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公信力探析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程度,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本文在介绍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而从理念、制度和法制三个角度探讨了建构政府公信力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政府;政府公信力;建构公信者,公众之信赖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信息时代公信力探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信息时代公信力探析论文 篇1:

网络民主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随着网络政治舆论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日益凸显,我国网络民主已悄然生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民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何利用好网络民主直接参与的优势,加速中国民主化建设进程,将是新一轮学术研究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界的网络民主研究现状,对当前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探析,以及对中国网络民主研究的评价。

关键词:网络民主;研究现状;综述

什么是网络民主?在互联网时代,公民在网络空间里,维护和争取自身利益,表达政治意愿,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管理决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1]。网络民主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影响民主政治生活,改善民主参与方式,不断推进民主建设变革,使民主思想保持与时具进,它是技术的民主。

一、国外学界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状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就开始研究新的电子通讯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90年代逐崭露头角的网络世界滋生出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学者们尝试将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形式进行研究。1995年马克·斯劳卡(Mark slouka)最早诠释了“网络民主”的概念,后来他出版了《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网络民主可以发展为直接民主,网络从技术乃至“方法论”的角度影响着民主,改善并促进民主的发展,改变民主的参与形式。美国学者格雷姆·布朗宁在1996年出版了《电子民主:应用因特网改变美国政治》一书,拉开了全世界广泛的网络民主研究序幕。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的代表作中,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将推动政治民主走向一个新的文明,他提出了参与制民主代替代议制民主,设想半直接和直接民主的可行性,奠定了网络民主的地位,为后续研究指引了方向。西方学者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方向分为以下几类:

1.不同视角的网络民主研究。学者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视角来阐述网络民主的运作过程,传播视角学者马丁·哈根从媒介和民主历史的角度,研究民主是如何从广播、报纸等媒介衍生到网络,并提出了电子民主的论断,将网络民主作为其中的最新形式。技术视角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和帕尔在1998年出版了《数字化民主》中提到“信息学领域的高速技术创新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改变着我们的知识基础、政治制度和过程以及地方的、国家的和国际的经济等诸多方面。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正改变着我们如何被统治以及这种统治的制度。”,他们指出了网络政治中的技术民主。

2.网络民主的参与形式、地位的争议。关于网络民主的性质,有学者认为网络民主是一种参与式的民主,它形式了一种直接参与的新渠道,学者莱斯比特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参与式民主”,将网络民主作为参与式民主的一部分。1998年美国学者RozaTsagarous出版了《网络民主—技术、城市与城市网络》阐述了技术在网络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网络民主是能够推翻代议制民主的“直接民主”形式之一。不同西方学者对网络民主的地位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是支持网络民主推动民主变革的乐观派和认为网络民主影响并阻碍现实民主的悲观派。

乐观派认为,网络将为电子政府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渠道,通过网络提高公民的参与和监督,让政府更重视责任,更加透明、高效的行政行为。格雷姆·布朗宁认为,互联网为全球的民主发展提供了有效供给,并对传统的民主政治提出了挑战。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展开了一个新社会结构的设想—网络社会,为网络民主的研究注入了活力的血液;悲观派则更加重视网络发展所带来的民主危机,这些改良派学者对于近代以来较为完善的民主制度抱着充分的信心,担心网络社会打破传统民主形式进而引发新的政治危机。“即时的和过度的民意测验可能导致政府官员的决策仅仅根据可能对老百姓造成的影响进行,从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2]

3.网络民主的构成、影响、局限性的研究。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网络民主对民主发展和改革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网络民主促进民主改革,完善和补充代议制,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渠道,为未来的民主改革找到了突破点。另一方面,网络民主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行政,同时也带来监管问题的挑战。网络民主可能会影响决策者的独立思考,民意左右了政治决策中应该有的理性部分。网络民主的发展也引发了局限性的深思,对于参与主体而言,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掌握能力限制了参与的力度,网络可能演变为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和技术精英干预政策的手段。“网络有可能造成一个分裂的传播世界,互联网络上‘群体极化’和极端主义也更容易发生,危及西方社会的民主体制”[3],在参与制度上,技术变化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新的管制危机。

4.网络民主实践和政治议题的研究。随着网络高速发展和网络民主的逐步推进,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对网络民主实践的重视,1996年,美国的格雷姆·布朗宁出版《电子民主: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治》,开始了网络民主实践的探索,美国的21世纪城镇会议“AMERICAN SPEAKS”就开始了网络技术与代议制的融合,开始了网络民主的实际探索。近年来,“美国监听事件”反复成为热议新闻,从监听政要人员到全球公民通信,引发了全球性的舆论,八家美国互联网巨头本周共同上书白宫和国会,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国家安全局(NSA)的监听行为。“这些计划已经破坏了我们最珍惜的自由,是时候开始改变了。”[4]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

国内学界对网络民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引入了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大部分学者集中在电子政务应用的角度来推进政体制改革的探索。由于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关于“网络政治学”和“网络民主”的研究不断升温,查德威克的《互联网政治学》被翻译为中文图书大量发行,关于网络民主的论文不断涌现。国内网络民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1.研究初期。本世纪初,学者们对网络民主这样的新热门事物还存在一定質疑,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严小庆在2002年发表的《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和娄成武在2003年发表的《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他们认为网络民主是一种有限的民主,只能作为民主形式的一种补充,不能独立作为一种民主形式而存在,放任其发展可能引发政治灾难,必须处理好网络带来的民主冲击。但乐观学者却认为从网络虚拟社会的结构入手,打破了中国地域和人口因素的信息垄断,网络作为一种直接参与的捷径,可能成就中国式的民主跨越。

2.解析网络民主时期。其后的几年里,网络舆论的效果不断扩大,学者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网络政治参与问题,通过不同的视角来阐述了网络民主的概念和构成,来分析网络民主的完善和可行性。同时,也有网络民主的价值和前景的讨论。一部分学者参考西方学者的民主形式之争,思考中国的网络民主的形式和性质,思考中国应该走怎么样一条适合中国的民主道路。例如罗慧在以“郭美美事件”为例中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了参与式民主和网络民主的差异与契合,通过反思“郭美美事件”中民主参与在网络上实践的主体、内容和结果的具体表现,从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两个维度来解构将民主潜力抽象性赋予给互联网所塑造的网络民主神话[5]。

3.网络民主探索期。学者们开始的对网络民主的中国问题探索,较早的有首都师范大学的韩志磊在2005年发表的《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赵春丽在《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中对中国民主的发展趋势做了一定总结和探索,她认为,中国网络民主呈现出不同的范式:在功能上,中国网络民主更凸显强烈的民意表达功能;在作用上,起到维护权利和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态势上,呈现“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在形式上,民主参与以讨论和提供建议为主,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在发展水平上,网络民主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数字鸿沟、分散化与失序化以及非理性化与娱乐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6]。

4.网络民主快速发展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舆论力量的初显,网络民不仅得到公民的大量参与、学者的大量研究,还得到政要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委员周天鸿的提议“推进网络民主建设建设新的有序民主参与渠道”发言中说,“网络民主”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为民众的政治参与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培育了民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民主监督的效力[7]。随着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的推进,两会开始运用网络与民众互动,“网上两会”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国独有的网络民主实践形式[8]。

三、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已有不少学者针对中国网络民主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但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变革下,随之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潮流的变化也让网络民主不断呈现出新的问题。总体来说,网络民主的诞生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良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了大量的管控危机。

1.公民素质是网络民主执行效率的最大问题。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全球第一,但质量第几呢?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民主的发展也得到了契机,但不同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地域分布,让网络民主无法真正的做到公平和有效的参与。据CNNIC第34次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近两年各年学历、职业比例数据显示: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的网民仅占20.6%,初高中文化层次的群体占67.2%,网民在认知水平和宏观视野上差异较大,网络民主的效用和公民素质息息相关。此外,因地域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数字鸿沟将继续凸显网络民主建设的地域差异。一方面,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间的网民呼声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偏远地区因实体民主发展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网络民主的公信力,无形之中降低了网络民主的公平性。

2.网络民主的技术性危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网络民主的参与形式会不断变化,首先,网络作为承载网络民主的硬件基础,具有技术垄断性,如果缺乏一定干预,很可能演变为信息技术精英的民主。其次,网络民主还将受到技术性的威胁。网络水军、黑客等人为的破坏和引导网络舆论。甚至,反动和恐怖主义参杂其中,扰乱和谐的民主生活。应逐步完善对突发性网络事件的预警和应对措施,提高网络民主预防风险能力。CNNIC的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青年人,并且不断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网民群体,也是最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群,往往事件会出现不可控的谣言和负面信息,导致情绪性的参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中国网民最的主要上网渠道,无疑加大了管控风险。公民网络道德建设也应当纳入公民素质的一环,建立网络诚信档案被提上议程。

3.我国网络民主的建设脚步的滞后

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暴露出大量问题。一方面,网络民主建设水平较低。近年来电子政府建设与网民严重脱节,“官本位”在网络社会继续生长,网络信息公开、举报等常空有其表,与“阳光政府”建设目标的差距较大,也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问责平台,并没有充分发挥“大众监督”的效果。网络民主进一步约束了政府的权利和行为,也让其自身遭遇行政阻力。近年来因网络曝光、公众参与,虽然打掉了一大批贪腐官员,但并没有出台针公民网络民主监督的白皮书,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根源,真正参与到监督过程中的网民数量微乎其微。最后,技术民主的监管乏力。根据CNNC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大多数,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这些网民对新闻更敏感,参与政治议题频率更高。但因为上网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缺乏相应的有效管理,应进一步严格贯彻移动网络入网实名制,加强对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入口和应用的监管。

四、对中国网络民主研究现状的评价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民主的发展和问题分析,仍有以下几方面研究需要继续深化:

1.对中国特色的民主-网络民主与现实民主相结合的“半直接民主”的研究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网络民主在参与形式上将是中国参与制度的一种补充,是一次民主發展的契机。参照托夫勒所主张的“直接的公民参政,与现实生活中‘代表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半直接民主的新制度。从依靠代表转为依靠人们自己,两者的混合就是半直接民主”[9]。这种半直接民主可以作为中国特色民主的发展方向,即网络民主的直接参与与中国传统代议制民主相结合。应该着力于完善网络民主的践行方案、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和配套运行措施的研究,引导网络民主朝着正确的方向有序行进。

2.加强网络民主监督和公民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当前学界对网络民主的研究还停留在参与形式和过程,在网络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民主浪潮中,为进一步确保网络民主的良性发展,网络民主监督和监管问题的研究将是应对未来“大数据世界”中网络政治问题的强心针。推动全民监督,加强对网民、网络运营商、网络应用或平台、新闻媒体等的监管,以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等。此外,为应对我国网民素质平均水平较低的情况,还应加强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让网民有效且有序的参与其中,净化网空间为网络民主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3.“技术视角”的网络民主研究需重视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双向传播,不同民族、性别和年龄的人的观念冲突,而民主生活如何顺应技术潮流的快速变迁,更加高效良性的运作?首先,从不同群体的参与场景和诉求进行分析,找到民主成分的关键点;其次,遵从社会发展规律,寻求符合技术民主外在形式和支撑,这些将是我们在新时期可行的研究视角。西方国家政府一直重视技术对社会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实践和规划,学者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了温纳的“科学技术哲学”和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90年代又提出了“技术民主”。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子政府建设的推进,网络民主生态环境已然形成,但国内学者仅限于从社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几乎没有从技术视角进行的探索。“网络技术”作为网络民主的物化的环境基础,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研究内容。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學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烨.试论代议民主与网络民主.理论月刊[J],2006.03,P48-51

[2] [德]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P102

[3] [美]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167

[4] 孙卓.美互联网巨头表态:政府监听计划损害公民自由.第一财经日报[N],2013.12.13

[5] 罗慧.传播中的社会冲突…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开发时代[J],2012.5

[6] 赵春丽.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J],2009.3,P65

[7] 周天鸿.推进网络民主建设建设新的有序民主参与渠道.中国网[N],2010.3.10

[8] 严冬.网络民主视角下的政治参与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J].2014-1-15

[9] 阿尔温·托夫勒.第二次浪潮[M],二联书店出版社,1981,P503-533

作者:雷巍

网络信息时代公信力探析论文 篇2:

论政府公信力的建构

摘 要: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程度,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本文在介绍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而从理念、制度和法制三个角度探讨了建构政府公信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政府;政府公信力;建构

公信者,公众之信赖也。简单的说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政府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的行为持信任态度,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征得公众的信任,就构成了政府的公信力。目前,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滥用权力,失信于民的现象不断发生,虽然这些只是部分地区的个别现象,却严重损害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现实表现

(一)随意行政,政策朝令夕改。行政的随意性、政策的不稳定性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是最典型的政府失信表现。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依然满足于依靠行政权力强制推行行政目标的权威感。政府官员注意力的转变,甚至心血来潮的冲动都可能促使政府随意变更公共政策,导致政府政策的不稳定,这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公众对政府能力的信任,危害极大。

(二)片面追求“政绩”和经济绩效,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不顾民力和财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绩效,将政府的注意力和资源全部投注于对经济绩效的追求,而不是放在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为了地方部门利益和自己晋升的需要,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甚至还为造假行为大开绿灯或实施保护等等现象的存在都加剧了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政府的信用形象。

(三)责任意识薄弱,不作为现象突出。一些政府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相互推诿扯皮,不作为事件屡见不鲜;一些官员也抱着“无过错者不丢官,混到退休享待遇”的错误思想,滥竽充数,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公众的要求不闻不问。这些行为在公众的心目中形成了政府不负责任的印象,对政府的公众形象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四)政策执行不力,形同虚设。一些政府部门脱离实际,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法规,但或因执行难度大,或因执行后群众不满,或因监督不到位,结果不了了之,半途而废。政策如同儿戏,使政府的权威扫地,为以后政策的执行埋下无穷的隐患。如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由于种种原因几乎都成为了一纸空文。

二、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

(一)官僚主义盛行,导致政府缺乏公共服务精神。我国历史上就有着深厚的官本位思想传统,官员不把公民当作平等的主体对待,就必然会对公众的利益漠不关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政绩,弄虚作假,惟上是从。这种现象在现实中的典型表现,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得公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导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

(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政府问责机制。在民主制度下,虽然政府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掌握权力的政府也可能利用公众赋予的权力反过来侵害公众的利益,因而要使政府始终维护公众的利益,对公众讲实话,守信用而不使其反过来愚弄公众,损害公众的利益。实际上,当前出现的诸多损害政府公信力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政府的制约机制不够,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失信行为问责不力所致。

(三)民主意识淡漠,信息不公开、不可信。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掌握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增多,传统的政府可以依靠的相对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正愈益削弱,而一些政府官员依然恪守陈旧的思路,无视公众要求民主公开的参与和知情诉求,采取隐瞒甚至欺骗手段,造成公民参与的渠道堵塞,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流失。这一点在一些重大事件和灾难面前表现得尤为突出。2003年“非典”危机爆发之初的信息不公开,从而导致的社会恐慌、谣言流传,造成了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近年来多起矿难事件中发生的隐瞒人数、欺骗公众的行为等事件也是有力的证明。

(四)法律缺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政府也理应是法律政府,但现实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客观上,很多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甚至没有出台;主观上,一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执法不公,滥用权力,漠视法律的行为屡见不鲜。“法治”的公平性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必然导致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下降,政府公信力也就必然会降低。

(五)政府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侵害公众利益。“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具有强制性和执行性,是以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为后盾的,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因而便具有了用权上的方便性和既得的特殊待遇。”①这就导致有些政府部门首先考虑的不是公众的利益,而是集团、部门和少数人的利益,以自己的行政权力干扰国家政策,与相关部门争夺利益,进而侵害公众利益,公众的利益一旦被侵害,必然会排斥政府,政府公信力也就大受影响。

(六)腐败现象的大量存在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权力的非公共运行就是腐败”②腐败就意味着掌握公权力的人在愚弄民众,愚弄民众的政府毫无公信力可言。个别地方,个别政府部门出现的腐败现象,尤其像近来频频曝光的集体腐败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从而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可以说,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造成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政府公信力的建构

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不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严重损害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因此必须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树立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传统政府的职能重心是统治和社会管理,而基于民众授权而产生的现代政府的职能重心则是社会服务。”③即在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由政府给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而政府应树立起服务理念,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并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兴利者和服务者,由原来的官民对立改变为官民平等、官民合作,重视民众的希望和合法期待,重视民众的满意度评估,从独断专横的领导转变为民众参与的领导。总之只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树立服务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的公信力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府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

因此,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中心环节。政府向民众负责受民众监督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及时疏通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的反应渠道,建立起健全的社会监督网络,完善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制约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及时追究责任。既保证政府权力受到限制,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又保证政府行为的结果受到问责机制的制约,那么政府就必然能得到公众的信任,政府公信力也必然提高。

(三)建立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政府要公开、透明,诚实守信。“只有公众广泛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才能保证公共政策符合公众利益,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④。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公开、透明,诚实守信,才会相应的形成政府信用,民众才会对政府施以信任,才会形成政府公信力。为此,首先必须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使其树立起信用意识,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从根本上摒弃“对上不对下”和“报喜不报忧”的官场习气,不怕公开负面信息,尤其是在重大事件面前更不能欺骗隐瞒。其次还应该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公开化和民主化参与机制,如广泛的推行公共政策制定的听证会制度。最后还必须积极培养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

(四)改善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决策的根本价值取向。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目标必须坚持以公众的利益为重,制定公共政策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公众的利益。政府的决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民众才乐意配合政府政策的执行。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决策失误,就要运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提高决策人员的素质,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要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公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在整体上促进政府决策机制的完善,进而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五)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制化建设。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其行政法制化程度如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政府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⑤,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加强行政法规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要摒弃那种不相信法律,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错误思想和有法不依凭经验和关系办事的错误做法,自觉的树立起法制观念,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过程中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注释:

①崔光胜.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研究[J].公共行政,2005,(1).

②梁艳菊,冯秀珍.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行根源探析——再论公共选择理论的现实意义[J].公共行政,2003,(1).

③戴艳军,赵东霞.论我国转型期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J].公共行政,2003,(3).

④高卫星.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7).

⑤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参考文献

[1]崔光胜.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研究[J].公共行政,2005,(1):61-65.

[2]梁艳菊,冯秀珍.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行根源探析——再论公共选择理论的现实意义[J].公共行政,2003,(1):67-71.

[3]戴艳军,赵东霞.论我国转型期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J].公共行政,2003,(3):44-46.

[4]高卫星.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7):62-65.

[5]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8-10.

(责任编辑/田苗)

作者:闵 锐

网络信息时代公信力探析论文 篇3:

中国网络流行语十年变迁的启示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新兴的网络语言形态,网络流行语以其超越传统语言学的抽象构造模式、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展现了网络时代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成为反映和研究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活的标本。现通過对2012—2021年中国网络流行语变化的梳理,分析其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变迁;启示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通俗易懂或别具一格的语言。在崇尚个性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流行语最初在网络上、网民中使用,但是,由于其新奇、简洁和反传统的独特表达形式,一些词汇也会受到传统媒体和普通民众甚至学者的追捧。网络流行语蕴含丰富的时代信息,可以作为观测大众集体心理、了解社会热点舆情和透析时代特点的重要窗口。本文对近十年中国网络流行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力求揭示这种语料来源广泛、使用群体多样的特殊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时代镜像功能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概况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30年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流行语也在人们的网络交流和现实交流中悄然影响着这个世界。

(一)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界定

(1)网络语言的内涵。许多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网络语言,这两个概念彼此可以互换。而实际上,网络流行语只是网络语言的一种。要界定网络流行语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网络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的一切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后者指的是为保障网络媒体正常运行和发展而使用的技术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特指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的语言,如网民在QQ、BBS等网络平台上进行言语交际时使用的语言。[1]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各种网络交际软件和平台为满足网民聊天的需要,设计了许多可以高效表达的表情,也传播了许多网友喜欢的诙谐、逗乐的短语。它们或以单一的种类出现,或以组合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为提高网民网络聊天的效率和表达某种超越语言交流的特定内涵提供了载体。相较于传统语言,网络语言从一诞生就以其简洁生动的特点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喜爱和追捧。

(2)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学界和业界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有的学者从使用主体和空间属性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进行界定,有的学者从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产生及传播场域的角度进行界定,还有的学者从传播主体和表现形式的角度进行界定[2]。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不能简单理解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因为这个界定只突出了网络流行语的“网络”属性而忽略了其“流行”的特点。而“流行性”应当是网络流行语区分于普通网络语言和网络通用语的第一特征。[3]根据广泛的材料搜集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交际中产生、使用并流行的语言。这种语言具有网络语言的一般特征,可以以中外文字、数字、拼音、标点、图片等为载体,区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形态。它的生命力需要时间来检验——有的流行语只能流行一时,很快就被人遗忘,有的流行语则在多年后仍有大量网民使用。

(3)中国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的变迁。流行的含义之一就是短暂。流行语如果能超越短暂,就可能成为国民长久使用的词汇。表1是2012—2021年《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来的年度十大流行语,虽然样本只有100例,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深入研究后,仍然能够有很多新的发现。自《咬文嚼字》推出“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活动之后,“流行语”这一新的语言形式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在互联网普及率超高的中国,流行语大多产生于网络,由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了网民的生活和想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流行语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的流行语。

(二)中国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探析

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十分广泛,大多是基于新闻事件、社交媒体和影视文艺作品而产生的——可以来自于事件中某个夺人眼球的细节,可以来自于网民对于这些社会事件的评论,也可以只是以一个缩略语的形式出现;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还可以反映网民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判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态经过传播后在网络和人群中迅速扩散开来,并通过网友狂热的重复模仿行为进行多次和立体传播。

(1)来源于新闻事件。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流行语最能反映人们的社会心理。例如:“我爸是李刚”是网友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反映了网民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愤怒情绪;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被人们广泛用于调侃,用开心欢快的口吻来表现自己的努力程度;等等。这些产生于新闻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大流行后,又被普通网民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人们用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去表达自身在生活中的情绪,借此把网络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网络流行语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2)来源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中生成的网络流行语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其中有许多独特的表达内涵。如“520”“爱老虎油”“么么哒”等网络流行语以简约诙谐的特点成为情侣间相互表达爱意的专属语言;“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反映了网民对个人生活状态的自嘲;等等。由于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非常可观,而且大多思维活跃,喜欢分享生活、表达观点,也愿意对新鲜有趣的流行语进行主动传播,因此,社交媒体成了网络流行语产出最多、传播最快的地方,可以说是网络流行语的集散地。

(3)来源于文艺作品。文艺作品也是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文艺作品火爆网络的流行语一般来说还富有一定的文学气息。例如“元芳,你怎么看”这句来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经典台词就曾流行于网络和现实生活当中;“羡慕嫉妒恨”这一固定短语最早出现在北京女作家赵赵的小说《动什么,别动感情》里;还有从相声小品中传播开来的“没病走两步”“为什么呢”“你太有才了”等都一度成为年度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由于文艺作品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贡献了大量的精选文本,因此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优质素材库。

(三)中国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奇求异的语言,它以交际省力为基本原则,用独特新颖的方式表达个人或群体的情感色彩,可以时尚简洁、幽默搞笑、构思奇特,也可以韵味十足,具有社会性、娱乐性、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

(1)语言简洁抽象。网络流行语大部分起源于网络或社会事件,后来才广泛传播于网络空间中。这类流行语虽简洁且语义可理解,但若缺少对流行语诞生背后事件的具体了解,则不能完全理解其表达的内涵。例如:有一种舒服叫“葛优躺”,有一种情感表达叫“蓝瘦,香菇”……只有了解相应事件的人才能透过网络流行语抽象的字面意思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再经过思维的加工,正确选择合适的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内涵表达丰富。网络流行语所能表达的内容不拘泥于语言学赋予文字的特定语言内涵,还可以有其他的含义。如“潜水”一词,原意是指为了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来又指一项在水下进行的休闲娱乐活动,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它还能形容那些在线观看而不发表意见评论或故意隐匿在线状态的行为。网络流行语内涵丰富的表达带给网民许多乐趣,网民也约定俗成地用这类语言表达另类的内涵。

(3)构成形式多样。网络流行语不仅可以用中文表达,还可以使用一些字母和符号,甚至相互之间可以混搭。例如:“LOL”“sxwl”“XX Style”“u1s1““No Zuo No Die”“打call”等,有的是由英文词组中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而成,有的是把汉语拼音或其首字母与英文或数字进行混搭,还有的是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说英文。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式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语言学的构词和造句方法,但在语义的表达方面毫不逊色,有的甚至更胜一筹。

(四)中国网络流行语的主客体构成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极富时代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生成和发展是社会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流行语在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经过使用主体的多向传播,语言文本和传播客体之间建立了联系,而传播客体随后又成为新的使用主体和传播主体。整个转化过程一气呵成。

(1)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作为互联网迅速发展条件下的派生物,网络流行语是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社交时依据自身需要而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符号。[4]因此,以大学生群体为先行者的广大网民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甚至创作主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动机最强、频率最高,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破除与年轻人的交流障碍,也开始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流行语使用主体的新生力量。当然,媒体也是网络流行语的另一类使用主体。

(2)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媒体。一般来说,传播主体会以“以身试语”的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传播,当然偶尔也会存在只传播信息而不亲自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也就是说,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一定是传播主体,但它的传播主体不一定是使用主体。过去,新媒体一直是网络流行语的媒体传播主体,现在有许多传统媒体也加入了传播网络流行语的行列。可以说,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有日渐扩大的趋势。

(3)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客体。传播客体就是传播的对象。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创作主体,也都可以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客体。网民在网络环境中或在参与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讨论时会自动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客体,他们也时刻有可能转变为传播主体。因此,如果传播客体没有分辨事实的能力,不能以负责任的态度了解、使用和传播网络流行语,就有可能对后续的传播客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中国网络流行语十年变迁的轨迹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观念革新息息相关。它由民众以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凝练而成,蕴含活力、个性和锐气,紧贴时代脉搏,富含生活气息,是实时展现网民乃至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大众语言,其变迁的轨迹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

(一)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变迁:由负能量情感宣泄到正能量现实表达

在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初阶段,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毫无逻辑的情感宣泄状态,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交际功能。学者们不屑一顾,网民们也只是在对自己的心理或遭遇的现状进行直观的、单方面的表达。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较为粗俗直接的网络热词。如早年流行的“坑爹”“土豪”等。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网络流行语很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的助推器。面对繁杂的信息,网民更容易被带有强烈煽动性和情绪性的言论所影响,感性的冲动往往会代替理性思考,缺乏依据甚至是信口胡说的谣言借助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对公众利益、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网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矛盾的缓解,网络流行语逐渐由非理性的发泄转化为情绪的自我消解,进而形成了委婉诙谐而内涵丰富的网络热词。例如,用“锦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望自己顺利;用“C位”表达一种主动承担责任、努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尤为可喜的是,一些官方的政策、目标也逐渐进入网络流行语的范畴。如2013年的“中国梦”、2017年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20年的“人民至上”“双循环”以及2021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等。

(二)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体变迁:由官方主导转向民间话语权的崛起

网络流行体是“网络流行语中的一种,是指在网络上被普遍使用的特定句子模式,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具有时效性强、流行面广、生成性强等特点”[5]。生活中常见的网络流行体一般是以文学影视作品、社会熱点事件、生活场景、商业广告等为素材,经一系列模仿造句组成的系列文本。其中,每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以单句、句群或语段形式出现,遵循特定的行文规则与风格,体现出“非词化”“事件性”“二次创作性”等特征。网络流行体是个体和特定社群彰显态度、表达诉求的重要工具,如“且行且珍惜体”“世界那么大体”“友谊翻船体”等,在激起语言狂欢、形成话题的同时,也描摹了市民生活和集体心态,映射出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与文化症候,成为当下网民记忆的鲜活文本。传统的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研究常把重点放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而忽视对日常生活的微观探寻,记忆的建构与书写往往由官方权力和社会精英主导,民间话语严重缺位。而随着互联网的勃兴,集体记忆的建构机制发生了变化,协作式书写与在线仪式化活动广泛兴起。网络流行体就是一种典型的在线协作式记忆文本。

社交媒体在网络流行体流行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更有利于群体内传播的新兴网络媒体将网络流行体大范围传播开来,使之成为网民分享生活、表达观点的重要语言载体。直播行业和短视频的兴起也为生成和传播网络流行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境变迁:由网络空间进入现实社会

网络空间的快速、隐蔽、虚拟、平等和互动的特点是网络流行语生成和传播的基础。但是在网络流行语刚兴起的时期,它只存在于网络虚拟的语境中,离开网络空间特定语境的热词往往在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限制,只能在数量较少的网民群体中传播。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网络流行语并不是真正的社会流行语。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大众接触网络流行语的可能性和便捷性获得提升,网民不仅在数量上显著增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大大增强。

如今,传播场所的增加和传播空间的扩大使得网络流行语在虚拟和现实的互动中获得了更高频率的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甚至在其背后事件沉寂之后仍留在大众日常交流的选择范围内,并在日常用语和影视剧节目中不断获得延伸,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词汇,如“主要看气质”“老司机”“尬聊”和“锦鲤”等。大范围和高频次的传播使得普通民众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力和认同度大大提升,反过来又使网络流行语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网络流行语源于社会生活,又在时代的变迁中回归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调味剂。这种良性互动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三、中国网络流行语变迁的社会动因

(一)公民媒体的繁荣引发多元价值观的表达需求

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和上网环境的逐步优化使大众与广阔的世界、丰富的信息之间迅速拉近了距离。先是以博客、继而以微博、现在以微信为龙头的社交媒体沟通交流平台的出现和普及,消解了传统信息生产的过程,使亿万网民拥有了功能强大的公民媒体。目前,拥有各种形式公民媒体的中国公民总量超过10亿。这意味着中国人的意见表达和价值诉求达到了空前自由、空前多元化的地步。这是科学技术给公民的赋权,这是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媒体融合促进网络流行语的融合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资源已经被整合成了一个整体,媒体的融合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融合。

微博与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网络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小范围舆论场所上升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信息传播与舆论拓展平台。它将平民阶层参与社会化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有了对社会弊端进行有效控制与处理的可能。“躺着也中枪”“我爸是李刚”“我反正信了”等流行语的广泛传播,说明体现舆情民意的网络流行语参与社会治理正在成为可能。随着各类媒体之间相互融合与相互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可在多家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流行语日益成为暴露丑闻、批判不公现象的重要载体,其舆论监督价值不言而喻。

(三)语言自身与时俱进的需要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表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互联网的普及使不同背景的民众以网民的身份在互联网世界进行文化“碰撞”,以极快的速度重构人们的语言体系,将陈旧的语言表达模式重组为更加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语句形式。网络流行语就是在互联网这个超大型的语言环境中进化成长的。从“你out了”到“凡尔赛文学”,我们见证了网络流行语的进化发展。它的变迁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变化,更是时代发展的体现。从最初的代号、借代、外词植入到今天的“中国梦”“点赞”等词汇,网络流行语已经开始有了深刻的、时代的意味。2010年,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6]至此,网络流行语不再是传统主流媒体不敢触碰的语言禁区,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在传统媒体工作人员的口中和笔下。

(四)网民彰显个性和消遣娱乐的需要

网络流行语以其讽刺诙谐的表现形式,从无意到有意,从单纯地解构重构某些语句到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凸显出网民对于争取话语权、消解官方和经营话语体系的主观意识。

见惯不惊。目前,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趋于平和。幽默、独特、鲜活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很好地适配各种环境,因此,几乎每一个新闻热点都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网络流行语。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流行语的主题去政治化、偏娱乐化和重生活化的发展态势愈加明显。这些传递情感、表达心情甚至是自我调侃、戏谑的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网民适应社会变迁时畏葸不前和积极进取并存的社会矛盾心态。面对难以改变的现实生活环境,网民往往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来宣泄自己的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调适心情,寻找情感共鸣和认同。

四、中国网络流行语变迁带来的启示

(一)网络流行语可协助追踪探析社会变迁的轨迹和过程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被人们认同,在于它们能够反映某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真实面貌。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语近十年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的基本轨迹:从早期对社会生活嘲讽、负面地夸大现实和使用相对低俗的语言,到不实的网络流行语难以形成大规模和长时间的传播,再到近几年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进入网络流行语的行列,网络流行语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從个体到群体、从现实到未来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网民和中国社会由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过程。当然,官方和主流社会也在有意识地学习网络流行语的表达风格,借以贴近网民,加强沟通和交流。国家政治和主流社会在用语方面主动地贴近网络生态文化,通过抢占网络社会的高地,创造了一批如“有温度”“逆行者”等充满社会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

(二)网络流行语可帮助感知了解网民真实的心态和情绪

网络流行语在特定时间内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心理变化,但一些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中的自由传播也会造成一些人肆无忌惮的胡言乱语,有些猎奇且充满负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甚至会受到不明真相的网民热捧,这对社会舆论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实质上是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的反射。要了解网民的心态和情绪,就必须将其放在网民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整体环境中来观察。网络社会里的表达主要是网民思想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伴随官方与主流文化的引导,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心态可以从消极转向积极。因此,对社会舆论和价值判断的正面引导可以从对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开始。

(三)创新网络流行语有助于丰富现代汉语的内涵与形式

作为网络交际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与我们日常使用的口语和书面语具有形式上的差异性。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网民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词汇和符号。这些形式和内容都很新鲜的词汇和符号成为提高漢语活力和表现力的源头活水。通过在“解构”原有字词基础上进行赋予字词新含义的再“建构”等方式,一些网络流行语已经“挤”进了汉语词汇,成为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绝大多数网络流行语都会“昙花一现”,也绝不能不加选择、不分场合、不分文体地让网络流行语肆意横行,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对网络流行语一方面要及时汲取其中有益的词汇,一方面也要精选和慎用。

(四)规范网络流行语有利于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许多网络流行语存在着语法错误、错别字现象,其中有些还不免低俗甚至恶俗。一些分辨力不强的网民对于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会使得他们只关注网络流行语而忽略现代汉语,也有可能产生影响汉语规范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不良后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主流群体都很关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发展,一直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使用健康、规范、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能在无形之中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精神和人格。在充斥着低俗和消极内容的网络流行语环境中,意志力薄弱者将受到负面影响。若是加以良性引导和适当的政策干涉与法律规范,网络流行语必将对网民的言行和思想产生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7):185-187.

[2]王仕勇.网络流行语概念及特征辨析[J].探索,2014(4):186-192.

[3]孙洁,樊启迪,巢乃鹏.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辨析与传播过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5-19.

[4]第天骄.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现状、价值冲击及其应对策略[J].知与行,2018(6):86-91.

[5]王娇娇.网络流行体成因、特征与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3):88-91.

[6]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引人深思[EB/OL].http://news.sohu.com/20101110/n277524095.shtml.

(高菲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崔梦圆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硕士生)

编校:赵亮

作者:高菲 崔梦圆

上一篇:工厂全年扶贫工作总结下一篇:国税局建账试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