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治理核心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创新行为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机制改进的视角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初见成效,然而与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仍然存在差距,并且存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较少的结构失衡现象。企业是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微观主体和基本组成单位,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先行者,承担了更多基础研究任务,知识溢出能力更强。国企应当并且能够在我国创新发展中发挥表率和引领作用。然而,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长期低于民营企业,存在创新不足的现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顶层设计的姿态持续推动和深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作为改革主要目标之一,要求国企发挥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型升级中的表率和引领作用。因此,如何激励国有企业提升创新效率,是我国经济转型期以及国企改革关键时期至关重要、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控制权的配置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关键问题。董事会席位是股东实质的决策控制权,董事会结构体现了控制权在股东间的最终配置。因此,董事会权力配置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股权“混合”后的第一步“改革”,将对国企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国企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虽然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引入了积极股东,但是积极股东向国有企业委派董事的现象却并非普遍存在。这引发了实务界和学术界关于国有企业“一混则灵,混而不改”误区的担忧。学术界围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整体上,已有研究认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认为引入非国有股东能够改善公司治理,优化关键决策,进而提升国企价值。然而,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控制权的动态调整以及经济后果关注不足,忽略了不同股东在董事会权力层面的博弈和妥协。第二,对混合所有制国企的识别和测度角度单一,且忽视了国家政策导向中关于持股5%及以上战略投资者的核心定义和重要的改革力量——其他国有资本。第三,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导向下,关于混改能否驱动国企创新的研究结论尚未统一。第四,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路径和机制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和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试图打通国企改革过程中“股权多元化→控制权配置→公司治理效率→创新决策”的逻辑链条,探究新一轮国企改革引入积极股东激发国企活力、创造力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旨在回答如下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配置控制权,即,董事会权力?积极股东获得控制权能否以及如何优化国企创新行为?这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对深化国企改革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本研究的基本脉络是:在总结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国企改革和创新发展现状,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国企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董事会权力的配置特征及其对国企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路径。特别地,基于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经营者选择问题和激励问题,本研究分别从高管变更和高管薪酬契约两个角度切入,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国企创新的路径。基于上述研究脉络,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阐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接着,界定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相关核心概念,明确整体研究框架和具体研究内容;最后,总结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分别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两个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并评述。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相关研究包括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两部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三部分。第3章,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本章首先回顾并梳理了国企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关键政策和现状,明晰国企改革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即,本研究的现实起点。接着,在前述文献和制度背景的指引下,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企创新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地,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董事会权力配置的非对等逻辑,并基于现代公司治理的两大基本问题——经营者选择问题与激励问题,从高管变更和高管薪酬契约的角度,分析混改作用于国企创新的理论机制。第4章,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权力配置实证研究。本章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国企董事会权力的配置特征,并进一步考察混改参与双方——政府和积极股东特征的调节作用,以及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控制权变动情况,进而分析积极股东董事会权力的来源。第5章,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创新:高管变更视角的实证研究。本章实证检验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如何作用于国企高管变更决策,进而如何影响混合所有制国企的创新效率。第6章,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创新:高管薪酬视角的实证研究。本章实证检验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如何作用于国企高管薪酬决定函数,进而如何影响混合所有制国企的创新效率。第7章,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创新绩效实证研究。本章实证检验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排除策略性创新的替代性解释,为混合所有制改革驱动国企创新提供进一步证据。第8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基于前述研究内容,总结并分析研究结论,提出本研究对当前国企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启示与实践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国有企业引入积极股东后,倾向于将控制权——董事会权力——在控股股东、积极股东和管理层间重新配置,赋予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形成股权—控制权非对等配置模式。而混改参与双方特征对上述发现有调节作用:政府放权意愿越强、积极股东谈判能力越强时,积极股东(非实际控制人)更容易超额委派董事。此外,相较于其他国企,混合所有制国企的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概率和内部董事比例均显著下降,说明控制权呈现出由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向积极股东转移的趋势。第二,混合所有制国企中,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能够优化高管变更决策,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具体地,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增加了高管强制性变更与业绩的敏感性;而继任高管上任后,会提高国企创新效率,体现为创新投入的减少与创新产出的增加。特别地,虽然财政状况差的地方政府更不愿意将控制权与积极股东进行分享,但积极股东成功获取了董事会权力后,对该地区国企高管变更决策的改善效果更好。而积极股东谈判地位更高时,其董事会权力对高管变更决策的改善效果更好。第三,混合所有制国企中,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能够优化高管薪酬契约,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具体地,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削弱了管理层权力在国企高管薪酬决定函数中的解释力,进而提高了高管薪酬差距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支持了高管薪酬的最优契约观。同样地,虽然财政状况差的地方政府更不愿意将控制权与积极股东进行分享,但积极股东成功获取了董事会权力后,对该地区国企高管薪酬契约的优化效果更好。积极股东谈判地位更高时,其董事会权力对高管薪酬契约的优化效果更好。第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赋予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能够提高国企创新绩效,促进国企价值提升,排除了策略性创新的替代性解释,为上述创新效率提升的发现提供了进一步证据支持。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对象方面,提出了更符合政策导向和现实背景的混合所有制国企识别标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已有文献的不足。已有研究忽视了政府关于“引入持股5%及以上积极股东”的改革要求和重要改革力量——其他国有资本。本研究对混合所有制国企识别标准的优化,有利于更加精准地考察此轮混改效果,也更符合当前国企改革实践。第二,研究视角方面,本研究从现代企业理论最关键的问题——控制权配置出发,在明晰控制权配置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创新的作用机制,是对已有文献的有益补充。目前,从董事会结构层面研究国企混改效果的文献还相对较少,且大都直接将董事会权力看作是外生结果,忽视了不同股东在董事会权力层面的博弈和妥协。第三,研究内容方面,本研究在现代公司治理逻辑的指导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国企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已有研究倾向于从股权、董事会、管理层选聘与激励中某一单一视角,考察混改的经济后果。而本研究以股权—控制权的配置逻辑为起点,基于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经营者选择问题和激励问题,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董事会权力配置如何影响高管变更决策和高管薪酬契约,进而作用于国企创新效率,并对创新绩效进行检验,是对已有文献的有益补充,也有助于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改革战略间的有机协同关系。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会权力;国企创新;高管变更;薪酬契约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混合所有制国企与积极股东

1.3.2 控制权:董事会权力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框架图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

1.6 本章小结

2.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相关研究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股权结构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结构

2.2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1 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

2.2.2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创新

2.2.3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创新

2.3 研究述评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研究述评

2.3.2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3.1 制度背景

3.1.1 国企改革

3.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3 小结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企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3.2.1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企创新的理论框架图

3.2.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权力非对等配置的理论逻辑

3.2.3 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创新:高管变更的视角

3.2.4 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创新:高管薪酬契约的视角

3.3 本章小结

4.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权力配置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假设

4.2.1 非控股股东的董事会权力:非对等配置逻辑

4.2.2 政府放权意愿的调节作用

4.2.3 积极股东谈判地位的调节作用

4.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

4.3.2 研究设计

4.4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实证分析

4.4.3 进一步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创新:高管变更的视角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假设

5.2.1 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高管变更

5.2.2 高管强制性变更与创新效率

5.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

5.3.2 研究设计

5.4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实证分析

5.4.3 进一步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国企创新:高管薪酬的视角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假设

6.2.1 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薪酬决定函数

6.2.2 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薪酬差距的创新激励效果

6.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

6.3.2 研究设计

6.4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实证分析

6.4.3 进一步分析

6.4.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积极股东超额董事会权力与创新绩效:进一步分析

7.1 问题提出

7.2 研究假设

7.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

7.3.2 研究设计

7.4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

7.4.2 实证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与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煤炭企业销售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