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社会舆论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谐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进行探讨。

第一篇:社会舆论论文

论网络舆论的社会功能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转变为更为直接互动的交流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网络舆论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阶层沟通和社会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网络舆论也可能导致舆论暴力、言论责任弱化等负面效应。在分析网络舆论正负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从社会管控、意见领袖影响、传媒人职业道德和公众从众心理等方面规范和引导网络舆论。

【关键词】 网络舆论;社会功能;途径

【作者简介】 王琪,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胡新宇,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心理学。

涉军网络舆情是公众在网络上围绕有关军队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所持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我国网民的数量持续上升,网络热点层出不穷,网民对军事、部队、军人等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涉军网络舆论成为社会和军队关注的焦点之一。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涉军网络舆情问题也引起了解放军代表团的关注和讨论。如何正确对待涉军网络舆论,是新时期摆在国家和军队面前的一大问题。事实上,网络只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一种新手段,是一种客观存在,用得好可以从中获取正能量,用不好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对待涉军网络舆论,应坚持法律思维,处理好保证公民言论自由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维护国家安全原则

当前,涉军网络舆情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面性,其中部分内容包含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从互联网上一些涉及军队的不当舆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诋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政治特色,也是我国宪法、法律和军事法规明确保障的根本原则,有人借此大肆诋毁,借口“军队中立化”“军队非政治化”对这一制度展开攻击。实际上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在“军队中立化”的西方国家,其军事活动也受到政治的影响,军队也进行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教育。二是编织散布各类涉军谣言。境内外一些网站和网民猜测我军的人事安排,对我军高级干部的人事调整妄加非议,散布社会动荡信息,借以抹黑我党和军队。三是歪曲篡改军队历史。一些网站随心所欲改编甚至歪曲历史,亵渎革命先烈,严重损害党和军队形象。对于这部分网络舆情,要组织有力的正面宣传,占领互联网舆论的主流,反击网络上不正确的信息,对于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应依法进行打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涉军舆情为军队获得和运用军事情报、作战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能有效提高信息攻防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由于网络的公开性,使得在网络时代保守军事秘密更加困难,也为敌对势力窃取军事秘密提供了新的途径。“三军之事,莫重于密”。涉军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公开情报资料,由于其开放性、及时性及便捷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情报工作者的重视,纷纷将涉军网络舆情作为情报资料搜集的第一来源。随着摄录、照相手机的普及,信息采录设备实现了大众化,涉军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被记录并上网传播。针对这种情况,部队在执行任务时,要从军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防止军事秘密泄露,军人在参加军事活动或执行军事任务时,不得携带未采取保密措施的电子通信工具。军队执行涉密任务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军外人员接近军事行动区域,对于因执行任务需要进入军事行动区域的军外人员,按照对军人的要求采取保密措施。

二、接受法制监督原则

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主要方式。网络舆论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少数负面的涉军网络舆情并不能改变这一本质,实际上大部分网络涉军舆情还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不能将涉军网络舆情看成洪水猛兽,而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其中也包括对国防和军队事务的批评建议权,网民在网上发表自己对军队建设的意见,是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对此要有正确认识,只要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所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就要保障人民的批评建议权。涉军网络舆论中大部分是对我军形象的正面报道,对此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有些是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的,对此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有些是对军人和军车的不当行为提出批评意见的,对此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提高涉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是军队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在军队内部,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让军网和公网在拓宽军人视野、丰富军人知识、发扬三大民主方面发挥作用。军人因受到《内务条令》和纪律的约束,对因特网接触较少。我们应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军人权利方面保持平衡,不能单纯地采取限制措施。军队内部应建立更多的军事网站,丰富已有的军事网站的内容,通过军网使军人获得发表言论、行使批评建议的机会,同时针对西方国家对我军的错误宣传言论,展开有力的驳斥,以维护军队严明的政治纪律。

对于军外的网络舆情,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网络涉军舆情反映了公众对军队的情绪和态度,倾诉了公众的意见和见解,有助于军队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为决策提供参考。近些年,部队发生的一些问题,引发网民围观,涉军负面信息呈现出聚焦放大、交织传导、叠加发酵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军车违章,二是军队文体明星及家属行为不当,三是军队内部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尽管少数人出于炒作的目的,但总体上看,涉军网络舆情反映了广大群众对于军队和军人的关注、爱护。即便是少数负面消息的报道,也反映了群众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些建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依法保障人民知情权

由于军队和军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军队和军人产生好奇心理,这也是涉军网络舆情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我国军队是人民的武装力量,军费来自于人民缴纳的税款。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一般事项,在不涉及国家军事秘密和军队内部管理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具有知情权。网络时代,除了传统的向人民群众报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式,如国防白皮书和新闻发布会之外,军队还应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军队事务进行积极回应,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由于网络舆情的公开性,其作用凸显。国家和军队在处理涉军网络舆情时,只有及时、公开、透明地提供信息,才能争取工作的主动,真正扼制住谣言的传播。对于军队而言,必须直面矛盾和问题,及时发布最权威的信息,主动披露事情真相,才能取信于民。我们应充分利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国防部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发布权威信息,满足受众对军事信息的需求,用正面信息挤压负面舆论空间,确保牢牢掌握话语权。同时,应充分利用新华社的通稿功能,密切与商业网站合作,加强传媒企业的责任担当,挤压虚假负面涉军信息生存空间,确保发出正确的声音。?

近年来,依法公开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军分四批公布了军队内部涉嫌腐败的高级将领名单,一方面有效地平息了社会上关于军队腐败的各种传闻,另一方面也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军队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相对于以前的遮遮掩掩,公开相关负面消息并没有影响军队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相反还使人民认识到了军队刮骨疗毒的勇气。

四、依法处置损害军队名誉的虚假舆情

在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处置中,要正确区分不同对象,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有些是网民对涉军事件的正常关注,发表了关于军队和军人负面新闻的一些言论信息;有些是基于敏感事件、突发性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发表偏激的言论;有些是国外敌对势力借某些涉军事件散布的攻击党和政府的反动言论。对不同性质的涉军舆情信息,应该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拿出不同的处置意见。

首先,应引导网络舆论的正面积极作用。近年来,围绕钓鱼岛、苏岩礁、黄岩岛以及南海问题、中印边界等争端不断加剧,相关国家频繁在我国周边制造事端、蓄意挑衅。这些事件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军队的有关表态、战备训练、军事行动等,成为网上涉军舆情的聚焦点。对此,要积极引导,运用多种方式表明国家和军队在这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引导人民群众理智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其次,对于恣意歪曲事实和编造谣言的网络“推手”和“水军”,应理直气壮地予以回击,要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进行有力批驳反制,使谣言谎话不攻自破。树立良好的网络舆论导向,一方面需要主导正确(下转第20页)(上接第11页)的舆论,另一方面需要对违法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网络造谣者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责任有三种: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有的网络谣言侵犯了军人个人的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对此军队要支持被侵权的军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符合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相关网站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关注国防和军事的心理,大肆散布虚假军事信息,甚至个别人断章取义,歪解军事新闻,制作醒目标题误导公众。有的网络谣言损害了军队形象,给部队声誉造成了不好影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对损害军队声誉的,可以由名誉受损失军事单位的政治部门代表军队对侵权人提起民事诉讼。有的网民和网站编造的虚假涉军信息、发表的涉军网络舆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国家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对此主管部门可以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涉军网络舆论中侵犯军人权益、损害军队形象,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对此要依法追究其侮辱、诽谤、泄露军事秘密、扰乱社会秩序等相关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五、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原则

在网络社会中,大众都是新闻的发现、编辑和发布者,军人在公开场合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大众的观察和监督之中。军队必须始终坚持用各项纪律、命令规范官兵的一言一行。尤其在人员外出、部队野外驻训、执行任务、军训等容易与地方群众接触的关键时刻,要加大人员管控力度,教育官兵谨言慎行,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防止留下炒作话题。为此《内务条令》规定,军人不得与地方人员进行不正当、不必要的交往,不得参与不健康的消费娱乐活动。

为了防止军人私人信息和军事秘密的泄露,《内务条令》规定,军人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征婚、求职和交友,不得擅自到地方网吧上网,不得登陆非法网站和浏览暴力、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不得在国际互联网开设网站、网页、博客、论坛,不得散布政治谣言和其他有政治性问题的信息。同时根据有关纪律,军人不得在网络上传身着军装的照片,以防止泄露私人信息。总之,军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上,应当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政策保持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网络上进行炒作。

参考文献:

[1] 黄勤,付德勇.网络涉军舆论的引导[J].新闻战线,2011, (7).

[2] 刘军.切实提高涉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N].解放军报,2013—12—2.

责任编辑:赵春燕

作者:王琪 胡新宇

第二篇:走向社会舆论的纵深

【摘要】社会舆论的要素、属性和本质构成其纵深部位,表现出表层意识的浮动性、波动性、弹性和惯性的外部特征。社会舆论的突如其来,都呈现一定的模式。辨别和遵从舆论,观察社会动向,需要探知社会主流舆论的纵深和轨迹、鉴别舆论的坚定信念和力量所在。

【关键词】舆论定义;舆论本质;舆论的社会心理;舆论形成的模式

民意、众意与群体舆论统称社会舆论,前两者在行政区域中传播,作用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而群体舆论则在某个单位和具体场合影响人们的活动。作为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共同知觉的反映,社会舆论总是表现为多数人的共同意见①,凸显人们的坚定意志或民心向背。根据舆论的指向和量度,调整理念与行为,是赢得社会广泛支持的前提。随时走向社会舆论的纵深,探知社会舆论的构成、特点与属性,观察社会动向,是政府官员、大众媒体乃至个人立足社会的关键。

一、洞察社会舆论的四个要素

许多人对尊重舆论常常发出感慨:“是让我听取张三还是李四的建议,他们的意见符合实际吗?”媒体人把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作为使命,但他们也常常困惑:哪些人的呼声是主流舆论?用什么样或谁的观点引导群众的看法?解除这些疑问,首先要了解舆论的主体、意见及其强度达到的程度,确定其对社会意识影响的程度。

社会舆论的主体是公众,是他们张扬意志和信念的结果。公众是不经组织而有一致意向的大众,分布在社会不同角落却对社会问题有共同的看法,从而结成思想一致的整体。这和一般意义上的群众和有组织的表意人群是不同的。公众有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价值观,对社会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因而他们能产生一致的想法。所有的舆论都是公众意见,发自公众的共同心声。全体公众是人民,部分公众是“小众”,少量公众是群体,不同规模的公众构成不同范围的社会舆论,成为社会行动的发出者,从而也成为舆论的主体。正如福尔瑟姆(J.K.Folsom)所说:“当被卷入的群體是一个公共的或间接的组群,而不是一个初始的、面对面直接的群体时,我们就拥有了舆论。”[1]公众的存在和一齐发声,使舆论能够成立,舆论的这个要素使其遥相呼应,迅速将舆论推向高潮。

威廉·奥尔比格(William Albig)简洁地概括了个人意见如何转化为公众意见,他写道:“我们知道意见是个人的表达。当它在一个群体中受到群体成员交互作用的影响时,就成了群体意见或者公众意见。”[2]舆论由意见构成,最终表现为无数个人的诉说,最终形成公众或人民的意见。意见作为舆论内涵的第二个要素,对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关系发挥调整作用,表达民众的要求,体现出他们的社会态度。福尔瑟姆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强调:“当一种态度用语言表达时,通常称为意见。”[1]但社会学家帕克(Park,R.E.)认为:“态度不是意见,一个人说明他自己的态度才是他的意见。但意见毕竟是精神分析家所谓‘使其合理化’的一种作用。”[3]态度可用意见表达,也可用其他方式表示,但意见是表达态度的主要方式。在舆论定义中,无论“共同意见”还是“共同态度”,含义都是一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的观点经常不一致,理性的公共讨论使舆论的范围不断扩展,最终出现意见“融合”。“公众意见”包含从分歧走向统一的过程,凡达到多数人的意见(一定范围内25%的人赞同),就表现出“多数人”的影响力,会继续扩展意见融合的趋势。观察、重视社会舆论,不是把目光转向某些人或某几个人的意见,而是(一定范围的)多数公众的意见。所以在舆论定义中将“舆论”限定在“很多人”“众多人”,是舆论内涵的第三个要素。考察“多数”或“绝大多数”人的舆论规模,确定社会意识是否处在或正在走向主流状态,是辨别民意形成的基本标准。在民主国家,多数原则是被认可的,国家政策和媒体报道表达大多数人的意愿是不可违背的准则,多数意见即便不能都实现,但它必须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

舆论发挥的影响或多或少与它们所具有的强度有关。“要确定一个人群的意见并不能仅仅靠数人头……意见的强烈程度是很重要的。”[4]18舆论的强度首先表现为意见的一致性。“要想获取公众舆论,就必须在包含了足够数量的个人意见中存在一致性,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持有这个意见,那么就是更合适的意见。然而,鉴于公众舆论不仅仅是人数问题,所以人群中的大多数(持有一致的意见)并非是一个必需的条件,持有意见的强烈程度更为重要。公众意见是数量与强烈程度的合成体。”[5]意见的强度是舆论内涵与构成的第四个要素。

在一个国家中,对公众事务的高度一致认同,是国家存在和政府管理的前提。“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存在信仰、信服、情感、被接受的法则或根深蒂固的成见,这些加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特殊时代的舆论,或者我们应叫它主流观点……意愿和观点被绝大多数国民所持有,这些国民在一个特定时刻对公众生活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6]C.W.史密斯在《民主中的舆论》一书中还强调:“除非有一大批人对政府根本的目标和条令达成共识,否则不可能有任何所谓的‘舆论’存在……如果少数人的观点不能相似到会合在一起,舆论就不存在。”[4]3-20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确定主流舆论时,往往忽视“绝大多数国民的一致意见”这个共识,没有这个前提,一切政策的制定或舆论引导都危如累卵。

二、主流舆论的力量所在

尊重舆论但不盲从舆论,是因为舆论分为主流和非主流、追求真理和违逆真理两类。主流舆论属于社会主导意识,处于泛意识状态,随时能听到人们的一致言谈。公共生活一旦发展,人们的共同利益越来越紧密,依赖和强化舆论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使公共意识和共同知觉凸显出来,体现出他们坚定的信念。

主流舆论是集群心理的凝聚物,表现为全民或大范围公众的共同知觉,这是主流舆论的力量源泉。集群心理的成熟,是社会整体知觉的根基成社会舆论的本质属性。正如日本新闻学者长谷川所说:“社会意识当其表现为集团的构成之具体的生活要求之时,这是舆论形成的表现,但若此种要求,经由个性,而表现为想象的生活再现,则成为艺术的创作。所以舆论是社会意识之意志的表现,艺术是社会意识之感情的表现,而与此二者相对,为社会意识之知觉的表现的,那便是‘新闻’。舆论表示社会是在怎样的知觉状态。社会的要求,由舆论的形式成为有意义的力量。”[7]

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生活抱有的理性认识和整体信念,作为普遍心理,凝聚了无数人以至全民的社会意识。沙莲香教授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认为,社会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规定社会知觉反应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知觉的形成不仅受感觉对象物理特性的影响,而且受它的社会品质的规定。对货币的知觉,除了它的大小等物理特性外,还有货币价值等社会特点及其作用,把价值等社会品质考虑在内的货币知觉,是社会知觉。二是社会知觉的内容区别于个人知觉,是多人对社会生活的共同反应,其中包括对他人的人格特点、要求、愿望和目标,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包括群体的社会性格特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形象等认识。“凡是对社会事实的知觉,都属于社会知觉。”[8]

根据社会知觉原理,舆论的内在属性即本质,就是公众或人民对公众事务的自觉意识,融合为共同的社会知觉。在舆论定义中,如果没有揭示这一点,仅仅停留在舆论的外在属性和要素的归纳上,不符合“科学定义”(非词语定义、描述性定义)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内涵所作的简要说明”这一法则。

许多例子说明,舆论是多人的知觉状态。我们询问农村几位没有文化的老人对房价狂涨不降而最近有所松动有何看法时,老人张口结舌,说不出任何意见。当把同样的问题向关心房价的城市知识青年阶层提出时,他们说出了共同的看法。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每天读报或上网阅读时事新闻,对这个问题经过多次交流早已达成共识,表达的意见大体一致。这种社会知觉使人们成为舆论主体,甚至具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因为社会知觉包括以下社会心理:1.明察和追求是非的心理。对社会事务是否合理合法,总想弄个明白,有公正的判断,最终有分清和坚持是非的态度。2.归属心理。公众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依附意见一致的整体使其信念获得巨大支持。3.认同心理。追随公众的整体意见,使意见一致并不断扩大范围。4.凝聚心理。公眾成员间有强烈的互动性和共振性,共同态度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黏合力,一致意见愈加稳固。5.怂动心理。多人的意见表达相互怂动、诱导与鼓励,加大了相同意见的声势。球场中的暴力事件就是因为一人带头,其他意见相同的人呼啸而起,使群体舆论的狂飙顿时弥漫球场。主流舆论不断强化这五种心理产生了舆论力量,裹挟亿万公众追求共同目标,最终决定社会事务的发展。

舆论将社会整体知觉外化为语言或行为,使社会意识呈现活跃气氛,表现出舆论的外部特征。第一,社会舆论具有“社会表层意识的浮动性”——弥漫在社会各处,不断传播,随时闯入人们的耳目。这种表层意识长时间蔓延,在舆论领袖和媒体的引导下,会提出许多系统的理性认识,逐渐转化为法律、文学、理论以至哲学这类深层意识。第二,社会舆论具有波动性——层出不穷地叠起,周而复始地高涨或消退,或缓或急地在社会中流动。第三,社会舆论具有波动性,呈现出强弱交替,伴随舆论衍变的整个过程。当舆论走向高潮时,波峰日渐推高,以致出现社会骚动;当舆论走向低落时,波峰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社会宁静中。这种时高时低、或隐或现的变动,又表现出舆论的弹性特征。舆论的第四个特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旧舆论把过去的印象、体验绝对化,以陈旧观点评判现实事物,呈现出舆论的惯性。作为舆论能量的延续,一切舆论在过时阶段都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同新舆论不断争辩,出现一场场舆论斗争。把握舆论的四个特征,认识舆论的广延性、渗透性、冲击性和保守性,舆论引导才可能形成一套科学机制。

三、社会舆论如何出现在我们的身旁

当网络传出某校招生办主任收受考生家长贿赂而被纪委调查时,真假参半的议论在各高校出现的舆论曲线是不同的;当传统媒体公开报道这个招生办主任已被逮捕时,立刻刺激大学生和许多家长舆论的暴涨,谴责犯罪分子对高校这块人类文化净土的玷污。平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舆论的发生,但它可能像风暴一样向人们袭来。人们不知道舆论发生在何时,一旦媒体报道了重大事件,舆论立刻把我们包围得严严实实。尽管舆论涉及的是复杂而令人困惑的事实,但它总是在公众中燃起熊熊烈火,显露出清晰的模式。舆论的出现或以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或以瀑布模式和沉默螺旋模式降临人们的身旁,将人们带入波澜壮阔的意识洪流中。

(一)舆论的爆米花模式。

从前,爆玉米花是在特制的铁容器里进行,容器封闭,不透一丝空气,将装着玉米的容器放在火上加热,随温度上升,容器里的压力急速增大。当达到一定临界点时,猛然发出“砰”的一声轰响,玉米在高压下变成了米花。此时玉米粒内部的实心状态被催发为白色花瓣,玉米的突变形态出现在人们眼前。

某些舆论的发生非常类似爆米花的过程。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怀有不满情绪,出现一些议论,但没有达到舆论的规模。某一天由于外界事件的刺激,如同平地惊雷骤然爆发舆论热潮。事件与人们情绪的关系,就像玉米与容器加热的关系一样,达到一定的温度,猝然形成巨大的舆论浪。爆米花式舆论是在一个封闭的舆论场内出现的,然后走向社会,在媒体和舆论领袖的引导下,不断给群众情绪加温,局部环境中的意见压力增大,突然冲破一个个群体舆论圈走向社会。

(二)舆论的风吹浪起模式。

风吹浪起模式是舆论突发模式的另一种,同爆米花模式不同的是,在舆论爆发之前社会没有任何议论,根本不存在相关意见。由于外界因素的强烈刺激,舆论立刻形成,从刺激到舆论出现没有加温的过程。大规模舆论的出现,仅仅需要一个事件的撞击,就像海上狂风骤起后出现的大浪滔天。

风吹浪起模式多发生在某个单位、县、区、市这类社会范围,激发因素多种多样,就一般而言,具有引爆功能的事件,舆论领袖的煽动(宣传),突然宣布一项决定或措施,都能瞬间激起强烈的舆论。这种社会舆论一旦出现,会立刻促成社会风潮,造成社会动荡。

(三)舆论的飘雪模式。

舆论的形成有渐进过程,人们的意见温和地放大,最后在一定范围内演化为普遍意见。就像下雪一样,意见在公众中悄悄地传播,如同雪花落地,到达某个时刻“大地一片银装”。这种舆论模式形成的前提是,社会问题虽然不能很快解决,但并没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矛盾渐渐演化为人们的意见。大多数舆论的形成不会突然高涨,因为社会问题存在激化因素,不具有普遍性。

例如反对收入两极分化的舆论,要求教育公平的舆论,人民赞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舆论,人民支持国家改善大气环境、消除各种污染的舆论等等,都属于飘雪模式。这种舆论不会出现急风暴雨式的冲击,正确意见在社会中平稳传播,被大众逐渐广泛地接受。②

(四)舆论的瀑布模式。

美国学者乔·萨托利提出了舆论的瀑布模式,用以比喻在集权制度下,舆论由最高权力阶层的不断灌输而形成。他认为,权力阶层建立起明确的等级式“瀑布”,从最高权力集团到基层权力阶层,形成一个个意见“水潭”,意识流总是由领袖集团制造出来向广大公众倾泻,每一个水潭只起强化和扩大意见声势的作用。[9]

在这种舆论模式中,只有一种声音、一家之言,不受干扰地向下流动,从不中断。意见领袖控制媒体动员群众,服务于两个目的,即毁灭沸腾的群众情绪和民间自发的舆论,创造一种“普遍同意”的声音。这一过程大大超越了舆论制造的范围,在一切社会场合,特别是在学校和大众媒体,信息与思想传播都变成由上而下的灌输过程,多数民众只是违心地叙说它。这种假舆论笼罩人们的心理,作为意见高压的产物,恰恰是民众丧失话语权的曲折表现。

(五)舆论的沉默螺旋模式。

此种舆论模式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的布赖沃·史密斯(Brewer Smith)。他在1970年提出一个本质性问题:民意测验得到的个人意见之和一旦被媒体炒作,则转变为令人敬畏的政治力量,继而对政治和社会发生重大影响。在这种力量面前,人们大声表达观点,还是继续保持沉默,取决于对这种力量的共同意识与共同价值的敬畏。如果偏离了这些价值和目标就要受到威胁,人们的愉悦感会丧失,孤独感将来临。为了确保社会所需要的充分的凝聚力,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些表达后不会被孤立的意见,或者人们为了避免被孤立而表达的意见,是舆论形成的基因。[10]一个支持者众多的阵营,大声地宣讲自己的政治信念,其他小阵营的支持者为了避免被孤立,多倾向于保持沉默。这就是沉默螺旋的模式。

此后不久(1973年),德国的舆论学者伊丽莎白·诺利·纽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发表了《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宣称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在具有争议的议题上,人们试图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大多数,如果他们发觉自己的态度背离了公众意见,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这样,舆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意见气候,如果意见气候与个人意见相左,人们则由于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对立意见则越发强大。从此,舆论的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开始确立。[11]

在这一模式中,舆论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能忽视它,舆论对那些持有反对意见的个人和政府官员施加孤立的威胁,他们不得不附和多数人公开的意见而形成更大的一致意见,于是一个大规模的舆论便出現在人们的身旁。

注 释:

①这两句话是对舆论定义的压缩,舆论的定义是:“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整体知觉的多数人对社会问题形成的共同意见。”见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第23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②舆论形成的爆米花模式、飘雪模式、风吹浪起模式,见刘建明《舆论传播》第8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舆论学概论》第60-64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Folsom,J.K.(1931)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per & Bros.,446.

[2]Albig,W.(1939) Public Opinion,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210.

[3]Park,R.E.“The crowd and the public and other essays”,in Elsner,H.Jr.(Ed.)Heritage of sociology Ser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43.

[4]Smith,C.W.Jr.(2012) Public Opinion in a Democracy,Literary Licensing,LLC.

[5]Munro,W.B.(2013)The Government of American Cities,Hardpress Publishing,87.

[6]Dicey,A.V.(2007/1920)Lectur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Public Opinion in Eng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New York:Macmillan Co.,32.

[7]长谷川.舆论与新闻[M]//新闻学论集.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3:79.

[8]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3-85.

[9]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04-114.

[10]Csikszentmihalyi,M.“Public opin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solitude”,Paper presented at the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January 22,1992.

[11]Noelle-Neumann,E.(1984).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08.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

编校:董方晓

作者:刘建明

第三篇: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探

和谐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谐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媒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进行探讨。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舆论为主导,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道理念。要充分发挥媒体疏通、沟通和引导功能,善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矛盾和其他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三贴近”,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决策、政策和措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使科学理论、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占领社会舞台,增强人们建设幸福生活、美好未来与和谐社会的信心与动力;二是要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自觉承担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疏导关系、平衡心理和维护稳定的责任;三是要以积极正面的报道,鲜活的话语,和谐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引导读者和打动读者,凝聚和鼓舞人心奋发向上,团结一心构建和谐社会。

纵观我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大多坚持正面宣传和正面报道为主,为社会的团结稳定、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也有极少数媒体,为提高社会知晓度,获取较高发行量、较高网上转载率和点击率,过度渲染腐败、贪污和灾害,过度充斥暴力与色情等。甚至个别记者为完成发稿任务,达到社会轰动效应,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违背新闻的基本道德标准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不惜牺牲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制造虚假新闻。这种做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坚持真实、铲除虚假”,保证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千里眼”和“宣传队”,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资源、能源紧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性不平衡,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严重犯罪活动等对社会稳定与和谐造成严重影响,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带着科学的眼光去报道这些新闻。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国际化和多元化,在经济新闻报道领域,中国和欧美等国家纺织贸易谈判、人民币升值、国内房价走势、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重大问题,媒体要及时发现、认真分析、积极引导,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以国家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缓和利益集团间的对立与冲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与呼。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舆论监督的最基本要求是客观真实,体现舆论监督的公信力。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而不是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做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要按照“出以公心、服务大局、事实准确、客观公正、注重效果、遵守纪律、加强学习”七条原则,从四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辩证地搞好舆论监督:既要坚持惩治腐败现象,反对不正之风,又要使人民群众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又要帮助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既要有利于某一问题的解决,又要有利于同一类问题的解决;既要对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进行揭露与批评,又要实事求是,不以偏概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搞好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必须做到“八要八不要”:一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集中批评。二要帮忙,不要添乱。三要真实准确客观,不要刻意炒作。四要注意时效,不要旧闻新翻。五要抓好信息来源,不要捕风捉影。六要出于公心,不要掺杂私念。七要注意反馈,不要唯我独尊。八要善于运用内参,不要千篇一律。新闻媒体对有些事实已核准但不宜公开的批评性稿件,采取内参的方式专送有关部门和领导。这既能对错误东西及时制止,又体现新闻的有效监督,促使问题有效解决。

总之,新闻监督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和依法监督。舆论监督既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

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变化多端的商品经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诸多公共安全问题伴之而来: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SARS、禽流感等传染疾病的爆发和流行,矿难、坠机、车祸等安全责任事故等等。在大规模的突发事件中,社会公众常态下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原有规范的暂时失效,易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心理和社会应对体系混乱。媒体一旦传播不当,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谐。面对突发危机,必须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其首要任务是让媒体为政府决策机构、专家和公众之间搭起快速高效的沟通平台,“第一时间”把政府的应对和处置危机事件的指示及要求,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公众,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传播机制。在时间紧、非常态的情况下,要使危机传播在危机事件中有效实现,必须抓好危机传播的“五个环节”:

——设立危机传播新闻中心。专门负责危机信息的对外发布、协调与联系,实施有关危机的传播工作,并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政府有关部门,应随时向记者传递有关信息。

——选准新闻发言人。危机发生期间,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媒体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重大危机信息发布时,由领导人充任的发言人更是政府媒体形象的代表。通过展现领导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人格魅力,提升公众对政府控制危机的信任。因此,选准新闻发言人尤为重要。

——及早准备新闻发布资料。危机事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区域都可能发生,其方式、规模、造成的后果以及事件的性质等都难以预料。危机事件突发时,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所涉及的公共事务,及早准备应急的新闻发布资料,包括应急新闻稿、事故报告书、背景材料、情况说明与证明观点和详细通报,尤其要回答“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效控制危机的措施?”等问题。有条件的单位,应准备足够的视听资料和影像资料。要保证新闻传媒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信息获取和传播的畅通,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公布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

——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要真实、准确地与公众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尽快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及时澄清负面消息,杜绝或减少流言的产生。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中的首因效应,提高政府危机传播的效果,使公众认识危机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政府,同心协力应对危机,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达到把住先机,争取主动,消除恐慌,稳定人心,快速控制事态,迅速平息事端的效果。

——做好危机善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主要是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的问题和影响。媒体要十分重视危机善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工作,如政府组织力量恢复重建、对各种损失的弥补等情况,要作大量深入细致的报道,广泛建立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良好关系,增进社会进一步的团结与和谐。

(作者单位:第一财经日报社)

责任编辑:何莲女

作者:熊 欣

第四篇:论社会舆论对于定罪量刑的影响

摘 要:社会舆论作为社会的一种思维风向标,对现代生活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当然这种影响力也存在双面性,它既可以提高司法的透明性,但同时也给司法审判制度带来诸多的不利问题。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以人为本、民主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国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地逐渐提升,因此我们对于司法审判的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要求更高更为严格,甚至希望能够完全能够自我审判、民主审判。这导致了大众民意和司法审判制度的激烈碰撞,从中也助长了一些不法分子借此煽风点火,迷惑广大民众视听,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平衡社会舆论和定罪量刑之间的矛盾,是现如今社会突出的热点问题。如何使得定罪量刑的结果既可以惩罚犯罪,同时又能满足广大民众的诉求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社会舆论;司法审判;定罪量刑

一、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传统媒体对于司法审判制度的影响力,更要关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对于司法审判制度的影响力。网络媒体一方面改变了对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而且其传播具有广泛性、波及快速性、虚假性等特点。网络舆论开始影响司法审判制度最著名的事件是 1998 年印尼排华以及 1999 年强国论坛的创建。近几年,网络舆论的发展更为恐怖,我们所关注到每一起国内外的重大案件都会在网络论坛、微博上面都会引起激烈的大讨论,不难看出网络舆论的影响波及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都令人匪夷所思,往往在司法审判尚未启动以前便已经开始进行全民大讨论,社会舆论便开始“定罪量刑”,为案件的性质留下伏笔。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要求看待事物需要运用辩证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意识到社会舆论可以推动司法审判制度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糟粕”不断地进行淘汰。

(一)社会舆论对定罪量刑的积极作用

1.增强司法审判制度的透明度

在本文叙述过程中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社会舆论是能够带来其积极的作用。首先,社会舆论能够加大对于司法审判制度的透明性,增强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增强其司法审判制度的透明度,杜绝滋养司法腐败的树苗。社会舆论的波及范围十分的广泛,很容易引起全社会的公众对其的议论,因此想要减少不必要的司法资料浪费就必须与公众舆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性。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定罪量刑时出现腐败徇私的现象,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在公众心中树立公正、良好的威信形象,为形成良好的司法秩序奠定基础。

2.有效推动司法审判制度的完善与改革

社会舆论对定罪与量刑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推动司法制度的改革。习总书记提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改革将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因此司法制度的改革也将势在必行。民众的诉求在于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公平,他们更加希望司法机关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做到既能做到符合法理又同时能够兼顾情理,然而在绝大多数的现实审判过程中是不可能做到极致的法理兼顾情理,往往会偏向于法理的合理性这一种相对公平。而推动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必须进行到底,才能将社会舆论对定罪量刑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社会舆论对定罪量刑的消极作用

1.社会舆论成为“绑架”司法机关的工具

社会舆论作为民众共同意志的表现形式,往往以自媒体和新闻媒体的形式展示呈现。他们基于自身强烈的责任感,想要一举解决司法制度上的不公平以及负面影响,却往往缺乏考虑和对法律制度理性的判断。这种激情发言,往往都是“一刀切”,忽视案件的多样性,基本上不顾忌解决问题的其他多种方式。并且还存在部分媒体以恶意煽动民众情绪以此作为卖点、看点,迫使司法审判人员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而使司法机关无法正常审判。公眾以其自身的“使命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绑架”司法机关,左右司法审判制度是对司法资源的过度消费。

2.社会舆论成为“公私权利碰撞”的导火索

那么司法公正性问题何以获得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如此高的重视与关注,我国司法现状的公正程度,由此衍生而出的种种问题均值得我们深思。美国著名的卡多佐大法官在其杰出的法官生涯中就曾经坦言"司法应当同社会现实相适应。”直面我国当下,正如孙立平教授所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现代化各因素同因素之间的矛盾及冲突开始日益显现出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阶层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矛盾不仅造就了公众的“仇富仇官”心理,也带动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快速苏醒。时代的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公私权利的碰撞”,而社会舆论这一表现正好成为这碰撞的导火索。

二、对我国司法审判制度发展建议

(一)细化定罪量刑,提高司法公信

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上文提到的原因,我们看到许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定罪量刑的开放程度很低,这使得公众普遍认为其中存在大量“潜规则”,将不利于其司法审判的落实。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许多指导性意见,这让我们看到司法机关对于改革的决心与勇气。笔者认为,将定罪量刑的发条进行量化虽然遇到许多险阻,斟酌考量的地方甚多且各类案件情况复杂多变,但是通过对实践案件的总结,找到突出的共性进行量化处理。将概括性的法条变成一个个具体细化的指导规则,让公众更加清晰地理解案件审判的过程与结果,从而提高司法审判的公信力。

(二)加强传统媒体自律性和落实网络监管制度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在网络上所引发的言论斗争总是以悄无声息地方式发生,一时间难以控制。因此一方面要求对传统媒体行业树立自我行业规范,保持中立的态度去反映客观的事实情况,坚持自我底线;另一方面要求传统媒体行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同时,立法机关要尽快填补立法空白,对媒体行业行为进行规范和整顿,改善司法机关和传媒之间的关系,实现共赢。

其次是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的自媒体报道更加成为了法外之地。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速度之广大有远超传统媒体之势,其受众的年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逐渐形成全民舆论讨伐司法审判之趋势。因此落实网络监管制度,如何有效把控网络言论,既做到让民众发声又能同时做到不煽动民众情绪,不蛊惑民众意识,才是我们有关部门需要慎重思考的地方。

(三)增强判决书的透明度

判决书的透明不仅仅只是对于判决结果我们需要公开,因为无论刑诉法还是民诉法中规定判决结果都是必须公开的,而评议过程是不公开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强调的透明是对于如果制作判决书的过程。我们要知道一件复杂的案件的审判過程是漫长,从宣判到判决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给了不少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之机。由于我们国家的法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一些法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不惜铤而走险,无视党纪和国法,置当事人的利益于不顾,做出违法乱纪之事,对当事人权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同时也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威严,加大了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感。因此,我们的法官在判决书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正和公平,笔者认为在判决书制作过程置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 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1989;

[2] 游俊豪.论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影响——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视角[D],2016.

[3] [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O].法律出版社,2002.

[4] 蔡娜玲.社会因素对定罪量刑影响研究——基于法官角色的视角[D],2014.

[5] 于阜民,任鲁娜.论公众舆论对刑事审判的影响[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

[6] 商浩文.赵远. 论死刑案件刑事裁判对公众舆论的涵摄———基于刑事裁判规范生成与证成的考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 [美]E博登海默.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8] 林竹.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一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天津社会科学报,2004 .

作者简介:刘燕飞,1985年6月,女,汉族,籍贯河南郑州,硕士研究生,郑州工商学院,讲师

作者:刘燕飞

第五篇:加强舆论引导 促进社会管理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舆论引导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指出应该在突出重点、创新手段等五个方面加强舆论引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闻媒体 舆论引导 社会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有序推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管理面临的各类问题也在增多: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面对形形色色的新问题,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①

社会管理是政府管理职能之一,是指国家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充分认识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手段,在促进社会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要符合“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三是有利于鼓舞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四是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五是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从社会主义新闻学价值取向上讲,要有宣传价值、新闻价值、信息价值。从受众心理学上讲,舆论引导必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受众乐于并易于接受。具体来说,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舆论引导是促进社会管理的重要条件。舆论引导既是促进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引导,缺乏舆论引导支持的社会不可能和谐。曾经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因酝酿中的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而引发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由于当地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缺位。舆论引导不够及时全面,才导致小道消息泛滥,谣言肆意流传,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当今社会,新闻媒体获取和传递信息越来越迅速,已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运行。特别是社会管理内容复杂,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社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没有正确而有效的舆论引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很快地进入千家万户,从而影响到社会管理工作。因此,为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第二,舆论引导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引导、激励、组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管理。近年来,各级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宣传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宣传报道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管理。

第三,舆论引导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方式。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地纷纷出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闻宣传体现党的意志、反映人民的心声,是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可以发挥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如,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医院收治37人,其中3人已死亡。经调查,中毒病人均服用过散装牛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平凉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成立了紧急处置“4·7”牛奶中毒事件领导小组,及时向媒体介绍情况,公布事故处理进展。媒体如实报道,用事实说话,平抑了社会谣言,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二、当前舆论引导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引导舆论的职能也日益重要。议程设置作为一种已为实践所证明的理论学说,对媒介搞好舆论引导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当前,从议程设置理论来看,我国舆论引导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个别媒体对定位和社会责任认识模糊。媒体的定位决定着其新闻价值的标准和发展方向。媒体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媒体的生存法则。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它应该是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充分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热情鼓励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从中国视野来看,应该是充分反映中国社会在建设发展中的主流和趋势,客观反映国家变革中的多样文化、多元价值。可以说,新闻媒体的定位应该是宣传各项工作的新成绩,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中来。但现实情况是,群众对于主要新闻媒体有着更高的要求,普遍希望媒体在报道好时政新闻的同时,能够加强对社会新闻的报道。有些群众认为媒体不关心他们,所以他们也没有理由关心媒体。群众对于媒体的这种情绪,给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在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还另有一重意义。历经60年的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新中国已走到又一个关键路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群体纷繁复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各异。媒体在竞争中为了利益迎合市场、迎合企业、迎合某一级政府机构而忘却自身社会责任的现象并不鲜见。比如,在一轮又一轮房地产热潮中,媒体不是客观、冷静地分析市场,为民众提供真实的市场信息,而是为了广告份额,借所谓的专家之口,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有些媒体甚至直接投身房地产市场,组织各种看房、买房活动,参与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博弈。当媒体为了自身利益而成为社会一方利益的代表时,还谈何社会责任?又如何能做到促进社会管理?

二是一些媒体公信力不高。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竞争力的标志之一,也是提高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一个主流传媒负有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实践证明,媒体只有对群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才会对群众的意见走向形成足够的引导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媒体对新闻与突发新闻报道的数量少,最能体现媒体公信力的舆论监督相对缺乏,也对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制约。

三是对群众关注、急切想知道的热点话题反应慢。例如,2011年3月,受日本福岛大地震引发的核电危机影响,网络上出现了海水受到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食用等传言,造成部分地区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现象发生。无独有偶,“非典”时期百姓抢购板蓝根,“甲流”流行时在家中囤积大蒜等等,都是因为主流消息发布渠道不畅,百姓了解真实相对滞后,才给小道消息和大量流言以可乘之机。社会学理论认为,绝大多数流言存在的基础是人们希望对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对隐约感到的威胁作出反应,流言是公众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一种应激状态。社会的不稳定,经常来源于流言和信息恐慌,而后者又源自政府和民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三、多措并举强化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必须贯彻“三贴近”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前提条件,必须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要着眼于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运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导舆论,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以及当地广电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展开报道,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汶川;在震后灾区很多地方的手机通话受影响但短信仍能正常收发的情况下,新华社迅速开通了向四川手机用户免费发送新华短信的业务,覆盖1500万用户,使中央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和各路救援队伍开赴灾区的重要信息,直达受灾群众。主流媒体用镜头、画面、文字、声音报道灾情的进展,记录救援的过程。事实证明,直播震情并不会加重灾情,却能因信息的公开透明击破谣言,凝聚人心,从而为高效有序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以人为本,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宣传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在社会管理中,新闻媒体要特别注重发挥好“喉舌”和桥梁纽带作用,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两者结合起来,使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统一起来,并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如,在2008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各地电台通力合作,快速打造了一个跨地区的传播和服务平台,将来自国家部委、各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社会救援力量以及路面被堵驾驶员的各种信息汇聚到这个平台上,从而帮助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和调配物资。突发事件中产生的这种开放性的传播关系和信息交换方式,不仅在灾害来临之时将各种信息有效地“上传下达”,更是广电媒体的一次革命,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

第三,健全机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搞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做好舆论引导,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律为准绳,用真相说话,用大局观念去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让人民群众看到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第四,增强参与互动,切实做好舆论引导。“互动”是倾听民众声音、加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方式。让普通民众以参与者、亲历者的姿态出现在新闻中,既是传媒培养受众媒介素质,引导他们正确接触和使用媒介,对媒介产生某种心理期待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受众认知传媒、感知传媒品格的一个窗口。1999年,《华商报》在西安率先建立了全报社统一的新闻热线。2002年,《西部商报》在兰州地区率先建立了首个全社统一的新闻热线,并为新闻热线设立固定栏目和专业部门,协调处理受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受众感觉到媒体的亲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利用媒体的优势,增强执政者和公民的广泛互动,把媒体建构成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领域”,正是现代传媒的职责之一,也是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阵地。

第五,创新手段,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利用网络传递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互联网的自由性、交互性拓宽了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激发了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意见,网络作为舆论源头的比例越来越高,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壮大,如果引导不力或不当,社会舆论就可能通过网络的催化和放大,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将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成效。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确保安全”的原则,建立网上动态管理机制,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网上舆论,从而有效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应有的担当。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本文编辑:刘园丁)

作者:刘宇红

上一篇:生物概论论文下一篇:实习护士锐器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