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9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以先进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文明为后盾。大学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浓郁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高校师生的精神境界,增强高校校园的人文气息。大学校园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与校园精神风貌。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是指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2]它包括校区校舍、校 园绿化、教学设施、校旗校徽等方面。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学校的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2)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3]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的校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传统文化、人文气息、科研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它是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精神风貌与文化生活的综合体现,也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所在。
2、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导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具有误导作用,使其迷失自我。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使其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2)凝聚激励功能。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越浓厚,其凝聚力就越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其文化主体产生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班级成员为了完成活动,需要相互合作与协调,从而增加了彼此间的信赖感与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全体师生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对其文化主体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号召力,从而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发进取。
(3)社会辐射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同社会文化处于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之中。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接触的文化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走入社会后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思考行为方式,而大学生又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为观念、性格意志必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延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校园文化在具有普通高校
校园文化共性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性。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为原则,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学校设有“阿里郎”社团、“不死鸟”社团、记者协会、天文协会等130多个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的社团活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大大地丰富了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学校不断创办出双语主持人大赛、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新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特色。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受到物质条件、人文理念、管理思想等方面的限制,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足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表现。它直接表现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的学习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十五”以来,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使延大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学条件的利用也有了新的进步。新校区的扩建、校园网的建设、体育场、民俗博物馆等的建造都体现了学校在校园物质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正常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建设依旧呈现落后的特点。学校实验设备的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陈旧、图书馆的规模不够、校园规划不合理、校舍条件较差、学生文体活动设施的不完备等等都影响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严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延大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编印了《延边大学学生手册》、《延边大学学则》、《共青团延边大学委员会文件汇编》,涉及思想政治、日常管理、基础文明、学习规范、奖励处罚、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内容,为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是,这些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就不得而知了。学校的潜规则、学生之间的不公
平竞争都是对制度文化的一种漠视。就以期末考试为例,虽然学校特别将考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出台了《延边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及《延边大学考试纪律》等,但每年作弊的学生依然盛行其道,监考教师甚至也只是默认的态度,只不过象征性的每年会处罚几名学生,以儆效尤。制度文化流于形式令人心寒。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深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03年我们面对“办一个什么样的延边大学,怎样办好延边大学”的历史性思考,凝练了“求真、至善、融合”校训。新校训的诞生意味着延边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上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指导意义,是我校未来发展之路的灯塔。
求真,要求延大人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然而目前延大的学术研究氛围并不浓厚,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及真理的追逐缺少热情。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是文娱活动多,科技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只是冰山一角。而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够,以至于无法给予学生更深入更高层次的教导。
至善,要求教师应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应该修身立德,塑造人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对我们师生的起码要求。然而延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以文娱活动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使得精神方面有所缺失。融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各民族师生之间的融合。
三、建设具有延边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延边大学金炳民校长曾说道:“延边大学是处在特殊人文、地缘环境与历史渊源中的地方综合性民族特色大学,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融汇、创新多元文化是其必然的使命。延边大学办学60年,生命力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党的民族政策,一个是独特的文化构成。她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履行了自己神圣的使命。”[4]延边大学要想实现边缘的崛起,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得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坚持“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发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造福人类;多元共存、融汇创新”的精神,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设具有延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我认为今后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朝鲜族特色的高校,是培养朝鲜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朝鲜族理
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朝鲜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延边大学地处中国朝鲜族自治地区——延边州。我国朝鲜族总数有19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其中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有82万,可以说这里是朝鲜族最大的聚集地,也是朝鲜族传统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民族地区的发展,文化是根基,没有民族文化,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民族文化的繁衍和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使命。
朝鲜族民族文化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应该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之所在。因此应该将朝鲜族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使延边大学的全体师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感受朝鲜族文化、切实地学习朝鲜族文化,从而深刻地理解朝鲜族文化,并成为继承与弘扬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民族特色社团,举办民族艺术节,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校性的文化活动来浓厚校园朝鲜族文化氛围,突出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
正在建设中的延边大学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将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民俗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内部空间设计包括民俗布展空间、文物仓库、资料室、影像展示厅等。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布展、研究、教育、体验为一体的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朝鲜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和活跃朝鲜族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注重多元文化共存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因此其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性。朝鲜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支流文化。它在追求自身独立发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应该与主流文化维持一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如果一个民族只注意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往往只能感受到本乡本土本民族的文化,而难以意识到整个大中华所包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钜阵的存在。因此延边大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突出朝鲜族文化,同时也应该坚持多元文化的共存。正如金校长所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唱一首歌不行,多元文化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生命力、闪光点,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结合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延伸出新的文化”。
延边大学应该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融合”的校训,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师生和谐团结,共教共学,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构建多元文化做出应有的独特贡献。延大人应该时刻以民族团结为荣耀,不断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延边大学多汉族和朝鲜族师生,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民族师生。民族的差异导致了风
俗习惯、穿着饮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有时会导致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时就需要构建一种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彼此之间的宽容与理解,并不断地从对方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3、注重校园文化创新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胡锦涛书记也曾说过:“民族要兴旺发达不能没有创新思维。”这些话高度概括了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校园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校园文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多层结构的有机整体,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灵魂,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学活动与物质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与载体。
当今社会需要高校为其输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校园文化为其坚实后盾,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活跃的社团文化、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课程设置甚至是别致的校园景致设置都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模式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减弱已成为事实, 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众参与到应对环境恶化的行动中。据报道[1], 在过去的100年中, 由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0.3℃—0.6℃;并预测, 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全球变暖的后果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在此背景下, 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实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 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挑战, 并已积极地作出回应, 在危机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温家宝总理向世界作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 这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低碳时代。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应率先垂范, 领风气之先。当下兴起的低碳之风无疑给正在进行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建设新型高校低碳校园毫无疑问将是未来高校校园建设的方向。
2. 低碳校园的概念
低碳技术的研发与高校本身的科研使命, 决定了创建高校低碳校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低碳校园就是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是低碳环保的, 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低碳环保的,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 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
3. 目前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相比[3], 我国许多大学低碳校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 能源缺乏多样化和转化效率低
我国高校校园能源主要依赖于电能, 而我国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产生, 在能源消费中, 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煤炭消费比重大,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自然就高, 而且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 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致使我国校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其次,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碳校园的发展, 我国的能源平均利用效率大约为35%, 比发达国家效率大约低10个百分点[4]。
3.2 技术水平低和观念落后
碳生产率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受资金限制和其他传统因素的影响, 当前我国相当多的高校校园仍存在高能耗、高浪费、低效率的问题, 要彻底淘汰那些落后的设备和改变落后的观念, 必须以提高低碳技术生产水平和加强低碳宣传为前提。虽然近几年, 我国从上到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 但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 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其次, 由于缺乏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 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研究资金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最后, 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低碳观念还有待加强。因此, 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我国高校校园低碳转型的建设道路非常迫切。
4. 对策及解决措施
4.1 加强舆论导向
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舆论阵地, 宣传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与发展趋势, 强调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倡议书、开展以建设低碳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师生员工要懂得低碳环保是一种修养, 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更是做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引导师生员工逐步形成“人人讲低碳、事事讲低碳、时时讲低碳、处处讲低碳”的良好风尚, 并贯穿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4.2 降低能源需求和节约能源
低碳和零碳能源供应是昂贵的, 有较大的实现难度。因此, 使用简单、无成本的措施减少能耗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 比如在不需要的时候及时关灯和关电脑;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少用纸巾, 少坐电梯等;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多利用网络资源, 等等。另外, 学校和建筑设计部门需消除能源损耗, 确保校园里任何使用能源的东西都是尽可能低能耗、高能效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5], 每节约1度电, 就相当于节约0.4Kg煤的能耗和4L净水, 同时还可减排1Kg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 减排0.2Kg;少开1天车, 减排8.17Kg;用手洗代替1次洗衣机洗衣, 减排0.3Kg;少买1件衣服能减排6.4Kg;少生产1000个塑料袋, 减排0.1Kg, 点滴节约, 积少成多。
4.3 能源消耗的脱碳化
对于低碳校园的建设, 能源供应脱碳化是一个重要方法。要实现零碳的目标, 仅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有限的。研究显示, 按照目前的建筑节能规定, 最多能实现减碳目标的20%至40%。因此, 使用排碳量最低的设备来满足能源需求就很重要。另外, 等量的能耗, 电的碳排放量要高于燃料, 但电能通常是唯一合适的能源, 比如照明和信息通讯技术。因此, 校园内应尽量利用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如利用地热代替煤或天然气锅炉烧水, 采用太阳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等, 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一举两得的效果。
4.4 碳中和
碳中和也叫碳补偿, 是指中和碳量的释放, 通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补偿措施来达到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 仅仅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是无法完全消除碳排放的, 因此, 需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实现碳中和。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补偿碳排放是一种有效途径, 保护校园内的绿色环境, 科学合理地引进不同植物种类,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4.5 校园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社会信息交流的平台, 将二氧化碳减排的信息和技术共享。这样可以在高校的带动下, 提升居民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总体认识, 并从行动上对居民给予指导, 以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5], 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m2建筑的水、电、冷等能源的楼宇计量工程, 建立了节能监管平台, 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 对课室空调、照明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 节能达30%以上, 并将该成果在国内外4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 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 构建绿色社会, 树立低碳行政理念, 提升政府职能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地位。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支持与校园/社会技术合作等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此外, 政府还要建立环境管理的新模式, 坚持以“防”为主和广泛参与的原则,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各项制度体系, 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1) 制定并完善高校/社会节能减排互惠互利体系。 (2) 健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法律层面规范校园和社会方式的转变。 (3) 建立监控机制和绿色考评体系。
5. 结语
虽然我国的低碳校园的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 不断探索低碳校园生活方式, 我国高校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情的低碳校园之路,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表率作用, 为我国的低碳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 2005, (11) :79-87.
[2]王岩, 李武.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2 (3) :27-33.
[3]赵晶.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2) :106-110.
[4]罗文琦, 熊艳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 2010, (3) :161-162.
由于地域条件、经济条件等差异的存在,笔者认为当前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教职工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如此,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天宽地广。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如今,放眼农村小学校园,楼房林立、场地宽敞、绿树成荫,昔日破旧的平房校舍大多已换上一座座崭新的楼房,然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学校往往只重视教书,忽视环境、文化育人功能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教师和个别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普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学校对社会文化缺乏积极有效的反馈、筛选和引导;学校组织文体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师生在校园文化中的积极性和潜能未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开发;教师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缺乏文化风格,发挥不了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加强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农村小学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同时,要始终坚持高品位、深层次、求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建设要民主决策。校长应和全校师生一起,挖掘学校的文化历史内涵,在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既把握当下,又面向未来,在探索中建构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
2.校园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新建或扩建校舍应着重考虑校园合理布局,力求做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离。校园附设的建筑物比如校门、升旗台、花坛等,要从审美学的角度来设计,并尽可能建成校园文化的载体。
3.校园文化建设要健全管理制度。校园制度文化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师生员工活动的准则,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制定教师、学生管理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生活等规章制度。
4.校园文化建设要美化环境。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虽然较差,但再差的条件,收拾干净了,都能给人美的享受。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是农村学校能够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做到的。学校要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栽花种草,做到校有校树,班有班花,让校园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翠。
5.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我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因素,使校园文化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比如在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中,首先营造出较为浓厚的以数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所学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科中及时进行文化的熏陶。
6.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好三个“基本单位”。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抓好重点部分的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校园。首先要抓好办公室的文化建设,为在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班级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要抓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由班级文化体现出来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基本单位之一。第三是要抓好教室、寝室文化建设。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体现出班级特色的核心文化并具有一定的美感。许多教室虽然是条件简陋、门窗陈旧,但是经过班主任老师的精心设计,加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就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走进教室,有一种美的享受。
7.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校园文化。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质,只要善于挖掘,就可以打造自己的亮点。如易门县曾所小学精心打造的文化长廊就突出了特色,在思想理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和审美情趣方面达到了和谐统一。图文并茂的墙壁语言从不同侧面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在第一时间传递了整个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广大师生乐于品味、乐于感悟;小小的文化长廊,凝聚了孩子们的智慧,寄托着老师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励志故事,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仿佛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故事世界,为学校的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们在操场周围建成了200多米长的校园板报,把板报分为40小块,划分到年级、分到班,两个星期更新一次,每期内容分年级段、分块,体现年级特点;各年级各班黑板报每两周考核评比一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履职考核;各班板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找资料,自己画画,自己书写;每班所有学生必须轮流出板报,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得到锻炼。
8.校园文化建设要树立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树立全员共识的价值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可能“组织起队伍、形成为风气、沉积为传统”,然后体现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因此,树立校园文化精神,着手要实、立意要高,切忌抽象、模糊的价值导向。要注意发现、培养师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学校领导要从自我做起,严于律己,作风严谨,团结务实,重视培养师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培养学校的争先意识、教师的敬业意识、学生的文明意识。学校在组织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挖掘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活动和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创造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通过学校正确的导向,把学生浅层次文化引向高品位,沉淀为校园精神,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
9.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拓展展室的功能。展室是一个学校最敞亮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可以欣赏无尽的风景。“我学习,我快乐。我努力,我成功”是小学孩子们成长的誓言。展室内的师生书画板块充分展示师生的艺术素养,孩子们用手中的笔书写成长的快乐,用绚丽的色彩绘出七彩之梦。“翰墨书香,书写自然”展现了学生规范的钢笔字、毛笔字,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祖国规范汉字的美。“我手写我心”“七彩生活”是展示学生的手抄报和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了学生的版面设计水平、绘画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书香童年”展示了学生的读书收获。这些故事源于孩子们在阅读时的点滴感受。作为老师也真心地希望他们有一个充满书香的童年。通过激励的话语、赏心悦目的绘画和优美的文学作品,共同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在欣赏文化墙的同时也能受到一次生动的情感教育!
肖惠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9)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对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出几点建议:提高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认真进行总体规划,落实制度保障;各部门互相配合,努力形成合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对新员工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学习;宣传;制度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最高目标。多年来,各企业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毋庸置疑,当前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部分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与认识有一定差距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单纯依靠经济杠杆和行政命令的倾向较为严重,把各项指标都与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对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等有所忽视。二是部分员工认识不够,一些员工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还有的员工将企业文化建设比作社会范围的道德规范;一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等等认识有较大的偏差。三是部分员工参与不够。
2、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生根还存在相当困难
企业在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系统性的宣传手段。企业文化宣传是一门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少企业虽然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但在如何使企业文化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上、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存在表层化、简单化、形式化的现象,片面追求语言表象、活动形态和外在标识应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不够。不少单位和部门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主管部门的事情,只关注硬性的生产经营指标,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柔性管理。企业文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被束之高阁的厚厚手册,更别提在员工中产生共鸣,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了。
同时,不良文化的存在,对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最终落地带来影响。不良文化多数是企业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一些文化现象,既存在于经营管理中,也存在于企业员工日常的言行中。如市场观念差,重生产,轻开发;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创新观念,跟不上市场需求;缺乏效益观念,开展工作不重实效,讲究表象热闹,形式主义、运动式的工作思路在很多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长期存在;员工晋升、工资分配机制不健全,考核不科学;机构重叠、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普遍存在;“大企业病”十分突出;福利观念浓,变革意识差; 管理制度缺乏刚性,执行不到位;管理粗放,缺乏精打细算的作风;处事习惯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上面催一催、下面动一劝;推崇关系至上。对企业而言,这些不良文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同时阻塞管理和工作的流程,影响决策的执行,消蚀企业创新力,使管理制度落空,加大企业的运行成本,涣散人心,消磨员工的激情和斗志.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吻合不够
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要服务和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其他系统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纽带。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实践来进行,从战略目标、发展方针、管理模式、队伍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服务。但是,一些企业在战略制订、实施方面存在一些
问题:对战略片面理解,以口号或者目标代替战略; 战略仅仅停留在口头或少数人的认识上,不能形成各级管理者的行动; 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战略要求不匹配,缺乏变革创新的氛围和条件; 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分析粗放,缺乏科学量化的分析支持; 企业战略计划流于书面形式,缺乏明确的可执行的战略目标 ; 企业战略计划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
4、企业文化资源整合提炼不够系统、及时
一些重大活动或事件,对其中体现企业精神和形象的内容往往缺乏及时总结。在宣传过程中,也是就事论事,很少有意识地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角度去挖掘、去宣传。
5、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相应的学习培训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企业高层开始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切实提高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企业领导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同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
2、认真进行总体规划,落实制度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要充分研究企业历史、行业、现状,分析目前企业员工的结构和行为模式,确定目前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时间方面,制定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以及分阶段实施的计划;制度方面,着眼于各部门协同和全体员工的努力,规定相应岗位职责,并制定奖惩措施,以制度保证落实;广度方面,专门培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涵盖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通过员工的行为展现企业风采,体现文化建设成果;深度方面,研究如何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长期坚持不懈的准备;针对性方面,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3、各部门互相配合,努力形成合力
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努力。
4、深入进行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对新员工的教育
要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干劲,长抓不懈,让教育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要结合CI宣传,对内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企业凝聚力,对外使企业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其次要突出企业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员工个人的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直接对产品质量构成影响,而且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体现。通过一线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一流的工作表现,体现企业文化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
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技术推动了网络社会道德的进步.由于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道德建设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及时研究对策,防患于未然,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作 者:彭权群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广东,湛江,524048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分类号:B82-052关键词:网络 网络道德建设 对策
[发布日期: 2014-05-27 ]
本文已被浏览过 6789 次
雨花台区司法局 张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愿望,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大计。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基层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的成败.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一、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法治是一个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要素, 基层法治系统正常运转首先依赖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健全、完替。目前, 在基层法治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 诸多要素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这些要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顺利进行①。
(一)立法方面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 立法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法的贯彻、执行、遵守、适用、关系到法的实现和实效, 直接影响到法治的进程。由于立法观念陈旧, 程序、体制不科学, 技术落后, 以及对立法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基层立法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1、一些基层关系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造成法律盲区的出现。如目前我国基层集体经济中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有利于促进基层的经济发展,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导致其发展缓慢。
2、一些法律、法规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基层的客观实际情况, 造成这些法律、法规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我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可是在基层索要彩礼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一来, 一但发生这方面的纠纷, 如按法律规定办事, 就可能造成农民对法律的不满, 甚至对抗法律的执行。如按村规民俗办事, 则又会损害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这就造成这些法律、法规在执行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3、一些调整基层事务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在减轻基层负担的一些法律、法规中规定, 解决基层负担的问题由行政机关解决。而实际上, 行政机关本身就是负担的制造者和实施者, 减少基层负担就是要减少他们的财政收入, 除非良心发现, 否则很难想象这些机关及其领导能真正依法办事,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维护基层利益。
4、基层仍然存在大量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村规民俗。一些村规民俗规定: 女子出嫁后, 土地承包权将被没收, 同村同姓不得结婚等。这些村规民俗的存在严重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破坏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权威, 导致广大村民厌法、避法, 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进程。
(二)司法、执法方面
司法、执法是法治的关键, 没有严格的司法、执法, 法律规定就是一纸空文, 法治就不能实现。在基层, 司法、执法也存在种种问题。
1、地方党委和政府干预司法、执法现象突出。地方司法机关对地方党、政府和人大客观依附性导致司法权的地方化。特别是司法机关的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党委和政府, 行政化趋势严重, 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 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往往因此挺不起腰杆, 造成地方党委政府经常干预司法。在行政执法上, 由于过分强调党委绝对领导和行政上的绝对服从, 也导致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领导经常以言代法, 以权代法, 以党代法, 干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 是对法治的践踏。
2、司法执法问题严重。由于司法执法体制不科学、不合理, 司法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等致使司法执法问题严重。司法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突出, 滥用职权, 违法乱纪、侵犯人权现象层出不穷, 贪赃枉法、拘私枉法、权钱交易屡见不鲜, 地方保护主义也比较严重且时有发生。
(三)守法方面
立法的目的是守法, 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 那将失去立法的目的, 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在基层, 农民不守法比较普遍②, 主要表为:
1、基层群众缺乏法治观念。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以及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宗法伦理以及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 基层群众普遍缺乏民主法治观念, 没有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 义务观念极强, 权利思想十分淡薄, 他们提倡重义轻利、安分守己、谦恭忍让、与民不争, 要求个人绝对服从整体、国家, 蔑视个人权利和价值。他们特权等级思想极其浓厚, 缺乏平等和主体意识, 把自我作为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客体, 忽视自我主体身份, 在态度上回避法律.在行为上被动地听由法律支配, 不能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厌诉意识极其浓厚。他们没有抵抗恶法意识, 没有法律至上观念, 个人权威往往高于法律, 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主要是依村规民俗而不是法律。他们对法律没有信任感、依赖感, 人身依附、权力依附明显, 祟拜权力, 敬权畏官, 清官意识以及官本位思想较浓.他们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或懂法、知法甚少, 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法律。
2、基层群众和干部。部分基层干部不守法现象突出。由于基层群众及基层干部自身素质偏低, 法律意识淡薄, 加上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 基层群众与基层领导干部不守法现象比较突出。近几年来, 在基层, 打架斗殴、盗窃、赌博、虐待老人、家庭暴力以及一些杀人、重伤、抢劫、强奸、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时常发生。一些基层干部非法干预基层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 侵犯农民财产权、人身权、自由权等权利,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基层群众集体上访, 甚至对抗政府和法律。
(四)其他方面
法律监督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内在要求。基层法律资源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 基层法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层法治建设的成败和基层的发展与稳定。从目前来看, 基层法律监督机构不健全、不完善, 监督人员比较匮乏,同时加上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一人多职, 工作压力大, 处理问题经常是力不从心等问题已经凸显。除了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外, 绝大多数地区的法律咨询机关、基层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都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
二、基层法治的对策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严重阻碍了基层法治进程, 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的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这些对策主要有:
(一)加快发展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化
从根本上来说, 基层法治中存在的问题都根源于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 推进基层法治必须要首先加快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商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必然使人们产生法治观念, 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所需要的主体法律意识和文化观念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有利于激发广大人们群众的政治热情, 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至上观念, 积极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加强对国家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权力失控甚至异化和滥用, 保障人民的权利及其行使, 从而推进现代法治形成。法治需要以特定类型的文化为其文化基础, 这种特定的文化就是理性文化。就实行法治的需要来说, 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政治市场观念、思想市场观念等理性文化要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这些文化要求成为根深叶茂的社会意识, 法治才能变为现实③。
加快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商品经济和现代文化就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推进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的体制改革, 为基层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 加大对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基层经济发展,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居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监督制度, 改进决策机制, 加强居委会的自治性, 实行居务公开, 推进依法治村。加大基层教育投资力度, 发展基层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居民思想, 提高居民素质, 增强居民民主法治意识等。
(二)健全、完善基层法律制度
基层法律制度是基层法治系统中的关键和核心, 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基层法治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 推进基层法治就必须健全、完善基层法律制度。这就需要立法机关和立法人员必须革新立法观念, 改进立法程序, 提高立法技术, 确保立法的科学性;要及时对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研究, 推进法律和法规的立、改、废, 保持法律的连续性、适应性;明确立法权限, 加强立法监督, 废除一切同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土法规、土政策和村规民俗④。
推进司法、执法改革, 确保司法、执法机关及其人员能依法办案, 依法办事, 做到司法公正,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司法、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 做到奖惩分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制约, 避免干预司法、执法, 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加强对司法、执法人员教育, 提高司法、执法人员素质, 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自觉抵制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加大对基层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维护社会安定, 为基层法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构, 增强监督人员素质, 规范监督行为, 使监督法律化、制度化, 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及时对违法乱纪行为提出批评, 进行曝光。建立、健全基层司法执法机关以及法律服务机关, 大力培养法律人才, 改善司法执法机关办公条件、设备, 增加办公经费等。
(三)培养、提升基层群众及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国立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指出,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高校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与教书育人实践熔铸的历史积淀。这种积淀的“文化”体现了大学特有的精神、理念、气质乃至人文价值取向。如清华大学建校一开始便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 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新风, 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办学风格和人文精神。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迄今据说有关“文化”的不同的定义已多达成百上千种, 但遗憾的是尚无公认精确的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从其内涵来分, 一般包含了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层面的文化。物质文化承载办学理念及精神价值,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是校园文化外在表现和内涵的直接体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制度文化彰显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特质, 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同校园物质文化一起, 是形成和发展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基础和保障;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实践载体, 精神文化体现的学校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等需要让全体师生认同形成共识, 并渗透到每个师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 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 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外实践充分表明, 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引导激励师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促使大学更好更快地出人才、出成果、出思想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高校校园文化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引领示范性。大学是传承知识和创造新知的基地, 也是信息汇聚、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场所, 更是人们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大学师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 使大学成为时代的晴雨表、方向标, 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引领超越和示范先导作用。二是传承创新性。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同时也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传承已知、探究未知是大学的使命。文化创新是大学创新的源泉, 文化决定了学校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也就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三是多元包容性。大学名师大家集中、青年才俊云集, 不同知识结构、文化修养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等决定了在大学校园内精神领域追求的多元与高雅。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办学历史、追求不同的风格与品味, 加上国际国内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使校园文化具有多元包容的特性。四是载体多样性。无论是教学及文化设施 (如教育楼、实验楼及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甚至是学校的附属设施乃至校外实验田、实验工场等) , 校园景观, 还是学校规章制度、校园媒介 (如校报、校刊、广播、网络、宣传橱窗) , 甚至师生社团等等, 都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表现载体和实践形式。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精彩纷呈、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认识不到位、建设不平衡, 定位不高、目标不明, 零打碎敲、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
1. 建设流于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平衡性突出, 不少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尚有差距, 对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认识不够到位,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高度, 自觉将中国梦当作共同的愿景和追求进行全面、系统、持久的部署和要求。分析原因, 不外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导致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等办学理念模糊;内在动力不足, 缺少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制度基础;认识上的偏差, 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盛行等等。正是由于思想认识出偏差, 一些大学丧失了独立性, 屈服于学生就业出路的压力, 臣服于社会生存的压力, 忽视了传统经典国学和美德教育, 弱化了人文关怀和心智疏导, 导致年轻一代缺乏心怀苍生、眷念家国、兼济天下、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和责任坚守。黑格尔说得好,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就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 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思想和灵魂,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诸如内容雷同、形式僵化、虎头蛇尾, 既没有吸引力, 又缺乏持久力的现象。
2. 工作定位不高。
一些大学没有站在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高度来统筹规范和设计校园文化建设。一所优秀的大学, 应当是传播知识的圣地、探求真理的殿堂、引领风尚的旗帜。学生可以在这里陶冶情操, 滋养学识, 成为栋梁;教师可以在这里研究学术, 探求真理, 实现梦想。但在具体实践中, 有不少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定位上没有整体把控, 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 在具体建设实践中没有突出精神塑造、品格砥砺和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目标要求与检验标尺来定位, 导致要么单打一、要么走形式, 甚至处于无专门组织力量、无固定经费来源的松散自发状态, 离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富有时代特征和大学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定位要求差距甚大。
3. 目标要求不明。
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实践载体, 但当前国内不少大学, 即使在一些知名的学府, 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也很少被提及。大学本应为我们的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对于这一神圣的使命, 好些大学却视而不见。青年学子渴望在校园里被一种高尚的精神、理念、气质、氛围———文化所启迪、所引导,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方向。但当这一切都消逝时, 就成为流行观念的俘虏, 在与众多同龄人残酷的社会竞争中, 逐渐迷失自我。如就业靠“拼爹”, 迫使寒门学子放弃奋斗的勇气和希望, 玩命混进体制内苟活而痛感青春的耗费;论文靠拼凑, 没有了深邃而独特的个人思想;在视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也盛行“靠关系”、“身份社会”、“求人之风”这些社会潜规则。如何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帮助年轻学子们将迷茫的信仰、迷失的精神重新找回来, 重新激发实现中国梦的家国情怀, 重塑象牙塔的宁静、庄重和神圣, 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严肃的课题。
4. 缺乏整体合力。
刘云山同志在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时指出, “品德修养是立身处世之基, 只有把人做好了, 才能真正走得远、成大业。”当下, 不少大学校园育人的整体氛围不浓且形不成合力, 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还是行为文化在具体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相互制肘、割裂甚至冲突的状况, 缺乏整体筹划和系统设计, 形不成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于一体, 体现生态文明和时代风尚的一个个独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更为值得忧虑的是反观我们所处的环境, 看到、听到、接触到的是一个个为金钱名利而奔波, 处处充满竞争意识、时时强调优胜劣汰的社会, 从而弱化了校园综合育人环境氛围的营造, 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功效。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方略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有其多种主客观原因, 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责任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体制、机制、载体和形式多层面、多维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围与攻坚。
1. 突出坚持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统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 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大力弘扬和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其次, 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为目标, 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在共同致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探究新知识, 将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有用文化。再次, 必须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 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关切, 自觉融入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潮中, 不断焕发校园文化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2. 积极拓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和途径。
大学课堂教学和科学实验中积极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内涵。鼓励倡导师生端庄大方的仪表风范、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健康向上的品行操守, 着力营造大学校园清新活泼的教风和浓厚刻苦的学风, 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和能力提升。利用和设计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愉悦健康的文体活动, 活跃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弘扬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现、总结、推介各类先进典型, 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 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 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技术与艺术、实用与文化、低碳与环保的和谐统一, 切实抓好大学校园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 让学校的每一片瓦、每一扇墙、每一棵树渗透着文化的元素, 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生态低碳、文化底蕴浓郁深厚的校园环境。建筑师沙里宁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 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要让人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滴中读懂大学的使命和抱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 真正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成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广大师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3. 努力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和个性。
每一所大学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 都要善于依托和利用名人、名山、名城等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 注重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养料, 使其深深打上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文化烙印。要着力体现校园文化的学科特色。不同的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 并形成其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品味。每所高校都要善于在总结自身办学特点、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中培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并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潮流, 赋予其鲜活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使之既富有现代气息, 又彰显自身特色。要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载体和平台。如通过寻找校园“最美”、崇尚“最美”、争做“最美”, 让“最美”之花盛放大学校园的角角落落, 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活力激扬、朝气澎湃、奋发向上、英雄辈出, 从而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激发梦想、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4. 切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高校党委要从事关培育合格建设人才的战略高度, 牢固确立“做实做深做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生产力”的理念, 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要借助自上而下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东风, 切实将校园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做到亲力亲为、立说立行。建立健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组织领导体系, 规范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日常考核和监督管理;大学党政各部门、所属各单位要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通力协作, 形成合力;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 精心设计和统筹规划, 科学描绘校园文化建设新美蓝图;要广泛宣传, 发动校内校外、全体师生群策群力, 积极汇聚文化建设的强大智慧和力量;要注重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要着眼长远, 立足长效, 综合施策, 稳步推进, 积小胜为大胜,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关键词:初中;校园足球;问题;对策
现阶段,足球已经正式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校园足球作为体育必修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初中校园足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配套教材缺乏以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因此,相关人员要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制订科学化的解决方案,促进初中校园足球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
一、初中校园足球出现的常见问题
1.初中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相对缺乏
从某种程度上讲,初中校园足球发展属于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化的保障体系,确保校园足球运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初中校园足球在保障体系方面相对缺乏,保障体系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小,难以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方面提供较大支持。此外,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与运动安全保护措施还不健全,在足球运动考核与评估方面没有真正形成科学化的保障体系。
2.初中校园足球在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受到限制
现阶段,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自身足球运动技能就过于薄弱,而且不能意识到将校园足球运动以及德智体进行有机结合,只是为了体育教学而教学。另一方面,初中校园足球的教学人员水平相对较低,因福利待遇限制,造成人数严重缺乏,经常会出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就上岗的现象。若不从根本上合理解决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师资力量问题,将会限制校园足球实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部分初中校园足球指导员人数都不能达到标准数量的一半,逐渐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初中校园足球教材不合理
目前,初中校园足球在训练教材上缺乏科学化,难以被大众所认可。通常情况下,学校学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比如踢球技术等,因此相关人员可以根据校园实际情况以及师资情况制定合理的足球教学教材,不仅要符合足球教学大纲要求,还应真正适合初中校园足球的教学,切实提高足球教学水平。
二、初中校园足球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改进初中校园足球的配套教材内容
在初中校园足球教材制定过程中,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训练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足球参与热情。现阶段,因没有专业化的初中校园足球教学配套教材,所以使足球教学没有规章制度可依,造成教学质量水平难以上升。在教材制定期间,必须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改革足球教学教材,促进初中校园足球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初中校园足球的宣传与文化建设
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属于激发学生足球参与兴趣的前提,学生的校园足球参与积极性以及自觉性会随着足球文化氛围的日益浓厚而逐渐上升。所以,学校应强化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建设,积极开展多样化足球运动活动,并有效改变课间操形式,加大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宣传力度,丰富学生对校园足球的认知途径,科学制定全面的校园足球宣传管理制度,进而制定出全面的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可行性。
3.提升初中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素质
为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应提升整个校园足球的教练员以及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强化与体育学院的联系。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相应的体育学院合理设置独立的足球教练专业,当分配实习的时候,将学员引入到试点院校,使学生可以积累教学经验,进而为之后的足球教学奠定基础。而另一方面,初中学校可以聘请经验相对丰富的教练员实施现场示范,不断提高学校足球教练员以及指导员的业务水平,使其熟练掌握专业化的足球教学理论知识,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奖罚体制机制以及培训机制,然后结合学生表现实施综合化考量。
总而言之,初中校园足球运动教学的积极开展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关系到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初中校园足球教学,可以通过改进初中校园足球的配套教材内容、加强初中校园足球的宣传与文化建设以及提升初中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素质水平等措施,推动初中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献南,安琪,伦智江.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现状、问题及方向[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06):41-46.
[2]殷岳.當前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92-94.
[3]王崇喜,陈治.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4):105-1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也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当中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建设新农村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有些乡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据调查,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
(二)养儿防老观念 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特性,人老后不能象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保障,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老后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及质量,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会养。
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大前提下,无疑是一个隐形的强大的社会地雷。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好这些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四)公共设施严重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的历史惯性,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免除农业税后,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最明显就是农村里垃圾问题,由于环保意识脆弱,村民对生活垃圾历来都是随处乱倒,而且为了能给河水冲走,大多倒往村庄里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河流中,一到枯水期,就能见到河边到处垃圾成堆,不说这些生活垃圾极大污染了水源,就是村容也与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格格不入的。
(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不搞千篇一律。
(二)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
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谷,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学17班
121011702
丛家丰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以优质稻米、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等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农村垃圾问题,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对于道路问题,要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
健全村委会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要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校园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11-11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11-02
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的思考06-26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11-12
理想中的中学校园文化09-10
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及其问题12-1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成果公报05-24
校园体育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论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