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往往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头疼的问题。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这种种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质量,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论文 篇1: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的作文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就得到培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需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表达以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经验

引言

培养良好的作文写作习惯,需要从小学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提高了语文作文辅导的效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同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的能力。当前,我国小学的语文作文指导中,注重语文作文字数等问题,指导内容冗长,因此以小学作文的作文寻找有效对策,需要尽快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语文作文教学教师的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新课改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还在阻碍着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权,根据考试要求,教师随心所欲地进行批改,学生只顾一味的堆砌华丽的辞藻但内容却太空洞了。或为学生提供组合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削足适履”。学生的思维是有限的,手脚都是束缚的,这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大部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不高

受旧教育模式的限制,学生学习十分谨慎。同学们遵照老师的指示行事,不问理由,不思考,像机器一样一直在运转,却不知缘由。对于写作研究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她们的作文只有文采,没有自己真正的思想。此外,由于对社会缺乏远见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小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

3.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

3.1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对小学语文写作的指导;教学中,不仅要把与作文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积极的引导。为独立学习和探究。

3.2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相关话题

例如,人教版3年级的小册子的1部“我的课余生活”为题的随笔中,在课堂上,老师是以学生积极的方式进行讨论,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自己的写作要求。培养了学习兴趣与习惯。整理语言结构,同时,学生能独立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老师能及时指导。撰写《我的课余生活》时,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进学生的观察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整合。

3.3运用多媒体指导小学作文写作

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对写作内容进行讲解时,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沉浸在预定的环境中。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电影片段。对视频场景进行有效还原,激活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等器官,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身临其境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堂上也更加活跃,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探讨,思维能力和回答问题也变得更加活跃。

4.主动指导学生积累材料,为写作打好基础

如果你真想写好的作文,却又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烦恼,这时候你就必须积累材料。教授低段语文作文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积极指导学生积累诗歌、习语及方言特色,注意并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文作文变得生动活泼,充实文章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课第一单元的作文《校园一角》中,一些学生写道:“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在校园的操场上,有许多学生在空闲的时候做运动。一些学生正在踢足球,一些学生正在打羽毛球,一些学生在做奔跑的游戏,其他的同学在跳绳,还有玩游戏之类的。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同时还能减轻压力,那可说是有多种用途的。同学们可以用口语,并列句和成语创造内容。整篇报道内容丰富而有趣,生动而形象。总而言之,要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就必须特别重视写作材料的积累。

5.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理论知识、生活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还要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实践从笔试中来发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可结合实例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提高其生动性,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安排作文主题时,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写文章,提高写作的真实性和灵活性。例如,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上二单元作文《我最熟悉的人》,让学生注意观察家长、同学等,尤其有助于积累和选择细节材料。

6.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创作灵感、知识、创意等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命之美。从人生的角度去获取资料,以丰富文章的构成意义,提高写作水平。

在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出有意义的东西。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益之处,或从回忆中找到具有书写价值的东西。在写作任务的指派中,学生们开始思考,仔细地寻找生活中值得回忆和发现的东西。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培养了无意识地观察事物和生活的能力,建构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这需要学生去了解、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使学生不再把写作当成负担,而是对写作产生兴趣,发现独立写作的美与快乐。从此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7.强化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个一朝一夕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作文写作训练。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训练内容不必太多,要做到“正确、得体、优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正确对待写作课程,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肯定的评价。

结语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要自由表现、自由展示、自由引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挥自学的自主性。文章以学生为指导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整合写作指导和生活实践,加强写作训练。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经验作一评述,以期对小学的作文写作指导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钟荣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J]读写算:教师版,2015(37):299

[2]李艾荣.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指导[J].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5(10):152.

[3]李辛.浅谈小学語文阅读[J].当代青年月刊,2015(9): 228.

作者:许文斌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论文 篇2:

浅议小学阶段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往往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头疼的问题。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这种种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质量,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引入生活;批改;评讲

一、引入要亲切

“语文即生活”,作文更是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的生活所感、所悟、所得。作文引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作文时感受到一种亲切感。然而,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喜欢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次作文的写作内容、写作要求、注意事项等都有板有眼地给学生列出来,或者让学生列列提纲、说说构思,师再念两篇范文之后就让学生开始进行习作。看起来似乎面面俱到,头头是道。其实不然,这样的引入不但没有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反而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空洞无味,束手无策,一头雾水。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引入要追求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使作文能贴近学生生活,唤起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聊天开始,由生活入手,以学生身边的事情为例,轻松引入,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感觉这不是作文,而是让他们说他们想说的心里话、想法、观点。这样气氛活跃了,学生也会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就自然做到了真情的流露,当学生的讨论交流成熟后,老师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讨论交流,把自己急于想表白的写下来,由口头的表达转为书面形式,这样既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的真情得以流露,写出的作文自然会闪光不断。

二、批改要到位

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由于学生受知识、见识的限制,写出的作文必定会东拼西凑,千疮百孔。因此,教师对作文的批改相当重要,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批改一定要到位。

1.批改要尊重学生文本本意。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真情的流露。有些教师批改的作文是面目全非,文本失去原味。像这种毛病不分大小、缺点不分层次、浑身挂彩、体无完肤的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重视老师的批改,批改也就成了用心良苦却劳而无功。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要尊重学生的本意,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多评少改。

2.批改要指向明确,多注旁批。在学生作文批改时,有的教师只是寥寥几字,画个分数、打个等级,学生看到批改的作文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在作文批改时,对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的地方作好旁批,指明错误的原因,点明更改的方向。

3.批改要因人而异,因文制宜。水平高、进步快的作文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尖锐而深刻;水平低,进步慢的作文,批改要降低标准,放宽要求,多鼓励。学生的作文存在的问题不止一个时,批改要善于分析,抓出重点,重点击破,一次指出一两个突出的问题即可,分批分次地改,这样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愿意接受,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4.评语表扬要恰当,批评要中肯。用于表扬学生作文优点和进步之处的批语要精当准确,符合实际,真正起到鼓动激起、培养兴趣的作用。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批语要做到和善、友好、真诚,用商量、探讨的语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用心改正。

三、评讲要落实

作文的评讲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讲评没有落到实处,就相当于作文教学只进行了一半,在大多数教师的作文讲评中,是重申一下本次作文要求、注意方向,念几篇好作文,简单地说说这次作文的不足,便草草收兵。这样不但没有起到讲评相应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和迷惑,因此作文评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在作文讲评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本次作文的要求和注意方向。

2.下发作文本之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批改,认认真真地反复研读自己的作文,弄清自己这次作文成功与不足,明确作文的改进方向。

3.用写得较差的典型例子为教材(但一定得保密),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其不足之处,共同改进,从而得出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4.老师列出本次作文学生中存在的常见的毛病,让学生进行探究,交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找出写得好的片断或文章让学生进行欣赏,感知其优秀之处,让学生得以借鉴。

6.鼓励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和大家共同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就会促进他们每次作文都会力争写得更好。

教师可能会说作文进行到这一步就已经功德圆满了,其实不然,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得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作文的讲评、和对好作文的借鉴进行“二次作文”,如果说一次作文是对原产品进行组建,那么“二次作文”则是对其进行再加工。只有当学生进行“二次作文”之后,学生才会真正得到了训练,这次作文教学才可以说结束。

作者:秦怀虎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论文 篇3:

小学低阶段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作文是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过程。小学中低阶段写作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想象并探索思维表达的正确方法,锤炼驾驭语言的技能,养成阅读习惯,并以发表为鞭策,以“下水作文”为学生写作成长保驾护航。笔者在语文教学的生涯中,积极引导干预,努力克服中低段小学生写作困难的现状,扎实推行厚积薄发,希冀把学生领进一个广阔的天地,精心耕耘属于师生写作的土壤,播撒写作的种子。日常写作教学中,我做出如下尝试:

一、找对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生借助想象和幻想来反映和认识世界。形象思维、直观思维是中低年级学生思维的一大特点。语文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抓住熟悉的事和物,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中低年级的学生虽善于童真地表现生活素材,但老师的要求不可过高,应着手从细节上锻造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依托童话故事,展开联想

兴趣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对兴趣的延伸。“好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喜欢动笔的前提,是学生灵感的源动力。中低年级学生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性的想象作文。依据儿童想象天性,教师应训练他们进行图画作文,引导学生表达内心,有意建设学生表达表象的能力。

小学前,大量的绘本书籍阅读和动画片观赏,为学生感知世界奠定了浓厚的兴趣基础。布置此类题目,学生仿似和身边的事物聊天、讨论,没有顾虑,发挥起来更游刃有余。如用看图作文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使丰富的联想激活孩提时代的童话故事和语言实践能力。

(二)紧扣课外小练笔,持之以恒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工具性。“学以致用”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教师把课文讲精吃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举一反三又习得一定的写作手法。而课后的小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后小练笔与课文关系密不可分,或续写;或联想;或另辟蹊径……既是对课文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又是有的放矢的写作训练。课后小练笔是阅读与写作的不同渗透,是不可以随意处置的资源。读不同课文的不同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小练笔能及时、快捷地反映学生心中所思所想,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引导观察积累,长期不懈

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什么诀窍可以使用,它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知识的运用,只有积累厚重,才能薄发而文,只有博观,才能约取的可能性。积累写作的素材,还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或用日记,或用周记的形式表达。只有敏感于发生着的不计其数的新鲜事,才可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敏锐的捕捉力和表达力。假以时日,学生的作文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二、锤炼语言,让习作有模有样

有的放矢地说话训练对提升作文水平作用明显。学生有话说,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为时不远。这为克服“畏难”情绪奠定基础。

(一)严抓句子,确保通顺完整

中低阶段小学生语言素质的养成始于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和说话有条理。如:树叶落了。甲生写:秋天来了,树叶纷纷从树上落下。乙生写:秋姑娘深情款款地走来,金黄的树叶好像花蝴蝶,飘飘荡荡地离开树妈妈的怀抱,向大地传达秋的讯息。语言的丰满度和感染力不言而喻,美感扑鼻而来,艺术主旨凸显,师生陶醉其中。

(二)依托短文,做到條理清晰

句子的合理衔接形成片段,合理促成条理。亦如《我的妈妈》时,首先让同学们感知妈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可写外貌,可写爱好,可写特长。接着我启发学生找到妈妈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同学们众说纷纭,话题打开,辅之以记叙文常识和写作要点,一吐自己真言。选好材料后,就要构思详略和简笔、繁笔的运用,层层递进,学生顺利完成,写出了自己感受,文章有血有肉,感情真挚。

(三)规划全文,做到结构完整

中低年级习作对文体要求不高,但谋篇布局需下功夫。文本文章就是学生最好的“模板”。老师把课文的精髓部分与学生分享体会,并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去构建自己的习作。虽有相似笔法,但学生习作的结构更趋完整,同时老师应大力倡导和有效的指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尝试,以提高写作水平。

三、精心修改,促文章锦上添花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反复推敲,方能把“毛坯”打磨成“精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需做到:

(一)读全文,确保主题突出

习作完成后,通读全文,看看是否符合要求,这是一篇习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离题万里,再怎么精彩都废纸一张。其次分析内容与主题的关系是否紧密。对材料进行增删取舍,确保一切材料为主题服务,一定要突出中心。

(二)扣句子,力争表达清楚

中低阶段学生的习作是难免句式杂糅、指代不清、句子成分缺失等语病。学生若能以“读者”的身份审视文章,逐字逐句地检查语病,品鉴文采,从字词句段篇到构思主旨艺术手法的运用对文章揣摩玩味雕琢,则写作的高妙之处不由分说。

(三)重实践,提倡自我完善

修改作文若总是敷衍了事,则距离探究文章内里相去甚远。与其被动的修改,不如学会自我修改。面对中低阶段学生习作,我全面地批改,利用作文课或者自习课,评选优秀习作全班鉴赏,对仍有进步空间的学生习作则利用课余一一点名,应当如何完善。多次修改会让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变得有模有样。师生合力修改,析思路,谈看法,练笔头,作文品赏能力随之提高;在互相修改习作中积收获累好词好句,汲取他人构思精妙的营养。

四、倡导阅读,为习作厚积薄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学生写作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广,写作信手拈来,有的学生写作如冰泉冷涩。据此,我大力提倡学生课外多读书,多好书,并不失时机地阐明读书的重要性,向家长说明我的读书观,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注重阅读积累,重视阅读效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适时举办读书会,交流所思所感,方能夯实阅读基础。

营造读书氛围,设立图书角,充分利用阅读课、自习课组织同学读书,亦可以漂流形式交换着看。教师要求对书籍的选择尽可能趋于多方面,尽可能打开学生的视野,尽可能让读物“杂”起来。实践证明,师生阅读、亲子阅读一旦形成效应,学生对书籍就爱不释手,收获的是生活阅历的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水平的提升。

五、“试水体验”,为习作保驾护航

(一)增强教师的作文自信

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一个语文教师,作文课前如果准备不充分,草率从事,学生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布置学生作文之前,教师应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撰写一、两篇“下水作文”,用以指导学生习作。

教师写“下水作文”,可锤炼教师的作文水平。教师“下水”,有利于教师消除疑惑。教师“下水”,站在被评价者的立场上,判别作文等次时,就会比较公正客观。“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首先能增强老师作文教学的信心,增加老师的写作体验,对指导、批改、讲评作文起到胸有成竹的作用。其次,“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能锻炼和带动学生的创新品格发展,利于学生获得感性启发,并受到老师的人格鼓舞。这样的教学过程始终能贯穿民主活跃的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智。

(二)给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范文

不是所有的范文、例文都能符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的特点,经过精心选材,撰写出来的“下水作文”才符合班级学生的口味。

(三)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篇习作经过学生用心的选材,精心的构思,苦心的修改,所呈现出的一定条理通顺,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的好文章。学生在学写习作的过程中也是收益匪浅。只要在老师不懈的指导下,学生笔耕不辍的努力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学生作品终会熠熠生辉!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也能使学生消除谈“文”色变的心理障碍,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进一步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教师只要持之以恒地用心写好“下水作文”,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和结果,何乐而不为。

六、鼓励发表,展示多样精彩

传统作文教学的痼疾是:学生从来没有感受到作文满足心灵表达和倾情交流的需要而产生愉悦和惬意;也从来没有体验到作文被发表给人带来的自尊、自傲、精彩和激荡。习作完成,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或读,或品,或改,极力倡导阅读的氛围。如有可能,要不遗余力地推荐发表。如此写好作文和好写作文的学风形成,写作的内省力得以激发。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M.1980年版.

[2]叶圣陶著.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2007年版.

[3]语文課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1年版.

[4]刘艳丽.新课改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013.

赵宝莉,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合胜小学教师。

作者:赵宝莉

上一篇:高中生心得体会(精选2篇)下一篇:毕业鉴定自我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