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精选8篇)
绰号又称诨号、诨名、混号等,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有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1]绰号现象,自古有之。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对绰号论述道:“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亦。”[2]在中学校园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绰号文化现象。笔者试就对汕头某中学调查的基础上,就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作粗浅的探析,希冀能给中学学生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一、五花八门的中学校园教师绰号
汕头某中学共有2000多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该中学的学生也与其他学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给老师起绰号的文化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
1.姓名演绎类
有很多中学教师的绰号与自己的姓名有关。这是由于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主要根据其名字的谐音,即利用语言中字与字、词与词音同、音近的现象,表达出语言运用者意欲传递的信息[3],或选择姓名中的某个字进行联想扩展,从而选择了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语代替,时间一长,就成了该教师的绰号。如姓“袁”的老师就成了“猿猴”;有位老师叫“胡锋”,有的学生就叫他“蜜蜂”,或者干脆叫他“bee”。有个学生还编了顺口溜“葫芦蜂,蜂葫芦,葫芦里面小蜜蜂,看到大头蜂,叮了一口红通通。”有一女老师叫“崔尚金”,学生想到了不知哪部韩剧中的人物“崔尚宫”,因而得号“娘娘”。
2.个性特征类
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地理卢”(地理老师姓卢)、“数学林”(数学老师姓林)等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苏联猪”(体型胖且矮)、“86”(身高1.86米)、“狼眼”(白眼珠多、黑眼珠少)、“大公鸡”(经常大声叫)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研究”等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冰山老妖”(教龄长,不拘言笑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孙大炮”(喜欢吹牛)等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喜欢熬夜)、“油条”(喜欢吃油条)等等。
3.灵感顿悟类
灵感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4]。中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强,创意大胆新奇,往往能够采用出乎意料和超乎正常语法规则的方法,自由组合,另类搭配,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绰号,它往往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种类型的绰号在中学校园中比较少见,它很难与某位老师的个人特征联系上。例如课间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玩耍,当说到某位老师时,个别学生灵感突然爆发,将交谈的内容与某位老师联系起来,在得到在场学生的认可时,一个毫不相干的绰号便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某位老师的头上。
4.潮汕方言类
语言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性特点,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5]。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粤东一带的闽方言,旧时称潮州话或潮州方言,也称为汕头话或汕头方言[6]。汕头该中学的学生全部来自潮汕地区,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也不乏有许多以潮汕方言所起的绰号。如“虾虾”(动作举止缓慢柔弱)、“侯秋”(大胡子)、“姿娘型”(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老师)、“眯目”(小眼睛)、“鲤姑”(身胖眼大的女人)、“白仁”(过于老实)、“尖嘴”(长相不雅,嘴有点凸)、“老咸”(为人吝啬)、“臭嘴”(经常批评学生)等等。
二、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受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给老师起绰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中学生的生长、发展的心理和环境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细究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7]。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学生不给老师起绰号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相对较少,各个中学的管理层对这一问题大多是以漠视态度对待,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正确处理教师绰号文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发展。
2.家庭管教的不当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重要的模范,对中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有些中学生家庭教育不当,出现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的管教方式,过于关心身体健康而未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以及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养成中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从而导致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的泛滥。
3.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样化,使中学生产生疑惑和焦虑,并引发了各种情感障碍行为。由于中学生的鉴别和筛选能力不强,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负面文化的影响也被中学生大量接纳和吸收,扭曲了他们的道德观,混淆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并模仿其中,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这种情感特征便流露在他们给老师起的绰号中。
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稳定性、成熟度仍较低,易感性高而承受力弱,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甚至对是非、美丑观念辨别不清,为人处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上的缺失。学生们给教师起绰号,特别是起一些带有贬义的绰号,嘲笑、挖苦、捉弄教师的行为,正是他们天真幼稚、单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好奇、取乐,根本考虑不到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体会不到起绰号给老师带来的痛苦及不良情绪。
三、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应对的措施
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已成为中学校园里的“牛皮癣”。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既是一个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层面问题,也是一个关系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
1.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用语的习惯
给老师取绰号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学生的教养、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标志之一,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勒文森指出:“对人的尊敬只有通过采用以示尊敬的语言形式来表达。”[8]而恶意绰号、低俗绰号则折射出当今一些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文明素养不足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导孩子理解他的感情,体谅他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与老师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家长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无时不刻给他们做出榜样,从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么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意义。”[9]所以,家长应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中学生受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很大,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往往将使用流行语作为衡量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的水平和增添语言活力的方式。但新生事物中也不乏未经筛选的糟粕,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鉴别文明用词、剔除脏污语言,并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这是消除中学生给老师起恶意、低俗绰号的关键一步。
2.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
学生给教师起绰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需求的饥渴,反映出他们迫切要求与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绰号代表了教师给予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面,代表了教师最典型的特征。它是映射师生关系的现状,蕴涵许多教育与心理活动信息的学生心理作品,透射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正确、理智、冷静、积极的态度不仅符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的教师形象,而且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自己担当的教育责任和祖国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要以高尚的情操和师德去影响和塑造中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引导、善待中学生,对中学生保持同情、友善、信任和尊重。发现学生给教师起不文明的绰号后,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要以轻松、宽容、和蔼的态度在班上对绰号进行仔细分析,公开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教师,都有发展不完备、不成熟的地方,大家都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教师也应该坦率地告诉学生教师对自己绰号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分析绰号给教师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那些贬义的绰号给教师带来的各种消极的影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学会人际沟通,不能逞一时之乐,不经意间做出伤害老师感情的事,否则后果会十分严重。
3.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或喊绰号经常发生的场所依次是教室、操场和走廊等地,时间多集中于课间休息,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常发场合的监督,如注意课间中学生的活动,设立专职的课间活动监察员等,避免出现监管盲区。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室行为守则,学校的管理层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给老师起绰号这一文化现象,要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周、板报、校报、家长会、专题演出等形式,宣传文明用语的规定,促进安全、文明校园气氛的形成,优化学校软环境。一般认为,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应比同龄人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但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调查结果表明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净化中学生言语,注重对中学生言语艺术的培养十分必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忽视中学生的言语培养,一个出口成“脏”的学生,很难说他有较高素质。
参考文献
一、师范生与教师人格
(一) 人格与教师人格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 学术界基本认同其原意是演员为扮演角色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 (mask) 。“人格”一词历经千年, 具有很多引申的含义。到了现代, 人格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性范畴, 更是被生物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许多学科所共同关注。在关于人格的研究上, 生物学以人的体格为基本内容, 法学以人的资格为基本内容, 社会学和心理学以人的规格、样式为基本内容, 伦理学以人的品格为其内容, 哲学以人的主体性资格为其内容[1]。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的人格结构包括三个维度, 即倾向系统、特征系统和调节系统。人格具有可塑性, 在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由于个人主体在社会中的经历、地位、所受教育及主观努力的不同, 便会形成不同素质的人格[2]。
人格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 当然也会带有个体所从事的职业的烙印, 不同职业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教师也有其独特的教师人格。所谓教师人格, 是指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为胜任其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比如, “为人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教师人格的经典要求。有人将教师的人格特征, 具体化为以下要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倾向性、情感特征、意志品质、认知方式[3]。
(二) 师范生教师人格之必要性
健全的人格是优秀教师的重要特征。Ryans (1960) 、Rushton (1960) 、万云英 (1981) 、韩进之 (1989) 等人,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教师的人格特征, 结果证明优秀教师的人格特点是:坚定自信、意志顽强;冷静沉着、深思熟虑;兴趣广泛、幽默风趣;愉快活泼、聪慧豁达;机智严谨、果断刚毅;民主公正、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助人为乐等。Rollett (1992) 调查欧美102名优秀教师后发现, 这些教师都具有自信、乐观、热情等人格特点, Kelchtermans (1992) 则用“专业自我” (prefessional self) 来说明人格特征对教学行为的重要影响[4]。
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因为教师“在教学和教养过程中涉及儿童整个人格, 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5]。对学生而言, 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法代替的强大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还有研究表明, 教师有否健康的自我认识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能否经历积极的成长[6]。
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心理发展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 作为师范生的职前专业化培育机构的高师院校, 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人格尤为重要。
(三) 师范生教师人格之内容
师范生教师人格的培养应当以优秀教师人格为范型, 优秀教师人格特质决定了师范生教师人格培育的内容。丁之奇等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优秀中学教师进行研究发现,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情绪稳定、有恒负责、现实、合乎成规、自主、当机立断、心平气和、自律严谨, 这些是优秀中学教师的良好人格品质。韩进之把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总结为:热忱关怀、真诚坦率、胸怀宽阔、作风民主、客观公正、自信心强、耐心细致、坚韧果断、热爱教育事业。刘恩允等认为, 教师人格的特质应该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倾向性、情感特征、意志品质和认知方式等六个方面, 并据此结构, 将教师人格特征进行了具体化的分析和描述[7]。
二、高师校园文化与师范生教师人格的关系
(一)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高校校园中的人、事、物在交互作用、多边互动中生成的一种文化生态和精神场域, 是师生社群共同构筑的以教育学习活动为内线的独特文化景观[8]。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不同的层面。高校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校内建筑、教研设备、道路设施、配套景观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 物质文化是基础, 精神文化是核心, 制度文化是保障。
一般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有三: (1) 亚文化性。它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青年区域文化、次属文化, 它与主流文化的基本倾向一致。 (2) 隐蔽性。作为一种环境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通过潜在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陶冶大学生, 学生通过耳濡目染, 心灵得到感染, 情操得到陶冶。 (3) 教育性。任何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都具有教育性, 遵循一定的教育目的, 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牢固而深刻, 具有持久性, 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而高师院校校园文化还有其独特性: (1) 先进性。高师院校作为“教师的摇篮”———教师职前教育机构, 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传播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 又由于主体的高层次性, 传播的是高层次的先进文化。 (2) 示范性 (导向性) 。高师院校通过崇高的校园精神、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校园文化活动, 发挥示范性作用。
高等师范院校以优秀教师人格为蓝本, 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特别是精神文化中渗透对师范生教师人格构建的基本要求。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能不断提升师范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力求通过校园文化来浸润、熏陶师范生, 使得师范生的人格师范化。
(二) 高师校园文化对师范生教师人格培养的影响
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部鲜活的教师教育教材,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育因素。从时间轴上分析, 文化有新旧之分, 对每一个个体, 都有“我过去是谁”、“我现在是谁”和“我将来是谁”的身份差别;从类别轴上分析, 各种不同的文化具有“文化间性”, 有自己和他者之分。因此, 师范生是带着“我过去是谁”的身份走进高师院校, 在学校中用“我现在是谁”来消解“自己”与教师职业文化这一“他者”之间的间性。而消解的方式是通过文化身份的自身认同。因此, 师范生对高师校园文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决定其教师人格的生成,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意义性”是其获得文化身份认同的途径。
埃里克森认为, 对青少年而言, 认同与角色的混淆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危机, 必须把新角色逐步加入到旧角色里去, 才能促进他们的自我认同。此时, 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缺乏主动和自信, 将不能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 从而在活动中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在推进师范生悦纳新角色、促进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1. 从“我过去是谁”走向“我现在是谁”。
高校校园文化对师范生具有陶冶、导向功能。高师院校通过向师范生宣传如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校训校风、大学精神等, 消解师范生“我过去是谁”与“我现在是谁”之间的文化间性, 帮助其建立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来使师范生的行为趋同化, 并协调各种冲突因素, 从而整合出师范生的“文化完形”。个体在这完形中总是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关系:天生适应, 不适应却努力去适应, 天生对立[9]。
2. 从“我现在是谁”走向“我将来是谁”。
“我现在是谁”是从“我过去是谁”向“我将来是谁”的过渡。作为师范生职前专业化路径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借助于校园生活来“复活”专业知识, 建立“意义性”, 引导师范生对教师文化的身份认同, 促进师范生的社会化, 从而真正适应教师文化。
三、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师范生教师人格的培养
师范院校要想培养品学兼优和有健全教师人格的师范生, 必须立足建设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一) 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
利用静态或动态的手段, 如创造物质文化环境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通过一种“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方式, 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自然地体现教育的内涵和师表文化, 例如, 通过“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本教材、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促进师范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 利用典型带动, 倡导优秀教师人格特性
师范院校教师的治学和育人之“风”对师范生的人格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秀毕业生资源, 同龄人的经历更是师范生“我将来是谁”的真实写照, 师范生能在他们那里汲取成为优秀教师的精神营养, 从师长那里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辉。因此, 应当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风尚和优秀毕业生的典型带动作用, 教育、启发和引导师范生的思想和行为, 激励师范生塑造优秀的教师人格。
(三) 立足实践活动, 促进师范生的文化身份认同
高师院校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 加快师范生对教师的文化身份认同, 消解高校课程与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和远离教育实践场景的局限。围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说课比赛、课前十分钟演讲、三笔字比赛、手工制作大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师范生的从教技能和素质, 发挥高师院校基于校园文化基础上的专业化培训功能, 还要充分发挥实习基地作用, 利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等形式, 创造机会, 让学生实际体验教师文化。
(四) 积极发挥校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成员在非正式群体中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 锻炼自我。在高师院校中的各种社团, 作为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确的感情色彩, 具有同一的情感倾向。在其中, 师范生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精神, 使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情境得以表现, 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五) 注重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
优秀教师人格的基础是其健康的心理, 因此, 对师范生而言, 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师院校可以通过心理学课程教育、校园广播、校园内的文学出版物、知识讲座、学生自治组织等多种方式, 形成浓厚的心理教育和引导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各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途径, 排除心理干扰,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2]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4, 11.
[3]刘恩允.教师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对教师教育的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1) .
[4]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 2004, (36) .
[5][苏]彼得洛夫;方德厚译.论人民教师的威信[M].北京:作家书屋, 1951:142.
[6]Characteristics of Master Teachers:PersonalityFactors, Self-Concept, Locusand Pupil ControlIdeology, ROZANNE SPARKS&RICHARD P.LIPKA, Journal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5:303-311, 1992.
[7]刘恩允.教师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探索, 2002, (4) .
[8]龙宝新.高师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师教育课程[J].江苏教育研究, 2010, (8) .
摘 要: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文献利用率低、教师到馆次数少的现状,这势必导致教师信息素养偏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高校教师文献信息利用的培训,强化教师的信息意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可以使图书馆文献利用状况得到改观。通过合作以建设“书香校园”。
关键词:图书馆;书香校园;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和“书香校园”建设是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读书思想的内涵有:读书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学生精神发育最重要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根本的途径,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科学性、系统性、终身性和实践性是其读书思想的重要特征。
一、现状分析
(一)“书香校园”建设现状
早在7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设“书香校园”,但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随着网络时代的日益变化,书香校园建设更渐渐淡出从们的视野。最近几年人们幡然醒悟,“书香校园”建设是校园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与教师交叉管理是一举多得的举措,同时对“书香校园”建设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师生现状
目前图书馆的借阅量与到馆率每况愈下,教师和学生根本没用过借阅证的大有人在,教学、科研、学生素养没有夯实的内涵支撑。教师队伍建设与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当前高校面临着的两大重大问题。教师做为高层次专门人才,不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种技能,更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必须以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基础,因此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图书馆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令人担忧,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数图书馆的馆员是老弱病残群体,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图书馆馆员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馆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业务素质较差、人员不稳定、创新意识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巨大阻力。也就是说图书馆的现有队伍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所以教师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形势所迫。
二、“书香校园”是校园内涵建设的关键
建设“书香校园”是学院内涵建设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教师队伍建设与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当前高校面临着的两大重大问题。首先教师做为高层次专门人才,不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种技能,更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必须以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基础,因此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图书馆学科化馆员队伍的建设,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因图书馆队伍层次不齐,很难在图书馆自身队伍中挖掘高层次的学科馆员,事务型馆员已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如果改变服务角色,聘请各专业教师辅助馆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解决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教师到图书馆工作学习充电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措施。具体方案是:
(一)是让新上任教师第一站到图书馆工作学习一到两年,首先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营养,在这种文化熏陶下,自然会染上文化气息。其次各专业的教师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图书馆来为图书馆带来新鲜的血液,有利于图书馆学科建设。
(二)把老教师调到图书馆工作学习一到两年,因为很多老教师都不熟习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学习积极性差,不愿接受新事物,图书馆可以成为一种软文化,慢慢浸透。还有可以让教师常年教学紧张的身心得到舒缓。
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而引路人的信息素养是必修课。清除了以前只要求别人改变不要求自己改变的观念死角。使教育改革豁然开阔。
四、图书馆与教师合作优势
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定位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开发方向,把教师参与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从人事制度上,考核管理办法、搭桥模式管理等角度探讨如何实现教师参与,改变服务角色,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教学与学科资源相辅相成。院系教师与学科馆员合作建设馆藏过程中,在帮助学科馆员选择和发现学科资源的同时,还能使老师充分了解该学科的馆藏情况及特定课程或科研项目所需的现有馆藏及其缺陷。图书馆与教师合作开发学科机构库,不仅可作为本馆的物色资源,同时也为老师的研究成果提供传播途径,有助于学术成果的推广和利用。
学院人事部门及教务、图书馆要紧密联系,大力支持人才搭桥模式建设,人事部门要有意的把各专业教师第一时间放在图书馆实践工作,图书馆学科馆员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尽快熟习图书馆业务工作,最重要的是图书馆的资源,并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同时新来教师可以成为系与图书馆的联络者,信息推送者,用一到两年的时间熟习图书馆资源,并为自己的专业补充最新资源,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学科知识匮乏是学科馆员深入开展服务的掣肘,因此,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学科馆员必须与院系教师密切合作,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学科资源来开发、丰富图书馆的馆藏。
五、结语
新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应将教师当做服务对象,而且应该把教师纳入进来,成为图书馆的永久主人,自主点餐,同时也需要系部人事部门及教务处的积极配合。通过图书馆与教师合作以实现“书香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启存.《探索图书馆里的思想》[M].哈尔滨出版社,2009.5(第1版).
[2]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与“书香校园”建设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9(第3版).
[3]张群.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2.
[4]张白影著.《知识·人才·图书馆》[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第1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叫某某,是某某小学的一位老师,我演讲的题目是:“学校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期,思想比较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和保护意识比较差,相信大家还记得四月份的那几起校园血案吧,犯罪的黑手轻易地伸向我们的学生,孩子们胆颤心惊、手足无措。还有遇到危急情况,出现踩踏事件令人痛惜,课间孩子们追逐打闹摔伤碰伤也会时有发生,三无食品校园外随处可见······面对这些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危急我们的生命的情况,我们怎么办?能坐以待毙吗?不能!我们要把不能避开的伤害降到最小,要把能避免的伤害降到0。作为人民教师,教书要先育人,我们要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护自己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也会贯穿于我的整堂课,尤其是体育课。一次血的教训让我记忆犹新。记得有一次我正领着学生们慢跑,刚跑了有50米,一位叫张轩的孩子把另一个女生绊倒了。由于操场上有砂子,女生胳膊肘上的原有的伤疤又一次破开,血顿时流了出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老师,是张轩有意拌她的”,“不对,是李成娜跑差队了”,“老师,李成娜的伤口是第三次流血了”···我顾不得这许多,安顿好其余同学,立马就带着李成娜去了卫生室。
这件事虽然很快处理好了,学生也没大事儿,但对我的震惊很大。从此,我再也没有领着孩子们在有砂子的操场上做与跑有关的活动。我明白了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对他们的安全提醒不能只在课前讲,要贯穿与整节课,尤其在游戏中,更不可大意。争取每节课都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来,安安全全地走。
数学课上,我也不忘提醒学生注意课堂学习习惯。每当我表扬某某同学听课的姿势保持的最好,某某同学写字的姿势最正确时,其余同学立刻挺直腰板儿,抖擞一下精神,还悄悄地向被表扬的同学投去羡慕的眼光,每每此时,我对他们的喜爱就又增长一分,他们真是既单纯又可爱,孺子可教也!
在课下,无论遇到哪个班的孩子在追逐打闹,我都会去提醒一下注意安全,让他们做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
放学时更不会忘记提醒孩子们在路上的安全问题。遇到天气突然变化也会让他们及时增添衣服······
我每天这样做着,还有很多老师比我做得更细、更好。
教师个人承诺书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下达的《平利县教体系统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精神,实现我校建设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校园的目标,着力打造“秩序良好、和谐稳定、群众满意”的学校教育,以实际行动为平安八仙、平安平利做出更大贡献,我承诺如下:
一没有校园欺凌和暴力,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及时发现、化解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学生相关德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与家长多沟通,家校合力,积极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于未然。
二没有校园安全事故隐患,密切关注可能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早排除,在校园安全事故隐患面前杜绝熟视无睹的不负责任的现象,做到爱校如家。
三没有涉校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服从学校管理,加强修身养德,理顺工作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妥善化解与个人相关的校内矛盾,理性面对涉校矛盾纠纷,积极做涉校矛盾纠纷的化解者,坚决不做涉校矛盾纠纷的挑起人,依法维权,拒绝违规、非法上访。
四没有违禁物品进校园,坚决拒绝一切违禁物品进校园,不仅严格要求个人做到,同时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也一定做到。
五没有邪教传播活动,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拒绝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邪教和非法组织活动,远离邪教,拒绝邪教,大力揭发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没有教职工违法违纪,遵纪守法,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或者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不擅自剥夺学生上课权利,不组织或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不举办或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有偿补课,不向学生推销教辅报刊等资料,不组织参与以学生为对象的经营性活动,不利用工作便利谋取私利,不拉帮结派,加强自律,维护公共安全,拒绝酒驾醉驾,拒绝酗酒闹事,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七没有教师打牌赌博,文明、健康娱乐,远离、拒绝打牌赌博,积极参与文明、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
八没有学法普法盲点,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事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率先垂范,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并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到千家万户,促进全社会法制遵循意识的增强。
九没有视频监控盲区,教育引导学生同自己一道,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积极主动维护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充分利用好校园视频监控设施,更好的发挥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应有的作用,真正做到视频监控无盲区。
十没有治安刑事案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以我国现行的一切法律法规作为自己基本的行为准则,积极维护社会及校园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及校园周边公共安全治理,杜绝校园内刑事犯罪行为的发生。
承诺人:
一、序论提出中心论题: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说明写作意图:通过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的探讨,了解大学生活,切身投入维护校园和谐,丰富校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二、本论
1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1.1对依法治校和和谐校园的理解;
1.2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
2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
2.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养什么人”;
2.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怎样培养人”;
2.3 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2.4 八荣八耻为镜子
三、结论
教学过程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长期以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始终有一种误解,总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生课余活动相提并论,其实这种认识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课堂教学重点是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我们总是不能把文化建设同知识传授联系起来,相反,又总是认为它们之间处在一个相互干扰的背景中。学生如果在课堂学习知识的同时总是联系文化层面的内容便心有旁鹜了,因此,把二者界限分明地划分为学校工作的两个部分,而且在时间上也径谓分明地确定为课堂和课外。正因为如此,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处于消闲的层次上(因为没有知识的参与),也使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充分发挥塑造人的精神素质的作用。教学作为学校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文化意义的扩展,另一方面要对知识的学理内容进行文化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这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只有在主渠道中,贯彻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同时,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单纯地就文化讲文化是一种空洞的文化建设,只有通过课堂的知识传授进行文化意义的扩展和在对知识的讲授中对学理内容进行文化提升,才能够使文化建设有知识的基础,使文化脱开空洞走向实在,学生们才更易于接受,因而课堂教学既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它使教书育人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外活动就是可有可无的了,课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性的补充,作为课堂教学中扩展和提升文化内容在具体活动中的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是娱乐活动、消闲活动它所体现的自由意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等,其本身也正验证着文化的活性,依然具有实际意义。通过课堂进行的文化建设是一种严肃的文化,知识特性显得突出,是对校园文化格调、品位的一种规定。课外活动,趣味性特点突出,是对校园文化特点的活跃和多极性的一种展示,两者在学校工作中纳入了一个整体,构成学校校园文化的整体风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确认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的同时,课外活动也绝不可淡化。
教师的文化修养在教学过程的渗透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和最为频繁的,尤其是倡导开展素质教育之后,教师在处理课业内容的时候有了更大的空间,因而教师个人情趣、文化修养等对学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首先,学生把他们喜爱的教师的各个方面都作为表率和榜样,在现阶段的院校中,学生对具有文化内涵的教师普遍表现一种崇拜的心理倾向,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因而教师的文化修养就有了特殊的导向作用。学生因对某教师文化内涵的敬重而对其所教课程产生兴趣已不乏实例。而在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对其知识进行文化拓展的基本范畴也往往成为学生的兴趣点。在长期的接触和教学中,这些兴趣文化修养逐渐变成爱好,专注于爱好之后又自然形成学生文化修养的特点。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通才,而教师文化修养的知识构成的具体内容的范畴,往往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引导。因而,出于同一师门的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或相似、相像的地方,其原因就在于此。尤其是院校对于知识讲授及拓展、深化处理的自由空间的扩大,使这种引导作用更加明显。那些学生不喜欢的缺少文化修养的教师,其影响作用虽然没有学生们喜欢的教师的影响那么大,但在外表的拒绝中,在内心里仍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这正如某些电视广告,刚一开始,你对其非常反感,但它并不因为你的反感而停止播放,渐渐地你开始麻木,虽然没有好感,但也不再反感,最后你熬不过它持久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认可,甚至偶尔引述其间的语言和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没有文化的教师它的负面引导作用也是自然的。而那些有知识没文化的教师其负面影响更大,因为他的知识获得学生们的认可,使他缺乏文化的本质被知识所掩盖,学生们在学习他的知识的同时,也认同了他没文化的修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拒绝了文化。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教师文化修养的几类情况中,无论哪一种情况,也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教师的文化修养都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都具有导向意义。
教师普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状况和方向
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和方向,一方面取决于校长的文化修养和对文化建设的态度,这是在学校工作中总体设计中体现的。具有文化修养的校长,能够切实地认识校园文化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学校工作整体规划中,校园文化建设就被确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这只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前提,有了这样的前提,另一方面的内容对于能否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个内容就是具体学校教师的普遍文化修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文化扩展,还是对于理性内容进行文化提升,其程度和效果都取决于教师的文化修养。课外活动同样如此,如何组织课外活动,如何将消闲内容淋漓尽致地提升为一种文化享受,如何将单调的感受提升为丰富的解悟等等,也都始终伴随着教师们的文化程度的提升。这一切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或浓或淡)集中体现着教师们整体的文化修养。因此,教师普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状况和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校长的文化素质及对文化建设的态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性,而决定于最后结果的是直接参与者———广大教师在具体运作中的态度和做法。在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都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既可以产生对于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产生对于校园文化的消解作用。高文化素质的教师在具体授课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中创造性地理解活动本身的文化意义,使活动中原有的文化意义得到了丰富的扩展,使活动在落实学校的具体文化建设的措施时得到充实和提高,当然也就使其效果得到完善。而低文化素质的教师在具体授课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中,往往从自己的特定的文化修养出发,缩减知识的文化内涵,淡化活动的文化意义,使知识的传授及课外活动都不能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一个学校有文化修养和缺少文化修养教师的比例,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向和具体状况。诸如,在一个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层次时,其文化建设就会迅速发展起来。个别缺少文化修养的教师在环境的影响下,或者努力于自己文化修养的提升,或者文化参与遭到限制。相反,一个学校如果被缺少文化修养的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那么效果会恰恰相反,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文化建设目标,而且少数具有文化修养的教师也会因此而失去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搞好教师文化修养方面的提高,只有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文化氛围,才有可能在学校其他工作中推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这是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作。
教师流动机制的价值分析
(1)教师轮换制度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城乡差距较大,使得教师的流动一般都是单向的,即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普通校流向重点校,因为城市的福利待遇、教师工资,一般都要高于农村。这种流动使教师资源的分配更加不合理,农村和城市中普通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越来越严重。近几年,各地出现的“择校热”现象与教师资源不合理的分配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选择学校就是在选择教师,现在各学校之间的硬件设施相差不悬殊,学校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教师,教师资源能否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教师资源能否合理地分配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相对公平,所以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就必须解决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解决了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像“择校热”这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育公平这样的大问题也会不攻自破。
教师定期轮换流动机制是解决师资力量不均的一个有效措施,所谓“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部门就安排其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教师轮换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比教师定期培训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因为一年几次的培训已经满足不r今天对教育的要求,培训时间短且学习到的东西有限,有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是通过几次培圳就可以学会弄懂,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一定范围内教师定期的流动、轮换,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资源分配小均的问题,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师流动制度使得哪里都有骨干教师,哪里鄙有优秀教师,这就促进了教育公平。
(2)教师轮换制度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教师的定期轮换可以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推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轮换制度不仅在促进教育公平这方面要优于教师定期培训,教师轮换体制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也要优于教师的定期培训,教师轮换体制要求教师在学校任教,不是来参观、来学习考察,而是工作的调动,教师在新的学习作环境中,在教学手段和思想观念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教师会根据自己被轮换到的学校的学生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和培养目标,并与这所学校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不但提高了个别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而且教师间的交流使得教师之间的差距缩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轮换制度的发展状况
(1)国外教师轮换制度的发展状况
教师轮换制度在我国还不发达,提及得也非常少,但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也很普遍。如,日本就是通过教师轮换制度这项有力措施使教师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二战后日本就已经开始实行这一制度,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日本的教师轮换制度是以制度性的形式刚硬地要求满足条件的教师在不同的学校轮岗执教,是全员的流动。日本在刚起步实施的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今天日本的教师轮换制度已经非常的完善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教师轮换体制在促进日本教育发展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韩国和澳大利亚也在实行这样的制度,效果也很显著,尤其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方面。
(2)我国教师流动机制的发展状况
教师的定期流动在我国还属于尝试阶段,我国不少的学者已提出教师轮换制度的主张,可是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在我国的只有少数的地方实行过。在2006年,辽宁省沈阳市五城区教师开始进行大范围制度性的“人走关系动”式的交流与轮换。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合作,五城区总计有205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交流。在交流的教师中,既有初中教师,又有小学教师,还有高级教师、中级教师和区以上骨干教师,交换教师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等方面大体平衡,交流的教师大都在新学校的起始年级任教,学校中一半的教师都是参加交流的教师。这次交流使沈阳市五城区的教师结构更加合理,师资力量分配均衡,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是沈阳教育制度改革的一次举动,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也有一定的意义。此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也进行过教师流动的尝试,哈尔滨的流动对象以骨干教师、名师为重点,轮换的比例为该部分教师的十分之一左右,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具体的情况与学校协商,流动的人数每年都不一样,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制定。另外湖北十堰市、河南南阳市,对教师流动机制也进行过探索。
虽然教师流动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大范围地进行,但是,我国已经在探索、尝试。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也曾建议通过实行轮换制度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暂且不谈教师轮换体制能否在我国大范围的实行,教师在个别地区定期地、有次序地、结构合理地流动是可行的,并且势在必行。因为教师轮换是现今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况且,这样的措施在其他已经实行的国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校园文化与教师的相互作用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内在反映,是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软环境。校园文化具体可以体现在学校的历史文化、学校的建筑风格、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活动、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校园文化的精神领域主要体现在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公共认可的价值观、态度、作风等精神层面。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校园文化对教师的文化品位、气质、思想内涵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也陶冶学生的情操,是一种隐性的课程。
教师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构建校园文化中起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建设,引导着学校的学风建设。有正确严谨、诲人不倦的教风,才能有求真务实、勤奋刻苦的学风,有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校风才能趋于和谐,进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往我们的观念认为,校风的建设主要在于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和教师没有关系,其实不是这样,正如课堂一样,即使有了教材,教师仍要对教材进行处理,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灵活地利用教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長制定了明确的方向,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仍然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轮换体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定期的教师流动体制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之一,很有必要在我国部分地区实行。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又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一定范围内教师的定期流动势必会给校园文化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流动体制利于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教风建设
教学理念分为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和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对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指导作用。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不同于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头脑中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师持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要学习什么,在课外应该选择学习什么,怎样进行学习,每个教师心中的标准和具体做法都不一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既指导教学,又利于学校的教风建设,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
教师定期流动使教师交流的机会更频繁,也更加地深入,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师之间互相传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学到知识,如,办公室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教师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备课、休息,办公室成了教师们交流的场所,在教师轮换体制下,教师之间交流的话题会因为教师的流动而增多,被轮换教师会与其他教师在办公室里谈及曾经所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校风等各个方面,这就使不同校际之间的教学理念的得到传播。这种交流是一种隐蔽的学习,教师之间的谈话,话题广泛,目,轻松自在,可以就某一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某一教育现象大胆地说出自已的看法,这种自由的交流常常产会取得事半功备的效果。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但是在教师之间交流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各自的教学理念,并且相互影响、作用,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
2.教师流动机制有助于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传播优良的校风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通俗地说就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学校以什么理念为出发点和归宿。办学理念是学校特色的集中反映,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理念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上,从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中体现出来。正确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办学理念更多地体现在校风建设中,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办学理念制定中起着决策的作用,教师则是传达和实施办学理念的载体。
一定范围内教师的流动有助于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观念,有利于传播优良的校风。这是因为轮换的教师受原来所在学校文化的影响深刻,尤其是受原来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的影响,被轮换的教师在新的学校最先接触的软环境也是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氛围,会将两所学校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思考哪个办学理念更科学,这就有利于整个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教师定期的轮换,教师成为传播校风的载体,使优良的校风得以传递。
3.教师流动机制有利于学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学校中没有上进求真的学风,那校园文化建设便是空谈。学风即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对学习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流动机制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在学校中,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被轮换的教师会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与之前的学生相对比。不同的学校因为教学特色不同,学风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被轮换的教师在课堂或课外会或多或少提及以前所在学校的学生是怎么学习,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这就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
教师轮换制度使教师在校际之间、城区之间轮换,教师不再局限于一个学校,有了更多的阅历和见闻,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在不同的校园情景中教师与校园相互适应并互相改变,促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提高,文化品位提升,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最终受益是学生,好的教风滋养优良的学风,校园文化会越来越丰富。
【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推荐阅读: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与探究10-26
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11-04
“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07-05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的论文10-14
试论大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异性10-28
校园讲文明演讲稿与校园读书文化节发言稿10-12
校园文化艺术节发布会主持词与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讲话09-12
校园体育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论文07-20
打造校园文化创建特色校园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