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发掘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三个层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层面通过品鉴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塑造学生的设计观和文化自信;教学方法层面以新的媒体形式和结合时事的课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情怀;教学模式层面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匠精神。经过改革实践,学生获得感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还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属于思政课程,高等院校中所有课程都应该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教学开展过程中,将理想信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2]。

随着新时代技术的迅速革新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如果不重视思想教育,大学生极易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更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思想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更加有利于培养既具有专业能力,又能够立足国家、扎根社会,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建设者。无论学科背景,所有课程都应该探索本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很多拥有设计专业的高校也已经积极展开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实践[3,4,5,6]。本次课程改革研究就是以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为切入点,发掘课程思政与设计类专业课堂之间的结合点,探索在专业人才培养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引入方式和实施效果。

2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的思政改革实践

2.1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概述

我校从2002年起开设“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并掌握了平面构成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图形技术在设计学领域的交叉应用,培养学生在产品造型专业设计领域的设计实践和应用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产品设计过程中常用的现代设计工具,能够设计要求选择信息技术、表达工具以及相关的平面软件工具,进行设计方案的推敲、深化、表达与展示。本课程共48个学时,其中线上24个学时,线下24个学时,教学活动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难理解的、需要反复学习的知识和训练被设定为自主线上学习,线下课程则以启发性、互动性和发挥学生创造性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引导、小组讨论等为主,项目来源于企业实题和思政教育需求,提升学生设计工具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从课程思政的要求出发,本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对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课堂提升学生的美感,了解设计规律,建立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主动钻研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迁移能力,建立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为实现以上思政教育目标,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课程团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提升:加强中国传统美学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

现代设计思想和流派主要产生于欧美,引入我国时间较晚,因而在设计史中多以学习西方为主。然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众多优秀文化基因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光大,这部分内容在西方设计理论基础中是缺乏的,需要我们从我国历史文化中寻根溯源,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原则,探索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的应用,透过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发掘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的关系。

教师团队从中国古代绘画的构图出发讲解现代平面设计“中国风”元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美学思想和人文内涵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从中文字体的演变和发展,讲述中华文化脉络,使学生体验汉字构成之美;从现代标志设计中发掘东方美学意境,使学生理解“虚”“实”的关系。通过弘扬中国传统美育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根植于中国大地的设计观,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专业创新能力的组成部分。

(2)教学方法改革:形成教师课堂思政教育的教导和引领力度

在教师方面:加强课程组专业教师思想政治培训和专业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同时使专业教师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培养方面的重要性,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中备课,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和理论依据,加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保证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一致性,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

在对于学生方面: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和传统教育体系中对思政教育的态度情感,在课程教学中重视方式方法,不是生搬硬套,而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营造润物无声的氛围。在教学手段上顺应时代潮流,结合网络新媒体环境,利用课上课下两个课堂,通过短视频将枯燥理论的学习分解碎片化,以生动形象方式进行讲解,并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分散学习。课上采用PBL项目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沉浸感和参与度,并以时政相关的题目,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过程中教师给予价值观引导。

比如在疫情期间,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在课程中,以抗疫为题组织学生进行了以“战疫”为题的海报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意识,激励人们团结一心,砥砺前行。通过实操作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3)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在于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校企协同”是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校企协同的目的在于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锻炼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设计人才。基于所在地区的优势产业,校企协同育人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培养平台,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和目标。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作为一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课程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企业设计实题通过课程综合作业引入课堂,学生分组协同完成设计任务,由企业设计师作为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校外导师会从专业设计师的角度,要求学生不断打磨设计作品,达到设计要求,进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3 课程思政改革效果

从2020~2021学年开始,经过以上改革与实践,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不仅达到了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原则,发掘了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的应用,加强专业教师课堂思政教育的教导和引领力度,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

本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励,师生互动获得了更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反馈在本课程中获得感强,对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较好地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更加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定位。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各级单位组织的设计类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取得良好成绩。

3 总结

经过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目标满足高质量课程“两性一度”的建设要求:在课程内容上弘扬中国传统美育精神,发掘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需求和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在教学形式上,强调通过改革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通过混合式教学中师生独特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课程目标上,强调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课题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挑战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58/202009/t20200911_487312.html.2020.09.11

[2] 高林娟.“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今古文创,2020(13):92-94.

[3] 席丙洋.应用型产品设计课程思政中工匠意识的目标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3):290-292.

[4] 易熙琼,何风梅,吕客.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19(11):30-32.

[5] 潘鲁生.新时代我国设计教育的使命担当[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3):6-10.

[6] 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59-62.

上一篇:LH油田酸化解堵配方体系优选下一篇: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与管控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