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锐器伤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实习护士锐器伤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口腔科医护人员出现锐器伤现象的主要因素,总结其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和对策。

第一篇:实习护士锐器伤论文

基层医院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因素及护理管理对策

[摘要] 目的 对基层医院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 方法 随机抽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各个科室的临床护士展开关于锐器伤的发生率、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内容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调查88名临床护士,其中发生锐器伤的有62名,占70.45%。并且锐器伤的发生率同护士的工龄呈现反比关系;并且锐器伤的发生率还与护士的职称呈现一定的关系。 结论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象比较常见,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使锐器伤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提高护士的工作安全性。

[关键词] 临床护士;锐器伤;相关因素;护理管理对策

[

在临床上所说的锐器伤为皮肤深部的能够导致受害者发生出血的一种总伤害。相关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护士为医院中发生锐器伤人数最多的一个职业群体。锐器伤所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 曾有研究表明,污染的锐器伤为引起医务人员出现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一种最为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目前对于护理人员出现锐器伤所带来的危害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锐器伤发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基层医院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管理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的目的,笔者对医院几大科室的临床护士展开关于锐器伤的发生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萍 邱红梅

第二篇: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预防

【摘 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有效预防锐器伤。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安全教育,采取保护性措施,使用带有安全保护性的器具,对手术室环境标准化及人员合理配置。结果通过学习教育,重视安全意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实行标准性预防,制定有效防护措施,预防锐器伤,减少或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防护

1引起锐器伤的原因

1.1缺乏防护意识在给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未戴手套或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受伤后未引起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性极高,手术室作为独特接触血液和锐器的高危科室[2]。即使部分在岗护士均要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成功率不高,被锐器刺伤后部分人员未能按标准程序进行消毒,以及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医院感染,导致部分手术室护士因此而被感染。

1.2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手术室护士在配合手术时传递手术器械和进行各种穿刺等操作时直接接触锐器的机会多,其受伤的概率就会增加。护理人员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锐器伤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刚进入实习和刚参加工作的人员,与在校期间未系统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实习过程中未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技能培训有关。

1.3手术室护士的锐器操作和处理欠规范手术室护士中而最常受伤的是器械护士,在锐器操作中,仍有50%以上的护士将使用后的针头套回针帽[3],处理注射器时徒手分离针头;在传递锐利器械时,未使用或较少使用专用容器和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用具的,导致被污染的器械刺伤。

2防范措施

2.1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发生组织开展利用晨会、交班等时间,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讲课,实物示教,并指导护士实物操作,做到人人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同时,科室对实习护士、进修人员、新职工应进行强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上岗工作[4]。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掌握锐器伤后的正确处理,并进一步完善锐器伤后的院内上报制度及处理程序。

2.2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筛查手术患者或者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性传染病的检测,在了解患者的感染状态后,做好颜色标记,同时操作时须提高警惕,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必要时戴双层手套,穿防护鞋、戴防护目镜进行操作。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各种锐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各种穿刺锐器的操作方法,在手术配合时正确传递各种锐器,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2.3 使用有安全保护性的器具,合理处理终末锐器 使用有安全保护性的器具如静脉穿刺可使用新型安全留置针;用安瓿折断器折断玻璃安瓿,用后的安瓿应立即放入防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使用软包装液体,避免因瓶口、瓶体破裂刺伤。合理处理使用后的锐器,应集中置入防针刺的锐器盒内,锐器盒容量达到3/4时关闭盒盖,由医院统一毁形。切忌用手弯曲、损坏或拉直针头[5],操作者使用后的锐器应由本人处理以降低损伤的危险性。

2.4手术室环境标准化管理及人员配置合理手术间应宽敞明亮,锐器盒放置准确、数量和大小适宜,人员合理配置,护士才能避免因急躁、疲劳等原因造成锐器伤。同时成立护士长担任组长的职业暴露防护小组,吸收业务骨干组成组员,做好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锐器伤的处理措施

3.1锐器伤后处理护士一旦被锐器损伤应保持镇静,先迅速地按常规将手套脱去,立即用健侧手挤患侧受伤部位,方法为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部分血液,禁止对伤口局部按压,并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安尔碘消毒[6],再包扎伤口。伤口处理后应及时报告科主任、院感办和预防保健部门,受伤者及患者及时进行经血传播性疾病项目的检测。如果病人HBV阳性,伤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如果病人HIV阳性,应在暴露后24h内尽快服药预防[7]。

3.2心理辅导手术室护士被带血液的锐器伤害后,担心被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极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尤其是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污染的锐器伤,受伤者会长期处于中度或重度的焦虑和悲观情绪中,须加以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 周春琴,杨小立.手术室职业性危害及护士的自身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230.

[2] 刘秀梅.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84-85.

[3] 刘伟,刘印,谢雄.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危害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28-2629.

[4] 王瑞兰.手术室护士预防锐器伤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37.

[5] 袁亚娟.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情况的调查及防护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8,7(3):57-58.

[6] 张小琴.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与控制对策[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2):236-237.

[7] 李蕾,王磊.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防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8):144.

作者:牟珊珊

第三篇: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口腔科医护人员出现锐器伤现象的主要因素,总结其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和对策。结果:在本次调查中,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共有56名发生过锐器伤情况,总发生率为93.3%,车针、探针、根管锉、注射针头是主要致伤锐器,发生率分别为40%、28.3%、56.7%、63.3%。治疗后拔针、血污染品处理、针头复帽、医护患之间的碰撞、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掰安瓿等均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发生锐器伤后,64.3%医护人员可做到妥善处理。结论:口腔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锐器伤,应强化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采取预防对策,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

锐器伤现象在医院中较为常见,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接触较多锐利物,如玻璃碎片、剪刀、手术刀、缝针以及针头等,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伤害,锐器伤已成为医护人员最主要的职业性损害。相关调查表明,医院手术室和病房是最容易发生锐器伤的地点,为了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本文以我院口腔科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原因,探讨其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60名医护人员,其中,护士24名,医生36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32.4±2.3)岁,工作时间为1~6年,平均工作时间(2.4±0.6)年。大专及以下学历25人,本科学历18人,研究生17人,初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12人,高级职称21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口腔科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资料、锐器伤发生率、锐器种类、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锐器伤处理措施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口腔科锐器伤发生率。

2结果

2.1口腔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

在本调查中,60名医护人员共有56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3.3%,1年内未发生过锐器伤的有4名,1年内发生1次锐器伤的22名,1年内发生2次锐器伤的15名,1年内发生3次或3次以上锐器伤的19名。

2.2导致锐器伤的锐器类型

车针、探针、拔髓针、根管锉、手术刀以及注射针头是主要致伤锐器,在本调查中,24名医护人员发生过车针锐器伤,发生率为40%;17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探针锐器伤,发生率为28.3%;9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拔髓针锐器伤,发生率为15%;34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根管锉锐器伤,发生率为56.7%;5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手術刀锐器伤,发生率为8.3%;38名医护人员发生过注射针头锐器伤,发生率为63.3%。

2.3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原因较多,如治疗前抽药液、口腔检查、患者不配合、传递器械、治疗后拔针、血污染品处理、针头复帽、医护患之间的碰撞、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掰安瓿等。

2.4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情况

发生锐器伤的56名医护人员中,共有3名医护人员未进行伤口处理,百分比为5.4%,40名医护人员采用流动水进行冲洗,百分比为71.4%,51名医护人员将伤口的血挤出后又进行消毒处理,百分比为91.1%,36名医护人员既进行流动水冲洗,又将伤口血挤出,然后进行消毒,百分比为64.3%。

3讨论

3.1注射针锐器伤原因

根据锐器伤原因调查显示,注射针头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高达63.3%,针头复帽也是导致锐器伤的重要因素之一[1]。在进行口腔科治疗时,常进行口腔黏膜注射,注射药物为碧蓝麻,在这一操作环节中,稍有不慎将会发生锐器伤。注射器锐器伤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①碧蓝麻注射器属于非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可采用高温进行消毒,并进行重复使用,注射结束后,需进行注射器与针头进行分离,导致锐器伤发生率增加。②口腔局部麻醉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若患者需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必须增加麻醉药量,医生在增加麻醉时需进行针头复帽,复帽时容易发生锐器伤[2]。③一些口腔医生在为患者进行下颌舌侧麻醉时,为了方面麻醉操作,会适当弯曲针头,使枕头保持固定角度,导致刺伤风险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STA无痛局部麻醉技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口腔科也开始应用该技术进行治疗,可将针帽固定于设备仪器上,有效降低了针头复帽锐器伤发生率。

3.2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对策

口腔科治疗患者大部分为门诊治疗,并未进行血液检查,无法排除HCV、HBV、HIV等血液疾病感染可能性,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血液感染。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污染处理货血源性操作时,应戴上一次性的双层手套。口腔科感染乙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口腔科医护人员应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增加体内乙肝抗体,若已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应进行乙肝抗体滴度检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若医护人员抗体滴度较低,应再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也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发生锐器伤时,锐器为病毒污染物,也应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或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肝感染[3]。在本调查中,60名口腔科医护人员共有56名发生过锐器伤情况,总发生率为93.3%,车针、探针、根管锉、注射针头是主要致伤锐器,发生率分别为40%、28.3%、56.7%、63.3%。治疗后拔针、血污染品处理、针头复帽、医护患之间的碰撞、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掰安瓿等均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发生锐器伤后,64.3%医护人员可以做到妥善处理,少数医护人员不予处理。

综上所述,医院应提高医护人员锐器伤防护意识,发生锐器伤后,应及时给予妥善处理,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索瑶,范珊红,高晓东.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0(12):216-217.

[2]王旭容.手术室工作人员锐器伤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08(04):162-163.

[3]高虹,孙焱,任维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01):124-125.

作者:刘国华等

第四篇:真人注射实训课锐器伤的预防干预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生真人注射中减少锐器伤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试验组(300例)和对照组(302例)分别为本校2011-2013学年和2013-2015学年进行真人注射实训的护生,试验组实施预防干预,比较两组锐器伤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锐器伤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人注射实训课做好预防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护生的锐器伤意外,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安全。

关键词:真人注射;锐器伤;实训;预防;干预

注射法是《基础护理技术》这门核心主干课程中的实训教学大纲规定必须熟练掌握的实训项目之一,护理实训课中,我们经常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患者、操作者均为护生扮演,以真人示范,操作过程中护生全力以赴地操作每一个步骤,如操作前的物品准备, 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规范、及时观察了解病情,这些不仅让护生印象更加深刻,更有效地激发护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和动手欲望,更可以让护生能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理解其心情,从而产生共鸣和同情。但在真人真做注射实训中常见锐器伤不安全因素,本课题针对锐器伤的常见原因进行了干预预防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试验组(300例)和对照组(302例)分别为本校2011-2013学年和2013-2015学年接受相同教师《基础护理技术》授课后,进行真人注射实训的护生,两组对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成绩平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干预方法

1. 实训前

有研究表明57%的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护生操作不熟练或操作动作不规范造成的[3]。所以实训前细节示教要加强,学生知道哪些细节操作不当容易造成锐器伤,在练习时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行预防。特别是掰安瓿、松针帽手法。

单位时间实训内容安排适当,宁愿增加实训老师,也不要去赶在时间内完成。

加强实训课纪律教育,防止意外锐器伤的发生;注射过程中禁止学生打闹,禁止被注射同学摆动身体过大防止意外刺伤。

指导护生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如发生锐器伤后应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再用流动清水清洗,伤口用安尔碘消毒并贴上无菌敷贴,即挤血-冲洗-消毒-包扎。

人多、操作环境拥挤也是常见的刺伤原因,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尽量每个带教老师一小间,操作时关门,维持秩序,实训环境要保证宽敞明亮,减少人员走动,避免互相碰撞。

2. 操作时

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折安瓿的操作环节[1,2],注射时;在安瓿颈部蓝点标志处用消毒砂轮锯圈,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安瓿锯痕的上下部分,两手食指接近做支撑,用力快速折断;折断时不可过度用力捏住安瓿瓶颈上部,易造成安瓿瓶顶端的碎裂,手割伤;安瓿瓶顶部和体部断裂的瞬间,左右手要同时分开,防止被安瓿瓶口残端割伤。如遇掰不开,可再重新用砂轮锯圈、消毒。

取下针头保护套时,右手应压住针栓部,左手握右手轻轻转动针头保护套,待保护套和针栓完全脱离后再取下,不要硬往下拔保护套,以防保护套突然脱落后左手回弹导致刺伤;回套保护套时注意单手回套。

在实训操作台旁边准备随手可用的符合标准的有旋转盖锐器盒。

3. 操作后

操作后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和其他尖锐物品不回套,让其他同学避开,马上放入就近的锐器盒内,禁止与其他垃圾混装进入弯盘或者垃圾桶内,防止后期再分类时被刺伤;放置时手应离开入口10厘米以上,不可伸进锐器盒内,以免手触碰到盒内的锐器导致受伤;或者不用手松针栓,锐器盒的盖子开到只够一把注射器针头放入,把注射器针头伸入锐气盒,针栓顶在盖子上的一个圆形缺口,往上用力,即可把针头卸掉。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如需回盖保护套可采用单手复帽技术盖住针头。

(三)观察指标

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利用整群抽样,对两组护生在注射法实训过程中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护生在实训后的锐器伤数据。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后利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试验组302人中,发生锐器伤7人次,发生率为2.31%;对照组300名护生,发生锐器伤事件34人次,发生率为 11.33%,锐器伤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锐器伤发生率比较(用%表示)

三、讨论

护士人群锐器伤发生非常频繁,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的经历[5]。如开安瓿受伤,这些锐器伤虽然不会直接感染疾病,但在进行其他操作时增加了感染机会,护士紧张恐惧心理也会增加。作为初学者,护生在真人注射教学环节中也容易出现锐器伤等意外事件。

(一)预防干预的必要性

有调查显示,造成中职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依次为:操作不熟练、未及时处理针头、操作环境拥挤、紧张、粗心[2]。本研究通过预防干预,探讨如何提高护生真人注射安全性,让护生能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减少或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结果表明,干预后锐器伤发生率与之前有明显差异,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安全,研究成果也将解决多年困扰护理教学的主要问题。

护士在临床实际临床操作时,为了简便通常徒手直接折断安瓿,但护生还没有很好的掌握安瓿折断的方法及力度,所以实训时应尽量避免徒手掰安瓿,纱布包裹安瓿更安全有效,减少了被锐利的安瓿断裂面所伤的机会。

36.77%的学生发生锐器伤是在课后练习时[3],所以教师应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位护生,逐一过关,再进行分组练习,操作动作规范后再布置课后练习。课后加强练习,否则技术上不熟练甚至不规范,容易导致抽药时被安瓿碎片及尖锐的断裂面刺伤、在加药及注射、拔针时因为手法生疏而导致被针头刺伤。

(二)还应重视护生的心理

护理操作前目前大部分护生存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比如怕疼、怕对自己身体有伤害,不信任同学的技术等,扮演病人角色时过于紧张害怕甚至晕厥,导致操作者更加手忙脚乱[4]。也增加了锐器伤的发生率。所以对心理紧张、感到畏惧的配合者要关心鼓励,以操作成功或胆大的同学为榜样,与其他同学交流,遮挡住“病人”的视线、玩玩手机、用话题转移或拥抱的方式,都可以有效转移配合者的注意力,讓“患者”放松、配合,也可避免操作者因紧张而增加的针刺和操作失败。

(三)需要改善的地方

试验组中还有个别护生受锐器伤,主要原因是男护生比较自信没用纱布垫安瓿,掰安瓿时用力过大,上端的玻璃捏碎后被玻璃屑割伤,这跟护生第一次操作经验不足有关;还有个别是打开针帽时受伤,也跟厂家生产的部分注射器保护套特别紧有关,这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碰到,所以希望护生应用规范的动作操作预防。护生受伤后,教师要给予理解和关怀,不可责备,鼓励其出现意外时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防止造成不良后果。除了心理辅导,还要做好登记,跟踪,这在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

护生在校期间的真人注射练习要达到“一针见血” 并非主要目的,因为这是第一次真人注射体验,所以在练习过程中,不要一直强调穿刺的成功率,而要以护生规范的操作行为习惯培养为课堂目标,并且严格贯切锐器的使用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保证安全。关于提高护生真人注射安全性的探讨,本研究获得的成果,可以在实训课程中保障护生的安全,对教师和学校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减少教学中产生的法律纠纷。本课题研究结果将解决了很多卫生类学校在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适合在其他护士学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敬花.护理专业学生发生锐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4):599-601.

[2]魏渊博.中职护生注射实验课锐器伤情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6):104-105.

[3]李姗姗.卫生职业院校学生注射实践课锐器伤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31-33.

[4]潘丽婷,谢秀芳,郭秀花.真人注射实验课存在的操作风险原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3(12):1142-1143.

[5]郭秀红.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4):3112-3113.

作者:刘一群

第五篇:职业安全教育有效减少锐器伤的体会

【摘 要】我校开展护生职业安全教育以来,采取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操作、临床见习、角色扮演、专家讲座等授课形式,通过开展操作技能考核、技能竞赛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确操作规程并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技能,这对学生进入临床安全实习,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专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护生 职业安全教育 锐器伤

锐器伤是一种与护士职业有关的职业危害,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如安瓿碎片等)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作为静脉输液的执行者,经常暴露于锐器伤的危险之中,HBV、HCV、HIV等多种血源性传染病均可通过此传播。有研究表明,实习护生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而袁丽等调查,96%的护生未受过护士职业防护的系统化教育。因此,为增强学生职业安全意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能力,有效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我校对护理专业学生实施全面规范的职业安全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职业安全教育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校开展护生职业安全教育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受教育的学生达5800人,均为中等护理层次;其中,男生65人,女生5735人。2014年6月我校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23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静脉输液考核,通过开展职业安全教育,93%的学生能正确认识锐器伤,并掌握锐器伤的正确处理方法,较5年前提高了40%; 85%的学生能够正確实施安全注射、做到标准预防,较5年前提高了36%;静脉输液考核期间锐器伤的发生率降低了38%,有效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2 职业安全教育

2.1 宗旨

普及标准预防、安全注射等与锐器伤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对锐器伤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2 教育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8个方面:什么是锐器伤;常见锐器伤;锐器伤的危害;自我防护措施;发生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与血液传染病的关系;安全注射;标准预防。

2.3 课程设置

为强化护生职业安全教育,我们调整课程设置,整化教育内容,以护理学专业课程为基础,强化护理技术,增加医院职业暴露与防护、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等课程,将职业安全与风险管理等知识纳入课程体系,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增强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2.4 教学方式方法

2.4.1 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①在课堂讲授之前先进行师生互动,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常见的锐器伤、锐器伤的危害、锐器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等相关情况。这样,既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又能了解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情况,从而使教学具有针对性。②结合师生互动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系统讲解,讲授各种注射法、操作中极易发生锐器伤的环节、危害及正确处理等,使学生全面地了解职业安全知识。③课堂讲授之后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发言—解疑。

2.4.2 加强实验课教学与管理,视频回放、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相结合

①在进行各种注射法操作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电教片,再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整合;然后挑选学生演示操作,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观看学生操作,按照操作标准,由学生进行讲评,最后教师总结后按照操作程序正确演示操作。②增加实验课环节、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达到更熟练、更规范、更安全。

2.4.3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周一晚7:00-9:00和每周三下午3:00—5:00开展第二课堂。①积极挖掘校外指导力量,如请医院护理专家、感染科专家、预防疾控中心的专家等为我们讲授有关职业安全及防护、职业暴露与应急等方面的知识。采用专家讲授与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②为了督促和鼓励学生学习,活跃学习气氛,当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和技巧后,组织进行阶段性操作竞赛,竞赛项目如药物抽吸法、静脉输液法等,按照知识态度、技能目标质量评分标准,结合职业安全等相关细则,评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以赛促学、学有榜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

2.4.4组织学生临床见习

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到附院参观,主要是参观医院的注射室、治疗室等并见习医院护士由配药到注射的全过程,记录下有疑问的环节并组织有序解疑,这样既可以熟悉医院环境,减少陌生感,又使学生了解影响自身安全健康的不良因素,进一步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2.4.5 加大宣传教育

护理实训室是学生强化护理技能的主要场所,在走廊或房间用文字、图表或流程图等形式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宣传教育内容如安全注射、标准预防、常见锐器伤、发生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等,进一步加大宣传范围及力度,增强其防护意识。

3 体会

3.1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职业安全教育

第二课堂与常规课堂教学相比,教材内容、教学时间、形式等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可增强学生的防护观念,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3.2 重视学校教育与临床带教相结合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桥梁。因此,在学校职业安全教育的基础,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的指导与监督,做到言传身教,规范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作者:陈莹 芦洁

上一篇:社会舆论论文下一篇:社会热点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