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教学随笔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美术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阅读教学随笔

【摘要】本校今年开始实施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教学。新教材的阅读教学是人们讲得很多的话题,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读什么内容,怎样读,什么时间读,如何指导和展示,等等,是一个值得广泛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一年级;语文

“小学”古时也称“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识字、基本道德思想及学习兴趣为目的。小学是充满朗朗书声和欢声笑语的,而小学生这个群体也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感性多于理性——感兴趣的就会想方设法尝试,觉得乏味便意兴阑珊、无意于此。因此,在初级教育阶段,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基本三观成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所以,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教学应让学生有更多的切身体验和认识。

一、营造阅读氛围,创设最佳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陈寿先生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让人增长见识,使人更加聪颖,生活更加充实。但在生活中大部分人不喜欢读书,把读书当成是负担,一提到读书就无精打采,特别是小学生更不把读书当回事。小学生读书大多是跑马观花,主要是看看书上的插图美不美,对内容浏览一下,不懂得去推敲作者的遣词造句、写作意图。有的学生甚至读一篇文章以后很多字词都还不会认,更不用说概括主要内容了。学生的这些坏毛病、坏习惯,要靠我们老师去耐心纠正。那么究竟要通过何种方式,才会让学生爱上阅读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做成功一件事就应该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要持之以恒,就得对它感兴趣。那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就得让学生对书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静下心来钻进书本,去寻找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所以,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读课文来解决,个人解决不了就用小组合作解决,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二、营造学习环境,努力拓展阅读空间,扩大阅读面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注意力分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设计得灵活多变,教学计划都是基于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而制订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在每节课设计一些比较好的小活动进行教学,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活动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客体,而小学生的思维体系正处于逐步建成阶段,情绪易激动,自我控制力不强,一点小事也会兴奋半天,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无法控制课堂纪律的情况,这时如何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让其自然而然地投入学习尤为重要。所以,教学计划的设计应当考虑全面,提前找到切入点,以便早教学中埋下伏笔、承前启后。持续流畅的课堂纪律也更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能够集中全体注意力,流畅的学习氛围也能训练出敏捷的思维能力,更能举一反三,多思、多想、多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并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尽情享受三月播种九月丰收的喜悦吧!

三、反復诵读,随文识字,把识字教学与文章理解相结合

一年级学生上学后,主要是在学习汉语拼音,全学年识字九百多,对于阅读必须借助拼音来实现,阅读的方法不能单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阅读能力、理解学习和理解记忆的能力。随文识字、情景学习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实现教学目的,让其主动理解游戏规则,并为完成游戏付出努力,从中感受到胜利的快乐与喜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也更容易透彻理解人物的语言魅力及深层含义。享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个人自信、团队自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加深伙伴之间的情谊,更有利于提高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宗旨,育人先育德,所以,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于当前,更应当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并起到启蒙作用,也就是树立榜样精神,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最容易塑造的年龄阶段。听人说、见人做,他便会去尝试,所以在他们身边应该树立许多的先进典型。作为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及时扶正“歪树”。但小学毕竟是教育的初级阶段,领悟能力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切勿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给予的认可,小学生更渴望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课堂互动中,小学生积极起来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问答,应以保持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为主。回答正确的学生应当给予表扬和赞赏,回答有误的给予指正和鼓励。有深度的阅读,读完以后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让小学生自己去思考课文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会思考才会进步,而对于小学生表达的观点,这往往是不全面的,所以要及时予以全面、客观的评价,避免学生长久滞留一些片面的观点,影响身心健康正常发展。长久持续这种阅读模式,便会形成一种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独立的正确的进行阅读。

总之,“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正确的阅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只要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将“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才能打好这个阶段的阅读基础。在读中学习字词,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明白道理,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编辑:龙贤东)

作者:许绵华

第2篇:小学美术 教学随笔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美术教学随笔

沙县金沙小学

罗木金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美理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为了改变这—现状,对欣赏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审美功能,让童眸映五彩。

在美术教学中发生过许多故事,今年三年级的一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从刚入学时的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常常拖欠作业到后来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认真完成作业,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她在美术课中的变化太大了。

记得在刚入学的第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全班小朋友画一张自己最拿手的画,全班几乎都拿起了画笔,惟独这位同学静静地趴在桌子上,我问她为什么不画?她什么也不说,只是摇摇头。她的同桌告诉我,她是从山里刚转来不久,他们那里不上美术课,更不会画画了。弄清原由,我告诉她:画画很有趣,只要你大胆画,即使是乱涂乱画,也会从中发现美的东西。我让她用点、圈和线试着乱涂几下,然后让她在这里边找图形,并涂上颜色。于是,她勉强进行了第一张作业的练习。

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发现她经常不带学习用具,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时有拖欠。我知道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想要彻底改变她,必须建立她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促进健全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于是在美术课中我更加关注她,送给她一盒油画棒,对她的些许进步就鼓励、表扬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偶尔会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一缕阳光。

开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她悄悄地走近我身边,低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今天我又买了一只记号笔,您这节课要教我们画什么呢?”我感到一阵惊喜,她终于从一个沉默的女孩到主动开口找老师说话,这是多么可喜的一步!我问她:“你喜欢上美术课吗?”她点点头。我鼓励她:只要你有兴趣,就肯定能学得很好的。这节课中,我注意观察她,她画得多么认真呀!是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她一天天在进步,她不但能坚持带齐学习用具,而且能举手发言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她的作业经常是别具一格,颇有自己的特色。从她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希望,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小天使,他们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在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发展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艺术并不神秘,就说我们美术吧,这个行为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一个自由叙述的途径,可以无拘无束的进行心灵的秘密对话,甚至先于语言。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它,扶植它。孩子总是不容易专注,因为孩子是真正感性的,孩子敏锐的感知着周遭的一切动静,可是一旦对某种行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下子安静专注了。孩子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送走了一个季节,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学期,我祝福可爱的同学都能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一名独立、自信、优秀的好学生,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 宣汉县茶河乡龙观中心校

付朝阳

每学年都带几个班级,每个班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低、高年级的教学都有了尝试,我深刻体会到:各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课堂上,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一时间很难让他们适应,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

关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每次带着教材与教具走进教室,他们都会开心的围到我身边,看着漂亮的教具惊奇而羡慕,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出他们对美术课的热爱。我想: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有些课程结束后,我也配合他们,鼓励他们,在各种各样的鸟一课,帮助他们完成了大树,再将他们的小鸟一个个剪下,利用教室的某墙面,让小鸟带着他们的喜悦,带着他们的成果“飞进”了教室,“飞进”了他们的内心,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好比一株树苗,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无异于拔苗助长。

相对来说,一年级的小朋友胆子比较大,我时常叫他们上台代替我,给同学们讲,他们对课堂内容相关事物的认识,让他们在"教"中参与,让自己也尝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时候小老师带来的帮助还真不少,他们的兴趣爱好相通,接触的事物相似,所以他们之间交流起来更容易接受,小老师还能帮我管理好他们的纪律,有时候我只是在讲台上换了个角色,是学生是解说员。

关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了大致的了解。每一节美术教学课堂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但是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往往大略地欣赏对象后,有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在平时,我提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也会穿插一些景物,人物,静物的写生课,针对其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因为,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足已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也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我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我也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有些课程我尝试着做画结合。学生天性爱玩,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在《美丽的孔雀》一课,在画孔雀之前,让学生通过对杨丽萍《孔雀舞》的欣赏,进一步的认识舞台上“孔雀”的造型,其次通过折纸让他们观察到了孔雀较概括的形象及特点,在这些基础上再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孔雀的认识,描绘孔雀的造型等。

记得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 23 让学生在实践中突出创造性,使学生会创新。

第4篇: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正文开始>> 每学年都带几个班级,每个班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低、高年级的教学都有了尝试,我深刻体会到:各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课堂上,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一时间很难让他们适应,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

关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每次带着教材与教具走进教室,他们都会开心的围到我身边,看着漂亮的教具惊奇而羡慕,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出他们对美术课的热爱。我想: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有些课程结束后,我也配合他们,鼓励他们,在各种各样的鸟一课,帮助他们完成了大树,再将他们的小鸟一个个剪下,利用教室的某墙面,让小鸟带着他们的喜悦,带着他们的成果“飞进”了教室,“飞进”了他们的内心,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好比一株树苗,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无异于拔苗助长。

相对来说,一年级的小朋友胆子比较大,我时常叫他们上台代替我,给同学们讲,他们对课堂内容相关事物的认识,让他们在"教"中参与,让自己也尝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时候小老师带来的帮助还真不少,他们的兴趣爱好相通,接触的事物相似,所以他们之间交流起来更容易接受,小老师还能帮我管理好他们的纪律,有时候我只是在讲台上换了个角色,是学生是解说员。

关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了大致的了解。每一节美术教学课堂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但是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往往大略地欣赏对象后,有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在平时,我提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也会穿插一些景物,人物,静物的写生课,针对其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因为,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足已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也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我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我也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有些课程我尝试着做画结合。学生天性爱玩,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在《美丽的孔雀》一课,在画孔雀之前,让学生通过对杨丽萍《孔雀舞》的欣赏,进一步的认识舞台上“孔雀”的造型,其次通过折纸让他们观察到了孔雀较概括的形象及特点,在这些基础上再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孔雀的认识,描绘孔雀的造型等。

记得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http:///wenzi/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创造力。所以,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去创造,营造他们创造的氛围,充分开启儿童智慧和想象的大门。我们也可尝试着儿童绘画的“八法”来启发学生:

(一)适时增补发、

(二)素材组合法、

(三)课题延伸法、

(四)潜移默化法、

(五)内容重叠法、

(六)正反思维法、

(七)仿

生想象法、

(八)学科结合法。

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也尽量的去尝试,去引导,去启发学生,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央的“一旁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 ...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央的“一旁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美理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为了改变这—现状,对欣赏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审美功能,让童眸映五彩。

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兴起,它不仅重视教师教材的作用,而更重视咬生自我的作用;不仅重模拟,而更重视创新;不仅重视知识,而更重视创造。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舒畅教育这一教学方法,又针对小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给学生上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爱好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型式,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艺术并不神秘,就说画画吧ガ这个行酮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一个自由叙述的途径,可以无拘娃束的进行心灵的秘密对话,甚至先于语言。

对孩子来说,爱好是如此重要,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它,扶植它。孩子总是不轻易专注,因为孩子是真正感性的,孩子敏锐的感知着周遭的一切动静,可是一旦对某种行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下子安静专注了。孩子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美术课的实质,除了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要帮助孩子野找一种特别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最要避免的,是用成年人固有的感受方式,来取代孩子新鲜自由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童年总会过去,有些孩提的感受没有了,但勇气和本能,还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却是完全可以保留下来的,正像马蒂斯提倡的那样,毕生能够像孩子一霹看世界的勇气是很可贵的,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也丧失了每一次可能的独创性的表现。

总之,美术教学要通过美术学科具有情感性的基本特点,留意情感,以情动人,突出感受性,使学生想创新;要鼓励学生面对美术作品,善于表达各自的审美体验,注重内涵,突出表现性,使学生敢于创新;通过采用探索性、自主性、发散式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突出创造性,使学生会创新。

我的小学美术教学故事“望着孩子们那明亮的眼睛和稚趣的图画,看着那变幻的线条、缤纷的色彩,我感动,我庆幸,我是一位美术老师,我将倾其所有,让他们的世界美丽如画„„”怀着如此简单而纯真的信念,十年如一日,我勤恳而恬淡的做着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小学里,美术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之

一。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我教美术已有十年,让人高兴的是看到孩子们在课堂里快乐地学习,与他们交流天真无邪的想法,一起完成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更让人高兴的是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中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

每当有人问我教什么学科,我说教美术。一听是教美术的,便会接着说:“那好啊!美术课轻松,好上,随便画一张画,让学生们照样画一画,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是啊,回忆以前我上小学时的美术课,的确是这种教学模式。可如今,当自己站在讲台上,其中的感受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现在的美术课堂,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提倡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自主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作品,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其中的愉悦,享受成就感。

那么美术课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提升,因此在各个学科的每一节课中,都应该有德育渗透的痕迹。美育与德育是相通的,也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比较自然。但是在哪个环节中渗透德育较自然,更容易引导学生,被他们接受?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教师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我们习惯采取的方法是在课堂最后的小结中进行德育渗透。例如《美丽的丝巾》一课的最后,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双手去美化生活。《各种各样的树》一课的最后,教育学生如何保护树木、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树木扎根土壤、防风固沙、平衡生态、绿化地球,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非常巨大。《色彩滴染》一课的最后,对学生进行保持环境卫生、爱护环境的教育等。这些德育渗透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渗透时比较自然,但问题是发言形式古板,对这一教学的设计缺乏新意,让人感觉印象不深,如过眼烟云,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不够明显。好的德育渗透是能够让学生把学习中得到的感悟进行再一次升华。当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好体验的同时,将德育不失时机地切入,让人感觉顺水推舟,流畅自然,提高教学设计的层次。又例如在《印印画画》这一课中,老师让学生带的材料是树叶,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在上课后,便发现许多同学带来的树叶是绿绿的,嫩嫩的,便随手拿起其中一位同学的叶子问“你的树叶是哪里来的?” 那学生红着脸,吱吱呜呜“我是„„我是学校摘来的。” “啊?老师叫你们是去捡落叶,怎么会„” 粗粗一看,发现其他同学的桌上也有。“除了他,还有谁的树叶也是摘来的?是的同学请站起来。”一个个显然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慢慢的站起来。老师发现这一点后,语气和蔼地问“你们为什么要去摘树叶呢?”“老师我忘记了”、“老师,因为我带的树叶形状不多, 然后就去摘了”„„“那么如果我们每个班级上这堂课都要去摘树叶,那我们校园里还有枝叶茂密的大树吗?不,那会变成一根树干,一根没有叶子的树干„„”学生听了之后,明白了道理,课后我还教育学生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动物、节约用水、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花衣服》一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在这一课中渗透德育,后来我想到在配乐中教师演示为妈妈设计一件衣服,经过优美的语言描述和抒情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对妈妈的亲情中,当老师为妈妈设计的衣服在音乐停止时完成时,学生都被感染了,他们在设计衣服时同样是带着对亲人的感恩之心,整节课在这个德育主题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美的导入,新的艺术——小学美术教学导入设计的点滴体会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就像一台戏的序幕,也像优美乐章的序曲。好的导入,既能引发学生兴趣,也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如何结合美术的独特学科特点来设计导入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思索的。在我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紧紧把握了以下几点创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堂导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

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而设计。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听故事的特点,就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导入。比如在教低年级《青蛙》的时候,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然后又通过“学一学”让同学们学青蛙跳,学青蛙叫,最后完成跳青蛙的游戏,来激发小朋友们对青蛙的喜爱,从而组织进一步的教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相对要成熟,认知事物能力、联想力比较强,在设计时可以采用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等方法导入。同样是教学《青蛙》,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提升了教学目标,采用了不同的导入进行教学。经过简单交流之后,我播放了一段有“流水声,蝉叫声和蛙叫声”的音乐,让同学们猜想里

面的动物与故事情节。等同学们表达完自己..

. 关于多媒体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体会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人是视觉动物,认识事物都是最先通过直观感受,而多媒体的作用正好顺应了这一规律。多媒体的应用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它们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施备课

教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根据一定教学课程设计、学生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等,合理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更是如此。再好的课程设计,如果没有必备的课堂教学资料,教学目的是无法达到的。这就需要教师手中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资料数据库。这个资料数据库是需要靠自己从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材料,并且如果见到一些优秀美术作品要通过一定的设备存入自己的资料数据库中。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可以把这些资料存入数据库中,在需要时调用和处理就可以了。

二、运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元素综合传达信息。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时、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就大展身手了,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

与创造能力。使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容时,在网上找到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运用到课堂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优美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从而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欣赏可以激发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唤起他们的创作意识,这样就能更好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三、利用多媒体使美术教学更灵活

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设计课在美术教学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代写硕士论文方法,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课程的内容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示范画的制作和作业的完成都耗时耗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就非常方便快捷了。比如:在图形中的颜色搭配、形象绘制等操作在计算机中都是非常容易制成的。

计算机的优越性能,不仅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减少了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的一些问题。而且使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学习推理、归纳、组合的方法,使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在显示器上得到最大的发挥,可尽可能的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运用多媒体改变教论文代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性化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局面。利用计算机来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让学生自我来控制训练进度,做到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各类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美术课的作业形式就是让学生运用水彩笔、铅笔、蜡笔、毛笔、颜料、墨汁在代写毕业论文画纸上作画以及运用剪纸、泥塑、扎染等形式来手工制作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不断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就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担心做不好而失去信心。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强化美的认识过程

-----------------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感慨繁花似锦的美景;围坐在电视机旁为荧屏上的人们的悲欢离合叹息,欢悦……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得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认识和欣赏的主体是课堂中天真活泼的学生,每一堂课所见识和教授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美的客体,要让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领会深刻,教师就必须在美术教学中去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美,领悟美,进而,让稚嫩的心灵进入超越和创新的最佳境界。直觉感受

在美术课中,学生对教师揭示的内容进行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并在学生已经积绽的理智、情感的基础上作审美认识感受,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接性。学生在直接接触教师出示的教具中,不经过逻辑判断和理性思维,而是由感官对教具形象的直接感受。这是事物的外在审美特性的其感性形式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被大脑接纳后的直接反应。这一反映引发出一种特殊情绪或情感,觉得它美或者不美。如:在上《滑稽小丑》这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拿出小丑木偶展示在学生面前,只见它歪带黑礼帽,帽沿下三角形的眼睛斗睁斗闭,面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圆圆的红鼻子,它正做阗令人发笑的鬼脸,配上滑稽的录音,摆头晃腰地向大家问好:"小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认识……"这时,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激动地望着小丑的表演,有的孩子禁不隹笑出声来,有的惊讶地欢叫起来,还有的甚至学着小丑的样子,互相做着鬼脸。通过这声情并茂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丑的美,是他的可爱滑,为学生制作小丑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上室外课《简易风筝制作》时,教师以给学生展示并放飞一个个精美的风筝,作为这堂课极富吸引力精彩的开头。如:艳红的金鱼风筝在风中轻盈地摆动着长尾翱翔于蓝天;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正展翅飞舞在百花丛中;又一只翠绿色的蜻蜓正徐徐飘向茫茫的田野……这一切,让学生惊叹得拍手叫好,手牵手欢快地追逐着风筝,激发起他们最强烈的兴趣和愿望。显然,直觉感受是认识和欣赏美的基础,是上好一堂美术课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学生开始各所获得的审美享受在感受,还在于深层的领悟和超凡脱俗的超越。领悟内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直接感受事物的外在美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性形式的多角度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去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事物所包含的内在形体,结构,变化等意蕴,从而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这种更深一层的感悟是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来完成,这种不是瞬间,被动地完成的学生美术作品,往往能促使学生饶的兴趣地反复品味而逐步深化对美的认知,而达到较高的领悟水平。学生所展开的想象和创造美的情感波澜,激发的美感把学生带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我为一,人我为一的境界。通过活跃的想像,深刻的理解,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透过事物外在有限的形式的把握,去领会和品味其蕴含的内在的无限意味。例如:在上《滑稽小丑》这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小丑与生活中的人进行比较感受,让几位学生到讲台前,把自已化妆成小丑的形象,老师在其化妆过程中,逐一对小丑的形象作细细的分析;小丑的眉毛是弯弯的,比小朋友的眉要长得高些,小丑的眼睛可以是三角形的,正圆形的……小丑的鼻子比小朋友的要大得多,红红的好似一个小圆球,小丑的嘴巴有点像弯弯的小船,又有点像长长的香蕉……于是,一个丑陋的小丑就妆扮好了,再让他带上礼帽,贴上小胡子,学着卓别林耸耸肩,拐着脚一伸一缩地走路,逗得全班同学个个捧腹大笑。由此而总结到:正是如此丑陋的小丑,却时常带给人们欢乐和笑声。让学生领悟到小丑虽"丑",却"丑"得可爱,领悟到小丑的滑稽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夸张的眼,鼻,嘴,服饰,动作。从而引导孩子们去设计出自已心目中最可爱的小丑形象。在认识事物的内涵时,一方面,学生原先触及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事物的感受和认

识得到了体验,同时,学生的思想感情又在对事物的深入体验和领悟中得到陶冶和升化。事物的美被学生所吸收和提炼,化作学生心中向往的美。超越创新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通过直觉认识美的基础上,反复领悟事物的内在美,透过对事物美的哲理把握,再升化到:至美至乐:的精神高度和自由的审美境地。人认为,这个境界就是超越。不是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欣赏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因为只有美好的事物才具有无穷的意味和永恒的力。在美术教学中,也不是任何学生在认识和欣赏同一事物时,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知识修养,和强烈的审美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和激发。又如:在上《剪画瓶子和罐子》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瓶罐的基本结构特征后,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想象,并进一步体现瓶子,罐子的形态特点,于是,悄悄地在布袋里装上瓶罐,让几位好奇的学生把手伸进袋里摸一摸,感觉它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质感,从感觉中想像它们的形状,学生们个个都好奇地皱着眉,积极思维,互相讨论猜测,这时再让他们立即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的不同形状。大家兴致勃勃,剪好的瓶罐形状竟比原有的更漂亮,更奇特,更新颖,这时,教师再乘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有翅膀,用自己所带的材料给这些瓶罐进行装饰美化。于是,孩子们用自己的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给瓶罐颈围上一条美丽的丝带,有的给罐子贴上了可爱的天使,有的给它们剪出了镂空的花纹,还有的用自己的小嘴在上面吹出了五彩缤纷的菊花……这些学生们设计的各式各样精美而新颖的瓶罐让老师们也发生了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神奇!"学生们掌握了瓶罐的结构特征后,已经超越了具体瓶罐呆板形态的局限,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专著于自己头脑中所想象和创造的瓶罐形象,随着思潮的起伏和情绪激越,使他们进入到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创造超越的空间,因此说,超越和创新总是伴生的,有超越,才会有创新。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美的认识过程,步步落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觉感受,内涵体验,才能引导他们超越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健康又完整的审美观,把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作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道德风范培养的切入点,完善学生对美的认知,使学生成为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

第5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笔

经过几年时间对美术课的学习和探索,使我收益匪浅。我想该是静下心来回头审视一下美术教育的时候了。我的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 1 .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我觉得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 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3 .培养兴趣 勤学多练 。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4. 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新方法,又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 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

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这些就是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 小学美术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去选择和指导,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第6篇: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

1. 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方法,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 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这些就是我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 小学美术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去选择和指导,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第7篇:课堂随笔: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的反思

奉贤区四团小学方敏

传统的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勤学多练。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看到学生学得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用我们局限的思维代替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上一篇:存款利息收入下一篇: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