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认识哲学

【收稿日期】2011-02-16 【作者简介】陈文通(1941— ),男,河北乐亭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在理论认识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哲学的本质和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实证科学兴起和唯物史观确立后哲学的命运,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而这些论述与学术界的主流见解明显不同。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也反映在社会实践上,主要表现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未能始终如一地得到贯彻,辩证法有时也被唯心主义地运用。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在重温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哲学”,科学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重新认识

一、哲学是产生和存在于一定条件的历史范畴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涵义是什么,如何科学地认识哲学的本质,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下论点。

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一般意义(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是指脱离现实的观念;特殊意义上的哲学则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解放的精神武器)的同义语。可见,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哲学概念的。

在一般意义上,哲学是非现实的观念,是社会历史和国家制度在观念上的延续和反映,是和神话相提并论的。马克思说:“正像古代各民族是在想象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一样,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作为哲学的哲学是“观念历史的遗著”,是“梦想的历史”。“因此,德国的实践政治派要求对哲学的否定是正当的。该派的错误不在于提出了这个要求,而在于停留于这个要求——没有认真实现它,也不可能实现它。……一句话,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P7-8)马克思在这里明确地表示,这种一般意义的哲学,也即旧哲学,是“思想上”的、“观念上”的、“想象中”的、“梦想的”、“神话般”的、“非现实”的东西,因而,这种哲学应当否定或消灭,而消灭哲学也就是使哲学成为现实。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固然是德国的情况,但具有普遍意义,只是德国更加具有典型的性质。

在特殊意义上,马克思也曾经用“哲学”来表达“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1](P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P15-16)这种可以被无产阶级“变成现实”从而可以作为精神武器的哲学,是已经变成现实的、自身被消灭了的哲学;已经不是非现实的观念,而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不仅经常使用“哲学”这个概念,而且以此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对“旧哲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在这里,马克思不过是用“哲学”这个旧概念表达了全新的内容——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如果把哲学的一般涵义和特殊涵义、本来涵义和新的涵义区别开来,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把这种特殊涵义和新的涵义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马克思在这里用“哲学”范畴所表达的,已经不是“哲学”本身的内容,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理论思想;而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是同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相联系的,而且也是同马克思本人早期的思想认识相联系的。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把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争论看作是“经院哲学”的问题,他并不认为“新唯物主义”仍然属于哲学,从而和“哲学家”划清了界限。他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5-57)后来,马克思不仅改变了以哲学语言表达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从哲学角度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考察。自从马克思从对哲学的考察转向对经济学的考察,也就不再使用“哲学”这个概念了。正如马克思不把自己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样,也不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实际上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没有哲学专著。

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恩格斯明确指出,哲学作为意识形态与国家形态的存在相联系。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以法律、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存在,但远离经济事实或经济内容,从而远离经济基础。首先是法律形式,而“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2](P253-254)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认为,德国哲学就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它“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1](P73)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楚地阐明了哲学的本质。首先,哲学具有时代性质和阶级性质。哲学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从而也是和阶级的存在相联系的。正因为如此,哲学总是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家哲学”或者“官方哲学”。这不仅在西方国家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但问题不在哲学家本身,古代以来的哲学家不过是这种国家哲学或官方哲学的人格化。其次,哲学具有远离经济事实、经济内容和物质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说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已经独立于经济基础,那么,哲学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就更加远离经济基础了。法律是现实经济基础的直接表现和法律保障,而哲学和宗教却可以远离经济基础,从而具有超经济基础的性质。再次,哲学具有阶级性质。哲学的胚胎形态产生于文明时代的初期,但它的发展形式和完成形态则是同现代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相适应的。如果说,在古代思想家那里,哲学还只是以萌芽或漫画的形式存在(古希腊哲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如此),那么,在进入资产阶级社会以后,哲学就形成了一整套思想体系(德国的古典哲学是欧洲哲学发展的顶点和典型代表)。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愚昧无知的观念。关于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P223)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据此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另一方面是回答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人们对此作出了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归结为这样或那样的观点。恩格斯特别强调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2](P224)

迄今为止,人们仍然主要是在“哲学的基本问题”本身兜圈子,而没有深入地想一想:这个基本问题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是什么,在唯物史观形成以后的现代社会是否仍然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恩格斯的论述告诉我们:第一,作为哲学的哲学,或者说“旧哲学”,仅仅属于人类认识能力和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哲学家只是借助头脑的“智慧”,构思事物的总联系和描绘未来的图景。正因为如此,哲学才被称为“智慧之学”。因此,哲学不应当是超历史的一般范畴和永恒范畴,而是历史范畴。哲学也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一样,只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所依据的材料和回答的问题也只属于那个特定时代。第二,哲学具有类似于神学、宗教那样的超现实的虚幻性质。哲学和神学、宗教一样,都根源于经济落后和愚昧无知,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特别是唯物史观)还没有问世时的理论表现。如果说宗教是对自然神的崇拜,那么,哲学则是对人的智慧、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的崇拜。第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会成为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因为在实证科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以前,人们还没有能力科学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而一旦有能力科学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会提出了。在现代实证科学面前,下述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客观事物是可知的,真理是可以探寻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但每一步正确的思维都只具有相对真理的性质。

二、实证科学的发展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如果说在实证科学出现以前,人们只能在哲学范围内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在实证科学出现以后,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认识就不再是哲学了,而是实证科学了。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只能到经济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哲学中去寻找。因此,哲学必然面临生存的危机。

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认识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关于这种一般世界模式论、关于这种存在的形式原则的科学,正是杜林先生的哲学的基础。如果世界模式论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和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 “其次,既然哲学本身已不再需要,那么任何体系,甚至哲学的自然体系也就不再需要了。”[3](P375,376)

在这里,恩格斯明确地认为,单纯从头脑中构思出一般模式和抽象原则,是哲学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一旦理论模式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基本原则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我们就不再需要哲学了,而是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再是哲学了,而是关于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也就是说,自从实证科学出现以后,我们既不需要哲学,也不可能产生哲学了。既然如此,任何单纯由头脑构思的体系都不再需要了。当然,在整个转变过程中,除了非此即彼,还会有亦此亦彼。

实证科学对现实的描绘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如前所说,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中把哲学看作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当作人的解放的“头脑”的时候,“哲学”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同义语来使用的。这时候,尽管“哲学”的实际内容已经完全同它的概念本身相脱离了,但哲学概念仍然继续使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是用哲学的语言(例如“异化”)对国民经济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就如同,酒已经是新的,而酒瓶仍然是旧的。但事隔两年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进一步认为,随着实证科学的出现,“哲学”概念继续存在的理由已经没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明确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1](P73-74) “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1](P76)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认为,作为单纯头脑产物的思辨哲学,作为为各个历史时代提供药方和公式的哲学,不过是“意识形态的空话”。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实证科学的兴起,“独立的哲学”正在逐渐丧失生存的环境,并被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所取代。这些一般的抽象和概括,无非是那些超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例如“生产一般”。而这些抽象概括本身一旦离开了现实的论述,就没有任何价值。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例如,生产一般的知识丝毫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遇到的问题。这时候,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这时候,他们也就没有必要用哲学来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了。

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经济中,而不是存在于哲学中。恩格斯指出,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总是求助于理性,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这样。他们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在旧社会本身中还没有普遍地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只能求助于理性来构想自己的新建筑的基本特征,因为他们还不能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事实上,“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3](P617-618)

从恩格斯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实证科学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以前,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力图求助于理性,用理性作为判断的标准,用理性来构筑理想的国家。这是完全不现实的。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变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头脑和对理性的诉求中去寻找;应当到经济现实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哲学中去寻找。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使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

如果说实证科学已经使独立的哲学失去了生存环境,没有了立足之地,那么,唯物主义历史观一开始就是作为哲学的对立物和取代物出现的,从而使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既然如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以后,哲学的命运会如何呢,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哲学呢?我们看一看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和观点。 

现代唯物主义使凌驾于其他各学科之上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关于现代唯物主义产生后哲学的命运问题,恩格斯指出,一方面,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新近的进步,发现了自然界在时间上的历史。恩格斯说:“在这两种情况下,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3](P364)在恩格斯看来,哲学“已经死去”了。[3](P366)

在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第一,现代唯物主义,无论就历史观来说还是就自然观来说,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这就是说,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然观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法。因此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平列起来,或者,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第二,作为哲学的哲学——旧哲学或思辨哲学,是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是关于事物知识的总联系。但是,既然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其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既然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新的进步和成果,并发现了自然界在时间上的历史,那么,就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相对于各门实证科学来说,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都是多余的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不是事物的“总联系”本身不存在了,而是由哲学家的头脑构思的、作为哲学的“总联系”不存在了;不是揭示“总联系”的科学成为多余的了,而是凌驾于实践和各门实证科学之上的特殊学科成为多余的了。“总联系”是客观存在,但“总联系”不是被哲学家的头脑发现的,而是被科学家从自然事实和历史事实中揭示出来的。因此,哲学不是被“消灭”的,而是被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所“扬弃”的;恩格斯绝不是想“消灭哲学”。 

作为旧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的现代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而不是哲学。恩格斯指出:“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没有能力弄清思维对物质的关系。……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但是在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唯心主义也站不住脚了,它被现代唯物主义所否定。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因此,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就是说,‘既被克服又被保存’;按其形式来说是被克服了,按其现实的内容来说是被保存了。”[3](P481)

恩格斯在这里告诉我们,现代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否定之否定的产物,因而也是对哲学自身的否定。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以及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了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因此,它已经不是哲学,而是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需要在一种特殊的学科(哲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而是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这是哲学被扬弃的过程,或者说,是哲学向世界观转变的过程。当哲学的形式被克服以后,它的基本内容将包含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中,包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之中。只是在这个时候,哲学的神秘面纱才真正被揭开了。在这里,恩格斯不仅把现代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了,而且把哲学和世界观区别开来了。

哲学被扬弃之后保留下来的只有逻辑学和辩证法。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后指出:“这种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的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2](P257)

按照恩格斯的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以后,哲学被从自然界和历史中“驱逐”出去了:一方面,辩证法的自然观结束了自然哲学;另一方面,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历史哲学。这时候,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独立存在的,只剩下逻辑学和辩证法了。但它们不再作为哲学的内容存在了,而是作为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存在了。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把辩证法概括为若干“辩证法的规律”——量和质的转化规律;两极对立的互相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规律;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规律;发展的螺旋形式规律;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中间状态表现为亦此亦彼的特征的规律。

总之,随着实证科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不成其为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了,事物的总联系已经不需要借助于哲学来构思了,哲学本身已经成为“多余的了”,“不再需要”了,“被扬弃了”,“被驱逐出去”了,“已经死去”了,“消失掉”了,一切科学研究的成果已经“不再是哲学”了。因此,作为哲学的哲学必将为实证科学所取代,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所取代。另一方面,逻辑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东西,但作为一般思维规律的学说,作为单纯的方法和工具,已经不再是哲学问题了。在恩格斯看来,把通过实证科学可以证明和揭示的东西仍然叫做哲学,是完全不合理、不科学的。对于恩格斯这种深思熟虑的观点如何认识,完全可以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和争论。问题在于,长期以来,恩格斯的这些观点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甚至有意回避,这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态度。

四、应当重新认识和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

综上所述,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哲学”本来的涵义是指“非现实”的观念,是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历史过程相适应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产生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人们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认识是实证科学,而不是哲学,独立的哲学已经失去生存环境;现代唯物主义使凌驾于其他各学科之上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东西;现代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而不是哲学,哲学已经被扬弃了。既然如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哲学”这个范畴呢?如何重新认识和科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为科学范畴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如前所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找不到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范畴的理论依据。现在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内容来说无非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将其称为哲学。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称之为“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它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基本内容[4](P32),因而也是撰写《资本论》的总的指导思想;把唯物辩证法称之为“我的实际方法”,或“辩证方法”。关于二者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5](P20)无论是“方法”,还是“基础”,都不必用“哲学”来概括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是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的。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学说”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我国理论界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即“哲学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P310-311)但是,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重新作了概括。[6](P418-425)在这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列宁不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原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则称之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阶级斗争。但列宁没有把马克思的世界观归结为“哲学”。第二,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列宁把马克思的世界观和主要组成部分(内容)区别开来了。从表述的方式来看,二者不是并列的关系,前者属于指导思想和方法,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三个,包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策略,但是内容有变化。马克思的世界观并没有在题目中出现,不再作为组成部分之一,而是放在三个组成部分之前。原来的“阶级斗争学说”一分为二,分为“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策略”两个部分。第四,列宁虽然仍然使用了“哲学唯物主义”这个概念,但它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而且内涵缩小了,它只是马克思世界观的四个内容之一,作为“哲学唯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

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又分解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7](P424-454)在这里,斯大林同样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而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他虽然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这个概念,但也只是作为“哲学唯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已。

列宁和斯大林都不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绝不是偶然的,说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既然如此,我国的理论界(首先是哲学界)为什么仍然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方法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呢?可能的原因也许有两个:

一是把“哲学”作为一般范畴继承和延续下来,就像有些古老的经济范畴被现代人(甚至被社会主义者)继承和延续下来一样。但是,既然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内容是全新的,已经不是作为哲学的哲学了,那么,以新的范畴代替旧的范畴就是必要的了。

二是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存在误解,以为文中三个编的标题——“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其实,这三个标题是针对杜林的三本书及其理论体系提出来的,它们既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从恩格斯的多次论述中可以看出,构成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不是所谓“三个组成部分”,而是“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以及由此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科学社会主义。

无论属于上述两个原因中的哪一个,可以肯定的是,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没有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意,在列宁和斯大林那里也找不到有力的根据。其实,哲学也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就其发展形式和完成形态来说,都是资产阶级时代的理论表现。这些理论思想是人类精神成果不断发展的一个阶段,应当享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这些理论成果主要适应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只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身和理论前提而存在。

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扬弃旧哲学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如前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作为哲学的哲学已经“成为多余的东西”了。但是,这个转变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后发展国家那里,这个过程将长得多。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对此也是留有余地的。他说:“自然研究家由于靠旧形而上学的残渣还能过日子,就使得哲学尚能苟延残喘。只有当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本身接受了辩证法的时候,一切哲学的废物——除了纯粹的关于思维的理论以外——才会成为多余的东西,在实证科学中消失掉。”[2](P308-309)直到现在为止,作为哲学的哲学,固然受到了现代科学和唯物史观的强大冲击,但仍然没有消失,甚至还没有到“苟延残喘”的地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仍然存在哲学借以生存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环境;人们仍然需要哲学,就像人们仍然需要神学、宗教和法律一样。哲学最终被唯物主义历史观所扬弃,是需要很高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应当说,哲学被唯物主义历史观扬弃的条件,同时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取代的条件,同时就是现代国家被高级的社会共同体取代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生产力和科学的高度发展,就是人类从贫穷和愚昧、孤立封闭、依赖关系、自然规律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就是个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就是能够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这样的条件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第三阶段——自由联合关系阶段。在人类的现阶段(属于人类社会的第二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和相对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在现代科学还没有普及和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形式仍然处于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在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哲学和神学、宗教一样,必然有相当大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的认识能力还十分有限,他们的很多认识还不是直接间接地来源于实践,他们需要从神学、宗教和哲学那里得到智慧和启示。德国古典哲学虽然终结了,但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形而上学还普遍存在。当我们得意地自以为“活学活用”了辩证法的时候,很可能是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观念中进行的。因此,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哲学正在被扬弃的论断,就应当看作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虽然经过努力有可能缩短这个过程。

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到“旧哲学”的思维模式之中。尽管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缺乏理论依据,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和贬低在这个范畴中包含的科学内容;也不应当否认,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义下,已经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普及到全党乃至人民群众之中。甚至,在对哲学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说明之后,并不排斥在赋予“哲学”以全新内涵的前提下,继续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把“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别开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哲学内容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就目前来说,内容的科学性比范畴的科学性更加重要;范畴的科学性可以留待以后逐步解决。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第一,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仅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由于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不是马克思确立的,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未必恰当了。第二,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方法不是彼此独立和并列的两个东西。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的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对经济社会研究的“总的结果”)是科学的“辩证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归结为“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性。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至于辩证法,一方面,它在历史科学中的应用已经包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了;另一方面,就辩证法的“内核”来说,是黑格尔发现和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不过是把头手倒立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过来而已。第三,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到“旧哲学”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中去,不能把各个实证科学领域(它们处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都看作是一个个哲学学科。

在以往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在一些哲学家那里,哲学不仅被神化了,而且被泛化和滥用了,以至成为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在的精神领袖,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一方面,一些人仍然把哲学凌驾于各个具体的实证科学之上,成了超实证知识和社会实践的东西;另一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实证科学,都同时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越是远离实践的东西和抽象一般的东西,越是成为哲学;而且,战略、思路、对策、方法等等都被戴上哲学的桂冠。甚至于,各种历史性的经济社会关系——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之间的关系,影响生产力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利益关系,阶级关系,等等——都变成了哲学问题。一个最近的例子是,有些学者把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观和哲学领域的发展观混为一谈了。哲学领域的发展观,是关于宇宙事物是否发展以及发展的原因和过程的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依照基本观点的不同区分为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而辩证法的发展观又区分为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唯心主义的发展观。总起来说,区分为科学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发展观。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观,是指经济社会和人本身的发展,所涉及的是何谓发展(发展的涵义)、为何发展(为谁发展,为什么目的而发展)、发展什么(发展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如何发展(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发展)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和前者相比,是两种不同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在前者那里,“科学”在于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后者那里,科学在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本来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总纲和基本指导思想,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系统表述,所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但长期以来,也被看作是专门的哲学著作。一些学者“发明”了和不断“发明”着各个领域的“哲学”,构筑各种新的哲学体系。所谓“种地哲学”、“建筑哲学”、“造船哲学”、“经商哲学”、“公关哲学”、“科技哲学”、“安全哲学”、“军事哲学”,等等,都成为新的哲学门类。其实,这些所谓的“哲学”门类,以及人们经常讲的很多所谓“哲学”故事,所涉及的主要是辩证法,不过是辩证法在自然界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的范例。把一般思维规律的实际运用看作是一个个独立哲学学科,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背道而驰的,实际上又倒退到“旧哲学”去了。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把唯物主义历史观摆在首要地位。既然作为哲学的哲学还远没有最终被扬弃,既然人们已经习惯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范畴来表现已经不属于哲学的理论思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的辩证方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内容,并以此武装我们的头脑。从我国建国以来的实践来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唯物主义已经逐渐广泛扎根;在涉及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诸方面,辩证法也几乎到了普及的程度。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得不够彻底和不够得力,“实事求是”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辩证法时常被唯心主义地运用,或者被用歪了,变成了辩护论和诡辩论。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辩证法离开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当前,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都必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应当是使更多的人们学习和掌握唯物主义历史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随着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形态。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弊病是不需要当事者个人负责的,社会中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每个质上有区别的发展阶段都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在条件基本上还不具备的时候,既不能使旧的形式灭亡,也不能使新的形式产生。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自然的发展阶段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取消的。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人类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任何新社会的因素都是在先前的旧社会内部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各种对抗的社会形式和发展阶段,因而个人乃至整个阶级都不可避免地作出牺牲,但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本身发展的利益是一致的。当原来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时,革命必然要发生,但革命的性质和新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式、经济制度、分配方式等等的认识,对我国现阶段同资本主义(制度、道路)相互关系的认识,对不同的资本主义(从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等等,都可以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得到启示。

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必须建立在唯物主义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3](P484)辩证法的规律主要包括:“量和质的转化——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2](P259)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辩证法的理解还是肤浅的,甚至是不确切的。一方面,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辩证法不过是从现实存在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纯粹的聪明和智慧;另一方面,人们对辩证法规律的理解并非完全准确。例如,“量和质的转化规律”,本来的涵义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质的变化一定包含着量的差别,或以量的变化为前提。但往往被人们不确切地概括为“质量互变规律”。“两极对立的互相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的规律”,本来强调的是事物的两极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但往往被简单化地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甚至不确切地表达为“一分为二”或“合二而一”,从而引起了带有政治性的激烈争论。如果我们能够在唯物主义、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的实践中,科学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辩证法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少犯很多错误,少走很多弯路。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指导。注释: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说:“当欧根•杜林先生大叫大嚷地跳上舞台,宣布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中已经实行了全面的变革的时候,理论的社会主义和已经死去的哲学方面的情形大体上就是这样。”[3](P366)他在文章的结尾又呼应说:“当我们谈完哲学、经济学和共同社会的时候,当我们不得不逐点加以评论的这位著作家的全貌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就可以直截了当地摆出对他这个人的看法了……。”[3](P676)杜林的三部著作分别是:《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责任编辑 郭彦英]How Marx and Engels Understand Philosophy 

CHEN Went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Haidian, Beijing 100091)

(续接第50页)

Space and Party Members: the Effective Exertion of Party Members’ Roles in Transitional Communities—— A Structural-Functional Analysis

QI Weiping, GONG Shaoq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inhang, Shanghai 200241; Se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Zhabei District Committee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Zhabei, Shanghai 200435)

作者:陈文通

第2篇: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演变

摘 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划分不纯粹是经济范畴,经济标准和政治因素的结合能更好地作出解释,文化对人们阶级身份的认同具有影响。西方国家阶级结构的“多层化”,表明现代科技进步为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展开创造了客观条件,“新中间阶级”作为当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将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力量。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调和、阶级矛盾的缓和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消亡和“历史的终结”,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没有过时并仍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阶级概念; 当代资本主义;演变

伴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人们对阶级身份的认同趋向于对个体身份的认同;传统典型的两极化阶级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劳资之间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阶级斗争日渐式微,“新时代运动”方兴未艾。这些使得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受到了一定的诘问和挑战。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意味着民族国家不再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场所,在这种情形下其他形式的认同和社会意识与政治的关联越来越大,生产方式的非中心化使得基于工作场所的集体无意识无法进入私人领域,而消费还不能成为新的集体形成的根源。这样,在分析重要的社会现象时,不是阶级而是地域、种族、宗教、性别等因素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成为人们行为的关键性解释变量。而阶级是否正在消亡,人们还生活在阶级社会吗,阶级是否为经济范畴,资本主义阶级结构是否两极化以及阶级斗争是否必然发生等一系列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本文认为,对于阶级概念,需要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重新作出解释,但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没有过时并仍具现实意义。

一、阶级是否仍为经济范畴

一般而言,阶级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归属于经济范畴,其地位取决于人们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掌握着生产资本,能够凭借控制生产手段对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剩余进行盘剥,从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利益集团。对此,恩格斯引证道:“在现代社会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1]可见,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划分社会阶级的根本依据。

如果说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所有制主要体现为个人所有权和个人所有制的统一,那么进入金融资本主义之后,除去一些小企业中仍保留着个人所有制的统治地位外,绝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都实现了个人所有制的社会化,所有制实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个人所有制向股份制、法人制、国有制等实现形式转换。在此情形下,资本的私人属性不断弱化,社会属性相应强化,资本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日益社会化。政府企业、机构法人以及企业职工都能参与分配,工人阶级“有产化倾向趋强”,不再是一个纯粹靠出卖体力劳动维持生存的无产阶级。同时,在资本社会化过程中,各类企业改变了以前所有权和管理权相统一的局面,实现了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在一些大企业出现了以股东和金融股东为一方,管理人员和雇员为另一方的分割。这种变革相应地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复杂化,即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雇员之间两大相互交叉的矛盾关系。然而,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并未改变造成阶级分割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雇佣关系,所谓“无产阶级有产化”以及吸收工人参与管理,只不过是私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工人劳动方式的外在变化。

另外,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知识和技术的作用凸显影响了人们对阶级划分的看法。传统资本主义中的资本主要是指生产资料,而如今一些西方学者以更为广义的视角看待资本,如物质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等,认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更为重要的生产财富的资本。虽然专业的知识、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占有物质生产资料资本,但他们拥有知识资本或组织资本,这使得其区别于一般的工人阶级。该理论称呼的所谓“知识阶级”或“知本家”,突破了马克思仅仅从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来进行的阶级划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知识已成为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但是知识作为劳动力的一部分,如果不与生产条件和劳动相结合是无法实现其价值的,知识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却不能改变知识拥有者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阶级地位。因此,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不再从属于生产资料的划分而成为划分阶级的一个重要标准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考克斯教授提出,“阶级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还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它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意义,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学范畴。”[2]他认为马克思所谓的工人阶级是集体性的、政治性的,同统治阶级之间有着深刻的阶级矛盾,这种阶级定义过于简单化,不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美国的李普塞特和克拉克则宣称:“阶级越来越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3]新的社会分层形式正在形成,关键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分层的破碎化。在他们看来,不存在人们普遍重视的单一的经济衡量标准,因而阶级不可能成为促进人们相互识别的唯一标志。由于存在着其他隶属关系的基础——种族、民族、宗教、自愿团体等,人们几乎要忘却阶级的特性了。美国学者玛丽·杰克曼和罗伯特·杰克曼在研究中指出,“以往的阶级理论都用两分法来阐明阶级体系,这种阶级两分法的概念来自于马克思有关阶级和革命之间的联系,但现在已经过时,应以新的方式来表达阶级的含义。”[4]他们认为,社会阶级是一个你能迅速作出区分的硬标准与你不能很快区分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等要素结合而形成的,即阶级是一种社会地位群体,阶级的衡量标准包括经济因素及其派生的文化因素等所形成的种种结构。

应当说,对当代西方社会的阶级分析不是囿于经济因素,而是考虑文化、主观感受和教育因素等是富有启发性的。阶级分析主要是依据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但不排除文化的历史作用。实际上,根据马克思的看法,阶级的故土在经济领域,但社会阶级又是按照它们在整个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即它们在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在内的整个劳动分工的地位来决定的。在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形态中,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对人们阶级身份的认同具有促进作用,阶级意识的形成与文化和历史传统是有关联的,但根源在于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权力也开始成为阶级分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介入,出现了权力寻租以及权力资本化现象,它使得阶级的分化和变动不能以纯粹经济因素来看待。金权结合、黑金政治使国家官员中产生出大量腐败分子,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国家权力资本化的事实。如果说在工业社会初期,阶级分化的标志是财富,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即资本的缘故,那么在后工业社会,导致阶级分化的资本不仅是生产资料,还有权力资本。由于科层化、组织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在资本社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分配不均等的还有权力资本,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各种非法的利益所得,也是导致资本主义阶级分化和变动的关键性变量。这说明当代社会的阶级分化虽然仍然是经济现象、是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的,但它也关系到政治权力的介入,政治因素同经济因素的结合能更好地作出解释。

综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分化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范畴,而是由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对此需要在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基础上作出全面具体的考察和分析。

二、阶级结构是否走向两极化

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将日益简单化:“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的时代,都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5]273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是同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旧阶级,“他们都注定要被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所消灭,并被驱赶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5]282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再次断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形成“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

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从队伍的构成上看,不是日益简单化为两大阶级,而是在旧中间阶级之外,产生了一个“新中间阶级”,它包括政府部门的中级行政官员,国有和私营垄断企业的中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咨询和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员等,而且这个中间阶级的人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扩大的趋势。西方学者就这一现象作过许多的研究,有的基于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受雇于国家、私营企业,认为仍是雇佣劳动者,称他们为“新工人阶级”。有的基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习性等同工人有着很大差别,不同意将他们划归为工人阶级,称他们是“新中间阶级”。我国学者大体也是这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他们是五颜六色衣领的工人阶级;另一种观点认为将他们简单地划归为工人阶级是不可取的,无助于从理论上解决实际问题。

在资产阶级与传统工人阶级之间出现的“新中间阶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从阶级归属看,老中间阶级实际上也是资产阶级,只不过是小资产阶级,“新中间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老中间阶级依靠自己掌握的生产资料来维持生活,“新中间阶级”则通过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属于雇佣劳动者。(2)从劳动方式看,“新中间阶级”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但他们在资本竞争和技术更新的环境下,存在向一般工人阶级分化的趋势。(3)从政治诉求看,“新中间阶级”的价值追求和意识形态不一,具有争取合法权利和自主平等的普遍需求。他们左右国家政治政策的倾向,既是社会稳定的保守力量也是推动社会改良与变革的激进力量。

之所以在资产阶级与传统工人阶级之间出现所谓的“新中间阶级”,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随着管理科学和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公司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造成了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新社会群体。他们虽不是资本家阶级,但具有高于工人阶级的地位和收入,具有工作的自主权和监督权,属于“新中间阶级”。这一新阶层的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为“经理革命”。这部分人既是雇佣劳动者,又在生产中具有支配资本和劳动的地位,所以是处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阶层。其次,当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时,知识分子不仅成为“新中间阶级”的主体,而且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例如,在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学者称为“符号分析服务”人员,约占全美工人比重的20%。[6]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资本,却拥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经营,从而获得劳动力出卖收入和知识投入的收入。再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人阶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工人队伍中的“中产阶级”日益增多。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客观地指出:“实际财富的增长使美国社会结构更像一个菱形,而不像一个金字塔,中产阶级有了巨大的膨胀。”[7]我国学者吴大琨在《重访美国有感》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在美国,大富翁是极少数,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也不是最多,大多数是算作所谓中产阶层,约占美国家庭总数的76%。”[8]尤其是白领工人的比重已经超过蓝领工人,并且许多人不认同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是倾向于中产阶级的行列,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复杂化了。

那么,究竟如何来看待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中出现的“新中间阶级”这一历史现象呢?我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中间阶级”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个阶层的概念,因为它不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的一种分析,而是社会结构视野中的劳动性质和财富收入的分层即类似于中产阶级的提法。“新中间阶级”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结合体,它包含了以当代工人阶级的新阶层为主体的知识分子、中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社会大众等多元群体。“新中间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阶级内部结构分层的表征,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当代发展。正如美国学者赖特所说:“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依然是一个最大阶级,从拥有中等文凭的工人算起,就是在美国也拥有将近40%的劳动力属于这个阶级。”[9]这里,赖特确认了工人阶级的存在及其构成的变化,但是,他实际上还是把“新中间阶级”排除出了工人阶级队伍。笔者认为,“新中间阶级”虽然在收入和劳动方式上区别于一般工人阶级,但其地位和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是属于工人阶级范畴中的新社会阶层。因此,一方面现代科技革命为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展开创造了条件,无产阶级没有消失而是在转化,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社会结构决定的阶级依然存在,其构成特点发生了历史性变动。另一方面,随着知识和技术作用的显著提升,“新中间阶级”作为当代意义的工人阶级将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力量,它将与“新时代运动”结合而成为各种反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

三、阶级斗争是否必然发生

阶级斗争是阶级概念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实践中,阐明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的原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大批破产沦为无产者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大震荡的过程,“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身体遭受摧残,精神极度压抑,生活极其悲惨,工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是饿死,就是斗争。”[5]398 在资本主义产生的初期,阶级斗争是经常的、尖锐激烈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私有制对整个社会影响度的降低,资本主义国家诸项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权力系统中公共成分的增大,工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阶级矛盾得到缓和,规模化的暴力行动几近消失。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分析,使传统的阶级斗争学说面临挑战。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理论家霍克海默认为,当代工人阶级的意识已经改良主义化,不再是历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无产阶级的境况并不是正确知识的保证,无产阶级的意识并未变成一种社会力量。”[10]他将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任务落到了极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身上。但是,知识分子的阶级不会像工人阶级一样去革命,而是会更耐心地实现对旧有产阶级的彬彬有礼的颠覆。马尔库塞提出,科技发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机械化、自动化降低了消耗体力劳动的数量和程度,生产工人减少,非生产工人数目增加,蓝领工人白领化。生产自动化改变了工人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不再作为这个社会的对立面而出现了,这个社会成为“没有对立的社会了”。他要求“修改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出一个适合晚期资本主义的概念,特别是工人阶级这个概念”。[11]之后,哈贝马斯提出了许多理由来说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已不合时宜。认为晚期资本主义采取通过一种确保依靠工资度日的群众的忠诚的补偿政策来解决阶级冲突,结果使内部的冲突(如劳资纠纷)和生产方式引起的冲突已是次要的了。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统治方式和管理策略,它造成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是“相等的集团”,这是阶级对立的潜伏,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的差异和政治态度的差异。法国学者阿隆进而提出了阶级斗争熄灭论。认为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西方国家来说,“阶级间进行决定性战斗的思想已成往事”。[12]这一论调代表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主流阶级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高兹直接以“非工人的非阶级”概念作为后工业社会的革命主体,[13]并将变革资本主义的希望寄托给后工业社会中阶级成分不明、政治身份模糊的个人发起的运动。

笔者以为,虽然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消费日益大众化、符号化和个性化的情势下,人们越来越将个人作为生活规划的核心,关注对个人财富、空间和时间的要求,阶级概念受到人们的冷落,人们对它的兴趣相应减少,但是,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调和、阶级矛盾的缓和、阶级斗争的温和并不意味着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消失。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仍为阶级社会,阶级和阶级冲突依然存在并发展着。从国际领域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显示了资本主义侵略、掠夺和剥削的阶级本性,与经济全球化并存的“反全球化斗争”反映了弱势无产阶级和强势资产阶级的一种较量。而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与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阶级分化战略也具有关联。这表明阶级非但没有消亡,阶级斗争也未熄灭,而是出现由国内向国际领域转移的迹象。从国内范围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没有结束。当今西方国家兴起的新社会运动、全球化进程中的劳资谈判与罢工活动、种族冲突和学生运动等都是阶级冲突延伸和深化的体现。正如南斯拉夫学者马尔科维奇指出的:“许多冲突都具有一种阶级冲突的因素。白人和黑人的冲突决不仅仅是种族冲突;它也是深受压迫和剥削的少数人反抗的结果。甚至学生斗争也具有某些阶级冲突的性质:在向过分强调消费重要性的社会挑战时,学生们同时也是在向整个制度赖以建立的基本前提的合理性——倾向于利润无限增长的合理性——挑战。”[14]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冲突既有激烈的表现形式,也有缓和的表现形式,并不都表现为罢工或革命。它既表现在经济领域为提高工资收入、改善工作条件或减少劳动时间而进行的斗争,也表现在政治领域为反对各种不合理的政治安排,争得人权和民主的新社会政权而斗争,还表现在文化领域为主张和传播不同的或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点进行的长期斗争。应该看到,许多社会矛盾都归属于资本主义的体制范围,依靠其自身难以解决和克服,而且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也可能激化。就世界范围和长期发展来看,无产阶级不是趋于削弱,而是趋于壮大;不是趋于涣散,而是趋于联合。正如西方左翼学者欧内斯特·芒德尔指出:“按照马克思所定义的工人阶级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拥有战胜资本主义,在威胁着人类的灾难面前拯救人类和实现更高文明的社会力量。”[15]

再次,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关系具有对立统一性,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对抗与阶级妥协并存共在。阶级关系既表现为阶级对立、阶级对抗,也表现为阶级让步、阶级妥协。回眸阶级社会的历史,阶级斗争作为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形态毕竟是短暂的,主要的历史过程仍然是各阶级之间的非暴力共处,并实现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进步。在物质严重匮乏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在阶级之间常表现出利益的剧烈纷争;在物质水平大力提高时,为生存的斗争基本结束,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和自由发展,成为社会抗议的首要目标。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可供分配的“蛋糕”的做大,被剥削方境遇的改善使阶级矛盾出现缓和,为了争取劳资关系的“和谐”资本家采取了利益调和机制,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阶级妥协。但是,资本的逻辑决定了阶级间的利益博弈和斗争潜势依然存在,其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并不意味着阶级冲突的消失和“历史的终结”。因此,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没有过时并仍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4:527.

[2]何秉盖,姜辉.阶级结构与第三条道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3.

[3]Terry Nicholls Clark Seymour Martin Lipset.International SocioLogy[M].london,1991:397-410.

[4]蔡声宁,王枚.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问题[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57-6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任务:为21世纪的资本主义作准备[M].华盛顿出版社,1991:179.

[7]弗雷德里克·西格尔.多难的旅程[M].纽约希尔与王公司,1984:107.

[8]世界知识[J].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13).

[9]赖特.阶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7.

[10]曹卫东.霍克海默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187.

[11]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M].重庆出版社,1993:213.

[12]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M].译林出版社,2003:238.

[13]Andeye Gorz.Far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M].Boston:South End Press, 1982:18.

[14]马尔科维奇,彼德洛维奇.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M].重庆出版社,1994:199.

[15]欧内斯特·芒德尔.社会主义的状况和未来[M]//戈尔巴乔夫,勃兰特.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159-160.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简介:糜海波(1969-),男,南京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糜海波

第3篇: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作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美术的洪流席卷欧美各国,其后逐渐影响整个世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目前只愿意接受传统写实绘画,排斥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现代主义美术是美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及其表现形式,以包容的心对待现代主义美术,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缘起

“老师,这幅画的名字叫《紫菜蛋花汤》吗?”在欣赏波洛克的作品《秋的节奏》时,笔者的学生这样评价。随后是教室里传来的一阵哄笑!笔者不禁陷入沉思:学生都是这样看待抽象艺术吗?在常规美术教学中,笔者不止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在欣赏写实的具象美术时,学生总是津津乐道。但是,如果欣赏的美术作品有夸张、变形、重组等意象,如果欣赏的美术作品完全没有具体形象,学生就很难接受,也不愿意欣赏这样的作品,从心理上就筑起了一道将自己和现代主义美术隔离的屏障。很多学生往往只愿意欣赏具象的传统写实美术作品,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优劣完全以“像不像”为标准。

这是一种错误的、狭隘的艺术评价方式,这是对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一种误读。其实,每一类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的瑰宝,都是使艺术缤纷多彩的构成要素。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是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看待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如何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呢?

二、什么是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是指欧美各国相继出现的、与西方传统美术截然不同的美术流派的总称。它更加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绪,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甚至从根本上否定西方绘画的写实传统。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美术中的“现代”要和“现(当)代”有所区分,并不是现(当)代所有的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也不是所有变形的、抽象的美术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也有写实作品,其判断依据主要是美术作品传达的对传统、对历史的态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科技的突飞猛进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为现代美术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照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更是直接催化剂,照相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具象美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可否认,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具象美术在某些情况下扮演着照相机的作用,例如,17世纪的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哈尔斯都是给人画像为生的。当时的有钱人、贵族都喜欢找画家画像,流传后世,因此,当时,具象美术肯定是美术的主流。但是,照相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发现照相机在“造像”方面完全可以取代甚至超过传统写实的具象美术,美术不再是单单写实就可以了,美术应当何去何从?

在这些因素背景下,注重主观情感表达和反对传统写实美术的现代主义美术登上了历史舞台。美术作品开始由“客观再现”转变为“主观表现”,因此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离经叛道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可以是夸张、变形的,也可以是完全主观、没有任何客观形象的抽象美术作品,它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体验。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照相技术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主义美术的洪流已经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也应当成为当今艺术的主流。美术作品应当更多地进行主观表现和表达,而绝非仅仅进行客观的再现。

三、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

(一)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就是顺应时代潮流

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美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人们要顺应时代潮流,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欣赏现代主义美术特别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能驱使人们去联想、去理解、去补充、去体味、去深究,能大大丰富有限的具象,能提高人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弥补人们长期只会欣赏具象美术的审美真空。

(二)现代主义美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现代主义美术的核心是主观表现和表达,鼓励艺术家表达自我,这正是学生缺少的。在实际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想象力、创造力,而是不会、也不敢表现和表达,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美术基础(具象美术的写实基础)。

现代主义美术思想为人们的创造表现和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三)在看到现代主义美术优点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具有两面性

在肯定现代主义美术的同时,人们还应当认识到,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实验性美术”涌现出来。很多作品和形式还处在实验阶段,这些作品和形式中有精华,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糟粕,人们不应一味排斥,但也不应全盘接受,人们应当充分运用审美知识,客观公正地对待这些作品和实验。例如,在网上看到有些书法家用注射器进行“射墨”、书法表演等,人们应当用包容的心态,辩证地看待这些艺术探索,至于是不真正的艺术,只有等待时间的大浪淘沙。

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

(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

首先,教師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现代主义美术是当今艺术的主流。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具象美术的“像不像”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味排斥。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任其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以感悟式鉴赏方法为主,多种鉴赏方法并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欣赏、去感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从中切实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喜欢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教师应当教会学生鉴赏方法,至于个人偏好由学生自己决定。

(三)使用现代主义美术理论,指导学生创作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学习、欣赏、理解现代主义美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学生不是艺术表达能力不强,而是不敢想、不敢表达。现代主义美术为人们的表现表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使用现代主义美术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作和实践,鼓励学生去创造、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习惯和创造性思维模式。

总而言之,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是一味排斥和嘲笑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当然,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和形式有精华也有糟粕,人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正确看待现代主义美术。

五、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教会学生一些鉴赏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一定接受或喜欢现代主义美术。美术作品具有时代性和个性化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喜欢传统具象美术,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只会欣赏传统写实美术,这就是育问题了。当然,美育不仅仅只是学校教育,也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应当做的是将不同形式的美术交给学生,至于学生选择哪一种,哪一种是他发自内心喜爱的,就要看学生的自我内心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作者:张勤孟

第4篇: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依法治国理念、执法为民理念、公平正义理念、服务大局理念和党的领导理念。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解决公正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规则、环境、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

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人权是人之作为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确认。当前,在刑事司法领域,一些执法人员还存在着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的观念。因此,必须着力提倡打击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增强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意识。

5、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任何社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要求有一定的权威,而法治社会的政府权威是置于法律权威之下的权威。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权威则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的关键。当前,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要特别强调维护法制统

一、反对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反对把个人或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法律工具主义。

6、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实行法治就是要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社会主义法治防止权力滥用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权力全部纳入监督制约机制之中,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

7、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实现和保障人类自由的社会前提,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创造和保障这种不断发展着的自由的社会控制系统。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权利本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平等地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意识,摆正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反对官本位和长官意志。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又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

第5篇: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才会有实践的成功。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又成果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品。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这种统一,既要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宝库曾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他们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第6篇: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答: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就是要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实现,靠的是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和程序。而这样的制度和程序,只能通过发展民主和健全法制来实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第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第7篇: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班级:工商管理1006 学号:0519100631姓名:张平平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回答中国现阶段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即在人类文明史上处在什么发展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原则,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二者的有机统一,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规定性。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然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及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反面的不成熟不完善。这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从时间上说,从我国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个阶段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尚示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社会集团的主观臆断,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他造历史,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活动。人们不能随意挑选生产力,不能离开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条件去创造新社会。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正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即是说,我们应当从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定位问题,这样才能开阔视野,看得更清晰,认识更深刻,即跳出中国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面对现实,是从本国国情出发的理论,而认清了国情,就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

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所谓国情,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基本状况的总体判断。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规定,比如,十二亿多人口,八亿多农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等。这是表次的认识。对国情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方面进行把握。这就是最基本的国情。

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是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前进,寻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子。因而,毫无疑问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促进我们更加自觉地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寻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乃至生活方式,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获得显著提高。20年的实践,已经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过去搞得“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组织形式,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组织形式,是对社会主义组织形式的一种曲解,是一个历史性误区。

文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年谱1975—1997》《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第8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教条和理论上来说它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思想观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并为之奋斗。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介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形态。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提出社会主义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必需经历的阶段。我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学本质,即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由全体公民掌握国家的生产资料,而不是为社会的少数人所控制。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劳动成果由社会人民共同分享。这一思想也指导着世界各地受压迫的人民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第二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学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权利回归到全体公民的手中。当然,人民掌控国家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谁拥有社会生产资料,谁就拥有国家统治权力。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国家权利的拥有者是中国人民,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上两点是我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1840年以来,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掌握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经过长期历史斗争,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于是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表明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决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中国社会的建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止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弊端和诸多问题。在众多的社会问题中,官场腐败、社会的公平正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每一个都是社会震动的导火索。这些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应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应当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主要论据之一,但是反观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的公正和严明,似乎被一些特权阶层任意践踏着。公平正义,公正严明,不仅是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问题,也是中国当前政治体制的问题。近来的薄熙来案和刘志军案,都表明中国似乎从来不缺少钱权交易,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正在经受着巨大的挑战。这样看来,我们不能不说中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法治的公正严明,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当然,我们知道要做到绝对的平等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连做到相对的平等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下层人民不会去追求绝对的平等,但是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下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希望没有官压民的现象,希望出门的时候不会被李刚家的豪车撞掉,希望中下层也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民生问题时指出:“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希望我们的人民政府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中国加油。

第9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姓名:### #####学院: ##############班级:###########日期: ################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长达90年的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胜利。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社会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应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大旗继续谱写新的华丽篇章。作为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边缘化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通过参加在天津城建大学开展的第二十三期业余党校,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组织给予我这几次党课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积极参加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下面我就马克思主义论述一下我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当中提到: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与马克思恩格斯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的态度的不同情况是,现在有一些人根本没有学习拟或是接触马克思主义读物,就发表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时代意义的论断。我们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在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

21世纪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日趋成熟走向顶峰,而社会主义社会还在成长探索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受到资本主义物质功利思想的侵蚀,尤其是在当下,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出国深造机会的增多,和一系列西方文化潮流来袭,青年一代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再愿意学习其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主导地位、影响范围、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学习上,一些领导干部更多的关注出国考察和经济增长指标,很少学习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经典著作,甚至在有些大学中课程中马列主义原理已被作为选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等宣扬资本主义优势的著作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在理论研究中,有些人千方百计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对象,以博得“理论创新”、“观点新颖”的名号。在学术的认同标准上,有些专家学者盲目地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照搬照抄的生拉硬拽的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为参照物。从培养干部来说,各级党校在着力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思想指导下,在经济增长指数作为政绩的评价标准之后,大量的实用性课程代替了马列经典著作,充斥培训班的内容规划中。新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大学生村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程度和实际掌握的水平大大降低。

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是新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不再熟悉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不再将马列主义作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旗帜。基层干部不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势必作风败坏,纪律涣散,安于现状不再奋斗思进取。

以上这些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所引发的后果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期望的,亦是他们对中国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破坏的根本目的。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韬光养晦的外交原则指导下,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前提条件下建设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在一心一意加紧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不断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一些国家插足中国国内事务,他们花样繁出,用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丑化、妖魔化,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国家内部有些领导干部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也不乏一些处心积虑地推动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人存在。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些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个特定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结论,拟或是在现实改革过程中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不能提供解决的药方,就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做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过时论调。这些刻意宣扬“过时论”的人,最大的失误在于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与时俱进。这种品质来源于: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一个理论的出现必然是迎合现实环境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和发展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当时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继承前人的成果。科学理论的形成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并非超然象外,他们是在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基础上,是在吸收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的超越前人的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创立发展。毛主席曾经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任何经验、理论均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在同工人阶级解放运动中得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中,在深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自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一大批真正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革

命斗争,经历了无数考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中建立了众多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古巴、中国等等。20世纪发生的最为震惊世界的事情莫过于柏林墙倒塌、东德与西德合并及其前苏联的解体,正是由于前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及其国内学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致使引导苏联的社会主义走向了歧途,最终断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而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致力于从理论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遇到现实问题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作了正确的合适宜的判断。正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可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滞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是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以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使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中国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从而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上一篇:电厂厂用电中断危害下一篇:创新创业基地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