空, 苏轼无疑是一颗亮星。他不朽的诗词文, 不论是当朝, 或是后代, 都堪称楷模。历代学子都把苏轼的作品当作范文。今天的学生语文课本, 每个学段都选编有他的诗词文。探究苏轼作品的魅力, 领悟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写作艺术特色, 从中汲取精华, 丰富精神, 是今天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凡书画诗文成大功者, 必经感、觉、悟三境界。夫感者, 师其物也;觉者, 师其心也;悟者, 师其性也”。 (《陈传席教授论艺录》白锐整理) [1]苏轼是文章大家, 他对万物的妙感, 对大千世界领会和顿悟, 能中得心源, 以手写心, 以心悟理, 任性而发, 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这也正是今天中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地方。他们缺乏从小到大点点滴滴地去感知大千世界, 更缺乏以手写心, 以心悟理的境界, 写出的文章自然内容苍白, 缺乏感染力。下面是我在阅读教学苏轼作品中感觉悟的一点粗浅体会, 写出来请语文同仁斧正。

1 感

感, 即感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陈传席教授解释说, “夫感者, 师其物也”。什么是“师物”呢, 那就是模仿, 模仿自然, 模仿前贤。苏轼是师物高手, 如他对月亮的描写。在《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一词中, 他能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天》脱化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想飞往月宫, 所以他对月亮比李白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 又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

《记承天寺夜游》对月亮的摹写更是巧妙:“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这是纯模仿自然, 他用“积水”写出了月亮光的“空明澄澈”并把竹柏的倒影比作水中的藻荇加以烘托, 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 相映生色, 互相渲染。他笔下的月亮也不像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叠句, 只轻轻几笔便意境全现。所以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论说“《记承天寺夜游》因其即兴偶感之美, 颇为人喜爱。[2]”《赤壁赋》中也有相类似的摹写“……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不仅描摹出月于东山冉冉升起的状貌, 更写出了月光之下山水景物之美。在此美景之下的人, 诵诗、饮酒、赏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似乎要离开人世飞入仙境, 其快乐的心情无以言表。

2 觉

“觉者, 师其心也”。何谓师其心?就是中得心源, 先有所思, 后以用手状其思 (以手写心) 。人们的感官器官相同, 但感受万物之美的感觉效果却迥异, 而收获的内容更是相差甚远。正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言“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苏轼与他人的区别在于他是以手写心, 能通过对自然的摹仿写出自己的心理变化, 抒发出自己真挚的情怀。苏轼被贬黄州以后心情抑郁这是自然, 但这正好给了他时间感受大千世界。

当“月色入户”时, 他睡不着, 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找乐趣也!一个人乐不起来, 于是寻张怀民, 而后到了寺庭中看到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皓月当空, 满庭月光亦真亦幻令人如痴如醉, 以至于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愁, 获得了霎那的灵魂的升华快感, 精神上因此时的美景而得以暂时解脱, 这种以手写心, 可谓神来之笔。无独有偶, 在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 中秋之夜, 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至天亮, 写出了千古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表达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抒发对人间生活的无比热爱, 寄托了“中秋之夜的美好祈愿”[3]。

在苏轼看来, “凡物皆有所观。苟有所观, 皆有可乐。”《超然台记》所以他一生无所往而不乐, 也就无所往而不记。无论是在朝为官, 还是被贬在外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他在朝为官政论史论自不用说, 他每被贬一地, 诗文便留在一处。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他写下“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杭州他又说:“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悟

“悟者, 师其性也”。何谓师其性?师其性就是任性而发, 不知然而然随其意。正如苏轼自己所言:“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所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文说》、《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 只有84字, 是心胸中自然流露的代表作。“元丰十年十月十二日夜”交代作记时间, 一个“夜”字突出了题目。只有“夜”才有月色入户之景, 方有“闲”时, 然有“闲人”之游。于是寻张怀民月下游寺见美丽月色于庭中。文章最后止于不可不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闲人”二字正是作者的深悟。这里有个人被贬心情抑郁的抒发, 也有进取心的表露。“在政治漩涡中损伤的心灵只有在清净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 才得以恢复, 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寄托。”[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更是悟的出神入化, 作者由天上美丽的明月, 联想到琼楼玉宇的美好, 悟出了高出不胜寒的道理。由明月的圆缺变化天气的阴晴, 悟出人生的离合悲欢, 从而发出“千里共婵娟”的中秋祝福。由于命运的捉弄, 反倒给他创造出另外一种生活乐趣, 他极力的追求和领悟另外一种生活美, 从京城贬到杭州, 他说:“我本无家便安往, 故乡无比好湖山。”《夜到杭州》, 贬到黄州, 他感叹道:“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甚至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他仍泰然处之, 并从中发现新的乐趣:“九死蛮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总之, 苏轼不愧为才子的称号, 他对万物世界的感觉与悟, 可谓“巧妙奇特入化”。他看山则理喻于山, 观湖则情溢于水, 赏月则能悟出人生的真谛。他的感觉悟境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并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积极创新做出更大的成绩。

摘要:苏轼作品经常出现在语文课本中, 领悟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写作特色, 对于当今的中学生精神境界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有着重要的意义。须得仔细地观察生活, 感知大千世界, 才能有所思、有所悟。

关键词:苏轼,感知,领悟

参考文献

[1] 书法导报[N], 2011, 11 (23) .

[2] 林语堂, 张振玉.苏东坡传[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 (11) :207.

[3]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袁行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下人教社.

[4] 吴功正.字唯期少, 意唯期多——读苏轼的一篇散文[J].古今名作鉴赏集萃[M].北京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如何加强新生班级管理下一篇:国外某油田钻井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