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德育意义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校园文化的德育意义

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意义研究

摘 要:我国孝文化传统历史悠久。然而近百年来,孝文化几遭否定和批判。辩证看待孝文化,挖掘其在当下有意义的方面,并使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孝文化;辩证;德育

我国孝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有两部分组成,即上“老”、下“子”,传达出顺从服侍老者长辈的意思。《说文》中则将“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

一、挖掘儒家孝文化对当下有益的方面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文化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孝文化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批判。时值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等先进理念涌入国门,面对西方文明的进逼和满目疮痍的老旧中国的现实,“老中国儿女们”渐趋动摇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坚守,转为怀疑和愤恨。于是吴虞、陈独秀等一批激进人士把改革的矛头直指维系封建统治灵魂的儒教思想,向传统儒教展开了猛烈攻击。儒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在这场疾风骤雨般的批判中首当其冲。鲁迅先生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指出封建孝文化的虚伪性:“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1]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使之得以存在并延续。这些思想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宣扬,深驻于国民性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关于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已有思索者。近代改革者对儒家思想桎梏人心、阻碍进步的负面作用有所认识。

孝文化体系中确实存在着蕴涵浓厚的封建思想的糟粕部分,但据此便完全否定孝文化的价值则是极端片面的表现。“孝”有许多在当下值得挖掘和发扬之处,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孝养父母

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古人主张报答父母,一要“养”,二要“敬”。首先,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关心。孟子认为,不孝者有五种表现,其中三个方面都是指“不顾父母之养”。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明确指出不养父母即为不孝。其次,只予以物质上的关心是不够的,还应带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让父母精神上愉悦。据《论语》里记载,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如果“孝”仅指养父母,那么犬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够,这样一来父母与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因此,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孝养双亲,要待之以诚,子女要从内心深处或诚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孔子还要求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倡导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

2.珍爱生命

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2]。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我们应珍爱生命,感激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珍惜学校、社会为培养我们付出的代价,不轻易放弃生命,这是孝的基础,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人存在的基础。这代表着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珍爱生命”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意义。

3.孝的最高层次要求是注重自身修养,继承父母遗志,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2]这要求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责任意识,注重个人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做忘恩负义、有失道德风化之事。懂得为自己和父母扬名,为社会奉献。如果人人都注重个人素质,那么才能有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文化,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的作用。因此,如果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深入探讨孝文化在当下的作用,并能予以有效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在物质上体谅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态度上尊敬父母,这些是社会福利和其他保障机制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子女对父母所应尽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照顾好父母双亲各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爱护自我、珍惜生命,不让父母牵挂,这也是孝的基础和前提。

瞩目当下,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带来的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滑坡。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部分家庭,发现孝敬父母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中被淡忘和漠视,出现了一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有享乐意识,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从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解决,而是冷处理、顶撞父母等等。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遇到挫折便产生轻生意识,甚至丧生,造成了家庭的分裂和父母莫大的苦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实践情况不容乐观,有关大学生不孝等事件屡见报端。这些都对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也是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警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家庭原因

现代家庭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一方面,当下父母溺爱子女的情况十分常见。父母给予子女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宠溺。父母对子女物质不计后果的一味满足,会造成子女骄奢的行为习惯;父母在精神上对子女的过分宠爱,则会造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意识。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自己的长辈缺乏耐心与照顾,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使得子女缺乏这一方面的教育。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也会导致孝意识淡薄。

2.学校原因

一方面,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实,使学校缺乏传统孝文化气息。高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术建设等方面,学生德育培养处于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德育课质量偏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高校虽设有定量的思想政治修养课,但效果不容乐观。空洞的理论讲解,毫无实践体验的说教以及陈旧的讲课内容及授课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3.社会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引进,传统道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或贬损或否定的待遇,儒家孝文化出现严重断层。文化激进主义者把传统文化视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不加保留地予以毁辱,严重伤害了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致使传统孝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创伤。同时,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孝事件”,这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孝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三、结合现实促进大学生德育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为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提倡以孝为先,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风尚。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具体地来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

1.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

苏洵在《家谱·引》中说过:“情见于亲。”家庭亲情的最根本之处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以这种孝敬之情为根,就易产生对家庭的爱,对父母的孝,然后就形成了家庭的和谐。子女们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并感受父母对长辈的关爱,他们的个性就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因此家庭环境对子女影响很大。

2.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

在建设孝文化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应强调实践。在宣传上,学校可开展孝文化方面的学习讨论,或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实践上,可以通过亲情类主题征文比赛、“为父母尽一份孝心”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沉甸甸的养育之恩,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开展一些有关“孝”的新闻报道。可从正反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感化。如报道一些不孝家庭的悲剧,使大学生受到启发;新闻媒体等应多宣传“孝”的现代意义,例如相对于学习古代二十四孝,大力宣传“新二十四孝”在当下更具时代性、可实践性。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孝文化的教育意义深广而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大学生一方面应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人。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依旧绽放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6.

[2]汪受宽.十三经译注——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8.

作者:冯静静 刘晨晨

第2篇:当代中职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 要:在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德育的相关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在当代的中职德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而使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过程中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意义。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当前中职德育的现状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中的深远意义和价值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德育 发展现状 重要意义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44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当前的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为学生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环节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融合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其在德育不同阶段和全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应用,进而呈现出应有的作用和效能。

一、当代中职德育现状

通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中职德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等相关方面越来越重视德育的相关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等方面也不断改进和完善,进而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了关键性的保障。值得关注的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实际的中职德育发展方面仍然不容乐观,学生的德育质量和综合水平不能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多元文化体系等,使学生的思想和德育素养等等受到很大的冲击,有大量负面消极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通过网络的手段不断影响学生。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中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未实现有效地传承和发扬,由此导致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往往比较低下,不能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学魅力、作用以及效能等等,这类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全面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限制,这对于学生“三观”确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体现造成一定限制。

二、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中的意义

1.进一步有效强化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显著提高

从根本上来讲,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使其具备应有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是根本所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和融入,在德育方面呈现出良好的作用和价值,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质的提升。传统文化在德育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应用,主要体现四方面的核心内容:首先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针对中职学生来说,对其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教育,要从学生自身做起,要确保学生能够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具备远大的理想,具备爱国主义之心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积极有效地参与班级活动,具备奉献精神,而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内涵。在德育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体现,以此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有效增强,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仁爱原则。主张“和为贵”,这是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在德育过程中融合这样的内容,可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他人,进一步实现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使中职学生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谦虚礼让,真诚对待他人,也获得他人的真诚对待,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使自我的仁爱之心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三,体现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确保此类内容能够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渗透,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意义,且有着极其深远的价值,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且具备高尚情操的人。

第四,理想教育。针对中职学生来说,在德育过程中使其能够得到相对应的理想教育,是必要保障。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实现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充分明确自身的理想,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充分强化文化传统教育,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增强。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中职学校加强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应用,可以为德育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路径,也可以作为关键性的载体使其呈现出应有的指导意义。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经典名著,通过学生认知和理解经典作品,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丰富的内涵,通过对其进行品味和鉴赏,可以进一步增强其爱国主义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使学生有更加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地提升,同时也提升其审美趣味。

第二,更利于强化中职校德育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在德育過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研究精神,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学习,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德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例如,在针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小说红楼文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讲解和融入过程中更深刻的感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德育的相关内容,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同时也调动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德育方面也进一步增强。

3.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提供源泉和引导

在传统文化的融入过程中,可以使德育的相关内容更加鲜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实践韵味,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的案例以及文化认知,更有效地吸取其中的营养,使自我的思政素养以及文化品位能够进一步提升。例如,《大学》当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充分体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呈现的是家国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而此类内容在中职德育过程中都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素养和精神面貌的改进和完善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等等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此确保此类经典之作和德育工作实现紧密的结合,充分的融入,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价值。

4.进一步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加优化和协调人际关系

针对中职学生来说,具备应有的人际交往能力,把握好人际关系,也是核心素养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教育,在人际交往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有更大程度的改进。例如,在《弟子规》这部经典之作当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观点,而这样的观点也充分体现出孝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中职德育中融入这样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吸取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我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的中职德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两者融合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综合价值,对其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应用和巧妙的融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其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得以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涵《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作用》,《科学时代》2014年第2期。

[2] 刘燕晓《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中的意义的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3期。

[3] 吴丹《新时期中职德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研究》,《才智》2014年第14期。

[4] 黄海星《新时期中职德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考试周刊》 2013年A4期。

[5] 李春来《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中的意义》,《科教文汇》2011年第20期。

作者:李淑珍

第3篇: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特别是,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推陈出新,在此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未来祖国的希望所在,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将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渗透,这将作为本文探讨的关键。本文首先对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传统文化;策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民俗、宗教信仰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这是当前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发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受其所处年龄较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好奇心强,可塑性强等特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容易被优秀传统文化所感染、熏陶。因此,小学教育要加强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从细节上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其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洗礼,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外来文化逐步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对我国人民的影响逐渐加深。而小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较强,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小学教师只有对外来文化加以引导、识别、取其精华,才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逐步面临传承困难的问题,甚至被西方文化所淹没,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课堂中逐步渗透,将传统文化形成的正能量传递给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1]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作为历史发展较为久远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影响都较为深远,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知识底蕴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诸多国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在人文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韩国及不丹的国旗的设计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韩国国旗太极旗即受中国太极八卦图的影响;不丹人民也对中国的龙喜爱至极,认为龙属吉祥动物,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故而不丹国旗有龙的印记。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服饰与中国唐朝的汉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特别是二战后,日本大力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经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小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到历史中过去的某一时刻、某一事件其真正的内涵意义。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自身所蕴含的感情特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情怀理解的更为透彻。[4]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育信息化手段,把时代的特点、民俗风情、宗教习俗等传递给学生,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帮助学生更多的领悟到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方面要注重优质教材的筛选

小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要注重学校德育教育优质教材的筛选。在教材的选择方面,首先,学校要充分重视现有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质,不断完善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材形式融入课程,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5]

例如,在《师生》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表演欲强等特点,引导学生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老師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大赛,搜集文中名人的故事,通过对文中名人故事的讲述比赛,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领悟到尊重教师的内涵所在,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明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应感谢教师的教诲与培育。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学习的校园文化建设

小学生自从步入校园,学校即成为其当前阶段重要的场所,在此接受的文化氛围将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充分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4]学生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才能真正感悟到文化的精髓,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可多组织关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知识内涵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例如,通过对《师生》的学习,学生懂得尊重教师是其必备的良好品质。而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可借助教师节这一特定的节日,举办一次全校庆祝活动,加强尊重教师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在明白要尊重教师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尊重教师。同时,学校也可开展相应的文艺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文艺活动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三)要合理利用假期时间,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学校可以每年暑假组织“横跨中国”的夏令营活动,这不但能使学生领略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美景,更能使学生感悟到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例如:在洛阳白马寺的参观中,我们能够了解到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参考文献:

[1]冯燕珍.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新课程(小学). 2017(10)

[2]俞晓玲,赵雪芹. 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 课外语文. 2017(02)

[3]韩絮. 农村小学基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教学实践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

[4]祖苹. 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J]. 吉林教育. 2016(46)

[5]景凤玲. 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 吉林教育. 2016(48)

作者单位:

(广东省南雄市黎灿学校 512400)

作者:曾燕秀

第4篇:德育活动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在实施德育中,我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深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使之全面得到提高。

一、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每周一学校举行了统一的升国旗活动,从认识国旗、合唱国歌、介绍历史上的今天等活动中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天有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品行教育;每天都有“班主任寄语”,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彰;对检查的清洁卫生情况进行公布记载;经常以“安全”为主题的遵纪守法教育;以“关爱自我,文明交友”为主题的文明交往及自我保护教育;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教育;读书节的朗诵比赛;艺术节的唱歌比赛;每学期召开的一次家长会;每星期的让每个学生每周做一件好事;还举行为有困难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

二、充分利用德育环境,丰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我想可以组织学生到厂矿、农村、街道、民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经常开展“爱家乡,促环保”活动,组织环保义务宣传队。向社会倡导,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街道打扫卫生,去野炊,去春游,参加植树活动,让家乡美起来,亮起来。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种菜、梳头,并进行文艺慰问演出,有的还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表达自己的爱心。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净化学生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孩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灵。经常向学生讲述有关浏阳的历史人物和优秀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取民族的精华,了解本地的一些重大事件,参与家乡的建设,这样可以换来一个个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新形象。另外班级还可以成立一些特长爱好小组,如篮球、音乐等,这些活动的完善和积极推进,可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靠课堂来完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在各门课程中注意渗透德育、美育、心理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传授民间乐器、民间舞蹈,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厚的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德育教育多元素地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看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在快乐中明白道理,在自主中学会做人。所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养成学生行为习惯最好的主阵地,寓教于乐是实施德育最好的方法!

第5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

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实施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效手段。

3、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力措施。

德育的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的特点表现: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

逐渐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 再发展到有意识的感受美、表现美。

美感的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

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2、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美育实施的途径:

1、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丰富源泉。

2、日常生活是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

3、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有力手段。

4、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5、节日、娱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特殊渠道。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意义:

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主动性原则;

2、渗透性原则;

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教养结合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

1、生活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策略

2、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

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教学活动的类型

组织形式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多或单领域分: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参与形式分:体验性教学和表现性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评定的标准:

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游戏的特点: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游戏的意义:

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游戏按教育作用分: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角色游戏的指导:

1、丰富儿童的知识体验。

2、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儿童游戏。

3、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4、帮助儿童学会扮演和分配角色。

5、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适时教育。

6、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7、使儿童愉快地结束游戏。

结构游戏的指导:

1、丰富并加深儿童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吸引儿童积极参加游戏。

3、帮助儿童掌握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儿童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和爱护结构材料的良好习惯。

表演游戏的指导:

1、选择适合儿童表演的文艺作品。

2、教师要帮助儿童熟悉文艺作品。

3、吸引儿童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

4、鼓励儿童自然地、生动地表演。

5、重视在表演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

幼儿教师的角色:

1、促进发展的指导者。

2、心灵的工程师。

3、学习的支持者。

4、养护者。

5、教育的研究者。

6、中介者。

幼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心理

2、认知能力

3、情感

4、行为

观察能力的作用:

1、促进有效教学。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观察能力的特点:

1、迅速而准确。

2、细致而深入。

3、全面而客观。

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

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沟通能力的基本要素:

1、目光沟通。

2、动作沟通。

3、语言沟通。

4、面部表情沟通。

沟通技巧:

1、熟记儿童的名字。

2、选用适当的语言。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4、语调语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6、善于倾听。

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

1、提高语言素养。

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3、多参加集体活动。

沟通能力的作用:

1、有助于调动学前儿童全面参与的能力。

2、有助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

3、有利于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情况。

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3、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培养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1、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2、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

3、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作用:

1、有利于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性。

2、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效率。

3、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良好地行为习惯。

教历的内容(流程):

1、一般项目

2、课前计划

3、工程描述

4、课后反思(自我反思、合作反思、交流反思)

合作反思(课堂实践改进措施、专业学习掌握新技能)

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对话、协作、帮助

对话(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反思日记的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案例教学的环节: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总结

幼师基本的职业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幼师成长的操作路径:教历研究、同伴互助、反思日记、案例教学

家庭教育的作用:

1、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2、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3、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4、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个别进行、集体进行

个别方式: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

集体方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家长座谈会、网站与短信

幼儿园与社会合作的意义:

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

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

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1、设置专门的社区学前教育基地。

2、成立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

3、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要求的提高。

2、生活制度的变化。

3、师生关系的不同。

4、生活环境的变更。

5、教育内容的加深。

6、教学方法的改变。

幼小衔接的意义: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幼小衔接的原则: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幼小衔接的内容: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培养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品质,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幼小衔接的途径:

1、日常生活。

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3、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各国的幼小衔接可以归纳为:

1、小学向幼儿园靠近。

2、幼儿园向小学靠近。

3、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衔接的做法:

1、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

2、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联系起来。

3、为学前儿童规定统一的教育方案和要求。

4、小学低年级教师与幼儿园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

5、提前一至二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6、加强科学实验研究工作。

国外幼小衔接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的共同特点:

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学前儿童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

2、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

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使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都了解衔接阶段儿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第6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反映并承载新课程理念及其目标最直接最集中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高中学校德育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线”,即“基础线”、“发展线”、“定向线”。“基础线”主旨为体现基本道德原则的做人教育,如进行诚信、尊重、责任、关心、公德、公正等具有核心价值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发展线”主旨是充实现代德育内容,促进学生德性的现代化,如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竞争与合作、民主和法制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定向线”主旨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信仰和政治方向。“基础线”的目标是“做人”,“发展线”的目标是做“现代人”,“定向线”的目标是“做有信仰的中国人”。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基础线”是学校德育的根基,“发展线”是德育的特色,“定向线”是德育的灵魂。可以说,现代的德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国家特别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领域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除上述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创设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平台,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达到多少的德育效果呢?我校近年来加大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力度,产出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本文拟从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发展状况探讨其带来的德育意义。

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性使得德育的目标更为现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具有校本性的特征。首先,它强调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掘,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立足点是学校的特色或学校所在的社区特色。第三,它强调对区域资源的教育开发,而开发的落脚点就是区域教育资源的校本化。

可见,校本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有利于针对本校的具体问题,防止大而空的德育目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展思考、进行研究、发现根源、采取措施,对德育的“基础线”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而真正内化了思想教育。

二、 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使得德育教育的渠道得以贯通。

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设计可以综合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各种技能和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我们常常认为在某些课程中实施德育教育很牵强,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它打通了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任督”二脉,让两者顺滑地贯通。

三、 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性使得德育获取实践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操作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操作、学会动手。普通的德育途径是说教式、口号式、形式型,主要的弊端就在于缺乏实践的土壤。“人同世界的关系始终是以同其他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个人同他周围世界的关系越丰富,他的内心世界越丰富,他的生命表现就越复杂和多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性使得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更为突出,怎样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怎样在小组中进行有效活动,怎样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都成为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社会维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支撑点,渗透在学生与他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具体体现为学生的合作、共处、关爱、尊重等品质和能力的养成。

四、 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使得德育过程不断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是生成性的,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参与活动本身,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目标。德育的构建要基于关爱和尊重,教师应尽量避免草率地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别人并影响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说道:“价值观特别是宽容思想不能作为狭义的教学内容加以对待:如果想把事先确定的、不易被人接受的价值观强加于人,那么这种想法最终会使它们遭到否定,因为只有被个人自由选择的价值观才有实际意义。因此,学校至多能为一些日常的宽容实践提供方便,具体办法是帮助学生考虑他人的观点,以及诸如鼓励就一些道德难题或需要做出伦理选择的情况展开讨论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最真实、最直观地观察到学生的德育状况,并根据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即“基础线”——“发展线”——“定向线”的发展路线。

五、 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境性使得德育获得教育的真实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看作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可见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做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在合作的实践中得以养成并提高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着事物发生的真实情境,在合作过程中当然还会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小组分工时挑三拣四; 合作时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出现困难时相互指责、埋怨、推诿;;讨论时只关心自己的发言,不聆听别人的发言等等。这些都表明学生还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大空间拓展了学生交流、合作的领域和程度,而真实场景中的交往活动,会使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科研性使得德育获得不断提升的理论依托。

有学者提出:“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就在于通过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研究提出新的教育思想、观点,构建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寻找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而科研工作不仅仅靠教师的辛苦工作,更可以借综合实践活动之力,向学生主体找方法、要途径,通过指导学生的研究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从而更加高屋建瓴地构建理论体系,这也必然促进德育工作的不断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想扎实有效的开展,就必须要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我相信,只要胸怀大志,日积月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而且一定能够形成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都有启发价值的成果,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创造生动活泼的德育局面。

第7篇:浅析《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弟子规》又发挥其新的作用。《弟子规》具有丰富的德育思想,在分析《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同时,谈谈笃行《弟子规》对和谐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家庭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及融入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弟子规》;德育思想;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77-02

引言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是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经典著作。其内容由《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字义编纂而成,具体列举了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人们学习圣贤规范的最佳读物之一。

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文中,“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弟子规》无疑是最值得弘扬的经典书目之一。《弟子规》不但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美德,而且还把“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思想。

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做人、做事态度,帮助大学生成就幸福快乐的人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弟子规》虽成书于封建社会,有些思想不适合现代社会了,但其中的大多数德育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笃行《弟子规》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一、《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分析

《弟子规》德行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弟子规》的德育思想也从“孝道”与家庭的和谐,“君子”人格的养成,如何待人接物,怎样求学致思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来详细阐述其德育思想。

1.“孝悌之道”与家庭和谐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孝悌之道”则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弟子规》“入则孝”部分详细阐述了怎样孝顺父母,在“出则悌”部分,也强调了友爱兄弟姐妹的重要性。对父母的“孝”,表现在我们对父母的恭敬心,以及我们如何让父母对我们放心两方面。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与父母的教诲,要“须敬听”、“须顺承”,父母生病时,要做到“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生活中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格要求自己,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当然,“悌”也是“孝”的一种体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父母也会因此感到欣慰。所以,“孝悌之道”的弘扬对构建和谐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修缮“君子”人格

《弟子规》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君子人格。完美的人格对个人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强调要“谨而信”,要“泛爱众”,要“能亲仁”,把德育与“君子”人格的形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中华民族传统德育思想历来重视完美人格的追求,成为“君子”和“圣人”是人生最高的追求。孔夫子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文采与品德的协调发展,行为与心灵的和谐美。《弟子规》要求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和谐,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弟子规》主张向仁者学习,“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些要求,无疑对“君子”人格的养成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3.待人接物

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出门在外,我们也要学会待人接物,不失礼节。其一,待人随和,能忍耐。“财物轻,怨何生”,利益的纠纷往往是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如果彼此都把财物看轻一些,“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同时,“言语忍,忿自泯”,如果能够做到“慎言”,不乱讲话,也能够忍让,多替对方着想,大家就不会不开心。其二,恭谦有礼。《弟子规》强调在长辈面前要表现的恭谦有礼,遇到同辈的人,也要“兄道友,弟道恭”,相互帮助,相互爱护,恭谦有礼。其三,讲诚信。所谓“人无信不立”,出门在外,如果不讲信用,谎话连篇,大家都不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弟子规》强调“凡出言,信为先”,要做到“惟其是,勿佞巧”,实事求是。

4.求学致思

《弟子规》在最后一篇中,教育我们要怎样求学致思。第一,《弟子规》强调读书“非圣书,屏勿视”,一定要读好书,读经典,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德行。第二,读书要专心。《弟子规》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意思是说,我们读书,一定要心、眼、口都到,全神贯注地读书。第三,“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知识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要有探索精神,反思精神,有不懂的地方,做到“亲仁”,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就能“德日进,过日少”,真正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第四,强调“知行合一”。如果一个人只会做事,又不肯读书,可能就会走上“任己见,昧理真”的路子,固执己见。如果一个人所学的不力行,一味读死书,就会“长浮华”,容易养成华而不实的习性,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二、笃行《弟子规》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分析《弟子规》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完成于几百年前,但是《弟子规》的德行教育思想依然有其价值。笃行《弟子规》,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笃行“孝悌之道”与个人成长

《弟子规》突出强调的孝悌二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将孝悌作为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大学生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应该笃行“孝悌之道”,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外出求学后,家庭出现空巢现象,父母很孤单。我们可能难以做到“晨则省,昏则定”,但也要经常向父母汇报我们的情况,关心他们,经常“报喜不报忧”,让父母放心。有兄弟姐妹的大学生,也要做到“兄道友,弟道恭”,这样父母也会感觉到欣慰。当然,家庭的和谐又会反作用于大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求知,健康成长。

2.笃行《弟子规》与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品德教育。就大学生的发展来说,优良的品德可以说是决定其个人修养和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弟子规》要求人要“谨而信”,要“泛爱众”,要“能亲仁”,把德育与品德塑造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修缮自己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如果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行为严谨,为人诚信,重视道德品质的提高,那么,大学生也能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

3.笃行《弟子规》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从出生之日起,人就通过人际交往的各种活动建立关系,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当然,大学生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弟子规》要求“泛爱众”。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做到“冠必正,纽必结”等等,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另一方面要把“泛爱众”之心转化成生活中的细节,不揭人短,不道人私,学会赞美别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加人,先问己”,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多为别人考虑。如果大学生能做到这些,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4.笃行《弟子规》与大学生融入社会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有68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企业却抱怨没有合适的人才。原因有许多方面:如高校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就业指导不力等,但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大学生就业期望高,就业观念陈旧,自身缺乏实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弟子规》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强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主观方面找原因。笃行《弟子规》,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从自身条件和实际环境出发进行择业。同时,强调“知行合一”的大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养成“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的良好习惯,对“德优”、“好学”、“勤奋”的大学生,企业和单位是非常愿意招纳的。因此,力行《弟子规》对大学生融入社会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结语

本文探讨《弟子规》,目的是真正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弟子规》的推广方法很多:如诵读《弟子规》,开展学习辩论会,朗诵《弟子规》比赛,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播放感恩类歌曲辅助推广,办“学《弟子规》,做文明人”的板报评比活动等等。借鉴这些好方法的同时,《弟子规》要真正发挥作用,大学生必须做好三点:第一,诵读《弟子规》;第二,笃行《弟子规》,把《弟子规》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每天休息前反省这一天的言行举止,观照《弟子规》进行改正。只有把这三点结合起来,落到实处,《弟子规》才能真正发挥其德育价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综上所述,《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大学生力行《弟子规》,对自身、家庭、人际关系、乃至融入社会都有积极影响。当然,《弟子规》的思想也有一定局限性,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发挥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党瑞清,赵晓明.浅谈《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0,(21).

[2]张慧玲.《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2009,36(3):128.

[3]龙霞,黄辉,张春.由《弟子规》看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J].读与写杂志,2011,8(6):60.

[4]张贵梅,谭英,李庆风.《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1,(4).

[5]田启燕.《弟子规》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0,(14):152.

[6]吴珊珊《弟子规》.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才智,2010,(32).

第8篇: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今天市局组织全市六县一区领导来我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观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理应走在社会的前面,起示范、引领、幅射作用。

2.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体现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更重要的一面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中介,理应受到重视。和以往相比,以前我们重视了科学文化,现在注重德育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3.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句说的好: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还的一句话: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为社会造就合格公民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新的教育方针不是有两句话: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狭义的讲就是让所有家长满意。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视物质、人文环境文化,轻视精神文化,如果把精神文化仅仅局限于教学理念、三风、校训等方面,这是狭义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更重要方面应该是继承的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2.重视传统文化,轻视现代意识。如我校教风中的“敏行”采自“敏于行而纳于言”,“兼爱”采自墨家理论,意泛爱众,博爱。校风“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总结为理性知识。精神文化中缺少了民主、公平、平等、和谐等现代意识。多采自传统容易受:师说中的教师身份界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思想影响。

第9篇:企业文化的意义

**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倒是非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历史总结不可。“文化”在战争中具有摧枯拉朽之功能。《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食局尽,汉军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中了刘邦的谋士之计。,多声鹤泪兵败如山倒,抗战时期,日寇以强大的攻势掠我中华,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数以万计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小米加步枪终于击败武装到牙齿的顽敌。作为民族文化的雷锋精神培育了新中国几代新人。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公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们编造借口、推委责任、鱼目混珠而不知所措。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又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企业文化相对于管理制度而言,它属于非制度管理内容,它对员工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与制度相比它并不具有强制性的作用力,它的效果侧重“柔”而不是“刚”。

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期效果而言,通过文化的作用,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因此从长期来说它对企业有水滴石穿的作用。

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像水对鱼的影响一样。平常在生活中水无处不在,当你经常用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多么重要,但一旦离开了水你就无法生存。在企业中,只要有一个团队,就一定有一种文化,但如果你没有留意,可能就感受不到。但一旦一个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就会失去凝聚力,企业将无法生存。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牵引作用非常大,通过精神的引导,员工形成对企业较强的凝聚力, 这种文化形成的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作用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正如俗话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优秀的文化能使企业长期繁荣,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最终逃脱不了短命的下场。我认为真正的团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三是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或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契约

上一篇: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下一篇:秘书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