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育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教育初探 转变观念 优化教学 理好关系

建国几十年来,农村中学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人才,为农业及其他行业的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劳动者,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课的教学,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培养少数能升入上级学校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不顾农村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致使不少学生到毕业时 连一篇浅显的文章也读不懂,甚至连一封信也写不好。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作用不大。调查表明,这种状况不但存在,而且比较普遍,再这样教下去,语文教学定要走进“死胡同”。要结束这种局面,出路只有一条——改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拟对农村语文教学、教改的现状作几点概略的分析及通过实践探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强化改革意识

1、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制定了教学内容、按照教参和自己的意愿组织教学活动。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要注意听讲,认真记下来,考试时再现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个性的发挥。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而新课标却强调尊重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发挥自己的个性。这一改变,自然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2、是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要求。

农村初中教育现状是:农村初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及学生的语文水平“居低不上”。先说教师,衡量教师也有个软硬结合的问题。“硬标准”是学历达标率。这方面无疑农村低于城市。只要师范生毕业分配中的“趋城避乡”势头得不到应有的遏制,那么这一“硬差距”就无法缩小。“软标准”是指同等学历的人在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上的实际差距。这方面,农村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家务负担重,继续教育欲望不强,措施不力、条件不够,农村教研氛围不浓等)也显然不如城市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者,语文教学千改万改,提高教师素质总是第一位的,教师素质不高欲求语文教学质量高只能是痴人说梦。而且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已有的知识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以要充电,而且要不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继续教育,终生学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再说学生,衡量学生的语文总体水平应“硬软结合”。考试成绩是“硬”标准,“印象衡估”是“软”标准。从硬标准看,农村学生中考成绩低于城市学生的状况并无改观,有的地区差距还拉大了。例如近几年中考,笔者所在县的农村中学语文人均分比县中都要低20几分,简直使人觉得不可思议。从软标准看,农村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差得更远。如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听力和口头表达等方面远逊于城市学生。再加上时代的发展,通讯的发达,互联网技术给当代学生插上了翅膀。这一变化又导致城乡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大。面对农村初中教育现状,面对农村语文教学在“主体”和“主导”两方面的“居低不上”的现实,我们是视而不见呢,还是勇敢地去正视,使之得到真正、彻底的改观?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通过学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责任,摈弃传统观念,不要一味地效仿城镇学校的做法,而要走出一条符合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实际及学校校情的道路来。同时我们要经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培训,使自己增强改革的信心,提高参与改革工作的能力,提高胜任改革工作的能力。

3、是语文成了“片追”牺牲品的要求。

以“素质教育”代替“片追教育”已经呼吁多年。但总的情况未见好转。特别是农村,“片追”方兴末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数学,它的“纯思维性”和“抽象性”很强,既不像语文这样需要体验全部的生活,需要广收博蓄驳杂的知识,又不像物理、化学那样强调实验操作能力。所谓数学解题能力确实可以通过大量 的、反复的分项和整体训练而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不是说数学不需要“生活”,而是说教学所需要的生活基础学生大多具备或不难临时灌输以求速效。从狭隘的意义上看,数学更多地从“片追”中得到了“好处”。理、化的实验可以在相对狭小的实验室内得到加强,加之它们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上与数学有相同之处,在“片追”中“得益”也不少。即使是同属于文科的历史、政治,相对地说,知识的专门性比语文强得多,“能力要求”所占的比重也不及语文,更不像语文那样广泛而直接地与生活互渗,因此它们所受的“片追”之负影响也不及语文。于是,在“片追”教育教学模式中,语文必然成为最大的牺牲品,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决定的。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又离不开多样的、反复的、有效 的语言实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粗暴地占去了学生本应拥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题海战术和名目繁多的假日补课,使学生埋头于作业簿中,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景观,复杂的人情世故无暇接触、体察、思考,欲“语”无物,“感”从何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导致人为的区分主科、副科,于是校园无歌声,美术课用来做主科习题,美育学科形同虚设。中考不考历史、地理。于是这些副科的教学如同戏剧中的“走过场”。美育素质的低下,史地知识的贫乏,又怎能不影响语文呢?淡化“副科”甚至实际上取消“副科”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感觉的钝化,知识面的狭窄,如此而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岂非缘木求鱼?即使同样搞“片追”,语文也竞争不过其他学科。这是由于语文更需要做“软作业”(如朗读品味课文,多作课外阅读),题山压顶之下喘息的学生,只能在“软作业”上偷点懒。少数语文老师提出了布置作业的“不占不让”的原则,宁可多布置一些微效甚至无效的书面作业,也不肯让其他学科挤了语文的时间,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赞之则不可,责之则不忍。所以我们要跳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大语文”能力。

二、明确要求,优化教学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教材统编,全国共用一本书,教学内容划一,缺乏地域、学校特点;有些课文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然教材的优化离我们较远,难以把握。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却是切实可行的。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依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师生们每天泡在题海里,研究试卷的题型,答题的技巧,把一篇篇内容广泛、感情丰富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意味。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

(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优化教学手段。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得失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有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有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大家没有看到素质教育在南京到处被“追杀”吗?素质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众多专家达成了共识的。有不同意见当然也是正常的。尤其现在,你承认也把不承认也罢,素质教育是要推行到底。

3、优化教法。

教法单一,教学过程不科学。过去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从关系,教师为主,学生服从。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都要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课堂是统一的集中思维,教师讲,学生听、记,基本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无个性可言,也没什么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位教师在上《有的人》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鲁迅等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上众多反动统治者的名字,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欲望。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种能力和习惯是需要学习者反复实践才能养成的,这种实践是一个多层次的渐进的过程。我们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他将受益终生,将学习活动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三、提高认识,理好几种关系。

在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其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要要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究竟怎样做,才算“导”得高明呢?我的体会是:主要看其是否导得“适时”,“适量”,“适度”。“适时”,是对教师的“导”在时间把握上的要求。一是在学生读写之前的“导”,这个导主要是“导向”,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学习重点,这里的导,要明确、简捷,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二是在学生读过课文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拨”,即在学生思考遇到问题、受到阻碍时,教师给予点拨式的解答,以便使学生的思考继续进行和更加深入,这里的导,要精,要准,要具有针对性和递进性。三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明确之后的“导”,这个导是“导演”,教师要设计出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去演练,即通过练习,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这里的导要注意科学性和实效性。“适量”,是对教师的“导”在语言数量上的要求。—般说,话的多少,要根据导的内容决定,但要尽量求少,话要少,还要说到位,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精、要准,不能无限发挥,离题万里。也不能说的太多、太透,那样会代替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度”,是对教师导的程度的要求。导的广度、深度要依问题的性质而定,要依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认识、思考的深广度有所不同,教师的导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益。在运用新教式的课堂上,虽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活动,教师只是起点拨、辅导作用,好像较以前的课轻松了,其实不然。因为教师不但要在课前吃透教材,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而且还要设计出多种实施方案,以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把握课堂“导”的主动权。

其二,师生的情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那么,创新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师生情感关系呢?我的体会是,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初中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在语文的记录符号——文字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到了初中,他们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巳具备了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理解能力的限制,加之从幼儿到小学语言材料的猛增,使他们还没有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完全合乎规范。无论在理解(听、读)方面,还是在表达(说、写)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正确的东西。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正确、规范,形成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这个时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汉语知识、听说读写知识)的学习就更为必要,更为适时。在这一年的教改实践中,我们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丝毫没有放松语文知识的教学。因此,学生的基础是牢固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力也是坚实的。

3.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工具,真正的使用它不是在课内,而是在课外。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这里所说的“略读”,即课堂之外学生自己的阅读。他把课外阅读看得与课内学习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几年来,我们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的语文学习的课 外活动。组建学生文学社团,组织竞赛,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办手抄报,等等。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大语文教育”观的体现。

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近几年来,广大的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教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固于条件的限制,这些教式和经验在上升为理论的过程中,常常显得浅显、分散,因而影响了推广的效果。我们学校过去也对几种新式语文教学法进行过尝试,而且在理论研究中也多有建树,论文获过不少的市奖或县奖,但由于与实践联系的不甚紧密,所论则往往空泛,缺乏切实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种种缺陷,轰轰烈烈的最后都是草草收场,我们又扎扎实实搞起了应试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上的工作者,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去认识理论。然后再通过调查研究,解剖实例,得出符合规律的认识,从而把理论加以完善,找出一套符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语文教学创新方式。这也是我们在一年来的教改实践中悟出的明确道理。我想,这也应该是广大从事语文教改工作者所应坚持的正确方向。

目前,正处于世纪交替时期。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语文,这门既基本平凡又博大精深的科学,所担负的历史重任不言而喻。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继续齐心协力,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把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

农村教育论坛: 2004年1月~2004年7月

继续教育教材 《新课程,新理念》《 新世纪教师素养》 周建成 论文《 农村语文教学教改现状不容乐观》 《学语文》2001年5月

《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5期。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 篇2

素质教育的推行, 新课改的深化, 都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正所谓:思想领导行动, 行动深化思想。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思想支撑下才能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结果[1]。素质教育正是教育领域目前最好的指导思想, 然而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却并不是那么乐观。可以肯定的是, 素质教育理念正逐渐深入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中, 但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却一直难以治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 所有的教师或者学校领导都知道“素质教育”, 然而真正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又有多少呢?究其主要原因, 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 升学率是唯一指标

无论搞什么教育,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 评价一个教育机制好坏的结果最后都会落到升学率上来。作为农村中学, 教学资源上和城市学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能得到资源的最好途径还是得靠升学率。所以,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也经常穿着素质教育的外衣, 行着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质。

(二) 教师素质的差异化

农村中学由于地处偏僻的乡村之地, 没有城市的生活环境好, 交通不便, 人事上的调动较为困难。试想一个苦读数年才从学校走出的教师, 心中一定有着一番抱负, 想到社会上去干一番大事业, 去开辟自己人生的新天地。尤其很多刚从农村走出来的师范院校学生, 他们最能体味农村生活的艰辛, 又怎么能甘心回到挣扎了很久才走出的农村呢?所以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选择了城市。选择乡村的语文老师也有本着一颗教育之心, 教书育人的, 但这毕竟是少数, 绝大多数教师去乡村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上的差异。

(三) 教学资源匮乏

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 想和城市的语文教师一样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们依旧沿用着黑板和白粉笔的组合, 老师辛苦地写板书, 学生认真地抄板书。这就意味着没有时间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营造好的教学氛围, 或详细讲解文章深层次的文学魅力。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陈旧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了一些新的突破, 它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强调综合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 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2]。这些都是语文新课程标准进步的地方, 然而它也存在着如:教育评价尺度的把控、教育目标的达成难度加大, 教育的操作难度增高等问题。这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教学方法的陈旧,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满堂灌”是固定模式

“填鸭式”教学一直在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 而且也一直是备受争议和批评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打破学科中心论, 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然而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 老师将自己备好的教案板书到黑板上, 然后逐一地进行讲解, 学生只能成为这些教案的单一接受者, 至于这些所谓的重点是否合乎新语文课程的标准, 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 反思能力差是集中现象

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活的环境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乡村场所。对一些新鲜的知识、信息接触得较少, 一般不敢于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提出疑问。但教学本来就是一种互动的活动, 仅仅只有老师单方面的行为, 学生单纯地成为受众, 这必将导致新的教育方法难以在课堂中得到好的贯彻。

(三) 研究性学习是无米之炊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开放式的, 注重其探索性和实践性。然而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中却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一是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很难深入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只能做表面文章, 但这些表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二是教学资源的缺失, 一般的农村中学都没有图书馆, 老师要借助一些文献资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仅仅只靠自己学生时代所读的那些书, 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 不能适应当前变化着的新情况;三是因为学生的参与状况少, 没有老师的引导, 学生要自己单独地做一些学问上的研究, 基本上是不成立的, 而农村中学的学生在知识储备这方面本来就有所欠缺。

三、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受众的主体地位缺失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是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客观存在的问题, 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 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不足

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空间和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 让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然而因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 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性较弱, 他们普遍没有远大的目标, 觉得读好书就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 能挣到更多的钱, 这些仅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目的是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相背离的, 这样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学习主体地位的缺失也就成为了必然。

(二)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乡村中学基本上是减免学费的, 所以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就读, 也就因为这样, 很多家长不再看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觉得这些都不会影响孩子将来读技校、学技能、找工作。因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沉默也给老师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启而不发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不会是主体。

(三) 学生基础薄弱, 自学能力较弱

农村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主要体现为拼音差, 普通话根本说不好, 错别字多,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农村中学的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客观上没有过多的课外读物作为其开阔视野的文化营养;学生很多时候都要帮家里做农活, 没有太多的时间自学。

四、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执行者的专业程度低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同时还要有精深的教育理论知识, 更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同时还要有爱心, 这样才能算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然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这几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失。

(一) 专业知识不扎实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面对新教材时, 总显得捉襟见肘, 其讲解教材内容时显得平淡无奇, 语言苍白无力, 如此这般,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得到激发?一个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作为自己教学的支撑, 平时的教学过程想要体现亮点, 玩出新意, 让学生为自己的教学过程所陶醉, 这又怎么能实现呢?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不一定非要博览群书, 但最基本的文学名著还是要去读一读的, 这样不仅能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在升华自己的同时也能够给学生带来视听角度的享受体验。

(二) 教育理论的深度不够

一般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只会拿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作为教育纲领, 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却没有做过多的研究。其对教育理论知识的荒疏, 也必将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其对教材深层次内涵的把握也必将出现一定的缺失。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能很好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 又怎么能利用素质教育的最新理论去武装自己的教学过程呢?离开了这些实际的理论指导, 素质教育也就只能是成为空话。

(三) 教育经验的匮乏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 而是知识的质量, 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 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 现实也是如此[3]。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很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了教师讲台, 其教学经验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刚从事语文教学的前三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到处借鉴或者说是学习, 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使得学生对其讲解的一些东西往往难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4]。“意无言则不行, 言不畅则意不达。”教育经验的缺失往往体现为老师教学语言的生疏, 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受听欲望。

(四) 完成任务放在首位, 对学生的关怀较少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首要前提, 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教学, 根本就没顾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满堂灌”就成了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 很多老师不仅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反思, 反而以此为乐, 觉得这是自己教学能力最好的体现。另一方面, 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学生, 情感上的敏锐度较高, 老师只关心成绩较好的学生, 这给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情感落差, 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较强的厌倦感。这也是老师爱心缺乏产生的最直观的影响之一。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一起努力补救的地方。但我们不应该因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存在着某些问题就刻意地去回避, 或者产生后怕情绪。其实在农村中学这片教育土壤上存在这些问题是一种正常的教育现状, 它有其存在的客观性, 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笔者坚信这只是语文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现象, 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必然很好。语文新课改的加速必将推进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进步, 必将推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而农村语文教师的进步也必将反作用于语文新课改的继续推进。二者相辅相成, 必将推动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时代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范晓昕.预言师范:语文教师的责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1, (1) :18.

[2]军琦.生活之树常青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J].教研撷华, 1999, (3) :26.

[3]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J].教研撷华, 1999, (2) :33.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育;人文关怀

2010年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了上海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有四所高校要求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与英语,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并被许多人称为“学科歧视”,对此,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谈敏作出解释,并指出不考语文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学校将它视为考生所必需的素质基础,而且高考可以把关,所以才不考语文的。众所周知,我国的语文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而农村的中学语文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中更是引起了广泛争议。

一、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任何现象或问题的出现,都离不开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背景条件,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我国的语文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古代语文教育时期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而语文独立设科以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便是“古代语文教育”时期,此阶段语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口语与书面语长期分离,在劳动与生活中只是有语文教育的因素,并且处于萌芽阶段。

2.近、现代语文教育时期

近、现代语文教育时期是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此阶段的教育处于极其复杂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所以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语文教育在西方先进的新思潮教育与传统的封建旧教育的矛盾中缓慢发展。

3.当代语文教育时期

当代语文教育时期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育。此阶段的教育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不断创新。

二、我国农村语文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社会竞争与社会的关注限制了语文的隐性作用

强烈的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使农村学生从小就了解到,只有考高分,上高中,进大学才能走出农村,拥有美好的未来。在农村,人们对语文的关注很少,语文教师得不到校长的重视、家长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支持。校长认为语文是我们的国语,所以都能说中文用中文,在考试中不会拖后腿,学起来较数学、英语容易得多;家长认为语文谁都能教,所以不重视;而学生认为语文课除了读写就没啥了,枯燥乏味。

2.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本土特色逐渐淡化

农村的办学条件明显落后于城市,教学设施调配不均衡,师资水平落后,这些硬件也许短时间可以配备,但是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出现了所谓的“软件”问题,即宗旨与任务发生了变化。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出现了问题,那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才底蕴流失的表现。在这种现状下,学生不得不迎合老师,老师不得不迎合高考,而高考又迎合了某种社会需求,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迎合,势必会使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受到限制。

三、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提升策略

1.不断地完善教育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表明国家要办好教育的决心,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所以一定要落到实处,避免说空话,具体到为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这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大事。

2.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要宽泛先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农村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领域要宽泛,让学生进行跨文化的学习,同时贴近他们的生活。解放学生的双眼与时间,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文学世界之中。

开辟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第二课堂”,要常用换位思考,即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3.社会要关注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给语文教师应有的地位

对于农村的学生,当他们走向社会,面对眼花缭乱的大城市的时候,农村的贫苦与封闭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自卑感,这就需要中学语文教育提前打开他们看世界的双眼,不要让他们觉得在生活中一无是处,要让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富有来弥补物质世界的残缺。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绝不止这几个问题,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望有志之士、有权之士以及有谋之士团结协作起来,深究农村中学语文教育不同层次的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以使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能够早日自由飞翔,让我们从中获得“飞翔”后的幸福与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家政,欧小松.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芳.语文教学要常用换位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3).

农村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浅探 篇4

教育教学论文 2008-04-09 10:17:18 阅读430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朗读是通过视觉、大脑、发声器官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清晰、响亮、富有情感的口头语言,再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的一种阅读方法。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公关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法修养和普通话的水平,而且能把难于理解的文字变成容易理解的声音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收到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功效。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朗读的心理学意义,是由语词作为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条件反射(或叫第二信号系统)。朗读与默读相比较,默读时,中枢神经只受到文字的刺激,因而只作出一次反射。而朗读时大脑则受到文字与声音两种刺激,反射的次数显然增加。另一方面,朗读时所应用的感觉器官有视觉与听觉,而默读只有视觉参与。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就相同内容而言,反射次数越多,给学生的印象就越深,其理解记忆效果就越好。

由此可见,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确实不容忽视。

然而,由于历史的、条件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农村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朗读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有的重默读而轻朗读,有的干脆阅而不读。这样既不能全面完成大纲要求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上面的认识,近年来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朗读教学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索。现略述于后,以求教于大方。

一、朗读素质、习惯的训练

1、激发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朗读实验首先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我经常组织同学们利用晨读课和一些课处时间,欣赏优秀的朗读录音。如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的《古罗马的斗技场》,中年小说播讲家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著名播音专家夏青的《文学欣赏》节目等。还经常在课内播放中学语文课文录音和课本剧。这些示范录音或苍凉悲壮,扣人心弦;或气氛森严,令人胆寒;或风趣诙谐,意味深长;或激昂慷慨,奔放豪迈……无不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富有情感。有时,我还将自己或学生的优秀朗读录音播放给同学们听。以缩小同学们与名家的距离,增强信心。通过这些欣赏或鉴赏的方式,同学们的朗读兴趣被激发了出来。教室内外,时常可以听到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2、提高素质

同学们的朗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但要使这兴趣长盛不衰,必须科学训练,设法提高其朗读素质。因此,我经过认真考查,根据同学们的朗读基础,将其分为好中差三类。在教师辅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们传帮带的作用。在具体训练中,分三个阶段按具体要求进行。

第一阶段:要求读音正确,声音响亮。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农村中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汉语拼音程度参差不齐,加之在粗野的性格中往往带有羞涩的成份,因而往往读不准字音,声音不响亮。所以第一阶段着重这方面的训练。要求做到发音正确,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打好表情朗读的基础。训练方法:一是通过课内纠正,课外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查字典等方法纠正不正确的字音。重点是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如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的区别等等。二是补习汉语拼音,使同学们准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三是录音对照,将同学中读音不准的与正确的录音进行比较,使同学们在比较中得到提高。四是通过累计积分的方式促使同学们读音响亮化。

第二阶段:要求句读分明,准确流畅。

这是朗读训练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欣赏领悟,讲解示范,录音对比,反复训练。为了使同学们做到速度适宜,节奏恰当,句读分明,准确流畅。我分期给他讲解、示范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停顿以及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心理重音。要求同学们在欣赏录音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时注意领悟。每隔一段时间就选出几个同学不同时期的录音进行纵向对比,使同学们看到了进步,增强了信心。上海电影译制厂已故演员邱岳锋有一句关于朗读的妙语真经,就是“不要去念字儿,而要去说事儿”,这是准确流畅朗读的要领,我把这理儿讲给同学们,要求他们变吃力的念字儿为顺其自然地说事儿。经过艰难地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要求富有变化,感情充沛。

这是朗读的高层次要求。要求朗读者不仅要读得准确流畅,而且要准确地把握所读文章的感情色彩,使读者和听者都受到熏染。这阶段的训练方法基本上与第二阶段相同。为了使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尽量进入较高的层次,我给同学们讲感情朗读的几个因素:如语调的高低抑扬、节奏的快慢缓急、音量的强弱轻重、音调的长短顿挫、音色的滑润颤哑,以及腔调的设计、音色的辨别。还讲了以这几种因素为基础所形成的不同的情感:或亲切爱怜,或追忆缠绵,或压抑愤懑,或激越豪壮,或深情赞扬,或风趣诙谐,或凄婉衰痛,或清丽明快。使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朗读理论依据,同时结合课文反复进行朗读训练。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用是倒叙的手法,引出了“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回忆。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①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②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③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深情。④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眼前;每当我想起它,就不由的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①是回忆性的陈述句,应读得深沉而缓慢。②句是一个否定的判断句,要读得先抑后扬。③句是对全文中心的提示,因而要读得深情而肯定。其中“珍藏”、“不是”、“凝聚”三个词语要读重音。接着两句“每当……就……”对排,旨在引出往事,朗读节应稍加快。两个“就”字要紧接上文读得短促。整段句子应读出追忆缠绵的情感。

而第二段中“撞车”几句则应读得节奏急促,以表现“险情”,尤其是那个“刷”字,要表现出周总理急速拉开车窗帘了解情况的急切心情。而对周总理外貌神态描写的句子则要读出亲切敬仰的思想感情。最后一段与开头呼应赞扬周总理平易近人、深切关怀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和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应用深情赞扬的感情来朗读。

反复的示范练习,使同学们基本上能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不同的感情。朗读水平好些的还能随着文章内容、情节、句式的不同,变换

出不同的语调和情感。

3、培养习惯

为了巩固和提高同学们的朗读素质,使之养成喜爱朗读的习惯,长期受益,我采用了下面几种具体做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是定期举办演讲比赛。从开始朗读实验至今(其中因故停止实验两年),我们共举办班级演讲赛12次,一般一学期3次。每次演讲赛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多利用课外时间,有时也在语文课时间举行。

二是要求学生每月至少写一篇有关朗读的收获体会。从实验至今一共收有1100多篇收获体会。其中比较好的480多篇,这中间有的文章写得确有见地。如许露同学在文中写到“朗读的速度大有考究,如快速朗读一般用于叙述紧张的场面或急聚变化的场面,表现紧张、焦急、惊惧、热切、欢畅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机警、活泼、年轻。而慢速朗读则用于叙述平静、庄重和追忆、沉思的场面,表现苦恼、绝望、悲愤、沉重、缅怀、悼念的心情。中速朗读常常适应于说明文、议论文以及记叙文中一般性的交待。”这些收获体会中还有36篇优秀的或上过校园墙

报或在校园广播站播出。

三是语文考试总分中包含朗读积分。平时累计占期中、期末总分的5%。

四是长期订阅《演讲与口才》等期刊,不断获取新的朗读信息,定期进行朗读知识讲座。两年的朗读实验中我作了12次朗读专题讲座(一般一学期3次)。讲了《朗读的作用》、《朗读素质的训练》、《朗读与交际能力》,还组织学习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的《试谈朗

读》等文章。

由于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绝大多数同学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的问题。教学证明:朗读运用得好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运用中应注意些什

么呢?

首先,要确定那些内容更适合朗读教学。象朱自清先生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和诗歌。应以朗读为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朗读,既可以使学生领会其语言文字运用之妙,又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收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古人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想道理恐怕就在于此。

对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要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方纪的《挥手之间》,作者在对主席在机舱口向送行的延安军民挥手告别这一历史性的动作作了细致描写之后,插入了两段抒情味极浓的议论文字。我在教学时就要求同学们反复朗读,使之明确了这两段议论是“文眼”,是点睛之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歌颂了毛泽东同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伟大精神;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时间、领袖、同志、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比亲密的感情;以及他们为国家民族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从而领悟到: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在于提示段落中心或文章主旨,使同学们在这方面摸着了

些规律,掌握了钥匙。

对需要背诵记忆的篇章或语段要反复朗读,以期“熟读成诵”。比如吴伯箫同志《菜园小记》中对刚出土的新芽的描写:

……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

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象这样综合运用排比、反问、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经过细心观察得来的饱含着劳动乐趣的,充满着奇丽联想的语句,反复朗读、朗诵,无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还是语法修辞运用的能

力等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其次,还要注意朗读在不同环节中的运用。

讲前朗读,能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发现难点、疑点探测新旧知识的联系。讲中朗读,使之加深理解,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领悟新知识的内蕴。讲后朗读,可收到巩固理解、加深记忆、启迪联想的作

用。

三、朗读教学的实验效果

经过两年的朗读教学实验,学生的语感显著增强了,他们的辨音能力、辨别语法结构能力、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辨别感情色彩的能力以及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甚至观察力、想象力等,比对比班的学生有显著提高。学生作文中的病句明显减少了,感情色彩也比以前增强了、恰切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张霞同学原来写作基础较差,一提写作就头痛。经过朗读训练,她的语感提高极快,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写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89年,她参加了全国中学生日记大赛,获得了“优秀创作奖”。朗读教学的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实验证明,加强朗读教学确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我想后面的统计对照表是应该能说明这一问题的。

朗读教学实验,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一,对普及普通话,缩小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二,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培养了具有一定朗读水平和交际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才。

朗读教学实验成绩对照表(略)

说明:

1、表中“应得分”是指毕业统考题的总分或题中该知识点的分值,“实得分”指班级均分。

中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篇5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为提升农村现代教育水平,奠定未来教育基石而构建的系列工程之一。它对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意义为此,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安装了“三种模式”的远程硬件设备;同时,中央电教馆将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与教材同步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卫星向全国免费播放。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同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为有效解决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崭新途径。师生们足不出校,便可领略到全国各类名师的风采,迅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实际距离。但通过走访、调研和试点校反馈的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在远程教育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真正能用或用好这些资源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工作中,我们按照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

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远教设备转人转管,使用的方法和成效具体可以总结以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安置了灭火器,在教室安装了规章制度的揭示板等,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协作宣传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规范行动。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地把工作组织好各项目校相互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日益发达的今天,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老师直接上网学习。我配合老师下载的详细目录,便于教师查找和借用。

三、抓好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

(1)抓好教师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对农村远程接收及应用的学习,教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2010年暑期,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对全体老师进行了铜陵县(市)老洲中心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

训,使我们学校教师更加熟悉了业务。

(2)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积极应用课件,此举,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示范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仅XX年—2010学,就有二十多位教师上了示范课。

(三)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并要求教师对设备定期进行经常维护,有问题及时上报,排除一切困难使远程教育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县里定期检查资源接收情况,及时和教师沟通,以便能使远程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此项工作有两大收获。

一、教师情况。XX年8月对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电脑的基本使用培训,使本校老师掌握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技巧。老师们平时编写教案、制作表格、打印论文、收集资料等,都可以到电教室来,不像以前,唯一获取知识的办法是订报刊,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适当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学生情况。学校专门排了电教的课程表,每个班级每星期至少有三个课时,而且每次使用都有记录。电教课改变了以前枯燥乏味的上课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让学生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对电教课的喜爱,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了兴趣和信心。由于电教课活动安排到位,电教课准备工作到位,学校领导重视,班主任关心,因而,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总之,远教设备正在改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虽然远教卫星提供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但我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也要上,力争把我校农远工程工作做好做实。

浅谈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 篇6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 “美术” “专业素质” “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

(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

(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

(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管见 篇7

1. 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2. 教师素质低下

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3. 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历来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不曾引起社会的重视,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教师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音乐教学软硬件上的投入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也有许多优势,无论从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还是对学校硬件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来说,都有自己的、有别于城市学校的特点。所以,只有因地制宜地实施音乐教育改革和探索,充分发掘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和潜力,才能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整体地、全面地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1.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教育环境

在国家大力夯实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得到落实,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之后:有的学校音乐教学专用设备配置较好,有的学校供师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的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配备齐全,有的学校和音乐密切相关的设备设施配置较好(如广播站、礼堂、甚至少数学校还有多媒体教室等)。这也是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农村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并形成特色。有广播站的学校可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具有礼堂、大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常规性的歌咏比赛、文娱汇演、音乐讲座等。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能得到拓宽,艺术性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农村学校的有限条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音乐教育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2. 加强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设施建设,开发地区资源

音乐教学的设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证。不少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钢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适当增添音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与此同时,我们应开发地区资源为我所用。农村学校可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多维发展。部分学校的秧歌、戏曲和民族音乐舞蹈进课堂就是成功的尝试。

3. 加强对农村中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地吸引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到农村中学工作。当前,我国众多高校都已经设立并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每年向社会输入了大量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通过为他们提供发挥专业特长与聪明才智的舞台,相信会有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走进农村中学。另一方面,要彻底解决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师资不足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扩大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招生数量以及师资力量,动员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和发展。农村学校也可亲临各大音乐院校招聘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工作。同时,还可以到音乐院校聘请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学开展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4. 提升教师素质,展示教师特长

要切实提高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现在农村的师资虽说不像前几年那么缺,基本上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教师。但是因为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就必定决定了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就少许多,通讯、信息的闭塞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距离越拉越大。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应尽量给农村音乐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参加学习。而作为音乐教育者自身更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中学如何提高语文教学 篇8

1 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1.1 教师课堂心理特点。农村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没有探讨适合农村中学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教参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心理的极化现象,表现为机械记忆的相对优势和能力上的绝对缺陷,以致学生学习心理的不平衡。有些语文教师因为年龄偏大,从教时间长,传统的语文教学法驾轻就熟,难以挥之而去,对探究式学习抱有成见,牢骚满腹 ;对于从教时间较短,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热情很高,但是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出现预期效果,便心灰意冷,毫无激情;还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进行探究活动,埋怨条件不成熟。

1.2 学生的心理特点。农村中学的生情非常复杂。学困生量多且转化难度大。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另外,优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大餐,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上学期的感觉了。

2 转变教育观念及方式

2.1 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教师要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主动探讨适合山区中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过去对学生的看法,针对山区中学生思辨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依赖心理,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课堂结构,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心理沟通最重要,因此教师要适时进行心理指导。

2.2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要克服山区中学生不敢发言、不敢讨论的畏惧心理弱点,如在教学中,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此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3 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部分班级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教师后续动力的加强,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2.4 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上学期的学习效果,根据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2.5 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方法和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学会合作、交流、倾听,养成良好品格。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们合作,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否则就只能产生盲从、人云亦云,从而在理智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因此,具有合作交流倾听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克服依赖、自卑的心理,在参与过程中获智,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2.6 成为学生的倾听和参与者。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倾听者与参与者。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由教师补充哪些知识。

上一篇:顶级销售经理下一篇:副省长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