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专业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论文摘要]面对法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学法律专业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主动服务实务部门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观念,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法律职业人才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篇:法律专业论文

论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

摘要:法律语言是法律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法律语言在法律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应当在高职法律专业开展法律语言教育。目前在我国仅有个别职业院校开设了法律语言教育课程,因此讨论法律语言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构建可以从法律语言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来探讨。

关键词: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目标;原则;方法

一、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目标

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法律语言教育使学生在法律语言知识理论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的培养目标应当由高等教育和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律职业责任感、适应依法治国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法学基础知识理论,并且具有法律职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要求法律专业学生掌握法律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准确、熟练运用法律语言服务于司法工作和其他涉及法律活动的相关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法律专业学生掌握法律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法律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语义、词汇和句法的基本知识,书面表达语和口语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法律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具备运用法律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够准确使用法律语言,做到法律用语的规范性、庄重性、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知识性原则

每个学科的知识构成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性原则要求在法律语言教育中必须重视法律语言知识的传授。因此对于法律语言教育必须注重法律基本知识的传授,包括法律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语言的词汇和语义分析、语言的句法知识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的知识,为学习法律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重对基本法律中法律规定术语的系统列举和分析,尤其对于一些重点的或者容易混淆的法律术语,专业教师和法律语言课教师必须加以详细深入的分析,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法律术语的使用,懂得那些法律术语应该在实践中加以注意规范的问题。

(二)示范性原则

所谓示范性原则是指无论是法律专业课教师还是法律语言课教师在法律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运用法律语言的示范性,这样可以起到教师法律语言的示范作用,进而影响学生运用法律语言。要求法律教师在法律教学中做到法律用语的准确、规范和严禁,教师不得自造法律术语,不得乱用法律术语,注意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表述的规范性,体现法律教学的职业规范性。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和辨析媒体使用的法律语言,能够发现大众媒体传播中使用法律语言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受到大众媒体传播中不正确使用法律语言带来的影响。

(三)实践性原则

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语言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语言技能,因此在法律语言教育中必须注重实践性,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基本法律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法律语言技能。在法律语言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模拟法庭代理辩护、到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法律语言的基本应用技能。运用实践性原则要求法律语言课教师在学生实践前要认真做好对法律语言的实践的各种准备工作,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做好实践后学生法律语言的运用总结工作,使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身在法律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法律语言。

(四)全面性原则

主要指法律语言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各科教师法律语言教育的全面性以及法律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注重法律语言教育的问题。在法律语言教育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书面法律语言和法律文书写作的教育,还要强调学生法律口语和身体态势语言的使用,做到法律语言运用的规范、严谨和庄重。法律专业课教师不仅要重视法律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还要在教学中体现法律语言的教育,法律语言课教师不仅要注重法律语言的讲授,还要通过法律语言的教学突出法学理论和思想的分析。同时法律专业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将法律语言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内容要求在各科的法律教学中加以体现,并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突出了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全面性。

(五)国际化原则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样法学教育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的法律语言教育也要体现面向世界的特点,以适应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为此,在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中应通过让学生学习一些国外典型法律规范文件和典型判例,对国外法律文书表达中的法律语言特点加以分析,并加以比较,体会中外法律语言的运用特点。同时要加强法律英语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法律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拓宽学生法律语言的国际视野,丰富学生的法律语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翻译一些国外的法律文章和法律文书,让学生体会西方在法律语言使用的特点和法律语言的表达方式,以丰富学生的法律语言逻辑和句法表达方式。

三、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传统和现代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适合知识的传授、理解和掌握,尤其适合成年人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法律语言教育中涉及大量的法律语言知识和高职学生成人化的特点,讲授法应成为法律语言教育的基本方法。在运用讲授法进行法律语言教育时,教师首先要注重语言学基本知识的讲授,如语句的逻辑结构、句法分析、语句表达等,还要特别强调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和多义词在不同语境的含义问题。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准确运用法律语言,注意法律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尤其不得自造或者使用大众泛化的法律术语,如法人代表、犯罪团伙都是不规范的法律术语。最后,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要注意向学生讲解不同法律术语的含义和深入分析,如法制和法治、法和法律、罚金和罚款、询问和讯问、权利和权力的不同含义,避免学生发生混淆,法律条文中的可以、应当、必须、不得、禁止使用的不同要求等。这样通过讲授法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法律语言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实践中准确把握。

(二)案例分析法

由法学学科特点所决定,案例分析法是法学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因此案例分析法也应成为法律语言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法律语言教育中使用案例分析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根据现有的案例、辩护词或代理词、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比较现有法律文书中法律语言的使用情况,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

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改正;二是由教师提供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由学生完成相关法律文书,教师结合案例对学生完成的法律文书进行总结和评价,或者由学生互评。这样可以检验学生所学法律语言知识,发现问题,便于学生法律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法律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法律教学案例分析时也要注意分析法律语言的使用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法律专业知识时,法律语言技能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模拟法庭教学法

模拟法庭教学法也是法学教育中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在法律语言教育中也应采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学生在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法律口语表达技能,这种方法体现了法律语言教育的实践性原则。在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法训练学生法律口语表达技能时,必须在学生已经具备了诉讼法知识和熟悉法庭审判程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应事先布置好具体的案例,分配好学生担任的不同角色,要求没有角色任务的学生作为模拟旁听人员做好记录。在模拟法庭教学开始后,应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全程记录模拟法庭的过程,教学结束后,由教师和全体学生根据记录的录像和学生的旁听记录,共同讨论法律语言的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口语表达技能,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法律语言的积极性,是一种理想的法律语言教育实践模式。

(四)法律文本分析法

法律文本分析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法律语言知识的一种方法,是学生根据教师选定的法律文本进行法律语言分析,总结和分析法律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法律语言知识技能的教育方法。运用该种方法时教师要精心选择法律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文书,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文书,既包括优秀的法律文书,也包括存在问题的法律文书。学生完成分析后,教师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点评反馈,包括语法、语序、法律术语的表达、文本的逻辑结构等。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法律语言知识技能,又能增加学生的法律文本阅读量。这种方法也体现了法律语言教育的示范性和国际化原则。

参考文献:

[1]卢秋帆,我国法律语言教育问题研究[J].湖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5):168-171.

[2]余文浩,浅议法律语言教育[J].法律语言学说,2008,(2).16-18.

[3]雷军,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55-57.

[4]刘红婴,法律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肖宝华,论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语言教育[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肖宝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法学教育研究。李文岩: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作者:肖宝华 李文岩

第二篇:法律专业法律伦理教育思考

[摘要]当前法学教育中,法学伦理课程或不开设,或为选修,或不够重视,加之司法考试内容庞杂,难度增加,法科学生、法学伦理教育备受轻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道德滑坡,人生信仰缺失,更加重了法律人的伦理危机。法律人乃至法科学生的法律伦理,直接关涉立法及法律之正确理解和运用,决定抽象和具体正义的实现,故应当及时改革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将伦理教育作为核心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培育具有正义和善良品格的法律人。

[关键词]法学教育 信仰 法律伦理 课程 理念

[作者简介]刘用军(1972- ),男,河南卫辉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法学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9年度校级项目“法律专业法律伦理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一、法律伦理教育的提出

关于法治的条件,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做了如下总结:“法治应包含的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通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里,他特别提到,法治之法律须是良好之法律。何谓良好,自然联系到法律制度、法律程序本身之善恶。为恶的法律当然不属良法,对法律必有善良之品性之要求乃法律之基本伦理。除出亚氏提出的法律本身具有高度的伦理性之外,真正的法治还不能缺乏实施法律之人本身的伦理要求。如若仅有前者,不能保障法之应然善为实然善,古代的曲解法律、滥用法律不外如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后者不仅重要,而且在法治过程中地位甚于前者,具有灵魂性的作用。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总结,所谓法律伦理,就是立法程序与法律规范本身的道德性,以及法律职业者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因此,良法的创制是法治国的逻辑开端。当有了法治建设的第一步即建立一套良法体系之后,则必须重视操弄法律之人本身的法治信仰、道德情操、理想追求等伦理品格。这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效果落到为民谋利不是为官谋利的核心之上。“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犹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未切要,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这是台湾著名法学家史尚宽的真知灼见。法律人并非天生圣贤,即使有某人具有矢志不移的崇高品质,也并不容易发现和甄别。现代社会法律人才的规模化培养还在于高等教育,唯有大学才是培育此类具有社会特殊需要人才的不二之地,而高等法学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这个光荣使命。法学伦理教育就是要求高校在实施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前将法律伦理教育设定为首要目标。不是单纯的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技巧,而必须着力时时在意将法律人对人生、世界等的关怀这些情操因素纳入教育者的课程和视野,确保向社会输出的是具备法律心性和人文精神的法律人才。当前,纵观国内法学教育之大局,无疑正在形成一种应对司法考试,注重实际法律技艺传授,轻视或忽略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倾向,且在就业率紧箍咒之下师生对法律专业功利性、谋生性之认识日益呈蔓延之势。

二、法律伦理教育的现实困惑和国外实践

1.被边缘化的法律伦理教育。1998年我国教育部为高校法学专业制定了14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其中并没有“法律伦理”或“司法伦理”之类课程,这实际上反而束缚了高校的手脚,限制了大学自己培养人才的独立性和创见性。显然,当时教育行政当局还没有意识到“法律伦理”的重要性,基本是把法学教育停留在教书,而非育人之上。传统的公共政治课的主要功能是政治方向的导引,不能代替养成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法律人人格和公平正义的法律伦理课程之功能。2001年以后,我国许多高校开始设置司法职业道德课程,但这门课程只是被给予了选修课的地位。对于全部选修课而言,学校远不如必修课重视,如选修的人数、考试的要求,重要的是仅凭个人兴趣学习,无法覆盖全体学生。加之,当前司法考试并不考察法律人的伦理品行,学生没有学习的任务和动力,这种选修课最终的命运和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但是,法律职业的训练不仅要求未来的从业者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法律人具有超凡的道德品质。司法考试也考不出人的人格、信仰和修养,设若真正推行法治,就必须建立现有人才目标的定位和合格的大学法律教育体系。

2.法律伦理缺失之危害。法科学生就业率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体制原因造成的。针对公检法机关相对较少的招录名额,竞争自然十分激烈。我们不难发现,大凡经济发达之地,都应考者如云,贫困落后区域的职位,往往考生寥寥,甚至无人报考,究其原因无非是经济待遇太低之故。这种局面的形成彰显了当今法律从业人员事业精神的高度匮乏。可见,在主流法律职业人的人生选择中,法律人正义守护的角色理想分明正在淡化。退一步讲,即便这些缺乏伦理操守的法律人留在了需要的岗位上,又如何能保证他们不会为了利益而背离法律精神理解适用法律,如何能将各种现实的诱惑拒之门外。或者说,这些都没有问题,但在目前这个瞬息多变的时代,缺乏伦理内核和人文关怀的法律人如何能够确保法律与道德兼顾与平衡。追本溯源,补缺这种法律人法律人格及理想的关键还需回到法学教育内容和方法本身,若不从源头上加以改造,单凭从业后的警示和教育,很难完整塑造法律人的正义品格和人文情操。因此,我们应该高屋建瓴地看到,高校法学教育对法律人伦理品格的积极培养,既是法治的重托,也为正义之期盼。

3.国外法律伦理教育之实践。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五年制的大学法律教育,其中,伦理教育已是法律课程的主要内容。美国的法律伦理教育则肇始于1972年的美国“水门”事件。在对“水门”事件的整个追溯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律师主动参与了尼克松当政时期的各种不道德事件。社会开始意识到律师职业的伦理道德问题,强烈呼吁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相关部门遂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重订类似律师伦理的律师专业行为规范。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律教育中职业伦理教育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其一,把职业伦理作为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对在执业时可能面临的各种职业道德等问题和三十或更多的课时的学习,若完不成学习,就不能毕业。其二,推行律师执业前的专门考试。至今绝大多数州规定法学院有关律师职业道德的专门考试中未通过的不能执业。另据台湾著名法学家、东吴大学法学院长潘维大所讲,现在有关美国律师伦理责任的规范已近1000条。在英国,法学院教学计划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素质、道德、律己意识、法律伦理等。此外,英国的著名法学院每年都要开展一项重要的活动,即出一本叫做《律师职业行为指引》的书,这是法学院的重头戏。曾经有一位西方法官在一次研讨会上言道:“实际上,我只要找到一位品德良好的绅士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他正好懂得法律就更好。”无需多言,越是法治高度发达,对法律人的伦理品格之要求就愈完备。

三、我国高校法律伦理教育之设想

法律知识和技艺的学习及精通,乃小道也,尚不足以完成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的担当,应用性知识的训练和培养不应是法学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其核心。法学专业教育是一种高端教育,是培养具有悲悯天下的情怀和立志正义的信仰之治国人才的事业。成功的法律人才应具备孟子的“仁”和哲学的求道精神。法学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理性,并使之转化为内心的职业心性,此为重中之重;其次,在于知识的传授。此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基于此,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亟待改革,提出方案如下:

1.把法律专业人才的司法伦理教育设定为重要目标,培育掌握专业知识并树立崇高法律信仰的人。对此,我们可追溯到我国法律教育的早期,民国时期的朝阳大学和东吴大学就已经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对法律人才的重要性,其间东吴大学法学教授孙晓楼、丘汉平、燕树棠和杨兆龙等都留下了许多恳切的评论。关于法律伦理课程的设置,东吴大学法学院1933年编制的课程计划已将“法律伦理学”作为法学学生第二学年的选修课,学分2分,随后还将其确定为必修课。这在战乱纷飞时局不稳的岁月,能有此远见,实属难能可贵。今天,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都已经较早地将司法职业道德等类似律伦理的课程单独开设,2003年以后,后起的法律硕士教育也正式将法律职业道德纳入必修课程。但是,整个法科教育忽视伦理品德养成的大局并没有改变,本科院校没有开设的依然没有开设,专科学校自不待言,开设了的,也无非轻描淡写,不够规范。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彻底地推行法律伦理为核心的法律教育观,当且仅当教育主管部门理清认识,决心将法律伦理教育摆在法学教育首位,使其进入核心和必考课程之时,方能有解决的希望。当然,如同讲授一般法律知识那样靠灌输来形成法律伦理是难以获得成效的。法律伦理教育的良好效果来自学生辩论演说、讲座报告、案例讨论、论文写作和实地考察等各种各样的自我体验式学习,在随时的、立体的场景中受到启发,并通过教师课堂内外的及时点拨健全学生的法律信仰。

2.提高人文知识涵养,养成法律专业学生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蔡元培先生在1922年发表的《教育独立议》一文中精辟地谈到:“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者的人造成一种特殊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功在做人”被台湾淡江大学列为校训。法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养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社会尽到法律的关怀和保护。如果高校仅以核心课程和司法考试为圭臬,忽视学生的人文知识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充其量是在“批量制造”低层次的法律匠而不是有人文关怀和正义感的大法官、大律师和大检察官。他们只会死搬教条地运用法律,不会让法律为正义而生。法治国家所渴求的是具有为民请命精神的法律家而不仅仅是法律匠,缺乏或不懂得伦理情怀的法律匠在任何民主国家都难以担当依法治国的艰巨使命。显然,人文精神的塑造应培育伦理品格和法律人格的重要一环,是法律伦理的核心要素。

3.重点养成法律学生的伦理问题意识和伦理思维能力。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当在平日的学习和司法训练中,着重培养其两方面的能力。第一,在法律和道德之间,应具备抽象的伦理思维能力。易言之,即原则和法律规范和的反思能力,或对现实规范与伦理之间契合度的一种哲学追问。这是司法实践复杂的实然和理论上的应然之间所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冲突所带给法科学生的一种合理的必然质疑。第二,应具备具体的伦理思维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今后的法律解释、案件处理和纠纷解决过程中。如果说对法律的伦理追思和反问是追求抽象或应然正义的话,具体的伦理思维能力则是现实正义和具体正义的直观要求。

唯此通过三个方面的改革,方能从长远上为法律教育短视观、功利观解围,才能为法治国家建设造就真正的适当人才,公民的法律信仰才能从法律人的人格和责任中得到感染并接受之。此乃法治昌明,司法公正之征兆也。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史尚宽.宪法论丛[M].台北:荣泰印书馆,1973.

[3]张文显.法律职业共同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陈宜.试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J].中国司法,2005(4).

[5]周世中.英国法律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1).

[6]张志铭.中国法学院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问题[DB/OL].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5783,2007-10-28.

作者:刘用军

第三篇:大学法律专业教育完善对策

[论文摘要]面对法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学法律专业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主动服务实务部门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观念,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法律职业人才方面多下功夫。

[关键词]法学高等教育;法律职业;人才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不可缺少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法律人才的培养就具有基础性地位。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紧密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任务,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是摆在法学高等教育面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大学法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位体系需要进一步协调运行

我国大学法学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广口径的法学学位体系。我们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可以大体将法学院校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理论型和应用型。从学位层次上可分为法学学士、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法律专业硕士、法学博士等不同层次,其中法律专业硕士又包括全日制法律专业硕士和在职法律专业硕士,全日制法律专业硕士也可以分为法学本科类和非法学本科类。从培养类别上可大体分为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学历法学教育,非学历法学教育又可分为函授、自考、在职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

我国法学学位种类多,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为我国法治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法学学位培养体系存在部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各学位之间界限不清、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法律职业需求等。例如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设置和运行的问题。

(二)教育内容与实务需求需要进一步衔接

2012年6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法学专业被列为“十个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之一。[1] 《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失业或离职者最多的专业第一位的就是法学专业。[2] 法学这个入学热门专业,毕业就业时候却变成了失业冷门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法学院校招生规模无限扩大,毕业生数量剧增,造成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二是忽略对学生法学技能培养,学生就业技能不足。

(三)教学课程体系质量有待提高

在法律本科生教学中,多数法学专业课堂采取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讲课,充其量说说课外知识。在期末考试之前,学生只关心考试重点是什么,考试结束后,告别这个学科万事大吉。很多学生感觉,大一大二大三这三年,不如自己考司法考试之前复习三个月所学的知识多。有的学生干脆把大学前三年变成司法考试培训班,上了三年备考自习课。在实习环节,以往是在大三开始安排学生去法院、检察院实习三个月到半年左右。但自2009年起,司法部允许在校本科生在大三第二学期期末报考国家司法考试。这一举措促使全国广大法学院校将本科生的实习时间改在大二,如此一来带来一个不利后果:一些必修课程的基础知识还未学到而直接去实习,这个效果可想而知。可以说,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培养模式等基本要素都不尽如人意,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多种能力,不适应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创造性人才。

(四)教育资源配置需进一步均衡

从整体上看,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法学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法律人才的数量、规模和质量上分布很不均匀。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人才短缺现象严重。法学院的数量与地区的分布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法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成熟程度。从2007年600多所法学教育机构的分布情况看,新设立的法学院系较多分布在中东部省份,其中湖北增加了32所,湖南增加了28所,河南增加了25所,浙江增加了25所,河北增加了26所,江西增加了20所,广东增加了27所。[3]

二、法学教育应该坚持的方向

(一)精英化

法律教育承担着为培养法律人才和法治建设生力军的神圣使命,因而“一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有关于国家法治的前途”。[4] 法律职业实际上是这样一种职业:即某种具有资格认定、纪律惩戒、身份保障等一整套规章制度的相对独立的团体,在深厚学识的基础上以娴熟的专业技术,奉行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坚决维护人权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追逐私利的营业。[5] 法律职业群体是“社会医生”,他们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承担着社会公平正义守护神的作用,因此法学教育必须坚持精英化的方向。建议取消专科法学教育,提高法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转入门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同时对在职检察官、法官采取不间断培训教育。

(二)多元化

在教育中,应当坚持在知识传授上(主要是必修课)全国法学院保持基本一致,在塑造人才的技能上坚持各学院自身特色。比如在选修课上,理工类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设知识产权法律和科技法律课程;财经类院校广泛开设经济金融等法律课程;外语类院校可以广泛开设国际法等涉外课程。

(三)职业化

受急功近利影响,目前绝大多数法学院都在走争取硕士点到争取博士点的发展路线。试图把所有的法学人才都培养成能创新的学术型人才。法学院大多数毕业生要从事实务工作,即使是名牌研究型法学院毕业生毕业后多数也要从事实务工作。因此法学专业教育应像医学那样明确职业化方向。在明确职业化教育方向后,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职业伦理道德教育;二是要加强职业技巧教育;三是要完善从业人员尤其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终身教育。

三、法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法学教育作为最古老的大学教育,应当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法律精神熏陶。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比较完整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律专业思维,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一)科学定位学科

在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上,急需各类法律专业人才,尤其是应用人才。首先应提高法律专业门槛,取消中专、职专、大专法律专业,提升法律职业素质声望。其次,法律本科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实务能力,法律的魅力在于应用。法律研究生教育应是改革的重点。一要重新定位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建议取消法学硕士专业,缩招法学本科,全面加强法律硕士培养,将法律硕士培养成实务人才。可以直接建立五年制法学博士制度培养研究型人才。改革法律硕士培养导师制度,适当遴选在法律实务界具有丰富经验,同时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律师、检察官、法官担任培养法律硕士实践能力的工作。

(二)优化课程体系

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其他专业类似,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等。总的来说,这个体系是适应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但有的学校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核心课程重视不够,教师存在照本宣科,选修课程任意性较大和凑学分现象、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或根本没有开设等状况。在进行法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法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这一课程体系。如强化传统核心课程,精设选修课程,重视实践课程,给予导有一定自主权,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开设专门化的课程,以此支持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语言、计算机技能培养,加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环境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注重职业素质

要从过去偏重法律知识传授转向偏重法律职业素质培养。一是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二要重点培育法律观念,即权利义务观念、民主法治观念、公正正义观念、理性与宽容精神,并努力促使在校学生通过亲身法务实习践行这些观念和精神;三要努力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法律观点,运用法律精神、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法律技术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

(四)注重实践能力

法学是一门应用能力很强的学科,书本和实务具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普遍反映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对法律实务实际运作方式不了解。毕业生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如何增强法学学生实务能力是摆在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首要难题。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增加实务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口才技巧、侦查技巧等;二是与司法实务部门加强联系,深化实习效果;三是将实习成绩纳入毕业考核范围等。

(五)完善教学方法

法学院教师教学方法应注重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要尽量克服灌输式、填鸭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双向交互式、启发式、辩论式、研讨式、座谈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实务技能课程学分比重,增设包括审判、检察、律师以及非诉类法律实务技能课程、模拟法庭(仲裁庭)课程以及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行为规则课程等课程。

作者:李晶

第四篇: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发展之道

在200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招生专业名单中,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是唯一具有法律事务专业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努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制订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培养模式

法律事务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时,恰逢国家司法考试改革的实施,统考资格提高到大学本科毕业。为了满足广大学生从事法律职业工作的愿望,经研究我们采用了“全日制专科加法学本科自考”的教学模式。从已经毕业的四届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中50%以上的学生能在三年或者略长的时间里通过本科自考课程,拿到本科文凭,为参加司法统一考试奠定了基础,为学生日后从事专门的法律职业做好了准备。

二、制订符合需要的专业建设具体方向

根据上述专业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要,法律事务专业的定位必须接近本科教育,同时,法律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要并重,因此建立了法律职业人员和法律辅助职业人员培养并重的专业方向。一方面十分注重法学理论基础教育,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主要参考本科法学院校,同时和自考课程接轨;另一方面,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建立法律辅助人员培训中心,要求学生毕业后能马上从事书记员、律师助理等法律辅助职业工作。对上述两方面的建设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

三、建立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实践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机制

根据上述专业建设具体方向,考虑高职院校的特点,我们要求专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十分突出实践教学,因此积极培养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鼓励专任教师从事具体办案工作,为社会服务。同时,聘用学校之外的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参与到法律事务专业的教学中,并逐步提高外聘教师教学授课参与比例,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实训教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项目化校内外实训,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

我们根据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相对较多的法律纠纷来确定实习项目。分别成立民商事法律问题实训、行政法律问题实训和刑事法律问题实训等,通过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让学生在高度的仿真性训练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则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战能力,专业现有校外基地法院3家、检察院2家、律师事务所3家。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已成为我们专业学生的实训岗位,通过这样的顶岗实习,为学生今后就业实现理论与实务的“零距离接触”。

五、建立法律服务平台,在服务社会中育人

目前我们法律事务专业在校内设立了法律咨询工作室,设有《法协杂志》,接受在校学生和社会咨询,还要进一步拓展服务社会领域,准备建立专业法律诊所网站,与当地司法局、社区、企业联系,建立法律服务中心或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中心,积极送法下乡,为农村、农民和农业服务,从学生中选派人员,组成不同的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为社会服务。同时我们亦将与更多的企业联系,为企业提供培训或法律服务。通过这样,真正做到在服务中育人,提高学生和教师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方刚成

第五篇:谈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法律人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法律思维能力。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现状,导致学生很难形成独立的法律思维能力。因此,应从当前法学教育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标准等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的良好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律职业人。

[关键词]高职法学教育 法律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彭水兰(1969- ),女,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邓江英(1972- ),女,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江西 南昌 330013)

[

一、当前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法律思维是人们运用法律概念、法律判断、法律推理去思考问题,表达和阐释法律现象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法律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探知法律事实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和认知能力;证据操作过程中的收集、分析、判断和采信能力;归纳、概括案件争执焦点的能力;确定案件性质和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正确阐释法理和适用法律的能力;严谨的法律推理和论证能力等。

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门职业都有特定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法律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法律知识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人最核心的素养,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合格法律职业人所必不可缺的基本功。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在历经三年的法学知识学习后,仍然不具备这一基本能力,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常人”的思维上,没有真正实现从“普通人”向“法律职业人”的转变,这显然与高职法学教育的主旨是相悖的。法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法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在法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亟待解决。

二、当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欠缺法律思维能力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欠缺法律思维能力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法学教育现状,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学教育理念落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关于法学教育的思想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范畴,以注重向学生灌输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能在较短时间内领会法律思想和内容要领。但在这种法学教育理念影响下,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人特长、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这一问题在很多法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占很小的空间,有的几乎不占空间。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缺陷。首先,课程设置极不合理。在课程上,几乎没有类似于法庭调解、法庭辩护等基于法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虽然都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期,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实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许多实务部门也因工作的压力和学生法律工作能力的缺乏,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便接受也是应付,疏于督导。这样一来,学生实践活动形同虚设,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较快适应工作。其次,教材内容极不科学,缺乏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性与职业性。有些法学教材内容甚至是本科院校法学教材的压缩版,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学科内容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本无法实际地、有操作性地培训和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教育模式落后,法学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是一种由上而下灌输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并重,不是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模式。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陈旧的与实践脱节的缺乏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和法律思维的能力。

4.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学模式中,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是唯一的,即以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同样这个标准也适用于对教师的评价。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和学识水平的评价,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得到改变。因为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很难找到除学习成绩之外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标准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思考而不是主动地思考,使得学生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去想所谓的“标准答案”并不存在,学生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这种评价标准也无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状况。

三、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方法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法学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对现行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进行实质性、全方位的改革,能力的培养应当提高到与知识同等的地位,以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法律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更新法学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影响了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是教师的改革,面对新的形势,教师首先要更新法学教学理念,改变单纯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教学,树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法律创新性教学思想,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合在一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走出传统的旧模式,建立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的教育新模式。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根据法律职业的特点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可以把高职院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储备量。一个法律人不仅应当通晓法律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广泛宽厚的文化知识。正如博登海默所说的:“为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公仆,法律工作者就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和广博知识的人。”因此,学生应当认真地学习与法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第二,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实践能力要受法律思维能力的制约,法律技术、法律程序、法律设施等都是以法律思维为基础的。法律思维能力乃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人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就无法有效率地深知法律事实;无法合乎逻辑地阐释法律文本及规则,按照法律规则或原则来解释法律现象;无法进行适当的法律推理;无法根据案件事实展开合乎法律逻辑的论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法律思维能力甚至比法律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第三,法律运用能力。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运用法律原理分析和解决法律纠纷、法律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程序、证据运用、法庭辩论、法律文书制作等。第四,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法律人应当比常人的道德情操更崇高,因为法律职业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任,法律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神圣的职业要求廉洁、刚正、正义的道德品格。因此,应当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促使学生将法律的他律转变成道德的自律,进而使自律转化成一种至诚至真的内心需求。

2.整合法学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依据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二重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应该重新构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科学地将课程设置为五大模块,即基本素质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模块;将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两大模块,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为1∶1左右,精心设置教学教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法律思维,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都相对滞后,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思想和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首先,要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创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就目前的法学教学实践来说,实例教学法和论辩教学法与法律职业特征相吻合,值得运用。实例教学往往会引发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冲突,这恰恰是通过实例教学进行法律思维训练的优势之所在: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判断,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评述案例时,应当注重分析方法、推理方法的讲解;注重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评价和校正。在教学中可以针对相关法律问题或案例组织正反双方进行辩论,教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表达个人想法的机会,在辩论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样的论辩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论证个人论点和反驳他人观点的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改革教学手段,采取以媒体技术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随着现代网络媒体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网络媒体技术具备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等突出优点,在给课堂教学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应该整合并有效利用有关网络媒体资源,优化法学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法学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多收看《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电视节目,将增加案件感性认识与培养学生笔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4.改革评价标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法学教育中如何建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评价?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评价观,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创造条件,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进入社会对某一法律问题进行调研,根据平时思考、解决能力等综合评定分数。因此,应该去除学生的顾虑,打破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心理倾向,从原有的考核知识的记忆、定向理解转变为以考核法律思维能力为核心,注重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素质教育协调,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现代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永红.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法学,2006(7).

[2]周志荣.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缺陷看法学教育[N].法制日报,2006-

07-26.

[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4).

[5]刘明利,朱恒顺.关于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的探讨与思考[J].文史哲,2003(11).

作者:彭水兰 邓江英

上一篇:发表教育史论文下一篇:房屋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