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心身医学教授G.L.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概念至今30多年过去了,对于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在理论观念上的创新、接受与在实践上保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不协调。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医生眼里,病人只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上的个体,他们关注的主要是机体某个器官或系统的病变,很少或根本就不会去考虑病人的社会或心理因素,他们只知道开药或手术,缺乏心理疏导的技术知识和耐心。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实践上的滞后与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紧密相关。

1 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的滞后

医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对医学发展各阶段的医学科学和医药卫生工作总特点的集中和概括,是以一定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新医学模式提出30多年来,国内医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旧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已为人们熟知和普遍接受,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医学模式急需转变,同时许多医学理论工作者在推行这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的程度上仍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相对理论上的论证和构想,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实践上是绝对滞后的,目前为止现代医学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仍是生物医学模式[1]。尽管医学模式转变的在许多教科书、各种论著中处处可见,医学工作者也深切体会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诊疗中他们的思维仍然不能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他们仍然把患者当作独立的生物体,一味强调生物医学模式框架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保守所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理论的可操作性不足和医学教育改革滞后是影响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2]。生物医学模式把医学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医学,医学生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限制在一个狭小的框架内,导致他们的行医模式仅以疾病为中心的,他们的行医过程主要以开化验单和开药为主,缺少关心和照顾病人最大利益要素。由此可见,传统的医学教育已经严重阻碍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2 现行医学教育的不足

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它的整体框架、基本特征以及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根本观点、践行原则必须通过医学教育来贯彻,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尽管医学模式转变的理论在我国已经先行了几十年,但迄今为止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着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来自于理科的医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欠缺。受医学学制和繁重的专业课程的限制,医学生只能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为了迎合“重生物”、“轻人文”的考核评定标准,医学课程的设置不敢轻易删减“生物类”课程的内容,这样就使得“心理类”和“社会类”的课程就很难挤进必修课的行列,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受传统生物医学教育以及医院一直以来所沿用的诊疗模式的影响,医学生在开始接受职业教育以前和进入临床以后,他们的态度和信仰系统就一直局限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内,即使有些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灌输了不少的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的理念,但它也只能停留在概念里,很难贯彻到医学生的实践中去,结果在他们进入临床后,所践行的仍然是生物医学模式,仍是以疾病为中心,机械的将人的生理与心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割裂开来,这严重违背了新的医学模式下“以人为中心”的行医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医学教育已不能满足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3 健康概念的更新和疾病谱系的改变对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从远古时期,人们用“上天和神灵的力量或惩罚”来认识疾病的唯心的健康观,到健康就是能正常工作或没有疾病的机械唯物论的健康观,到19世纪末形成了健康就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生态平衡的健康观,再到现代的四维健康新概念,即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3]。与这种四维健康新概念相适应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新模式。为适应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从医学生在开始接受医学教育时,就应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健康观,而科学健康观的建立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支持。为此,医学教育也必须与时具进。

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也随着文化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改变。曾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以急慢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事故上升到了死亡原因的前三位。随着社会化、工业化、都市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类的健康起作越来越大的作用。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其危害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形成于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唯自然科学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虽曾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但对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现代病已经力不从心。疾病谱系的这种变化,使得医学研究的目标也逐渐转向了社会发展、文化变革和心理应付与疾病间的内在联系,为此医学教育的学科结构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调整。

4 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对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从最初温饱时期,以求生存、有病能医的低层次的需求到小康时期不但要有病能医,对卫生保健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随着小康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也必将从躯体的保健发展到了更高层的生活行为方式的保健。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已从低层次的“生存型”逐渐转向到了高层次的“享受型”。心理保健、养生之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医疗顾问、私人医生成了成了富裕人们的追求。社会对卫生需求的这种转变要求医疗卫生服务要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医院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从个体服务扩大到群体服务。为适应社会对医疗卫生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扩大,医学教育必须实现“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由培养纯“生物型”的专科医生转向培养“生物—心理—社会型”的全科医生;由培养主要坐在医院等病人的“诊治医生”转向培养走向社区关注病前状态的“诊治保健医生”。为此医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纯生物体以外的心理、环境和社会有关的健康知识,那么形成于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模式显然是不适应的,医学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总之,新医学模式是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的模式,它将丰富的现代整体医学思想和临床应用方式紧密融合一起,反映了人的整体性、自然性及社会性,也反映了人体与外界因素的统一性,适应健康概念的更新和疾病谱转变的要求,克服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卫生观。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挑战,又为今后的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新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医学专业素质,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医学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完善医疗体制,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医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要: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以及社会对卫生需求的扩大化,迫切要求医学模式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而医学模式的转化要求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先行,但迄今为止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着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它严重影响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医学模式健康快速的转变,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何权瀛.现代医学的有限与无奈[J].医学与哲学,2002,23(1).

[2] 周业勤.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0,13(6).

[3] 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

上一篇:无机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