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育人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既是培养人的育人单位,也是产出科学研究成果的科研单位。科研育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地处偏远地区的地方省属高校在科研育人方面尚需健全机制和开发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剖析科研育人的内涵和任务,探索了科研育人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以期为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育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科研育人;机制;途径;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五育人”格局,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017年12月4日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提出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这一系列政策文件都体现了国家对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高校既是培养人的育人单位,也是产出科学研究成果的科研单位。科研育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对于处在研究性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尤其是成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教育类的研究生,科研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实施科学有效的科研育人模式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更高的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和思想政治意识。科研育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科研育人是一种教育行为,能够促进高等院校实现全员育人;科研育人是一种历史责任,能够强化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科研育人是一种目标导向,能够激励研究生科技创新行为。然而有研究表明,大多数高校教师认同科研育人,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学对科研育人重视不够、育人环境不优;部分教师科研动机功利性较强,科研育人意识不浓、目标偏低、主动性欠缺;学生参与科研的实践和机会有限等。基于剖析科研育人的内涵和任务,探索科研育人的有效机制和途径是高校科研育人顺利开展并获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障。

一、高校科研育人的内涵与任务

1. 科研育人的内涵

科研育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育人模式,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视角的阐述。有学者认为科研育人是指“高校广大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对学生产生的有益帮助和积极影响,是一种有目标、有责任、有意识的教育引导行为,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有学者认为是指“综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科研之中,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的则认为科研育人是以科学研究活动为载体,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功能,指在高等教育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人格操守等,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人从高等教育学的视角来分析,认为科研育人是指与教学育人等方面相配合,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他们以科研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共同达成高校的育人目标。而有人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认为科研育人指的是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优良品格的过程。还有人在综合以上内涵的基础上认为科研育人是指教师运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大学生传授科研成果、科研经验、科研体会和科研方法,并以此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研究,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思想的教育模式。

但不论哪一种说法,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科研”,即追求和探索真理的认识过程;另一个是“育人”,即立德树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但此外还应加一个内容,那便是“科研”和“育人”之间的一种动态的作用关系,这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即“科研育人”是在复杂而又非结构化的科研活动操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和完成一个人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育人过程,从而实现立德树人。这里的“科研”是一种过程,包括机制和途径的教育模式;“育人”是一种目标和结果,是完成型,科研过程和一系列活动结束时学生的变化之状。

2. 科研育人的任务

科学研究是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一系列探寻真理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未知和真理是其基本任务。科学研究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方向保持一致,与人类长期形成的伦理取向相契合。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遵循人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包括诚实守信、自由约束、自主责任、客观公益等。科学研究本身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育人因素,其倡导的精神伦理是人类完善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科研与育人在逻辑上有着高度自洽。

高校科研育人要完成“学生鉴定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培育学生敢为人先的科学研究精神”“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思维观念和科研作风”“培养诚信敬业的人生态度”。科研育人的具体内容: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严谨的科学道德。那么,从研究生教育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激发研究生研究创新的兴趣爱好。这里包括引导学生热爱科研、引导学生学会做科研、引导学生乐做科研。另一方面,锻炼研究生奋发有为的意志品质,这里包括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矢志不渝的行为习惯。第三方面,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包括学术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遵守学术道德。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科研育人的基本内容要素大体分为以下几点。思想要素包括远大理想、信念和精神;心灵要素包括兴趣爱好、品质、道德、意志、态度;行为要素包括合作、作风等。

二、研究生教育科研育人的实现机制

1. 顶层设计:制度理念创新助推科研育人

科研育人并非某个学科或某位教师独立的行为,而是需要一个整体规划和规范实践的,带有统筹性、理念性、宏观性的育人途径,因此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方能达到真正科研育人的目的。为此,高校应该做如下几方面努力。一方面,高校各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研育人工作,将其纳入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予以督促、检查、指导。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发挥高校的组织协调作用,为科研育人提供一整套服务体系,使其有序发展。第三方面是为教师发挥指导性作用提供一系列便利条件,包括教师科研条件的改善和扶持及评价等。第四方面,为学生发挥好其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机制,如研究生会、社团和学会等组织。这些应在有意识的顶层设计下,形成一定的运行机制,使其长期有效且良性影响和作用于一线教师科研育人的实现。

2. 教科研一体:推动科研育人接地气

长期以来在大学有着“科研漂移”或“教学漂移”的怪现象,这就造成了在高校科研是科研,教学是教学的科研教学互不相干没有关系的双轨模式。但是实际上科研和教学都是每个大学教师应有的职责和任务,而这两个活动的完成主体又是教师一人,教师承担着科研、教学和教学研究三种任务。那么何不将这几项教师的任务合为一体,使其成为既面向教师而影响教师的自身建设,又有效影响学生而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呢。而这一教科研一体的过程并非是在大学这个场域中完成的,而是在很多大学的专业,尤其是与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紧密相关的教师教育类专业,更是研究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基础教育一线或教育实际联动来完成的。他不仅需要大学的理论场域,也需要一线的实践场域,这也正是科研转化的最佳路径。只有这样高校教师的科研不会脱离实际,也不会为科研而科研,同时也会自然承担育人的功能。

3. 平台建设: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

为了使科研育人的一系列活动具有长效性,高校应统筹资源,搭建更多、更广阔的科研育人平台来形成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国家向每个高校所要求的规定动作即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来进行。然而这个平台并不是覆盖整个大学的所有大学生,同时相当多的研究生处在盲区,大学在实施创新创业培养计划时应着重考虑计划实施对象的机会均等问题。另一方面,多方创造条件搭建更多育人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里也包括对青年教师科研团队的扶持,青年教师与学生的融合度高,青年教师的团队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学生成员,学生在这种团队中能够感受团队合作的氛围,能够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教学相长重要的机制。但就目前的大学研究生科研平台来看,尚未形成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的平台,这就导致很多平台建设的目的参差不齐、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力量薄弱、平台实效有限等诸多问题。

三、研究生教育科研育人的有效途径

1. 优化UG(A)S模式合作,促进科研育人

高校是指向社会而培养高端人才的,培养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味地圈在高校内部是无法培养真正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因此,高校要搭建各种便利平台使科研能够为实际服务,科研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实时性服务。产学研结合是其很好的途径,然而产学研结合往往更容易出现在理工类或经管类,像人文类或师范类专业的产学研结合,始终没有更好的操作形式。面对这样的困境,近几年在师范类专业开始试图做校地合作的方式来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努力。这一过程便是高校(U)-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G/A)一线学校(S)合作的模式。这是各方共赢的模式,也是区域教育统筹有序发展的最有效的协同效应途径。通过这一途径高校的师范专业的各项研究可以接地气,同时这些研究能够带动有效的科研育人。然而就目前的校地合作实际来看存在没有长效合作机制和动力且各合作方不平衡不平等等问题现象。应积极有效推进顶层的协同和合作模式进一步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理念与思路不能仅仅停留在顶层,而要真正落实和传递到每一位实际践行的人员身上,从而避免合作变成形式化的、业绩主义的、有名无实的状态。

2. 鼓励师生双向参与,促进科研育人

科研育人既要保障科研又要保障育人,这是带有双重属性和任务的育人模式。而科研和育人的主体是教师,育人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如何有效结合科研和育人是关键。这可以通过两大方面来实施。一是教师的科研中吸纳更多的学生。大部分高校教师会进行各种科研项目,大部分的高校教师也是各学段的导师,导师在本人的研究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各类学生,使其参与到导师的科研活动中来。导师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然而就目前的高校科研生态来看,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很多导师课题甚少或即便有课题又没有经费,或者课题或项目并非实质性进行研究而是形式化研究的问题现象较为普遍,这为科研育人的实际效果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各项科研项目和活动中去,成为学生主导下的科研活动的参与者或指导者。这种方式下,学生更能够清晰地了解科研的整个过程,真正能够做到做中学,使学生不断提高各方面综合素养。然而问题是不是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够拥有至少一项课题的,同时即便有课题的学生也都不是主动能够完成课题的。如何让更多的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让他们对科研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这一科研育人途径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3. 推进课程项目式学习,促进科研育人

高校和社会所提供的通过正式立项的科研项目,机会和数量上都非常有限,无法满足研究生科研育人的实际需求。结合这种实际情况,每一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各种以学期为单位的项目式作业,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与和体验项目式学习,将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转为显性的流程化,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思政)上使学生体验每一个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生应有的变化。这种项目式学习是科研的一种预演,研究生通过每门课程的项目担任和实施并完成、撰写报告的整个过程中,体验科研的一般性过程。而这种过程能够起到真正的科研育人的作用。

总之,科研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和新生研究力量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带有示范性的职业,教师本身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内容。如果高校教师努力于本人的科研活动,不断积累科研成果,不断应用这些成果来进行教育教学,逐渐成为学生仰慕对象,那么,科研育人就已然开始。因此,教师应用他强有力的科研感染力来影响和培养学生,积极推进这种潜在的科研育人途径,使其成为长期有效的教育模式,进而成为一种科研育人文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6.

[2] 张德江.论科学研究的育人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

[3] 刘在洲,谢振霞,刘香菊,张恒波.大学科研育人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9(6).

[4] 陆锦冲.高校科研育人:内涵·方向·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5] 尹万东.高校科研育人:价值、意蕴、问题与机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9(4).

[6] 阮一帆,徐欢.高校科研育人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

上一篇: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下一篇: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