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精选8篇)
实践--研究“的培训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了根据需求自我进修,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1、自修。自修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学校规定自学内容,自学进度,自学思考题。每位教师每天利用半小时的业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自学,自学笔记达7000字。并且字迹工整,书写认真。
2、反思。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自修教程》中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两种方式。“个体反思”就是教师“自省自察”,教师独自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随感篇幅数量足,有针对性,值得借鉴,能切合实际地写出主题鲜明的案例。并上升到理论进行案例分析。“群体反思”是指教师在合作群体的交流研讨中进行的反思。各校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进行群体反思,各校专题讲座4次不低于8学时。集体讨论,每个专题2次,不低于4学时。经验交流每个专题2次,不低于4学时。校本培训各校都超出16学时,符合考核标准。
3、实践。实践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公开教学。增大各校每学期都要搞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与失,找出理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研究。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写论文、随感、案例分析、优秀教
案等多种形式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教育思想的过程,教师们都能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成形的经验总结。将学到的新思想加以消化,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网站——理论先行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习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
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 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网站——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最佳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 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4、访家乡名人——“剪纸能人”钱仁祖老师;
一、小学劳技教育的尴尬现状
1. 劳动与技术教育跟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几个领域共用1个课时, 实际操作时如何把握?
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 其作用和价值毋庸置疑。据笔者和部分小学相关教师所作的初步探讨, 大部分学校对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的“不合理” (注:此处仅是个人观点) 仍然大量存在着。按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的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时是每周3课时, 但许多学校往往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把这3课时这样设置: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 信息技术1课时, 班队活动1课时。班队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却占着每周1课时的时间, 四大领域之一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占1课时, 而唯独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却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三大学习领域共用1个课时。这样的课时量能保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吗?事实上, 在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是可以比较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 但以劳动操作性与技术性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却与其较难整合, 这样共用1个课时, 劳动与技术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人人要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经历”这一学生的基本权利能得到保证吗?试想:当大多数学校依然热衷于分数, 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停留在口头上居多的今天, 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就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吗?难怪有教师这样问了:小学劳技还开不开?这样的课时设置, 对一线老师来说确实存在着操作上的难度, 盼望相关部门出台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大家参考。
2. 和传统的劳技课程相比,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有被弱化的倾向, 这是不是我们认识的狭隘?
劳动技术教育在过去一直以课程形态设置, 在过去肯定是必修课。而在新课程中, 劳动与技术教育只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 虽然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综合形态推出, 无疑是顺应了改革的潮流, 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 使课程的内容得到结构性重组, 更有利于建构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 也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对此, 我们毫不怀疑把传统的劳技课程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价值, 但从原本一门独立学科转变成一个学习领域, 不免让人有被“弱化”的感觉, 而且在实际操作时又没有硬性、统一性地规定它的具体课时。就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比较正规、常态的学校, 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块对它而言能分配的课时也是十分有限的。笔者观摩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 也阅读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大多没有把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入其中,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似乎很难找到其踪迹, 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在我们看来, 新课程无疑是削弱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这是有违新课程的初衷?还是我们狭隘的认识所致?
3. 劳动与技术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劳动教育或科技活动, 又该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
在人们的观念中, 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仅仅看作是动手劳动的课, 学生能动手就行。有的老师认为, 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比如打扫卫生等,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 回到家能帮父母干点家务已经蛮不错了, 如今许多父母都没事做, 泡在麻将里, 叫孩子能做点什么呢?也有的老师认为, 现在的孩子应该让他吃点“苦”, 适当的劳动是必需的, 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 也应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可以和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结合起来。笔者认为, 这个想法确实有一定的新意, 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相同之处都是讲技术。其二者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至少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实现让学生获得操作与体验的学习经历。但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毕竟是有区别的。劳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 而科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事实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劳动教育 (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 , 也包括技术教育 (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发明创造、职业体验等) , 它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必须突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性”, 增加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 把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评价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因而, 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科技教育都不能替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功能, 都不能涵盖它的全部。面对劳动与技术教育, 我们又该寻求一种怎样的突破?
二、困惑中的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作为最能体现新课程亮点、最能体现素质教育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在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其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小学的新课改中却可有可无, 走在消亡的边缘, 这实在有违新课改的初衷。该如何规范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课时?如何有效操作?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1. 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调整原先的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包含四大学习领域, 既然信息技术能单列安排每周1课时, 那何不效仿把劳动与技术也安排每周1课时?剩下的1课时就是常规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取消传统上单独设立的班队活动课。师资的安排也要考虑同一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由同一教师来指导。这样有了课时的保证, 又落实了指导的教师, 劳动与技术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起来, 不至于这一“人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领域”出现可有可无的尴尬, 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浙教基[2005]36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 其中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足开好体育、艺术、品德、社会、劳技等课程, 严禁利用这些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 从中看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不能减, 而且要做足加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推进, 特别是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必要的宣传,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开足课时, 在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努力开好劳动与技术教育,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真正落实, 以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和顺利进行。
2. 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 创新劳技教育实践体系。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兼具操作性、实践性的学科, 目前由于一费制的实行, 给相应配套材料的征订等方面带来了限制。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征订, 这给教师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困难。但学校和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优势, 结合学校特色、当地经济创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以劳技教育为平台, 充分发挥劳技教育的主体性、引领性、学科性的优势, 恰当地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 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整合发展其他教育资源和学习板块, 以基地为载体, 重新构建劳技教育学科, 突出其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 使其更丰富、更丰满、更成熟, 进一步发展这一学习领域。
在劳动与技术实践操作过程中, 作为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技术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 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拓宽学生的思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其中, 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 也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可以把作品的制作过程, 从怎样做变换成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办法把作品的质量做得更好。通过这样的引入, 使学生有主动探索、寻找资料, 创新成果的意识, 也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有所依据, 不至于感到茫然或手足无措。例如, 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畚箕这一活动时,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传统的畚箕在倒垃圾时, 常有被风吹走垃圾的现象, 如何来改变这一现象呢?学生经过分析、讨论、思考, 再让学生去调查人们在防止吹落垃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让学生去研究如何制作出效果更好的防风畚箕。几天后, 一个蕴含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防风畚箕诞生了。这样的整合更具有技术的成分、研究的味道, 实践的效果也会更好。
3. 整合实践资源, 开发实践内容。
(1) 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科技教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开展劳技教育时, 我们可以将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设计方案, 自己制作, 自己实验, 然后分组总结、分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 拓展思维, 锻炼能力。
以下是我校 (注:此处指浙江省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 下文同) 3-6年级科技型劳技教育的活动板块, 可供大家参考。
(2)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可以把校园内的场地、树木花草、建筑、橱窗以及教室的墙面、绿地等划分成包干区, 让学生清理、布置与维护, 使学生获得劳动技术的实践与体验。此外,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卫生工作, 学具的收拾和整理, 课桌椅的简单修理都是学生劳动技术实践与体验的资源。
其次, 校园内可开辟生态园。学生们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 分别在生态园里种植了花卉、水果等绿色植物, 他们常去松土、捡石块、拔草, 播种、浇水、移栽、施肥, 遇到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农民伯伯请教。当植物成活时, 又分组开展护理活动, 并经常性地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这样的生态园给学生提供了劳动技术实践与体验的机会, 使学生在劳动参与中研究问题、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陶冶美好情操, 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做到的。还可在教室内开辟生物角, 在生物角里种花、养小动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与校外实践体验基地相结合。我们学校与四家农业特色种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 开辟综合实践活动校外体验基地。并利用这个基地, 让学生参与一些农业劳动。适当的劳动, 不仅可以使身体形态, 生理机能得到很好的发育, 而且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如葡萄的栽培, 学生不仅要学习除草、疏果, 而且要采摘, 在学到栽培技术的同时, 又加强了运动, 锻炼了身心, 可谓一举两得。当观察发现有病虫害时, 还要去研究得的是什么病, 侵害的是什么虫?又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都需要学生去研究、讨论、请教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 还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水果, 农具, 以及部分农具的实际操作。
(4) 与家政、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也不要只偏重学习而放松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应给孩子安排必要的家务劳动, 如洗衣、钉纽扣、打扫卫生、做菜、烧饭、整理房间等劳动。除了让孩子学会一部分家务外, 还要给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劳动岗位。如吃饭前拿碗筷;每天晚饭后扫地、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 折叠好被子。使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更多地学习锻炼的机会。
其次, 还可组织学生打扫社区街道卫生, 清理乱张贴与卫生死角, 到敬老院打扫卫生, 为老人做事, 给孤寡老人带去欢乐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的品质。
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不断地挖掘本地、本校的各种资源, 其内容的整合, 既要与本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又要与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便于学生操作、教师指导。这样, 有利于技术探究活动的展开和学生初步设计能力的形成,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劳动与技术教育尽管目前还在在着许多困难, 但只要大家重视这门学科,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 创新操作体系, 整合实践资源, 开发实践内容, 就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开创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 (3-6年级) (试行) [Z].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整合
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积极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媒介,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果和效率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通过设计科学合理又充满趣味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深入分析语文知识和内容,最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荷花》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滨湖公园观赏荷花,让学生们一边仔细观察荷花的基本特征,一边用彩笔把它画出来,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们观察和画荷花的过程中可以把语文教学的内容和重点融入进去,着重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进行讲解和引导,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们面前展示一些他们刚才画的美丽的荷花的图画,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推崇的那种像莲荷花一样洁身自好、高贵纯洁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上通过教师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的熏陶,从而树立起做人要像荷花一样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策略
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好充分和长足的准备。教师作为传授和教育者,首先就要尽量因材施教,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挖掘出语文课本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来面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教师适当的德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比如在学习《爸爸的手》这一课时,表面上是对作者父亲手的描写,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安排学生回家仔细观察一下爸爸的手,然后把爸爸的手的特征记录下来,或者用相机给爸爸的手拍一张照片然后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自己爸爸的手部特征进行讨论、展示和交流。逐步引导学生走入《爸爸的手》这一课,让学生通过作者描写的父亲厚实、宽大又逐渐粗糙的双手来感受深沉、伟大的父爱。结合学生自己爸爸的手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理解父亲的不易,感知浓厚的父爱,并且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人、尊重自己的家人。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有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小学语文知识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说在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或者在年级举办经典古诗文诵读大赛,评选出诵读古诗文最有感情、语音语调最正确的学生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和颁发荣誉奖状,学生在比赛中,通过朗诵经典古文诗句,从而体会出古诗文中传达的核心精神,在慷慨激昂的诵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学生可以体会到文天祥宁死不屈,对祖国的忠贞情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候可以感悟到作者正直清廉、不怕牺牲的高贵品格,而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大赛更能够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正是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适当的德育教育,使得小学语文挖掘情感内涵和构建生命意义的目标得到了再一次的证实。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1105402002 董浩
一、课程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代社会转型及教育理念转变的产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突破,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内涵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由学生自己时间和探索,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从其内涵可以看出,课程是以儿童为主体所进行的的富有建构意义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形成双边关系,以主动性的互动共同建构民主、平等的课程运作秩序。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对话、平等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创生课程的意义,进行课程的实践,实现课程的目标。
21世纪初,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年改革拉开了序幕。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立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国际化的趋势、吸取我国课程研究和事件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应时而生的。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基本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从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到课程的规划与开设、课程资源与师资配备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不断实现面的拓展和点的深入,课程的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不断提升。
二、学习方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学习方式讲求多样性,讲求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实践,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不只是像其他课程那样课堂上单纯的讲解与课外作业的辅导,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当然不止是自己所任教的科目,还要有灵活应变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与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相适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与其他科目相同的学习方式是理论讲授。在活动实施之前,教师学要向学生讲解清楚这门课,包括它的选题、中间过程的实践以及最后的展示交流。让学生首先对这门课有个整体的认识,掌握整天观念。教师的讲解不仅是简单的介绍各个环节而是详细解释各个环节的实施方法和要求。这就为以后活动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实践过程中的操作,分配承担任务、课堂讨论交流及自主学习等。这门课对学生动手动嘴动腿的要求很高,其性质也决定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选择的多样化。例如,调查问卷、照片、视频录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等。它要求学生不只拘泥于狭窄的理论要求,还要有更为宽阔的更为深层次的实践经历。
三、学习收获
为期六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我深深的明白了课程的特征和价值。综合性是其特征的主要方面,集中表现为内容、时空、学习方式以及目标的综合。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又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它们紧紧的交织在一起。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世界中最普遍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多门学科了知识的杂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彻底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在其中自主的、创新的开展学习活动。在一次次的探究、调研、实验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得到极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创造性问题解决、合作学习等策略的运用,鼓励学生建立各种联系,从而走出封闭的个体学习行为,迈向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深化和完善鼻息的见解,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学会交流与合作的社会主体,使学习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
四、反思建议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五、自我评价
总体说来,这次实践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小学生也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的经历。个人觉得我们小组首要成功的环节是选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五个人进行了多次的商讨,在同蒋老师以及四年级1班班主任王老师的交流后最终确定了几个备选题目,并且每一个都做了初步的准备。当然我们并不是强制的要求学生接受我们的题目,而是在跟学生进行了交流共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意愿进一步改进了我们的选题及后期准备。这样就是学生对选题有浓厚的探讨的兴趣,也就使我们后面的自主实践环节进行顺利。
但是,这是我们也是小学生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选题
我的思维始终受到局限,一直围绕着环境保护及交通安全这几个大的方面,对其他的方面缺少了解,没有想到生活中的细节之处也可以成为活动的主题。
2、任务布置
阶段总结
保靖县迁陵学校 李文平
小学生感恩教育,我们已深入扎实地研究了两年。目前,此阶段工作已顺利完成,现作如下总结:
为使学生懂得感父母养育之恩;感师长教导之恩;感同学帮助之恩;感国家社会关怀之恩,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课题组利用各种节日,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会,在实践中体会,在体验中成长。如低年级:爱心家庭作业(为父母洗脚、制作一张卡片等);中年级:“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为父母过节;高年级:组织演讲比赛;举办班级故事会;开展家书活动。
2、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课题组组织开展了演讲、征文、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手抄报、“尊师重教”示范班等活动。
3、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课题组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寻找身边需要感恩的同学,并且把最感人的事例在学生中广为宣传,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通过力所能及的体验活动,形成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增强同学之间友情,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4、感激国家社会关怀之恩。课题组开展了“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活动。一是走进敬老院活动,让学生陪老人们说话,帮老人们打扫卫生,给老人带去欢乐。二是捐款活动。汶川大地震之后,学校开展了“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活动,为灾区人民送上一份爱心,一份祝福。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让学生懂得了回报。
5、进行了第三次的感恩意识问卷调查。
回顾课题研究全过程,共总结出以下三种既实效又可操作性方法:
1、营造感恩教育氛围(方法一)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积极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以中队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分别设计感恩教育的情景:利用班级开展演讲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创办“感恩”小报;利用学校阵地创办 “感恩”专栏,展示“感恩”图片、名言警句;还可以在中队中开展“感恩”主题队会或班会,自编自演相声、小品、课本剧,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得到熏陶。
创设浓厚的“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热情与行为,促使更多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收集感恩教育故事(方法二)
感恩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小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单凭定义、空洞的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因此,学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搜寻故事的活动。(1)向父母了解。学生爱听故事是天性,请父母、长辈讲述前辈孝敬老人的故事,从纯朴的语言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学生们通过收集这些传统的故事,进一步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向教师了解。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如:走进华蓥山红色文化故事;参观游击队群雕;讲述游击队战士(双枪老太婆)的感人事迹,使学生明确“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摈弃什么。
(3)向同伴了解。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了解“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开展了故事演讲赛,有的将孝敬长辈的故事编成了话剧、小品、相声等进行表演。在活动中学生快乐多收获也很多。
(4)向书本了解。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通过查阅圈划、摘录笔记等形式来知晓前辈“感恩”的动人故事。如:学生在图书室读到《少年邓小平》、《朱德的母亲》等书籍时,学生们感触很深。
(5)向媒体了解。为了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认识“感恩”的内容与含义。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母爱》、《父爱》、《双枪老太婆》等影片。学生们受
益匪浅。
(6)在歌声中悟。“会唱《感恩的心》”每周星期一集会或在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中,全校的师生都要齐唱《感恩的心》(并进行手语表演)。时时刻刻唤起孩子感恩的心。
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典型的事例中去感知理解“感恩”的时代内涵,懂得“感恩”的内容与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当代小学生必备的道德素养。
3、开展感恩社会行动(方法三)
社会是感恩教育的大熔炉。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传统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以“感恩”为纽带,培养学生知恩、感恩、图报的品德。
“走进敬老院”是我校的一项传统的“感恩”活动。三年来,从未间断过,每个星期各中队以接力棒的形式轮流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用孩子们平时节约的零花钱为老人们买糖果、糕点、面食等老人们喜欢的食品;孩子们发挥特长,为老人们表演了生动有趣的文娱节目;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孤寡老人带去欢乐,送去温暖。三年来,我们 “走进敬老院”活动,这一事迹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被《保靖电视台》报道;少先队大队部也多次被评为“保靖县红旗大队”。
“感恩节创意”是我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新举措,每年都能收到孩子们在感恩节这天送给老师和家长的礼物。其中在2009年的感恩节中,孩子们送给家长的礼物是“为家长洗脚”。家长为此很感动,纷纷写来发自肺腑的“难忘感恩节”心得感受。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眼中的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与学具》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2014年5月, 山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在章丘举行。我以之前的市优质课评选第二名的成绩, 被选派参加了这次省优质课评选。期间听了来自全省各地优秀教师的讲课以及专家的点评。让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 它涉及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体验实践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开阔视野, 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给了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在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课堂一开始问题的提出, 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时, 就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孩子这堂实践课就一定能上得更加带劲, 自己能自主地去学习, 自主地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如在百变纸杯这一课中, 通过艺术性纸杯作品的欣赏与交流, 开阔学生的视野, 创设问题情境, 明确研究的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求异创新, 激发探究思路
学习的最终目的, 还是需要学会创新, 只有把知识运用于创新之中, 才能把生活扩大化, 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教师在活动中要渗透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 尊重学生的意见, 允许孩子富有独特的见解, 不要求答案统一, 只要孩子们有自己的看法, 而且也能合乎情理, 教师都应当支持。
如对水的研究问题上,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资源的污染还会损害人的健康, 危害动、植物的生长。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浪费和破坏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通过调查, 激发他们对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责任感。
再如百变纸杯中,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纸杯, 想象所能创意的造型。欣赏不同形式的作品,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发现纸杯的样式。在用纸杯创意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使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探究的美并不是空中楼阁, 更不是遥不可及的。当老师能引导孩子们用心去发现, 用心去思索, 用心去体验的时候, 创新就在生活的边缘。
三、交流构建, 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方式, 可以说, 学生合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败得失。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 而且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那么如何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多方面健康成长呢?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 培养合作能力。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能使能力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改进学习方法, 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 增强群体凝聚力, 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 学生间的合作显然要胜于个人的努力。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 学会团结互助、合作创新, 通过合作学习, 让孩子们一起思考, 一起前进, 在团结共进中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在组建小组时, 要注意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 学生在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能力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 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
四、注重过程, 关注实践能力
成长是一种过程, 正是因为注重了孩子学习的过程, 孩子在自主的实践综合活动中得到了更多知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加学习, 探索途径, 以求达到学习的目标。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不是失败了一百次, 而是成功了一百次。可见, 在“失败”的背后, 一定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假若没有这一百次失败, 哪有这最后一次成功。可见, 孩子学习中的“过程”远远比“结果”要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就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只有在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中, 孩子们才能更大胆地去思考和创新。只有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被调动, 学生的兴趣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被激发。教师引导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 除了困惑与不解, 更该去思考要让孩子有创新的前提, 必须先让学生知道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充分体验与实践, 从而获得实验后的艰辛与获得成功的快乐。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 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我在两年多来的课程实践中, 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感受了学习的快乐, 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 获得新知, 形成了意识, 锻炼了能力。让我们充分利用这门课程给孩子们一片蓝色的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 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
摘要:孩子对世界充满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 对于任何事总喜欢刨根问底的。然而, 太多时候因为课堂中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扼杀了无数孩子的探究欲望, 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适时地创造更多让学生实践的机会, 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 让孩子们的课堂属于更自主的课堂, 让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中享受一次又一次有意义的挑战与收获, 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 增强对真知的探索与渴望, 这才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4-0051-03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能为课程与教学活动所用并满足其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等性质。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价值取向上与品德课程具有诸多相同点,因此,通过二者资源的整合,可以激活品德课程资源,使其更好地服务课堂,促进学生成长。
一、整合角度多元化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是丰富而多元的,既有源于现有教材的文本资源,更有来自教育对象——学生的生活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材,但具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指定领域,需要学校根据学生实际与地方资源进行校本化开发,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综合架构内容。
从内容领域来看,两门课程具有诸多相同之处,因此,课程资源整合的角度也是多元的,可以通过更新、拓展、凝聚等,整合二者的课程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品德课教学。
1.更新教材资源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研制的品德教材具有系列化、主题化、开放化等特点。教材以文字、图片、留白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参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作为固定化文本资源的教材又具有滞后性。
将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能合理重构教材资源,在呈现形态、内容拓展上作出全面改观。教师可根据品德形成规律和学生兴趣,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删,在活动中,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单元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平面教材立体化。
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教材以图片形式呈现了周边环境污染的现状。平面、陌生的图片很难激起学生情感,对此,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所生活社区的环境,拍摄相关场景照片等,在耳闻、目睹、鼻嗅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的体验真切生动,感受也必然深刻,课堂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2.拓展生活资源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其他的生活空间。”学生的生活就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学生的生活领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通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拓展生活资源,能为品德课堂引入源头活水。
整合资源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走向生活。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家乡知名企业、社会福利院、特色景区等资源,使其服务于品德教学。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请到我的家乡来》《可爱的家乡人》等,都是以热爱家乡为教育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家乡的特色景点为课程资源,领着学生走进家乡,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开展丰富的活动。
另一种方式则是将生活引入课堂。例如,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教师注重挖掘校园生活资源,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在课前分组采访教师、保安、食堂工人、保洁员、图书管理员等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统计其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环境等,并在课堂上呈现采访视频。学生观看后纷纷感慨:原来他们为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一直在默默付出,我们却熟视无睹。学生由于被深度触动,而萌发了感恩之情。诸如此类的生活资源在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拓展。
3.凝聚问题资源
课程资源的整合是一种加法,它在开发利用、拓展补充中不断丰富,但最终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与学生成长需要。教师须通过筛选,从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中选取课程资源,既要弘扬美德,也不回避问题与错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辨别是非与道德判断能力。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伊始,针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利用与过度开采现状,引导学生思考与解答:自然资源包含哪些?目前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是怎样的?你身边有哪些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有何好的建议和做法?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学生除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资源,还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获取其他信息资源。随着问题探讨的深入,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不良现象深恶痛绝,自然资源保护意识逐步加强。
引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辨析、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明白真理,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整合方式多元化
整合是一种聚焦,能将散落于各处的资源聚集起来为教学所用。整合也是一种选择,只有最合适的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它必须为教学需要服务。运用整合策略,将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聚集,以根据教学需要提供不同的资源,因而,资源整合的方式也应是多元化的。
1.主题式整合
现行苏教·中图版品德教材采用单元主题编排的形式,在各年级教育主题统领之下,每册教材包含三至四个单元主题;而每一单元主题下再分设相应的教学内容。因此,同一个单元主题下的教材内容有许多相近之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整,并运用研究性学习开展主题式综合学习。
一是开展基于教材的主题学习。教师可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删或变序,由一个主题统领一个单元的不同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对《媒体连着我和你》《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两课的教材内容进行主题式整合。以“关于现代媒体的研究”为活动主题,开展系列研究活动,让学生分别探究电视、网络、报刊、广告等不同媒体的利与弊。
nlc202309011240
二是开展拓展性主题学习。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进行合理的拓展活动。譬如,“家乡水资源保护的调查”“压岁钱的来源和使用的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相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与体验,培养其自主探索精神,促进品德发展。
2.开放式整合
品德课程具有开放性,体现为课程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开放等。这一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符。因此,通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运用开放式整合,能进一步拓宽品德教学途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学空间的开放。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搜集资料、采访参观、社区服务等活动,将品德教学的空间无限延展。
其次,指导群体的开放。根据教学需要,品德课教学指导教师不再局限于某一位教师,而是充分运用身边的人力资源,体现人人都是指导教师的理念。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在遇到火险时如何科学地自我防护和逃生,教师邀请身为消防员的学生家长,为学生讲座、指导、示范,并在课堂开展模拟演练活动。
第三,教学方式的开放。除了品德课堂常用的探究、体验等活动方式,还可运用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将活动主动权下放给学生。例如,某教师在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南湖游船》一课教学中,开展了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要求和教学专题网站,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并将品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机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参与式整合
品德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珍视学生生活的价值,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其自主性。基于这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在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可创设更多的学生参与的契机,实现知行统一。
首先,体力上的参与。通过学生参与劳动或动手制作,实现做中学、做中知。例如,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制作报纸活动,各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合理分工,或绘画,或书写,或查找资料,让每一个学生各尽所长。由此,让学生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也在小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成长自信。
其次,脑力上的参与。教学中,可通过开展辩论赛、擂台赛、撰写宣传海报等,激励学生表达自我,展示个性创意。
整合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策略,通过整合,能起到“1+1>2”的效果。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必将为品德教学带来新的生机,让课堂绽放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8.
[3]姜平.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的方式[J].中国民族教育,2010(Z1).
[4]杜秀英.论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活动课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5).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苏州 215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推荐阅读: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05-2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09-09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18
小学六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23
娄底小学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学习阶段总结09-1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段性总结07-25
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总结09-22
新林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