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精细化背景下的社会组织效能提升策略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为构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指明了方向。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要构成, 面对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 只有切实提高并发挥其效能, 才能确保获得良好社会治理效果。

一、坚持实践探索观念, 促使制度体系精细化

(一) 强调实践, 鼓励探索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效能, 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背景下, 社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实践探索观念, 重点强调实践、鼓励积极探索, 通过开展社会治理精细化试点, 引导不同地区的不同部门对自身能力进行优化, 从而为实现精细化治理奠定基础。制度体系是保证社会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社会组织需要根据国家规定法律法规, 对自身治理制度与管理体系进行革新, 并利用实践探索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 以此实现制度体系的精细化转变。

(二) 健全体系, 创新制度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要构成要素, 而“公共关系”的主要作用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因此社会组织若想切实提升自身效能, 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进一步实现, 必须基于当前社会主义新时代矛盾, 建立健全支持“公民参与”的相关制度体系, 对原有治理模式与方式进行革新, 为扩大公民参与范围、改善利益分化严重等矛盾提供强有力支持, 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健康发展[1]。

由于社会组织涉及政党、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组织, 故而可以对公民参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合作治理机制、意见反馈机制等进行革新, 这对促使公民参与化与社会治理同步发展、缓解利益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需求与服务导向, 推动机制实现精细化

(一) 构建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机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深化普及下, 我国人口结构与利益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 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矛盾仍然突出。为了改善该矛盾并抑制新矛盾影响力扩大, 社会组织需要构建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机制, 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且畅通的表达、沟通、反馈渠道, 社会组织只有认真倾听公民的切实诉求, 才能及时作出正确回应, 赢得群众认同。

(二) 健全多元社会组织治理合作机制

我国一直以来采取的社会治理方式是由社会治理主体进行管理, 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限, 所以无法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 因此为了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目标实现,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主体加强合作, 构建完善的多元社会组织治理合作机制, 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其不断完善, 为多元主体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奠定基础。因为社会组织形式多样、数量较多, 为了避免因内部问题影响社会治理效果, 社会组织在构建合作模式时, 需要建立权利责任追究机制, 主要监察组织内部权利范围不明确、行为有失等问题, 对于出现该行为的部门和个人必须予以追责;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 主要目的是对权利的行使加强约束, 如果社会组织在发挥效能过程中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可以依据该机制要求制定处罚方案, 一方面可以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过程出现权利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 是维护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保障。

三、明确社会组织发展特征, 促进治理方法精细化

(一) 发挥枢纽性作用

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枢纽性特征, 充分发挥该特征作用优势, 可以促使社会组织转变成人民大众、政府政党、经济市场的联络者, 对促使社会治理方法实现精细化具有积极作用。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个体组织出于积累资源、增强自身被接受性与确保运营合法性等目的, 会主动加入某一组织联盟, 社会组织若是能够将个人组织的力量集结起来, 便可实现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 有利于加强政治性人民团体、专业性行业协会、综合性社区服务组织等社会各方关系的交流互动[2]。

(二) 发挥公益性作用

随着全球一体化格局影响越来越强烈, 我国信息技术得以飞速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基于此思想观念变化明显, 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点, 虽然提高了社会活力, 但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复杂程度。当前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各大群体利益分配不均、资源整合配置不科学等方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原因是社会信任的缺失和主体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对此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公益性特征的作用, 构建以关爱、奉献为前提的科学分配机制, 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以此推动社会关系实现和谐、社会治理方法实现精细化。若是上述目标真正实现, 便可为弱势群体提供强有力的权益保障, 对改善调节缺失、化解矛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 发挥人才优势

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 若想切实提升社会组织效能, 推动社会治理实现精细化, 必须激发并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 在坚持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为提高和发挥自身效能提供人才支持。对此, 社会组织可以借鉴以下几点意见发挥人才优势:第一, 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 现代市场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综合素质水平高且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是保证社会组织效能充分发挥的关键, 因此社会组织要通过提高社会身份认同度、提高薪酬福利待遇等方式留住人才。第二,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当前社会组织存在人员老龄化严重和员工离职率较高的问题, 非专业人才占组织总体成员的大部分, 为了确保人才优势得以有效发挥, 社会组织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力度, 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薪酬福利、职称评定等相关制度, 大力引进具备良好执业资质的年轻人才, 并保证人才能力与岗位要求一致。

四、社会治理主体革新思想观念, 实行协同治理

(一) 革新体制并转变职能

提升社会组织效能不仅需要其自身努力, 还需要社会治理主体的支持, 基于此社会治理主体可以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革新社会治理制度体制、转变管理观念与职能等方式, 为社会组织开展治理工作提供支持。有些社会组织的价值追求与政府一致, 在执行工作时, 经常会受到思想、体制、资源的限制, 面对新形势发展现状, 此类社会组织应理顺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逐步降低依赖性, 增强自身独立性, 将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全部剔除和革新[3]。政府要明确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基于服务转变管理职能和思想观念, 制定协同治理方案, 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在坚持自身主导地位的同时, 引领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治理, 要求其对治理方法进行完善和优化, 有利于增强社会治理的规范性与精确性。

(二) 全面提升社会组织能力

社会组织要坚持“去行政化”,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服务能力进行优化, 基于自身实际承接社会项目, 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是推动协同治理目标实现与提高整体效能的关键, 主要原因是在协同治理系统中, 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行为能力相较于社会治理主体较弱, 而协同治理要求社会组织具备能够彰显主体性、发挥枢纽性与公益性特征的能力, 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治理关系, 限制社会治理精细化目标的实现。

对此, 社会组织应努力增强社会价值判断能力、形成主体性思维、强化价值行为选择能力, 将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作为行动取向, 基于社会治理实际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协同机制、信任机制、规范机制, 充分利用各项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服务平台, 同时确保与社会治理主体的主观意识、客观行动协调一致, 如此可保证为人民大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对促使自身效能大幅度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社会组织的涵盖范围较广, 包括政党、政府、企业、学校等, 促使其效能充分发挥, 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维护社会关系协调稳定的重要手段。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基于需求与服务导向革新机制、优化治理方法等方式, 为提升效能奠定基础, 有利于推动协同治理、精细化管理实现。

摘要:自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真正实现, 需要充分发挥并有效提升社会组织效能。本文主要阐述社会治理精细化背景下, 提升社会组织效能的方法策略, 以及帮助社会组织完善制度体系、健全革新机制、优化治理方法, 实现与政府等社会治理主体协同治理。

关键词: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效能提升,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1] 于江.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分析——以泰州市为研究样本[J].江南论坛, 2018 (5) :38-40.

[2] 程珍瑾.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效果分析[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8 (5) :156-157.

[3] 何清华, 杨德磊, 张兵, 等.组织效能研究的动态演化分析——基于内涵与发展视角研究[J].软科学, 2015, 29 (9) :76-80.

上一篇:对港口经营管理模式的相关分析下一篇:集装箱箱位承租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