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献研究综述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现,这就要求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农村的公共文化问题,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丰富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服务体系;体系建设

一、国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尚未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说法,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

1.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的研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登哈特(1990)在其著作《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特别是对企业家理论缺陷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理论内涵包括: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客户、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承认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效率。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洲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学教授罗森布鲁姆在他的著作《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2003)中也指出:公共行政与私营部门的管理不同,政府有义务服务于公共利益,人们应当要求公共管理者对公共利益责任的承担并不能着眼于特定问题的范围,而是应当遍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2.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托宾(James R.Tobin)(1970)提出了“特定的平均主义”理论。他认为,一些稀缺性的公共服务如健康医疗、教育法律运用能力等应当与支付它们的能力一道实现平均分配。

3.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1956)提出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即“用脚投票”理论。他认为,人们会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并选择那种公共服务最能满足他们意愿而税收又最合理的辖区去居住。地方公共服务均衡模型突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垄断和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思维禁锢,设计了地方公共服务的偏好显示机制,引入了“消费者选择”,从而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对于探索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很大帮助。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61)认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应需要区分开,生产既可以由私人来承担,又可以由公共部门来承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 Jr)(1965)提出了俱乐部理论,该理论就是把地方辖区比做俱乐部。这一理论分析了实现地方辖区最优规模的条件:首先,随着新成员的加入,现有辖区居民所承担的成本将由更多成员分担;其次,新成员的加入会使辖区变得拥挤,辖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变得更加紧张。因此,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应当确定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新成员加入而节省的边际成本恰好与新成员加入所带来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

二、 国内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内关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等方面。

1.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济南社会科学院教授闫平(2007)在《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涵盖的基本要素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公共文化活动主体、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韩军(2011)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中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品供给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资金投入体系、评价监督体系。

2.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王大为(2007)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中认为,主要是公有性、公益性、公众性、共享性。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陈坚良(2009)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特征》中认为,主要是公益性、系统性、普适性、人文性、制度性、创新性。

3.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燕(2006)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认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郑州大学讲师何继良(2011)在《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中认为,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普惠性原则、便利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4.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江苏省吴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辑周赢、赵川芳(2010)在《新农村文化服务》中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满足亿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中共招远市委党校副校长隋军先(2011)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讨》中认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需要,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5.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

福建省福清市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谢天星(2008)在《浅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为,我们国家经过不断努力,公益性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新型文化载体不断拓展,新型文化阵地日渐成熟,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潮迭起,文体事业发展不断繁荣。

6.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少惠(2007)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中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周口师范学院副院长王霞(2009)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认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虽然是政府,但应该把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政府兴办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分开。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政策的制定,是投资主体,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则是构建的主体。

7.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龙兴海教授(2009)在《农村公共服务研究》中认为,问题主要是供需矛盾突出,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不平衡,服务错位;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低俗文化盛行;文化市场秩序混乱,非法经营活动猖獗;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队伍薄弱。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党政组织普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投入不足;政府对民间文化组织与市场参与文化服务供给缺乏必要支持与规范;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湖南行政学院王爱民教授(2008)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中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发展不均、市场滞后、沉渣泛起。

8.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院李小群(2008)在《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中认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切实提高认识,妥善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运作;切实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切实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正常运转;切实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黄淮学院教授羊守森(2008)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中认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准确把握政府公共文化职能,改进政府行政方式;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机制创新,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农村文化队伍体系。

三、探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确途径

目前,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静态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理论的论证和阐述上,缺乏必要的实际调查研究。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缺失,缺少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现状和趋势的量化分析,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公共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从而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率的提高。在今后探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道路上,应以新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为宏观背景,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定性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多元评估主体体系、设计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模型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6):84-86.

[2] 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科纵横,2007,(2):37-39.

[3] 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112-116.

[4] 羊守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5189-5190.

[5] 王大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67-69.

[6] 李小群,吴兴国.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

[7] 王爱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96-97. [责任编辑 王 莉]

作者:廉永生

第2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研究

摘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体现政府公平和高效服务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构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问题,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但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到战略的高度。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农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组成,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政府保障农民基本体育权利的制度安排,是促进农村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

1.1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包含三个层次:(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应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逐步建设。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惠及全民和公平公正,构建步骤要把握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长远目标,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价值追求,但也需要逐步实现。应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协调处理好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保障和供给水平、政府财政能力三者间关系。(3)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是改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形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通过公共财政、社会组织、企业与家庭的合作,发挥和体现财政资金的公益性价值,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中的多元化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在农村建设中享有公共体育服务是农民的基本体育权利,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目标的核心任务应该以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依据。从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看,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应包括:场地设施、组织指导、健身活动和体育监测等。随着2008年全民健身日的确定和科学健身方法的普及,体育监督反馈体系、体育绩效评价体系等指标也将纳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如何整合与利用农村体育的社会资源,统筹、组织、协调、配置社会体育公共资源,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及体育产品,最终促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的供给,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体育权利的实现,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构建全面覆盖农村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的主要途径。

农村体育的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其中,农村体育消费占据着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消费,能活跃体育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由于农村场地不足和缺乏活动经费成为制约农村体育消费的主要瓶颈。农村体育消费观念和意识不强,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低,造成农村体育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单一,使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严重滞后,这一结果。导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严重缺位和体育信息服务渠道不畅。所以,妥善解决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问题,就必须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政府保障农民基本体育权利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江苏省南通市2006年6个县(市)就有731个行政村按照三类标准以上建设“万村体育健身工程”,有115个乡镇建设乡镇全民健身中心,有3362个自然村建设“小篮板”。2007年,全市1783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建有体育健身场地”和115个乡镇全部建有乡镇全民健身中心的目标。力争全市在2010年前所有的行政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达到二类标准以上。从南通市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服务情况来看,农民体育健身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融入,对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促进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广大农民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全民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逐步改善农民的健身环境,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保障农民的基本体育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体育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意义

1995年《全民健身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点已从县逐步转移到乡镇,现在已经具备延伸到村庄的条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体育事业乃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农村体育场地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制约着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近参加体育活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

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各级政府的投入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提供最基本的健身条件,为农村体育组织的建立健全和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将有效地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服务”。

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迅速上升,对各级政府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提出了紧迫要求。农村体育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一样,是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需求,属于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但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和农民在体育资源和体育消费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体育场地、体育资金、体育人才等要素严重缺乏。造成以往各级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面普遍向城市倾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不足、关注有限,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缓慢,明显落后于城市体育的发展步伐。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兴趣爱好层面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需求的紧迫性和普遍性迅速上升,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即使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中,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农民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满意程度仍然不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楚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状况,充分挖掘农村体育所蕴藏的各种条件和优势,积极探索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提高农村人口身体健康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以及农村发展滞后的中国现实背景和乡村建设相关背景下提出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为此,要坚持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原则,进而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大致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由于我国现行的体制不能完全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建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是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焦点,也是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

2.1 建立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高度重新审视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指出“需求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效,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由于乡村自治和农民体育组织发育处于初步阶段,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仍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必须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优势,加快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建设新农村要求政府从经济型政府转到服务型政府上来,服务型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具有主体性地位。服务型政府它是一个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更是一个透明政府。创新政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决策机制,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转变政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理念,建立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中的主体地位,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在农村体育的发展中增进和维护农民群众体育的根本利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缓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通过强化政府对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意识,扩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城乡间和农村区域间的公共体育服务差距,让体育真正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强身健体、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

因此,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实现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中的主体地位的价值目标,应该完成三个方面的制度转变。首先,政府必须消除自身对农民和农村的体育制度性歧视;其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有机构成部分。发展农村公共体育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农民体育权利的尊重与支持,政府必须逐步推进乡镇政府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使乡镇政府的农村体育服务问题主要在乡镇政府层面上获得满意的解决;最后,政府必须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全面发展,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农民对体育的参与,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1.1 逐步优化、强化和完善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

中的功能优势,实现供给绩效最大化

我国公共体育管理的实践,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的精力仍然集中于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逐步优化、强化和完善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中的功能,是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努力的目标。

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决定了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承担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中的宏观管理职能。农村体育建设是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紧密的融合体,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强化政府在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职能转换,逐步形成惠及全体农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体育建设关注太少、投资太少,诸多公共体育服务事项应该构建的没有构建好,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是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导力量,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公共体育服务的特殊性要求和农村社会的现实条件,合理确定各类供给主体的责任和职能,实现政府在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绩效的最大化。

2.1.2 体现政府职责所在

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社会体育领域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各级政府理应成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主体,主导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秩序,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良性运行。强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导作用,优化政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职能,体现政府的职责所在,提供多元化农村公共体

育服务产品、以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激化社会参与农村体育建设建设的积极性。

政府作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的主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应该打破固有的观念束缚,建立并完善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制、创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管理模式、建立农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和提高农村的诉求能力,强化政府服务农民体育的主动意识。随着政府行政理念的创新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定位中日益突出,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更是如此。

政府代表农民体育的公共利益,有责任也有义务投入那些市场失灵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对于关系到国家总体利益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如基础体育设施、体育政策法规等,应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来无偿提供;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提供那些与本地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相关的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如区域性的政策法规、特色性公共体育产品等。因此,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体育服务需求的增长,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认识,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列入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2.1.3 充分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是指公共体育组织考虑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娱乐需要,能够按照全国一般和一致的标准,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更是体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我国当前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机制还无法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必须实行城乡和农村间统筹发展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城乡和农村间体育发展差距在现阶段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也是表现之一。这是一个现实,有历史欠账过多、有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职能,提供更广泛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快速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不仅要认识到,如体育场馆和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如健身器材是建设新农村,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硬件,还应该认识到,包括体育政策和法规,竞争组织,健身指导等等的软体借给的重要性。农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偏好和有效供给的手段,必须更好地把握这些优惠,以达到所要求的服务供给。

政府应该把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的组织以及农民健身需求的满足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因此,加快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型政府、建立多元化投资新机制、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等等,是缩小城乡和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差距的理性选择。创新政府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制、实现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关键性制度保障。要保障实现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满足农民的体育权利,构建多元化的新农村公共体育服体系,迫切需要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服务型体育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支持与保障系统,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现由政策治理模式向依法治理模式的转变。

2.2 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

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实现农民群众的体育权利,因此,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多元合作、良性互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整合体育服务资源,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要,逐步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存在权利滥用的倾向,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缺乏必要的参与和表达意愿的程序机制。时至今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提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本应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服务需求范围、数量、质量等要求的逐渐提高,广大农民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种类和规模正在逐渐的扩大,现代政府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种类庞大,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政府投入的扩大,这种扩大将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持续增长需求,于是就出现了政府以外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非政府组织自治机制已经成为农村公共体育物品供给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体育自治组织、乡镇体育自治组织、村落体育自治组织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各级非政府组织自治组织与政府合作,积极探索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多元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达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是促进农民对体育现象理性化参与的积极力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可以在全社会中培养起一种主体意识,从而彻底走出对国家、政府的依附心理,并进一步激发出社会成员直接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务的热情,从而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认同感和参与度(如图1所示)。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倾向于生成一种新型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模式,是依靠来自社会自身的力量为主导,为公意的执行提供一种客观的制度保障。现阶段要走出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的困难,其合理选择是改变传统的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来提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单中心体制,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逐在投入主体、资金安排以及投入决策、投人次序等步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体制创新。尤其是由乡村组织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村民参与的体育活动服务等方面的投入需求,以及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最迫切需求的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服务,应如实反映农民的体育服务需求,要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主体多元化,建立多渠道的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创新体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对部分准公共体育产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大力引进非政府组织投入主体,使非政府组织自治供给机制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体现自身的内在价值。

3、结论与建议

3.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是逐步改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环境,推进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公共体育资源,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断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对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改善农民的健身环境,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消费需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体现政府公平和高效服务的重要指标。创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政府职能管理理念,确立政府在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中的主体地位一,是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受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制约,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变革一直没有突破城乡二元、政府市场二分的传统模式。我国现有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未能很好地解决农村体育的公共服务问题。因此,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距显著,绝大部分政策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施过程中还停留在口头表述层面,缺少操作性强的刚性保护措施的不良局面。

目前我国农村体育依然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与农村体育对公共服务需求迅速猛增长之间的深刻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逐步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和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和投入机制,多渠道解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乡镇、村落各级体育管理体制;在政府主导作用的推动下,充分利于各种社会资源,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市场化机制。建议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应该建立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共同参与的结构体系,实现“官民合作”,逐步建立多渠道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效的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农村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志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三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N],河南日报农村版,2007-02-07

[2]张杰,论新农村体育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24-26

[3]齐立斌,李泽群,曹庆荣,关于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体育科研,2009,30(6):59-62

[4]曹庆荣,陈莉红,农村体育及其投入机制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0(4):44-47

作者:唐 鹏 潘 蓉 刘嘉仪

第3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要】构建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库区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针对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必须实现“五个创新”,努力提升构建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

【关键词】城乡统筹 公共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①。其构建的程度和水平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是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扩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是政府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顺利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就要求政府尽快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三峡库区是贫困地区,与城市相比,无论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无论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化生活,无论是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文明程度都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变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作保障。健康丰富的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只有加快建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以实现农民的文化权利为目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为和谐社会构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坚实基础。长期以来,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以致库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库区农村出现了与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的封建迷信活动。因此,加强库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充分认识文化在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促进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文化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上,告别贫穷、走向富裕,告别愚昧、走向文明。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三峡库区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有效途径。当前,伴随着库区农村面貌的变化,农民群众渴望解放思想、提高致富本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树立文明新风的愿望日益强烈。面对广大农民求富求美求健康的文化心态,先进的文化理念如果不迅速地浸润、引导他们,愚昧落后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这就迫切需要库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敏锐地洞察,因势利导,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构建结构合理、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多年来,由于库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有限,再加上部分领导“文化权利”意识不强、文化“软实力”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欠账太多,公共文化设施很不完善。库区现有文化设施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

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基本经费保障。充裕的资金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然而,政府过去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较低。据统计,多年来三峡库区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不到对城市文化投入的50%。重庆直辖后,文化设施总量达到29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33.5亿元,但多数集中在城市,仍有6318个村未建文化室;特别是库区淹没区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等文化设施的搬迁,是按照“原面积、原功能、原造价”的原则进行补偿,一般仅够建设经费的30%,资金缺口很大,而市级和各区县财政的筹资能力有限,支撑文化事业发展的资源、手段、政策太少,致使库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量缩水。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意识淡漠。繁荣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素质高的建设队伍。然而,三峡库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储备却不尽人意。一方面,由于农村文化干部工作清苦、待遇偏低,导致基层“文化能人”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拥有较好群众文化活动基础的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因后继乏人而难以有所作为。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需求矛盾突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农民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现实中的文化供求关系却严重脱节。在文化服务内容上,过分强化了政府导向和精英文化色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上,大多采用“喂食”式供给,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缺乏长效性。再次,农村文化传播途径不畅,看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等问题仍没得到根本性解决。

实现三峡库区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创新文化理念,提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先进的文化理念是科学行动的先导。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迫切需要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一是树立“文化软实力”的理念。必须把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的文化建设提升到增强库区竞争力的“软实力”高度来认识。二是要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关注文化民生、重视文化富民、保障文化惠民。三是要树立文化传承理念。对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应深入挖掘和不断传承,让她们重新焕发出灿烂辉煌的光彩,建设三峡库区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创新文化阵地,提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承载力。提升三峡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必须把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一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要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优化社区和乡村文化资源配置,形成“大型文化设施+区县文化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二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网络,开辟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全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创新文化多元投资渠道,提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针对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应着力实现两个拓展。首先,拓展经济实力,改变库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拓展创新融资渠道,形成公共财政建文化、社会力量办文化、市场运作兴文化的格局。

创新文化人才机制,提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是库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针对文化人才的短缺现象,应着力强化三支队伍的建设。首先,强化农村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其次,强化农村文艺创作和表演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传播作用。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打造库区乡村文化精英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再次,要强化农民自办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在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补充作用。

创新文化活动和服务方式,提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改变库区农村文化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必须在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下工夫。首先,要全方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包括各类文艺演出服务;图书、报刊借阅和电子信息服务;广播和电视、电影放映服务;宣传教育和科普培训服务;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服务等。其次,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一要在普及上下功夫。依托农闲、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组织开展读书、朗诵、文艺演出、陈列展览、书画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一小时文化圈”。二要在档次上下功夫。对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发掘、整理和传播,对濒临消亡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着力打造反映库区文化底蕴和人民精神风貌的文化品牌。(作者为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本文为2008年重庆市社科规划办课题“营造创新开放的文化发展环境与重庆文化软实力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ZX13)

注释

①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

作者:徐承英

第4篇: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河北经贸大学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其实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所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 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 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 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 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缺失, 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 公共服务因素在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 但是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 义务教育人口的 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 25%的资源用在农村。从短期来看, 这使得农民“因病返贫”, 因教育落后返贫的问题比较普遍。从长期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不仅会影响农民未来收入的提高, 还会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 财政与金融资金难及农村地区是一个原因, 但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则是造成现状的主要体制性原因。进入新阶段, 随着农村潜在公共需求的逐步释放,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适应这个变化, 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应当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曾经设计了一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寄发给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研究机构,以期广泛收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成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问卷216 份,有效问卷214 份。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见下表。

当前农民最需要哪些基本公共服务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 基本医疗卫生 211 98.6 义务教育 199 93.0

1 / 11

河北经贸大学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 公共基础设施 194 90.7 最低生活保障 168 78.5 农技支持 135 63.1 就业服务 117 54.7 生态环境 101 47.2 社会治安 99 46.3 金融支持 97 45.3 文化事业 75 35.0 法律救助 73 34.1 信息支持 63 29.4 市场监管与服务 27 12.6 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处理 24 11.2 其他 6 2.8

此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依次为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农技支持、就业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金融支持。由此可见,在“三农”专家看来,民生类与生产类公共服务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

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所以,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改善,以及最近几年不断出台的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在缩小城乡差距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其答案既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决策的迫切需要。对于这个问题,62.6%的专家认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落实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只是减缓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但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34.6%的专家认为作用不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没有什么改变;只有2.8%的专家认为作用很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所以笔者认为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民最需要的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危害

公共服务在城乡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社会的统一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都是有着明显的负面效应的。下面分别对应上面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1.医疗差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人民心理上的不公平感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千夫所指,在医疗方面的不均等状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财政过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城市里的大医院,不重视乡镇卫生院,使得卫生院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人们对卫生院的期望也不是太高,这就导致了大医院的资源紧张和小卫生院资源闲置共存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上面所提到的40%-60%的农民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这种情况会使人们在潜意识里形成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减少人们对社会的信任,这对于长久的社会稳定会产生不

2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利的影响。

2.义务教育差异导致城乡人民发展机会不平等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义务教育公平化、均等化方面已有了不少进步,但正是如前文所述,差异的消除和形成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改变现状的政策作为支撑,那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产生比就业服务不均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追求平均主义,不再要求结果平等,但我们应该提供的是机会的均等,义务教育正是在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较好的改善,那在市民和农民之间,将会产生一个人为的阶级鸿沟,这将使我们的农村弱势群体没有机会改变他们下一代的命运。

3.基础设施差异影响城乡间平等的发展机会

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发展的环境条件问题,尤其是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资金的支持,而资金在我国软环境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大多会流向基础设施好的地方。对于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没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农村的发展就会跟城市的差距变大,跟随着的便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社保差异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就是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虽然在近几年内,我们的社会保障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这种社会保障局面,对于我国几亿农民来说,他们心中还是没有安全感,绝大部分的农民处于各种风险的包围之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这可能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就是在凭着运气生活,灾害或者严重的疾病对于他们来说都将是致命性的,这种情况对于农民和我们的社会来说都将是高风险的。还有就是对于在外工作的农民兄弟来说,他们在城里干着最有风险的工作,却难以享受到跟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的市民们的待遇,享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是不利的。

5.就业服务差异导致城乡生活机会不平等

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在于政策制定者有一个预先的假设前提:在农村的就是要种庄稼的,在城市里的就是要做工人的。这种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不利于社会的整合,会产生明显的地区“马太效应”,有着较高水平的城市里的市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在农民的农民则由于条件不好而使发展前景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农民和市民之间在生活上存在着不平等的机会。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社会全体公民的整体和谐发展,这样的就业服务政策对我们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会产生阻滞的作用。

二、农民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城乡差异的现状

3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一)基本医疗卫生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2005年大众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失败使我国医疗卫生为全国人民所诟病,但在这种整体糟糕的情形之后仍存在着城乡差异。“据卫生部调查统计,医疗卫生资源约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用于农村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到2000年的10%,其中专项的农村卫生经费只有1.3%,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人均值的28%。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2004年每千人口医生数,农村只有0.85人,仅为城市2.32人的1/3。农村中还有10%的村没有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医疗费水平均很低。在200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副部长说,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仅占1.6%-1.7%,其中有70%的医疗费用于占30%的城镇人口。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病无钱医疗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二)义务教育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长期以来,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向上的城镇偏好造成了农村教育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的状况,这就又分别造成了农村子女上学难和教育收益率低,降低了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状况。由于城乡的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不同,致使教育方面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城镇都要优于农村。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的严重,农村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但目前确实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方面的城乡差异。首先来看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现出来城乡投资的差距。

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

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

全 国1.86 1.93 1.71 1.68 河 南1.80 1.72 1.66 1.48 北 京1.54 1.62 1.14 1.21 湖 南1.45 1.60 1.47 1.44 上 海1.63 1.36 1.26 1.07 广 西1.67 1.52 1.54 1.24 广 东1.89 1.53 2.20 1.67 重 庆1.57 1.70 1.35 1.31 江 苏1.63 1.68 1.47 1.56 贵 州1.83 2.12 1.70 1.69 浙 江1.30 1.26 1.22 1.24 云 南1.44 1.49 1.16 1.29 山 东1.86 1.85 1.85 1.57 西 藏1.62 1.76 1.56 1.70 山 西1.19 1.49 1.13 1.17 宁 夏1.40 1.26 1.20 1.10 吉 林1.36 1.53 1.21 1.34 新 疆1.50 1.81 1.30 1.42

由上表可以看出来,城镇学校投资多,农村学校投资少,全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86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68倍。由于教育投资的差别,就会导致城乡教育的办学条件的差距。拿几个直辖市和全国水平以及临近北京和天津的相比,可以从中看出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这就不仅是地区差异,也是城乡差异。“河北生均固定资产,小学只是北京的35.9%,天津的70.1%,初中只是北京的25.7%,天津的42.4%。河北的初中教师合格率、小学初中的生师比与北京、天津也有很大差距。”城乡教育方面差异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农民工子女的

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育问题,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可以从中央的有关文件中看出来。200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城市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发文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干预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的严重性。

(三)公共基础设施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就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中的诸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可以说是感观上最显著的了,城市中完善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宽阔平整的道路,方便的交通条件,美丽的公园和设施完善的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艺术表演场所,如此等等,都是乡村中不可奢望的。当然,城市同乡村的不同特征,我们不可能看到两者在上述服务上的完全平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农村部分地区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距:2001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而同年,有89299.27万农业人口的18090个建制镇建设总额才3119.70亿元,而其中占12.32%的公共建筑建设投资387.74亿元,加上13.25%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413.26亿元总共才798.0亿元,这与人口仅占少数部分的地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强烈的对比。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分析,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向城市倾斜的财政政策,近年来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更是如此,这种政策对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更明显。

(四)社会保障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我们所说“社会保障”,一般都隐含着“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几个方面;对于农村来说,有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比较。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当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大致建成,进入完善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全国城市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63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10584万人,医疗保险人数达12404万人,各大中小城市的最低保障制度、救济制度及各项优抚工作也都已建立完善和顺利开展。而与此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仅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和农会合作医疗,并且参保水平相当低,“到2002年底,全国有31个省(区、市)1955县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5461.78万人。2002年,按照每人年均627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820万人,当年,我国农村传统的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总数2288.7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81%„„农村的救济仍是以传统的救济方式为主。2002年接受社会救济的2288.6万人中,传统救济1880.8万人,占8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救济人数的比例仍然很小,只有407.8万人,占17.8%。”“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的人口占12.68%,其中享受部分公费医疗的人群只占1.16%,更多的是农民或集体承担缴费责任的商业性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而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

5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五)就业服务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按照我们中国官方的标准,“就业”和前面所谈的“社会保障”一样,本身就包含着城乡差异的。在200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失业人员的条件之一是“有非农业”户口,作为分母之一的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是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的。因此,国家“积极开展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就成为仅对准城镇居民服务的政策。而由于农民身份的限制,他们要进入城镇国有、集体事业单位获得固定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农民进城只能在三资、私营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一般的生产作业,带着“农民工”这种奇怪尴尬的称谓,并经常遭遇欠薪事件。“截止2004年11月26日,全国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1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已清理162亿元,全国2003年底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171亿元,已累计偿付156亿元。”另外,农村“就业”服务还存在着缺乏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没有全面向乡镇和村庄延伸,大多数贫困地区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经费保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措施不完善,对职业培训机构投入不足,培训实用性不强,培训后就业率仍旧没有大的长进等。而与此相比,城市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体制则优越、完善得多。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在城乡中尤为明显, 这并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而是经过几十年形成的刚性的问题, 在这里既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 也有社会结构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促使现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在国民经济中, 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中, 农业还处在较落后的情况下, 超前进行工业化, 优先建设现代化部门。从我国情况看来, 虽然工业结构高度已经达到本世纪 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大体与西方国家本世纪 20 年代的水平相近,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 而且, 与发达国家经济成长与社会发展相异的是,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二元”的社会特征更为明显。由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呈现较为明显的异质性, 从而形成两个不同质的利益群体。

(二)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种根基于农村自然经济和家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 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这种户籍制度, 一是限制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限制农民流入城市。其出发点是实行向城市工业化发展倾斜的政策, 完成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 二是对城镇非农业户口的人, 提供包括就业、粮油供应, 提供住房

6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和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 而农民就没有这些。形成了依附在两种户口上的权利差异, 造成了城乡居民户口的不同、权利不同的二元社会。由于户籍制度的屏障作用, 使得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在职业、经济、婚姻、政治参与和教育方面受到层层限制要, 仍然居于城市社会分层的最低层。

四、满足农民享受其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建议

(一)科学界定各种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公共服务是从提供公共物品提出的, 公共物品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在 1773 年提出的, 后由萨谬尔森 1954 年在他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出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本质特征。1965 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又提出了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用资源型和只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两类准公共物品的概念。为了叙述方便, 不加区别, 我们可以把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统称为公共产品。我国学者、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 2004 年在《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生产弱竞争性和消费弱选择性的私人产品属于公共服务规制和监管的物品。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和界定各种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或者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由: 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供给。

1. 纯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农村纯公共产品除国防、外交、社会治安与消防、法律与秩序、人权与产权、道德与民风育化、赌博与吸毒管教、宏观经济管理、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包括艾滋病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理( 包括废品回收)、环境保护这些传统意义上公共物品外; 还应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基层政府的管理、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义务教育、灾害防治与救助( 包括难民安置)、社会救济( 包括收容所)、计划生育等。这些纯公共产品必须由中央政府来供给。

2. 科学理清两类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1)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农村俱乐部( 健身房)、图书馆、文化娱乐设施、渡口码头、小型水库与公用池塘、公共牧场等。为了避免拥挤和过度消耗, 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行保本收费管理,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村委会保本管理的模式。

(2) 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中小水利工程、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公用电力设施、供排水服务、农民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医疗、水电供应、社会保险、科技推广、托儿所、农村养老院等。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施村民共同分担的办法,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和农民共同出资为辅, 共同保本管理的模式。

3. 关于生产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这部分公共产品包括: 民航、邮政、电信、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集中供电、集中供热、生活燃料沼气改进、饮用水供应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等, 它们在消费上可以排他, 在生产上也可以有竞争,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网络性与规模性, 决定了他们生产的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 就它们的性质讲, 天生容易形成垄断, 政府就必须承担起规制与监管的责任。对于这部分物品原则上是拿钱买消费,用者付费,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如饮用水供应系

7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统、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则因其分别包含着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或道德与民风育化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中央政府投资建设, 村民共同维护的模式; 再如生活燃料沼气改进, 因其包含着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地方政府出资建设, 农民自行维护的模式。

(二)转移支付的重点应放在弥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上

提高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现行财力性转移支付中, 除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地方可自由支配外,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项目具有专门用途, 需要地方额外增加配套资金, 不能缓解基层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致使绝大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的基层财政一直处于“吃饭财政”的尴尬境地。一些限制开发区域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 往往挪用各种用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严重影响了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 未来国家转移支付应加大对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政府具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日常经费与运营费用充足。国家为中西部地区投资兴建了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硬件设施之后, 往往没有相应的运营费用加以配套支持, 特别是人头费严重不足, 使得中西部功能区的基层教员、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的工资报酬得不到保障,大量工作岗位无人承担, 公共设施资源闲置浪费。因此, 要保障中西部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运营经费特别是人头费的资助, 从而使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运营费缺口得到弥补, 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明确政府的均等化财政支出的方向

笔者从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设计的那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中还收集到了一些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其他信息。

农村义务教育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选 项 频率 百分比(%)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 185 88.5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135 64.6 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 126 60.3 巩固义务教育对象的入学率 52 24.9 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98 24.9 其他 9 4.3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这些信息清楚地告诉我们,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重点应该集中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

8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农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最为迫切的需求

选 项 频数 百分比(%) 选 项 频数 百分比(%) 公共交通设施 189 90.9 环保基础设施 120 57.7 农田水利设施 188 90.4 文化体育设施 110 52.9 人畜饮水工程 179 86.1 其他 8 3.8 电力基础设施 143 68.8

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建议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切入点,这不仅能够改变农村面貌,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关于现阶段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包括公共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电力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这些项目都应该成为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政府农村生态环境服务的重点

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 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 村容村貌的整治 166 81.8 三废处理 148 72.9 空气污染的治理 110 54.2 其他 6 3.0 清洁能源的推广 150 73.9

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大多数专家认为,基层政府从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出发,应该重点抓好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而且财政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也理应集中于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

对于目前农村医疗卫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2.7%的专家建议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比重;72.2%的专家建议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改善卫生医疗机构硬件设施;67.0%的专家建议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55.5%的专家建议加大医药市场不规范问题的整治;51.7%的专家建议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降低报销门槛费,简化报销手续。另外,43.1%的专家建议应重视“只保大病,忽视小病预防”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率的负面影响,还有 34.9%的专家建议以贫困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兴办乡村免费医院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86.1%的专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费短缺,保障和救助水平低;72.2%的专家认为覆盖面太小,救助水平过低;58.4%

9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的专家认为保障和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繁杂又缺乏可靠依据,随意性大;33.0%的专家认为保障水平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太大。另外,从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和不同地区财力差距较大的现实出发,63.8%的专家建议应该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根据不同地区的财力划分中央、省、县(市)的分担比例。23.8%的专家建议,在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兜底。对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立和管理中的作用,大多数专家认为政府当前面临三大任务,一是尽快把所有社保业务统一归并社保机构,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多头分管问题(80.8%);二是统一城乡社保立法,解决体制衔接问题(78.8%);三是强化政府责任,确保财政补贴和财政兜底问题(79.3%)。对于如何保护失地农民权益问题,专家意见存在较大分歧。46.9%的专家认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最重要途径是把他们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38.8%的专家认为,只要解决了合理补偿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应相信农民利用土地收益的经济理性;而21.1%的专家认为,通过土地补偿和就业安置,能够解决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冲破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向城镇流动,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与城镇常住居民之间获得的就业服务差距仍然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很多专家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服务:92.3%的专家建议强化劳动执法,保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90.3%的专家建议为农民提供符合他们就业方向的全免费的培训;75.4%的专家建议建立保障农民工与所在城镇的常住居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73.4%的专家建议,在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前,应为农民工提供全部免费的法律援助;43.0%的专家认为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廉租住房。

根据这份问卷调查,我们应该还可以明确财政对基础医疗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服务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

(四)建立财政监督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保驾护航作用。切实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要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二是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和调研分析,及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形成统

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以监督检查服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财政投入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惠民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探索开展

10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绩效监督,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监督方式上,要注重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要综合运用检查、调查、审核、督促、反馈等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强化实时监控,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监督成效上,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协调机制,切实使财政监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促进财政管理职能的落实。在监督基础工作上,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做好财政监督制度建设、理论调研、信息宣传等基础工作。在监督资源建设上,要统筹兼顾财政、审计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资源,适时调整和充实财政监督职责,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部门职能的交叉重复,提高整体监督效能。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应该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情况,关键是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品的不同性质,建立和完善政府(中央、省、县、乡)、村集体和农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并按照受益原则合理划分各自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顺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效果跟踪反馈制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规范问责操作程序。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地方基层政府的决策行为,加强对公共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村情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农民在公共服务问责制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保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合理。

翟子斌

11月28日

11 / 11

第5篇:浅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浅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摘要】我组通过调研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农村书屋现状,总结出农村书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书屋;现状;问题;建议

一、农村书屋现状

自2006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以来,到2007年6月底,四川省已建立农村书屋150个,到2011年8月份,四川省已建成农家书屋22300个,覆盖近50%的行政村。四川省图书馆2011年上半年对12个县区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四川省各地农村书屋的建设进度不平衡。其指出,建设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受当地领导对农家书屋建设的重视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我组对刘营镇8个村农村书屋进行了走访调查,下面从资金管理、人员管理、图书管理、政府监管四个方面对农村书屋的现状进行阐述:

(一)资金管理现状

在刘营镇,当地政府用于建设农村书屋的资金来自中央下发的地震灾后重建资金以及党员捐献的专项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农村书屋的书架以及书籍,书架及书籍的配置实行一步到位、统一标准的政策。调查中,政府表示农村书屋的建设资金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项资金用以维护书屋、支付管理员薪酬、宣传书屋等。

(二)人员管理现状

农村书屋的管理者由自愿报名、村委会推举的方式产生。管理员的培训由镇上统一举行,主要内容为:如何安装书架、如何为图书编号。管理员一般无薪酬,由村干部兼任。在激励和考核方面,刘营镇农村书屋并无涉及。

我组认为,目前农村书屋的人员管理现状并不良好,村干部身兼数职导致了农村书屋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激励机制和考核方面的空缺,也减少了书屋管理员的工作热情。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图书管理现状

目前农村书屋的图书,主要有四类,分别为书籍、杂志、报纸、音像制品,其中书籍数目最多。书屋的图书来源为政府,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向各个书屋进行图书的配置,并按照国家规定对图书进行编号。图书的借阅有统一的制度,但并未被严格的实施。通常情况下,借阅者只需对借阅的图书进行登记,借阅时间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借阅中出现的超时、损坏也不进行严格的罚款。由于刘营镇多数农村书屋于今年上半年才完全建立,因此书籍等都较为崭新,到目前,还未考虑旧书的处理问题。

总体来说,书屋对图书的管理目前停留在摆书上架的阶段,对于图书的维护、旧书的处理、图书的借阅制度都没有严格的规定。

(四)农村书屋监管现状

目前为止,对农村书屋的监管仅停留在领导视察的阶段。现在出现的许多情况是,在领导视察期间,出现许多“临时借阅者”,形成一片农村书屋繁华热闹的场景;而在领导离去之后,农村书屋又成为一个大门紧闭,鲜有人至的地方。

二、存在问题

就本组调研而言,目前农村书屋的建设存在很大问题,然而资金不足以及宣传不足尤为严重。

(一)资金供应不足

农村书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政府给予提供,但当地政府只在农村书屋建设期时提供一次性资金帮助,统一提供标准化的书籍和配套设施。至于后期农村书屋的运营管理所需经费则只能依靠每个村子自己解决。一些村子靠出租闲置办公室所得租金来维持农村书屋的开放,但是,这部分租金毕竟很少,难以用来支付图书管理员的工资,维护农村书屋的日常开销。

(二)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们调查问卷和访问中,有58%的村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农村书屋,有25%的村民只知道农村书屋的存在,但未使用过;有15%的村民十分了解农村书屋并且使用,而这些人中九成都是村干部。可见,农村书屋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将导致农村书屋资源的闲置浪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建议

(一)保证农村书屋经费的充足

由调查可知,目前的每村农村书屋都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资金基本全部用在购进书架、图书方面。并且资金只在建设期一次性提供,没有资金的持续跟进补进。这样的资金提供制度使由村级管理的农村书屋在营运方面遇到了很大的资金困难,没有书屋管理员薪酬、没有宣传资金、没有维护资金……资金困难的使各村将书“锁”在了书屋里,一方面减少了图书的供应时间,另一方面抑制了村民对图书的需求。

为解决农村书屋资金问题,一方面乡镇政府需做好本财政预算,每年对农村书屋的建设及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另一方面,各村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寻求多更地资金,如:租赁闲置的村办公室,租金用于建设和维护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备;寻求企业捐款赞助或者与NGO组织建立合作等形式来获取资金。

(二)从供需平衡出发配置图书资源

农村书屋的图书配置要注重从供需平衡出发,如何做到供需平衡呢?首先,应当从建立农村书屋的地点的事情情况出发,了解该村的整体情况,如平均文化水平、平均年龄等,再根据整体情况配置图书。统一配置图书虽然节省了很多时间,增快了行政效率,但并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因此,“因地制宜”的理念在农村书屋图书的配置上尤为重要。其次,应当建立起反馈平台。在农村书屋运行阶段,出现问题时,特别是图书数量及种类的问题上,应当及时通过反馈平台上报有关工作部门,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及时解决普遍性问题,以保证农村书屋的长期运行。这种反馈机制,能够快速调整图书的供需关系,使农村书屋的图书配置与图书产品市场接轨。

(三)通过制度化管理提高管理员素质

针对农村书屋管理不严谨,书屋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问题,政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专人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仅是如何摆放书架、如何为图书编号,培训内容还应该涵盖,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如何做好农村书屋宣传工作、如何开展好读书活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第三,还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在农村书屋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者应当受到宣传和表扬,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者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在这样的工作热情中,农村书屋的需求会提高,农村书屋的效用也就随之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月芽.“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07(06).

[2]高?.对“农村书屋”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学习月刊.2008(10).

[3]刘卫,谭宁.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2).

------------最新【精品】范文

第6篇: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更是各级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加大重大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能力,加快农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意义。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公共文化服务,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更是各级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农村文化建设在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建成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加大重大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一是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加快进度,加快速度,到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并努力实现“村村通”。二是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主要是向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乡镇配送图书。中央财政先后投入8000万元,通过专家挑选、政府采购,配送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图书已达680万册。三是实施流动舞台车工程。从2007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为基层文化机构配备1000多辆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同时,根据基层文化建设的实际,策划实施新的项目。

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利用各种节庆日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能力。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深化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继续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开放的政策措施努力做到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

加快农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实施从业资格制度。立足农村,注重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支持农民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7篇:农村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工作总结

农村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县加强农村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致力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投资和关注,通过置换、购置和改扩建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农村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所改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一、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应有重视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自治

区、地区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充分考虑、科学规划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采取政府投入、资产置换、资源整合等办法,新建、改建和扩建公益性文化设施。三是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四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健全监控网络,开展经常性的巡查活动,加强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监管,引导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各乡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借助县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乡镇文广站建设的投入和“农家书屋”建设的扶持力度。1月12日下午,县文体局“农家书屋”揭牌仪式在叶尔特斯村隆重举行,此次全县共开设两家“农家书屋”,捐赠图书1500余册。乡

镇文广站和“农家书屋”成为了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文艺活动和汲取农业科技知识的好去处,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支撑。

三、农村主体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图书配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文化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按照“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仅就精心组织广场文化活动80多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三是从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出发,开展好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的“三送”活动,精心编排形式活泼、贴近实际的节目,让农民群众在欣赏、娱乐的过程中懂政策、受教育、学知识,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县文化部门共组织县艺术团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开展“送戏”演出230场次。立足服务“三农”和群众

脱贫致富,与地区、县相关部门一同累计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余册。开展进社区、下乡村、到学校“送电影”356场次。四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得到加强。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综合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县级和乡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认真核对登记保存,并设立专题博物馆妥善保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其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在民族聚集村落和特定区域,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合理有度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优秀民

间文化艺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 全面部署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举办多期培训班,聘请自治区、地区有关专家讲课。经全面普查,全县各乡共查明民间艺术30多项,经甄别后整理上报3项,纳吾尔孜节,转场,花毡子制做。这些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制作手法,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广泛流传。

四、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发展和管理情况 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县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始建于1992年4月,股级事业单位,核编人员3人,隶属于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健全,管理和执法职能逐步明确,原办公室的具体职能得到调整,到了5月,我县又增设了文化市场稽查队,配大队长1人,与文管办合属办公,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同样隶属于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发

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求文思乐的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本着“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方针,以“支持健康有益的、允许无害的、抵制低级庸俗的、取缔淫秽反动的”管理准则,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经过近十六年的努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镇乡延伸,经营项目日臻多样化、现代化,已基本形成演出、娱乐、音像、电影、文物、艺术品、网络以及出版物在内的八大门类的综合性市场体系。同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监督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以建章立制为重点,规范文化市场执法行为;二是以明确审批程序和加强证照管理为切入点,规范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准入行为;三是以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为重点,严厉查处文化市场违法行为。到目前为止,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共出动500多人次,对娱乐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共查缴非法音像

制品1000片,查处盗版图书70册,取缔非法经营游戏厅1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文化经营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我县文化市场。

五、农村文化队伍情况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乡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构建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农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作保障。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是关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一是队伍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专兼职人员;二严把文化人员进入关,确保专业文化人才队伍门类全,学历高、专业齐、职称有、素质好,使

进入文化专业队伍的人员都能独立的高标准的从事业务工作。三加强现有文化专业队伍培训学习,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以及乡镇文化站人员对广大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进行辅导,聘请地区专业人士对全县各乡镇、村文化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促进文化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快速提升。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民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全县乡镇文化专兼职干部达到18名,其中大学以上学历8人,涌现出民间艺人45名。

六、农村文化机构提供文化服务情况 几年来,县图书馆在阵地服务基础上,面向乡镇、村两级开展图书借阅、住处咨询等服务;文化馆、文化站根据实际不断拓展社会教育职能,面向农民开展文化知识培训,针对农村文化人才匮乏、文化资源短缺的现状况,县立足实际,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加大了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力度,将文化人才培训列入

“十一五”规划,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紧紧依托各类教育基地和农民夜校等教育阵地,采取长期学习和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课堂教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法,定时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农村文化文艺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各类农村文艺人才600多人次。县文化团体立足这些人才资源,县上广泛开展了送文化下乡和文化对口帮扶活动。近三年共组织送文艺下乡450场,送图书下乡2万余册。成立了文化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帮扶方案,确定了帮扶人员,深入乡村传输先进文化。全县共确定文化对口帮扶对象20个,下派20余名干部进村入社开展文化帮扶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我县涌现出一批农民群众自己创作的文艺节目有85个。

第8篇: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概况

[摘要]文章介绍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谐文化

[作者简介]黄燕熙,广西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2-0082-0004

近年来,为了加快广西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作出建设文化先进省区的决策,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抓热点、攻难点、出亮点,通过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大力实施“共享工程”、“知识工程”、“边疆文化长廊”、“文化先进县”、“文化致富工程”、“和谐文化在基层”等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生机勃勃,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打造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一)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点放在基层,对共享工程县、乡、村三级基层服务点重新布局,实行规范化建设:县级支中心按照68万元标准配置,乡镇基层点随着国家乡镇文化站建设统筹安排,村级基层点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层点建设同步推进。至2010年,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100%覆盖县、乡、村,打造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至今,中央和广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722.6万元,新建10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按照每站5万元的标准为1016个面积达标的乡镇文化站配备共享工程电脑设备。

(二)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

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最大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2007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资金39.4亿元,按照填平补齐、改扩建为主的原则,新建和扩建2.67万个规模不低于300m2的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根据国家统筹安排,广西在“十一五”期间新建514个面积不低于350m2的文化站,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55个,非国家级贫困县359个,每个文化站按照32万元标准建设。为了改善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完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及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按照每站10万元的标准,为乡镇文化站配备共享工程电脑设备和群众文化活动必需的各种设备。至2010年,广西得到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补助资金10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128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2032万元),为1016个面积达标的乡镇文化站购置共享工程电脑设备和群众文化活动的音响、乐器、活动器材等,极大地改善了广西乡镇文化站设施简陋、设备缺乏的状况。

(三)与全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

根据国家统筹安排,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层点建设同步推进。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积极与自治区农村党员现代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合作,参与调查研究、模式选择、编制方案、资源建设等工作。同时投入人力、财力,参与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的工作,先后参与制作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部乡土”、“百村百品”、“百名新型农民”等三个“百部系列”电视片和一大批深受农村党员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平台,为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提供大量数字资源。同时,经过积极争取,至2010年文化部下达广西14353个村级服务点设备完善经费5524万元,用于为各基层服务点配备投影仪、数字播放器等设备。

二、优化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流向日益合理

让公共文化资源在整个社会合理流动,使人民大众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不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几项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作,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以及农村基层合理流动。

(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模式

主要内容是创建和培育以下五种典型模式: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品牌,推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项目带动型“阳朔模式”;以绣球和壮锦等民族文化产品为依托,使之项目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民族生态文化型“靖西模式”;以各级图书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渠道,帮助农民增长科学技能的文化知识致富型“横县模式”;以发展民族民俗娱乐文化为特色,开发生态旅游建设富裕家园的休闲文化旅游型“恭城模式”;以农民自办文化为切入点,实施科技引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生态文化型“北流模式”。工程的实施,对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的作用,有效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当地的生态、文化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柳州市将工程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07年将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选定为柳州市开展“文化致富工程”的试点之一。之后在条件较好的雨卜村东兴屯建立了苗族坡会传承点,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资源,重点开发苗族民间传承手工技艺如编织、蜡染、百鸟衣等项目,苗族坡会展示如芦笙、斗马、民俗等内容,既强化了苗族传统文化内涵,又丰富了旅游内容,实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送书下乡工程是为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一项长效惠民工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购书经费,由设在国家图书馆的图书配送中心集中采购一批农村实用图书,配送到贫困地区的县图书馆、乡镇和村图书室,逐步解决基层图书馆(室)图书缺乏、新书数量少、农民看书难的问题。同时,自治区财政每年下达2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补助拉动的方式为部分乡镇、村图书馆(室)配送图书。从2006年开始,我们结合实际,根据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部署,调整了送书下乡的方向,将文化部配送的图书有计划的送到更多的贫困县、乡镇、村以及边境地区的图书馆、图书室,加大送书下乡的覆盖面,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县、乡图书馆的藏书,把广大农民急需的科学文化知识送到家门口,对农民学科技、用科学致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以贴切实惠的文化服务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从2004年起,每年坚持实施自治区级“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评选工作,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带头作用。我们每年都组织举办各类农村文化能人骨干培训班,指导各县、乡镇文化馆、站举办各种针对农村群众的文艺培训班、科普知识讲座,指导各级图书馆坚持开展各种农民读书活动,帮助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培植、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利用重大节庆和民间传统节日,积极指导或者组织策划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常办常新。同时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每年开展全区“村屯优秀文艺队”评比工作,扶持和鼓励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健康发展。这些农村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农村基层一线,他们通过自创、自编、自导、自演,利用节假日或农村庙会演出,平时的闲暇时间或农闲季节,在广场、社区、村头适时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推动着广西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此外,在各级政府扶持、文化部门指导、社会各界支持的创新服务和典型示范引领下,广西农村出现了农民互相帮扶自办文化群体性兴起的强劲发展势头。来宾市政府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当地农民群众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调整思路,提前规划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实施 “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活动室,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的目标,做到农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求乐、求知、求技”的迫切需求,达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健康丰富、农民群众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的目标。来宾市领导亲自率队,到国家有关部委申请项目资金,邀集来宾籍成功人士会商恳谈,向广大农村的经济能人发出了动员。“三求”工程建设激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到2010年10月止,来宾市计划建设“三求”工程项目724个,计划总投资37229.71万元,地方配套到位8221.84万元,累计完成投资额14607.71万元。已竣工篮球场856个,戏台754个,综合楼209栋。已组建文艺队1155支,篮球队850支。2011年来宾市计划完成138个综合楼建设,最终实现村村建有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的目标。

(四)开展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大行动

以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牵头,组织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美术、戏剧、摄影等领域的专家系统培训各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作为各县文化馆培训的辅导老师。逐步形成省级培训市级,市级培训县级,县级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屯的培训网络。2010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全区60名群众艺术馆专业人员、500名县文化馆专业人员、600名文化站长、600名分管文化的副乡镇长、250名村级两委干部和优秀村屯文艺队骨干得到系统培训。学员们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能,开阔了眼界,明确了目前全区及全国农村文化工作的形势和任务。2011年将继续开展培训大行动,开展对文化馆长、文化馆部分专业人员、部分文化站长的专业培训,努力培训一支基层文化队伍。

(五)开展“和谐文化在基层”、“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的精神,遵照国务院提出的“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以“和谐文化在基层”为主题的“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引导、辅导各乡村、各社区农村文化活动队利用自己的场地及文化广场自行组织各种文化演示的“周周演”活动。

一年来,各市、县文化局充分利用 “三八节”、“五一节、”、“七一节”、“十一节”等节假日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文艺演出“季季赛”。政府及各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经费投入上给予适当补助,文化部门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广西全区5553个业余文艺队参加演出和演练,演出64000场次,演职员达到10万人次,观众达到1600多万人。吸引了各层面的群众参与到“千团万场”活动中来,有城镇居民、有学校师生、有农村妇女、有个体老板、有农民工。精彩的文化活动每周都会吸引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参与。这种不是一场、一时、一周,是长期的,持久的,日复一日的活动,其宣传产生的效果和作用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惊人的。它为提升各县、区全民的整体道德素质,思想觉悟产生深远影响。2010 年底,各市根据各县“月月比”、“季季赛”情况,向自治区推荐优秀业余文化活动团体,经各市评选、推荐,广西区文化厅对南宁市西乡塘区万秀村文艺队等338支“优秀村屯文艺队”、杨兰兰等321名“优秀文艺骨干”、李小春等137名“优秀辅导员”给予表彰。通过授匾、以奖代拨等形式鼓励各个业余文化活动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农村和社区的文化生活,掀起广西群众文化活动新高潮。

(六)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5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是2010年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自治区文化厅和体育局为牵头单位。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五个一”,即一个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公共服务综合楼(包括多功能活动室、农家书屋、人口计生服务室、卫生室等),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后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卫生保健、计生咨询、体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3月份,各市人民政府与自治区政府签订完成任务责任书; 5月底各市确定建设点名单后,自治区文化厅汇总上报自治区政府; 6月13日财政厅下拨补助经费0.8亿元;8月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建立自治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8月23日,成立自治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广西文化厅;10月25日广西文化厅组织召开自治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厅际联席会议;10月底11月初,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6个督查组在分赴14个市45个县100多个建设点,采取实地考察、查阅台账、会议汇报的方式进行督查;12月6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召集召开厅际联席会议,决定将广西卫生厅列入2011年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牵头单位,提出进一步整合卫生室、农家书屋、计生、体育等部门的资金和资源要求;12月24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工作会议,总结当年的工作情况,部署收尾工作和2011年的工作。

截至12月底,2010年全区500个建设点有497个100%完成建设任务。其中13个市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区共组建篮球队655支,文艺队545支。北海市还在元旦期间,组织村民在建好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篮球、气排球、乒乓球和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竣工后的村级服务中心成为村民喜迎新年的舞台。

三、“十二五”期间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

以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的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构建适用、便捷、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精神,切实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研究制定广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经费使用范围。到2011年底,实现广西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到2012年底,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2.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乡镇和村级基层服务点,进行网络知识推广和技术培训。2010年,基本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为了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做好实行免费开放工作。

3.加强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进行村级服务中心建设的部署,整合优化配置资源,以村级篮球场和戏台建设为突破口,继续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建设规律和方法,探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确保农村居民享有便利、规范的公共服务。

4.建立人才培训机制,逐步形成省级培训市级,市级培训县级,县级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屯的培训网络,并使之常态化。以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牵头,组织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美术、戏剧、摄影等领域的专家系统培训各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作为各县文化馆培训的辅导老师。市级辅导老师培训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县级辅导老师培训辅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和村屯文化骨干。

5.积极培育和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十二五”期间文化部、财政部将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以达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的。文化厅将与财政厅密切配合,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积极培育示范区(项目),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第9篇:如何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浅见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领确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就如何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略陈管见。

一、 充分认识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意义

1. 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目前,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 成为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部分低收入农民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治安事件的源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措施。

2. 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而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与以往农村文化建设不同的是,这个载体 “体系” 要求很高,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建成后将形成代表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强劲攻势,来横扫和抵制农村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的蔓延。没有这个载体“体系”,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就会在与先进文化的激烈抗衡中夺得主流地位, “乡风文明”目标就无径、也无望实现。

3.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创新的宏观平台。要求农村公共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来建设是前所未有的,这个“体系”包括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等,这里面涵盖了无数的创新内容。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模式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的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的创新等,每个层面都有若干创新内容。

二、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尤其是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据统计,2004年全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事业费共113·66亿元,仅占全国当年财政总支出28360·79亿元的0·4%,人均文化事业费仅8·74元。远低于一般国家的1%以上水平。虽然从绝对数看,近些年来文化事业费增长幅度较大,如2004年投入总额就比2003年的94·03亿元增加了19·6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20·8%。但从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份额看,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对农村文化投入的严重不足。2004年全国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当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额的26·5%,低于城市投入47个百分点。许多县和乡镇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丧失或半丧失,几乎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严重阻碍了农村在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与城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步伐。

2.现有文化设施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共有乡镇38240个,有23687个两馆需要新建和改建(其中49个县无文化馆,562个县文化馆无馆舍;121个县无图书馆,225个县图书馆无馆舍),占到总数的62%;5827个乡镇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5%左右。苏南地区虽都有馆站,但现有文化设施也难以承受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80年代前后建造的一批乡村文化宫、影剧院、书场、农民公园都已相当陈旧,维持生计困难,管理落后,另作它用或“空壳化”现象严重;有的区乡为减轻财政负担,把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缩减财政拨款,让其创收,使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甚至成为单位部门谋取利益的工具,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替代;有些地区虽建造了一些新设施,但由于指导思想偏差,却出现了“重建筑轻功能”的现象,领导只关心设施落成,将其视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不注重功能服务,更不关心在整个区域中构筑网络来具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村级文体设施任意性、人为性状况严重,缺乏标准化设计与指导。

3.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建国后,一个以县区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已面临多种危机。一是机制僵化,服务方式单一,对现代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已很难吸引公众上门,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二是农村文化市场由于“重整顿、轻培育”,娱乐项目和产品数量日趋萎缩,变得萧条;三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几乎流于形式。有些村虽建有多功能的文化室、阅览室、但图书以破旧陈旧书刊居多,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这些状况使得农村招摇迷信很有市场,文艺骨干变成了和尚去念经,锣鼓声不如麻将声高,打牌、赌博成为了多数农民的消遣娱乐方式。

4. 我国的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很好起到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杠杆调节作用。国家文化经济政策出台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发展文化事业的经济政策。如省政府就颁发了苏政发200174号《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无锡市政府也颁发了相关文件,从实施的情况看,前几年出台的这些经济政策文件缺乏激励力度和吸引力,很难激励动员社会各界共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社会资金向农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

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战略课题。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笔者浅谈三点思考:

1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需求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构建什么样的设施体系?试谈三点构想:

构想一:建造“吴风锡韵”风格的 “2公里文化圈”。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境内丰富的吴文化资源,为传承历史优秀文化,建造“吴风锡韵”风格的 “2公里文化圈”提供了特色创新参考。所谓“2公里文化圈”即根据无锡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文化设施的有效辐射半径来建造文化设施。老百姓走出家门2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公益性文化场所,并享受到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圈”是当前构建文化设施体系颇为时尚的理念,上海提出了建设“15分钟都市文化圈”的构想;深圳福田区以 “大手笔”,用3年时间投入13亿元初步建成了“一公里文化圈”。到今年年底,该区将建成7个区属文化馆、8个街道文化站、16个文化广场、2个影剧院、2个图书馆、1个大型体育公园、2个片区文体公园,加上百余个遍布社区、“小而精”的文化设施,形成了配套齐全、颇具规模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构建 “吴风锡韵”风格的“二公里文化圈”,必须要创新规划理念,挖掘吴地文化特色。比如在有200多年龙舞历史的惠山区礼舍村,就可建造龙文化博物馆兼文体活动中心楼,楼顶就可设计长龙飞舞……,只有抓住了特色,才能真正让文化走进农村,贴近百姓,融入生活。

构想二:加强农村社区新楼盘文化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无锡市委、市政府2005年作出《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后,农民居住由原来零散或旧式居民点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一幢幢新楼盘在希望的田野上迅速崛起。农民的居住环境变化了,人口比原来相对集中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重点也应顺势调整。政府规划、文化、建设等部门应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新楼盘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与新楼盘开发配套的供业主享受的“中央文化会所”及球场、游泳池等文体设施,切实抓好新楼盘开发的规划设计,若房地产开发商设计的楼盘图纸缺少与新楼盘相配套的文体设施,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应不予审批,确保农村社区“乡风文明”有硬件载体。

构想三:加强市域镇、大镇游乐娱乐性文化设施和市民文化广场建设。“市域镇”是特大城市建设的产物,一般具有较多的人口和较好的区位优势,是农村连接城市的枢纽集镇。无锡市政府出台的“1+2+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即一个特大城市、两个大城市和12个城镇组团的三级等级规模结构)明确了原不属于市区的12个镇为“市域镇”;另一类是经过乡镇机构撤并后形成的大镇。如惠山区的堰桥镇、洛社镇,滨湖区的太湖镇,锡山区的鹅湖镇、锡北镇等都是由几个镇合并的,这些镇形成了农村大镇的地位。“市域镇”、大镇的文化建设就要有别于一般镇,重点建造城市风格的游乐、娱乐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市民文化广场建设。相关政府可通过立项公示、招标投资和鼓励企业或个人参股经营等办法来建造“游乐场”、体育舞蹈培训和表演比赛场馆以及市民文化广场等,让这些设施与城市设施互为补充,让乡村都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 集成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创新文化供给方式,着力构筑农村流动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最近指出:“从全国的情况看,目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为此一是呼应文化大省的创建,建立全省群众文艺流动演出服务网。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建立全省群众文艺流动演出服务网,既是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具体方法是:由省文化厅牵头主办,省文化馆具体承办,整合全省群众文艺节目资源,建立全省文化馆(站)流动演出团队和节目信息库,制作分片区流动演出团队和节目单,制定演出路线,各地级市统一制作和购配下乡进村用的可拆式流动舞台及灯光、音响等器材设备。流动演出网是全省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全面集中展示,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是公益性原则,不向当地收取演出费用,不仅解决了农村有效文化资源的匮乏和异地好的群众文艺节目农民看不到的问题,而且可以增强群众文艺作品的创造力、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发挥全省各地文化馆的龙头带动作用。广东的“流动演出瑶山行”活动,把广东省许多获“群星奖”和省内大奖的优秀文艺精品及各地文化馆站创作的优秀节目,以“大物流”模式每年可为农民群众演出2400场,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亮点。二是提升特色,精心打造农村节庆文化活动常设品牌。近年来,各地政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如深圳市举办的“爱我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宜兴市举办的“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节”、无锡市、惠山区举办的“阳山国际桃花节”、无锡市、江阴市政府在马镇举办的“徐霞客旅游节”、盱眙县政府举办的“中国龙虾节”、姜堰市政府举办的“溱潼水上龙舟节”等活动,不仅打造了常设节庆文化品牌,发展了地方经济,而且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有魅力和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我区一年一届的阳山桃花节如今已举办十届了,每届桃花节都有丰富的系列活动,最吸引人的是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既有中外佳宾光临又有著名歌星、影星或央台著名节目主持登台亮相,既有拔萃专业团体、艺术院校的学生精湛表演,又有精品群众文艺,且每届都讲求一个“新”字,如第九届就加串了的 “青春桃花女”登台走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所以每届能吸引十多万农民前往观看。三是让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珠联璧合,优势互发。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是一对并蒂莲,一对水中花。与群众文化不同的是市场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审美、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属性,又具有商品市场的经济属性。应当说两者都肩负着提升精神文明,满足群众需求、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任务。要使两者珠联璧合,优势互发一是可利用农村庙会、节场之机,将外来“大蓬车”团队表演与群众文化广场文艺表演联手展示,让聚集人口的传统庙会既有 “游艺耍技”格调的外地“大蓬车”团队表演,也有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健康活跃的群众文艺表演;二是将大型文化系列活动的组织与营业性特色文艺团队会演结合起来;三是将群众性书法美术作品展与名人美术书法作品上市拍卖结合起来;四是把中青年现代舞、国标舞培训与大型广场文艺表演结合起来。四是经常性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进村活动。时下,各地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 “三下乡”活动如火如荼,有的酌情收费,有的完全免费。而免费更受农民欢迎。今年6月,江阴市就组织了历时5个月的“千场电影送农村”活动,从上海、南京租赁了100多部电影(60%是新片)免费为农民放映,颇受农民欢迎。

政策性鼓励专业剧团进村也是一个好办法。宁波市政府采取一场戏补贴3000元的办法,引导剧团进走村走户也受到很好效果,一方面丰富了农民的戏曲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一大批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专业剧团重新焕发了生机。五是开设“流动图书馆周末灯光夜市服务活动。

“流动图书馆”的出现,为创新农村文化供给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⑴ 装备先进,政府集中投资购买流动服务车,书柜、桌椅、电脑、灯光、饮水机等设备;⑵ 服务灵活,既可到集镇文化广场,也可到村边社区;⑶ 资源吸引力大,由于组织者是地市级图书馆,新书多,期刊多,不仅可现场翻阅书刊,还可电脑与本馆联网,联网后就地可阅览数十万种电子图书和中外经典电子图书光盘等庞大数字化资源;⑷ 服务形式新鲜,灯光夜市图书服务形式亘古未有,夏天可乘凉,现场可吃机制饮料,即可看书、还可上网。“流动图书馆”是城市文化援助农村的一种极好形式,是解决农村图书馆、文化室购书难的有益尝试,广东20多个“流动图书馆”引爆的人气,引起了当地领导的关注。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肯定:“广东流动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六是建立农村高雅艺术供求新体系。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年对高雅艺术表现出浓浓的兴趣和追求。和祖辈完全不一样的是他们把懂和喜爱高雅艺术视为现代青年文化修养和小康生活的标志,因此,他们中有的购买钢琴,用自己的私家车把爱女送到城市芭蕾舞培训,拜师学钢琴,有的农村小学特邀城里的芭蕾舞老师、琴师来校集体培训,如我区的洛社镇就是,该镇中心小学编排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惠山青年》就以一排少儿芭蕾舞伴诗朗诵为特色。青少年热爱高雅艺术,高雅艺术也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它的观众群。文化部门应逐步建立起高雅艺术供求新体系,有条件的县、区应建造大剧院、音乐厅,适时引进国家重点扶持的芭蕾舞、交响乐等高雅艺术,以培养新的观众群,满足农村青年及高雅艺术爱好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3. 研究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做保障,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是研究制定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各级政府应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首先各级财政应加大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村和社区的比例;其次应尽快建立由中央和省、市三级设立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三是对重要的文化活动项目和文艺产品采取财政补贴,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以政府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四是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各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对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二是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虽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初级阶段的中国,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政府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鼓励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兴办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可在选址、立项、征地和减免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捐赠农村文化事业的外藉人士、海外华侨包括当地的私营企业主,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对协助捐赠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民间特色团队和民间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非公有制运行模式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管理效率。三是加快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立法步伐。要改变以往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的任意性、人为性状况,就必须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还没有独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法律制度。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公共文化发展和建设上都走了一条法制化道路,即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国家发展公共文化的基本政策,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法律地位、义务责任等。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公共文化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和国务院通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3年)等,应当说对促进和保障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立法仍比较零散,立法的层次也较低,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完备、法律效力彰显的体系。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必须要尽快研究制定使其规范运作的基本法或专门法,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金法等,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加快立法提供了条件。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勤劳的人民有了文化的熏陶,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和谐富强。

上一篇:小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下一篇:学校反腐倡廉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