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精选6篇)

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篇1

向利民生猪养殖场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

(二)建设性质:改扩建

(三)项目承担单位:向利民生猪养殖场

(四)建设地点:丰都县虎威镇大池村

(五)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按标准化改(扩)建圈200平方米。防疫设施:修建治疗室10平方米,修建隔离圈舍50平方米,新建消毒池20立方米。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沼气池2口,50立方米/口,计100立方米;新建净化池1口,计100立方米。

(六)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5万元,占总投资的90.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万元,占总投资的9.1%。

(七)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万元,自筹2.5万元。

(八)建设年限:6个月,即2008年1-6月。

(九)技术支撑单位简介

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是经丰都县事业登记管理局登记的全民事业单位(事证第***9),现有职工25人。其中

畜牧技术人员21人,高级畜牧师2人,中级畜牧师9人,初级以下9人,会计师1人。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是指导畜牧新技术推广和提高畜牧经济效益。实施畜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适用新技术,开发、保护畜牧业资源,开展品种改良和监测品种质量,提供项目配套物品供给。

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科技部“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课题项目,即“肉牛、肉羊养殖与草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和“三峡库区肉牛基地建设及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研究”项目,科技部、财政部“肉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农业部“丰都县三坝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以及重庆市百万头(只)草食牲畜产业化项目等,以上项目都顺利通过国家级和市级项目验收,获得一致好评,草食牲畜的肉牛产业项目并得到市科委的肯定,并加以项目延伸续建。在生猪方面实施了优质瘦肉型猪基地建设项目、生猪三元杂交示范推广项目、生猪良繁体系建设项目、重庆市外种猪杂交制种场二级扩繁场建设,正在实施的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生猪)项目也得到滚动续建,都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实施依据

在经历了2006年上半年大幅下跌的走势之后,国内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高。2007年以来,猪类产品价格依旧持续上扬,目前已达到10年来的历史新高。

生猪价格在幅度上涨主要几个因素为:居民食肉信心恢复较快,但生猪补栏不及时;饲粮价涨导致生猪养殖成本上涨;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国际粮价大涨,引发新一轮涨势。为此,引起中、市、县的高度重视。本项目的申请是依据国发办农经

[2007]1939号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市改改委市农业局《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农

[2007]858号),组织编制的《丰都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农业局后,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农业局重庆市发展委渝发改农[2007]1034号文件和渝发改投[2007]1382号(《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0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的批复,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关于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加强管理,并确定为该养殖场为项目建设场。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及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经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重庆市农业局立项在丰都县8个养殖场实施,刘自平生猪养殖场属于8个养殖场之一。

三、项目实施地点、内容及规模

(一)实施地点

丰都县虎威镇大池村。

(二)实施内容及规模

1、改(扩)建圈200平方米;

2、修建治疗室10平方米;

3、修建隔离圈舍50平方米;

4、新建消毒池20平方米;

5、新建沼气池2口,50立方米/口,计100立方米;

6、新建净化池1口,计100立方米;

四、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工程建设费: 25万元。

(二)其它费用:按工程建设费用的1%计2.5万元。

(三)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国家产业补贴资金25万元,业主自筹2.5万元。

五、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月,制订实施方案。

(二)项目实施阶段:2008年2-5月,具体实施项目建设内容

(三)竣工验收阶段:2008年6月,完成项目总结并接收验收。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一)服从领导小组的绝对领导,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项目工作。

(二)以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项目技术组的技术指导下,按照生猪生产的相关技术要求实施项目。

(三)聘请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有中级执业资格证书的畜牧技术员或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本场为技术顾问和技术指导。

(四)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报账制,不挪用补贴资金。

(五)按项目进度实施。

(六)做好项目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有关文件、信息和材料的起草、打印和报送工作。负责项目的检查验收、竣工审计等有关工作。

(七)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计划目标,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和领导是十分重要的。在项目建设期间,拟成立项目建设实施小组: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业务骨干组成技术组,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工程进度、作业设计,并组织技术培训及现场施工指导等。技术组主要负责项目的论证,制定实施方案,试验示范,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技术工作总结。

七、项目管理

该项目由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严格执行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的批复精神(渝发改农

[2007]1034号),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凡实施项目的生猪养殖场,实施前须经项目技术人员现场规划后,再制定实施方案交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该项目聘请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尹正纯挂牌指导,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

八、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按照“丰都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分配经费组织实施,由项目领导小组监督实施管理,遵照“专款专用、厉行节约”的原则,建立专用帐户,各场独立核算,按实施进度审核报帐。项目实施时首付50%,项目主体工程完成经领导小组验收后支付30%,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再支付20%。

报帐程序:由项目实施业主按建设内容和进度实际发生的费用提供票据,项目技术人员签字后,交畜牧兽医局和财政局审核后方可报销。

报帐原则:中央补助经费必须全额用于项目建设,非项目直接开支的费用一律不准在中央补助经费中列支,如技术咨询费、审计费等,可在各项目养殖场自筹10%的经费中列支,建设管理人员所发生的费用,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差旅费、电话费包干补助,交通费实报实销,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九、日常管理

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1、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对技术人员管理与各个养殖场的指导,协调各方关系;

2、负责做好项目的检查验收、竣工审计等有关工作;

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篇2

鄂州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辖4个区20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耕地面积2.76万hm2,农业人口10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0.1万人。2007年,鄂州市畜牧业产值达13.8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68%;人均畜牧业产值1 296.16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484元。多年来,鄂州市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来抓,尤其在发展生猪生产方面,围绕“洁净家园、美化村庄”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推广标准化规模生产,生猪养殖由千家万户喂养向标准化规模生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发展状况

(1)规模化养殖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生猪出栏80.1万头,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1147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大户14户,规模化养猪户出栏生猪45.98万头,占全市总出栏量的57.4%,同比增长9.3%。2008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26.9万头,规模化养殖率稳步提高。

(2)标准化养殖快速普及。鄂州市结合实际,积极推广适合农村中小规模养殖户生产的标准化“150”养殖模式。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舍)、沼气配套、生态隔离、标准化饲养”的建设要求发展生猪养殖,2007年全市共发展69户,新建“150”模式猪舍122栋2008年第一季度,已发展到76户,建成标准化“150”模式猪舍共129栋,现已投产;同时,由于政府加大对养殖小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养殖户进区发展养殖业,到2007年底。全市已建成畜禽养殖小区23个。其中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达10个;2008年第一季度全市又有蒲团上倪、沙窝新湾、花湖永华、段店武胜、葛店张铁、东沟白岩等6个万头标准化养猪小区已动工兴建,预计2008年9月份可全部建成投产。

(3)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到目前为止,全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认证20个,其中生猪产品、产地认定认证达12个。同时。品牌意识也明显增强,湖北省原种猪场生产的“晒湖”牌种猪连续5年在省种猪拍卖会上夺得多项第一,种猪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种猪行业的知名品牌;鄂州市大丰牧业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基地+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建成生猪养殖基地10个,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该公司生产的“四海湖”牌鲜猪肉,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及产地认证,2007年8月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农民满意优质品牌”荣誉称号;多年来被鄂州市民评为“鄂州市人民最喜爱的100品牌”之一。通过执行畜产品认定认证制管理,推进了畜禽健康养殖,促进了全市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2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规划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来抓,2007年初,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鄂州发[2007]5号)文件。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来抓。各区政府成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场)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等工作。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制订好发展规划,强化措施落实。

(2)部门配合,共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部门发挥优势,搞好协调,提供技术服务,加强督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007年,争取了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资金100万元、全国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资金200万元,用于扶持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发改部门积极搞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规划和立项。2007年,市发改委共争取财政资金140万元,用于扶持规模化猪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积极落实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水利、供电部门解决好养猪小区(场)用水用电问题,规定按照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乡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了《畜禽养殖用地规划》,解决好生猪养殖用地问题;环保部门加大对生猪养殖小区(场)治污工作的扶持力度,2007年共争取国家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资金390万元,重点扶持猪场环保设施建设;经贸、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大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不合理税费的清理;宣传部门大张旗鼓地宣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生猪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协会搭桥,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养猪协会成立于2003年1月,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会员300多个。自成立以来,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为基本职能,协调政府进行行业管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会员和行业的合法权益,遵循民主办会、自主办会原则开展多项活动。一是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对生猪生产按照“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管理”的小区管理模式,普及标准化生产及防疫技术,建立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对会员生猪养殖从圈舍选址修建、粪污治理到饲养管理等实行全程监控,监督养殖户建立生猪养殖档案,实施生猪产品可追溯制,达到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三是推行产业化运行机制。养猪协会以鄂州市大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原种猪场、鄂州市生猪屠宰厂等企业为龙头,联合武汉正大有限公司、武汉希望饲料有限公司、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等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合力构建生猪产业发展基地,实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运作模式。涂家垴镇养猪户余再军同志在协会的引导下,与武汉正大公司签订生猪产销合同,建标准化养猪“600”模式猪舍2栋。投产以来,年出栏生猪由原来3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3 000余头。协会与企业、政府、社会积极沟通,开展行业调研评估等工作,组建从猪源购买、饲料供应、饲养管理、产品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积极解决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4)科技服务,引导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担负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科技推广普及工作,成立了以分管生产的付局长谢光明同志为组长,13名具有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为成员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推广专班,实行包乡镇、包小区(场)责任制,全面推广普及标准化养殖实用技术。通过新闻媒体、科技入户工程、培植示范户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全方位地提升养殖户的畜牧科技应用水平。2007年,培植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350余户,幅射带动农户1100余户。2008年第一季度,通过各种方式举办培训班与现场指导达149期(次),培训人员3 800余人。目前,根据区位优势,全市已建成了东沟镇的“猪—沼—鱼(蚌)”、沼山镇的“猪—沼—果”、杨叶镇的“猪—沼—菜”等生态养殖样板镇:蒲团、沙窝乡的“养猪—建沼—供能”等节能环保养殖示范乡。在畜牧兽医部门的推动、示范户的带动、标准化养殖效益的驱动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迅速在全市推广。

(5)以奖代补,激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2007年制订了《鄂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奖代补实施办法》(鄂州农产字[2007]1号)文件,2008年又出台了《关于印发发展现代农业奖励补助标准的通知》(鄂州政办发[2008]2号)文件,明确了畜牧养殖奖励补贴标准,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一是当年新建标准化“150”模式猪舍,经验收合格后每栋一次性奖励1万元;二是当年新建,生猪养殖规模达到1万头以上的养殖小区,经验收合格后除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外,政府再奖励5万~10万元;当年出栏生猪8万头以上的乡镇,经验收合格后奖励5万元;三是对养殖小区(场)当年引进良种母猪达到100头以上的,每头补贴50~100元现金。2007年全市已落实生猪标准化“150”模式猪舍奖励资金122万元,生猪良种引种补贴资金5万元,生猪生产大乡大镇奖励资金35万元。一系列的奖励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3体会

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篇3

----广东茂名电白县桐林种养专业合作社

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肉食供应,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利于增加猪肉供应,改善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有利于尽快消除高致病疫情造成全国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生猪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负面影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利措施。

我县区生猪养殖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无龙头企业带动,养殖规模小,品种品质差,产业链条短,三元杂交所占比率低,养殖方式较为传统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养殖方式所能解决的。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是传统养猪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唯一出路。通过标准化规模场的建设,可有效地提高我区的生猪质量,促进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更可通过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产业发展,使我县的生猪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养猪场,采用合理的污水排放、粪便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时清除和处理养猪所产生的污水污物,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避免直接施用猪粪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电白滨海新区桐林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做到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采用天然黄土场生态健康的半散养方式,尤其重视养殖环境与水源洁净,出栏的生猪肉质鲜美,猪肉产品全部实现无公

害化,其中40%以上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AA级标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项目建设概况: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港头村委港头村,有水坭乡道入场部,运输条件优越,交通方便,供水、供电设施完善,远离居民区,环境僻静,排污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22℃至22.3℃,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很适宜猪的生长发育。猪场布局分布合理,猪舍的建设、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并建有绿化带。办公、生产、生活三区严格分离,合理使用。猪场实行高度集中式封闭管理,后勤人员与生产人员工作区域全然分开;实行小单元、全进全出的最新设计模式,保育猪与育肥猪分区饲养。

(2)项目区内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桐林生猪养殖场,创建于,拥有固定资产420万元,占地总面积45亩,建筑面积2350m2,其中猪舍面积2100m2、办公及生活区面积250 m2,拥有相关的配套仪器设备。现生猪存栏量1000头,年出栏商品肉猪头。

二、工艺技术方案

1.品种选择

品种主要选择优质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

2.规划方案

桐林生猪养殖场实行自繁自养,采用全进全出制生产技术。即将养猪生产环节上相对集中的猪群按生产过程组成配种、分娩、培育、生长、肥育等生产工艺群,实施整群进、整群出的“全进全出制”连续流水线生产,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空间和合理地进行劳动管理。

3.工艺流程:

采用分段制管理工艺流程:仔猪哺乳期4周,保育期5—6周,生长期7—8周,育成(肥)期7—8周,全程23—26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母猪产仔:每头成年母猪平均年产两窝,每窝产活仔10头。 仔猪: 35日龄断奶,成活率90%以上。

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转到育成舍35—42天,培育期成活率95%以上。

肥育猪:育成仔猪到70日龄转入育肥舍,肥育期105天(15周),肥育期成活率98%以上,平均体重达到120公斤出售。

三、特色圈养

为满足部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猪肉的追求。我养殖场借鉴日本畜牧养殖法,尤其重视养殖环境与水源洁净。养殖过程中,严格规定养殖户仅用农家饲料,并实行天然黄土场地内的半散养,让猪尽情拱食黃土,补充矿物质,这种养殖方式下出栏的生猪肉质鲜美,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

四、环境保护措施

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建设地周边有大量的菜地、粮地和草地。通过这种生物循环的方式能有效地把各个环节的废物消化于循环之中,变废为宝,积极有效地防止废物对外环境的排放,防止对外环境的污染;采取粪尿分离,猪粪经密闭发酵处理,部分进入沼气生产,降低场内废气的产生量;实现雨污分流将自然水和粪水分离,收集的粪水用于农灌,通过农作物和土地对粪水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实现循环利用;强化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处理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法,设臵焚烧设施;同时焚烧产生的烟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防止烟尘、一氧化碳、恶臭等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本项目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为标准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较好地解决了畜粪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养殖场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场拟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图:

五、动物防疫

为保证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对生猪疫情防治控制工作确切落实。

养殖场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市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拟定疫病防治、控制方案及扑灭措施,并严格执行。

饲养的生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数的100%,免疫合格率须达到国家相关要求。耳标佩戴齐全,免疫档案规范。接受动物防疫监督 机构做好口蹄疫及流行性疾病等动物疫病的检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按程序上报,并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

本场设置紫外线消毒室,进厂的工作人员及参观人员先进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另外还应设置兽医室、隔离舍、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另外,应对养殖场及相应设施如车辆等进行定期消毒,采用高锰酸钾喷雾的消毒形式。

采取相应措施隔离发病生猪,对病死猪进行焚烧、安全填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将病死猪出售。

六、效益分析

1. 社会效益

××县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标准 篇4

为加强和规范我县生猪养殖管理,引导农民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和猪肉消费安全,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一、资质要求

(一)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场址不得位于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禁养区。

(二)具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具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证明;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养殖档案。

(四)饲养规模要达到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且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

2(二)生产设施

1、舍内配备猪栏、食槽、自动饮水系统、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2、300头母猪至少配备72个产床。

3、设有保证通风良好、防晒、防潮、防霉变与生产相适应的饲料加工储存场所。

4、饲料、药物、疫苗等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应分开储存,设施设备完善,储藏标识清晰。

(三)防疫设施

1、场区入口处设臵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池。

2、生产区入口设有员工更衣消毒室,场内配有独立的兽医室,具有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3、应具备防虫害、鸟害、鼠害设施。

4、应具有污水排放、粪便堆积与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四、管理制度与记录

(一)制度建设

1、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并要认真执行。

2、制定不同阶段生猪生产管理规程。

(二)人员管理

1、猪场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无人畜共患传染病,取得

量和注意事项,严格执行休药期。

3、禁止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的规定的药物。

4、不得直接将兽药添加在生猪饲料中。

5、有完整的兽药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兽药名称,生产厂家,批次,供药商姓名和地址、使用时间、猪只、使用剂量、兽医和药品管理者等。

(六)档案管理

1、建立详细的日常生产记录档案,内容包括:配种、产仔、哺育、断奶、转群、生长育肥等情况。

2、建立规范的防疫档案,内容包括消毒、免疫、抗体监测记录等。

3、建立病死猪处理档案,内容包括病死猪的解剖、无害化处理等情况。

4、记录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和记录。

5、以上所有记录均保存3年以上,建场不足3年的以建场以来的时间计算。

五、疫病防控措施

(一)加强日常管理

1、切断病源

(1)猪场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检查,无人畜共患传染病。(2)员工、车辆入场必须消毒。

更重要。

(二)免疫预防

1、猪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宜的疫苗和免疫方法,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

2、猪场应配合当地动物疫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监测工作。常规监测的疫病包括: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结核病等,有条件的猪场可开展实验室监测。

3、猪场所用疫苗必须采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产品。

4、对国家规定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强制免疫的病种,应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开展免疫预防工作,免疫群体密度必须常年保持90%以上,其中应免猪群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5、当易感猪处于传染威胁的情况下,要用疫苗或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提高免疫力。

6、免疫用具在使用前后和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一猪一个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7、疫苗的保存、运输和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应按GB 16548的规定处理。

(三)疫病控制

1、猪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兽医进行及时诊断并

(四)环境卫生

场区内卫生状况良好,垃圾应集中堆放,位臵要合理。

六、生产水平

(一)繁殖性能

1、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达18头为佳。

2、母猪配种受胎率达到80%为佳。

(二)生长性能

170 d日龄的生猪体重达到100kg为佳。

(三)产品认证

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篇5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是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根据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青海省2008第二批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被列入青海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青海省畜牧总站在以往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该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制。

二、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背景、意义

(一)制定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的背景

规模化发展是今后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实施集约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尤其是养殖小区的建立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只有生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我省生猪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化水平较低。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规模的影响、资金和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泊,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

(二)制定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对肉质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引进国内外优良猪品种(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等)作为父本,以青海八眉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代优杂母猪作为瘦肉型商品猪的母本,再与优良纯种瘦肉型公猪杂交产生F2代商品仔猪的“三元”杂交繁育模式。

为了加快推进养猪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广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优质饲草产量逐年增加。同时,近年来通过“畜牧良种工程”、“瘦肉型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养殖项目”的实施,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提高,科技应用得到普及,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三、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编制过程中坚持以“实用性、普及性、操作性、科学性、合理性” 原则,要求标准内容易懂、易掌握、易操作、易推广应用。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省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场地选择、总体布局、饲养规模、猪舍建筑、配套工程、小区管理、环境保护、制度和资料管理等。

四、编制过程

项目下达后青海省畜牧总站极为重视,业务主管领导主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订标准的内容、方法、步骤,经过省内互助、乐都、平安、大通、湟中、湟源等县生猪养殖小区实际调查了解,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参考相关资料,广泛征求和咨询了相关领域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多次修改,制定方案,进行组织实施。

标准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阅了有关资料将所有资料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青海省养猪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着有反映青海省养猪实际生产水平又能促进猪种品质提高的原则,根据WTO/TBT有关技术法规,制定青海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标准。

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中直接参考和引用了GB16548《畜禽病害

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NY/T388 《畜禽养殖场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DB63/T433《暖棚猪舍》、《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吻合,我们起草的规范在强制性标准范围内进行编制,与其他标准相适应,不发生冲突。

六、实施该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

环境质量符合NY/T388的规定;暖棚猪舍建设按DB63/T433执行;小区建筑及设施要符合民用建筑防火要求;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猪尸体按GB16548的规定执行;猪废弃物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粪便经堆集发酵后作农田肥料;猪场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料使用;尸体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规定;养殖小区以围墙或防疫沟与外界隔离,小区周围要设绿化隔离带,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新建小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小区建设后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该小区环境。

呼唤企业伦理标准的建立 篇6

瑞士驻华大使 Dante Martinelli在开幕式上致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国家,而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维护消费者权益,实施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改革企业的运营方式,更多的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成功和效益。

国际经济伦理中心主任刘保成博士指出:在学术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课题。然而迄今为止,这一课题的重心大多集中于如何加强对公司的外部行政监管以及如何优化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两个层面。作为致力于研究商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学术机构,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既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法律规章,也不能彻底依靠企业本身的自醒自律。道理十分简单,最为关心责任承担者行为表现的莫过于与之对应的权利主张者。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远不限于狭义的消费者权益,但从根本上说,满足与维护消费者权益无疑是企业责任的核心所在。从更宽泛的角度说,在商品交换的时代,消费者在概念上已经变成了公民乃至人类的同义词。因此,消费者权益构成了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妇女可持续发展网络执行董事Dr. Ann Goodman在发表演讲时提到:妇女是引领消费驱使的指示灯。她们不仅在化妆品、服装、体育、汽车、电器等方面产品中占据了主要消费领导地位,而且在金融、投资和地产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多个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妇女调查,她们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参与到慈善和社会的环境保护中是很重要的。同时,Dr. Ann Goodman 也指出中国现在存在的部分问题,比如最近在国际上讨论激烈的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企业的供应链不足问题等等。

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史清琪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之点是可持续发展,包括企业自身、社区、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企业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人类如果丧失了“永续供给”的条件和生存环境,企业也不能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承担起经济、社会与环境三重责任,应当主动地将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目标,如果不认识这一点,将会逐步丧失活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美国Creighton 大学商业伦理教授Dr. Beverly Kracher 指出:中国商业环境进步的更高目标应该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澳门消费者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何思谦借用了澳门的经验,提倡建立和谐的消费环境。他指出:当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出现产品等问题的时候,协调双方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也有利于建立双方良好的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

澳大利亚著名律师Roderick O’Brien谈到了企业责任与法律服务的关系。他从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伦理、西方伦理和天主教社会伦理四个方面比较并谈到:真实与公平是法律中评价权利和责任最重要的两个伦理组成部分。

日本伦理研究所理事长丸山敏秋博士谈到了企业在产品销售中的伦理责任。他运用了很多真实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日本的很多企业非常注重员工的伦理培训。

美国西东大学斯德尔曼商学院管理系主任尹尊声博士引用了“绿色GDP”这一概念。他指出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绿色GDP的执行措施,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概念能够描述这一概念。中国正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对于这一概念还是新人,所以我们其实完全可以从美国或其他先进国家借鉴宝贵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而这些衡量绿色GDP的标准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带来的挑战。

上一篇:乡村医生方案下一篇:婚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