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说课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识空气说课(精选8篇)

认识空气说课 篇1

说教材:《认识空气》一课,是认识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又是重点课,承接前面认识水的方法上,继续训练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来认识空气的存在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继而为后面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和流动的空气产生力量做好铺垫。

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己亲身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2、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3、通过合作探究实验,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存在,空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说教具准备:烧杯、粉笔、水槽、塑料袋、吸管、扇子、气球。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一堂课中,良好的导入能促进整堂课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认识空气”这个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活动一“找空气”

1、提出问题:引出找空气的话题。

2、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及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根据已有知识做出判断的能力。

3、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案,探究方法的合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探究实验:科学课堂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实验,将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总结归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实验,将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尊重别人。

三、活动二“比较空气和水”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回忆,学习类比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探究方法——用感官认识事物,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知识运用

通过问题的回答,可以进一步掌握通过探究得出的知识,体会科学来自生活,又可用来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从而体会科学的价值。

五、知识拓展

认识空气说课 篇2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圆》这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模块中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 也是唯一的一个曲线图形。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 对圆有了初步感性认识。教材呈现方式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引子, 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激活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经验, 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内化, 上升到教学层面认识圆, 体会掌握圆的本质特征。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熟悉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 感受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采用尝试法、操作法、讨论法、引导质疑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把静态变为动态, 把抽象的数学方法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指导学生自由合作、展开讨论、积极探索, 探寻特征, 巧妙地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玩中学, 动中思, 做中悟。

新课改倡导课堂是师生共同交流的场所,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养成会学、善学、乐学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设疑激趣

游戏导入, 让学生在有趣情境中感受, 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初步孕伏“一中同长”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宝物就在老师的右脚5米处, “宝物”可能在哪里?做法是:用大吸铁石放在黑板上, 代表老师的右脚, 用一支笔的长代表5米的距离, 用一些小的吸铁石代表“宝物”。启发学生从不同方位摆“宝物”, 引导思考如果用一点代表宝物, 这样的点会有无数个, 轨迹会形成一个圆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发学生想象。游戏中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 对圆的平面轨迹形成建立感性认识。

(二)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 说圆, 初步感知。让学生展开想象, 自由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的例子, 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 用多媒体展示向日葵、天坛、大炮、水滴、车轮、双人溜冰等等系列图片展, 从自然现象、圆形物体、圆形建筑、运动现象等各个方面带领学生走进圆的世界, 欣赏圆的美。

【设计意图】贯彻新课改提出的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新理念, 引导学生在对圆形成初步表象的同时,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2) 画圆, 探索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画圆, 自己动手画一画。将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肯定学生的不同方法画圆的想法, 鼓励创新。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圆规画圆。共安排了三次画圆:第一次学生自主画圆, 引导学生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总结自我画圆方法。第二次, 让学生自由汇报, 点名让学生板演画圆, 集体分析与评价。第三次学生画圆前设置疑问:如果方法正确, 会不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图形?会不会出现椭圆呢?为什么?在画圆的过程中, 让学生意会这些问题便可, 边画边感悟圆的特征。学生汇报画圆方法, 教师总结归纳:画圆的关键是针尖不动 (一中) 和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同长) 。教师在黑板演示用圆规画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步自我建构圆规画圆的认知,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

(3) 识圆, 探寻特征。认识圆主要是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由画圆引出了“不变的距离”, 让学生在圆上找出“不变的距离”, 教师顺势揭示了半径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半径的特性, 探究在画圆的过程中,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相当于半径, 引导学生发现半径长度相等。

让学生剪下圆, 拿圆片折一折, 反复折几次, 会出现几条折痕。教师讲解:这些折痕就是这个圆的直径。设问: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 直径交点是圆心。画圆时候, 针尖不动地方, 便是圆心。设问:圆的直径的有什么特征?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总结:对一个圆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 直径是半径的二倍, 圆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由导入游戏的笔摆的定长到画圆活动的不变距离, 始终贯彻半径定长的概念, 探寻出圆的特征, 并在操作中获得直观体验。

(4) 议圆, 对比理解。提出问题:圆之所以成圆, 这是与什么有关?如果它的半径或直径是不一样长, 会是什么图形?自己试一试, 画一画, 说一说。教师总结归纳:圆之所以成圆, 跟半径的长度有关。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多边形, 具备同样特征, 分析得出:圆是正无数边形。

【设计意图】提升“一中同长”的思想, 同时架起了圆与直线平面图形的联系。

五、拓展练习, 引发思维

(一) 必做题: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练习第三题, 指明让学生板演, 其他同学独立完成, 教师巡堂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 选做题:

出示3道比较每组中两个圆的大小练习题学生选做, 巩固圆的特征。

(三) 拓展题:

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车轴应装在哪里。

拓展题必做题与选做题设计旨在针对不同学情分层练习。拓展题设计意在培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总结全课, 拓展延伸

师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以对话评价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布置课外练习:用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找跟绳子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

“探究空气的成分”说课设计 篇3

1教材分析

1.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内容以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研究具体物质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于空气的知识已有介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物质。同时,又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虽然学生熟悉空气,但对它的了解并不全面。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重新认识空气,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本节课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质很好的启蒙课。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2.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②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③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1.2.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②通过探究过程,体验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分析等研究方法,善于交流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观点。能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快乐,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对待任何事物的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1.3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节课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1.3.1 教学重点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的观察和探究

1.3.2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对空气已有一定的认识,也已学习了“气体压强”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方式也正在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还缺乏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初中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同时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示范引导和严格要求。

3 教学方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更好的突破难点,本课时设定教学方法为“情景探究,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学生实验、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参与、引导,同时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习方法为“小组探究,合作交流”, 使学生在 “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突破难点,在集体交流、归纳小结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共识,得到启示;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原理,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 教学过程

本课时设计以知识线为主线,以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副线。教材只是一个载体,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时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作了一定的调整,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展示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珠穆朗玛峰传递的相关图片。在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奥运圣火能在极度缺氧的世界之巅燃烧,充分体现了‘科技奥运,珠峰氧气含量只是零海拔高度地区的20%。那么,平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多少?你能测定吗?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吗?你能捕捉到空气吗?我们下面就共同从化学的视角来重新认识空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入了本课主要探究内容。

4.2 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4.2.1 交流讨论实践体验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交流讨论“证明空气存在的生活事例或实验方法”, 增加了“利用一只空集气瓶和水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事实”这一分组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既意识到空气的真实存在,又能初步感知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结论。

4.2.2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如何捕捉空气” 提出了多种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课本第28页 “捕捉空气”的实验。(指导学生认识使用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与它排出水的体积关系及其原因,使学生意识到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会产生压力。然后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激活已有经验,交流讨论“怎样检验收集的确实是空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实验方案的筛选,找到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利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检验”这一实验室常用的气体一般检验方法,补充实验加以验证。

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不是不可知、不可收集利用的。通过实验还认识到空气不易溶于水,初步接触并理解排水集气法原理。通过对该实验的分析和空气检验实验的补充,为突破本节课难点打下了基础。

4.2.3 合作探索学以致用

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补充分组实验——用胶头滴管吸水,体验并交流讨论滴管吸水的原理和影响吸水体积的因素。在实践中再一次加深对“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会产生压力”的认识。

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刚才检验空气方法实际上是利用燃烧法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但是并不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能不能利用滴管吸水的原理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学生讨论选择实验药品,确定实验方案,集体交流,分组实验,归纳小结,形成共识——用物理方法难以将空气中的氧气排除,可以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还需设计一定的装置才能定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探究中学生既能定性的认识测定空气中含氧气的方法,又能发现新的探究问题。

4.2.4 观察思考演示实验

在学生认识逐步加深的基础上,教师将课本演示实验改为“钟罩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这样的改动实验效果更好,也更有利于下一教学环节中对于氮气的认识;同时多媒体投影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观察操作基本步骤、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原理。

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装置与课本实验装置不同但实验所得结论却相同的事实,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为最后总结实验原理进一步作了铺垫。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又给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4.3 引伸探究交流共享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讨论了水不会充满整个钟罩的原因和钟罩内剩余气体的检验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用燃着的木条证明钟罩内剩余气体“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通过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探究乐趣的同时,渗透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并再一次体验常见气体的一般检验方法。

4.4 归纳总结反思评价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结果:空气主要是:由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氮气)组成。

在前面一系列探究活动的铺垫基础上,对比演示实验装置(下图左)与课本实验装置(下图右),深入思考总结反应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容器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实验、归纳结论,将知识引向深入。

阅读课本第27页“拓展视野”,了解空气成分发现的历程,使学生感受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缺的严谨务实、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

通过交流“收获与质疑”,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意识,学会思考,能进行适度的自我评价。

4.5 比较归纳掌握概念

1. 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信息,运用比较的方法,自主归纳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运用概念对以下物质正确分类,从而清晰掌握概念:

镁条、海水、铁丝、浓食盐水、二氧化硫、氧化镁、金刚石、碳酸氢铵

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整理知识。

4.6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教学评价要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在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学习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的同时,仍要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4.6.1 必做题

A组:(课本第32页第8题)列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B组:课本第32页第4题。

4.6.2 拓展题。(可以任选一题,也可三题都做)

1. 在课本第32页第4题的基础上拓展:红磷能不能用其他物质代替?请利用家里常见物品或废弃物设计实验装置,并动手做一做,试一试。

2. 想一想,比一比:用生活中的事例或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中的各气体成分真实存在。比一比,看谁找得方案多。

3. 请利用网络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更多的空气的相关知识。想一想:地球上如果没有空气会怎样呢?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共) 篇4

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4课的学习,对水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了什么是液体的基本特征后,从第5课开始,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学生用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并且在实证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水和空气进行初步的对比。

所有的物质都占据空间,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学情分析:

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具象的物质占据空间易于理解;而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会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组织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设计理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由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和方法去观察、实践、体验;然而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单独地去完成一个探究实验,必须要有同学和教师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新课程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本课将学生定位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者、观察者和探究者,教师定位于引领者、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参与,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能力目标: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小矿泉水瓶、1个乒乓球、2个注射器、4根吸管、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按照“问题——假设——论据搜集——结论——交流共享”这些环节设计的,通过组织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实践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对“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体”获得更生动、更具体的感受。

本课具体安排了四个教学活动:

1、指导学生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2、指导学生探究纸杯中的纸会湿吗。

3、指导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4、指导学生对水和空气进行比较。教学时间:1课时。说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在课的开始,我是用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识的形式引入。这样的导入,符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会喝到水。从而使“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对学生来说,这其实就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好奇心和幻想的学生便会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心中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教师适时追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呢?”从而引出本节课探究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发,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的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的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在塑料袋当中收集空气”或“用向饮料瓶中注入空气的方法迫使饮料瓶中的水流出”这两个实验其中的一种实验。从而用实证的方法得出空气也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并完成记录单。

教师首先出示为学生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利用材料进行分组实验。此时,教师参与到各小组探究活动中,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播,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橡皮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将橡皮泥取出,然后向瓶中吹气,观察水还能不能被挤出。这样做易于让学生理解,由于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才能将水挤出。当各小组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的解释,这将对后面的活动有意义。

第二部分的探究活动是: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

这是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但是这个实验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是浪费材料;二是此实验方法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明显,但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走的现象不够直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测,这样做既鼓励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可以使教师从中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了空气会占据空间。教师操作之后让学生就地取材利用身边实验材进行同样的实验。学生实验后,要让学生解释纸没有湿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学用科学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对比实验、深入探索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在这里指的是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一个较大的空间里。而固体、液体一般情况下都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不变。对于这一科学概念,学生的认识可能会很模糊,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楚直观的认识,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的时候和水相比,有什么不同呢?”由此把问题引向深处,继而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注射器开展下一步探究活动。

学生对注射器的活塞向内压或向外拉,会导致注射器中的空间变化,对于这一现象大多数学生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教师采取了放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之前,先让有经验的学生对注射器基本构造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如何开展此项探究活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教师可做适当补充,并友情提示学生在两次实验操作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以保证实验公平。同时,还要提示学生为防止空气从注射器管口跑出,不要用太大的力进行实验。接下来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可以请学生对注射器内空气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教师配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并且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解释空气变化的原因。这是物质概念的一次升华,让学生尝试着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学生解释的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只要表示出组成空气的粒子的间距发生变化就可以了。

最后让学生填写水和空气的比较的结果,完成教材80页最下方的维恩图。水和空气的维恩图是重要的评价学生科学概念发展的依据,收集学生的图表并且反复多次使用,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让学生在总结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寻找空气占据空间和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可变化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让学生能够解释其中的原理。学生对原理的解释不做过高的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通过这部分的内容,把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把学习引向生活。因为《新课标》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尤其通过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更是给予了学生发挥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学以致用,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彰显学生创造的才华。这也正是体现了教育要以人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附板书设计:

6.空气占据空间吗

占据空间

空气

科学认识空气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知道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2、建立气体的初步概念,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的逻辑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并且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教学难点: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水槽、烧杯、塑料袋。

学生准备:水槽、塑料袋、扇子、小砖头、干粉笔、干土块、注射器、风车、气球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采用竞赛的形势来研究自然科学,好吗?

作为本次比赛的裁判,我先为大家宣布比赛规则,请各位小选手注意听好:第一条,在比赛中每位小选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现突出的就可以在你们小组的小星星积分卡上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一栏涂一个小星星:第二条:各小组要团结合作、齐心协力,表现突出的可以在小星星积分卡上动手研究、团结协作一栏涂一个小星星;第三条:涂星星要实事求是。最后哪个小组的小星星总数最多,就可以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竞赛评出前三小组,小组的每位成员可荣获一个发明小证书,大家听明白了吗?

二、授新课:

师边讲边演示: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请大家仔细看,现在老师将面巾纸放入杯中,然后再将杯子放入水中,比赛的第一道题就是:猜猜纸会怎样?(生:湿或不湿)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那么认为纸会湿的举手,究竟谁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师:取出面巾纸)湿了吗?(一点也没湿)不相信的小选手可以摸一摸,摸到的小选手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感觉。(生答)那么就请刚才猜对的小选手在你们小组的小星星积分卡上涂个小星星吧!

谈话:第一道题就赛到这里,没涂到小星星的小选手也不要着急,你们还有好多机会可以赢得更多的小星星。请听好第二道题:面巾纸为什么没湿,这个小魔术的秘密是什么?(生答,师不急于肯定)他们说得对不对呢?有的小选手还不太明白,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个现象:(师演示:将杯子逐渐倾斜,瓶口冒泡,水进瓶内,面巾纸湿了)你们发现什么了?(给予回答问题及刚才就猜对学生以不同的鼓励)

小结:这个小魔术的秘密就在于杯中有空气,(板书课题)可是你们能看到杯中有空气吗?(生答)那么空气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下面的比赛我们就围绕空气来进行,你们同意吗?

谈话:我们看不到空气,那么它在哪儿呢?老师的第三道竞赛题就是请各小组找一找哪有空气?这道题老师就交给每一个竞赛小组,各小组的小选手都积极地想办法,提出好意见,互相商量商量,然后再用桌面上的物品试一试,如果通过了就在小星星积分卡中动手研究、团结协作一栏涂一个小星星,想出几种办法就涂几个,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想的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大家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

生实验,师巡视,适当给予帮助指导。

生汇报,教师适当给予鼓励。

谈话:大家真聪明,在塑料袋、注射器、小瓶、粉笔、教室里连小石块中都找到空气了,真是太了不起了,谁能再回答老师的第四题呢?用一句话说一说那儿有空气?

(生答: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谈话:既然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那么老师的第五题就是请各小组同学利用自己桌面上的物品任意收集一些空气,然后再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或用其它方法自己自由地感觉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发现空气一个特点,就在小星星积分卡中动手研究、团结协作一栏涂一个小星星,发现几个就涂几个,大家明白了吗,下面开始。

生实验,师巡视,适当给予帮助指导。

生汇报,教师适当给予鼓励,并板书。小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体,而且它还是流动的,可是我们却看不到,你们想不想知道当它流动时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答)

(出示充满空气的气球,演示扎破气球,学生直接感知空气流动。)

生汇报。

谈话:空气是一种可以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老师的第六道竞赛题就是给这样的物体起个名字?

(生答:流体、动体、气体„„)

小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谈话:我们的比赛就要结束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周围有一位小朋友一直在关注着我们的比赛,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说什么呢?

(生答)

放录音(即总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怎样保护空气环境。)

谈话:今天我们就将怎样帮助空气“恢复健康”做为今天比赛的最后一道竞赛题,各位小选手你们有好的建议吗?

(生答,教师适当给予鼓励。)

放录音后小结:空气今天很高兴,你们高兴吗?(生答)那么就让我们以更高兴的心情来迎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请各小组以最快的速度算出你们小组小星星积分卡中小星星的总数。

生汇报,共同评选出本次比赛的冠亚军,伴随着颁奖音乐和全班学生地掌声,发奖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努力探索。

初中化学人类需要洁净空气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在前几年的课本中,这部分内容总是一带而过,而新课标下的课本,第一次把它作为单独的一节,我认为这里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环境保护等新的理念,所以今天和大家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把握,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级化学课本(仁爱版)专题三中的单元4。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及其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大气污染与防治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

1、地位作用: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本节课也正是立足于此。一方面,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保护环境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而这节课正是对此做出的一种尝试。本节课由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不高,所以侧重于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三,由于同学们接触化学的时间比较短,对为什么学化学没有很深入的理解,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家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和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从而增强大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尤其是酸雨的危害是本节课的重点。

3、教学难点:

大气污染的防治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明确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

设计此目标是希望学生了解基本的大气污染及防治的有关知识,今后无论自己还是家人在生活中都能尽量避免做一些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以及用语言、文字等表述有关信息的能力。

设计此目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媒体收集材料,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感受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立志掌握化学这门科学,以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

②通过对芥子气的了解,提醒同学们勿忘国耻,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设计此目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情与教法分析

作为教师,我们不是要“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要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正是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一方面,学生接触化学时间很短,许多化学原理都还未学到,所以这节课在教材处理上只要求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和防治,没有作深入介绍,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十六七的学生正是对什么事情都好奇的,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所以本节课在处理上没有完全拘泥于课本内容,而是参考了高中地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有关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的内容以及许多我们身边的典型事例,如邢台市逐渐淘汰了污染严重的大面的,逐渐推广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拓展了内容的广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掌握化学知识造福人类的决心。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提前给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调查有关大气污染的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多种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加工

的能力。课堂上,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探究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关于大气污染的防治,仍然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和思考,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这节课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所以适当使用幻灯片等增加课堂容量,使用大量的污染图片增加对感官的冲击力,同时链接了大量网页来展示和大气污染相关的新闻等,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四、过程分析:

[幻灯片展示]几幅触目惊心的大气污染图片

[引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保护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思考提问]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在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请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造成了大气污染?如果二氧化碳造成了大气污染,那么设法除去自然界中的全部二氧化碳是否更好?

[学生回答]当然不是。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碳元素的循环,这是大气自身的一种自净作用,这种大气的自净作用是自然环境调节的一种重要机能,只有当大气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才会出现大气污染。请学生思考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学生回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氟氯烃、过量的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等

[幻灯展示]以表格形式给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请学生们根据各自收集的材料,分别分析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突出危害

[学生回答]二氧化硫的来源及主要危害

[小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而酸雨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空中死神”。

[播放一段有关酸雨危害的录像片]

[提问]老师准备好了一瓶模拟的酸雨样品,请学生们设计实验模拟酸雨的危害。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①酸雨对植物、树木的`危害很大,可用花瓣或小草模拟酸雨对植物的危害②酸雨腐蚀地面设施、古建筑等,可用石灰石模拟酸雨对建筑的危害③酸雨腐蚀桥梁等,用铁钉模拟酸雨对桥梁的危害④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学生还提出可以采用生物课中常用空白对照实验的方法以利于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试验]酸雨样品分别加入盛有花瓣、石灰石、铁钉的小烧杯中。(由于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酸雨样品的腐蚀性比较强,所以此实验没有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实物投影展示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①酸雨样品使红色的花瓣变了颜色②浸泡在酸雨样品中的石灰石表面出现气泡③浸泡在酸雨样品中的光洁的铁钉表面很快变黑

[幻灯展示]被酸雨腐蚀的建筑物的对比图片;网页、新闻等进一步说明酸雨的危害。

[联系实际]电视报道乐山大佛正在整容;暑假期间,故宫、天坛等也在重新整修,还有网上报道的香港饱受酸雨之苦,要启动“蓝天行动”的新闻等。(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酸雨的严重危害,而且意识到酸雨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回答]氮的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补充介绍]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成因及危害

[学生回答]一氧化碳的来源及危害,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氟氯烃的来源及破坏臭氧层的后果

过量二氧化碳的来源及造成温室效应的严重后果。

可吸入颗粒的来源及主要危害

[提示]含铅化合物是可吸入颗粒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提到含铅化合物,学生立即想到的就是“童康宝”的广告,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联系实际]前几天,电视报道甘肃徽县368人血铅超标,其中一百多人是未成年人。原因是因为当地的一家铅冶炼厂排出的大量含铅烟尘。如今该厂已被勒令停产。

[启发思考]其他可吸入颗粒物也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请学生们思考羊绒衫和沙尘暴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羊绒衫―大量养羊--羊吃草,甚至吃草根―破坏植被―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增多

[联系实际]焚烧秸秆,露天烧烤等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讲述]除上述人为因素外,自然因素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也会引起大气污染。除此以外,还可能有一些突发事件造成的大气污染。如近两年在齐齐哈尔发生的的芥子气伤人事件。当年日军731部队遗留下来了大量芥子气毒气弹掩埋在我国境内,至今仍会不时地泄露出来伤人。芥子气能使人皮肤溃烂,并能自局部吸收,引起多脏器中毒症状

等。所以提醒同学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小结]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气体和可吸入颗粒两大类。其中气体中最常见的是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也是空气质量日报监测的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大气污染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大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了空气质量日报制度等。

[网页链接]在中国环保总局网站上找到当天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请学生分析各城市质量情况、分析原因并思考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发现,越是大中城市,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空气质量往往越差。机动车尾气和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防治污染主要从控制污染源入手,第一: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其中可以联系实际介绍邢台正在推广的集体供热、集体供气的好处;第二: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其中可以涉及到邢台近几年出租车旧貌换新颜,以及摩托车在许多城市受限制而电动车越来越成为都市新宠的实例。第三:工厂废气要求达标后才能排放;第四:推广无氟冰箱、空调等;第五:禁止焚烧秸秆,鼓励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等。

[提问]最后,请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我们在保护大气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减少私车使用,尽量乘坐公交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纸,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和面巾纸;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秸秆;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做环保志愿者,宣传环保等等。

作业: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调查有关室内(尤其是新装修的房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办法。

认识空气说课 篇7

1.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教学的第一课时。

2. 教材编排的地位、特点和作用:“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它是研究曲线的开始, 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3.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 知道组成圆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 教学重、难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 学会用圆规画圆。

二、说教法

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车轮为主线, 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掌握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 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说教学步骤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赏圆→玩圆→用圆→知圆”四个环节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 赏圆———揭示课题

(1) 师:在我们生活中, 有许多圆, 你能找出来吗?下面大家说一说从哪里能找到圆。

(2) 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圆 (注意圆和球的区别) 。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3) 师:有人说, 因为有了圆, 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而神气。今天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揭示课题并板书:圆的认识。

2. 玩圆———发现新知

(1) 做车轮 (画圆)

师:要做车轮, 首先要做什么?

生:画圆。

师:你是怎样画这个圆的? (学生介绍不同的画圆方法。)

师:你是怎样用圆规来画圆的?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完后, 教师再归纳总结圆规的结构及用法。

(2) 安车轴 (认识圆心)

师:我们把安装车轴的地方看作一个点, 那么车轴应装在哪里呢?

生:圆规画圆时, 针尖固定的一点。

师:不是用圆规画的圆, 怎样找车轴?

学生介绍方法。

师总结:圆中心的一点就是圆心。

(3) 装钢丝 (认识半经)

投影出学生所画的钢丝, 问:你是怎样安装这些钢丝的?它们都是怎样的线段?师小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这样的线段你能画出几条?你还有什么发现?

(4) 认识直径

(1) 用学生剪出来的圆进行对折, 让学生观察折痕有什么特点, 告诉学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并思考直径有什么特征。

(3) 归纳、总结直径的特征。

(5) 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通过设计车轮, 知道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那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 (可以让学生在圆上画一画, 量一量, 比一比)

出示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d=2r或

(设计意图:通过“做车轮、安车轴、装钢丝”等一系列开放性活动, 学生不仅掌握了圆的基础知识, 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用圆———巩固所学知识

举行趣味“套圈”比赛, 场地设计如下:

1.这样设计比赛场地公平吗?

2.请你设计并画出比赛场地示意图。

3.与同学合作, 将你设计的场地在草稿纸上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延伸, 首尾呼应,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 又服务于现实生活。)

4. 知圆———拓展运用 (略)

四、说板书设计 (略)

《认识物体》说课设计 篇8

(一)钻研教材

《认识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本节课是学生对这些几何体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开始,在学习这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经验。教学时要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明确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立为: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掌握它们的名称。

2.发展性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4.感性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究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掌握它们的名称。

探究难点:使学生从直观物体抽象到平面图上,认识平面图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选择教法,突出主体

《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既要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既注重知识,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我采取个人评价,互评,教师评价,力求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采用四人一绀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根据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乐于与别人合作,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习方法,使会的学生教不会的,不会的学生向会的学习,有一种想法的学生可以听一听其它学生的想法,有多种想法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一听,这种评价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探究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引入

师生谈话,讨论如何记住一个人的样子。或记住一种东西的样子。

(二)小组合作,复习旧知

小组分准备考好的学具,并说说分法。集体交流,比一比哪组想出的方法多。

(三)设置悬念,新课教学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出示一个袋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教师在袋子里摸长方体,说形状“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有什么特点?能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讨论长方体形状的特点并反馈。(2)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刚才认识的长方体是不是完全相同?哪里不同?找出来再给它起个名字。学生讨论正方体的形状特点,并反馈。(3)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贴在黑板上。(4)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2.认识圆柱和球。(1)小组交流圆柱和球的形状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是球;(2)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老师,介绍圆柱和球的形状特点;(3)小老师出示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分辨,然后请学生贴在黑板上;(4)小老师请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是球呢?

(四)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用10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多少种摆法?

2.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五)小结所学,拓展延伸

上一篇:2022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下一篇:物料控制与仓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