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程师岗位职责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标准化工程师岗位职责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是培养符合行业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通过课题的调查和研究,探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内涵、方法和思路,重点在于研究如何根据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标准的制订。以供相关专业教师参考和共同探讨。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收稿日期:2015-01-05

作者简介:黄承明(1968-),男,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湖南 衡阳/421002)

杨 杰(1965-),男,广东省紫光文祥智能化有限公司教育信息化资深顾问,系统工程EMBA工程硕士。(广东 东莞/523125)

蔻 茨(1978-),男,东莞市安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研究方向:智能楼宇产品研发。(广东 东莞/523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2014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课题批准号XHB2013044)。

一、前言

智能建筑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明确定义,是建筑业与ICT[1]产业的深度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是智能楼宇、智能社区等的统称。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则是与之对应的学科专业,主要为智能建筑行业培养专门的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数字化城市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形成了社会对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庞大需求。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最近几年开办的一个专业,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通讯、建筑、机电、电子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由于绝大多数学校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都是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学校现有的相关专业基础上建设的,所以,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侧重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专业建设一直处在不断完善当中,无论在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课程标准都需要同行业进行深度对接。

2006年,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技术标准,正式纳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体系,为实现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学校课程标准的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参照。近几年来,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广大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一直在不断地探讨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着一系列课程改革,为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学校课程标准的对接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内涵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更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而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要素: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它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需求[2]。

课程标准是为评估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它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作用,是一种指导性文件,它适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适合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由于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就是职业教育的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它是为学生在社会上获取更有价值的工作岗位创造资格和条件,是衔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桥梁。所以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必须要体现行业企业、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综合要求,只有获得对应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同,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职业生涯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是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根本保证。

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指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要求[3]。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行业企业中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的具体表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达到某个具体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主要有两种途径:企业职业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因此,要使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具备相关的工作岗位技能就必须要适当地引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向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并制定与之相应的课程标准。

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对接:①工作过程与课程内容的对接;②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对接;③职业岗位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4]。

三、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分析

1.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主要以工程实施类的企业为主,此外则是一些规划设计机构或部门以及技术类型的物业管理职位。

(1)建筑公司设计部门。主要岗位职责是对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详细设计。

(2)智能化工程公司或相关工程公司。如从事消防工程、安防工程、网络工程、自动化工程、电梯运维服务、暖通空调(含地热)工程等类型的公司。主要岗位职责是负责智能化系统相应专业子系统的设计、报价、施工、调测、验收工作。

(3)物业管理公司。有两大类物业公司,一类是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大厦(写字楼)的物业公司,一类是机场、港口、金融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展览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建筑的物业公司。主要岗位职责是负责智能化系统运行和维护。

上述行业企业的岗位职责可以通过职责分类归纳为设计员、施工员、测试员、造价员、文控员、管理员等基础岗位角色。

2.基于岗位的职业技能标准分析

设计员、施工员、测试员、造价员、文控员、管理员等岗位是基础岗位,也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其中的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管理员是核心岗位,其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课程对应关系见表1。

3.课程体系的建立

(1)专业基础课程。是指与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具体包括有:建筑结构CAD制图、电气CAD工程设计、电工技术与电工考证、电子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综合布线等。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按楼宇智能化的5A系统进行组织,同时,也体现了该专业就业的细分方向。

网络通讯自动化(CA,Communication Automation)课程: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电信通讯工程技术、公共广播与音乐系统、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等。

安全防范自动化(SA,Security Automation)课程:可视对讲与门禁技术、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安全防范与防盗巡更系统、避雷工程技术、安防工程技术等。

消防自动化(FA,Firefighting Automation)课程:火灾自动报譬技术、消防联动控制技术、消防工程等。

楼宇设备自动化(BA,Building Automation)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技术、DDC照明控制技术、暖通空调工程技术、给排水与燃气工程技术、电梯维护与管理等。

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课程:办公自动化设备、组态软件应用、智能楼宇管理系统(IBMS)等。

(3)专业拓展课程:工程概预算、计价与控制(含造价软件系统应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法规及楼宇管理、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等。

4.课程标准的制订

通过对行业企业核心岗位进行分析,形成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标准化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地方楼宇智能化产业特点、学生就业的细分市场,构建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制订各门专业课程的标准中,课程内容的选取依赖于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于职业工作逻辑。因此,课程标准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课程标准的制订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

课程标准设计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内容的两个标准:课程内容选择标准和课程内容排序标准,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培训,有自身的教育特点。因此,制订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时,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要立足于职业技能标准,而课程内容的排序标准则要参考工作过程的业务流程与工艺标准,二者要以实际行业企业中的岗位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工作过程中的流程、方法、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还要理解工作过程的各种关系,当然,课程内容的确立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兼顾课程内容以及职业技能的要求,将各个岗位职业技能细化为多个学习单元,由点及面,使学生逐步获得完整专业技能体系。

四、结束语

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经常会由于行业领域中技术的更新、工具的升级、方法的创新、行业标准的变化、甚至国家或地方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变化,例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同时也对该行业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很大影响。因此,构建课程体系时建议参考行业领域的细分标准进行模块化构建,同时采用迭代方式进行课程标准的重构,这样既能够大幅降低课程改革的工作量,同时又能及时响应行业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ICT业务[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943529.htm.

[2]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3]黄芳.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内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6(4).

[4]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4).

责任编辑 陈春阳

作者:黄承明 杨杰 蔻茨

第2篇: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

摘要:高职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高职教育这一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一方面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等功能,另一方面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高职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功能及内容进行阐述,探讨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否需要对接,如何对接,旨在为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提供新思路,有力推进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高职教育;课证融通

作者简介:陈晓琴(1968-)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船港电气化、工业控制网络。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等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越来越引起各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型,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研究。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保障,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优化课程内容落到实处的保障。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质量标准,为教学主客体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其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实现课程改革整体性突破的切入点。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建立还比较欠缺。整体上没有国家统一的、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只有在各学校层面上的一些单一的课程标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由于其职业性,有别于基础教育。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课程标准的需求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二是只有当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达到一定深度、课程改革的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并需要全面推进改革的时候,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建立才具有了基础和条件。因此,对于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制订符合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职业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课程标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

关于课程标准的内涵,国内外的相关机构和学者做了多种解释。本文采用崔允郭教授的观点: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1]。

作为为评估学生学习而设计的课程标准,上述的阐述既适合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样也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它有别于教学大纲,是在一定层面上制订的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然而,高职教育由于其本质属性——职业性,与基础教育、普通本科教育课程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其教育课程的任务是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或者说是连接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与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的桥梁。

因此,高职课程标准必须能反映其服务对象如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社会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要求,必须得到企业的认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并发展将来的职业生涯。所以,高职课程标准是由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是企业标准与教育标准的融合。

(二)高职课程标准的功能

高职课程标准一方面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等功能;另一方面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面临如何从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模式转型,如何建设工学结合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学习领域、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等一系列的问题,高职教育教学究竟按照怎样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从而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这些问题将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和体现的。

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内涵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一项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工程。在新形势下,只有实施校企合作,围绕“课证融通”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与模式,建立课程的评价、激励与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制订课程标准的初期就应该考虑“课证融通”,将职业岗位技能的标准纳入到相应的课程标准中。所谓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2]。

目前主要是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两个方面来体现。岗位培训与院校教育相比,从教学动机、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效益以及教学结果等方面都有些不同。岗位培训相对于院校教育具有更明显的职业性和定向性,解决的是劳动者岗位素质的需要,培养的是某种岗位所需要的专项能力,传授的是某个岗位规范要求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获取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

应该说,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更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我们在制订高职课程标准过程中,适当引入职业技能标准,一方面符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相结合,实行“双证书”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课程内容,搭建新的建设基础与运行平台。

三、重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的前提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体系即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高职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的依据是职业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在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实质是对职业领域中工作任务进行剖析、选取、序化和教学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的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

(一)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步是进行职业领域(岗位)典型化工作任务的剖析与研究。首先,由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到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以“从业人员所承担的事”为出发点,了解和跟踪目标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然后,由专业教师团队、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反复论证与研讨,从众多的实际工作任务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将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课程进行一一对应,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实际工作任务不是简单的“企业的活”的集合,应该能反映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历程、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而从实际工作任务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具有挑战性,应该具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典型工作任务在整个企业的工作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作为专业而言,各门课程所选取的任务是相互协调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的集合是学生将来面对任务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序化应遵循人的职业成长过程而不完全是职业工作逻辑。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除了考虑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融合之外,还必须制订各门课程的标准。课程内容的选取依赖于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于职业工作逻辑。因此,课程标准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课程标准的制订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目前,不同的职业岗位(工种)都有相应的初级、中级、高级与技师等不同级别的培训、考核与鉴定相对应。在原有的课程大纲基础上结合职业技能标准制订出新的课程标准,并据此标准开展教学,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相关专业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事实上,部分高职院校已由多年的课程与证书相加的“体外循环”过渡到课证融通的“直通车”实施阶段。课程与证书融通——这一学生培养与训练的成功做法,势必将在更多的高职院校、更多专业领域里推广与采用。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说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包括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进度安排、课程标准、师资分配、条件配备以及机制制度等要素。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专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与能力。这些能力只能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练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会的。可见,只有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组织实施教学,高职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四、“课证融通”课程标准的内容

(一)“课证融通”课程标准的结构

高职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因此,高职课程标准应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明确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与水平;反映对师资以及学校、社会所提供的其他资源(如教材、实践条件等)的使用情况[4]。高职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课程内容标准是对课程的定位、目标与任务、内容与体系、组织与实施提出具体要求,主要包括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体系、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使用的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资料;课程考核标准是对课程在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质”和“量”的标准,包括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等级等。

(二)“课证融通”课程标准的关键要素

在制定课证融通课程标准过程中如何体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融合与对接,主要落实在课程体系结构、实训(实验)装备、职业行动领域以及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四个关键要素。高职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考虑要学科体系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考虑职业岗位技能知识的要求。如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以“理论够用”为原则,更多侧重于学科体系、理论知识体系的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来设置。将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提取工作过程知识,也就是职业岗位能力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由此构成课程内容。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可以参照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在教材的选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环节都可以借鉴职业(或岗位)技能培训的教学资源,将传统理论体系教材中缺失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吸收过来,并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新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职业行动领域”的描述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体现工学结合的关键要素,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

职业行动领域又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应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兼顾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涵。具体做法是在进行课程整合、典型任务选取时,应积极听取教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和劳动厅(局)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意见,认真吸取社会上能工巧匠的经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做的定期邀请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使学院的课程具备浓厚的企业背景。实训(实验)装备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训(实验)装备建设应该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只有构建理实一体的教学情境,才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中做、做中学”。同样,实训(实验)装备的配备可以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所用的实训设备,也可避免教学设备与考证设备的重复建设。

五、结束语

高职教育由于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其课程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统一制订、由学校负责实施。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示范性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示范高职院一定会在课程建设理论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总结出各自的课程标准研制的成果。到那时,国家就可以对高职各专业制订统一的专业总纲,而各科目课程标准应该还是以各高职院校为主体进行制订。加强校企合作,围绕“课证融通”构建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不断深入,课证融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也只有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职业岗位的变化,兼顾职业岗位技能鉴定内涵,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2]黄芳.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内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4).

[3]席东梅.职业资格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

[4]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09(4).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作者:陈晓琴

第3篇:基于工序标准化—岗位价值化的“四全”管理体系

【摘 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四全”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市场化运作、全面风险管控、全员绩效考核)作为强化管控、优化运营的主要途径。为了把“四全”管理体系落实到煤炭企业的矿、区队和班组,文章以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结合工序标准化和岗位价值化管理,研究了“四全”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措施。

【关键词】 工序; 岗位; 绩效; 风险; 市场

“四全”是指全面预算管理、全面市场化运作、全面风险管控和全员绩效考核。基于工序标准化和岗位价值化的“四全”管理体系就是以工序的标准化和岗位价值化作为经济计量的基础,形成预算下达的指标、绩效考核的评价依据、风险管控的制定标准、市场化的结算标准,这几个体系互相联系,构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工序标准化、岗位价值化是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再造,是贯穿于“四全”管理的主线;全面预算管理是导向,从集团到班组自上而下形成全覆盖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助于增强经营过程中管控的力度,保证预算目标的有效落实;全面风险管控是保障,只有有效地管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才能保证预算目标的执行;全员绩效考核是关键,有预算无考核,目标执行就缺乏刚性约束和激励;全面市场化运作是载体及平台,各项结算和考核都以市场化为基础。其逻辑关系如图1。

一、基于岗位价值化—工序标准化的“四全”管理体系构建

在LK集团的试点中,突破传统惯性思维,逐步形成了以“21制”(21条市场化管理运作制度)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性质、市场化运作手段、标准工序管理、岗位价值核算”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打破了固有管理格局。重点建立了三个体系:一是预算指标分解体系。实行“两分解、两签订”,即把全矿的年度指标分解落实到专业、区队、矿长与各副总工程师,分管领导与区队分别签订预算指标承包合同。二是市场交易价格体系。以确保员工薪酬增长承诺为原则,制定内部市场价格。编制成册,内部发行,并根据内外部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增删。三是市场考核结算体系。基层单位实行“模拟法人”管理,实行“大采区、全费用、大单价、总承包”,先后制定了产品模拟收购制、服务收费制、设备租赁制、单项工程竞标制等市场化运作“21制”,根据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工作重要程度的不同,对全矿每一个专业、单位、部门、岗位、人员的市场化业绩考核进行了具体规定,把所有业务都纳入市场,所有工序、工程都明码标价,实行商品化交易,变行政管理为市场调节,逐步实现了全矿“无一人不面对市场、无一人不市场交易、无一人不市场核算”,使产量、进尺由过去计划管理变为市场化管理,制修产品、材料供应由过去的计划调拨为商品交换,体现了“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就是利润源”的经营理念,有效增强了全员自主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

二、以工序标准化—岗位价值化为基础的“四全”管理逻辑关系分析

(一)工序标准体系是工序标准化管理的核心

工序标准体系是在矿井设计、矿井建设、物资采购、采煤、掘进、运输存储、供电、通防、通讯与照明、机电维修等一级工序下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综合体。技术标准是指在标准化领域中针对某些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如企业的二级工序流程与操作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在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针对某些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如企业的二级工序定额标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是指在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针对某些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经营、管理、操作层等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与标准。通过工序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实现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与经营管理的标准化。

(二)工序标准化是岗位价值化的依据

工序是成本构成的主体活动,员工个人是工序实施的主体,企业成本控制理论认为,工序是构成企业价值链的基本单元。工序成本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对工序成本进行控制、考核、分析的过程,以求对成本根源进行分析,用来辨别增值工序和非增值工序,以动态化、优化增值标准,比较实际成本和增值成本,确立成本差异,不断完善工序作业,从而节约成本。因此,工序成本的划分为职工个人作业量考核提供了考核依据,为岗位价值化管理打下了基础。岗位价值化管理要求把每个岗位作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工序中的一个价值实体来经营,而不是简单地、粗浅地把岗位仅仅看作谋生的平台和载体。作为价值实体,每一名员工都要经营好自己的岗位,努力实现岗位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以诸多岗位完成的工序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整体经营效果的不断提升。

(三)工序标准化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对成本进行管理,强调以成本控制为目标,对成本进行预算、控制与考核。工序标准化管理的推行,使LK集团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对工序的持续改进,将工序作为基础的成本动因引入预算,在改进的工序上设置成本费用降低目标,以不断降低成本。工序标准化将工序定额标准应用到对将来成本的预测,制定年度月度预算目标,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这种基于工序标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一种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强调结合预算层级将成本分解深入到矿、区队、班组、个人层次,使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形成多级成本费用预算。

(四)岗位价值化是实现全员绩效考核的途径

岗位价值化管理,就是将标准工序上的每一岗位视为“经营主体”,根据其对企业贡献程度的大小设定系数,从而体现岗位的重要性和个人价值的大小。通过对每个岗位进行损益核算,实现其价值分析功能,将价值目标具体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上,分系统从定岗、定标、预算、材料方面核算岗位价值,做到日清月结;岗位价值化是实现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抓住限额材料的重点,把材料节与超直接与班组长和职工工资挂钩,把材料管理与职工收入挂钩,按岗位价值增值比例对员工进行奖励,实行了“一酬多挂”;依照岗位价值考核细则,设定了收购系数,针对不同的完成情况(如未完成、基本完成、圆满完成),把成本控制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一岗上,逐步实现了全员安全管理、全员绩效考核、全程风险控制、全员岗位市场化管理的精细管理。岗位价值化管理不仅体现到生产任务完成和材料管理上,而且体现在安全质量、生产任务、可控成本、员工自我价值其他各个方面,最终提高企业整体价值。

(五)全面市场化运作贯穿整个“四全”管理体系

在“四全”管理中,全面市场化运作是载体和平台,内部模拟市场运作是推进“四全”管理的前提条件。LK集团根据企业实际,逐步形成了以“21制”为基础的内部市场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构建了三级核算体系,打破了固有管理格局,依托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激发了方方面面的经营活力。市场化运作的价格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反过来,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分解和落实也需要内部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市场化的结算体系也是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市场化工资是员工绩效考核工资的一部分;市场化运作体现了企业流程优化的特点,从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流程设计、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为全面风险管控打好了基础。市场化体系重点建立了三个体系:指标分解体系、价格体系和结算体系,把所有流程都纳入市场,所有工序、工程都明码标价,实行商品化交易,变行政管理为市场调节,逐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了企业效益。

(六)全面风险管控网络覆盖全员全过程

只有有效地管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才能保证预算目标的执行,LK集团突出经营、安全、廉政三项重点,不断完善以“三道防线”为主体的风险管控体系,建立经营安全预警机制和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形成了以员工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全员安全、经营风险预控体系。为了保证全面风险管控的重点控制,对全过程的关键控制活动进行了识别,着重对岗位生产安全风险、营运风险、财务控制风险进行控制,全面开展风险预测和超前管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风险事项的发生。岗位生产安全风险控制通过梳理优化流程、作业、岗位标准将全面风险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流程、作业、岗位,加强风险提示,把风险控制要求推送到岗位;营运风险重点对组织架构风险、销售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合同风险进行了控制;财务风险控制主要对成本控制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材料成本控制和材料结算流程方面进行了程序规范优化。同时,LK集团还完善了风险报告体系控制和信息沟通体系监督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上下左右的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风险管理的合力,使企业内控体系更加到位。

三、进一步完善措施

围绕完善以市场和价值为导向的“标准工序管理、岗位价值核算”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重点在完善四个体系上下工夫。

(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突出“市场导向、科学测算、刚性执行”。一是在编制项目上,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将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纳入预算管理,所有收入和支出必须编制预算,严禁预算外收支项目;二是在编制内容上,各单位、各部门编制的业务预算、资金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要相互协调一致,将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作为编制经营预算的基础;三是在编制程序上,采取集团预算、专业预算和基层预算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平衡,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作为集团各单位部门绩效考核的依据,各单位根据下达的年度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专业、区队、班组、个人;四是在预算执行上,必须执行刚性考核,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作调整,保持预算的科学性、连续性、严肃性和市场性。

(二)完善全面市场化运作体系

坚持凡是有交易就有规则,有价值就有度量,有责任就有考核,有好坏就有奖惩。一是科学制定规则,制定所有岗位规范体系、标准工序体系、价格形成体系、市场化交易与运行规则、核算机制、结算方式、考核奖惩与投诉仲裁等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闭合、高效运行,体现市场运作的科学性;二是严格执行规则,依靠市场规律,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每名员工的实际工作和价值提升中,体现市场运作的规范性;三是坚决兑现规则,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体现市场运作的严肃性。真正在企业内部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核算与竞争机制,让每一项要素都有价格,每一件事都讲求投入产出,员工每一天都知道经营结果。

(三)完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突出全覆盖、全过程、公平公正、透明合理,体现市场导向与价值规律,真正将业绩考核覆盖到所有单位和岗位,使每一个人的工作与自己的收益和本单位的生产效益挂起钩来。一是以当期经营业绩为核心,对各单位实施以工资总额为抓手的总体考核,围绕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把握市场引导、效益至上、注重运营质量原则,实施一类一制、一厂一策、区别对待、分类考核;二是以业绩能力为重点,对各级管理人员实施“双维度”二元连接个体考核,从素质和业绩两个维度,定量与定性双百分制计分,完善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业绩指标体系和德、能、勤、绩、廉构成的综合素质考评指标体系;三是以岗位价值评估为基础,对不同岗位员工实施全方位工作量化考核,形成“管理目标精细化、工作任务定量化、工作责任明确化、工作过程流程化、工作制度标准化、价值核算市场化”的考核体系;四是对各权属单位和总部机关各级管理人员定期考评考核,奖优罚劣,对于考核分数靠后的,给予通报、减发基薪、警示谈话、诫勉谈话、降职、责令辞职或调离本工作岗位等处罚。

(四)完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重点突出、责任明确、管范严密,以安全和廉政两个“天字号”大事为重点,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突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廉洁风险管控体系和经营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排查、分析、报告、管控、通报、整改的风险管控机制,在LK集团上下逐步建立超前、规范、严密、动态的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风险管控三道防线体系,保证集团公司安全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敏钦.实施“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提升企业经营实效[J].价值工程,2012(36):128-129.

[2] 周宙.龙矿集团管理层“双透视”二元连接考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 孙括,赵博.岗位价值法——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会计核算方法[J].会计之友,2011(4):104-108.

作者:尹璐 张瑞

第4篇:电控电器标准化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空调产品电控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的优选、通用等标准化工作。

2.负责空调产品电器件的优选、通用等标准化工作。

3.负责电控电器件类物料的图号参数化工作、标准名称词典编制、图纸技术条件、反馈单处理。

4.参与电器、电控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的规范、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

5.负责电控电器件类物料的新物料申请的合理性稽査和设计规范稽查。

6.负责电控电器设计部启动的图纸等相关pdm流程标准化会签。

第5篇:汽车标准化研究助理工程师(汽车电子方向)岗位职责

1.掌握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知识,协助其他成员共同进行常规行业标准化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2.要求熟练掌握汽车电子领域国内外标准(先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能组织行业专家共同完成汽车电子领域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4.能够独立研究规划本专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5.能够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机构人员保持畅通交流,积极开拓国际合作。

第6篇:标准法规发展研究助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1.在指导人员的带领下,承担汽车标准化研究课题。

2.在指导人员的带领下,培养独立开展标准项目制订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3.逐渐熟悉汽车行业情况,与政府部门、国内外汽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联系。

第7篇:工程部部长岗位考核标准

工程部部长岗位工作标准

1、本标准适用于山东颐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

2、负责建立和完善科室内部管理制度,负责科室日常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且不完善者每出现一次扣2分。

3、负责科室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每月25日进行部门月度工作总结,召开部门月度工作总结会议,次日进行部门绩效工作考评,编制下月工作计划。每拖后一天扣5分。

4、负责制定部门内部学习计划,要求每周组织一次部门学习。要求每次学习均要形成书面学习记录。每周出现一次不学习扣2分。

5、负责组织对拟投标施工单位进行考察工作,主要从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营业执照/核定资质)、合同履约能力(主管部门意见/合同双方口碑)、在建工程的质量情况(着重看质量通病的处理措施)、人员配备(管理层/工人组合)、社会信誉(社会诚信、主管部门评价)、技术装备(工厂化/机械化/规模化)、工程业绩(以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优先)等方面着手考察,并要求形成书面资料。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新拟投标单位不进行考察每出现一次扣5分。

6、参与对工程材料拟投标单位的考察。主要从经营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社会信誉(社会诚信、主管部门评价、合同双方口碑)、经济实力(注册资本、合同履约能力评估)、工程业绩(以有同类工

程施工经验为优先)等方面着手考察供货单位,并要求形成书面资料。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新拟投标单位不进行考察每出现一次扣5分。

7、负责工程项目及材料(设备)招标文件中涉及工程质量、工期要求、现场管理职能划分等条款的分析和整改。参与以上招标的评标工作,要求严格审查招标文件中的疏漏,并对招标文件中的纰漏能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要求提高招标文件的审查效率,杜绝招标文件在部门科室滞留。要求招标文件在部门内部的流转时间不得超过1日。每拖延一天扣3分。要求认真对待评标工作,负责参与的相关招标过程的信息保密工作,违反招投标管理规定者,每发现一次扣5分。以上工作要有书面记录,未及时形成书面资料的,每次扣3分。

8、负责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合同流转会签中涉及到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要求、现场管理职能划分等条款的分析和整改,要求严格审查施工合同中的纰漏,并对施工合同中的纰漏能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不认真审核合同每出现一次扣5分。要求提高施工合同的审查效率,杜绝施工合同在部门科室滞留,部门内部流转时间不得超过1日。每拖后一日扣3分。

9、负责工程合同实施过程到涉及到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要求、现场管理职能划分等条款的跟踪、反馈、评审。出现违背合同条款且没拿出处理办法的每出现一次扣3分。要求认真总结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如有无实质性违背合同行为,沟通是否流畅等。合同评审报

告应与合同竣工验收合格5日内编制完成。每拖后一天扣2分。要求严格按照公司合同管理办法执行,并负责合同履约评估信息的保密工作,以上工作要有书面记录。无书面记录每出现一次扣2分。

10、负责根据规划图将工程项目进行现场粗略定位,协调施工单位将施工区域内的场地进行平整(包括土石方调配、垃圾外运、排水及降水疏通、地下隐蔽设施点交等)。如出现现场失控及不协调处理者每发现一次扣5分。负责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将施工用水、电、道路接到相应部位。负责将施工场地进行划分,并要求各施工单位按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搭建临时设施。负责整个“三通一平”及临时设施搭建过程中的组织关系协调及进度、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及进度实施目标并形成相应书面资料。每一项做不到位扣3分。

11、参与技术研发部组织的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负责就图纸中涉及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结,并就相关问题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过程中咨询设计部门。负责按照图纸会审意见督促现场施工,负责相关问题现场跟踪实施。督促监理定期(每月的25日)对工程变更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落实情况要形成记录。每次检查之后无记录者扣5分。

12、参与技术研发部组织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审核工作。未及时参加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负责审查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中的以下内容:基础土石方的开挖及运输方式、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浇筑方式、模板的材料选择及搭设方式、脚手架的搭设方式、大型施工机械的选择、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的方案选择、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组织计划,分包项目进场计划、主要材料设备数量计划及进场计划等。要求对以上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经济适用的方案作为施工方案,要求认真复核各种施工计划的时间衔接及各种进度计划之间的勾稽关系,保证工期进度计划合理、劳动组织计划合理、材料数量计划准确及进场日期合理。如因以上各项影响工程进度的,每出现一次扣3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每出现一次不编制周计划及月计划者一次扣5分。

13、负责协调规划部门根据规划图现场定位楼盘,负责对楼盘定位点对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点交。要求点交过程要有书面资料,各相关责任人要在书面资料上签字认可。未形成书面资料或缺少责任人签字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14、负责按照公司的开发计划下发各种施工指令,要求工程部在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及相关开工手续办理完毕后,根据公司整体开发计划安排,下发开工指令(开工指令应以施工合同签订完毕,现场“三通一平”整理完毕,施工图纸齐全后,2日内下发)。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职权范围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给施工单位下发暂停施工指令。根据公司的计划安排给施工单位下发停工指令及复工指令。要求要注意各种指令下发必须以书面形式下发,口头指令要注意

时效。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无开工令或未指定工作计划每出现一次扣3分。

15、负责按照公司的开发计划建立工程分季度、月、周进度节点计划控制目标,建立季度、月、周进度节点计划报表制度。负责单位工程的进度计划的审核、管理和控制,负责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进度纠偏应急整改方案和保障措施,及时发现进度问题,及时纠偏。对于能纠偏的工作应出具书面报告公司例会,并制定出相应纠偏措施。以上各项未做到,每项每次扣2分。

16、负责施工现场各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协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工序穿插,保障工程进度顺利。要求按照周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季度进度计划对工程项目的各单位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影响平衡协调的制约因素,积极协调并处理。负责审核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要求审核批复日期不得超过7日)。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每出现一次不编制周计划及月计划者一次扣5分。

17、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的总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节点控制计划,管理现场的配套业务单位的进度,控制进退场时间,负责组织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保障各工序的合理穿插,保障工程进度有序。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每出现一次

不编制周计划及月计划者一次扣5分。

18、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定期:每月10日、15日、25日,不定期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随时),组织监理单位及各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分包工程的质量及进度验收。每出现一次不验收扣2分。要求建立验收管理体系及验收制度(对验收体系的要求是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组织保障、架构合理,对验收制度的要求是客观公正、规范统

一、标准明确、方法合理、重点突出)。要求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制定相应奖惩办法(对整改措施及奖惩办法的要求,要让各施工单位形成竞争体制、优胜劣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奖惩合理、奖罚分明、客观公正,整改措施要经济适用、优质高效)。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每次验无评比及处理办法者每出现一次扣2分。

19、负责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质量检测,要求建立质量验收管理体系及验收标准,要求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标准明确、规范统一,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制定处置措施。验收标准或管理体系执行不到位的,每次扣3分。要求配合监理单位做好各种进场施工材料的“有见证抽样送检”工作,定期不定期(定期:每月15日,不定期: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对施工单位的“有见证抽样送检”结果进行复核,全面了解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情况。要求对以上工作要形成书面检查控制资料。未进行复核或未形成书面材料的,每次扣2分。要求制定

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材料进场没出现一次不验收扣3分。

20、负责制定配套业务单位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控制体系及相应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体系架构合理、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要求验收标准客观公正、标准明确、规范统一。定期不定期(定期:每月15日,不定期: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制度制定不健全或实施不严格的,每次扣3分。对配套业务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要求对质量管理控制过程要形成书面资料。未及时进行检查或未做书面资料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

21、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技术问题的协调及各现场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负责对影响工程施工的图纸问题的提出。定期或不定期(定期:每周五晚例会,不定期:施工过程中随时电话沟通)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现场技术问题及图纸问题向技术研发部反馈意见。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以上各项未做到,每发现一次扣2分。

22、负责项目施工过程分阶段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公司的建设项目安全文明工地标准(标准要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施工单位的企业标准)。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施工方案指导现场施工。负责组织、协调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分阶段安全文明工地验收。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

理,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控制目标(要求管理体系架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安全控制目标及措施设置合理、保障有力、措施严谨)。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以上各项未做到,每发现一次扣2分。

23、负责协助工程造价部、技术研发部共同管理施工现场的索赔签证。负责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现场的索赔签证工程量进行确认(工程部在接到施工单位报送的索赔签证书面文件时,应与2日内做出是否现场实测工程量的批复)。未及时配合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确认工程量或签证每拖延一天扣2分。要求要全面掌握施工合同内容及其他相关索赔签证管理常识,正确处理现场的施工索赔签证,做好索赔依据的审核、控制把关工作。以上分项未做到者,每次扣3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24、负责审核施工单位提报的进度预算所述现场进度状况是否属实,复核是否与进度计划一致,质量标准是否合格。未及时进行审核或审核漏项,每发现一次扣3分。在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有效文件资料(有效文件标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支付申请签字齐全,分包项目必须有阶段性验收证明文件资料)后,应与2日内做出是否同意按此形象进度计算工程进度款的书面批复,每拖延一天扣2分。参与复核现场分包项目工程量,负责组织分包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造价部共

同对现场分包工程量进行确认,计量出现错误每次扣2分。在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分包项目工程量确认申请(分包项目必须有阶段性验收证明文件资料)后,应与2日内做出书面是否进行现场测量确认的批复,每拖延一天扣2分。要求对相关数据的复核计量要客观公正、严肃认真、不徇私舞弊,对数据结果的真实性负责。数据记量没出现错误扣2分,误差值较大者每次扣5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25、负责组织各级主管部门及业务合作单位对工程的分阶段质量进行验收,包括地基验槽(含验线)、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含结构回弹)、气象监测、避雷监测、室内空气监测、电器检测等。验收组织不及时或验收项目有漏项的,每发现一次扣4分。负责整个验收过程的组织关系协调。针对分户验收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验收表格,要求将分户验收结果公示。未制定验收标准及表格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验收结果未及时公布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26、负责协调以上单位的组织关系,保障工程顺利进展。不得因关系协调不到位影响工期,违者每出现一次扣3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27、负责组织建设工程的分户验收工作。参与技术研发部组织的单位

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工作。负责督促相关质量问题的整改、验收工作。验收、整改都应及时、不拖延,违者每出现一次扣3分。负责制定验收管理体系及验收标准,要求验收体系架构合理、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要求验收标准:规范统

一、标准严格、量化合理。验收体系不健全、标准不全面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后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各种施工资料的搜集,并负责相关资料移交公司办公室存档。资料收集不全面或管理混乱的,每次扣3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要求分户验收工作应于接到分户验收申请2日内作出是否验收的批复,并与综合验收前5日内完成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28、负责组织技术研发部、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共同对分包单位的施工项目进行综合验收。验收组织不及时者,每发现一次扣3分。负责相关质量问题的整改督促及验收工作。要求制定相应质量验收标准,建立质量验收体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标准明确、规范统一。责任分工不明确、未指定验收标准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负责分包项目验收后的各种施工资料的搜集、整理,并负责移交公司办公室存档。资料收集不全面、存档管理混乱的,每次扣2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要求分包项目验收工作应与接到分包单位的验收申请后2日内作出是否验收的批复),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

29、负责组织附属工程的施工单位、绿化施工单位、物业公司对施工

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负责相关质量问题的整改督促及验收工作。验收不及时或移交手续出现错误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要求建立验收管理体系及验收制度(对验收体系的要求是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组织保障、架构合理,对验收制度的要求是客观公正、规范统

一、标准明确、方法合理、重点突出),要求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经济适用、优质高效的整改措施。责任分工不明确、未指定验收标准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未及时进行整改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室外项目要有竣工图纸资料,要有机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对于苗木植被要求有病虫害防治交底资料,与物业公司间的移交要有清单,形成书面移交记录。以上各项资料收集整理不全面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要求室外附属项目验收工作应与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2日内作出是否验收的批复),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的时间节点进行回复,每拖延一天扣2分。

30、负责建立对以上单位的履约能力评价体系,要求评价体系,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公平合理。负责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相关信息跟踪,并对合同执行情况(有无实质性违背合同行为,沟通是否流畅)进行信息评估和反馈。要求评价过程要有书面记录。未及时反馈或未做书面记录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因合同产生纠纷的,每发生一次扣5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要求合同评审报告应与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5日内编制完成),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的时间节点进行回复,每拖延一天扣2分。

31、负责组织房屋竣工交房验房工作,负责建立房屋交接验收制度及流程。验收不及时或未制定验收制度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负责协调交房过程中与业主的关系,负责验收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未处理好业主关系引发业主投诉的,每发现一次扣3分。负责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客户提出的房屋问题,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维修。维修不及时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要求所记录的质量问题应与24小时内给予业主解决,重大质量问题应与业主充分协商达成整改期限限定,但是最长不得超过5日),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的时间节点进行回复,每拖延一天扣2分。

32、负责工程项目样板房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根据房屋销售计划及工程进度计划现场选择样板房的建筑位置。负责样板房施工进度管理。负责样板房施工全过程的组织关系协调。负责样板房的质量验收工作,要求建立样板房质量、进度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标准明确、规范统一。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以上各项未做到者,每项每发现一次扣2分。

33、负责处理业主的质量投诉及已竣工交付使用房屋保修期内质量问题投诉,处理不及时者每人次扣3分;负责协调相关维修事宜,制

定相关维修措施,负责整个维修过程的进度及质量管理。维修进度每拖后一天扣2分;质量达不到工程要求者,每发现一次扣3分。负责维修工程量的确认工作(工作标准同分包工程量确认),计量出现错误每次扣3分。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必须符合总开发计划要求,工作纳入相应的月/周工作计划中,要求所记录的质量问题应与24小时内给予业主解决,重大质量问题应与业主充分协商达成整改期限限定,但是最长不得超过5日),到期未解决每拖延一天扣3分。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工作,形成书面过程资料。书面资料记录不全面不详细者,每发现一次扣5分。

34、负责建立科室内部资料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科室内部管理资料主要要有: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施工变更记录、签证记录、施工图纸资料、工作联系单及其他业务往来函件等。要求对该类资料进行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存档。如有资料混乱、分类不清者,每人次扣2分。要求科室内部分季度、分工程、分项目进行资料整理状况验收,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抽样检查,抽查不及时者每次扣3分;要求有检验标准及检验记录,未制定检查标准或未做检查记录者每发现一次扣2分。

35、处理各级主管领导交办的工作,要做到积极配合、低耗高效;应在领导交办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对任务结果的有效性承担相应责任。工作完成不及时者,每人扣2分;工作完成结果偏差较大者,每人次扣5分。

第8篇:工程部变电专责师岗位工作标准

Q/SBD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Q/SBD-2001

代替Q/SBD30607-2000

工程部变电专责师岗位工作标准

2001-09-01发布2001-09-15实施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发布

Q/SBD-200

1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职责……………………………………………………………………………………………………1 3岗位人员基本技能……………………………………………………………………………………1 4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2 5检查与考核……………………………………………………………………………………………

2Q/SBD-2001

前言

为了明确工程部变电专责师岗位范围、职责、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念

审核:刘峻山

审定:张光辉

批准:张光辉

本标准1990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2001年第二次修订,发布时间:2001年9月1日,实施时间:2001年9月15日。 本标准委托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部负责解释。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Q/SBD-2001

代替Q/SBD30607-2000

工程部变电专责师岗位工作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工程部变电专责师的职责和权限、任职条件、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工程部变电专责师工作。

2职责

2.1 责任

2.1.1 对国家及上级部门制订的技术方针、政策、条例负有宣传、贯彻实施的责任。

2.1.2 对本公司的变电工程技术管理负有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及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责任。

2.1.3 对本公司的变电工程施工技术负有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的责任。

2.2 权限

2.2.1 有权按国家及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类技术标准、规定,监督和检查公司变电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2.2 有权代表公司参加上级召开的变电工程专业会议。

2.2.3 有权对外委变电工程承包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和专业技术答辩,并有权制止不符合资格审查的单位参加变电工程的施工。

2.2.4 有权对变电分公司和项目部的技术岗位人员设置提出建议。

2.2.5 有权制订和修改各种施工工艺,并有权制止各种违反工艺的施工和操作。

2.2.6 有权对各单位分配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及各种施工技术资料。

2.2.7 有权对公司变电工程施工技术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提出奖惩意见。

2.2.8有权行使上级部门及专业法规赋予的权力

3岗位人员基本技能

3.1文化程度与所学专业

3.1.1 文化程度

具有大专以上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并取得本岗位培训证书。

3.1.2 所学专业

电力专业及其相关专业

3.2 工作经历

具有从事变电电气安装工作两年以上的经历。

3.3 具备的资格

3.3.1专业知识

3.3.1.1 专门知识:熟悉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设计、运行,精通安装调试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能在施工中熟练应用。

3.3.1.2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普通物理学、化学、高等数学、电路分析(电工学)、电机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电子计算机和管理学。

3.3.2 政策法规知识:熟练掌握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规程,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税收规范和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3.3.3 管理知识:熟悉现代化管理知识,并能应用到工作中去。掌握变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编制方法和各种施工工艺、措施的制定,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方法。

3.3.4 外语水平:能应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翻译本专业文献资料。

3.3.5 其它相关知识:了解建筑学和土建制图。

3.3.6 实际工作能力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2001-09-01批准2001-09-15实

Q/SBD-2001

3.3.6.1 理解判断能力:能正确理解变电工程设计意图,对设计图纸出现地问题能正确判断,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迅速采取对策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3.3.6.2 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将施工工程与上级意图;设计图纸和具体施工统一起来,并能与计经、材料、安检等部门协调一致地对工程安全、质量、效益、进度进行控制。

3.3.6.3 语言文字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草通顺的各种施工用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结以及科技论文等,并做到符合工程实际,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

3.3.6.4 业务实施能力:能树立全局观念,适时地提供工程资料,能与材料、施工、计经、安检协调一致,保质、保量、经济、合理、按时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社会活动能力:能够与运行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紧密配合,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能与材料、计经人员确保设备材料质量与工程效益、企业收入、能与本部门人员协调配合共同服务于工程。 4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

4.1 在工程部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4.2 遵守、维护、宣传国家和上级制订颁发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严格按电力工业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变电施工技术的管理。

4.3 工作程序

4.3.1 及时掌握变电工程设计动态,做好施工图催交工作。

4.3.2 编制设备定货和构架加工计划。

4.3.3 参加公司变电工程施工图会审、及时做好技术交底,并写好会审纪要及填写好技术交底书。

4.3.4 参加变电工程的初设审查。审查安装材料和工器具需用计划。

4.3.5 审核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施工组织设计。

4.3.6 及时处理变电工程施工,加工中的有关设计变更,设备材料代用等技术问题。

4.3.7 参加编制主变运输方案和重大设备起吊方案,并进行有关技术交底。

4.3.8 研究和推广用于变电工程施工的新工艺、新机具。

4.3.9 检查竣工前的技术资料,参加变电工程验收工作。

4.3.10 做好变电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工作。

4.4 协调关系

4.4.1 配合变电公司进行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4.4.2 配合安监部参加重大变电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

4.4.3 配合供应部进行变电工程设备材料代用的联系。

4.4.4 配合计经部编制《限额领料卡》及月度变电施工计划。

4.4.5 配合企划部对变电工程的施工工艺不断进行改进,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

4.5 信息反馈

4.5.1 及时向设计院了解工程设计的新动态,并汇报给有关的领导。

4.5.2 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及时协助解决。

4.5.3 不断收集国内外变电工程施工的先进经验,参加专业性交流、学习会。

5检查与考核

5.1工程部主任、副主任负责对工程部变电专责工程师的工作的检查。

5.2工程部主任、副主任负责对工程部变电专责工程师的工作进行考核。

Q/SBD-2001

第9篇:园林工程施工员职业技能岗位标准

中级园林工程施工员职业技能岗位标准 1.岗位名称:园林工程施工员

2.岗位定义: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3.适用范围: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知识要求(应知)

1.了解园林建设工程的内容、程序、步骤、特点。

2.了解设计文件的内容、规范及深度。

3.了解园林建设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的程序、方式、文件要求及相关法规。

4.了解园林建设工程概算与预算的定额、内容和编排形式、程序等,掌握其方法。

5.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6.了解园林工程施工监理的内容及实施。

7.了解园林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评定的内容、程序、等级标准及项目交接等。

8.掌握园林建设分项工程的施工管理的内容、要求。

9.对园林行业重要法规及其它相关知识有一般了解。

技能要求(应会)

1.较全面读懂园林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概预算文件。

2.掌握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园林建设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做法,尤其是测量放线、砌体工程、园路工程、园林建筑及小品工程。

素质要求(应备)

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协作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下一篇:公司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