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养生题目(共7篇)
小时候总觉得中药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般的学者所能领悟的。一直以来不敢有所触及,总怕误了老祖宗几千年来的积淀。最初只是抱着小听一下的想法选的课,不曾想一个学期的耳濡目染,竟使自己与“中药养生”亲近了很多。虽是不及九牛一毛,倒也从老师那里了解些许。从夏商西周《周礼》的五味五谷五药理论、春秋战国《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到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再到文革后改变中医命运的中共中央56号文件,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了辨证统一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也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理,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中周学说, 也称为中阴阳周五行学说、“零一·零壹贰叁肆”学说、“零一·廿六支八四”学说、“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壹贰叁肆”学说或“中阴阳零一·周五石廿合支表象”学说等等, 其核心理念是“零壹华民字姓所有, 极宙宇族道同无限”。中周论包括中论和周论, 中论也称易论、阴阳论、零一论、中阴阳论、阴阳零一论或中阴阳零一论等, 周论也称周行论、五行论、零一二三四理论、廿六支八四理论、周五行论、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或周五石廿合支表象理论等。由于易即阴阳, 中论也可称为易论, 所以羌区当地人也把中周论叫做易周论或周易论。中周学说是中周医药养生学的基本哲学理论, 广泛地指导着相关的实践应用。
1 中论 (中阴阳零一理论)
1.1 中论 (中阴阳零一理论) 的数名数象思想
“中阴阳零一”里的“零”和“一”, 有多层意义。首先, “零”和“一”表示无和有, 共同代表宇宙初元之“中”。无极 (零, 真无) 之阴生有极 (一) 之阳, 阳 (一) 化气 (虚无, 无形) , 气聚成形生阴 (二) ……所以, “零”和“一”共同构成了世界万物之起原———“中”。要指出的是, “一”表示的“有”是“有极”之“有”, 不是“有形”之“有”, 所以不能把气之“无形”理解为“零”, 同样也不能把阴成形的“有形”理解为“一”。“零”和“一”均可理解为元始之无, “零”为无极之真无, 而“一”为无形之虚无, 共同表达万物起源之“中”的核心意涵之一:从无到有, 无极 (零) 生有极 (一、气) 。第二, “零”代表间隙空间的“无”而属于阴, “一”代表事物存在的“有”而属于阳, “零一”代表着全部、千变万化。“零一”即为“中”, “零一”代表了“有无”相对状态的平衡。世界上的有和无是相对而言的, 由于构成物质的气可以无限细分, 因而代表物质存在的“有”就被无限多的间隙“无”分隔开, “无”存在于“有”之中;“无”无限地分割着“有”, 使得“有”存在于“无”的之中。所以, “零”和“一”表示无极生有极的初始状态并不仅仅限于某一个时间点的初始, 并且是永恒的初始———无和有从来都处于相生进行时, 处于无有 (阴阳) 的相对之状态———“中”。第三, “零”代表偶数属于阴, “一”代表的奇数属于阳, “零一”代表着全数、万事万物。“零一”即为“中”, “零一”代表阴阳属性的动态平衡。
“中阴阳零一”里的“零”和“一”是数名、象位, 表示存在, 并不是表示具体数量。当“中阴阳零一”里“一”表示“有” (存在, 相对于零代表的“无”而言) 属性时, 可以把“一”理解为成事物的全部存在, 因为自一、二、三、四……而至无穷均属于存在, 只是数量上的区别而已, 统归于“一”, 用“一”指代, 与“无”状态的“零”相对。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得知, 中论的“中”, 是“核心、中心、唯一、第一”和“平衡、统一”的意思;不能简单理解为方位上的中, 因为并没有绝对静止的“中”位, “零”总是与“一”处在相对的状态, 根据“一”的变易而发生变易。“中”并不拘于“零”本身, 因为没有了存在的“一” (包括自一而二、三、四……之无限存在) , 就无所谓“零”;“零”的意义是以“一”所代表的“有极存在”的意义为前提的, “中”的涵义是由“零”和“一”两者共同表达的, 缺一不可。
中阴阳零一理论反映了宇宙无极生有极, 即从“零”到“一”;突出了万物一统于唯一之气, 强调气作为物质的第一性;描述了物质无有相生的永恒性、无有存在的相对性;体现了宇宙世界整体如一的思想, 强调了人与大自然、人体本身都是个系统整体的宇宙观;揭示周循如一的真理, 即阴阳变化是极宙宇之常 (恒) 道, 是所有物质运动的力能本源。
1.2 中论 (中阴阳零一论) 的基本概念
1.2.1 中气本原
“中”即“零一”, 这里的“中”和“零一”具有相同的涵义, 表达的都是唯一、第一、统一、恒一、一切、基本、本原、核心的意思。宇宙一切是由统一的、唯一的气所构成的, 气具有永恒的物质第一性, 其它物质均由气所化生。气是最基本的、极为细微的物质, 在一定的时空里有相对固定的结构, 但不是绝对不移不变的。气可以凝聚也可以无限细分, 即所谓“至小无内, 至大无外”, 意思是说气可以无穷细分, 小到没有比它更小的东西;气可以不断聚集, 无论多大的空间也不例外于它为本原。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了世间万物, 气聚而有形, 气散而无形, 有形和无形都是气的存在形式, 不是绝然分开的, 其间没有绝然界线, 只是人的感觉与认识的程度而已。无形并不是真无, 无形和有形之气均为存在,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气于无形时理解为“零”, 而于有形时理解为“一”。只是无形之气善动属阳, 有形之气相对稳定而属阴。
1.2.2 阴阳
阴阳是一对传统哲学范畴, 是用以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相对概念。既可以概括宇宙中相互对立且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或现象, 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不同的物质由于不同的结构而拥有了不同的属性与特点, 万物中最基本的属性分类是阴和阳, 零和一。在相关事物的统一体中、同一对象的内部中或气的同一等级 (气所构成的有形事物在数量、质量和表现形式上处于相对同等的范围、等级) 结构中, 在性质上存在相互关联的对立双方, 即阴和阳 (零和一) 。阴与阳相独制约但又相互吸引, 而阴与阴、阳与阳则同性分融而又相互排斥, 这其中相克相吸、相生相斥的作用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能量本原。能量永恒如一的存在, 不生不灭, 是物质永恒如一的运动提供了保障。气的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但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 宇宙中的运动变化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 可为人脑所感知和认识。
1.3 中论 (中阴阳零一论) 的基本内容
1.3.1 阴阳双方的特性
阴阳平衡是为中, 阴阳变化是为易, 中是相对的, 易是绝对的;中时有易, 易时有中, 中和易是统一的, 只取其一也意味着含括对方, 故中论亦系易论, 这是由阴阳的特性所决定的。阴阳的特性包括阴阳双方的特性和阴阳系统的特性, 前者包括同根性和对立性, 后者包括一切性、一体性、一致性和相对性。
同根性:阴阳是物质的最基本属性, 而在同一体系中, 物质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中表现出不同的阴阳属性, 但阴阳双方在物质上是同根的。
对立性:双方的相反与矛盾性, 指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为互相否定、互相排斥和互相斗争的属性, 这是阴阳的存在基础, 也是五行相克现象的发生基础。
一切性:也称普遍性。阴阳不特指某一具体事物, 而是代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互相关联的众多事物。
一体性:也称相关性。要求用于划分阴阳的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必须处在某一相同体系中, 包括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等等。
一致性:也称规定性。阴阳两个方面是具有特定属性的, 用阴阳属性划分事物或现象时, 必须依据这个约定俗成的属性进行, 不能随意颠倒。
相对性: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而是相对的、可变的。这是与一致性是对立的属性, 与之相互补充。
1.3.2 阴阳的相互关系
中阴阳零一论里阴阳相互关系的观点建立在阴阳双方对立性和同根性这两个核心属性的基础上, 互用和制约分别是同根性和对立性的集中体现, 而交感、互藏、转化则是两种性质共同的变化表现。
同根互用:也称同根共长、同源相生 (成) 。阴阳只是物质的属性, 但物质的本原是气, 在同一体或同一系统内, 气可以生成阴气也可以生成阳气, 所以阴阳本质上是同根的, 是可以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阴气可以生成阳气, 阳气可以生成阴气, 也就是说, 阴中可求阳, 阳中也可求阴。当阴阳任一方得到助长, 另一方也会得到助长, 出现“此长彼长”的情况。当然, 在病理情况下, 阴损可及阳, 阳损可及阴, 从而出现“此消彼消”的情况。
对立制约:也称为互根互制。阴阳之间互为根本、相依共存的, 双方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或条件, 这是阴阳互根。也就是说, 无阴则无阳, 无阳亦无阴。有了对方的存在, 就有相对性, 双方就存在着对立。也就说, 正是因为互根, 所以才产生了对立;有了对立, 就产生了制约;有了制约, 就产生了对另一方的抑制与获取。如果把同根互用理解为“资助”, 那么对立制约就可理解为“掠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或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情况正是对立制约的结果。
交合感应: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整个自然界,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都离不开阴阳交感。在人类, 只有男女媾精, 阴精与阳精相互交感, 新的生命体才得以诞生, 人类才能繁衍。存在着双方, 是对立的结果;能够交感新生, 是同根的结果。
互藏互寓:阴阳对立的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方,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且无限可分。一般来说, 表达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的比例, 则呈“显性状态”, 即是整体性的阴阳。而被寓藏于事物或现象内部怕占比例较小的成分, 其属性则不易显露, 表现为“隐性状态”。互藏互寓表达的是阴阳的相对性, 即没有绝对的纯阴或纯阳, 双方总是有对方的一部分。存在双方, 是对立的结果;有着对方, 是同根的结果。
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 (一般指的是过极的条件) , 阴阳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即强极而衰, 可表现为“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形式。阴阳转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同根互用和互藏互寓, 前者的“阴可化阳、阳可生阴”是阴阳转化的基本前提, 后者“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是阴阳转化的促成因素。互用中的部分转化是量变, 过极中的完全转化是质变, 所以相互转化可以理解助长到达了极点产生的转向反方的结果。同一个体系中, 优势的一方不断强盛而弱势另一方持续衰弱, 是强方制约弱方的结果;而当强方盛至极点, 就会出现强方成分或缓慢或迅速地变生为弱方成分, 这是同根互用的结果;再当弱方在强方助长下不停地强大以至超越了原来的强方时, 弱方已经成了强方, 会对别一方进行着制约性的获取, 以致至强, 再进行下一步的转化, 循环不息。
1.4 中论 (中阴阳零一论) 的在医药与养生学中的应用
1.4.1 说明人体的结构——零一华
宇宙万物皆由阴气和阳气所构成, 阴阳 (零一) 之精华构成了人。因此, 人为零一华 (也称零一华民) , 万物之精灵, 世界之主宰;亦即“零一华民字姓所有, 极宙宇族道同无限”思想的体现。人类为气中的精华, 人体的精气则为精华中的精华, 是“中之至华”。人的所有结构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 人体结构各部分以及廿经、六管道、十二脏腑、八器和四质的之中、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上阳下阴、外阳内阴、表阳里阴、后阳前阴;廿经分阴阳, 腧穴别阴阳;六管道与十二内脏贯串, 六管道属阳, 内脏属阴;十二内脏之中, 脏属阴, 腑属阳;八器之中, 脑卵胰髓相对于脊乳迎骨而言, 前者属阴后者属阳;对于四质, 气为阳, 津血精为阴。
1.4.2 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阴阳的变化是气运动的根本。体内气的运动也叫气机, 气的变化则简称气化,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通过气的运动变化来实现的, 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机体的气化, 既要有内部气机的升降运动, 又要有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出入交换, 相互协调, 保持有序稳定,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体内的气, 在维持阴阳平衡的前提下, 也要求质和量, 二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人体精气充足, 则机能旺盛, 人体健康;反之, 精气不足, 则机能衰减, 人体羸弱。
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 平衡是相对的, 但人体只有维持相对的阴阳平衡, 人才能处于相对的健康“中”状态。一旦这种相对的平衡出现超出人体调节范围的波动, 就会出现“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以及“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等病理变化。
1.4.3 指导疾病诊疗、预防和康复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廿问六听支望八摸四嗅”中无不体现着中阴阳零一论的指导思想, 如“七问温热与凉寒”中温热为阳凉寒为阴, 嗅诊中气清为阳气浊为阴, 听诊中言多声亮为阳语寡音微为阴, 摸 (切、触) 诊中脉至起数动浮大洪滑为阳而去伏缓软沉小细涩为阴, 望诊中色鲜明为阳而色泽晦为阴, 等等。在药性的六向、八味、四气中, 寒凉为阴温热为阳, 降沉收属阴升浮散属阳;酸苦咸涩属阴甘淡辛辣属阳。在养生康复中确定治疗原则时, 对于阴阳偏胜者采用“实者泻之”以“损其有余”, 而对于阴阳偏衰者采用“虚者补之”以“补其不足”, 纠正阴阳失和, 使人体复归于阴阳平衡、中易和调的正常状态。
人体精气不足和气机逆乱可致阴阳失和、外邪易于入侵, 这往往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和本质, 也是造成阴阳失调、邪正盛衰这一基本病机的关键原因, 而培护精气和调理气机就成为治疗疾病和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
治疗疾病不一定要直接对病因和病灶进行特异性治疗, 而是利用药物、能量、信息的输入, 作用于机体阴阳的气化机能, 推动机体气化功能旺盛而达到康复的目的。清代王三尊说:“夫药者, 所以治病也, 其所以使药之治病者, 元气也”。传统治疗常常把“气化功能”作为“中介”, 用药物、针灸、气功等治疗手段触发“中介”作出反应来取得愈病目的。实际也是根据阴阳气化理论而采取的一种启发人体自愈能力的治疗原则。
2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2.1 羌族与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形成
羌人认为羌属金, 贵如宝石, 尊白色, 好辛味, 居气燥之西方 (西羌) 。《后汉书?西羌传赞》明云“金行气刚, 播生西羌”。西羌自古崇尚折色, 西夏立国初时, 称作“邦尼定国”———西夏语之意为“白上国”、“尚白之国”。据传上古之时, 伏羲部落在东、南方位, 神农部落在西、北方位, 文化上相互影响;亦尊伏羲、神农为先祖的羌族, 非常尊崇伏羲发明的八卦, 而这个“八”也是许多东方民族的圣数 (如鲜卑人、契丹人、满洲人、日本人等皆尚八) 。今之羌人认为“羌兴八方”, 崇尚“八”数。
古羌族兴于中国的西北部, 那里气候干燥, 高山戈壁, 多生金石。古羌人对随时随地可见可用的石头产生特殊的崇拜情感, 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物质皆由石所化生, 白石是石之精华, 涵寓着羌人对美好的追求。羌人积累了大量对石头性状的认识, 逐渐根据石头的圆整程度总结出了五种石, 并将之分五系, 分别为黄黑赤白青;对应五行分别是土水火金木;对应五数分别为二十 (廿) 、六、十二 (支) 、八、四, 详见表1。四突原石, 微细万变, 可聚可化, 四方延伸, 如木之条达舒张, 生长而塑形, 故其五行属木, 五名为象。六突长石, 如冰晶六突, 水柔长流, 无处不在, 故其五行属水, 五名为合。八突合石, 常见常有, 方正平稳, 刚直坚固, 其色归白 (白石至上) , 五行属金 (金者尊贵) , 五名为表 (远之八表) 。十二突支石, 圆若火之光环, 聚焦宇宙能量;十二契合自然法数, 阐释天玄地黄、宇宙变化之火;故支石五行属火, 五名为支。二十突原石, 如大地之包容, 可孕育可稼穑、化生万物, 故五行属土, 五名为廿。
羌人神奇地把五石与世界上仅有的五种正多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五石对应了五数:二十、六、十二、八和四 (参见表1) , 后人结合了汉字的意义对五石进行了命名:廿、合、支、表 (也称荒) 和象。五石对应五气、五化、五味和五音等的系统理论, 与我国传统的五行学说有着惊人的一致, 这充分地说明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大地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并不能说五行论是汉族发明的, 五石论是羌族首创的,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无论是血缘还是文化, 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文化的交融并不代表各族群的文化已经全然同化,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论所反映出来的独特认识就是羌族传统哲学理论的特色之一。
注:表中天干、地支的五行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争议甚大;表中列举了地支在中周学说的两种分类法。
2.2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的基本概念
以五行生克运动所形成的变化规律, 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最基本的规律。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是利用“零一二三四”这五个数字所代表的五个数组的无穷数字来配合五行“土水火金木”, 把大自然、社会和人体结构机能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对世界事物进行普遍联系和演绎解读的理论体系, 如表1所示。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中, 五行与数字相对应的说法也很多, 其中最权威、最具代表性且最被认同的是周易、河图洛书中的分类。但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中, 以五行对数字进行分类与易经、河图洛书 (刘牧版) 所代表的传统哲学理论里的相关归类并不完全一致, 主要区别是五行之“金”和“木”对应数系上的刚好对调, 即中医理论里“木”和“金”对应的数系分别是中周学说里“金”和“木”所对应的数系。
周五行理论在不同的实际应用中, 所用的名称有所不同, 包涵相克意义的名称“周五行土水火金木”、“周五行零一二三四”、“周五石廿合支表象”和“周五石廿六支八四”比较常用。一般上, 在与“中阴阳零一”并称时, 使用的名称约定为“周五行零一二三四”。在其它方面当需要用到周五行“廿六支八四”表达数量时, 可以把五行之名按其所内涵的数量进行重新排序, 如按从小到大顺序排成“四六八支廿”, 按五行相生顺序排成“廿八六四支”。土水火金木代表的是五行的五个体系, 而五石可以理解为五行中的特殊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部分, 所以“廿石、合石、支石、表石和象石”不应该称为“廿土、合水、支火、表金和象木”, 但土水火金木可以结合初始自然数命名为:“元土 (五土) 、一水、二火、三金和四木”。另外, “廿石、合石、支石、表石和象石”相对于“廿石、六石、支石、八石和四石”在概念上和应用上更容易大众化, 因为把二十、六、十二、八和四这个五个数字进行数名化后, 既保留了五石廿六支八四本身代表的数量含义, 也避免了在五行生克等应用中出现的数量逻辑关系上的错乱, 如“支石生四石”、“四石生六石”、“八石克四石”等容易与数学计算里的数量关系相混淆。
2.3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的基本内容
在五行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类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等方面, 周五行与中医传统五行学说在内容上高度一致, 在应用上并无本质区别。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最大的特点当是它把所有的整数排成了与五行刚好相对应, 五数中每一个数刚好在一个尾数相同的数组 (数字循环排列形成的组) 里。在一个数组里, 阴数 (偶数、双数) 和阳数 (奇数、单数) 恰好相隔出现, 形成阴阳配对和阴阳平衡。
中周学说里“〇、一、二、三、四”或“廿、六、支、八、四”所在的组分别是“土、水、火、金、木”如图1所示。根据五行生克规律, 可以对应地得出自然数列所代表的行数之间存在相邻数相克的关系:即〇克一、一克二、二克三、三克四……循环不止。这里“克”是指相互制约, 相邻五行刚好阴阳相隔, 阴数与阳数相克正是阴阳制约规律在五行理论里的体现。同样, 根据五行对应规律, 自然数列所代表的行数之间存在间隔数相生的关系:即〇为二所生, 二为四所生……丨为三所生、三为五所生……所至无穷。阴和阳总是具有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以维持其特性的趋势和力量, 这是阴阳对立制约、五行阴阳相克的根本原因。阴和阴、阳和阳具有同性分合的性质, 即阴可以分阴、阳可以分阳、阴可以融阴、阳可以融阳, 阴阳的相分相合是阴阳交感、五行相生的内在机理。阴和阳总是在自身属性方面具有无限资生、衍化和扩张的趋向, 即在量方面具有持续发展的性质, 阴数生阴数或阳数生阳数正是阴阳这一性质的体现。
廿土稼穑, 六 (合) 水润下, 支火炎上, 八 (表) 金从革, 四 (象) 木曲直。“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土为万物之母, 故土为五周之中。土既为五数最大之廿, “土载四行”, 生化、承载与受纳。土也为无极元始之零, 衍化出四行。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共生万物。这与《道德经》里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意义上是相吻合的。但要指出的是, 前后两套数字所指代的意义并非完全一致。前者数字主要是用作符号的, 表示数名的涵义;而后者数字具有表示数序和数量的双重含义:“道生一”是指“道”产生了“第一之一极”;“一生二”是指“第一之一极”衍生了“第二的二性 (阴和阳) ”, “二生三”是指“第二的二性”内含“第三之三力 (阴和阴之力、阳和阳之力、阴和阳之力) ”, 阴阴相生 (包括分和合) 相斥、阳阳相生 (包括分和合) 相斥以及阴阳相克相吸三种力量的作用产生了能量与空间 (宇) , 造成了无穷的变化, 形成了万事万物 (可以理解为第四之“族、万物”) 。当然, 也有学者把“二生三”中的“三”理解成五行之“多”, 并认为“三生万物”即五行生万物。另外, “生”字在不同的论述中, 表达的意思并不一样, 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解与应用。“五行相生”中的“生”是指“演化”, 不能彻底等同于母生子关系中的“生育”;而“道生一”中的“生”是指“出现”, 强调一种承前的联系, 与“五行相生”中“生”并不完全同义。视物角度与表达方法上的区别并不影响规律的统一性, 两者所论述的宇宙真理是一样的。
2.4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的在医药与养生学中的应用
周论 (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贯穿了中周医药与养生学的各个方面。
2.4.1 说明人体的结构 (内周身与外周身) 和生理功能
人体的构成包括了“中 (零一) ”和“周 (零一二三四) ”, 中为中心元神, 周包括内周身和外周身。内周身包括组织结构包括廿经 (二十经络) 、六道 (六管道) 、支藏 (十二脏腑) 、八器和四质, 分属五行。与传统中医五行学说略有不同的是, 周五行理论中的十二脏腑归属于五行中的火, 而六脏六腑中的五脏五腑又分别归属五行 (详见表1) , 这是中周学说“五行之内仍分五行”的无限包含哲学思想体现。人体的外周身是指附于人体周围的五个充满能量物质的热场, 称为外周天、五周天, 是保护内周身特别是中心元神的精微物质, 由炁所组成的。炁是气的能量聚合体, 尽管比气的体积大, 但仍然极端细微, 非俗家所能感知。如果说人的肉体是有形之体, 那么外周天就是人的无形之体, 也是人的必然构成部分, 是客观的存在。外周天分别为土、水、火、金、木, 环绕人体, 与人体直接以“外经” (相对于体内二十经脉而言) 连通。外周天与人体连通的外经数量多寡不一, 土周天之外经有二十, 连通于形体二十经络;水周天之外经有六, 连通于身体六管道;火周天之外经有十二, 连通于十二脏腑;金周天外经有八, 连通于八器;木周天之外经有四, 连通于四质。外周天也与外界大自然相连接, 可传递精微物质和能量。
2.4.2 阐释人体的病因病理变化和诊断辨算特点
病因大体分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内伤情志、内生二十虚、内伤六邪、内伤十二瘀、内伤八痰、内伤四食;外因主要有二十毒、六淫、十二虫、八疫、四伤。病机分为内中周病机和外周天病机, 内中周病机包括元神病机和内周身 (廿经、六道、支藏、八器和四质) 病机, 外周天病机是指人之有形躯体以及形体之外的“气周” (能量场) 与“天” (大自然、宇宙) 出现沟通障碍而形成的病理机制。
在中周医药与养生学说中的诊断思想分为中心元神诊断和五行周身诊断。元神诊断相类于现代的心理咨询、精神诊断;周身诊断的意义则相当现代普通诊断学意义上对伤病的识别与判断, 其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问闻切望, 具体体现在“廿问六听支望八摸四嗅”之中。此五诊法又分别称为廿石诊、合石诊、支石诊、表石诊和象石诊。
中周理论下的审机和辨证, 也称为辨算、算辨, 算为审机, 辨为辨证。寒热虚实是阴阳理论在辨证中的延伸, 可以视为总纲;但由于没有结合具体的病位, 所以并不能在直接应用到理法方药当中来。结合形体病位的五周辨算分别称为廿经辨、六道辨、支藏辨、八器辨和四质辨, 对应证为廿石证、合石证、支石证、表石证和象石证, 结合周五行规律的五种辨证方法互为补充, 共同形成中周医药与养生学的辨算体系。
2.4.3 指导药方的应用和疾病的养生康复
中周论认为药有中气和外性, 中气是指药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它药物的特质, 而外性是指药物表现出来外在性能, 包括二十归经、六向 (升降浮沉收散) 、十二功 (汗和散清温通补泻吐下消燥) 、八味 (甘淡苦酸涩咸辛辣) 和四气 (寒凉温热) 、。二十归经是指一种药物对某一或几经 (包括其连属的脏器即十二脏腑与八器) 发生明显的选择性靶作用的特性。对于药物的毒性, 根据其作用于周身不同对象所产生毒性大小的不同, 可以分为土毒性、金毒性、水毒性、木毒性和火毒性。这是根据药物毒性对二十经络、六管道、十二脏腑、八器和四质的亲和力差异即毒性作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系统所产生反应的不同程度而进行分类。药物毒性的大小对机体内周身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趋向性作用, 一般认为:无毒治周身, 微毒留四质, 小毒进八器, 常毒入脏腑, 大毒贯六道, 巨毒窜经络, 极毒格元神。
方剂组成的指导思想也有中阴阳零一与周五行廿四六八支的理论, “中阴阳零一”是指方剂本身所固有的气与阴阳属性;“周五石廿六支八四”之义涵盖了方剂组成的理念、方法和功用, 包括方剂的二十归经、六变、十二功、八配和四成。六变是指方剂应用时可有组方思想、药味加减、同药制法、同药用量、同方剂型和煎服方这六种变化 (药制变化是指同一味药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有异的变化) 。八配是指在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八种性效体现, 包括:共升效、被升效、共降效、被降效、共减毒、被减毒、共加毒和被加毒, 这里“被”的意思是指其中一味或部分药物的某些特性被反应出来, 但整个方剂的在治疗作用、副作用和毒性作用等方面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质变;八配的理念, 类似于传统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相畏和相反等概念的意义, 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描述整个方剂的配合后特征, 而后者常指两味药配伍后产生功效上的相互作用。四成是指方剂中君臣佐使组成原则, 与传统中医里相关的理论相类。二十归经和十二功在方剂中的意义与其在单味药物里的意义相同, 认为药和方剂都有相应的二十经归属和十二类功用的特性, 两者紧密结合而形成独特的羌医药方分类体系。
3 中论与周论的相互关系
中周的“中”是阴阳“零一” (其名为“元”) , “周”是五行土水火金木, 又称“五行零一二三四”、“五石廿六支八四”或称“五石廿合支表象”。而在五行之内, 亦有其“中”, 此“中”为土 (其名为“廿”) , 这是相对于金水木火而言的。周五行里土居中, 是中周哲学里“中之内有五行, 五行之内亦有中”的包涵特性体现。而在周五行之内, 二十经相对于六管道、十二脏腑、八器和四质而言, 当属土;但廿经之内十二正经 (十二脏腑经) 当属火, 而奇经八脉 (八器经) 当属金;而十二正经中, 十二脏腑经中的脾经与胃经属土, 肺与大肠经属金……可见, 周五行里存在着“五行之内包含五行”, 这与“中之内有五行, 五行之内亦有中”的规律一样, 都是中周学说无限包含哲学思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战国·佚名.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7 (6) .
[2]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 .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8) .
[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影印本) , 1995 (1) .
[5]清·张志聪, 集注.方春阳, 等点校.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 (1) .
[6]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5) .
[7]覃荣周.羌医大师与羌医药传承导师在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 (一) [J].广东蚕业, 2016, 50 (4) :42-44.
[8]元字元道.蔡氏祖传中周羌医经[EB/OL].字道中周网中京洛都西京长安站, http://zjldxjca.zyy01zwx01234.lyhmzxsyjzyzdt wx4444333221001234.zidao.wang/s?wd=;, 2013-01-23.
[9]刘建钊, 王莉, 蔡光正, 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 (01) .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曾向旅美侨胞提出三点希望,其中一点是大家积极主动宣介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他还曾强调,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务院今年四月发布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侨办与海外侨团携手同心启动实施“海外惠侨工程”,支持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互助中心”,其中就有推进华文教育发展、弘扬中医养生文化方面的内容。
参会期间,马烈光与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主席江永生(本刊2014年第一期封面人物)等与会嘉宾畅谈中华药文化。裘援平见此情景过来询问,得知马烈光是顶级中医养生专家,高兴地攀谈起来。她希望马烈光积极参与侨办、侨联举行的活动,利用侨界搭建的平台,为传播和弘扬中医养生文化多做贡献。她赞赏马烈光主编《养生杂志》,向马烈光索要名片,愉快地与马烈光合影留念。(蓉中医)
(责编 冯春富)
2、现代男性最需要的食物:沙司、牡蛎、椰菜、花生酱和西瓜。现代女性最需要的食物:番木瓜果、亚麻仁、豆腐、牛肉和羽衣甘蓝。
3、养生贵在养心,要做到四点:一豁达,二潇洒,三宽容,四厚道。要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甚至是疾病等,使自己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心态。
4、吃水果要讲究时间。早上最宜苹果、梨、葡萄。餐前别吃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柿子。饭后应选菠萝、木瓜、猕猴桃、橘子、山楂。夜宵安神吃桂圆。
5、人参硬不好切时不可用水浸泡,可用纱布蘸温水包住药材使其润湿,或者用电炉子的余热烘烤让它软化,或者用纱布蘸凉水放冰箱里隔天就会变软。
6、病痛,伤痛,令你疼痛,令我心痛,问问医生怎么弄?医生有良言相送:平时多运动,脾气不要太冲否则灵丹妙药都不管用。祝你早日康复!
7、人生在世,谁学不伤个风,感个冒?不要哭不要闹,打一针,吃点药,健康之神马上到!看看短信,微笑微笑,早日康复,生活美妙!
8、防手脚干裂简易方法:冬季手脚易干裂,每天可将剩茶水兑些热水泡手脚约10分钟,坚持一周,皮肤那即可光滑如初。
9、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不勉不强心平气和则百病消,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10、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的主因。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
11、养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紊事,对内扰血气使失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12、健康养生要注意: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饮食要控制不能过量,过量会成为体内垃圾负担。适量运动也有助于血气运行。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中心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略
成员:略
二、工作计划
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4场次,中心2场次,共计18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浓郁、脍炙人口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内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4、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
在社区开展居民相关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需要建立效益评估标准,以此确定和评价开展服务活动的效果,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它们的标准是居民是否对应用中医药提高保健意识有明显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有显著下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提高,参加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积极性有较大增加等等。
三、实施方案
1、我们要高度重视把中医预防和养生保健纳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计划中,实行“一票否决权”,做到有人分管、有人专管、年头有计划、平时勤督查、年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
2、主要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讲座、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处方,配合晨(晚)练组织开展有益的保健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和集体舞等,以多种形式向各个层次的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传、传授养生保健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3、针对目前存在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处方偏少,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率不高,居民的受益面不够等情况,我们要把它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开展,使中医药综合服务效果在社区发挥更大的效果。
加强“治未病”理论体系的系统继承与研究;积极运用系统科学原理结合中医整体观及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认知健康状态及其测量与评估;开展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模式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度评估;发展“医产学研用”联盟,积极培育科技转化机构。
什么是中医体质检测评估? 谁适合做测评?
阴虚、阳虚、痰湿还是湿热、血瘀,不同体质让人们反映出来的特点各不相同;
骨骼、经络、经筋、脏腑,是什么让我们不舒服?让我们久病不愈?
三高、亚健康、易疲劳,是病理性的还是生活方式不良的恶果?
不同的体质如何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中医体质检测评估告诉你问题的根源和获得健康的正确方法。
久病不愈,想通过中医检测方式追寻病症根源的人们
想全面了解自身体质状况及目前健康状况,以便有效调理身体的人们
习惯定期体检,但无法从体检报告上找到如何获取健康的方法的人们
中医体质检测评估的特点如何做中医体质检测评估?
综合:全面检测您的体质情况,从根本上找出影响健康的因素;
深入:不仅仅说明目前的身体状态,更能反应出身体素质的基本情况;
主动:在给出检测报告的同时,还提出中医治疗与养生的建议;
长期:一次体检结果,长期有效,在坚持中医调养的情况下,每三四年做一次健康恢复状况检查即可。
先查脊椎,了解主要的和长期的疾病隐患;
再查经络,看看各条经络是否畅通,气血运行是否存在障碍;
望闻问切,全面细致地探查身体的健康状态和健康隐患;
综合评估,给出中医调养建议,包括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和最佳的治疗方案。
西医体质检查:通过一定的仪器手段检测身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质检查:应用望闻问切的基本方法,了解体检者身体的基本状况,五脏是否平衡、体质是否虚盛、湿寒、饮食是否合理、二便是否通畅。通过中医骨科触诊手法了解体检者脊柱及身体骨骼是否正常或患有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及关节疾病),了解经络是否通畅、韧带肌肉状况等
健康教育是指我们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语言、文字、图片、幻灯、讲座)指导病人或家属预防、消除或减轻疾病发展的过程,在临床中已形成制度。我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中医医院,更需要护士有机地运用中西医护理知识面对患者,发扬中医特色,使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知识指导,了解中医知识,增加自我防护、保健意识。现将工作中总结的经验陈列如下。
1首先自己要了解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以及中医护理的哲学基础、基础理论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2关心体贴病人,把病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
2.1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了解病人所需,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例如:病人表现神昏烦躁、面色红赤、恶热喜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尖红、苔黄、脉数,则属热证,病位在心;表现纳呆腹胀、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则属寒证,病位在脾胃;精神萎靡不振、声低气短息微、腰痛喜按,属虚证,病位在肾;声高气壮息粗,腹痛剧烈拒按,舌苔厚腻,脉实有力属实证,病位在大肠。同时,要了解发病原因是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有关,还是因“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或由于饮食、劳倦、外伤所致。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临床表现能运用中医理论正确判断。
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提高观察能力,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具有中医特色的评估技能。
2.2中医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其诊断范围必须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例如: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知识缺乏/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等。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更全面、细致地反映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关于营养代谢方面的,可以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热有关。以此类推,可根据病人的证候提出各种饮食的需要。
如:滋阴饮食的需要/与肝肾阴虚有关,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进食枸杞子、百合、党参、麦冬等;又如: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便秘问题,如指导病人饮食不宜过于辛辣、每日适当活动,可做揉腹运动等。
关于体温方面,可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肢冷等,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关于睡眠方面,可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不和等,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也可更有针对性。
2.3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在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时,应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开展辨证施护,应用中医传统技术,才能使护理对象获得真正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举例:护理诊断:体温升高(恶寒发热)/与外感风寒有关;健康教育:
(1)向病人讲解外感病须卧床休息的意义。
(2)向病人及家属宣教解表药的服法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
(3)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热退汗后应及时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被,防止病情加重。
(4)指导病人及家属调配饮食。
2.4评价在对病人实施一系列措施及健康指导后,需评价患者掌握了多少,为其解决了多少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便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
3其他指导
3.1中药煎煮方法汤剂的煎煮从用具、用水、火候、方法都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如煎药用具是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煎煮方法是先将药材浸泡30~60min,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2次,第2次煎煮加水量为第1次的1/3~1/2,2次煎液混合后分2次服用。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min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min。
3.2中药服法及服药时间汤剂宜温服,丸剂用温开水送服,散剂用蜂蜜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冲剂、膏剂用开水冲服,糖浆剂直接吞服,服后10min内不宜饮水。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驱虫药宜空腹服。
3.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一般而言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宜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者忌食胡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疮疡、皮肤病病人应忌食鱼、虾、蟹等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4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人体正气强弱与抗病能力密切相关《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调养正气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关键。
3.4.1重视精神调养做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安宁,少私心而不贪欲,喜怒而不妄发,修德养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如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氛围等。
3.4.2注意饮食起居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
3.4.3加强身体锻炼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工作中将中、西医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病人的饮食、起居、治疗,能使疾病的“三分治、七分养”得到很好的印证,更加树立了医院的中医特色,这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实践。
预防保健科20**年工作计划
按照医院工作精神和市疾控中心相关要求,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预防保健科工作计划。预防保健科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传染病监测报告、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职工保健工作,具体如下:
一、传染病监测报告
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以控制突发疫情为重点,以保证传染病监测上报率为基础,切实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完善奖惩制度,扎实推进工作。
1、传染病病例报告:继续实行“首诊负责制”,责任报告人在首次发现或诊断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并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上报。对有漏报、迟报、瞒报者,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经济处罚。
2、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根据疫情需要,实行即时网络直报和每日网络直报制度,预防保健科设立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每日到各病区、诊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将临床科室上报结果与检验科、放射科上报结果进行比对,汇总后上报。
3、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及反馈:每月底对当月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反馈至主管院长及医务科、感染办、门诊办等相关部门。
4、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定详细计划,从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和病例监测等方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5、认真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1、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积极配合计免部门,做好辖区内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
2、深入了解医院妇产科、儿科的工作动态,做好出生申报、妇幼工作的月报、季报、年报等各项工作。
3、利用“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和“母乳喂养宣传日”,积极进行妇幼知识的宣传工作。
三、健康教育工作
1、公众健康教育:利用院内外健康教育版面,做好公共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的宣教,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生活理念,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院内健康教育版面每两月更新一次,院外版面根据相关部门要求随时更新。
2、个体健康教育:通过对门诊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对住院病人进行全程健康宣教(入院宣教、住院期间宣教、出院指导和即时指导)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强的疾病知识,加强对病人的个体宣教。
3、社区健康宣教:与相关科室配合,利用“世界保健日”、“结核病防治日”、碘缺乏防治日、世界无烟日、艾滋病日等,深入社区进行健康宣教,服务群众的同时,宣传我院技术、服务等优势。
4、撰写“保健小知识”、“健康常识”等文章,通过医院网站向群众传播健康教育知识。
四、职工保健工作
1、组织好职工体检工作,对每次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
2、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在职职工关注自身健康,医院职工缺少的不是健康知识,而是对健康的关注;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职工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时间,远离“亚健康状态”。
3、与老干科、全科医疗科密切配合,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医疗服务工作。
五、认真落实执行医院和疾控部门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预防保健科
传统文化与养生有感
传统文化与养生课程是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医。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一些影视作品,更是对中医充满了巨大的兴趣,所以就选择了这么课程,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在课程学习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曾接触的东西。中医养生的神奇之处,看上去非常的简单,但其中运用了不少中医养生的知识与理论,不同体质的人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是不同的。阴阳的调和是极为重要的。人体平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表象,其根本就是人体内部“气”的原因。阴盛,阴虚,阳盛,阳虚,这些都是不同的表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我感觉中医与西医相比,其精髓不是吃中药,而是中医的先知先觉,可以防患于未然,以小见大。从一些小的病症能看出潜在的大病灶,从而尽早的采取一些养生调节的办法,防患于未然。而且中医讲究顺其自然。比如人体的排毒,如果出疹子的话,西医的作法往往是同过药物,压制疹子的夸大,从而进一步消除。然后中医的作法却相反,中医理论认为,出疹子是人体排毒的一种表现,有利于身体内在的平衡,可以防大病是,所以中医会让它将体内毒素发出来,而不是抑制。
中医自古以来就讲的非常清楚,春季、秋季、夏季都可以晚睡早起,但这个晚睡早起也是指子时以前一定要睡啊。冬季呢,早上可以稍微晚一点,冬季比较寒,太寒了以后就把阳给抵消了。寒是阴,拒寒的话你这个阳就弱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要随着太阳起。冬天进补也是一个好的时机,自然界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跟自然界一样,是吃补的时候,因为冬天才能收藏,才能吃,夏天吃了白费,因为它会发掉的在美国,一个朋友的小孩儿很胖,每天喝饮料,喝橘汁,结果越喝越渴。我劝告他不要喝饮料,喝白开水。后来他开始喝白开水,现在有十四、十五岁了,后来他觉得白开水好喝,为什么,因为真正解渴的是白开水。所以在中国饮食上“饮”字非常重要。好比泡茶,中医讲的是用“清汤”,清汤就是滚开的开水,中医有句话叫做:清阳开上壳。”开上壳”就是升阳,补你阳气,长久下去,对身体会有好处的。
1 中周学说的基本哲学理论及人体观
中周论 (中周学说) 是羌医药学的基本哲学理论, 包括中阴阳零一论和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羌医常称为周五石廿合支表象理论) 。中阴阳零一论认为宇宙由无极 (零, 真无) 之阴生有极 (一) 之阳, 阳 (一) 化气 (虚无, 无形) , 气聚成形生阴 (二) ;产生的有极世界里, 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无形之气可化有形之石, 精石是构筑世界有形万物的基础。阴阳 (零壹、黑白, 羌语称“尼核砒石依基”) 是物质的最基本属性, 阴阳生克斥吸的作用是宇宙万物变化的力、能本原。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也称周五行土水火金木理论或周五石廿合支表象理论) 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可以在阴阳二分归类基础上进一步归类为五行, 并且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规律, 这一规律与传统中医里的认识是一致的。周五行中, “零、一、二、三、四”对应的“土、水、火、金、木”或“廿石、合石、支石、表石、象石”, 相邻之行 (石) 间存在着相克的规律, 这是阴阳之间相互对立制约作用的体现;而间隔之行 (石) 间存在相生的规律, 是阴、阳同性分融作用的体现。
人体结构的组成包括“中” (阴阳零一) 和“周” (五行零一二三四、五石廿六支八四) , “中”为中心元神, “周”包括内周身和外周身。外周身并不能被一般人所观见, 只可通过道之修炼感知其存在, 所以这里阐述的有形周身就是指内周身。内周身的结构主要有廿经 (二十经络) 、六道 (六管道、赛米管道) 、支藏 (十二脏腑, 亦即六脏六腑) 、八器 (也有学者称为八腑) 和四质, 如表1所示。
*注:表中天干、地支的五行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争议甚大;表中列举了地支在中周学说的两种分类法。
2 中阴阳周五行理论对人体有形周身的认识
本研究团队成员发表的论文《五周变易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兼论中周学说与中医经典形体观之差异》中, 主要存在五行对应上的错误:五行土火木水金与五数的对应不是文中所述的四六八支廿, 而应是廿支四六八;所以, 五行土火木水金与内周身的对应分别是廿经、支藏 (十二脏腑) 、四质、六管道和八器, 与外周身的对应分别是土周天、火周天、木周天、水周天和金周天。特此修正, 并向读者致歉!以周五行零一二三四对应于土水火金木的顺序, 人体的内周身分别为廿经、六道、支藏、八器和四质, 大体上相类于现代医学中系统、器官、组织的次序。但在实践应用中却往往并不按这个五行相克的顺序来描述内周身结构, 而是先把人体最基本的组成物质 (四质) 放于最前, 然后是器官 (支藏与八官) , 再后是连属系统 (廿经与六道) 。
2.1 四质 (羌语称“革日杭”)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五周变易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兼论中周学说与中医经典形体观之差异》一文指出, 四质也称四相或四象, 包括气、津、血、精 (羌语称为莫斯、滋、萨、吉纳) 。四质是人体的组织组织, 构成器官 (支藏与八器) , 组成连属系统 (廿经与六道) , 并在器官、系统中运行, 维持它们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四质的特性如木之生发、条达, 故五行中属木。四质也有单独的连属体系, 与廿经六道、支藏八器一样, 具体的组织器官也可类似地分属五行 (见表2) , 当然这也是“中周之内有中周, 五行之里含五行”的中周哲学思想体现。四质气、津、血、精对应四季分别为春、秋、夏、冬, 对应四时分别为晨、昏、午、夜, 对应四气分别为温、凉、热、寒, 对应四君分别为兰、菊、竹、梅, 对应四向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2.2 支藏 (羌语称“禾朵尔牟合”) :六脏与六腑互为表里的六对器官
支是指地支, 共有十二;支字上“十”下“又”, “又”部包含有“二”的意思, 故支字之意表示十二。支藏是指人体中的十二个脏腑——六脏和六腑 (说见表2) 组成的体系。《五周变易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兼论中周学说与中医经典形体观之差异》一文归纳了支藏 (即十二脏腑、六脏六腑) 系统的组成, 特别说明了包膈 (包隔) 的概念、结构范围、生理功能以及所连属的组织、器官, 并谈及了包膈病理机制, 指出包膈及其相表里的三焦一起与传统中医里的五脏腑共同构成统一的六脏六腑体系, 并与后者一样具有“所主”、“之本”、“在体”、“其华”、“在”、“开窍”、“在志”和“在液”等内容构成的连属系统。文中提出包膈在志为惊, 对此, 当地学者也有不同意见, 认为包膈在志应为安 (泰然安定之意) 。
六脏包膈、脾、肾、心、肺和肝的六本是“膻中、仓禀、封藏、生、气、罢极”, 六职是“臣使、谏议、作强、君主、相傅、将军”, 六出是“喜乐、知周、伎巧、神明、治节、谋虑”, 所连结的六官是“下阴、口、耳、舌、鼻、目”, 连属的六体是“经、肉、骨、脉、皮、筋”, 外形的六华在于“腹、唇、发、面、毛、爪”, 所主六液为“尿、涎、唾、汗、涕、泪”。与六脏相表里的六腑是三焦、胃、膀胱、小肠、大肠、胆, 也分别有其六职“决渎、仓禀、州都、受盛、传导、中正”, 六出“水道、五味、津液、化物、变、决断”。
2.3 八器 (八辅, 羌语称“克尔嘎”) :内周形体之重器
八器包括脑与脊、卵和乳、胰共迎、髓同骨。在《五周变易理论认识里的人体有形周身———兼论中周学说与中医经典形体观之差异》一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八器概念, 八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结构特点, 八器与奇恒之腑的区别, 八器同奇经八脉 (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八络 (鸠尾、长强、阴交、命门、腹哀、头维、照海、申脉) 的连属关系, 八器的阴阳偏性 (脑卵胰髓偏阴, 脊乳迎骨偏阳) , 以及八器与人体、社会、大自然的系统归类。在已经提出的八器系统归类中, 有一些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例如八器与八卦 (坤、艮、兑、乾、坎、巽、震、离) 、八表 (正北、西北、东南、正南、正西、西南、东北、正东) 、八节 (冬至、立冬、立夏、夏至、秋分、立秋、立春、春分) 、八蜡 (先啬、猫虎、坊、司啬、农、水庸、昆虫、邮表畷) 等方面相对应的内容。
2.4 六管道 (羌语称“赛米萨喜居·依基”) :具有神灵通道的人体系统结构
六管道也称六道、六管, 是人体中内脏、肢体相通的管道, 有大有小, 有长有短, 运行四质, 沟通支藏, 连系八器, 交汇廿经。六道可以近似地被理解为现代解剖学上的系统结构, 物道的功能相当于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同样, 感道的功能相当于感官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 灵道的功能相当于神经系统的功能, 动道的功能相当于运动系统的功能, 调道的功能相当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 生道的功能相当于生殖系统的功能。若以较为粗略、模糊方式对六道功能进行概括, 可以认为, 物道主持气液固三态物质与零壹气化能量来源及其运输, 动道 (也称能道) 主理人体的运动, 感道主管人体的感觉、信息输入, 灵道主管意识与信息的运算与处理, 调道主控人体调节与免疫的调道, 生道维系种类生存血缘延续的生道, 其中生道又有阴阳之别。以上阐述仅仅是基于方便理解上的分类总结, 而实际每一个管道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 更不是完全独立的, 各个管道的功能都是复杂多样的, 它们之间相互支持。六道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种功能活动通常都由若干管道体系及其连属器官共同完成。
通过与现代医学对比可以看出, 羌医中周学说里十二管道的内容与当今科学特别是人体系统解剖学的相关结构认识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这可能是跟羌族古老而朴素的验尸习俗有关。
2.5 廿经 (羌语称“依虽·格惹”) :有形周身的无形结构
廿经是指手足三阴三阳经加上任脑脉、督脊脉、冲卵脉、带乳脉、阴维胰脉、阳维咽脉、阴蹻髓脉和阳蹻骨脉。二十经的组织结构、循行分布和功能特点与中医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相同, 不同的是, 中周医论里廿经的络脉与中医的十五络或十六络不同, 而是二十经皆有络脉, 其中十四经络脉与中医相同, 其余六脉各有络穴。另外, 中周医论里关于特定穴的规定也有其特别之处, 详见表3。
3 中周医论与中医经典形体观之异同
传统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 而在源于羌族聚居区的中周医论, 其哲学基础是中周学说, 核心内容就是“中阴阳零一·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中周学说的“中”论, 又称“零一”论, 与中医的阴阳理论在基本内容上别无二致;差异主要在于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羌医中周论比传统中医更强调了阴阳同性、异性之间的相生相斥、相克相吸的力量作用。中周学说的“周论”, 即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 也称五行“廿合支表象”理论, 与中医的五行理论在内容上主要的差别在于五行中的“金”“木”与五数对应上的不同;另外, 五行对五形等理论体现了中周论与传统中医理论在视物角度和表达形式两方面的差别。正是由于哲学理论上的同根性, 所以在对正常人体的认识等方面, 中周医论与中医学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中周四质学说与中医精气血津液理论是一致的。中周支藏理论相类于中医的藏象学说, 只是传统里常称的“五脏六腑”没有包括心包, 在中周医论强调了心包, 并对之概念进行了扩展而成了包膈。中周八器与中医奇恒之腑在结构系统中的地位相当, 但所组成的器官并不相同。中周廿经与中医经络在构成、分布、功能上是相同的, 但在经络、特定穴的总结归类的方法上有所区别。中周医论相对于传统中医学在具体的各部分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于是我们甚至可以认为, 羌族传统医学在本质上就是“羌族的中医学”。但正是由于中周医学相对于传统中医学在各方面的一点点细小差别的累积, 使得集自羌区的中周医论在整体上还是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与区域性, 体现出特色与价值。在对正常人体有形周身的认识方面, 中周医论里独创性的“六道 (塞米管道) ”学说是区别于传统中医的独特理论, 这使得中华传统医学内容更为丰富, 使得中华文明更显多元化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覃荣周.羌医大师与羌医药传承导师在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 (一) [J].广东蚕业, 2016, 50 (4) .
[2]覃荣周, 王琪林, 王莉, 等.中周医药与养生学的基本哲学理论—根于“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理论的医药与养生文化 (二) [J].广东蚕业, 2016, 50 (4) .
[3]元字元道.蔡氏祖传中周羌医经[EB/OL].字道网中京洛都西京长安站, http://zjldxjca.zyy01zwx01234.lyhmzxsyjzyzdtwx4444333221001234.zidao.wang/s?wd=, 2013 (01) .
[4]刘建钊, 王莉, 蔡光正, 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中阴阳零一周五行零一二三四[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 (01) .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题目】推荐阅读:
中医养生宣传策划文案11-01
第四章中医养生讲稿07-06
中医养生健康美容讲稿09-09
中医养生学复习资料09-23
立冬的中医养生及食物饮食10-18
临武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0-30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年度计划10-25
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浅谈10-06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0-16
中医院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试题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