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底蕴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文化底蕴(精选10篇)

校园文化底蕴 篇1

地摊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就有了摆地摊的现象,可谓是历史悠久。在历史中,无论是更朝换代,文献中从未出现过杜绝摆地摊的记载。一个市井的繁华程度,大部分取决于摆摊的多少,这不仅繁华了城市,同时也活跃了经济,这种现象流传至今,可见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近两年,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大家也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这时,路边整齐划一的商店里出售的统一规格的产品,就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人们开始对“创意市集”这样的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借着“创意”、“时尚”、“潮流”等新鲜的外衣,平易近人的地摊文化即将以新的面貌重新兴起。1.在一条很多地摊的街上,有个小摊人气旺到看不到摊位了,而且一直持续到收摊为止,那就是一种文化推动,很快,类似的商品就会充斥这条街,甚至从地摊布满店铺,这种只有文化才具有的推动力,也可以靠地摊来实现,这就是地摊文化,因为她照顾到了需要她的客户群,并且创造了也培养了客户群。2.个性的,艺术的,超脱小摊概念的,分明是以营利为目的,却带给人流连忘返的感触的,肯定能算是地摊文化。关键在于摊主自己的艺术修养。

校园文化底蕴 篇2

筝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渊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 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 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

对筝的起源, 说法不一, 主要有以下三种见解:

第一种认为:筝渊源于瑟。唐赵磷《因话录》记述:“筝, 秦乐也, 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 自黄帝令素女鼓瑟, 帝悲不止, 破之, 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 兄弟争之, 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第二种认为: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古代秦国有个大将名叫蒙恬, 他南征北战, 声名遐迩。蒙恬不仅有军事才能, 还能通晓音乐, 制造了筝。关于蒙恬造筝之说, 古文献《风俗通》和《隋书.音乐志》中都有记载。

第三种认为:早期筝是五弦竹筝, 筑身瑟弦。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五弦, 筑身而瑟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 中记载:“筝, 鼓弦竹身乐也, 从竹, 争声。”认为筝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用竹击弦的乐器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持相同观点:“筝, 鼓弦筑声乐也, 从竹筝声。”后汉刘熙的《释名》中这样描述筝:“筝, 施弦高, 急, 筝筝然也。”认为筝因弦紧音高, 音响铮铮而得名。从历史材料看, 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 都是竹制, 都是五弦。

筝之起源,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目前还难以定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筝的古老。随着音乐史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音乐考古学的进展, 相信最终总会寻觅到古筝的源头。

二、古筝文化的地域性

古筝是古老的弹拨乐器, 两千多年来, 古筝的流传范围已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在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 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与各地民间音乐的融合, 逐渐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流派、曲目等。从地域上有南北两大派系之分, 从具体风格特征上则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之说。

一个流派承传在某一个地区, 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 经过孕育、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 由渐变、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地区的古筝流派, 正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特点。

河南筝, “奋逸响”, 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语言高亢粗犷, 明朗谐趣。当然, 这指的是一般风格。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和这一风格相当吻合的, 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 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 同时, 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 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 也很有效果, 在河南筝中, 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山东筝过去多用的是十五弦, 外边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 里边是八根子弦, 俗称“七老八少”。演奏时, 大指使用频风, 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书法审美观, 以其独特的行书风格, 为后世临摹提供了另一种别具一格的范本, 《祭侄文稿》其雄健遒劲的书风即是最好的例证。苏轼行书的影响虽较王、颜二人稍逊一筹, 但他开创了“尚意”书风, 即主张书法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形态, 更在于其内在神韵, 主张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从《兰亭序稿》到《黄州寒食帖》, 行书的发展经历了形式、风格、意境等方面的变革, 不仅在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方面, 还在人文精神方面影响着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王羲之、颜真卿、苏繁, 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 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 深沉。一如山东人的个性耿直、朴实, 通过语言和音乐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

潮汕语言比较平和, 潮筝音程的跳动也不大, 比较文静委婉, 按滑的起伏变化则细腻微妙, 主要是起润饰作用, 但是, 右手弹弦后, 左手多数必以吟揉按滑来加以润饰, 也就是潮州乐人所说的“弹按尾随”的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 加上“勒弦”加花的频密使用, 形成潮筝流畅华丽而又旖旎迷人的风韵。

客家筝和潮州筝长期在一个地区共处。自然会相互影响, 相互吸收;它们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 所用筝的形制也一样, 至于不同之处, 家筝用的是工尺谱;潮州筝用的是二四谱;演奏时, 客家筝多用中指, 潮州筝则相对多用食指, 而且, 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于后者, 使筝声余音缭绕, 悠扬深长, 更显古朴典雅。在风格上.这也是和流丽柔美的潮州筝不同之处。

浙江筝和江南丝竹音乐的曲目有许多是相同的。江南丝竹明朗、细腻、绮丽、幽雅, 最近几十年来, 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已有不少都市化的发展, 而浙江筝曲中, 像《云庆》、《四合如意》等则比较多的保留了江南丝竹音乐早期的形态, 有清香的泥土气息, “四点”手法的运用也不少, 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 速写了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民俗画。

百花争鸣的古筝地区流派, 正反映了中国古筝文化的蓬勃发展与深厚底蕴。

三、文学与古筝

一提到筝, 很多人立即就会联想到“琴棋书画”, 想到古代那些养在深闺中的大家小姐, 能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可见筝不仅仅是一种乐器, 它更与那些诗词歌赋, 古典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翻开全唐诗, 我们看到, 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等众多诗人, 都不吝笔墨, 为筝写下佳辞丽句。尤其是通晓音乐的大诗人白居易, 有近20首诗与筝有关。

这些文学作品和诗词为我们了解筝和筝乐的状况, 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很多的古筝曲的命名和背景都与文学作品有密切的关联, 如古筝曲《阳光三叠》就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写的一首琴歌。我们更为熟悉的筝曲《渔舟唱晚》是由筝家娄树华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的文句, 此句之前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

四、筝文化与演奏

在了解了以上诸多的古筝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后, 我们再回到古筝的演奏上来, 古筝的演奏与它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常有赏乐人如此说:“我听不懂音乐”, 并非是他没有感受到由音高, 节奏, 和声及音色, 力度, 速度等音乐的形式美, 往往指的是音乐所表现的丰富内容难以讲清过明白。固然, 精湛的演奏技轼的“天下三大行书”广为历代书家所效仿, 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三座里程碑, 它们为行书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奠定了基础性的地位,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天民.书法知识与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9

[2]渡边寒鸥 (日) 著, 刘艺译.论书百绝.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8[3]严杰.颜真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夏加尔绘画艺术研究

翟坤1廖大勇2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夏加尔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艺术家, 他具有诗人般的气质, 善于取他人之长以为己用, 如高更的多时空结构、野兽派的色彩、立体派的造型, 以及象征派和超现实主义的某些手法, 都在他的绘画艺术中融会贯通, 最终形成为他所独有的富于诗意的抒情表现风格。

【关键词】夏加尔;绘画;爱;色彩;空间结构

夏加尔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艺术家, 他出生在维捷布斯克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后来定居法国。他一生中到过很多地方旅游和学习, 但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故乡维捷布斯克的思念。犹太人的特殊身份, 犹太教的民间故事和其文化传统中带有强烈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夏加尔具有诗人般的气质, 善于取他人之长以为己用, 如高更的多时空结构、野兽派的色彩、立体派的造型, 以及象征派和超现实主义的某些手法, 都在他的绘画艺术中融会贯通, 最终形成他所独有的富于诗意的抒情表现风格。

一、表达爱的主题与思乡的情结

与恋人蓓拉之间“爱”的呈现是夏加尔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夏加尔与他的妻子蓓拉之间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对夏加尔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蓝色的恋人》描绘了沉浸在爱情氛围中的一对恋人, 整个背景呈深蓝色, 此刻, 世间万物皆已与他们融为一体。《生日》这幅作品夏加尔用画笔描绘了来自他内心的感情的激荡与冲击, 这正是恋人之间对于彼此之间深深爱恋带来的快乐体验的呈现, 它来自于夏加尔内心的真实。爱情带来的甜蜜, 心灵产生的激荡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只要一打开窗, 她就出现在这儿, 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花。”[1]

《爱人》整幅作品被Z字型分割, 左上角是深蓝色的夜空, 夜空中有一轮圆月, 以及在夜空中飞翔的天使, 占据画面中心的是一对相拥的恋人, 他们共同在分享着这份“爱”的甜蜜, 在恋人的背后是房屋, 位于房屋边的动物与植物同样也在分享着这份“爱”, 天使、恋人、动物、植物, 所有的存在物均形成一个整体, 浸润在“爱”的氛围中。

尽管夏加尔在自己的青年时期就远离了家乡, 随后虽然回到家乡居住了短暂的时期, 然而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国外度过的。可是, 童年时期宗教生活的熏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终生都无法排遣, 他始终不渝地画他的家乡维捷布斯克犹太区, 画区里穷苦人的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 画他们的善良纯朴和虔敬谦恭, 画教区街头使人同情的乞丐, 画衣衫褴褛的提琴手和身怀绝技的杂耍演员, 画自己同蓓拉的以及一切恋人的缠绵情思和幸福结合, 画那些一如其父象征辛劳和苦难、驯从和牺牲的牛和驴,

巧是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演奏者对文学、美术等艺术知之甚少, 对相关史论模糊不清, 那古筝的演奏便失去了精神内涵, 技巧再高也不会使演奏提升到新的境界了。

而今现在许多演奏者, 不重视自身文化功底的修养, 除了能弹个筝, 对与筝艺所涉及的其它知识领域几乎茫茫然, 就筝文化而言也是知之甚少, 往往连自己所弹曲目的来龙去脉都说不清楚, 曲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都未作过详细的了解, 从何去准确的表现它呢?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说:“独唱音乐会的曲目我需要准备三年, 要评论界满意……要使有音乐修养的听众满意……还要使广大的听众满意。” (威廉·赖特《当代歌王帕瓦罗蒂》) 这些世界级的艺术家们是那样严肃的对待作品, 对待听众, 精益求精的再创造, 这种认真踏实对待艺术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演奏时必须要表现其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营造的意象之境界, 音乐不同与绘画, 雕塑, 摄影等艺术有诉诸视觉形象, 直观可感的艺术品供欣赏。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是抽象的。因此, 演奏者和听着都必须具有对古文化的了解, 才能进入音乐家营造的意境, 最终得以深刻理解作品的深邃内涵。对古筝音乐来说, 无论传统还是现在创作的筝曲, 我们都应了解乐曲的背景。传统筝曲应当弄清所属流派及传承脉络, 现代筝曲则应知道曲作画生活中常见的鱼和公鸡, 也画为生活带来欢愉并且象征美好希望的花朵……故乡的一切, 不论是这些景与物, 还是人与兽, 都成为他的艺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永远不会干涸的源泉。

虽然, 在夏加尔身上有着挥之不去的犹太情节, 然而, 他并未局限于自身的犹太身份, 他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界限, 认为“爱”应该为全人类共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夏加尔怀着悲悯的宗教情绪, 在他的画布上反复出现耶稣的形象:他被遗弃在画面的一角, 无人挂怀。天使在堕落, 鱼长出恐怖的翅膀在天上飞, 钟摆躁动不宁地歪向一边, 拉比带着绝望的表情……里面有一种深刻的愤怒, 虽然愤怒却又无奈。然而, 这些耶稣像在夏加尔眼里并非是基督教的救世主, 而是犹太人受难的象征, 承载的是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

二、色彩的主观运用

浓郁而带有原始性的色彩是夏加尔绘画作品中情感抒发的重要手段, 夏加尔说:“色彩是全部, 好似音乐中的变奏曲, 每一样事物都具变化性。”[2]毕加索就曾预言:夏加尔是西方现代绘画中, 除了马蒂斯之外, 最会运用色彩的人。夏加尔从学画之初, 在他的血液中似乎流动着极为坚定的不为客观世界的表面色彩所左右的热情。他认为:“色彩溶于血液里, 我认为血液是一种大自然透过父母给你的一个化学包裹, 不视血液为纯粹的肉体附属物。色彩是一种命定问题, 即不可避免也无法彻底解释, 与它息息相关的是人类的诞生以及他周围的大气, 而不是文化和环境因素。”[3]

1910年夏加尔来到巴黎, 开始了他艺术创作的崭新阶段。在巴黎, 他从野兽派那里借来了明亮的调色板, 学会了用更加丰富的色彩 (如红色、黄色、淡紫色、深绿色及透明的蓝色) 描绘他乡愁中的村庄及沉醉在爱情里的他的爱人和他自己。色彩是法国赠给他的, 正是巴黎消除了他眼中的阴霾, 让他的世界明亮起来, 也让他找到了未来。在离开巴黎的那些日子里, 他的画曾经灰暗如晦。他说:“我俄国时期的绘画全然没有光线, 在俄国一切都是幽暗的褐色与灰色。然而一来到巴黎, 我被千变万化的光线与丰富的色彩所震惊, 我的眼睛亮起来了。”[4]

从夏加尔绘画的具体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色彩运用的

者和创作该作品的相关背景。筝的流派很多, 风格迥异, 彼此间的曲式风格、演奏方法、指法都存在着很复杂的差异, 很多演奏者没有认真去研究它, 了解它的特殊性, 因此, 对风格性的乐曲表现处理打不到点子上去, 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区分彼此间的差异, 又怎么谈得上准确把握各地区风格性作品的本质呢!

五、结语

古筝艺术, 源远流长。我们既然学筝, 弹筝, 授筝, 都应当首先认真地把有关筝的知识尽可能掌握得多一些, 先立足于文化之中, 理解古筝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与其精湛的演奏技巧相结合, 才是古筝艺术灵魂的体现和升华。古筝的文化将使古筝艺术永远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研究出版所编《中国音乐词典》,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

[2]乐声编著《中国乐器》, 轻工业出版社, 1986年。

[3]袁静芳编著《民族乐器》,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年。

文化底蕴的传承 篇3

时间:2009年4月24日

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受访人: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显示器事业部副总经理马奇

长城显示器真正追求的,是如何让用户将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文化底蕴加入到产品之中,而不仅仅是图案简单停留在产品外观上

许多厂商都试图将中国元素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之中,从市场上的表现来看,这其中长城的蝶恋花系列显示器可以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请问,长城显示器认为将中国元素加入到产品设计之中,您认为最难的一点是什么?

马奇:我认为最难的是如何让用户将产品中加入的元素变成是一种生活上感受。长城显示器真正追求的,是如何让用户将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文化底蕴加入到产品之中,而不仅仅是图案简单停留在产品外观上。虽然现在的蝶恋花系列只是达到外观图案的设计上给与用户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还没有做到将文化底蕴加入其中。但这将是长城以后产品的一种发展趋势。

您认为长城的蝶恋花在设计上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吗?今后的蝶恋花系列的规划路线将会是什么样的?

马奇:蝶恋花从我们的规划上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是距离我们的理想目标还很远。长城显示器的核心品牌理念是培育有利于中国品牌发展的消费文化,而现在推出的人文系列之蝶恋花正是对这一核心品牌理念的初次视觉尝试。我们希望用户不仅是将蝶恋花作为显示器,而还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追求。

蝶恋花的设计,在长城显示器中开了一个很好的设计开端。那么在长城的后续产品中,会不会继续把这种以中国元素的核心产品设计风格延续下去?

马奇:这是肯定的,在长城显示器的产品中蝶恋花系列所使用人文风格肯定会是一个大系列,现在的蝶恋花系列仅仅是长城显示器在设计风格路线上的一个开端,还远远不是结尾。

从发展势头来看,LED显示器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并且也涌现出了许多产品。长城显示器将会在什么时候推出自己的LED产品?

紫砂壶的文化底蕴 篇4

紫砂壶到底有没有文化底蕴?这个问题如同人有没有灵魂一样至关重要。

我们看了许多关于紫砂文化的书籍,听许多人说起紫砂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当我们思索紫砂壶的文化底蕴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却没有人给出正确的答案。

有“北京老壶”之称的宋双才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人们收藏紫砂壶只看泥料、工艺、款识、年代,而不知紫砂真正打动人心之处在文化。紫砂壶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壶上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有金石篆刻、诗词铭文,当水注入壶内,还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有如泉水流淌的音乐;有些壶型仿佛舞蹈动作的定格。但,一抔泥土之所以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寓意,它的精神本质。如同月饼之美在于象征着团团圆圆,玉石之所以几千年来被文人所宠爱,因为它是美好人格的象征;因君子比德于玉,演绎出一套博大精深的玉文化;紫砂壶的魅力同样如此。宋先生在总结紫砂壶文化底蕴的时候,借鉴玉之“五德”提出紫砂文化的“五美”。

和之美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在于一视同仁的胸怀。

和一切茶。爱茶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壶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用来喝绿茶,也可以喝现在时髦的普洱茶。自明代人们饮茶习惯发生改变以后,紫砂壶成了最好的饮茶器皿,那时还只有绿茶。直到清中叶以后,有了发酵工艺,茶的种类多了起来,人们发现,紫砂壶适合于各种茶,能冲泡出最好的效果。茶具砂为首,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和一切人。无论饮茶者高低贵贱,紫砂壶一视同仁。皇帝可以用,普通民众也可以用。皇帝尽管用出皇帝的气派,百姓自有百姓的乐趣,紫砂壶承受着不一样人一样的爱。

和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愿望带到壶上。有一壶名为波浪锥,波浪锥传说是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武器。但人们企盼和平,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化利器于茶水之中。这把壶自然表达了做壶人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李昌鸿先生曾做一对儿壶,名为雍容华贵。一高一矮两壶象征夫妻二人,壶上刻有举案齐眉故事,祝愿人间和和美美。壶可传情、可达意,紫砂和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壶上,令赏壶人思接千载。

融之美

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大千世界,万水争流,汇入大海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容于一壶之中。

融金木水火土。书画纸张由树木加工而来,遇火立刻成灰。而紫砂本身是土,又含铁质,遇水成泥,逢火成陶,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烈火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个通透的新生命。这一锻造过

程不需任何修饰,不像瓷器那样需要包上一层彩釉。紫砂壶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素面素心。融方圆刚柔。紫砂壶不仅造型上有方圆之分,壶身、壶把、壶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壶上的线条更是有曲有直、刚柔相济。即使看似圆形的筒身,其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再细观壶之神韵,即使气质刚强似猛士,曲水流长处也自有侠骨柔肠。

融天地四方。壶身虽小,却能自成一个世界。壶中有上下,壶因为有把有嘴可以分出前后左右,甚至因为它的闭合结构可以分出表里。壶上的“上下左右前后”与天地“六合”一样合成一个天下,且两两相对应而存在。

用之美

苏东坡仰天长啸:“天生我才必有用”,道出了顶天立地的豪情!用,是气魄,是价值所在,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做有用之才不仅是历代文人侠士的人生追求,也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顽石可填海、可补天,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万物之美也在用中得以充分体现。

然而收藏界却滋生出一种怪现象:一件所谓古董放进多宝阁养尊处优,它的收藏价值节节高升,它的实用价值却随之降为零,成了尊贵的“废物”。比如玉如意,原本是民间搔痒的工具,后来渐渐转化成陈设珍玩。如今你是万万舍不得拿它在背上挥舞了。紫砂壶却是收藏品中的另类,它永远不会丧失实用功能,它的美就体现在与你朝夕相处的饮茶起居之中,而且越用越美。

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茶香袅袅而来,壶在你眼中亦真亦幻,龙飞风舞,却又触手可及。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无论青花瓷、青铜尊还是罗汉塌,都会用旧,而紫砂壶却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紫砂壶的用之美也并非逞一时之强。紫砂壶与茶文化相伴而生,只要茶在,它就有用武之地,就可以日日提醒你不可一日无茶,不可做无用之人。

奇之美

追求奇特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有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文似看山不喜平。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供春曾做过一把壶,不泡茶时壶为褐色,往壶里注水,壶身随水位上升渐渐变色,注满水后全部变为绿色。不论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可见在紫砂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追求奇特是一个目标。紫砂材质特殊,这是一奇。它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而且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紫砂还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添加其它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它本身具有很好的粘结度和可塑性,具备单独成型的能力,是世上的泥土中最奇特的一种。用这种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的五色土做成壶,出窑时形比冶铜,入手光可鉴人,且越用越有玉感,不能不谓之奇。

紫砂壶表现力强,又是一奇。我们看一幅油画往往会产生真实的幻觉,当眼睛近距离观察一幅油画时,除了笔触就再也无法看到所表现的其他物体质感。紫砂就不一样了,用紫砂做成的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芒果壶看上去就是刚从树上摘来下的芒果,无论从造型、颜色还是质感来看,都惟妙惟肖。远看如是,近看也如是。紫砂做出来的动物、鸟虫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外紫砂壶形态上“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大师级的壶每次都是创作,每一把都有不同,变化多端,幻化无穷。艺术贵在变化,紫砂壶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

隐之美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大隐隐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精英的主流人生观。从姜太公钓鱼,到诸葛亮隐居茅庐,传统文人的人生哲学是才能得不到施展时韬光养晦,一旦被重用便会鞠躬尽瘁、豪气冲天。紫砂壶也有这样的气魄。

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更有 篇5

“跨界”展会助推竹产业转型升级

——2011中国(浙江)竹博会蓄势待发

2010-12-19

商报讯(记者 施雯)从哥本哈根到坎昆,“低碳”成为2010年的热词,而竹子凭借可持续经营和利用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的“智者之材”,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竹博会落户“世界竹都”安吉

浙江是个竹资源丰富的省份,安吉更有“世界竹都”的美誉。明年3月,主题为“绿色竹业-低碳生活”的2011中国(浙江)国际竹产业博览会暨第5届安吉竹产品贸易展览会将在浙江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隆重揭幕。

12月8日,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安吉县人民政府、浙江省竹产业协会主办,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中博展览集团承办的2011中国(浙江)国际竹产业博览会暨第5届安吉竹产品贸易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王树东主任,浙江竹产业协会秘书长翁甫金,安吉县政府、安吉县林业局、安吉县宣传部等各级领导,以及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董事长等参与了本次发布会,并就“助推竹产业发展,共促竹消费繁荣”展开讨论。

发布会上,安吉县副县长凌建荣、浙江竹产业协会秘书长翁甫金分别对安吉和浙江竹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安吉有“中国第一竹乡”之称,竹产业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浙江是全国竹产业竹制品集散贸易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竹制品交易市场,浙江的竹产业科技创新技术也走在全国前列,在浙江安吉举办竹制品主题展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大会发起“竹”创意大赛

以“绿色竹业,低碳生活”为主题,本次博览会将努力打造竹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预计展出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参观人数将达到100000人次。展会重点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财团、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参会参展,包括各省林业及竹产业系统组团和企业自愿报名以及日本、韩国、非洲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组团参会。

安吉县文广新局局长黄承文就展会重头戏之一的“国际竹艺-首届竹生活跨界创意设计大赛”进行了介绍。作为2011中国(浙江)竹博会、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与年轻创意设计师的首次跨界合作,本大赛以“竹-生活”为主题,旨在通过大赛形式,寻找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通过创意亮点提升竹产品内涵和产业层次,助推竹产业转型升级,届时将有来自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多个国内外一流设计高校的院长、教授和行业专家等国内外重量级评委出席。

文化底蕴作文记叙文中学作文 篇6

然而它终成时光的中流砥柱,一点点迸发出的光泽明亮却不刺目,柔和而不失温婉。

文化,很抽象的字眼,它是中华沉淀了的底蕴。是希腊人么复古的象形文字,是字字珠玑的严肃文学。

蓦然回首,看见远古走来的文化。

贞观年间,一派繁荣的景象,一切都源于人们对悠长文化的景仰,这才成就了李太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佳话,成就了日本派遣唐使来唐学习的传奇。那时候,几千年的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华。

让我们不得不正确认识文化的内涵,不是积蓄多时只在一瞬间迸发的光芒。不是恒久不变的光芒万丈。而是足以引起人们共鸣的事物。

文化是一种涵养,一种力量。时刻激励着人心,更能直观地传递真情。古有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换回司马相如的真心。更有易安居士纤毫泼墨,向赵明诚诉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

但清朝时,却因为政府的腐败,把中国的文化推向了悲剧的边缘。被八国联军无情的践踏。

由此,我想我们应该对心中的文化有所改观。

关于李宇春在北大校园中唱歌的事件,的确在人们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涟漪。我不否认流行音乐对经典文学造成的冲击。但是,流行音乐也把现在的一些思想推向了极致。尽管不乏无病呻吟,但那的确是因为时代所造成的冲击。若是我们只停留在经典上,而忽略了这些流行所趋的产物,那么就只会永远停驻在一点上,止步不前。

所以说,文化就是真正足以冲击人的心灵,足以引起人们共鸣的东西。

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它的形式,无论是音乐、严肃文学、小说都是文学的象征。我始终相信文学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尽管语言上有所区别,但它足以引起人们潜意识中的共鸣。

学生文化底蕴厚实策略 篇7

一、精讲少析,强化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语文教师生怕给学生讲授的偏少,分析的不透,往往占用大量时间分析、讲解课文,学生被动地记笔记,欣赏教师的演说,教师痛快淋漓的感觉与学生枯燥乏味的体验形成了强烈反差。许多学生学了多年语文,对精美的语文篇目能回忆起来的却寥寥无几。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被唤醒,哪来探究的欲望?一位教师执教《五柳先生传》,用了十分钟讲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及人生际遇,然后解释文言实词虚词,最后将重点放到疏通文义,诵读不足五分钟,流传千古的名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是几个孤零零的词语,学生没有入境,又怎么能体会到文章的整体美呢,去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又从何培养?同是《五柳先生传》,另一位老师把“在诵读中感知、领悟文章”作为一节课的重点,采用诵读法、放范读带、教师指导读等贯穿整节课,通过诵读让学生去体味文意、揣摩语调、感受语境,对难理解的词语,教师只是作精当的点拨。课堂上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品味古文的韵味,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气势,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逐渐理解了文义,走进了陶渊明的情感世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努力让学生走进文本。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是在一篇课文如何讲解上下工夫,而是要努力实现由研究教材为主到以研究学生为主的转变,想方设法去选择激活学生思维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利于学生诵读的情境,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个性去体验、去揣摩、去感受、去品味、去思考,通过自己的体验与作者产生心理的共鸣,从而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情趣。阅读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吸收的过程,回味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情感的生成离不开足够的阅读与一定的质的要求,在主动的摄取中,学生文化的底子会逐渐丰厚起来。

二、丰富活动,重视积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活动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的。

第一是每日一字活动。每天由一名同学将语文篇目中涉及的易读错、难写的字写到黑板上,从注音、组词、造句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在对字形、字义的研究中发现了方块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第二是每节课前诵读古诗词。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均安排“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这些背诵篇目是学生课前诵读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我还将学校使用的校本教材《古典诗歌鉴赏规律》作为诵读材料。每节语文课前,学生都是在古朴典雅的诗词韵味中走进语文学习天地的,学生也积累了许多古典诗词。课前诵读已成为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美味佳肴,在每天的诵读声中,学生的文化积淀会在不知不觉中丰厚起来。

第三是每日一句格言。由全班同学轮流开展“我喜欢的格言”活动,每天由一人将自己喜欢的格言写到格言栏内,其他同学抄下来,并要求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每周能背二条,并通过定期的格言竞赛来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样,格言的积累使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及辩论会中大显身手,也丰富了他们合作交流的语言,学生的文章逐渐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第四是鼓励学生摘抄、制作卡片、剪报、手抄报等,使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在自己广泛的涉猎及语文学习的历程中紧张充实,而自己的发现与喜悦成为他们探索河流中朵朵飞起的浪花,收获伴孩子们一路同行。

第五是开设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也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必由途径。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去阅读武打小说、幽默故事、言情小说,只是不肯去阅读文学名著及优秀作品。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中学所选的名著节选对于读书甚少的中学生来讲不易理解,没有读过《水浒传》原著,怎能理解杨志“押运生辰纲”时急功近利的思想?没读过《红楼梦》,香菱为何学诗,向谁学诗,怎样学诗等问题学生的确很难把握。教师对学生阅读不重视,致使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影响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改变这种现状,我每周为学生开设一节阅读课,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名著,让文学去滋养、净化孩子们的灵魂。实践证明,学生学课本的时间虽然少了,而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他们的词汇量不断增加,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积淀不断丰厚,语文学习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以活动促使学生去认真阅读、积极思索、积蓄营养,这样学生才不至于“陷入与文化根基断裂的危险”。我们要让学生扎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力争使学生对我们的民族语言有深厚的感情,读书有鉴别、学语文有“灵气”、写文章有个性。如果语文教师为每个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也就是放飞了学生明天的梦想,为每个人积蓄成才的力量。当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厚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就为期不远了。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阅读缺失问题, 指明了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做到精讲少析, 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同时, 教学实践中要丰富活动, 重视积累, 从根本上厚实学生文化底蕴, 努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提升内在气质丰富文化底蕴 篇8

答(周晓鸣):世界著名模特儿一般对服装表演有一种灵敏的最直接的感悟,对流行时尚有着非凡嗅觉,能进入超现实的、梦幻般的演绎境界,能充分把握服装高雅的气质内涵,不但展示出了服装的清新魅力,而且还保持着鲜明的个性风格。这是因为国外特别是欧洲的模特有着深厚的艺术教育氛围,她们的文化、艺术、职业德道综合修养比较高。优秀的模特儿不但要有姣好的外表,更要有内在的素质,而气质的展现和内在的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精心栽培的。模特儿只凭靓丽的外形吸引观众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不断强化模特儿的内在素质与表演技能技巧,才能被现代社会所接受,模特儿才能向多元化表演领域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

现代模特儿除有基本条件外,内在综合素质深浅是决定模特儿发展前景的基石。我国的模特行业起步比较晚,艺术教育氛围也不够深厚,但是市场需求是很大的。

问:如何实现模特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答:“100个模特能出99个明星,而100个明星都不见得能出一个时装模特儿。”虽然话过于偏颇,但说明了一个优秀时装模特儿本身就具备了向其他艺术领域进军的条件。然而,百炼成钢,优秀时装模特儿都是经过系统训练精心栽培打造出来的。因此,现在许多模特学校都对模特儿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培养训练,设置了相关的课程,正是为了强化模特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且为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各大专院校设立了时装表演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各种类型服装表演的技能技巧。服装表演领域的综合能力培养相对呈弱势,与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时至21世纪,虽然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很快,但与社会发展需求仍不相适应,教育与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模特教学需要以服装表演的技能为前提,涵盖多方位表演技能技巧的能力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模特学校就要承担起这种责任,用专业化的教学手段打造出一流模特儿。一方面要抓基础,增强模特的实践训练,没有社会实践是走不出优秀的模特的;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底蕴的培植,掌握感性思维的表达方式。文化底蕴是任何从事艺术表演者的基石,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就不能把表演的内容付诸于艺术实践中,就没有感染力,就不能调动观众的视觉神经。

问:我国今后模特培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答:随着商业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模特儿应运而生,如“车模”“房模”“各种形象大使”等,都要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然观众的提问往往会令她们一筹莫展很是尴尬。因此,时装模特儿要转型于其他模特市场就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社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模特儿这样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加强基础教育,确定新的培养目标,既要注重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特点的专业人才,又要培养与专业相关联领域的多才多艺人才,因此,现代模特儿的教育培养应以拓展与时尚相关联领域为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为模特儿今后的发展提供机遇。

问:三届模特技能大赛的举办取得了哪些效果?大赛今后该如何走?

答:模特技能大赛的举办使得职业学校的模特有了亮相的机会,她们的展示与亮相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有很强的促动,各个学校之间也得到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参赛选手的素质也逐年大幅提高,举办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已经得到实现。

校园文化底蕴 篇9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是基于他对中西方文化的系统分析,是一场中西文化融合的尝试,一定程度而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基于新儒学思想的邹平教育模式对当时的乡村学校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促进知识分子由城市向乡村流动

由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当时乡村逐渐破败,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乡村教育难以发展。严复也曾讨论过乡村缺少教师的问题:“此中小学堂之通病也,至于高学堂,则往往具有形式而无其实力,理化算学诸科,往往用数月连成之教习,势必虚与委蛇,竭日玩岁。”[5]没有足够的教师,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一方面乡村缺乏有文化的教师,另一方面,受新思想的影响,大批知识分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离开乡村,流向城市。乡村学校文化的发展日益艰辛。梁漱溟深刻认识到要发展乡村教育,必须要有教育者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而知识分子正是最适合的教育者。知识分子应该到农村去,和农民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把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农民,这样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他号召知识分子深入乡村,与农民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有责任感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放弃了城市相对安逸的工作与生活,自愿到乡村,为乡村发展奉献自己。梁漱溟曾回顾这一段时光:“静心反省,自己不图安逸,不图享受,粗衣素食,并无家产,教书著说所得几乎全用于兴办教育或接济同志。甚至自愿深入敌后,跟着游击队昼夜行宿于荒山野岭,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支配着自己呢?扪心自问,则源于能立志要改造中国,为国家民族做事。

(二)抑制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近代中国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路伴随着对西方文化态度的改变。中国文化最早对西方文化是全面的抵制,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对此不屑一顾。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国文化开始认同和接受西方文化,有识之士从旧式教育中挣脱出来,宣传西方文明,掀起新文化思潮。到“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达到了高潮,“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猛烈抨击传统文化,确立了近代中国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反传统主义运动的基本趋向。对西方文化的极度推崇偏离了原有的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出现了全面西化的趋势。全面西化的代表陈序经曾说“我这样的想,我愈感觉到我在美国时及在岭南时所主张的全盘西化的理论是解决中国文化的出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我愈这样的想,我愈觉得我们非这样的作……”[7]由此,可见当时文化西化的盛行,中国文化几乎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梁漱溟从坚持民族文化本体的角度出发,融合西方现代文明成果,以期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和复兴。在邹平教育实践中,梁漱溟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借鉴西方民主观念与制度,实现了中国文化的重建。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刻比较,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继承性,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中体西用式的选择,对全盘西化的思潮作了深刻批判。梁漱溟在一片热烈的全面西化的潮流下,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有效地抑制了当时社会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三)缔造了以道德精神为基础的新的乡村

文明中国传统社会依靠伦理和道德来维持秩序,乡村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根基,乡村文明就是以礼仪和道德教化来维持乡村有序发展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但是,随着当时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变化,这种传统的乡村文明遭受冲击。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意图通过外在的强制约束维持秩序;另一方面,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思想中也掺杂了一些不良习俗,迫切需要取精华去糟粕。在梁漱溟看来,中国过去靠道德礼义维持,现在和将来仍要如此,但原样照搬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新的乡村文明应既要吸收民主自由思想,也要去除我国传统文化的糟粕。缔造以道德精神为基础的新的乡村文明成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学和乡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阵地,梁漱溟主张通过村学、乡学宣传以伦理情谊为核心的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梁漱溟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培养非常重视,甚至将其放在知识学问之上。为唤起民族精神觉醒,梁漱溟在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中开设了精神熏陶课,在村学、乡学开设有“精神讲话”课。这些活动取缔了当时许多不良的旧风俗,提高了乡村农民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乡村社会风气,对当时的乡村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邹平教育模式对我国当前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意蕴

(一)应突出知识分子在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导功能

邹平教育模式意图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改造乡村乃至改造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知识分子流向乡村。知识分子由城市走向乡村,在对农民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向农民传授新理念和新知识,促进农村文化进步。梁漱溟提出的知识分子走向乡村的倡议对我们现在,尤其是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面临转型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今天,重塑乡村文化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素质需要知识分子的引导。乡村应加快建设一支适应乡村生活和学习实际需要的知识分子队伍,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健全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师范院校等教育机构,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切实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吸引城市知识分子由城市流向乡村。除此之外,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知识分子下乡,促进部分知识分子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善农村教育文化。近几年来,大批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农村又迫切需要各种人才,应找到一条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的途径,让知识分子到乡村去,给乡村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当前国家推行或试行的大学生支援西部项目、三下乡活动、送教下乡、大学生村官活动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和乡村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视。

(二)重视传统文化对当前乡村学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邹平教育模式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梁漱溟认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的新儒学思想结合了中国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与西方的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儒家传统文化是其思想的根本。在邹平教育实践中,梁漱溟一直强调以中国固有的传统精神为主来吸取西方文化之长处,这些体现在邹平教育的教材中,反映传统儒家思想与精神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乡农学校主要的教材有六种,其中关于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内容占了大半,[8]这体现了梁漱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因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保持自身优势与特色的一体化,其差异性原则要求乡村学校突出乡土文化特性,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继承和发扬乡村本土优秀文化传统;[9]同时,还要培养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因为当前城市化的发展让人重视学校的升学价值而忽视了其育人价值,过分侧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和所谓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多乡村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流向了大城市甚至国外,造成乡村知识分子的断流。所以,要重视传统文化在乡村学校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开发校本文化和编写乡土教材就是行之有效的活动。校本文化是对乡土价值的高度凝练,它充分体现了乡村学校的历史沿革、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乡土教材在编排上应尽可能选择乡村地区的文化题材,突出乡土性、地方性和时代性。这样,传统文化在乡村学校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向心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道德精神对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发展的辐射与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底蕴 篇10

我出生在豫西南的一个城镇,在还不会唱流行歌曲的年龄,就会哼唱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但由于时代原因、也由于学业紧张,对于豫剧的了解一直没怎么进步。在这篇论文的写作中,我做了认真的文献调研,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对豫剧的特点、发展历史、文化底蕴、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和表演风格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一:豫剧概述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俗名“靠山吼”。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唱腔分为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飞板。唱腔吐字清晰、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加之极具口语化的唱词,深为观众喜闻乐见。其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后以板胡代替二弦。武场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角色行当为“四声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即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是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四旦是正旦、小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豫剧流派分祥福调、豫东调、豫西调和沙河调等四派。其中,豫东调和豫西调占主导地位。豫东调多用假嗓,声音高亢轻快,兼之多夹花腔,故它以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见长。豫西调则多用真嗓,悲壮低缓,又多夹哭腔,故长于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二:豫剧的发展历史

开封地处中原,自古人烟稠密,生产发达,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两宋时期,“百戏”繁衍,“京瓦会议”兴盛。正如《东京梦华录》所记,当时的开封“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噪杂十余里”。而且“奇巧百瑞,日新耳目”。两宋以后,一方面由于民间乐舞开始为新兴戏曲和曲艺形式所融合;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转向南京、北京。所以,河南的民间乐舞相对衰落,但从民间乐舞中吸取了大量滋养的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却迅速成长起来。豫剧——“河南梆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转折中由地方民间音乐不断改进而形成的。

明末清初,开封是中原有名的商业重城,文化交往非常昌盛,如《清稗类钞》中所记:“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其节目大率为公子遭难、小姐招亲及征战赛宝之事”。清末民初,豫剧已经成熟,不仅有了班社、名演员、剧目,而且因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二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是豫剧的兴旺发达时期。此时战争频仍,军阀混乱,灾祸不断,而豫剧却靠着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顽强的生命力蓬勃发展。20年代后期,豫剧班社开始从农村乡镇的“地摊”、“高台”进入城市,并建立固定的演出剧场。30年代初,涌现出大批女演员如陈素真、司凤英、马双枝、常香玉、汤兰香等“五大坤伶”,为豫剧唱腔和表演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常香玉,把豫东、豫西两大唱腔流派揉为一体,使豫剧音乐面目一新。

解放后豫剧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特别是60年代,涌现出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作,如《刘胡兰》、《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李双双》、《朝阳沟》、《冬去春来》、《杏花营》等。近年来,豫剧艺术更为精湛,79年,由省豫剧二团的牛得草、吴碧波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参加北京国庆30周年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

三:豫剧的文化底蕴

豫剧产生于河南的腹心地带,地处河洛文化区,河洛文化区是以黄河、洛河相交的内外三角为中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早期活动的主要领域。特别是在夏商周这几个中华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河洛地区都是国都的所在地,奠定了河洛文化在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豫剧的艺术品格是河洛文化精神在具体艺术门类上的拖放。其特色是与河洛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河洛文化的包容性与豫剧艺术的吸纳力和辐射力。由于河洛文化在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量时间是国都所在地,河洛文化具有国都文化的性质。丰富性、包容性是这种文化的突出特点。产生于河洛文化土壤中的豫剧继承了这种文化品格,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吸纳能力。它吸纳了罗戏、卷戏、戈阳腔、昆曲、京剧等剧种的表演语汇和剧目,吸纳了鼓子曲、河南坠子、大量的民间舞蹈等姊妹艺术的艺术营养,正是由于它的包容性,泰山不辞小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

能容万物者必为众物所近,具有兼容性的文化艺术必然具有极大的辐射力。豫剧秉承了河洛文化那些为炎黄子孙都能接受的深层意识,同样具有很强的辐射力。作为一个地方剧种,不仅能够在河南的邻近省份如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山西、陕西安家落户,而且能够在贵州、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台湾等边远省份安家落户。

其次,河洛文化的崇尚道德伦理与豫剧剧目的惩恶扬善。河洛文化是一种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河洛地区是一个具有长期农耕历史的地区,也是一个长期保持宗法制度的地区。为了维持农业社会和宗法社会的和谐,让大家互不侵犯,相安无事,人们找到了以“孝亲”为中心的一套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在河洛文化土壤中出生成长的豫剧,从母体中带来了崇尚伦理道德的意识,把惩恶扬善作为最为重要的美学原则。豫剧舞台上,不关善恶伦理的剧目极少,大都是些宣传爱国、爱民、集体主义、自我奉献和其他体现孝亲伦理的剧目。

再次,河洛文化尊重自然与豫剧的自然之美。河洛文化中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它对于自然具有更强的依赖性,更需要与大自然和谐统一,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这就自然产生了崇尚自然的社会心理。根植于中原大地的豫剧,天生一副朴素自然的本性。豫剧是一个贴近生活、具有泥土气息、乡土气息的剧种,这是其令人感到自然质朴的基本原因。它的演唱常常唱中有说,半说半唱,唱中有笑,唱中有哭;它的表演,不像其他大剧种有那么高的程式化,常把生活中的动作加以节奏华,纳入表演语汇;语言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妇孺能懂。

最后,河洛文化的恢宏大气与豫剧的阳刚之美。河洛文化恢宏大气的风格的形成与河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状况关系甚密。河洛地区的中心地带在山陕高原与黄淮平原的结合部,有苍莽的大山、高原,有无际的平原,不同于南方的青山秀水,也不同于黄土高原的单调、荒漠,能够给人既雄浑又开阔的感觉。从历史渊源上看,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又让人自然有了崇拜英雄、崇武好斗的心理。在这样的文化、自然背景下形成的与豫,也无疑要有和这一文化相一致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激昂,以呐喊为主调,不同于南方戏的莺歌燕语,不用于陕北高原以哭泣为主调;它的表演幅度大,力度强,最善于营构热烈红火的气氛、激昂慷慨的场面。

四:豫剧大师常香玉

说到豫剧,就不能不说豫剧大师、人民的艺术家——常香玉。

常大师是河南巩义人,九岁学戏,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福各调,并吸收曲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晰、细腻大方、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常大师的代表作为:“红(《红娘》)、白(《白蛇传》)、花(《花木兰》)”。在50年代后期创作的《大祭桩》、《五世请缨》、《破洪州》,也是影响广泛、遐迩闻名。她演出的现代戏《人欢马叫》、《李双双》、《红灯记》、《杜鹃山》等,都很受观众欢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拷红》是常香玉的成名作。她在这出戏中最出色的表现是,塑造了红娘这个古代小女子机智勇敢、热心快肠的可爱性格。她把红娘对崔莺莺的忠诚与调皮,对张君瑞的同情与调侃,对崔老妇人的顺从与以理相辩,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是豫西调与豫东调融合的结晶,不仅曲调优美,而且通过改革了的音乐唱腔,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原特色的红娘的艺术形象。

常香玉先生的另一代表作《花木兰》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政治和历史背景。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当时,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常香玉的伴侣、剧作家陈宪章先生凭着他政治上的敏感和写作才华,以及对香玉表演艺术的熟悉,将马少波先生编写的京剧剧本《木兰从军》改编成适合豫剧演唱的脚本,搬上舞台,果然一炮打响。1951年,常香玉在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捐献一架飞机的180多场义演中,仅《花木兰》一剧,即演出120场,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都很高。花木兰女扮男装、征战12年的英雄行为和人民群众要求和平、反对侵略的思想紧密吻合,尤其是常香玉真情投入、豪情满怀的表演,和她那一系列韵味悠长、动人心魄的优美唱腔,让人百听不厌。

《花木兰》一剧对于豫剧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几乎成了流行曲,在全国各地到处传唱。《花木兰》历经50多年的舞台实践,至今仍常演不衰,足以说明其艺术魅力的深厚。

1957年,是常香玉艺术创作的丰收年。继《五世请缨》上演之后,常香玉又排演了《破洪州》,进一步弘扬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现了杨家将从严治军、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此剧由常香玉演25岁的穆桂英,赵义庭演杨宗保,赵锡铭演寇准,郭兰生饰八贤王,名角集中,满台精粹,可谓珠联璧合。剧中有文有武,亦庄亦谐,表演难度很大,但演出效果特佳。

从9岁开始学戏走上舞台,至常派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历经72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常香玉演过的剧目上百,演出的场次愈万。她本着“戏比天大”的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反复磨砺、不断创新,在演出中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豫剧诞生至今300年间,一直走着一条顺畅平坦的道路。当前豫剧与其他剧种一同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在处于信息时代的今日,各种音像制品以其快、精、活充满市场,戏曲相对来说就成了慢而笨拙的传媒了,在快节奏生活的城市中,市场越来越小,欣赏的人也越来越少。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时代变革促使对自身的冷静审视。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在中国剧协代表大会上曾说过:“如果我们看不到戏剧界这点不景气,那是盲目,我们看到了,而不敢正视,就是懦弱。我们看到了,而又不去探讨、研究、解决它,那是不负责任。看见了,敢讲了,但又拿不出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是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这个时代”。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并充满信心地看待和审视豫剧以及各种剧种的变革与发展,真正以足够的勇气看待当前豫剧的现状,让豫剧沿着自身的规律去发展,生命力及变革能力都很强的豫剧,定会有光明的前景的。

参考文献

1. 王幸勋·浅谈豫剧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戏剧

2. 刘景亮·河洛文化精神与豫剧艺术特色·东方艺术·2005

上一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学生精选演讲稿下一篇:案例真题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