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分析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物流信息技术分析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分析

【摘要】本文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并从物联网技术角度对冷链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了信息平台的构建,结合温州现代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提出了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1.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1960年以来,我国就有了冷链物流,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副产品生产和购销政策进行重大改革,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兴起,冷链物流有了一定的发展。2000年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新鲜瓜果蔬菜、海产品、乳制品等需要冷链物流运输物品的需求量剧增,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冷链物流得到较快的发展。

据《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竞争态势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13-2017)》中提到: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产业比例逐步提高。但我国冷链物流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关管理技术人才缺乏,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尚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亟需解决。本文结合温州现代冷链物流中心为例,从信息化技术方面提出了冷链物流的信息平台实现方案。

温州是沿海的港口城市,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便捷的交通。温州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属于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在建项目,总投资8亿元,项目选址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87020M2。

规划建设好科学的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中心,对满足温州市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一般完整的冷链物流包括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即公司——仓库——配送——客户)这一商品流通过程。其中仓库和配送是冷链物流所考虑的重点环节,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以物联网技术做支撑实现冷冻储藏和冷冻运输与配送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全过程如图1所示。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集成了传感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无线移动自动分拣等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借助配送中心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全面协同。冷链物流系统管理平台使用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使用C++编程语言结合oracle数据库开发管理软件,实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销售终端以及信息追溯,用户角色主要有:司乘人员、仓库调度员、管理员、操作员等,终端设备主要有传感器、射频条形码、手持读卡器、GPS终端以及PC机。数据交换中心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宽带网络、基础网络、3G无线网络以及WiFi等多种通信类型。冷链物流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2.1 冷冻储藏的设计

冷冻储藏由冷库、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设备和信息采集装置等组成。冷库的功能有温度控制、温湿度监控与报警等。采用一库多温区设计,分多个温区:0-4℃的收发货区、0℃左右的冷却区,-23~-30℃的冻结区,-12~-20℃的冷藏区,-4~-10℃的贮冰区以及库温在0-4℃的预冷区(排酸间)。

冷藏库安装了温湿度监测设备,当实际检测的温度超出规定上下限时可以实现即时启动温度调控设备进行温度调控,直到温度达到设定数值温度调控设备才停止,并在指定地点声光报警和对指定人员通讯提示,多渠道保证冷藏库的安全。(1)RFID感温电子标签大量安放在货架上,定时采集周围存储环境的温、湿度,采集的频率可以预先设定。(2)冷库中的RFID读取器,定时读取RFID感温电子标签,根据用户需要可以设定采集频率和采集范围,实现根据需求采集需要的数据,提高效率。(3)RFID读取器的检测数据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RFID中间件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负责软件系统和RFID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对输入数据进行过滤、存储和整理然后上传至信息中心的中央服务器,然后由专用管理软件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冷藏库系统包括视频探头、温湿度传感器、货架、RFID感温电子标签、制冷设备、叉车等组成。冷藏库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

2.2 冷冻运输与配送的设计

冷冻运输与配送由集成GPS/温度检测、Electronic Map和无线传输技术组成。实现对所有冷藏车的跟踪、精确定位和数字化管理,并将信息和企业的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处理。通过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需要合适的温度调节来保证生鲜物品的物流管理中,将温度变化记录在带温度傳感器的RFID电子标签上或实时的通过GPS及温度传感功能的终端结合无线通讯技术上传到运输系统管理平台上,对产品的生鲜度进行精确的、实时的管理。冷链运输管理系统包括监控中心、Internet网络、GPRS无线网络和大量的终端设备构成。冷链运输管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

冷链运输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冷链运输管理系统结合GPS车载终端和传感技术的温度标签,对货物所处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和记录,实时判断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环境温度是否超出允许范围,并进行报警,提醒配送人员及时处理,反馈数据到监控中心,记录在配送日志之中。

监测配送过程的温度情况;监控配送路径和轨迹;历史的数据的查询和追溯功能;温度超标报警功能;货品装卸货管理等配送相关业务。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车车厢内,实现对运输物品进行温度监控。温湿度传感器通过传感探头采集车内温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GPS车载终端设备,同时通过外置天线通过GPRS无线网络发送到通信数据中心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实现远程对车内的温度、湿度的采集和分析。GPS+GPRS移动温湿度监控基站如图5所示。

冷链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a.GPS车载终端:安放于运输车车头位置,GPRS天线可对车厢温度监控的目标进行全球定位跟踪。

b.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冷车藏车内,主要作用是记录车内温湿度,同时能够及时超限温湿度报警。管理人员可设定温度标签发送间隔时间、接收间隔时间和记录周期等因子,实现根据货物的不同种类设置超限温湿度以及间隔时间。

c.GPRS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器与温湿度传感器读写器连接在一起,管理者通过处理器可有效地调整管理方式,实现调节目标温湿度;需要的有效数据通过中央控制器由GPRS传输系统上传到信息处理中心。

3.结束语

冷链物流中利用物联网技术,会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降低生产成本,划分冷链上相关的责任。同时,也便于政府部门对冷链上产品监测。温州现代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投入大,科技含量高,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建设经验十分必要。

本文仅仅在冷冻储藏和冷冻运输与配送这两个环节中的提出了一些技术设想,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平台的开发和调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业的大环境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一定会大有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家敏.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制冷监控系统[J].物流技术,2012(31).

[2]丘大可.爱控自动化:打造冷库物联网[J].华人世界,2011(2).

[3]卢翔,胡金有.基于WebGIS物联网冷链物流信息发布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

[4]苏国贤,李富忠.中国蔬菜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

作者简介:余伟(1981—),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

作者:余伟

第2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需求和制约因素分析

摘 要:文章结合“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对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的部分不足。立足于物流企业层面,分析了“互联网+”对高职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同时指出导致“互联网+”在学生和学校层面的制约因素包括: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管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Key words: internet+; talent cultivation; constraints; factor

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不仅意味着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正在逐步形成推进,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的驱动力模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热点。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创新高职物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加速推进“互联网+”物流行业的升级换代,成为目前需要研究的焦点。

1 相关理论研究

1.1 “互联网+”的研究

2013年11月,马化腾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认为互联网加传统行业意味着一种能力,是对传统行业的提升。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综合专家学者的评价,目前关于“互联网+”的评述有以下几种观点:(1)两化融合的升级。如北京大学黄璜提出“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的一种理念。清华大学付志勇认为“互联网+”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提法的升级版。(2)趋势论。如腾讯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3)经济推动论。如北京大学宋刚认为“互联网+”具有推动管理与服务创新与创业的能力。北京大学黄骞指出“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

1.2 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从字面上很容易辨析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在目前中国职教体系中,这一内涵往往比较含混,由此带来了一些操作和理念上的障碍。综合现有文献的观点,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有以下几种趋势:(1)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线。如何洁、秦万忠(2013)认为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生产一线,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还要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因此需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线,进行专业调整与建设,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实践教学体系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孙华林、苏宝莉(2014)在分析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理论基础上,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校企合作方式确定实践课程体系关系到高职培养人才的质量。(3)创业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林玉恒、李晶(2014)指出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生产性创业”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途径和模式。(4)基于需求培养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徐炳文(2013)提出应该基于“双需求”的理念培养高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双需求即职业岗位需求+技术活动过程需求。

1.3 文献综述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为论文提供了研究基础。但是“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则凸显了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部分不足。

(1)对于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性研究,在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内涵理解的把握。偏技能多、偏技术多,还是技能和技术并重,目前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

(2)各种培养方式虽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但人才培养重心仍放在学校或者学校企业为主体的层面,学生更多的是接受已经约定俗成的培养方案。

(3)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观点,目前仍停留在岗位需求层面,强调培养企业现在需要的技能,忽略了“互联网+”对行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培养,过分看重了现有技术,忽视了未来技术的引领能力。

2 基于物流企业层面,“互联网+”对高职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技术技能分析

正如学者们所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如果这个世界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是不对的,一定意味着这里面有商机,也意味着基于这种商机能产生新的格局。”

从物流企业角度来看,意味着“互联网+”在物流信息化升级道路上理念的升华和具体化。“互联网+”表明了,在周边产业逐渐开展“互联网+”行动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必须因势而为,才能更好地为其他行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和降低自身的成本。

立足于物流企业自身,对“互联网+”的理解有两层,一层是自身内部业务流程如何实现“互联网+”;一层是自身的“互联网+”如何渗透到服务的行业中,拓宽自己的竞争实力。对于高职物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研究,必须立足于物流企业对“互联网+”的现实考量,才能更加准确地切中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命脉。

众多文献已经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开展了众多的研究,这里就不再对原有的技术技能开展过多的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理念提出物流信息化人才技术技能的典型需求。

一种需求是,物流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如何改善以适应“互联网+”的技术技能需求。这里涉及到两个特殊需求:(1)现有的信息技术如何渗透入已有的业务流程,加速服务效率和提升作业速度。围绕这一命题,将延伸出信息技术操作、业务流程改善和应急反应等典型技能。(2)全面实施“互联网+”下的物流信息管理需求。即物流企业更多的是操作数据,通过数据来管理现有技术、业务流程和人员等管理要素。围绕这一命题,将延伸出物流信息采集、数据挖掘、业务重组、信息安全管理等典型技能。

第二种需求是,“互联网+”物流企业如何渗透到服务的企业、行业中带来的技术技能需求。(1)服务的企业或行业未及时“互联网+”行动,作业人员如何采取向下接口技术或技能,尽可能提升双方的作业效率和降低彼此的成本。由此带来的典型技术技能包括物流信息技术交流和改善、物流系统接口需求分析和物流信息成本核算等能力。(2)双方均处于“互联网+”状态,对于作业人员而言,在于双方采用何种数据共享方式来降低服务成本。由此带来的典型技术技能包括物流业务信息追踪、分析、交流、传递等能力。

3 学校和学生层面,拥抱“互联网+”的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3G、4G技术的不断推广,互联网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多年前,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了互联网方式的教学,最近比较流行的微课、慕课等方式,可以说是“互联网+”在校园内扩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方面是众多学校积极上马网络教学资源等数字化资源,期望通过网络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一方面是学生“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加以浏览,换句话来说,即对学校提供的资源毫不领情。

学校作为一个知识传播交流的平台,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学生,只有有机融合二者的需求,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主线,分析潜藏的制约因素,进而找出实施“互联网+”的有效途径,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3.1 排除兴趣论讨论制约因素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完全套用在人才培养层面,必然会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困顿,且使目前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处于无用武之地的状态。立足切实可行的假设,进而实施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法,才会促进目前的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在讨论本文观点时,我们认为“专业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基本上对专业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且具有一些模糊的兴趣”。那么在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时候,到底是何种因素或者说哪些因素在制约他们的自主选择性呢?

3.2 学习没有明示的目标性是学生无兴趣的根源之一

任何专业都有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不幸的是,这些人才培养方案的告知、示范、引导作用在学生头脑中基本上是空白。众多学校的做法是通过始业教育活动,告诉新生人才培养方案这回事情,接下来就成了下达教学任务的计划书了。学生在未来的几年学习中,只在入学的时候知道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部分事情,剩下的就是每学期上不同的课程,至于为什么开设这么多课无从知晓。更不要说,对于大多数缺乏一定自主性的高职生,指望他们听一次始业教育就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是无稽之谈。

只有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接触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体系,才能够使他们认清楚自己所学课程的目的及在相关岗位中的地位,进而促使他们自觉自愿的沿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体系学习技术和技能。正如我们常见的广告宣传一样,日积月累的广而告之,必然会激发参与者进行选择的兴趣。所以说,“互联网+”下,广而告之的“人才培养方案”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为什么还不采取行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清晰一些呢?

3.3 缺乏行之有效的教管手段是学生无意学习的另外一个根源

“以人为本”理念的泛在化,导致更多的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无意将注意力放在严格教学管理层面,加上时不时的外部宣传,“N年后有可能找不上学生之类的话题”更是导致高职院校管理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让学生舒服的渡过在校学习阶段就好,至于学到什么,就不要那么严格规范了,由此带来的是校风和学风质量的进一步下滑。

作为有充分感觉的学生,他们如经济人一样,会选择趋利避害的手段来规避学习的内容。缺乏了外部因素的强制力,必然导致众多学生走上散漫之路。由此带来的是,基础不扎实,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当拥抱“互联网+”对企业相关项目进行改造或者作业时,则处于手忙脚乱的境地。

在“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的企业方需要的人才是在校内结合企业的实际,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些熟练作业人员和适合自己基层改造的方案,企业的着眼点在于选择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优秀人才。问题是当严格管理成为了一纸空文,又如何期望学生能够完全自主的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呢?正如哲学上所说,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当我们正视了大多数高职生缺乏自主管理这一实际情况的时候,采取行之有效的外因手段,督促他们进行学习和训练,才能更好地使他们朝着技术技能型人才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何洁,秦万忠.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 继续教育研究,2013(5):115-117.

[2] 孙华林,苏宝莉. “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9):157-159.

[3] 林玉恒,李晶. 基于“生产性创业”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4(29):13-15.

[4] 徐炳文. 基于“双需求”的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2):7-9.

作者:王顺林 陈一芳

第3篇:信息技术助力医药物流

为了应对WTO的挑战,凡是通不过GSP认证的药品流通企业将无法获得药品经营资格。GSP(优良商店作业规范,Good Store Practice)是一个国际通用概念,它指药品经营质量的管理规范,即控制药品在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管理标准。据医药业内人士透露,由于GSP认证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借助信息化手段是不可能做到的。从目前来看,GSP认证成为了一家药品流通企业启动信息化工程的最佳切入点。

透视医药流通

把脉国外医药行业信息化

国外医药集团和连锁药店公司的营运和管理,其信息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公司的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完成,为公司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准确、快速运行的保证,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能更好地为生产企业、消费者提供服务。

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全美上网人口中有50%表示曾在网上查询医疗保健相关资讯或购买过药品或保健品。而目前与医疗保健相关的网站至少接近两万个,Jupiter Communication公司估计,与医药相关的电子商务、广告以及支付一体化市场,将从2000年的9 900万美元快速增长为2003年的21亿美元,而实际上,医药在线市场期望增长至9.66亿美元。FDA对网上售药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同时由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行为,严格认证网上药品销售商。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统计,美国医药行业以B to B方式实现的销售额在1999年为14.31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总额的0.3%,该数字预计在2003年将达到441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总额的7.8%。美国医药行业可以说已经进入了网上交易时代。

透视国内医药行业信息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八五计划”期间,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投资约3亿元,完成医药电子信息应用项目60多项。“九五计划”期间,各有关单位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了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十五计划”以来,国家更是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许多医药流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如上海龙头医药、北京医药、苏州“雷允上”药业、重庆华博医药等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国内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攻略

目前,中国互联网络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医药健康网站以平均每个月开通两个综合站点的速度发展,全国目前已有近300多家医药和健康网站,这些网站多为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站。在此基础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等地的一些单位都在积极筹建和运作医药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医药卫生电子商务作为全国行业类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在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医药电子商务网上贸易额占年交易额的比重虽然很低,但增长潜力巨大。B to B医药电子商务网服务对象为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供应商、药房及医院等。所具有的功能一般包括电子交易、信息增值和网络电子商务等。

企业信息化方案

物流网络化

整合供应商、医院及大众零售药店三种营销网络,构建统一的物流运作平台,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医院批销模式向以物流为核心的现代商业模式转变,打造一条适应市场竞争医药供应链。经营上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销售策略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为公司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支撑。

针对大型医药集团市场覆盖广泛,分支子公司往往遍布数省市的现状,建议企业在集团层面建立一个物流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集团全流域的药品采购、运输、仓储、调拨配送等业务。从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角度考虑,物流中心最好是建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是大型医药集团的子公司,自负盈亏,其物流服务主要提供给集团内部的分支子公司(及其相关业务伙伴如供应商、客户),做到“内部市场化”。

在新的物流模式下,大型医药集团的物流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分为三到四层,以三层为佳,最多不要超过四层。集团物流中心,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子公司。区域物流中心,根据医药集团各分支子公司的分布,设立省区或大销售设立3?个区域物流中心。入驻各分支子公司的物流部门;乡镇卫生站。

集团物流中心负责整个医药集团的物流总体规划,制订全流域的物流服务标准,审批区域物流中心之间的药品调拨等业务。区域物流中心负责满足本区域内各分支子公司的物流需求,执行上级物流中心的指示。物流部门作为供应商管理物流的具体业务执行部门,入驻分支子公司,负责“客户”的仓储、运输、配送等具体业务。乡镇卫生站为农村医务室、乡村个人药店提供配货服务,不是集团物流中心的一级组织,其配送成本由当地的子公司根据业绩给予补助。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物流模式下,医药集团首先要将集团内部主要经营品种的采购权收归集团物流中心拥有。其意义在于原有分支子公司相同的经营品种,可能因进货渠道不一造成进货成本不同。如果由集团物流中心在全流域内实行药品统一谈判、统一采购,就可以通过批量优势获得比现阶段低很多的进货价。此举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医药集团经营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医药流通企业在整个流通环节中的战略地位。

另外,由于各分支子公司遍布不同的省市,有不少药品具有当地特色,从经济角度考虑没有必要放入全流域采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物流管理中的“ABC”分类法,只有在整个医药集团占有重要地位、年销量大的A类药品才放入集团物流中心采购。具有区域特色的B类药品,采购权可以收归区域物流中心所有。而仅在某个地市具有市场的C类药品仍由各分支子公司制订采购计划,由当地的物流部门负责采购。这样,大型医药集团在最大限度获取批量优势的同时可以充分保证下属企业的经营活力。

通过这种模式,大型医药集团可以建成“三层网状的物流网络”,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能最大限度的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充分抵御市场变化,满足新时期医药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信息网络化

信息网络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消除企业内部存在的“信息孤岛”,实现集团内部信息、行业竞争情报、客户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成本、提高决策质量、把握市场机会,通过建立稳定、开放、敏捷的管理模式和开放、集成、柔性的信息系统平台,有效支撑企业业务运作,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综合效益,为物流网络服务。

针对大型医药集团的节点企业众多的现状,建议采用集中式的信息系统,将所有分支子公司纳入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为了抢占网上销售的先机,重点应建成具有先进功能的电子商务系统。

结合上述物流运作模式,我们通过在集团物流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建立一套独立于原有销售网络的现销网络,借助800免费电话和店面销售比较成功地对社会药店、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或其他小客户提供配送或自提(快速批销)的业务服务。与此同时,考虑到增强对中、小客户的客户关系管理的需要,以及这部分客户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特点,有必要为其提供电话订货等更方便、更现实的解决方案。在乡镇这一级,由于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地域分布很广,订货数量少、价值低,交通不方便,新的运作模式中将继续由乡镇卫生院(四级物流部门)为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提供“代购”服务的策略。

医药集团层面的信息中心,应该能够汇集集团内部所有下属企业的药品销售信息,集团物流中心可以凭此枢纽和上游生产药商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网上订货,更快速便捷的获得产品,从而赢得市场先机。另外,集团物流中心通过本系统可以直接看见下属各企业仓储的药品储量、销售情况、资金周转状况等信息,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便利。整套电子商务系统要包括三大模块:企业门户网站、网上销售门户、供应商门户。

企业门户网站是企业对外的信息门户,将希望传播的企业各类信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传达到市场及客户之中,并与之交流。网上销售门户是企业在线销售的平台,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医药产品的销售方式,达到进一步扩展中小客户医药销售市场,并且引导传统销售网络的客户向网上销售方式转变的目的。网上销售门户要能够支持网上销售订单通过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直接进入内部的销售、财务、仓库等业务系统,实现网上销售和内部业务的无缝集成。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蓬勃兴起的状态,相信国内不少企业集团也希望能够投入信息化的浪潮,赢得21世纪的企业竞争优势,但是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往往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企业在上马信息化工程前最好是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涉及本企业的哪些方面,有没有必要请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咨询队伍并与其最大程度的合作,这样才能有效规避信息化建设的风险,赢得成功。

作者:张凌辉

第4篇:物流信息技术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通过案例分析发现UPS的稳步增长离不开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它在物流管理中采用了货物信息收集器、条形码系统、大规模数据中心、等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2、这些信息技术采用的作用

1)货物信息收集器、条形码系统、大规模数据中心、POS等信息技术的采用,能够有效地解决物流过程中大量数据的采集与自动录入的问题,方便、快捷,节约了成本费用。

2)货物跟踪网络、互联网等技术的采用,能够让顾客及时的了解货物的运输进程,真正实现企业与最终顾客的交流与沟通,节约了存储费用,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在全球范围内为UPS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铺平了道路。

二、支持案例:

海尔物流: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当今,被誉为中国第一品牌并跻身射界品牌100强的海尔,从品牌战略,到多元化战略,再到国际化战略,海尔的每一次跨越都有很多经验可圈可点。 1998年,海尔在美国设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和美国市场联网,信息化和物流的瓶颈困惑使海尔意识到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而支撑这个网络体系的正是现代物流。于是,海尔下决心建立现代物流体系,这对当时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海尔物流的做法

海尔的物流革命经历了物流资源重组、供应链管理、物流产业化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环环紧扣螺旋上升。物流重组阶段的任务是,建立组织机构,整合集团内部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阶段的任务是,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物流产业化阶段的任务是,海尔物流推进本部在做好企业内部物流、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向物流企业转化,致力于社会化业务的拓展,使之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实现物流资源重组

海尔集团从1998年的9月份开始在全集团进行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内容包括,将原来集团的组织结构从层级式的职能管理方式改变为现有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通过这种流程再造,集团所有的部门都能够同步面对订单快速响应。

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不仅为海尔实现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打下基础,也为海尔最终建成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响应的物流系统铺平了道路。

二、在观念革命中不断创新

海尔物流是在不断的观念革命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所以海尔物流的先进理念是海尔物流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

革掉仓库的命,以时间消灭空间。物流有仓库就是在“停留”,所以整合之初,海尔物流首先提出革掉仓库的命,建成了两个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中心,在这两个物流中心里,海尔采用先进的过站式物流运作模式,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这就要求物流推进本部在低库存乃至零库存的要求下,依托库存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的满足各产品事业部连续大规模的生产制造需求。

一流三网,实现同步流程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海尔物流创新实施了“一流三网”同步模式,即以订单信息流为核心,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全球配送网络、计算机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提供增值。

正是因为有“一流三网”的支撑,海尔得以用JIT采购、JIT原材料配送、JIT分拨物流,实现同步流程。即,商流与海外推进本部从全球营销网络获得的订单可以同步传递到产品事业部和物流推进本部,物流本部按照订单安排原材料采购、配送,产品事业部组织安排生产;产品下线后再通过物流的配送网络送到用户手中。比如美国海尔销售公司在网上下达一万台的订单,订单在网上发布的同时,所有的部门都可以看到,并同时准备到位。不用召开会议,不用层层传递,每个部门都会同步接收到与订单有关的信息,大大缩短了订单的响应周期。

信息化贯穿于海尔物流发展的全过程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特征是信息化与网络化。信息化贯穿于海尔物流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源重组阶段,海尔实施了ERP系统。在供应链管理阶段,海

尔建立了B2B的采购平台,并建立起与集团CRM系统的无缝接口。在物流产业化阶段,海尔实施了大物流LES系统。

1.海尔信息化建设的演进过程

建立ERP系统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

在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基础上,海尔建立了SRM(招标、供应商关系管理)、B2B(订单互动、库存协调)、扫描系统(收发货、投入产出、仓库管理、电子标签)、订价支持(订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发各个环节的控制)等信息系统,并使之与ERP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海尔通过搭建BBP采购平台,实现了全球供应商网上查询计划、网上接收订单、网上查询库存,网上支付等活动,使供应商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业务操作。

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市场的形成,海尔物流开始着眼于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

在物流产业化阶段,海尔通过研用信息集成化一流的物流执行系统LES,成功地搭建起第三方物流运作管理的系统架构,实现全国42个配送中心的订单管理、条码扫描、GPS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在内的基本业务流程系统管理。通过实时取数、透明追踪、条码扫描、成本管理和决策支持来实现对多仓库、多客户、跨地域管理、复杂的仓位控制、安全存量设置、自动补货警示等先进技术,搭建起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操作平台。

在此基础之上,海尔又在自己物流实践和优化业务流程之上,吸取先进仓储管理系统的经验,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发出针对市场需求的物流执行软件――海尔物流执行系统HLES。目前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海尔物流正在迅速拓展社会化业务。

2.条码和RF技术支持下的“五个按单”

由于海尔信息化的提前推广,使网络共享解决了基础设施的瓶颈,同时也为条码和RF技术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数据采集和普遍应用做好了准备。海尔结合世界上先进的母本,设计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编码规则,使人、产品、设备、工位、仓位均有了规范统一的编码。

目前海尔应用最为广泛的条码主要分为7种:托盘条码、物料条码、仓位条码、成品条码、操作人员条码、工位条码及设备条码。托盘条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具有唯一性。物料条码相当于物资标签,每个容器外部都有一张物料条码,包含物料号、物料描述、批号、供应商及送货数量等信息。仓位条码相当于一个三维坐标,用来标识海尔青岛物流中心每个仓位的具体位置,如01-09-03,01代表第1巷道,09代表第9列,03代表第3层。成品条码主要用来标记出厂成品,运用于整个成品下线、仓储及配送。成品条码共计20位,包括产品大类、版本号、流通特征、生产特征、序列号等信息。工位条码是海尔集团将所有的生产线统一编码,这使产品可追溯到生产线的生产工艺与质量。人码是海尔集团所有员工的编码,人码与其他条形码结合能够及时追溯到责任,同时也是海尔集团进行工资分配的依据。设备码是集团为所有设备的编码,为全面设备管理提供依据。条码和RF技术在海尔的广泛采用,使海尔的“五个按单”――按单采购、按单分拣、按单配送、按单核算、按单计酬成为可能。

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是物流高效率的实现手段

有了先进的物流理念,有了功能强大完善的信息系统,高效率的物流运作还需要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设备来实现。

海尔物流中心包括原材料、成品两个自动化物流系统,采用了激光导引、条码识别、无线数字通信、红外通信、智能充电、工业控制、现场总线和计算机网络等国际先进技术,成功集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机器人、巷道堆垛机、环行穿梭车、激光导引车、摄像及语音监控等先进的自动化物流设备。该系统对原材料和成品自动化仓储与收发的全过程实施完全的控制、调度、管理和监控,并与海尔集团的ERP系统实现了信息集成,以最少的人机接口实现了最大的物流自动化。

物流革命带来显著成效

海尔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的基础之上,依托强大的全球配送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实现了物流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海尔通过实施现代物流,保证了集团的高速增长,实现了采购成本持续环比降低6%以上,仓储面积减少90%,原材料库存资金周

转天数降低77%,物流成本下降10%~15%,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费用将下降10%~25%,实现了两个高三个零――高速度、高效率以及零库存、零运营成本和与顾客的零距离。

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海尔通过整合全球化的采购资源,建立起双赢的供应链,多产业的积聚促成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大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打造物流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物流显成效。2003年,海尔物流在发展企业物流的同时,成功地向物流企业进行了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目前海尔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正迅速拓展至IT业、食品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海尔通过LES第三方物流系统操作平台,向某高科技企业集团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时,客户可以从网上查询库存,进行BOM管理,可以管理到货物的批次号、序列号、保修期等,帮助客户实现了增值,获得客户满意。另一方面,在不断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同时,海尔开始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帮助客户规划、实施和执行供应链的程序,并先后为制造业、航空业等领域的企业提供了物流增值服务。物流业务已成为海尔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料来源:《物流》杂志--新闻资讯栏目--企业访谈时间:2008-01-15

第5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分析报告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一)、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的应用在现代的大型超市管理中不可或缺。大型超市,从纵向到横向,从商品的流通、供应商的选择到客户及员工的管理,都已充分使用条码。到目前超市内绝大多数商品都印刷条码,不印刷条码的商品不能进入到超市,已经成为共识。

条码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1、商品流通的管理;

2、客户的管理;

3、供应商的管理;

4、员工的管理。

条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普遍应用在生活中,作为现代的大型超市,充分利用条码技术进行管理,势在必行,再配合先进的电脑技术及自动识别技术,定会提高超市的管理层次,使超市的行政架构得以精简,减少工作强度及人力。清晰货品的进、销、存和流向等资料,对稳定超市的季节性变化至关重要,而产品资料的实时性收集,更会加快超市的运作频率,精确超市的各项数据报告。

(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在传统超市方法中,致命的弱点就是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经营状况的信息,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主观经验。为得到某些信息,不得不停业盘点,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影响了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给超市造成重大的损失,从传统的商业转变为当今商业发展是必然的。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已经成为经济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工具,被应用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为竞争经济领域的主动权,企业界和商业界人士都积极采用EDI来改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环境,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从国外EDI的产生及发展来看,连锁零售超市对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需求是促使电子数据交换(EDI)产生和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连锁超市正面临激烈的竞争,连锁超市迫切需要通过缩短库存周转时间、降低库存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来增强竞争力,而传统订货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每天大约产生大量订单;需要公司许多名采购员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供应商对订单的反应速度需要一至两天(从收到订单交货开始);由于信息失误,供应商对订单产生误解,并增加采购成本;造成商品脱销、库存增加。而连锁零售业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后商场与供应商之间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来进行订单、发票等商业单据的交换,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

面给商场带来收益:所有订单自动发给供货商,不需人为干预;订单不需要再输出为纸面格式;错误率几乎为零;供货商可以及时了解订单的执行情况、产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增强商场竞争力。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在超市配送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超市配送中使用GPS。

GPS在超市配送中的作用:

1、GPS车辆监控系统可以提高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优化管理运作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3、GPS车辆监控系统使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透明、更轻松高效;

4、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超市的市场竞争力;

5、GPS车辆监控系统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有效的工具,是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目前的GPS具有相当强的防盗反劫功能。当遭遇劫匪时,司机只需按下报警开关,中心将会及时进入处警状态;同时司机还可以通过手机对车辆进行断油断电处理,迫使劫犯放弃抢劫计划,保证了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另外, 通过GPS的超速统计功能,可以大大加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最大可能的减少车辆因超速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爆胎率,从而做到安全快捷的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

物流信息技术在超市经营中的应用以沃尔玛为例:

1970年沃尔玛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公司,跟信息化、自动化这个概念几乎沾不上边,唯一拥有的处理系统就是底帐和铅笔。拥有10个超市和3个大型仓库,营业额仅有2.3亿。但正是那时沃尔玛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全国的零售体系,愿意拿出营业额15%左右的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从此以后,沃尔玛在每轮零售IT系统的投资中,都比竞争对手下手更早、力度更大。先进的信息系统投资使沃尔玛显著降低成本,大幅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它的信息技术水平往往领先同行5至10年,注定了它未来的成功。尽管物流信息技术并不是沃尔玛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它却是沃尔玛成功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投资强化了企业核心价值,保证了沃尔玛的竞争优势。

今天,沃尔玛的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POS终端、条形码、无线扫描枪、RFID系统、ECR(电子收款机)、EDI系统等构建了现代化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沃尔玛如虎添翼,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强化了竞争优势。沃尔玛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与任何一家分店和配送中心联系,在一到两分钟之内就可以准确掌握这一天的商品销售、库存,订货、配送、财务和员工等方面的情况,据此确定是否进货,并指挥配送中心向分店配送货物或在分店之间进行调剂;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对全球5000多家分店内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该系统使沃尔玛能够管理其业务的爆炸性增长,与此同时又能维持很高的服务水平,而存货成本也降低了75%。

第6篇:物流信息技术(05365)课后习题 第一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物流信息技术(05365)课后习题

第一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名词解释

1、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而产生,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装卸、储存、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流信息通过物流信息技术不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障的功能,而且还起到整合整个供应链的作用。

2、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数据库技术、面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技术。

填空题:

1、一般信息系统都具有输入、(输出)、存储、加工和(传输)等功能。

2、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信息处理器)、信息传输通道和信息管理者。

论述题:

一、说明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表现为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形成决策,决策执行的结果又成为新的信息,如此往复循环。

每一种决策都与对决策方案的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有关,对有关因素的信息掌握越充分,对实施的结果越有把握,因而越容易做出决策。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本身不能决定决策。决策最终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决策者面前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还表现在不同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也不同。

二、说明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和分类。

物流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信息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信息的产生加工传播和应用在时间、空间上也不一至,方式也不相同。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实施性高,信息价值衰减速度快,时效性强。

3、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要求物流信息标准化。作用:

1、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活动过程中起着协调各环节,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2、物流信息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与控制,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3、物流信息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分类:

1、按物流信息载体,分为单据、台账、报表、计划、文件等多种类型。

2、按信息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3、按信息稳定程度,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4、按管理层次,分为操作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战略管理信息。

三、说明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1、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加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2、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系统极为罕见。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市场化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将呈现一个二元化结构。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高端市场,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普通市场。

1、国内企业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2、信息化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3、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将继续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尤其是全套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4、信息化发展最快的首先是连锁分销,其次是重大枢纽建设,第三是从产品特征上产品更新周期特别短,周转速度特别快的行业,肯定对物流最关注,同时也是最关注信息化的行业。

第7篇:物流信息技术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构成信息定义的三元组是 ()

A.实体.属性和值B.数据.符号和特征C.实体.数据和含义D.内容.表述和值

2.根据管理层次的划分,物流信息分为操作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和()

A.外部信息B.战略管理信息C.静态信息D.动态信息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是()

A.数据和信息是绝对的B.数据就是信息C.信息是加工的数据D.数据是信息的含义

4.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A.速度B.可靠性C.分辨D.精度

5.某微机系统中出现“Pentium 4 1G”标识,其中1G代表()

A.内在的容量B.内在的存取速度C.CPU的型号D.CPU的时钟频率

6.关于EDI发展趋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A.传统EDI向开放式EDI转变B.专网EDI向基于互联网的EDI转变

C.基于互联网的EDI向专网EDI转变D.应用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展

7.计算机病毒通常是()

A.一个标记B.一个命令C.一种生物体D.一段程序代码

8.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分组交换设备,packet switching exchanger,简称PSE

B.城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C.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

D.电子公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

9. 目前,流行的专用交换机PBX所使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A.星形拓扑结构B.总线拓扑结构C.环形拓扑结构D.放射拓扑结构10在域名中,EDU代表()

A.科研机构B.政府机构C.商业机构D.教育机构

11.下列关于因特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网址是指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被分配的网络地址

B.因特网上的计算机是根据其用户名来互相识别和互相通信的

C.IP地址由32位(即4个字节二进制数组成

D.在因特网上域名和IP地址都是唯一的

12.EAN.UCC系统中,为物流单元提供唯一标识代码的是()

A.全球贸易项目代码B.全球位置码C.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D.应用标识符代码

13.商品条码属于()

A.一维条码B.二维条码C.复合码D.矩阵码

14.下列代码中属于无含义代码的是()

A.矩阵码B.系列顺序码C.复合码D.顺序码

15.射频识别技术的信息载体是()

A.射频模块B.射频标签C.读写模块D.天线

16.适用于贸易量较少,贸易方不多的EDI通信方式是()

A.增值网络方式B.一点对多点方式C.多点对多点方式D.点对点方式

17.GIS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人员.方法以及()

A.数据B.技术C.信息D.图形

18.一般来说,GPS接收机硬件的组成部分有主机.天线和()

A.网络B.软件C.电源D.系统

19.下列系统中,属于GPS组成部分的是()

A.地面监控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地面导引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20.国际标准书号代码(ISBN属于()

A.系列顺序码B.特征组合码C.复合码D.镶嵌式组合码

二.多项选择题(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

1.物流信息的特征包括:()

A.信息量大B.动态性强C.来源多样化D.增加物流作业量

2.Intranet 的适用范围主要有:()

A.跨地区.跨国经营的企业B.通信频繁的分支机构.连锁店企业等

C.以服务为主并需要与用户建立密切关系的企业D.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

3.POS系统的特征有()

A.单品管理.职工管理和顾客管理B.自动读取销售时点的信息

C.信息的集中管理D.连接供应链的有力工具

4.关于工序制劳动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作业内容划分班组,每个作业班组的作业专业化,任务单纯,有利于作业人员掌握作业技术,容易提高作业的熟练程度。

B.对提高作业质量,确保作业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益的。

C.每个作业班组由于作业内容比较固定,可配备比较专用的设备,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便于对设备进行管理。

D.能提高作业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5.影响库存物品质的自然因素包括以下那几个方面?()

A.温度.湿度B.有害气体C.日光.雨露尘土杂物D.虫鼠雀害.自然灾害等

6.调节库房温湿度的方法主要有:()

A.自然通风B.人工通风C.密封D.吸潮剂吸潮

7.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的不同分为:()

A.中间站B.区段站C.编组站D.货运站

8.运输结点主要有:()

A.铁路车站B.汽车站C.港口D.航空港

9.运输的主要功能是:()

A.产品转移B.产品增值C.产品储存D.产品销售

10.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

A.及时B 准确C 经济D 安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仓储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由仓库所用设备的先进性决定的。()

2.具有互容性的物品都可以存放在一起。()

3.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的必然要求,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就没有先进的物流管理。()

4.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及顾客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

5.物流信息系统能提高效率,但不能增加销售收入。()

6.POS系统不仅方便了收费,而且所收集到的销售数据经电脑处理,能作为促销和价格.陈列方式.库存管理等的依据。()

7.由条形码与扫描设备构成的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被广泛使用,它能提高生产率,减少差错。()

8.在电子商务的状态下,人们进行物流活动时,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9.劳动既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

10.要约一经发送即对要约人有约束力。()

11.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如果货到目的港后发现表面残损,承运人应对收货人负赔偿责任。()

12.在现代物流中,成本目标的设定优先于网络其他各项活动。()

13.现代物流的对象除了物品还包括服务和信息。()

14.现代仓库的主要功能将是物流流量.构成的变换,而不是保管。()

15.商流与物流是不可分离的。()

16.各局部最优必定就是整体最优。()

17.调拨物流是销售物流的一种形式。()

18.化工企业属销售物流突出型。() 19.20世纪50年代前,美国企业中已有专门的物流组织。()

20.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可称为物流的外部一体化。()

四.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成.发展和应用。

2.按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划分,MICROSOFT OFFICE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

3.分布范围可达数百公里,可覆盖全世界的网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线分类体系中,一个类目对于由它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线类目而言,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国际标准图书编码系统专用的前缀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可分为: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_.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标准。

7.RFID系统通常由射频标签.射频识读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8.EPC系统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__________ ___________及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

9.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EDI报文的最小单元,也是描述传输信息的标识。

10.GPS的定位方式按照接收机位置是否变化而分为静态定位方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 物流信息有哪些功能及特征?

2. 简要进行EDI的成本效益分析。

3. 请给出连续补货的定义及两种方式。

4.在建立射频识别系统时,要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5.论述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5分 )

1.伊藤洋华堂是日本的知名超市型零售企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这与它在1982年以后进行的三次业务革新有关,其中POS系统的导入对华堂商场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由于POS系统是通过扫描商品上的条码进行记帐,减少了结算过程中的出错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POS数据能及时把握每个商品的销售动向,从而确定哪种商品是畅销商品或者是滞销商品,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企业总部计算机可以对POS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结合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把握各门店的销售特点.顾客特性和销售动向,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销售政策。除此以外,还利用POS系统进行进货管理,大力发送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形成紧密.协调一致的商品生产和管理团队,使得商品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送到指定的门店。 针对上述的案例请分析:

(1)什么是POS系统?其销售过程是什么?(6分 )

(2)POS系统的作用有哪些?(6分 )

(3)通过华堂商场对POS系统的导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谈一谈POS系统对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支持作用。(3分 )

第8篇:物流信息技术4

物流信息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第四次作业

(案例分析)

思考题:

1、 久凌公司的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功能?

答:(见作业:P19~20)

久凌公司的信息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仓库管理系统和车辆管理系统。

(1) 仓库管理系统

是由国内外成熟的仓库管理软件构成的先进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实行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管理能自动划分序位,实行先进先出。

2)能和货主实现EDI传输,接受货主的指令。

3)所有出库产品都经过扫描仪扫描,使对产品的管理精确到件、号和买主等信息。

4)可以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和客户有专线连接时,可以将数据在5~10分钟内传到客户,使客户对产品实现实时管理。

(2) 车辆管理系统

由中外运久凌快运班车管理软件和中外运久凌全国车辆调度管理软件构成。整个Srmis系统的特点为领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管理与物流操作分离的业务模式,全国物流销售与物流调度一体化控制,分区逐级互动协作关系,提供个性化客户指令录入和查询界面,可靠、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系统不断升级。

2、 你认为久凌公司的信息系统还应该补充什么功能?

答:(见作业:P20)

久凌公司电子物流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无缝链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库存。我认为久凌公司的信息系统还应补充如下方面功能:

全面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计算机电话集成、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及配送优化、动态监控、智能交通、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从而为久凌建设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 你所在的企业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成效如何?(不少于500字) 答:(略)

[提示:本答案可参考第四次作业(案例分析)《久凌公司的电子化物流》来回答问题:(1)你所在的企业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可参照本案例的第一自然段:描述的久凌公司使用的信息技术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跟踪系统、条形码等技术”来回答。(2)成效如何?可参照本案例的第三点:“物流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有关内容来回答你所在企业使用信息技术的成效问题。]

第9篇: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总结

一、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新的物流经营方式,推进了物流的变革。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成功的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供应链活动的效率性,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经营决策能力。

(一)物流信息技术的组成

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2、EDI技术

EDI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

3、射频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4、GIS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5、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用于铁路运输管理,用于军事物流。

6、管理软件

物流管理软件包括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

(二)物流信息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

1、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的热门环节是配送中心,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另一种是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

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合的巷道堆垛机在国内发展迅速,在机械制造、汽车、纺织、铁路、卷烟等行业都有应用。

2、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跟踪利用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它主要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物流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上的GPS定位设备、跟踪服务平台(含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软件)、信息通信机制和其他设备(如货物上的电子标签或条码、报警装置等)。在国内,部分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也应用这项技术。

3、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

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应用技术是必需的要素。动态的货物或移动载体本身具有很多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在物流中反复的使用,因此,正确、快速读取动态货物或载体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明显地提高物流的效率。

(三)各类识别技术

1、一维条码技术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和空、相应的数字组成,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因此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物品信息标注中。

一维条码表示的数据有限,条码扫描器读取条码信息的距离也要求很近,而且条码上损污后可读性极差,所以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2、二维条码技术

由于一维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一维条码的使用就受到了局限。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发明一种新的码制,除具备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二维条码继承了一维条码的特点,条码系统价格便宜,识读率强且使用方便。

3、磁条技术

磁条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优点是数据可多次读写,数据存储量能满足大多数需求,由于器粘附力强的特点,使之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磁条卡的防盗性能、存储量等性能比起一些新技术如芯片类卡技术还是有差距。

4、声音识别技术

是一种通过识别声音达到转换成文字信息的技术,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工录入信息。但声音识别的最大问题是识别率,要想连续地高效应用有难度。目前更适合语音句子量集中且反复应用的场合。

5、视觉识别技术

是一种通过对一些有特征的图像分析和识别系统,能够对限定的标志、字符、数字等图象内容进行信息的采集。

6、接触式智能卡技术

是一种将具有处理能力、加密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版嵌装在一个与信用卡一样大小的基片中的信息存储技术,通过识读器接触芯片可以读取芯片中的信息。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运算和存储功能,在无源情况下,数据也不会丢失,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都非常好,成本适中。

7、便携式数据终端

是一种多功能的数据采集设备,是可编程的,允许编入一些应用软件。存储器中的数据可随时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传送到主计算机。

8、视频识别(RFID) 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二、条码大赛

2011年3月初,我们进入全国大学生条码竞赛官网进行了网上报名。

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我购买了有关的书籍,来弥补我对条码知识方面的不足,同时我也在网络上面搜索历年大赛的试题,但我发现,有关条码大赛的试题寥寥无几。

4月初,我顺利过了个人选拔赛,但个人决赛我开始有些失去了信息,全国报考那么多的人,我能行么?楠哥说:“重在参与,就算拿不了奖咱万一在团体赛中脱颖而出呢?”由于信心不足我考得成绩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发现信心真的很重要。

三、网络模拟物流

五月初老师安排我们进行物流实验实习, 在物流模拟企业实习中,运用我们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升华实践经验,很好地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模拟企业的相关运作形式,企业的运作业务等,有助于我们为踏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先熟悉企业运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在有一定的准备后,以后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到应付自如,随机应变。

通过这次实习,我掌握了不少有关物流方面的专业的东西。以前学过的课本上知识,只是对物流的一个表面的了解,一个理论的接触,而且比较单一的,运输、仓储、分拣、包装等物流步骤的联系都不很大。而在这次模拟操作实习中,把这些管理、运输、分拣调度、仓储管理等等进行了融合和连贯,将书本上的理论与这些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们对物流的操作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通过这次使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拟系统,使我了解了生产企业,商场,运输企业,仓库各企业、物流调度中心是怎样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平台来实现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通过这次实习我初步掌握了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业务流程。

通过这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我明白做事情必须要仔细认真,要不然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一旦当中出现错误没有发现,在后面的工作简直无法进行,甚至都不知道错在了哪里只能从头来做,这次的实习过程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弥补自身认识上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

这次实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实验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生活的励志名言下一篇:怎么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