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标准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标准(精选8篇)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标准 篇1

课程主

题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三维数字设计、施工、运维等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BIM技术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

件构建

Revit MEP是对真实世界进行准确建模的软件,实现智能、直观的设计流程。Revit MEP采用整体设计理念,从整座建筑物的角度来处理信息,将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系统与建筑模型关联起来。借助它,工程师可以优化建筑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设计,进行更好的建筑性能分析,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借助参数化变更管理,提高协调一致,改善沟通,提升业绩。Revit MEP将成为未来建筑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将是我国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行业从二维CAD向三维模型发展发的必经之路。培训对

授课讲

标准课

课程纲

要 ·Revit MEP三维设计制图的基本原理 ·管线综合设计流程及工程实例简介

·建筑结构模型的创建:标高与轴网的创建、柱的创建、墙的创建、梁的创建、楼板的创建、导入建筑模型

·风系统的创建:风系统的绘制、添加风管管件、风系统的合成·水系统的创建:添加水管阀门、连接机组水管、修改水管系统的碰撞

·消防系统的创建:喷淋系统

·电气系统的绘制:电缆桥架的绘制

·Navisworks碰撞检查及优化

·平剖面大样图及出图

·工程量统计

·Navisworks漫游动画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标准 篇2

1 课程设计思路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一门基础课程, 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强的特点。主要培养能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放线的施工人员。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 邀请建筑工程行业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综合工程测量的行动领域, 按照教学法转化为学习领域, 进一步按照企业的工作任务到工作结果进行相应学习情景的开发, 制定课程标准, 设计教学单元, 结合相关的研究课题, 同时开发校本教材等教学材料, 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条件、课程评价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建立了建筑工程测量的课程标准。

本课程以建筑工程施工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 以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通过设计工作任务, 通过案例、虚拟项目等手段构建学习场景, 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 锻炼专业技能, 通过完成系列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 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 工作任务。本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 设置4 个学习情境, 分别是工程点位高程测量与放样、工程点位角度测量与放样、工程点位坐标测量与放样、施工现场测量与放线, 其中工程点位高程测量与放样、工程点位角度测量与放样两个最主要的学习情境, 是课程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含水准测量、点位高程放样、角度测量等内容, 分解成若干的任务, 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照相应工程测量规范和标准进行。

2.2 课程目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掌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及全站仪等常规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基础上, 能运用仪器进行施工现场标高测量与放样, 坐标测量与放样, 能进行建筑施工测量放线等工作, 为维修岗位实习和就业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2.2.1 能力目标。a.能熟练操作常规仪器;b.能依据图纸、规范进行施工测量放线;c.能对建筑工程测量质量检查验收;d.能进行变形监测及处理;e.能够整理施工测量资料。

2.2.2 知识目标。a.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能够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 完成工程项目施工测量;能识读施工图纸;掌握《工程测量规范》相关条款;b.结合工程图纸和施工区域现场实际情况, 编制施工测量方案;c.熟悉水准仪、经纬仪以及全站仪、激光垂准仪等检验及校正方法;d.熟悉场区平整土方平衡施工测量及计算;e.掌握根据施工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导线平面控制的方法及其平差计算;f.掌握施工区域高程控制测量方法及其平差计算;g.掌握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测量程序和测量质量控制、检查方法;h.掌握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减弱或消除方法。

2.2.3 素质目标。a.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b.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c.培养遵守测量工作原则和规范标准的意识;d.具备与人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表1)

4 教学评价

a.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 注重过程考核, 改进考评标准;b成绩评定, 要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 尽量项目任务细化后按权重评定;c. 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适当鼓励运用创新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学生。d考核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评价。

5 教学资源

a.注重教学课件、微课的开发, 拓展教学资源;b.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 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 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 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独立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d.产学研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 进行校企合作, 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e.积极开拓课后教学环节, 将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纳入到教学资源建设中。

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实践, 其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随着测量技术发展、企业职能转变、课程考核与评价、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的出现而修正。

摘要:本文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 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框架和内容方面等方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目标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唐俊, 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 2009, 1.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标准 篇3

摘要: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框架和内容方面进行了阐述,尝试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筑施工技术》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0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专业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开展专业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标准,以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本文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构建为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构架及实施等。

我国高职教育正在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是核心任务,建设课程标准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切人点,通过构建并实施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来强化高职教育的特色[2]。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技术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起点,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典型案例或虚拟项目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在动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中,本课程内容选择土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等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实践项目的作业程序安排教学计划。本课程总课时为72课时,4.5个学分,计划16课时为课外学时,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相关任务。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框架和内容

2.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3]:①课程定位。②课程教学目标。③课程教学内容。④考核方式与标准。⑤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⑥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2.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内容

2.2.1课程定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中层分立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施工人员。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中,能胜任施工员的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即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同时具有施工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该课程是学生学习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后的一门专业课程,后续课程还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等课程。

2.2.2课程目标。本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设置1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五个不同项目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方案、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保温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其中土方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为两个最主要的学习情境,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土方回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内容,分解成若干的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照相应建筑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

具体目标如下:

①能力目标:a能识读勘察报告、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施工文件;b能记录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方面资料;c能对进场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并将部分材料送到测试中心检测;d能计算施工现场土方工程量,要能进行典型大梁钢筋翻样;e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指导、检查;f能根据施工文件与国家施工规范、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施工技术方案;g能组织整个项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

②知识目标(部分内容):a了解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立项、规划、征地拆迁、斟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及施工工地周围环境。b针对基坑开挖项目,掌握控制地下水位、稳定边坡的方法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c掌握地基处理方法,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储运和吊装流程,以及锤击法、砌砖等技术要领。d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施工要领;熟悉先张法、后张法的操作程序和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的原理,熟知建立张拉程序的依据和放张标准;了解预应力筋张拉的台座,锚(夹)具、张拉机具的构造及使用方法。e了解土木施工中常用的起重机械;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储运程序及其安装工艺。f了解常用脚手架的构造和设计方法;了解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g熟悉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和各层作用;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领;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屋面的构造、性能和做法;了解沥青胶、冷底子油和冷胶料的配制。掌握普通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要点。h了解抹灰的分类、组成、作用和做法;掌握装饰抹灰面层的常用做法;了解油漆和涂料的种类及性能,了解油漆的施工要点;了解幕墙及金属饰面。i了解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冬雨施工施工方法。j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中部分的英文专业词汇。

③素质目标:a具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b具备与人协作相互交流的能力;c具备对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后应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d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弄虚作假;e具备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2.2.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节选部分内容)

2.2.4考核方式与标准。①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改进考评标准,在考核内容中增加实践项目。②评定成绩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日常抽查结果、汇报、答辩和考试情况,以便做出客观判断。③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当鼓励运用创新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学生。④考核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评价。⑤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练习)、成果考核,分别占有60%、40%,其中综合考核包含上课纪律、考勤、学习态度、日常工作等。

2.2.5课程教学资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实现岗位资格证与职业标准对接,充分运用专业群资源库中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企业案例资源、标准规范等行业技术资料。

①注重教学课件、微课的开发,拓展教学资源。②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发电子教案,直观地展示实践操作过程,使得专业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笔者建议,应该将常用课程内容纳入电子教案开发范畴,构建多媒体信息资源库,促进多媒体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积极推进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教育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教学网站、电子期刊等主流平台,全方位开发网络课程,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改变“教与学”单一化的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教学资源双向传递,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④产学研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⑤积极开拓课后教学环节,将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纳入到教学资源建设中。

2.2.6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①教学建议。主讲教师应对本课程的内容能够整体把握,在课前应对教授的学生做提前调研分析,掌握学情,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与学的沟通与和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②教学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特点和与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以行动导向方式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知识、掌握技术、训练技能过程中始终明确学习的目标,将工作流程融入教学流程,通过采用案例、项目任务等方式,提高职业关键能力。

3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的构建是一项开创性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4]。其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对自身职能转变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课程实施相关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的出现,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修订、完善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唐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年1月.

[3]王淑文.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月.

[4]高建亮.基于工学结合的《园林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研究[J].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月.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课题编号:B-a/2013/03/021,课题主持人:徐秀维)、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课题编号:CDGZ2013027,课题主持人:蒋春霞)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篇4

项目

单层厂跨度 房

面积 檐高

多层厂层数 房 住宅

面积 檐高 层数 面积 檐高

公共建层数 筑

面积 檐高

构筑物 烟囱

水塔 筒仓 贮池

说明: 1.2.3.4.5.以上各项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分。

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凡符合标准表二个条件方可执行本类标准。凡建筑物带地下室者,应按自然层计算层数。

工业建设项目及住宅小区的道路、下水道、花坛等均按四类标准执行。凡政府财政投资的行政性用房以及政府财政投资的非营利的工程最高按三类执行。6.凡施工单位自行制作兼打桩工程,桩长小于20m为三类,桩长大于20m为二类。

米 m² m 层 m² m 层 m² m 层 m² m 高度

一类 >12 >4000 >30 >12 >8000 >36 >24 >1200 >67 >20 >1200 >67 >75

二类 >12 >2000 >20 >6 >5000 >24 >15 >8000 >42 >13 >8000 >42 >50 >50 >20 >1000

三类 >12 >800 >12 >6 >3000 >12 >6 >3000 >17 >5 >3000 >17 ≤50 ≤50 ≤20 >500

四类 ≤12 ≤800 ≤12≤3000 ≤12 ≤6 ≤3000 ≤17 ≤5 ≤3000 ≤17≤500

(m)>75>30 容量

建筑工程承包施工合同标准 篇5

承包人:

签订日期:

一、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以下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双方就本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具体详见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等补充文件。 工程立项批准文号: 资金来源: 二、工程承包范围

体详见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等补充文件。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

竣工时间: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五、合同价款

本工程为总价包干合同,完成招标范围规定的所有工程内容,中标价为合同价(除合同专款另有约定外);经相关部门审定的工程结算价为最终工程价。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按照合同约定方式结算。

合同价为:金额(大写) ¥ : 六、组成合同的文件 组成合同的文件包括:

(1)本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与承包人双方签订的补充合同(协议)或修正文件

(2)合同协议书 (3)中标通知书 (4)专用合同条款 (5)通用合同价款

(6)招标文件(含招标文件补充文件、澄清文件、答疑文件等)

(7)投标书及其附件(含投标文件澄清等) (8)技术标准和要求 (9)图纸

(10)其他合同文件

(11)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七、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他们的定义相同。

八、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九、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十、合同生效 合同订立时间: 合同订立地点:

本合同约定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需经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委托)签字并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并提供履约保函后正式生效,至本工程竣工结算完毕且保修期满,同时双方的责任、义务履行完毕时终止。

发包人:(公章) 承包人:(公章) 住所: 住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表人: 委托代表人:

电 话: 电 话:

传 真:

开户银行:

账 号:

邮政编码: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我国仿古建筑工程造价标准 篇6

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仿古建筑造价标准。这似乎是因为仿古建筑的特殊性造成的。经过检索,我国河南省、陕西省、北京市、江苏省等几个省市有相应的造价定额编制。但在实践中,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在仿古建筑造价这方面产生了许多矛盾。笔者以自己所服务的古建筑施工企业遭遇过的实际情况为例,提出仿古建筑造价应该细化的呼吁,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仿古建筑造价标准是什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仿古建筑不是古建筑,而是当代建筑。只是它的外观、内部细节等仿造古建筑而成。既然是仿古建筑,就有一个建筑的时代问题,仿的是哪个朝代,哪个时期建筑的问题。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是,不分或者不会区分建筑风格,导致该仿古建筑计价也不分,造成计价不准确。

中国南北建筑风格相差很大。如果以长江为界的话,大致上江北以北方建筑风格为主,南岸则以江南建筑为主。而且南北方都有大量清式营造则例、唐宋营造法式风格的仿古建筑或文物古建筑。笔者所在企业在江苏各地承建过的,以及现在建设的其它寺庙基本上都是营造则例风格仿古建筑,按现行江苏仿古建筑计价表竹林寺整体都将无法正确计价。

如木作工程。首先营造法源作法项目的名称跟营造则例做法项目完全不同。其次做法不同。北方叫斗拱,南方叫牌科。北方斗拱的基本模数是斗口,南方牌科的模数是四六式、五七式以寸为单位。营造则例座斗不带弧,南方的座斗带弧形内凹。北方斗拱有蚂蚱头、菊花头,南方斗拱有云头。虽大体相同,但毕竟至少专业人士看来相差很多。

仿古建筑许多细部构件,需要手工制作。而这部分定价很难统一起来,业内流行做法是,口头商议,依据则是约定俗成。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部件,特殊的细部构件,以及特殊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措施等,都没有准确的定额,采用的大多是参照现代建筑标准定额。这在实际上也令施工企业吃亏不少。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标准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有较强实际技能的职业人才, 本人从本院建经专业08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开始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在制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标准时, 改变了传统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的做法, 精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转化知识的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提高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程标准立足于以任务为趋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指向、以岗位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设计。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尽可能地培养其专业素养, 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内容和机会, 培养学生深厚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本课程围绕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命脉-资金来展开论述, 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过程划分为六个学习情境, 包括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入门、建筑企业筹资管理、建筑企业投资管理、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建筑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和建筑企业财务分析。每个情境都有若干项任务, 每一项任务都是一个具体的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 每堂课都从引入一项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任务开始,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小组围绕本次课的任务展开分析, 教师逐步引出为解决该项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完成该项任务, 并以小组的形式向全班进行汇报, 每个任务后面还配有一定数量的实训题、案例分析等内容, 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动脑分析能力。

现将本人制定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公布如下, 供全国高职院校的同行切磋、交流, 并提出宝贵意见。

1 课程开发思路

以实际财务管理案例为对象, 结合企业和行业岗位 (群)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突出以技能 (能力) 为核心, 以素质为本位, 构筑和创设《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学习领域情境。

2 课程特色

以实际财务管理案例为对象进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学习领域情境设计, 情境取材于国、内外实际财务管理案例。以培养岗位工作能力为重点, 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程目标

本学习领域课程以实际财务管理案例对象, 使学生了解建筑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营运活动及分配活动的内容, 掌握筹资、投资、资金营运活动及分配活动的方法, 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3.1 掌握货币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

3.2 掌握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及利润分配管理理论。

3.3 掌握财务分析理论。

专业能力目标:

3.3.1 能够根据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等理论, 对企业各种筹资方案做出最佳决策。

3.3.2 能够根据资金成本等理论, 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做出最佳决策。

3.3.3 能够根据相关财务管理理论, 对企业证券投资做出最佳决策。

3.3.4 能够对企业利润进行恰当分配。

3.3.5 能够灵活地运用财务分析方法, 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作出正确判断及评价。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3.3.5.1 树立创新和创业意识, 能独立完成财务筹资、投资等任务。

3.3.5.2 培养学生敬业和团队协作精神;

3.3.5.3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遵守规则。

4 课程内容和要求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学习领域 (64学时) (16×4) (见表1)

5 考核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终结性评价, 另一部分是学习过程评价, 其中: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分数占50%, 其中:出勤占10%, 学习态度占10%, 学习成果占10%, 团队合作占20%。学习态度和出勤成绩由教师评定, 学习成果和团队合作分数由学生自己互相评定, 教师进行监督。

平时考核时分A、B、C、D四个等级, 期末统计本学期总共完成任务数, 用本项目总分数除总任务数即A级分值, 如本学期共完成20个任务, 学习态度项目总计20分, 则A=1分, B级为A级分值的80%, 即B=0.8分, C级为A级分值的60%, 即C=0.6分, D级为A级分值的40%, 即D=0.4分。

考核方案设计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总评分表

课程名称:学生姓名:班级:

以上内容就是本人对高职院校《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标准的制定, 因本人的能力及经验不足, 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难免有很多不当之处, 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8

【摘要】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组成内容、实施建议进行解读,对江苏省中职工程造价专业5门课程标准的共性特点和具体课程的组成内容、实施建议进行了介绍,为课程标准的实际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56-05

【作者简介】1.刘琳,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211135)建筑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2.任务军,江苏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2)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制图及职业教育;3.张慧琴,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100)教研组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测量及职业教育;4.邹志勇,江苏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532)实训处处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及职业教育;5.张勇,江苏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宿迁,223800)建筑工程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及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进行开发,经过前后多轮的修订和论证,目前已经颁布试用,成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本次编写涉及五门专业主干课程,分别是“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量清单计价”。

一、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编写团队中包括了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以及造价企业技术负责人,保证编写人员能够准确地把握专业、行业的发展动态。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课程标准开发指南为依据,团队成员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确定了课程内容,开发流程详见图1。考虑到课标的指导性,在课程内容后面还附上了相关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建议,保证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课程标准的开发依据及组成详见图2。

二、课程标准内容构成解读

(一)课程性质及学时

课程标准的编写依据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分析以及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可知,“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三门课程属于基础平台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专门化方向课程。课标对与每门课程直接相关的前导和后续课程也进行了阐述。课标中的学时与学分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的,总学时与学分中包括了课程对应的集中实习学时和学分。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求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最终形成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阐述了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突出处理问题的办法,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了课程的目标。

2.阐述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构建学习任务单元,确定课程内容。

3.阐述了学习任务的确定依据。在确定学习任务时,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设计每一个学习任务。

(三)课程目标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主要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注意各种目标的描述方法,适当地采用“理解”“掌握”“会”“能”等相关表述。在进行课程目标表述时,首先对课程的总目标进行确定,然后分点逐条阐述具体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标准是该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所能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关注素质教育,还关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内容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是间接的、弹性的,必须给教学、评价及教师的创造留有空间。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包括所有专业方向的“必须掌握内容”和“选择掌握内容”。根据中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工程造价专业可以分为建筑工程造价、装饰工程造价以及安装工程造价三个方向,各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区域经济特点确定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向,对于各专业方向选学的部分内容在课标中用“*”表示。

1.“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括4个模块:(1)画法几何(投影基础);(2)建筑制图基本知识;(3)建筑施工图;(4)结构施工图;(5)可选部分。实施项目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将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落实到每一教学模块中。

2.“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与要求

依据课程目标和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括:(1)高程测量;(2)角度测量;(3)距离测量;(4)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5)控制测量;(6)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7)施工测量的基础;(8)民用建筑施工测量;(9)工业建筑施工测量;(10)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11)全站仪及其应用;(12)综合实训。教学中要求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进行。

3.“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构造与识图”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建筑物的组成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过程进行选择的,其课程内容包括:(1)建筑构造识图准备;(2)基础与地下室构造;(3)墙体构造;(4)楼地层构造;(5)楼梯和其他交通设施构造;(6)屋顶构造;(7)窗与门的构造;(8)单层工业厂房构造;(9)建筑施工图的识读;(10)建筑装修施工图的识读(选学);(11)一般建筑水电工程施工图的识读(选学);(12)综合实训。该课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训内容进行了规定,这部分实训内容涵盖了课程中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及学校基本的设施条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4.“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的课程内容针对中职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以工业与民用建筑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部、主体结构分部、建筑装饰分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了课程内容。包括:(1)土方工程;(2)地基与基础工程;(3)砌筑工程;(4)模板工程;(5)钢筋工程;(6)混凝土工程;(7)结构安装工程;(8)防水工程;(9)装饰工程;(10)季节性施工。每个项目均包括两个以上的工作任务,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构建了任务引领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5.“建筑工程清单与计价”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工程清单与计价”课程内容包括:(1)建筑面积计算;(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3)措施项目清单编制;(4)其他项目、规费、税金清单编制;(5)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措施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6)总价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税金计价;(7)建筑工程清单与计价实训。

这七个项目分为四大块内容:(1)建筑面积计算;(2)工程量清单编制(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措施项目清单编制、其他项目、规费、税金清单编制);(3)工程量清单计价(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措施项目清单编制、其他项目、规费、税金清单编制);(4)建筑工程清单与计价实训。

根据对工程造价岗位能力调研发现,工程量清单计价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过高,所以本课程标准在内容上侧重于建筑面积计算(8学时)、工程量清单编制(72学时)和建筑工程清单与计价实训(28学时)部分。工程量清单计价(10学时)部分要求学生达到了解的程度。

(五)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使用建议主要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选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教学建议”主要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程改革理念、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法以及注意事项;“评价建议”主要介绍了评价的目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利用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介绍了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对本课程必需的课程资源、建议开发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利用进行了阐述。

三、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为了保证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中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编写团队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实施建议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应以“实际建筑施工图的绘制”为主线组织教学,对于制图的规范、标准、画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应依托典型工程的建筑施工图,通过抄绘来提高学生基本绘图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构造模型、各种数字资源等,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将建筑新材料、新工艺的教学融入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实施,在教学中全面渗透产业文化的精神和要求。

坚持引进多元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等。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及行业企业人员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如参加制图员考级资格认证等。

在选用和编写建筑工程测量教材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内容宜选择典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所选用的图纸内容能够跟上行业发展,图纸内容和绘制要规范、标准。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还要体现中高职衔接。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纳入教材,渗透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课程实施时,应配备制图室及一定数量的模型、教具、挂图等,配全本课程常用的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典型图集,保证查阅的便利性。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施建议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做中教,做中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形成相关职业能力。学生在进行仪器操作练习时,应基于真实生产过程,仪器对中、整平、目标瞄准等关键技能,教师必须先行示范,示范动作要规范、准确、到位;学生模仿、实操时,教师指导应适时、得当。测量仪器的检校与保养、安全生产等内容可融入相应教学任务中实施,通过日常检校与保养测量仪器、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工程测量的新技术、新方法融入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实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心行业发展。

坚持引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的仪器操作及任务测量结果时,宜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项目测量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任务计划制订汇报、外业观测质量、理论与技能、工作态度与行为习惯、团队协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评价指标。

在选用和编写建筑工程测量教材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将测量放线工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项目中。教材编写要兼顾建筑企业生产实际和测量放线工职业标准,将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行业企业实际需要。

课程实施过程中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基本测量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地形环境,进行实际测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配全本课程常规的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相应资料查阅的便利性。

(三)“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实施建议

在该课程教学中应以实际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为主线,对于建筑各部位构造的认识,应依托最典型工程的构造做法,来理解构造的规律和原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实际工程项目、建筑构造模型、各种数字资源等,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将建筑装饰新材料、新工艺的教学融入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在教学中全面渗透产业文化的精神和要求。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导向、教育和激励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与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等。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及行业企业人员等。评价方式除书面测试外,还可采用实践活动评价、现场操作评价等方式。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宜选择典型的一般民用建筑工程和工业建筑项目,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将建筑构造、识读施工图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项目中。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还要体现中高职衔接。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纳入教材,渗透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课程实施过程中需配备制图室及一定数量的模型、教具、挂图等,配全本课程常用的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典型图集,保证查阅的便利性。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图纸与实物对照、现场教学与答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工程经验。

(四)“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施建议

在该课程教学中应以典型工程的施工流程为主线,利用施工视频作为辅助来弥补没有实际工作场景的教学不足,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施工的基本常识,熟悉建筑各部位的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将建筑新材料、新工艺的教学融入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实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心行业发展。同时,应在建筑施工的技能训练过程中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坚持实施多元评价。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及行业企业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如施工员资格认证、技能等级鉴定等。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内容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所选用的一般民用建筑工程要有代表性,在施工工艺、技术和装饰材料方面要能够跟上行业发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要将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考证考级内容纳入教材,还要涵盖绿色施工理念,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将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识图、安全环保等知识及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项目中。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配备设施设备齐全的砌筑工实训室、钢筋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配全本课程教学中需要查阅的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建筑施工现场参观和学习。

(五)“建筑工程清单与计价”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地区性和政策性,教学中必须结合本地区工程费用相关文件确定教学内容。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涉及规范、标准多,行业标准更新快。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和实际工程案例,使得学生“所学即所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坚持多元评价,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的当前状况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联系起来,由一次性评价改为多次评价。编写和选用教材时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应以造价员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识图、材料计价、编制等为线索逐一阐述,同时应结合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实际工程造价编制来编写或选用教材。要将本专业最新的行业标准、规范及时纳入教材,涵盖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上一篇:做文明学生的广播稿下一篇:洪涝灾害防御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