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责任实施方案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质量责任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质量责任实施方案1

为推进我区全面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省质监局《关于印发〈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实际提出我区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及省质监局、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市“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的中心任务,全面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坚持以“质量主体责任年”为主线,以推进政府领导和部门联合机制为动力,以建立和完善行业和企业自律机制为基础,以发挥质监部门职能作用为抓手,按照“整体推进、依法监督、强化服务、提升效能”的原则,积极构建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质量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和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活动,建立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相关制度;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企业法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员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关知识和技能;监督企业严格遵守质量法律法规,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企业在主体合法、组织保障、宣传教育、安全权益、规章制度、安全条件、隐患治理、事故管理、应急管理和行业特殊要求“十个方面”的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三、实施步骤

在全面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及省质监局工作部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推进落实工业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分以下阶段进行:

(一)工作部署和启动准备阶段(3月1日-4月31日)

主要任务:一是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的“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二是由质监局、经信局联合转发总局和工信部《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监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三是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各项具体工作。

(二)全面推进组织实施阶段(4-10月份)

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媒体、座谈会、研讨会、工作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舆论宣传;二是按区政府统一安排,做好有关人员培训。配合围绕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主题开展调研工作;三是明确责任,履行承诺。各有关企业法人进行公开承诺活动,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四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首先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企业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所有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五是加强培训,落实责任。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四个重点”企业人员的全员培训工作。六是深入推进区域整治工作。按照“打与治、治与扶、扶与建”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对区域性质量问题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区域整治责任体系,完善区域性产品质量集中整治工作系统,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

(三)总结考核和巩固提高阶段(11-12月份)

区政府将建立“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活动报告、通报、督查、考核机制。各单位要定期报送信息,定期报告本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要随时上报,区政府将采取集中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活动的督导,定期对全区系统活动情况进行通报。“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活动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表彰,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四、工作措施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一项齐抓共管、不断推进的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因此,只有实施大质量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严格监督管理,企业才能全面履行法定义务,真正承担起主体责任。

(一)实施大质量工作机制,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1.建立政府推动机制。一是建立推进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重要工作报告制度,每季度向区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工作;三是建立指导检查工作制度。邀请人大、政协领导和代表或委员到单位或企业进行检查指导;四是结合有关部门职能,在服务区域经济、开展区域整治、支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

2.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一是建立质监、经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协调工作机制;二是建立联合联动工作机制,每年统一组织开展1-2次的区域整治和联合监督检查;三是建立工作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将监督检查、产品风险管理、专项整治、企业质量信用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四是联合开展专题活动。组织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组织开展企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等活动。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依托电视、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开展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宣传活动,开展质监法律知识进企业活动;定期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等相关信息,通报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2.强化对企业的培训力度。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企业法人、质量管理、产品检验等岗位人员进行全员培训,重点加强有关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和质量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座谈会、“告知书”、“承诺书”等活动,引导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组织企业开展“四个提升活动”,即“提升质量法制意识、提升企业生产装备水平、提升企业检验能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三)严格依法实施监督,完善工作长效机制

1.发挥监督检查抓手作用,监督企业履行法律义务。一是充分利用各类监督抽查的信息资源。把监督抽查工作作为监督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主要监督方式。配合市质监局组织的各项抽查。强化后处理工作力度,重点抓好督促整改、产品复查等环节;二是充分利用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信息资源。要认真做好对企业产品质量法律义务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2.发挥生产许可的强制作用,监督企业持续保持发证条件。一是严格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准入;二是严格后续监管。注重强化对企业的证后监管工作,通过年度审查、巡查回访、执法打假、投诉举报、不良信用、媒体曝光等手段,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监督其认真整改,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要依法查处;三是完善产品质量市场退出机制。对不能持续保持准入条件的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且造成不良影响的企业,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吊销。

3.发挥行政执法的威慑作用,监督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是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不断强化在监督抽查信息、执法打假情况、受理投诉举报、媒体公开曝光等方面发现企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证生产、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突出对食品、农资、建材、汽车和农机零配件、“3C”认证产品、家用电器、服装及纤维制品、特种设备等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保持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督促其自觉依法生产经营;二是加强对区域性产品质量的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家具生产加工及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集中整治,结合家具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开展质量诚信承诺活动,营造“质量诚信、以质取胜”的良好氛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

4.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实施“黑名单”制度。按照省、市质监局建立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工作要求,构建我区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机制,在新闻媒体、质监门户网站、政府网站等设立信息专栏,探索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模式,把各类监督抽查不合格、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列入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并对黑名单中的企业加大监管、抽查力度。

5.做好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行政许可,切实把好发证产品市场准入关。将企业应该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的有关要求作为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查的重要内容,在实地核查工作中全面检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认真把好市场准入关,真正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安全。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完善退出机制,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许可,强制退出,督促获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6.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培训考核,督促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按照法规要求建立完善各项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强制性地方标准《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以“主动报检、主动登记”为突破口,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7.强化企业产品标准责任主体意识,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完善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登记制度,做好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加强对消费品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强制性标准的宣贯,杜绝无标准生产。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市场准入,对纳入国家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标准实施有效监管。

8.做好计量保障工作,建立诚信计量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涉及民生和安全重要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依法开展强制检定和专项整治工作,规范计量器具的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完善退出机制,督促获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筹安排。2012年是“质量主体责任年”,为此,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全面贯彻落实质检总局、工信部及省质监局部署,按责任分工精心组织、精心谋划,并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按照区政府要求,积极做好汇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要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督查,切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三)认真总结,及时上报。按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各单位要定期将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上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报道和宣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企业质量责任实施方案2

一、加强审计过程管理,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受托审计,审计部门应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广泛听取相关意见或建议,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调查阶段,应收集被审计人任期内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述职报告等内容,并征求企业管理层、领导干部管理部门、纪检监察等意见和审计线索,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领导、员工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并做好涉及问题的审计跟进落实,同时在现场审计结束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事项的意见;在审计报告下发前,应就审计报告内容征求被审计人及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工作需要征求本级领导干部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征求企业管理层意见。

二、审计内容应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内容较为宽泛,审计内容应至少覆盖企业资产、负债、权益、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情况;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以及贯彻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工作部署等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等情况;与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遵守职务消费及有关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等。审计中应充分利用历年财务、税务及各专项审计结果,综合业绩考核、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反馈情况等各方面内容,把控审计重点:1.做好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财务收支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内容,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应重点关注:(1)收入确认和核算是否真实、完整、及时,有无虚列、少列或转移收入问题。(2)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完整,有无错列、多列、少列成本费用等问题。(3)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性及变化情况、资产运营效率及变化情况、有效资产和不良资产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如不良资产处置、应提未提及应摊未摊的折旧或费用、资产费用化、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或有事项产生的或有资产或负债的确认等。(4)经营成果真实性。企业主要经营指标是否得到有效分解落实,有无为完成经营目标而弄虚作假的情况。2.内部控制管理情况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制度建设、风险控制等方面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重点关注采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授权管理、资金管理、存货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是是否存在制度缺失、职责是否清晰、执行是否合规、有效,相应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3“.三重一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重点关注“三重一大”范畴内容是否经过集体决策程序,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国家、企业相关管理规定;决策结果有无损害企业利益的条款,有无个人谋利行为有无给企业造成损失等。4.职务消费及廉洁自律相关情况。主要检查被审计人任期内是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定,其占有、使用的企业资产是否符合有关政策的规定;有无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弄虚作假或骗取荣誉的行为等。

三、客观进行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积极推动审计成果应用

经济责任审计,顾名思义,应当侧重于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通过对其所在单位管理运营情况的审计结果,实现对其个人管理能力、领导水平的评价,以达成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审计部门应本着对企业负责、对领导干部负责的态度,有根有据讲成绩,实事求是摆问题,着眼发展提建议,遵循客观性、谨慎性、统一性、重要性原则的审计评价原则,合理界定审计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是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这是经济责任审计有别于其他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情况反馈、责任问责、追究管理等结果运用制度,根据企业负责人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人的重要依据,以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作者:许桂芹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上一篇:医疗设备计量智能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护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