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

2022-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与科技融合二

小学数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育人创新实践专题(二)

数学课中的思政课程毋庸置疑就是告诉我们它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不属于思政课。因为思政课程是相对于专门的思政课教师而言的课程,比如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也逐渐成为大家热议和关注的热点课题,那么,什么是思政课程?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发挥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作用完成全学科育人的课程思政?

一、什么是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不难理解,就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课程分为大中小学各个阶段课程。目前,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是各个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中小学里80年代时叫“政治课”,90年代时叫“思品课”,2010年后叫“道德与法治”课。但是无论怎样称呼,他们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范畴,即思政课程,简称思政课。

看到“思政课”,顾名思义。“思”:就是“思想、思考、思绪、思路、思维……”,但突出的是思想性,要突出思想性也就需要强调教育性;“政”:就是“政治、政策、政法、政令、政府……”,即突出的是政治性,要突出政治性,就需要把党对教育对象的培养进行有政令性、规定性与针对性的教育;“课”:即“课改、课堂、课间、课后、课余……”即突出的是课堂改革的实践性,要突出实践性,就必须要将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元素与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各个学科的课程里面把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观念、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法制等,通过课堂主渠道与课间、课后、课余的实践活动的延伸与学生充分进行对话,从而产生同频共振,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效果。

二、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越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就开始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全面运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他各类课程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相应的协同育人效应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党中央要求大中小学校开设的各类人文社科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必须充分挖掘其屮蕴含的直接的、间接的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思政教育实践中,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教学协同发展的思政教育体系,从而确立并且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目标相向而行的一种立德树人理念,同时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先进思想,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思政教育行为。所以,课程思政具有了很大拓展性。

第一,从课程思政的本质来看,其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材体系与教育体系之中,将其落实在全面渗透学校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落细、落小、落实。

第二,从课程思政的发展维度看,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深化和拓展。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人人讲育人,课程门门有思政。每一位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各种品行、品格的“大先生”。

第三,从课程思政的理论维度看,课程思政是对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拓展。它是指导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无形而上位的属性,它是一种充分发挥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体系。其核心是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责任等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递、价值引领、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

第四,从课程思政的实践维度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不是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也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关于思政课,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情怀的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有视野的人将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但长期以来,出现思想政治课和专业知识课在教学中没有做到同心同向同行的协调育人机制,导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现象。由于没有强调课程思政的原因,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人格品质的养成方面过度依赖于专门的思想政治课,其他课程出现“袖手旁观”现象。比如:

第一,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价值取向上看,“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侧重于思想引领与价值引领方面,主要强调的是在各门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通识课)必须增强政治意识与思想价值的引领;而思政课程中的“思政”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方面,主要强调的是在思政课程中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而思政课则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这是事关学生成才成长的大事。

第二,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思路上看,“课程思政”的逻辑思路就是在各门课程的目标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同行与协同育人效应。而思政课程的思路是在思政课课程中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施,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于人才培养的整个体系中去实现最大可能与最大价值,充分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与最佳切入点;充分发挥其他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课程课教师一道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共同肩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中国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

四、发挥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作用

从全国大中小学校各阶段教师的比例看,各学段都有80%的教师是语、数、英,物、化、生,体、美、劳,科学、音乐、道德与法治、计算机等专业学科(大学的专业课更多)的课程教师,这些课程的教师教育需要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从而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作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能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与协同育人理念的一项无形指标。发挥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每一门学科中进行思政教育,让知识教育与价值导向结合,让润物于无声与育人于无形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让每一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走进课堂、植入学生心房,完成全学科育人功能。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课程思政的理念也就像吃的盐一样,让这些立德树人之盐浸润到每一个学科之中去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对每一个学科的基本要求。

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需要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承担好育人责任,发挥好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将数学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让“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各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部分教学内容为例,向大家介绍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都有课程思政,时时都有思政机会”供读者借鉴。

作者:许华庚

第2篇: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中,他强调“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在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了李长春同志发表在2010年第12期《求是》杂志上的署名文章,学习了刘云山同志、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认识了当前“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意义。

首先,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要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进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

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此,李长春同志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要推进文化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如刘云山同志所要求的:“一是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文化表现力、促进文化产业升级。要自觉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产品样式,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二是推动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要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参与高新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重大专项攻关,提高自主研发和运用能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三是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文化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大技术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切实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实施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的主体、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当前,国家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要推进新阶段的文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一要靠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不断深入,二要靠文化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有力支撑。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新阶段文化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文化科技工作的核心。

从长远来看,文化行业内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动能若不能培育起来,文化发展的动力将面临衰竭的危险,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因此,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幅度增加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文化科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担当。

二、准确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

我们结合专家的意见并经过认真的论证,提出了“面向需求,汇聚资源,引创并重,推进提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这十六字方针,从全面推进“两大一新”全局出发,既是对以往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的继承发展,又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认为,十六字方针的提出,解决了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方针长期缺失的局面。

1.面向需求。

面向需求,是十六字方针的基点。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文化创新的精神品质。面向需求指的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需求,以此为取向,逐步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加速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协调发展,提升国家与区域文化创新能力。

2.汇聚资源。

汇聚资源,是指着眼于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优化配置跨学科、跨部门和跨区域的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统筹文化部门所辖行业科技并借助各方科技力量,共同进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发与应用,支持文化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及转化的服务平台。

3.引创并重。

引创并重,是指兼顾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为此,鼓励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统筹文化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加大行业重大共性技术与集成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适用科技的引进消化与自主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大幅度增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供给与高效推广,着力推进文化标准化和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能力、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

4.推进提升。

推进提升,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地建设,汇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干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文化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示范带动,培育文化新业态和优势文化产业及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文化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延伸完善产业链,整体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目标

在此前提下,我们思考了未来中长期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目标。

1、推动文化科技领域学科布局的调整与重构,进一步聚焦文化科技的战略目标,促进系统内外的科技资源整合,加强创新队伍建设,推进文化系统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2、推进现代科技与艺术生产的结合,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并进而扩大其影响力,构建与完善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系,构建与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播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

3、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古籍保护、文化市场监管的支撑技术与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构建与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标准化体系,促进文化信息化工作。

4、推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交叉融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构建与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衍生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文化科技企业,促进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三、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我们从落实“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发,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梳理。

回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通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印刷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衍生出了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新兴演艺业等一批文化业态。考察这些业态内部的各环节与链条,其链条下游既有经济属性的文化产品(含服务),又有公益属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电台、电视台、影院、图书馆、剧场等,而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又与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关联到文化传播体系。在链条的最上游,无论是什么文化业态,都必须与文化资源相联系,都关联到文化资源的修复、开发、加工、保存、存储、利用、传承以及保护等环节。在链条的中游,其实质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这关联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内部环节与链条中,还涉及到市场监管与政府管理两大方面。同理,其他新型的文化业态也不例外。其中顺应时代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业,可以看成是上述若干具体业态的一个集合,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个非物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事实上,文化与科技融合既涉及公益性文化事业也涉及经营性文化产业,涉及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因此,如何明确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以及如何明确其主要任务,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工作。

(一)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

在工作定位上,应确保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必要的战略储备前提下,继而重点关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和效益。在工作路径上,应在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重点目标,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工作抓手上,应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地建设,将文化新业态和优势文化产业及特色文化产业的示范带动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两个重要突破口。在工作载体上,应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

(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工作思路

就当前工作思路而言:第一,我们作为文化部门的科技管理、服务部门,要主动与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司局沟通,推进文化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第二,我们要主动与部内相关司局如文化产业司、文化市场司、社会文化司、艺术司、非遗司等以科技为动力、为支撑、为载体的文化建设部门联系,主动提供咨询和服务;第三,我们还要主动与“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做得好的城市和地区联系,深入了解,掌握前沿动态;第四,我们还要主动依靠相关专家,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推展工作。

(三)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任务及指标

围绕我国文化科技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当前及“十二五”期间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任务与指标初步考虑如下:

1、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系建设。

加强沟通打破条块分割,整合文化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符合新时期文化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文化科技体制;至“十二五”期间末,基本形成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文化科技投入机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力争立项并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使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明显改善,使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全面应用,文化标准化体系基本完善。

2、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和效益。

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有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供给率有显著提高,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培育得到有效推进,科技的引进消化与自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有明显提高,基本满足文化事务管理与文化市场监管业务的需求;立项并实施“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专项,协同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国家文化资源数字典藏与应用计划”、“全国文艺基础资源抢救修复计划”、“中国当代艺术家基础档案数据库建设”等关联项目;示范带动1-2个文化产业新业态和优势文化产业及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3、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项目攻关。

行业重大共性技术与集成技术的研发能力大幅度提升,攻克30-40项关键技术;基本掌握数字文化资源处理、网络文化传播、舞台艺术表现、电子娱乐体验、文化监管等领域核心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中等以上;继续实施“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立项并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专项,国家骨干文化科研院所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建设3-5个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

4、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建设。

培养10名左右在国内外文化科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技专家,100名左右中青年科技骨干,形成一支学术品德好、专业素质高、研发能力强、团队结构优的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对文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文化系统科技布局进一步调整并趋合理,文化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文化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逐步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列的步伐,争取实现文化部所辖行业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性突破;科技在文化基层管理、服务单位的普及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干部职工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工作抓手

就具体的工作抓手而言,近期主要有四点考虑:

第一,尽快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组织与引导。

我们要主动与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力求尽快建立部级协调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需求与资源的对接。同时,加强对文化各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调研,为有关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第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新兴业态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与国家科技管理部门联合,共同推动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具有产品设计开发、研究咨询、内容制作、系统集成、营销策划、消费与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完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第三,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工程,提升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与装备水平。

在既往“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的基础上,力争在今后整合各工程项目,推出“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加强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国情特点的高新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促进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和新业态的形成。

第四,扶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企业主体,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先进技术应用、产品推广中的作用。力争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增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促进产学研结合“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企业的形成。

第五,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奖励机制,通过“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的评比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四、落实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

为保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努力开创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局面,需要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

(一)大力推进文化科技体制改革

文化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事业发展和推进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继续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文化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文化科技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科技生产力。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一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其目的之一是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面向群众需求和市场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目的之二是使企业成为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

“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专项向国内企业开放;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文化部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向全社会特别是系统内外企业开放;逐步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系统内外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推行以项目为纽带的文化科技协作攻关机制。

2、继续推进文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文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

贯彻国家关于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类文化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完成进入文化企业集团或向企业化、市场化转制的过程。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文化公益研究的文化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完成现代院所制度的建立。加大对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等中央级公益性文化科研机构的建设力度,为适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可考虑更名中国文化科技及产业化研究所或中国文化科技及产业化研究院。

继续完善文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文化科技司职能的转变,促进文化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健全文化科技资源社会共享机制,提高主管文化部门动员和整合文化科技资源的能力。完善文化部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加强艺术科学项目和文化科技类攻关项目的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建议成立文化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委主任一职由分管副部长担任,建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独立建制。

(二)制定和实施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

政府引导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要有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与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主要包括:制定《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十二五”规划》,依法加强对文化科技发展的规范管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购买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对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的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三)进一步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资金投入

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十二五”期间实现财政的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继续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文化公益研究和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文化领域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科技工程,加强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文化部工程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组织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引导系统内外企业和社会增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入,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努力形成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结构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的比例大致为2∶6∶2,以此带动全社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投入结构趋于1∶3∶6。

(四)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凝聚与建设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十二五”期间,努力营造人成其才、人尽其才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配合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高层次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技术管理者公开招聘力度,重点科研机构的学术带头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其他高级科研岗位,要逐步面向系统内外公开招聘;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力度,重点加强具有科技创新素质和技术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解决人才队伍规模素质结构不适应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矛盾;加强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建设,依托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形成一批骨干科技创新团队。联合教育部门逐步建立文化科技类人才培养渠道。

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结合起来,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要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

Advance the Fus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nd Start a Whole New Phase

WEN Ke

(Ministry of Culture, Beijing 100020)

作者:闻 科

第3篇: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推进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缺乏创新性、长远性和自发性等问题。在对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状和问题,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十九大报告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定位:“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并把其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河南省“国家级战略规划”之一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1]。

积极推进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共同提升,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新时期河南省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和机理

从文化和科技各自的含义来看,文化更看重精神内涵,而科技更看重技术呈现,二者融合,实际上是以文化为内容、科技为载体的融合[2]。因此,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可理解为,通过将各类中原文化元素、内容、形式和服务与科学技术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提升有关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功能与服务,从而提升中原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创新力、传播力的过程。

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及融合內涵可以看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再是单向影响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以新科技的应用为支撑,通过对中原文化产品内容、形式及服务加以创新,增强文化产品的感染力,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和品质,促进形成新型文化业态;另一方面,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求相应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成为科技发展的强劲推力,加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3]。

二、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河南省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原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作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方向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创新政策,助推创意、科技、金融加速融合,文化产业呈现出了数字化、网络化、集群化发展态势。通过河南省和相关城市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引导,文化公共平台的服务孵化,金融资本的助推,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3D技术等高科技的融入,文化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业态,如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手机电视、网络视听等,打开了中原文化产业经济的新空间,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幅度提升。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注重充分利用中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元素的宣传推介力度,以传统礼仪、古代戏曲、文化古迹、帝都文化等方面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为重点,吸引商业投资,实现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精品产业初具规模

借助现代最新制作技术和创新创意,各地市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具有传统文化气息并融合科技元素的文化作品,如“动态清明上河图”、“姓氏文化墙”等,将河南中原文化与大型弧幕技术、光影技术、3D/VR体验系统、数字动画技术、定点传声等技术融合,让人们能更轻松地了解中原文化。河南省各主要文化名城形成了以三彩艺、汴绣、青铜器及金银器、牡丹瓷、汝瓷、钧瓷、系列动漫衍生品等为特色的,集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制作、销售、网络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发展局面。

(三)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平台逐步壮大

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园区和企业特色突出、效益良好。截至2016年,河南省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87个,从业人员达35万人,总资产320多亿元,营业收入近28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建成41个特色文化产业村、34个特色文化产业乡镇,镇平县石佛寺镇玉石产业、固始县三河尖柳编工艺品、孟津县平乐村牡丹画等乡村文化产业享誉海内外[4]。

三、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增强,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度不足,缺乏创新性

中原文化历史底蕴丰厚,主要包括古迹文化、思想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等。虽然每一种文化内容都有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表现,但有很大一部分仅仅是以新材料、动漫、数字技术等现代科技为载体转换了一种展现形式,缺乏创新性,不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融合深度的不足、创新性的缺乏,自然难以使人驻足去领略中原文化的魅力。

(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融合缺乏长远性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动力保障。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之路能否走得远,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丰厚的研发收益的期望是文化创意作品研发者创作的主要动力,而文化创意作品被肆意模仿、量产,研发者的产权价值和研发收益会严重受损,甚至研发成本都难以收回,将极大地打击研发积极性,最终导致市场陷入仿制作品泛滥、文化与科技融合精品新品难再出现的局面,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很难取得长远的持续发展。

(三)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融合缺乏自发性

近几年,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建立文化科技融合基地、投入文化与科技融合专项资金、举办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等种种措施来促进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现阶段,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仍处于政府主导阶段,一些大型传统文化企业如报社集团等在转型发展中容易得到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而新生文科融合型民企却存在融资困难,难以得到相应的政策、技术、人才支持等困局。大型传统文化企业的产品难以满足民众的多方面的不同需求,而能实现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产品百花齐放的新生文科融合型民企却难以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发展的不成熟使市场机制作用不能有效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产品创新的自发性等不能充分发挥。

四、推进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未来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措施。针对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二者融合机理的分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一)合理规划,形成特色文化布局

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应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地域特色,推动汴梁文化、洛阳文化、宛洛文化、陈蔡文化、宋文化、怀庆文化、淮西文化与数字技术、影视制作、网络技术等的融合,在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领域不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切实增强中原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形成不同地域不同的特色文化布局。

(二)采取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形成长远发展机制

在中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平台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则需逐步建立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推动策略在融合发展的初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主体逐渐成长起来之后,则须逐步退出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而是要着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提供便利高效的基础服务;要发挥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性,形成中原文化和科技融合长远发展的机制。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不完善,缺乏完整且具体明晰的法律条文规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措施不到位,无法保障研发文化科技融合研发人员应有权益,严重挫伤研发人员积极性;同时,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市场会陷入低水平仿制的局面。

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加大侵权的处罚力度,起到法律应有的震慑作用。河南省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案件执行力度;同时,加大宣传,提升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设融合精品,形成文化品牌效应

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下,日本的动漫、游戏作品,韩国的影视作品都成为国际文化品牌,使世界了解了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美国虽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借助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以我国文化为题材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下,河南省要树立品牌意识,做好文化品牌的顶层设计,整合文化资源,提炼文化符号,制定品牌战略,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精品[5]。重点在动漫制作、游戏开发、文化景区建设等领域实施品牌工程建设战略,精心打造出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在国内外引人瞩目的文化科技融合精品。在文化精品的研发中要以中原文化为灵魂、以高科技为媒介,使人们在高科技带来的轻松或震憾中感悟到中(下转48页)(上接45页)原文化的魅力。在推进文化品牌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宣传渠道,推动文化精品走出去,形成文化品牌效应。

(五)培养与引进并举,提供人才支撑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长期培养与短期培养的结合,鼓励省内高校设立文化科技交叉学科,或在艺术、动漫设计、游戏设计等专业增设中原文化课程,培养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同时,支持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要,与高校联合办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以拓宽培养渠道,实现灵活培养。在人才引进方面,重点是引进复合型高端人才,要制定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对高端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优厚的政策支持。以柔性引进的方式,鼓励文化企业和高校以客座教授、项目合作、定期服务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六)文化资源的深挖和技术开发并重,扩大融合基础

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过程中,很多中原文化内容取得了一定突破,更加亲民、更具吸引力。借助人机界面技术、人工智技术、数字动画技术等,中原文化中的经典文化思想在智能游戏、影视动漫方向得到发展;借助三维全景、人脸识别等技术,中原文化中的古迹资源在智慧文旅方面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未来借助VR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技术,中原民俗风情将在体验文化方面尽情发挥、充分展现。

因此,中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应在文化资源的深挖与技术开发两方面并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原文化资源。目前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的融合产品相对较丰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的融合却有所欠缺,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深入挖掘。另一方面,技术的开发也同等重要。未来机器人写作、智能服饰、机器学习、区块链保护技术等也将是河南省文化科技融合领域技术开发和引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EB/OL].http://www.ha.xinhuanet.com/zyjjq/2012-12/03/c_113888318. htm,[2012-12-03].

[2]  崔术花.文化与科技融合:内涵、机理、模式及路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15,(2).

[3]  刘学华,周海蓉.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J].科学发展,2013,(9).

[4]  河南文化网.“十二五”全省文化工作总结[EB/OL].[2016-01-27].http://www.hawh.cn/zfxxgk/2016-01/27/content_238410.htm.

[5]  張文慧.新媒体时代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出版广角,2018,(9).

作者:魏志波

第4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求是·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使音响、电影、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3D、4D、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526部,跃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电子出版物已居世界第二位。广播电视村村

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已覆盖全国75%行政村。科技创新引领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动漫娱乐、数字创意、网络原创等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支撑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信息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主流文化占据新媒体阵地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不能得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关系到我国文化产品能不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为此,我们必须把文化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为我国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各重点领域,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针对图书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会展、娱乐休闲等领域多种形式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需要,创作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高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传承和开发;加强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和素材资源的充分提炼和梳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开展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库、素材库、信息库的建设和共享利用。

提升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利用数字、网络、3D、4D、高清、多媒体、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及服务模式;推动有关科技领域先进、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提高支撑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软件、装备的自给率,加强相关标准与规范建设。

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加快数字、网络、移动等各类先进通信技术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双向互动,可管、可控、可信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开发基于数字、移动、网络等具有不同传播、接收、显示特点的新型文化产品,缩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阶层、不同人群间信息与机会不均等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出版、娱乐休闲、远程教育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传播力。

提升文化安全和文化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无处不在,公众自发参与各种形式的

文化传播与互动活动空前活跃,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外来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保障卫星、广播、电视、网络等通信渠道的传输安全,加强网络文化信息管理,应对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反动)等给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科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研究,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和手段,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将以组织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聚焦文化演艺、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主要文化产业服务形态,整体布局产业链,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创意、生产、传播、运营、展示、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提高文化制作与展示行业软件系统及装备的国产化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并在文化服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针对文物、民俗、宗教等各类典型物质与非物质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与陶瓷、漆器、织造、印染、雕刻等中国传统工艺有机结合,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网络化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提高国民文化消费力。研究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开发新型电子书包,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教育与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国际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与要素互动衔接、协同创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一批具有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跨部门文化科技合作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科技发展的工作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合作制度、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的研究,逐步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以及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数字文化产品等各类新型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文化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5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思考

(2012-12-18 12:44:49) 转载▼ 标签: 分类: 调研报告

文化 科技 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战略需求来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可行性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文化部文化创新奖、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7个项目荣获此殊荣,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4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从“一卡通”到“e卡通”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2. 数字文化家园: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力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0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置通达上海全市17个区县,221个街镇,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满足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最终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的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供专业化服务,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宽带专网集成平台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0余部、整合了数万个教育课件,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在资源整合的同时,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辅导培训性、文化娱乐性等三大类互动服务。近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参与达744,549人次;举办公益培训16,190场,共计228,316人次参与其中;年服务已达到1,400多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中国元素、国际制作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以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全市58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完成市区两级图书馆和全市主要博物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完成全市25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数字化改造。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属于三大惠民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平台,相继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将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资源总量达到530TB;在城市社区、文化馆新建基层服务点,加强已建基层点的管理,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到“十二五”末达到基层服务点100万个,入户覆盖全国50%以上的家庭;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大力推进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的网络培训;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形成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的形成。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4980万转移支付资金,用于选定的15个省级馆和5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目前,已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制定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推广标准、资源配置标准。确定了首批实施的15个省级馆和52个市级馆,2012年将完成全部省级馆和13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1.23亿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上网场所,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软硬件设施,增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把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数字资源传送到社区、城镇和农村,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国乡镇、街道、社区的全覆盖

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力量,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的消费能力和欣赏水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改革、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理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切实推进科技文化融合进程。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置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科技处)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上海战略需求来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相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多个项目荣获此殊荣。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3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上海张江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上海兰基斯软件有限公司)、《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e卡通服务的读者无需申请,无需注册,无需开通,一卡在手,e路畅通,实现服务形式的创新;e卡通服务以遵守知识产权为重,运用技术手段做到不同功能类型持证读者和不同授权电子资源的无缝关联和灵活关联,并实现从读者认证到资源使用进行全程管理,保证知识产权得到尊重,达到双方合作,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服务管理的创新和服务机制的创新;e卡通服务采用先进的LDAP技术和SSL VPN技术,并将读者IC卡系统、LDAP目录服务系统、SSL VPN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建成资源、技术、服务、管理四位一体、以服务主导的先进、安全、稳定、可扩展、便捷的服务系统,实现技术的整合创新;e卡通服务为保障家无电脑读者的使用,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区县分馆设立e卡通区县分馆专用点,让家无电脑读者到就近的区县分馆使用,实现服务的推广创新。e卡通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举措,推进公共文化网络服务的新平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近年来,移动计算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趋势主题,将在今后十年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以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以及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信息终端无一不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信息社会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时代的发展趋势,整合国内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纷纷推出针对移动设备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借助3G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结合,在手机图书馆运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2011年,以上海图书馆为主的上海主要文化机构联手开始建设面向大众的具有个性化、内容关联和交互作业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集成平台建设与研究”入选当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名单。

2. 数字文化家园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 “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28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臵通达上海全市19个区县,有效覆盖社区居民达560万,约占上海户籍人口的50%。计划未来五年内将达到600个信息苑点,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观念与边界限制,坚持融合创新的思路。在载体运用上,顺应融合发展、集成创新的理念,突破工作边界和行业边界,以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实现提升文化的科技含量、传播效率和内容产品的集合能力的统一。在文化引领上,探索“草根”与“精英”,“社区”与“社会”的文化融合,通过信息苑联网互动的平台和界面,打通社区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通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和有效落地的统一。在功能服务上,探索资源集成与分众推送的融合,打破产品、领域、条块的分割,“小文化”与“大文化”的边界,努力做到一个平台、系统内外、社区内外的资源集成,服务共享。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信息安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为此,专门构建了宽带专网集成平台——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其中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就有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余部、与永乐院线合作的百姓影院近年新片200多部,与远程教育集团整合的数万个教育课件,与教委体委系统整合的青少年多媒体天地、电子竞技等丰富资源,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的、辅导培训性的、文化娱乐性的三大类互动服务。几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744,549人次、公益培训16,190场,228,316人次,年服务人次达到了1,400多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如今,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眼前的成绩,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例如纽约将城市定位为文化的空间,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其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自保公助”模式,又称“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公共服务模式,市场分散、民间主导,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并给予优惠,以使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在英国伦敦市政府资助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和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其公共文化的资助金额已超过中央政府。同时政府也非常重视各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文化机构与非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

新加坡则建成了高度融合的全天候电子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了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效能。目前,每个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通过其唯一网上身份认证“新加坡通行证”(SingPass),可以处理超过1600项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到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掌上图书馆借阅书籍。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已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1)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网络传播、新媒体集成管理、云服务等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服务网络,实现对公众文化产品的普惠和精准投放,推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融合应用

开展大型数字媒体舞台系统的研发,支持以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在公共文化场馆、剧院和建筑物等不同场所开展各类新型多媒体秀,打造一批数字媒体技术支撑的舞台文化艺术精品和多媒体建筑物立体投影秀等科技含量高的文化科技工程。重点推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西岸传媒港等项目。

(3)支撑现代设计产业链的公共服务

开展参数化数字设计方法的研发,整合设计产业链工作流程,建设现代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众多设计单位应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完成设计项目,提升上海数字化设计水平,推动上海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展会设计等设计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中广国际广告文化创意产业园、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环东华时尚产业基地等项目。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臵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

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

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

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 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

第6篇: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_刘学华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

刘学华

周海蓉

陈 恭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

200032)

摘 要:科技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源动力。上海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聚焦跨界融合关键领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能级,培育龙头企业,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依托科技进步助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

科技

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3)09-0049-01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指明了未来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路径。从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又是海派文化的重镇,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海派文化的形成是中国本土的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优化的结果其本身与世界科技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条件下通过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搭建新的载体、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优势,对上海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贯彻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理念促进上海创新型城市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各产业领域或企业主体虽然也有不同类型

的创新活动,但这些创新活动多数都是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制造→销售”一元模式的局部创新、内部创新为主;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则强调要把创新真正贯穿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通过整合科技、文化、制度以及市场、管理等全部的社会要素,真正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化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成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文化发展则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它能够从主导价值取向、激发创新动力、提高思维水平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起到引领作用。因此,文化与科技两大要素具有最为紧密的联系和耦合性。

在创新驱动阶段,全社会各种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体现出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活动多样化、创新过程系统化、创新能力综合化等新的内涵特征,这就需要在组织形式和实现机制上进行配套调整。上海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整合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创新活动的参与者,这对形成全新的推动社会创新的组织体系、关系网络及其有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上海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要求,也是推动上海率先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增强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企业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是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日本“3.11”大地震后,日本电子产业“集体沉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索尼公司、NEC公司等诸多电子企业过度追求缺乏文化引领的技术“硬”创新,而品牌文化“软”创新没有跟上外部市场和人文消费需求的变化,这同美国苹果公司、韩国三星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缺乏开放的文化视野制约了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领域是未来上海拓展科技应用形式和范围的核心领域。从英、美、 德等国转型发展的经验来看繁荣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与文化实现有效结合,占领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诱导大量文化资源积极谋求新的传播载体和途径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并进一步诱导各类科技主体开展适应性应用性的创新研究。因此,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重点从“促进传统产业文化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战略层面有效破解科技创新本身的共性难题,是促进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进而体现上海“创新型城市”特色和活力的基本路径之一。

(三)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源动力。上海围绕“海派”风格形成的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依托科技助推文化繁荣发展。

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新媒体、多媒体设计、网络信息、软件等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有着强烈诉求的新兴业态占据了很大比重。但也应看到,在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要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源动力,任重而道远。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脉络和框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脉络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始终没有停息。特别是自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通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印刷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衍生出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新兴演艺业、新兴传播业等一批文化业态,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在科技文明的影响下,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一样,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工业化阶段: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开端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特点体现为革命性科技进步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 ,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为标志,印刷术的创新推动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19—20世纪,各类科技发明的介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放映机的发明开创了电影时代,电影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电影业的飞跃;留声机的发明为音像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收音机, 、录音机等技术创新推动了广播业和唱片业的繁荣。

2.城市化阶段:文化繁荣引致科技创新。主要对应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作用类型。同工业化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典型的区别在于驱动机制的反方向作用。随着第一阶段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对文化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认识使得文化的内在需求进入了井喷期,也成为科技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如果说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先有科技发明、经过[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摸索找到使用价值后再投入文化产业生产,那么,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先有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更强烈的需求,然后这种需求再推动科技发明与创新的产生。如黑白无声电影产生之后,人们才对色彩和声音有了进一步需求,从而推进了科技创新,加快了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诞生。

3.数字化和全球化阶段: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时代,文化与科技已从彼此推动转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深度融合阶段。一方面,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不再局限于某一项技术在某一文化领域的应用而是产生立体式的波及效果例如激光技术的应用就不局限于印刷业,还扩展到了唱片业、电影业和电视业,促使文化产业的结构向内容产业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文化内在需求的张力不仅推动科技的持续进步还加速推动着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和流量,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这种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一股合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整体进步,并不断呈现出新的创新形态和文化业态。

当前,作为世界技术革命领头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虽然还会有类似iphone产品的不断创新,但这些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构架式创新、集成式创新,而不是实际路线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在下一轮新的世界技术革命出现之前,集成式、整合式、构架式创新主导阶段,文化与科技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式反馈式关系、 ,形成双向互动循环式协同创新的过程。

4.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1)科技创新发挥“杠杆效应”。从演化轨迹来看,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那个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创新文化内容和形态,推动文化发展与演变。

(2)文化发展创造“泉涌效应”。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人类虽然也是动物,但却是唯一具有长远思考能力的动物。有了这种思考能力,人类才能超越自身器官的物性功能去改造(和适应)自然,调整(和[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创建)社会,这种改造和调整的痕迹即表现为人类在其外部世界的文化成果,因此,文化发展通常是科技创新重要的思想源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形成“共振效应”。当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时,文化与科技融合将极大地提升原有文化的新魅力,催生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当文化繁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向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呈现出良性的循环效应。

(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分析框架

1.要素耦合互动模型。沿着上述脉络,未来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不仅强调某一产业、技术的集聚或应用而是更强调不同要素在一定空间内能否形成循环生长的有机过程, ———深度融合强调的是在相互对接的基础上,科技型与文化型要素之间的互动率(融合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彼此新成长路径。因此,构建要素耦合互动模型,可以较好地阐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模型构建的逻辑起点是:打破传统科技、文化的领域概念,在一个城市或载体落地的技术、项目、产业都可以分解为融合发展所需要素的外生性导入;创新融合发展生态,各类要素集聚的目的也都在于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地促进科技与文化的生长。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不同圈层,要素导入发挥的能效和作用是不同的;按照融合生长路线,分别提供关键服务和品质的要素同样不可或缺。

图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要素耦合互动模型

基于这一框架,文化与科技最初的融合,可能会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源、技术转移、信息网络以及展示交易服务能力等核心要素的驱动(第一圈层),使特定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够在部分的文化产品、创意中得到具体化体现(第二圈层);通过产业对外部资源、政策制度,包括科研机构、产业资本院校及文化企业等要素进一步带动吸引、 ,又激发新的融合功能导入诉求———融合发展带来的大量外生性要素;要素集聚则基于能够为要素进一步生长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成长的有机过程。良性循环能否形成持续的发展优势便取决于不同阶段和类型所集聚要素之间的互动率(融合度)。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要素耦合互动模型对传统科技与文化融合机理的拓展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打破文化与科技的边界,强调要素的互动融合;二是考虑要素植入和融合的动态时序;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逐步从二维变为三维。从这一框架可以看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取决于从历史演变脉络中梳理出促进两者融合的关键要素。

2.国内外大都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伦敦, 、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找准关键要素,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一是根据城市自身禀赋和特征,决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路径;二是把文化与科技融合当作互动渗透的过程,摈弃技术工具简单的机械嫁接;三是强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打破文化与科技的边界,不断创造各类人才互动的机会,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

在国内大都市中,北京立足首都的文化与科技资源优势,采取“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撑体系, 、 。深圳则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驱动、服务平台支撑、展示平台互动的产业链式文化科技融合格局。深圳拥有大量中小型文化科技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 “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扮演着积极的主体地位深圳文博会等关键平台则充分引导文化与科技发挥“1+1>2”的融合溢出效应。

三、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主动性

缺乏自觉性、主动融合的创新太少、也不知道如何融合,这是目前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上海文化与科技缺乏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有: 1.产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规模一旦分散,就难以形成能主动引导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深度融合的溢出效应。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行业增加值来看,上海各领域可谓“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十大行业也是“行行是重点,但行行不突出”,各区县对应该重点培育和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仍然相对模糊,缺少一个统

一、权威的产业导向手册。缺少清晰的产业导向和领域聚焦,便无法吸引各类技术创新立[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足市场需求形成合力。

2.协同创新动力缺失。当前,互联网、3G通讯、数字电视、云计算平台等技术已经成为相关文化产业链融合的重要经脉,但上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自觉,难以协同发展。从宏观层面看,融合服务平台和相应的支持激励政策缺失,针对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从微观层面看,文化和科技企业相对独立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加之缺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跨界人才相应的投融资及市场机制环境不健全,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也困难重重。

表1 上海高科技产业门类及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序号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 1 新能源 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

2 民用航空制造业 建筑设计 3 先进重大装备 咨询服务业 4 生物医药 文化及创意相关产业 5 电子信息制造业 广告及会展服务 6 新能源汽车 工业设计 7 海洋工程装备 媒体业 8 新材料 休闲娱乐服务 9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3.产业属性错位。纵观上海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见表1),不难发现,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与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之间存在错位和不匹配,重点产业领域之间缺乏有机关联。如:政府在文化企业的研发等环节给予了一定扶持,而企业往往更需要在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关键性支持;科技企业的需求则恰恰相反。由于注重研发而缺少对市场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充分激活,导致文化企业科技投入难以发挥催化剂效应。

(二)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高端人才稀缺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复合型人才,如果缺乏这类人才,产业发展也就很难谈得上跨界融合。随着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入,既掌握高新科技又熟悉文化发展规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文化与科技融合快速[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发展的一大短板。

1.文化与科技行业鸿沟逐渐加深。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行业间的鸿沟逐渐加深,各专业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文化与科技领域的专家“隔行如隔山”,对彼此的领域学习不够、探索不足,导致相互之间融合困难。

2.人才培养呈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与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却很少开设相关的专业。除了专业设置与用人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高校自身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科研选题等方面也存在着忽视艺术科技、忽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倾向。以动漫产业为例,上海普遍存在动漫产业人才“荒”,普通技术人员的人才缺口就达到3000~8000人左右,而FLASH动画设计师、高级3D动画工程师、插画师、动漫制作后期剪辑工程师等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双高”的人才缺口则更大。

(三)文化与科技创新成果交集少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但是,目前上海的自主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1.创新理念少。尽管上海在文化创意发展方面是先驱城市,但现有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在理念上没有质的突破,无法形成持续的创造力。如创意产业集聚区自有品牌非常稀少,产品设计跟风,严重缺乏原创性。

2.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科技应用仍显不足。在产品发掘方面,目前国内基本以跟踪国外的技术创新为主,自主原创和二次创新不足。其原因不仅在于创新理念少,还在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使得很多创意成果不能产业化,无法创造价值。以动漫行业为例,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本土应用水平不高,使得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即使有好的创意,也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转化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3.官、产、学、研对接薄弱。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需要大量的创意主体(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创意策划人等),以及由政府、企业、学校等组成的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服务的社会有机系统。但是,目前上海在科技成果与[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文化创意“无缝对接”方面仍然缺乏形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扶持一体化的完整体系。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呈现数量激增、规模拓展、影响扩大的发展态势,但大部分集聚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系统对接模式,后劲乏力,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4.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尽管上海已将知识产权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来加以建设,但在国内大环境影响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维权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载体空间缺乏

1.缺乏空间集聚。从产业机理上分析行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缺乏集聚,将难以形成促进文化与科技产生有效匹配的溢出效应。北京、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如,2010年北京海淀、朝阳、东城、西城4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分别为2842.78亿元、1625.51亿元、899.07亿元和510.42亿元,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85.7%,特别是海淀区,几乎占到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大量的产业项目、金融机构、人才资源汇聚在中关村等标志性区域,很容易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相反,上海具有政策优势的区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却不明显,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虽然科技和资本汇聚,但发展之初甚至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产业发展导向和空间上的错位,使得文化和科技在服务、需求、信息等方面很难实现空间上的“耦合”。

2.缺乏展会活动等平台。上海缺少类似北京文博会、北京文化投融资论坛、深圳文博会、杭州动漫节等推动文化与科技实现对接互动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平台现有的相关展会在规模能级交易对接上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北京文博会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在强化交易功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投资合作与文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2年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如何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新体系、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圳文博会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它分为展览交易、项目投融资、拍卖等板块,汇集了[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最优秀的文化企业及其产品,成为全球中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之一。这种高级别、超规模的展会,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作用十分显著。

(五)众多扶持政策难以实现共享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最终需要在政策环境、体制机制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突破,甚至需要发生重大变革。从梳理国内主要城市最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实际情况看,上海并不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微观主体与宏观导向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仍主要聚焦在陆家嘴金融城、综合保税区、创新驱动(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和政府管理等5个方面,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相关的金融机制和政策改革创新尚未得到充分关注。这种产业和政策指导上的错位,也进一步导致目前上海市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版权交易中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功能平台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四、对上海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建议

(一)总体思路

1.营造氛围。积极打造为各类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及文化科技活动提供展示、合作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机会“让科技发现文化,让文化找到科技”,构建文化与科技互动融合的项目、人才、产业、企业等资源整合网络体系;注重开发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硅谷”地带,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富有灵感”的区域。

2.落实主体。各类兼具科技和文化属性的企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体,也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微观基础。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要扎扎实实地落在有效主体上,包括引导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中小企业发挥市场灵活作用、引导国有企业发挥示范效应等。

3.聚焦载体。聚焦产业基地和重点载体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集成性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及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4.明确本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元素,已经渗透到广播电视、新闻[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出版、文化艺术、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多个门类,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要重点关注数字内容相关产业、文化装备相关产业以及科技助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3个领域,率先培育出一批在网络游戏展览展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具备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

(二)对策建议

1.聚焦跨界融合关键领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能级。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特别要注重产业链与价值链在产业运行中的互动与统一,以及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因此,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提升和重组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必须突破核心环节,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强化成果应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1)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是当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有4种力量在驱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青少年文化消费数字化、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数字化、文化内容数字化、电信技术数字化。其主要产业模式包括娱乐体验模式、延伸产业链模式、平台模式、消费模式、技术支撑模式、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营销模式等。可以说,谁抓住了数字化,谁就赢得了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聚焦“眼球型”文化。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对中国本土时尚文化的引领,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全力扶持影视、出版、动漫等产业创新发展,把上海打造成中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

2.探索张江扩园,将重点文化创意集聚区(园区)纳入示范区范围。

(1)物理拓展。目前,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尚未同其他散落在城市各个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充分的耦合,“重科技,轻文化”、“科技园区多,文化园区少”的现象十分明显,这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明显制约。建议逐步将全市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鼓励园区之间实现多元化竞合发展。

(2)内外兼修。一是练好内功。通过园区对接实现资源整合,依托核心载体,整合产业链,实现“环境、技术、资源、人才”等整体(主体、客体)营造。二是练好外功。积极争取通过部市合作等手段,谋求政策共享。国家级高新区享受[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的部分政策,市级高新区可参照执行;上海出台的各项政策,原则上适用于本地所有园区;鼓励上海各区县出台适合各自园区产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附加政策。 3.发挥区县积极作用,通过重心下沉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接地气”。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离不开各区县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激发区县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活力,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之一,也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接地气”、融进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杨浦区由“兆联天下”、复旦软件园携手徐汇软件基地发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特色产业联盟集群,不仅是对园区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园区主动服务、专业服务、个性服务、加速服务功能的升级。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区县的积极性:

(1)优化调整市区财税体制,通过专项资金下放区县等方式,做实融合工作。完善市区财税体制是调动区县积极性的重大举措。“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后,中央和地方财税分成比例有可能出现调整,市区财税体制也必须做相应调整。如优化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结合融合示范区、示范项目的建设,加大市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调整税收的分享办法。对区县开发产生的税收,市区分成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区县倾斜。

(2)鼓励区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借鉴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模式,在各区县开展“市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选与挂牌活动,通过改变考核办法等手段,突破 “条线分割”、部门脱节等瓶颈,促进区县各类科技园区扩大成果产业化。

4.培育龙头企业,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把文化推向市场,不仅要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来生产,更要按照一般商品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生产,适应最新的科技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传播。从这一角度出发,上海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需要培育和引进具有世界影响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努力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树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科技品牌。

(1)开启文化与科技融合“龙头企业”评选等活动。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手段,紧紧抓住行业“龙头”,全力扶持一批行业领先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2)推动上海大型国有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术、数字娱乐等领域,要集聚一批具有较强“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国有企业,鼓励以上海电影集团为代表的电影制作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竞争。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承担起在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的扶持、引导作用,又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5.营造氛围促进消费,提高文化与科技互动率和公众参与率。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提供实现互动的空间,需要引起公众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1)倡导综合开发经营,确保企业、人才、公众、市场等有更高的互动和参与率。要大力发展技术中介产业,使更多的发明创造成果产业化;通过政企联动,有效推动文化投资项目管理的完善;推进项目综合经营,推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互动合作,挖掘市场潜力。

(2)探索筹办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文博会,营造消费市场氛围。积极举办各类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活动,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支持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手段,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消费。

(3)加大对通用型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鼓励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文化产业通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企业、司法、行政等部门适应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对法律、交易、金融等服务领域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终身学习社会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制定适合本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政策。 6.搭建平台扩大影响,塑造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城市文化核心特色。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产物,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潜力的部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要以新兴业态发展赢得文化产业竞争核心优势。

(1)创建上海“世界级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创新中心”。从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看,当国际大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居于世界一流地位并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之后,通过打造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激活城市的文化底蕴,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向高端化、创意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就成为了这些城市的不二选择。10多年来,上海已建成不少地标性的文化创意园区,但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上海应结合文化产业功能布局调整,全面提升上海科技、文化中心功能,推动上海创新型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上海文化辐射力和城市软实力。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2)筹办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重大国际性赛事和活动。随着迪士尼、东方梦工厂等项目落地,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领域,通过升级浦东创新论坛等方式,策划若干世界级的论坛、展会,或可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助推器。 7.筹划组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等的趋势建议,筹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应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通过集聚全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技术力量,建立新型运行机制,该研究院应具有技术研发、行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不同于现有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强调打通“文化艺术大师”与“科技领军人物”长期以来“隔行隔山”的典型通病,聚焦面向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8.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扶持政策共享化。结合各园区载体纳入张江科技创新示范区工作的推进,积极争取使更多的文化企业能够享受、申请科技类诸多投资、税收、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加强对优势文化与科技融合行业和重点融合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直接融资,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保险市场,改进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科技产业领域,支持有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推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基地与上海版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对接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繁荣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扩大服务半径。 责任编辑:王新建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参考文献:

[1] 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 [2] 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1). [3] 匡跃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0). [4]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委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R].2012-08.

[5] 汪振军.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J].创新科技,2008(8). [6] 王英.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J].兰州学刊,2012(5). [7] 文化部文化部. “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R].2012-09.

[8]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J].艺术百家,2011(1). [9] 吴天勇章可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J].政策,2013(1). [10]习牧歌.中关村核心区: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J].中关村,2012(3).

[11]解学芳.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 [12]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R].2012-09.

[14]钟荣丙.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7). [15]周武.上海文化的三重构造[N].文汇报,2013-01-21.

第7篇:(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2.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3.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教学重点】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祖冲之和圆周率。

3.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教学难点】

1.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2.汉代以来的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我们这节课学习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1.《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和历史地位各是什么? 2.科学家祖冲之有哪些科学成就?

3.钟繇、胡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各是什么? 4.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什么?有何特点?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0页“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节以及补充图片《贾思勰种植农作物》,思考回答:

1.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就已经领先于世界种植哪三种农作物? 水稻、粟、蔬菜。

2.我国汉朝农业耕作水平怎样?

已经安装犁壁耕地,使用耧车播种,掌握二牛抬杠的牛耕法,能够大规模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等。

3.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 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表明作者怎样的精神?

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贾思勰具有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5.《齐民要术》有何影响?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1页“科学家祖冲之”一节以及补充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小组活动并思考回答:

1.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之前,有谁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2.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实践,在天文预测、机械制造、数学推算等实践活动中具有耐心细致、勤奋刻苦的品质。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学生结合课本谈谈我国书法艺术持久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学生结合课本及课件展示的材料谈谈对钟繇和胡昭的认识。课件展示钟繇楷书《宣示表》以及后人对胡昭的评价。

3.课件展示王羲之画像,简单介绍王羲之的生平。

4.课件展示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图片,简单介绍两大石窟的状况。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两处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上承秦汉,在数学、农学、书法、绘画以及雕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习。

第8篇: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殷一璀在推进会讲话,张江获授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12-08-2

3解放日报讯(记者 章迪思):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殷一璀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培育特色文化消费项目,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要重视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让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殷一璀强调,要形成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把基地建设和文化创意园区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把文化科技企业作为融合发展的推进主体,把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作为关键,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

此次大会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以及全国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也是为了贯彻科技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

[解放日报]

第9篇: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与建议

一、科技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容纳众多就业人员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注重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面向市场,多重融资模式,与科研机构联合产生联动效应,直接增加地方财税来源。

二、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

1、政策制约。国家对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建设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多部门介入,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时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影响资源区域优势利用和发挥。

2、决策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设计和建设可行性分析不成熟,有

时脱离实际的倾向,申报许多项目,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引进设备不能达到设计运运能力,造成投资建设脱离预期目标。

3、技术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所孵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近合理,科研机构支撑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科技优势显现不出,市场竞争能力弱。没能实现高新技术的密集和体现高产值、高收益的效果。

4、机制制约。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应是企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科技园区的运营干预过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发育不成熟,重政绩展示、轻效益实现,导致部分科技园经营效果欠佳,发展后劲不足。

5、投入制约。科技孵化器建设资金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分散。投资规模有限,资金使用的效能缺乏前瞻性、全局性,资金的聚合聚合效应不够。

6、科技与企业开发认识的错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科研单位逐渐转变了科研经费“等、靠、要”的思想。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科研单位应该始终“以研为本”,做好科研工作是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科技与企业开发关系不大,仅仅是科研单位的辅助性工作,其产生的效益不能直接改善科研单位设施、条件,研发资金及条件改善主要还是依托政府支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产业化建设是个复杂过程,并且受资金、市场运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研

工作,缺乏产业创业工作经验,对产业经济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等容易形成畏难情绪,没有过多精力参与企业创业工作,不宜过度强调和开展产业化工作。

7、人事管理互动机制不完善,影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积极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高。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已成为产业活动最有活力的“第一资源”。科研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事管理形成行政思路,难以满足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产生和成长,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配套人事关系管理和福利保障的缓冲区,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推广的科技人员职称待遇没有完备的保障机制,这就增加了科技人才创业的风险,也不利于优秀人才投入产业战线,制约了产业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三、促进科技与企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议

1、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科技产品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先进税收政策,建立科技研发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支持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基金,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科技产品,营造科技与企业联合互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产学研结合形成互动、良性的机制,谋求共同生存和发展。

3、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改善科技与企业联合融资环境,优化改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分担和补

偿机制,健全科技创业投资机制,不断促进科技与企业联合,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4、凝聚共识,注重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破传统科教单位用人机制,整合各方科技力量,搭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培育科技示范型企业,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营造科技团队服务企业良好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成果服务于企业创新,逐步形成以科技劳动报酬、知识产权、股权分红等多要素分配机制,稳定科技与企业联合的科技研发团队。

5、构建科技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产权制度。科研单位要从企业产业发展长远目标考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建设,盘活科技资源,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依托科技成果优势参与企业重组,创建具有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抗风险的科技型企业,使科技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科技产品向“高、精、优”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科技与企业联合双效目的。

新疆农科院科技产业办 2012年11月21日

上一篇:以案促改个人剖析下一篇:中国移动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