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医养生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 采取能够保养身体, 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 延年益寿的手段, 所进行的保健活动”[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 使得中医养生也具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几千年来, 中医里对养生措施有颇深的研究, 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养生学。养生包含了道、儒、佛、医、墨、法、兵、阴阳诸子百家[2]的思想, 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养生学由来已久, 萌芽于先秦, 蜂起于春秋战国, 并逐步形成了以道、儒为特色的养生理论[3]。而《黄帝内经》的问世使得中医养生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基础。秦汉至晋唐为其发展期, 这一时期养神流派业已形成, 而宋元至明清则为其发展的黄金期, 达到鼎盛, 其时各种养生方法研究均达到一定水平, 对现代养生学影响甚大。

2 中医养生的原则

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生命根本。中医养生需要立足于协调脏腑, 畅通经络, 节欲葆精、调息养气以及持之以恒综合调养等基础上, 进行科学养生。中医养生注重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 体现了阴阳平衡及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念, 强调养生不可违背自然规律, 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注重形体养护, 重视身心协调, 主张“动静互涵, 以为万变之宗”[4]。

3 中医养生的方法

中医养生, 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养生方法。其中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环境养生

环境养生是一种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 顺应地理环境, 适应居处环境以趋利避害, 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它要求人要尽量适应外界环境, 创造有利于人类工作、生活、学习的外部条件。

3.2 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是指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等的一系列养生措施。人类生活于自然环境中, 不仅受其影响制约, 而且又在积极适应。中医认为“天人相应”, 自然界有寒来暑往, 日月年度的周期性变化, 人体的阴阳也跟着产生变化[5]。我们在起居养生上应做到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

3.3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 纠正脏腑阴阳之偏, 防治疾病”[6]。在饮食养生方面应注意均衡饮食, 合理调配;饮食有节, 定时适量;顺应四时, 调摄饮食;3餐/d, 各有不同;细嚼慢咽, 防病强身。饮食养生切忌暴饮暴食, 偏食, 节食等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饮食, 如果平时就能注意饮食养生, 我们的身体将大大受益, 有助于防病治病, 延年益寿。

3.4 静神养生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因此养神是养生的重中之重。人有喜怒忧伤是很正常的情感变化, 但是万物都是有个度的, 过之就有害。养神宜于清静内守, 它使五脏安和, 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7]。反之暴躁易怒则会导致心情不佳、情志内伤, 以至各种身心疾病的产生。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5 运动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 经常从事运动练习的人, 在重复运动的影响下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生病的人需要运动以助于治疗疾病, 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预防生病。足够及合理的运动能达到强身健体, 增强意志, 提高免疫力的目的。运动养生的形式有散步, 跑步, 健身操, 瑜伽, 登山, 游泳, 武术等。

4 中医养生的特点

(1)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 尤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内气化升降、心理与生理等方面的和谐、协调一致。 (2) 防重于治, 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观点[8], 意即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 如此才能保持健康和未病先防。 (3) 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两方, 《内经》言“生之本, 本于阴阳”[9], 意即人的形成与生长发展规律离不开阴阳。

5 中医养生的作用意义

5.1 环境养生的意义

人类置身于大自然当中, 其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都受到大自然的影响, 同时也能动的去适应大自然, 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与大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优越的大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健康生存的必要条件;相反, 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不良的地理条件则造成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我们居住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居住环境, 如充足的阳光, 适宜的温度, 空气流通等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 环境养生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5.2 起居养生的意义

睡眠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充足的睡眠对一个人的健康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人类消除疲劳, 调整内脏机能以及储备能量物质。在生活节奏如此迅速的现代, 很多人的作息都不那么规律, 出现了所谓的“夜猫子”, “工作狂”。这些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只有保证有节律的作息习惯以及充足的睡眠, 才能保护好革命的本钱, 因此起居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5.3 饮食养生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一日三餐, 如何合理的调配饮食, 使之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滋补养生, 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深远。健康合理的饮食, 能够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 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5.4 静神养生的意义

心理生理学、心理免疫学的研究证实:“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 改变自身的生理病理状态, 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0]通过静神养生, 使我们能够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乐观, 从容, 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助于保持健康, 延缓衰老, 延年益寿。比如, 当人们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时, 首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这将使一切困难都容易解决。

5.5 运动养生的意义

众所周知,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运动养生的形式多种多样, 目的都是强筋壮骨、润滑关节、坚肤壮肌、聪耳明目、充脏畅腑、流通气血、长养精神, 从而达到精力旺盛, 气血充足, 思维敏捷, 反应快捷, 耐力持久。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丰富, 健康与长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除了对医疗卫生条件要求提高, 人们普遍开始关注养生与保健。中医养生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它包括环境养生, 起居养生, 饮食养生, 静神养生和运动养生等很多方面。中医养生要求人们从日常生活调摄开始, 从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开始,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值得普及。

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完善, 养生越来越被关注。中医养生在人们养生保健中起了关键作用, 该文综述了中医养生的起源发展, 原则与方法, 以及在当代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养生,起源,发展,原则,方法,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盛星明.浅谈天人相应与中医养生[J].中医杂志, 2003, 44 (2) :157.

[2] 朱斐.中医养生学发展概述[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111.

[3] 于铁成, 高文铸.全科中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39-140.

[4] 钱晔.以中医养生提高生活质量之我见[J].统计教育, 2007 (2) :56.

[5] 清·费伯雄, 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64:27.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会纪要.2009:4-16.

[7] 郭海英.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1.

[8] 党洪莉, 卢捷湘.医疗临管的自律与他律[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29 (12) :51-55.

[9] 张春岍.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划界与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4) :35-37.

[10] 阎书春.养生观点集锦[J].现代养生, 2005, 1 (1) :2-3.

上一篇:结合科研统计数据对我院近年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分析下一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