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精选8篇)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篇1

一、加强课题结题前的后期调研。

在课题近两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课题组成员由于学校教学工作需要变换着教学年级,从而变换着研究对象,这给予他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在本学期中,课题组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课

题组成员与学生进行调研,以问卷方式进一步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利用结题工作的开展,弥补课题研究中不足之处,以争取对前阶段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深度及广度。

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管理与更新,提供课题研究平台。

本课题的专题网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课题研究的需要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发挥网页课题研究与组内成员协作方面,网页尚需进一步更新与改造。为此在本学期中,本课题组在将充分吸取兄弟学校课题研究网页的长处,提升我校课题网页的质量。同时利用网页加强课题活动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三、总结提炼课题研究对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作用

在研究基础之上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了改进,但由于平时研究中对于模式总结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总结,大部分停留在操作层面,这制约了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提高。为此本学期总结工作重点放在对于课题研究典型个案的收集与示范课的开设与研讨上,以能在理论与操作两方面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为课题研究进一步积累资料。

四、加强课题组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

课题结题工作不是研究的结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的开始。因此利用课题结题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分工负责,落实到人,统一工作的进度与要求,针对工作要求加强相互间的配合,并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阶段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中,课题组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内部分工,加强工作的指导与督促的力度,成立课题结题领导小组组统一工作计划的制定(来源:文秘11

4http://)与落实,分阶段地推进结题准备工作。

五、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归档等课题的常规管理。

本课题组在本学期中,将严格按照课题结题工作要求做好课题文档材料的整理工作,加强文档资料整理的规范性,对前阶段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以课题研究的主题为主要标准,对材料加以整合,形成较为完整而祥实的课题研究资料。

六、写好课题总结,力图较完整地反映课题研究全貌。、3月前,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总结,并进行实验课的开设,集中进行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对存在的一些研究问题进行讨论,较全面地反映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二、本学期工作具体计划:

时间

工作内容

负责人

11月

完成课题调研,制订结题计划,初步完成相关材料收集。

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计划

周寿银

12月

进一步完善专题网站的更新维护

安排一次培训

周寿银

资料收集、整理

1月

结题论证、讨论结题事宜

全体课题组成员

2月

资料收集、整理

周寿银

3月

完善资料

全体课题组成员

4月

迎接课题结题预审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篇2

从实际出发, 认识学校及社区资源。目前, 教师在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社区资源开发上, 不能很好的认识, 有效地开发。我们分析了学校社区周边可供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古镇的桥”“古镇的路”“古镇的山”“古镇的果园”“古镇的湖”“古镇的树”“古镇的石头”“古镇的矿物”“古镇的老式民居”“古镇的河”“古镇种植业”“古镇的养植业”“古镇文化”“古镇民间故事”“古镇历史人物”“古镇当今名人”“古镇的街道变化”“古镇旅游”等, 让教师们通过考察, 对可供开发利用的古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了大的了解,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从有效性出发, 深入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古镇的桥”这一主题的提出, 如何探究呢?围绕主题, 引导学生分解主题, 让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学生提出了“古桥与现代桥的比较研究”, 有的学生提出了“古桥设计建造智慧的研究”, 有的学生还提出了“古桥与方便人们生活的研究”等小课题。在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设计项目“未来古镇桥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小组制定计划, 进行画桥, 制作模型等设计出未来古镇不同的桥。

从趣味性性出发, 让学生乐于探究。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呢?主题确后, 对于学生的探究, 给予引导, 让学生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活动。要引导学生根据需要确定要研究的课题, 课题要小、实、有价值、可操作。如“古镇的路”, 引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探究, 有的提出了“路的变化”, 小组内自主设计了探究方案, 组内分工, 对镇内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几条路的变化进行考察与调查访谈。学生们探究了路变化的原因, 变化的时间, 修路的材料, 完工的时间, 资金的来源, 出资出力的情况, 对出资者的采访, 路的维修与保护等。有的提出了“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研究”小主题, 他们了解父母, 邻居, 教师, 同时进行实地观察, 记录每天行人往返情况等, 明白了路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确了“要想富, 先修路”的道理。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篇3

关键字 农村小学 开展 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106-02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要上好这门课,就必须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动手、调查、访问、演练、设计、创作等不同的形式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实践素质。由于农村受师资水平限制、办学条件、实验活动经费、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较,加之专家学者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的许多精华部分因种种原因不能在农村学校有效地实施,人为地造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料体系不系统、不完整,这就对指导纲要所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与实施,致使许多农村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城市学校的专利,与农村学校无关。针对这种不利因素,也为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来上好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提高教师对开展综合实践课意义的认识

农村小学所处的社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教学的设备设施比较薄弱,严重制约着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教师在长期的学科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模式,一时很难适应实践课教学的要求,加之综合实践课尚处于实验、摸索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即“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综合实践课强调的是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智慧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爱综合实践活动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对小学生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首要步骤。

从当前现状来看,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向孩子灌输的思想也不一样。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学好语数英三门课程就可以了;有的家长则放任孩子自由发挥;有的家长虽看到了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也无能为力,只能怀着从众心理随大流。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实践课的地位可想而知,在一大部分孩子心目中,综合实践课等同于活动、自由的课。因此要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兴趣,让综合实践在学生的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1.综合实践的主题要小,而且要有活力和潜力。如《家乡的特产》《广告与生活》等等,这些活动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能够较好地操作,积极性就自然会高起来。

2.精心设计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导入的问题抓住学生兴趣点,就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上研究性学习课《探究水的奥秘》时,我们可以出示若干杯装着不同液体的杯子,请学生猜猜哪一杯装的是“纯净水”。这种趣味竞猜游戏方法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3.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大量、广泛的亲身实践。对于学生来说,要积极主动地完成一次小课题活动,还需要用不断的成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成功与兴趣相辅相成,学生的兴趣促使活动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始终热情的参与到活动中。我们设计的活动任务,不仅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华,还必须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的,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

农村学校应根据《纲要》的精神,根据本地、本校的资源或条件,因地制宜地、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避免将综合实践活动搞成书本知识的讲授和课堂灌输,确保其活动性、综合性、开发性、生成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社区资源,挖掘社会资源的教育意义,并为本门课程所用。

1.与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把课程与农村农作物的种植、牲畜的饲养、农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跟父母学种蔬菜、瓜果及经济作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特点。让学生观察、记录,获取饲养牲畜的基本知识,并对牲畜的一生进行初浅的研究,培养基本的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习惯。

2.与品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听同学、老师讲述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立志科技兴国,培养科学态度。加强对国内外科技发展情况的比较,从中让学生领会中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历经沧桑。虽然我国的科技是突飞猛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激发学生树立爱国思想,从小努力,长大报效祖国。学生利用废品制作一些小制作,搞些小改进、小发明,将美的精神感受经过劳动转化为物质产品,从而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变废为宝。

3.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学生在活动后把看到的、操作的记录下来,捕捉一刹那的灵感,写成创造日记、观 察日记、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体验心得等可查阅的文字材料,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活动中一些数的收集、整理、计算分析须借助数学中的相关知识。把常识中学到的观察、实验方法、技能及时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的习惯得到了培养。虽然这对我们农村老师来说,带来了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农村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 篇4

————现状、价值、问题与对策

澌波小学:刘森电话:***

摘要:2001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国家必修课程的形态向我们走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发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但在这几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瓶颈”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轻过程、走形式等问题。故此,怎样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真正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关键词:农村边远山区小学;现状;教师;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为此,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这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人们不禁要问:在边远山区小学有无必要开设这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农村学生有何价值?边远山区小学如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边远山区小学开设的价值以及农村学校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边远山区小学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的开设提供帮助。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能开拓学生潜能,增进学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性综合课程,一路伴随着新课程走过了9个年头。作为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人们对它也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其课程的性质、价值,以及基本的课程理念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但据本人的调查,这样的热情往往体现在对其认知度比较高的少数教师身上,大多数还是很茫然或很随意,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课表上。在追求常态化实施的今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什么阻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从我们学校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一方面学生确实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究竟做什么,怎样做却不得要领,缺少教师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怕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自身倍感困惑,不明确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才算是恰当的,自身缺乏有效指导的策略。因此,活动的随意性和无序性随处可见。

问题一:主题的确立成人化。活动开展时往往是老师以自己的心理,成人的眼光确立主题,包办代替,没有“蹲下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或关注的事件中和学生讨论,然后来确立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恰当主题。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学生实施起来兴趣不浓,疲于应付,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问题二:教师对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中,缺乏必要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引。我有意识地对我们学校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教师要求在学生的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大都要进行 “调查”、“搜集资料”,但究竟如何进行“调查”,怎样进行“搜集资料”?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讲座,如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动报告,如何规范地作注释等等。调查发现,97%的学生经历了多次调查活动,但不知道如何设计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问题三:教师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处于一种怎样的位置?指导力度怎样才算是恰当?有相当多的老师还是比较模糊。“负责”一点的教师干脆来个包办代替,所有的活动过程全由教师设计好,学生象征性地照着做一做,而更多的是有了一个主题后,教师就撒手让学生自己搞,“虎头蛇尾”,到最后是“流产”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何,关键还得取决于我们老师指导的程度,没有老师有效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必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能否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真正走向常态的关键之一,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边远山区小学的独特价值

(一)有利于改善边远山区小学的课程结构,更好地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可见,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特别是要适应未来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农村城镇化、文明化的发展趋势的。课程也要适应这种发展与变化,要注重年轻一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着眼于未来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在边远山区小学,现有课程结构单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成为学校的全部,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这样的课程,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合格人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将农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正式的必修课程的范围,使之制度化、系统化。

(二)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性、综合性、开发性等为主要特点。无论是信息技术的教育,还是研究性学习,以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都是要求学生要亲自实践,亲自动手,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兴趣等来选择题目、选择活动、自我决定进度,其评价方式也不是简单的对或错等,这些对于转变在农村学校占主导地位的以书本知识为学习的一切,以端坐静听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考试分数为衡量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边远山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了解、体验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个人与社区发展的紧密关系以及各种技术特别是农业技术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等;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使学生走入社会,增强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了解,特别是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信息技术的普及落后,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的了解、熟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缩小城乡学生的知识差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不再是人类知识和经验传递的唯一形式。信息化已拓展了人类知识和经验的传递渠道,人类知识和经验的获得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以及自己的研究、体验等途径来获得。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唯一渠道。传统上,城乡教育的差距或者说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最主要的是教育结果即学生发展方面特别是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差距。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小学来说,信息的闭塞,教学方式的单一和落后,使得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的差距拉大,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得到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多渠道利用信息的能力,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知识、信息和能力等方面的差距。

(五)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改善现行边远山区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改变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题海战术”等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将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等角色转化。

(六)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对资源有一定的要求。简单地说,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要求学校的计算机房必须面向学生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求学校的图书室要面向学生开发,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要求学校的教师要积极参与,甚至一般的工作人员也要参与,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各种资源。劳动技术教育的进行更不用说,学校要么利用自己的地点,要么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促使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以及学校周边的资源。

三、边远山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诸多优点,而且十分有利于解决边远山区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存在的各种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边远山区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十分容易的。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管理、校长素质、教师素质、学校资源等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从当前边远山区小学的实际来看,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小学的实际来看,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的问题

如前所述,在边远山区小学,应试教育十分普遍,而且根深蒂固。衡量学校、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且在考试时主要看重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所谓的“主科”。这就促使学校将学科课程作为主要课程,追求“主科”考试分数,忽视甚至尽量压缩其他课程的门类和时数。

由于学校以分数论英雄,教师也只重视语文、数学、两科的学习,教学方式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这些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的课程也就被忽视甚至被取消。

在农村,家长对教育的期望或评价也还停留在考试分数和升学上。家长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一个教师教得好不好,以及家长是否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学等,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看学生是否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甚至主要看学生能否考入大学。凡是与考试关系不大、与升学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家长也不关心支持,有时甚至反对,认为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或将来的上学,而全然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时的体验和感受。

对于社会来说,也总认为学生就是坐在教室里学习,而且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且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音乐、体育、美术等不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因此,社区对学校开设这些课程不太理解、支持,相关的社区资源不愿意给学校使用。

(二)教师的素质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比如,教师要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和课程理念,自身要有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知识和能力,要有处理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能力等等,另外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比如,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要求教师

要组织学生进行,如果教师的组织能力不强,往往很难成功。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教师还要有协调能力等等。而现实中,农村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小学教师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学校的办学条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限制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凭借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比如,西师版四年级下数学43页《节约每一滴水》,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报刊收集水的资源的信息,就必须有计算机等设备,否则就成为书本知识的学习;劳动技术教育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片面地只学习书本上的劳动技术;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则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等等。但在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小学,由于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学校内部的资源九仅仅只有教材,因此为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活动的范围和程度都受到了限制。

四、边远山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

(一)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是为了贯彻课程改革精神、落实课程改革目标而采用的措施之一。因此,要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利用多种形式、方法,比如,免费发放宣传材料、制作电视片、录像带等,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内容,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要有清楚的认识,发挥校长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二)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具有自身的理念、目标和价值,它与学科课程不同,也与以往的活动课程不同,而且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比较杂。对教师的要求也与以往的学科课程不同。对农村教师来说很多都是全新的。因此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举办专题研修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等,使教师了解、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以及要求等。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教师才能认识到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实践中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社区的资源开展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课程资源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对硬件的要求较高。农村学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避免将综合实践活动搞成书本知识的讲授和课堂灌输,确保其活动性、综合性、开发性、生成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社区资源。挖掘社会资源的教育意义,并为本门课程所用。

(四)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农村学校应根据《纲要》的精神,根据本地、本校的资源或条件,因地制宜地、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没有计算机的学校,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乡村的小学可以到城镇的小学学习计算机,城镇学校的学生可以到乡村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只要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义,具体的形式、内容可以不同。

(五)活动内容要联系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自主活动。所选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择、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

动技术教育的开展等,都应当选择那些与当地的题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题材来进行。比如,目前许多学校一搞研究性学习,就是环境恶化、垃圾成堆的调查。实际上,那些诸如环境恶化等研究性题目,边远山区小学生的体会并不是很深。一项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表明,当以环境恶化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效果并不理想,而当以“怎样腌咸菜”为主题时,效果却格外的好。因此,在边远山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为主,千万不要脱离实际,盲目向城市学校看齐。

(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在课程改革中的统领、协调作用。改变以往的以考试分数和主要科目为主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做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将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纳入政府的管理视野,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这些课程的实施。特别是,政府要协调社会各部门,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统筹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发展,发挥综合效益。

(七)建立实验、示范基地,探索成功经验,带动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学校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怎样进行,效果如何,许多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还持观望态度,而且相当一部分学校还不知道怎样开设。因此,可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比如,村小、中心小学,乡镇学校以及农村初中等,建立实验基地,精心组织,大胆探索,使之成为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然后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广。这些实验基地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的开展。

(八)建立院校合作伙伴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教育改革,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想并付诸实践,而且在西方一些国家逐步形成了由大学或基金会主导的教育改革模式。[5]这种模式旨在通过“提供专业协助”和发展“校际支援网络”来拓展教育改革的成果,[6][7][8]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研究表明,建立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无论对推动教育改革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都有积极的影响。[4]大学有着良好的信息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大学的学者又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而且社会资本也十分丰富。因此,加强大学与边远山区小学的联系,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大学的优势,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这对于大学并不是难事,而对中小学则是十分有利的。当前,政府应发挥协调作用,帮助边远山区小学与大学建立协作关系;边远山区小学的校长、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大学联系,寻求合作。而大学则应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作为自己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平等合作,讲求实效,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但我们深深看到:在此课程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多未能取得实质性研究突破的问题,如教师梯队新老交替研修问题、课程常态化实施问题、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问题、评价的方式与评价标准的确定问题,物化成果的转化与成果推广应用问题,都值得我们后续扎实跟进思考与研究,但我们相信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我们将稳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师有效的指导要随时随地,细致入微,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在学生疑惑时给予点拨,在学生退缩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快乐,激发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成为关注和仰望天空的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篇5

能力培养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世纪之交,第三次全教会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 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省教育学院初教部在全省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市根据这一课题设立了子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这一实验.回应和反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指导理论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此外还有以下理论:

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按照社会和人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它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教育层面宽,从封闭性向开放式教育发展,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创新教育有如下层面,即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于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的特征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技能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创新情感指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创新个性,如勇敢、独立性、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3、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7年第十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的。这个概念应用在教育领域是指人们通过一定时期的教育既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个人发展,又能保证身心有序、协调、均衡地发展,以保持全面的长久的发展能力,保证其在适应当时社会的同时也为适应未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主要的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的实施原则:

1、普遍性原则 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通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 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5活动性原则 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 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横加干涉。因此,要恰当合理支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避免使自己的教育成为“扼杀创造的力量”,而成为“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采用实验法,以形成性研究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实验对比、探究课型等开展研究。

2、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在一个年级进行实验。以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比班能力的横向比较作为对照结果。评价方法以课堂教学、学生的作品、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五、实验步骤

本题2005年5月开题,2008年4月结题,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5月—2006年8月,准备阶段。主要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初稿)》,课题立项,确定本课题实验校。开展实验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各实验校根据本课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申报自己的子课题,指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6年8月—2007年8月,组织实验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验,修改、充实、完善课题实验所用教师用书,组织开展课题交流活动。

第三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组织专题研讨,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课题实验汇报课。

第四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4月总结实验成果,聘请专家论证,馔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汪纯

组员:吴红梅

韩春生

陈玉梅

韩德足

吴丽芳

陈光明

七、实验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我校大胆实践创新,废寝忘食地付出艰辛的劳动,忘我无私的奉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获得丰硕的成果。

1、多位老师在各级论文、案例评选中获奖;多次在课改教学活动中推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研讨课、示范课,深受与会者的肯定。研究实验活动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对本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2、课题研究实验给校园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学生乐于动手、实践、创新,乐于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自主形成研究的课题,并针对课题研究分成合作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材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宣传。三年来共开发22个小课题,共完成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205份,“采访卡”356份,“调查表”272份,“评价表”近160份,“问题卡”105份,撰写“体验日记”100篇,“活动感言”204篇,“自创作品” 92份,“手抄报”120张。

3、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全体成员的思想素养,业务素质,开拓创新精神,对课题研究的态度,更新观念意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整理收集了“实践·收获·启迪”、“创新·成长·领悟”、“课题实验组教师论文案例集”、“课题各阶段计划和小结集”、“师生活动剪影”等资料汇编。

4、在课题研究实验中,专家指导组、课题组成员、互相配合,通力合作,深入第一线,共同研究,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将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焕发出精彩的光芒。

(二)课题研究实验的启迪

1、在课时设置上

在进行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学校教导处的大力支持,在课时的设置上给予了灵活变动和调整。第一年,我们尝试在每个实验班设置两节连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了一学期后,我们发现:活动内容如果是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学生一般能在两节课中保持高亢的热情。而如果是产生主题的背景课、设计活动方案课或汇报课,一般都很难保证学生的活动热情能持续到第二堂课的结束。而且我们还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有意注意不够集中,如果两节课连续上,极容易呈现出疲惫的状态。为此,在第二学期,我们就尝试调整为弹性课时制,即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其他学科的时间进行调整,而这样做的局限是:任课教师必须兼任本班其他学科的教学,才能保证课时的安排得到落实到位。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这样的课时设置还是不够合理。于是,在第二年里,我们又进行了新的尝试:每周三节课,一节单独,两节集中。据大部分教师的反映,这样设置合理、有效。一节单独课便于落实上个星期布置的任务,或者进行主题的生成,或者对这个星期的活动作个安排,而两节集中课又刚好可以开展活动,或者进行汇报。这是较多老师满意的一种设置方式。因此,为保证课时落实到位,同时又考虑到该课程主题的灵活性、生成性等特点,现在,我们课时的设置是每周三节,一节单独,两节集中。

2、在师资配备上

权衡学校任课老师的功课安排及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本身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我们因校制宜,因课用人,在师资配备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开发。第一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既有本班的班主任,也有科任老师,还有跨越年段的其他老师,其中我们发现:跨越年段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由于老师有时不易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问题,在对学生做活动的具体指导有时不容易到位。第二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家长的配合,班、科任老师担任方便与家长联系,而且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可以及时和学生交流信息的考虑,我们保留了原来本班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继续担任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安排了同

年段的老师跨班担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后,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由本班的班、科任老师担任,在功课紧张时不容易保证课程的课时数,经常会挪作他用,不能保证课程的正常实施;而采用同年段老师跨班担任的效果最为理想,既保证了课时数,也较为熟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利于操作。同时,在第二年下学期,我们还发现了因为信息技术是属于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担任,只有实用性,而没有系统性。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扎实,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应用。所以,在第三年的实验中,我校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增设一节信息技术课,由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来担任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的指导。这样,每周就有三节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一节信息技术课程。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保证活动有效地指导,一方面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施效果显著。

3、在课程资源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其丰富性、多样性远远超过单一的学科课程资源。我们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把可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使这门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实施更为有效。

①主题确定由完全由学生生成到学校有规划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性。在第一学期的实验中,由于对课题生成性的片面理解,认为施于学生的任何活动主题都是生成的,导致活动进程缓慢。同时发现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有的活动主题泛、大,有的没有研究的价值,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但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会遏制学生创业精神和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在第二学期里我们根据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和探索能力,产生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子课题。实验了一学期下来,发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规划,但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生成性。生成性,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要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和选择的。因此,在这些预成的主题下,我们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构。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因此,我们发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当然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肯定其存在价值,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②活动模式由表演式的汇报课到主题策划课到方法系统指导的常态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上什么,怎么上?”对于大多数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而是具体的操作。因此我们在2003年的4月召开了第一次的案例研讨活动,初步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确定主题→制定方案→采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整理→进行交流汇报。教学实践的结果显示,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提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处理信息,教师往往要用很大的力度去逐个指导,而且活动周期长。

因此我们思索,是不是在开展活动前,应该先要让学生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要做什么,如何做。例如,要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学会进行调查、进行访谈、进行实验;学会处理收集回来的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实验中,我们首先把第一次案例研讨活动中学生的所有活动过程的录像和学生汇报时的资料呈现给孩子们,让学生们看看录象中的学生是怎么样生成课题,怎样探讨活动方案,怎样利用课余时间到菜市场、水果摊、新华书店、超市等地进行调查的实况录像,以及他们采用了哪些形式进行汇报等一些形象生动的资料代替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解说,让学生先模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但是不是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必须经历四、五个活动阶段?是不是所有的汇报都要逐个地介绍?我们又进行了新的摸索。我们把原来的活动课程的内容和综合实践的调查,采访相结合,在低年级推出了短周期的活动。如《品说桔红糕》和《玩具总动员》这两个活动都只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要研究的内容,并进行社会简单的调查。第二个阶段把调查的内容进行简短的汇报,并当场在课堂上进行设计和制作。而在《漫话安平桥》的汇报课上,我们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们离开座位,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内容到其他小组去参阅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讨论交流自已的感想、困惑及收获,这样就把自主性学习延伸到课堂。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许多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们容易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等,学生的深度

体验不够,个别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增强活动方法指导的有效性。于是我们结合某个活动主题的某个情景侧重对学生渗透

一、两种活动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不断地以内容为载体,进行系统、有趣、实效地活动方法指导,从而强化、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成长。如:在《多彩的服装家园》主题生成课中,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制定和设计活动方案、搜集与处理资料的指导。在《走进南音》活动策划课里,教师既放手让学生探究,自己找路走,又恰当指导,让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会了问卷调查、上网查资料、采访、宣传等探究方法。在《网络“利”与“弊”知多少》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做好活动的总结及写好活动的结题报告。

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常态课,课堂上老师们能轻松驾驭,活动中学生们能自主、顺利、有序、深入地开展。

4、在课题组制度建设上

综合实践不是校本课程,但是依托校本开发的管理和机制。教研不是口号,其真正有效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①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研讨。规定每双周二下午2-3节全部课题组教师集中多媒体教室进行专题教研。教研的内容主要有:围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教研、观看课堂教学录像和专家讲评,教师的专题讲座,集中的课堂观摩与交流等。

②采用在职培训。对综合实践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组织对大学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进行的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学生奠定基础。

③量化评估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期初每位实验老师必须制定本学期的实施计划、活动台历、活动设计,每学期最少要提供一堂校级公开观摩课,要有教案,课堂实录、反思。期末对整学期进行回顾和总结,提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有价值性的资料,课题组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期成果考核表》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工作,肯定有突出成效的教师,推选在课题组中作讲座。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篇6

自从我进入国培综合实践班学习以后,就我们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课作了一些调查,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周边的学校包括我校的同仁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现状都忧心忡忡,有些并且不知道综合实践课是什么、该上什么、什么内容属于综合实践课都不知道。为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农村小学的开展情况和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同事们对于周边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希望通过我们的关注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了探索目标,我们主要采用访谈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多角度地了解该课程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此次共调查了二十所农村小学,对五十位教师和三百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一、学校方面

教师:专职的为0,兼职的18所,既无兼职又无专职的2所

(属于偏僻村小);

课时安排:每周1节的2所,每周2节的16所,2所没开。上课:按规定上课的为2所,有时改上其他课的12所,全改

为其他课的4所,没有开设的2所

1、教师队伍的组建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周边二十所学校中,综合实践课的教师100%是由

班主任担任,全部为兼职教师,没有专职教师,班主任同时还担任着少先大队中队辅导员、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领悟学科特点的能力很薄弱,故而工作收效不大,影响了教师组织主题活动的积极性。

2、学校课时安排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平均每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但是实施起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一所学校真正做到开设三节,而一节没开设的约占10%,开设一节的占10%,开设二节的约占80%,即便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将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隔离开上课,只有15%的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程,80%的学校开设一节信息技术,100%的学校没有安排社会服务或研究性学习,没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性、系统性,大都把这四方面内容机械地分割与独立出来,形成了四门单一的学科,甚至是被肢解的缺胳膊少腿的。学校课程计划、课程表上最常见的做法是: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一节,即使有的课课表上排了,50%的学校形同虚设,不是被其它课代替,就是变成学生的自习课或写作业课。这一教学方法和国家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忽视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二、对教师的访谈情况

1、遇到的主要困难:认为学校硬件设施条件跟不上的占80%,不懂得如何开展的占70%,没有现成和相应的教材的占60%,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的占30%,家长和社会不支持的占30%。从这些数据

来看,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来自客观原因,加之教师们没有受到一定的培训,对课程的实施无从下手,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正常开展的重要原因。

2、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领导不重视的占30%,观念没转变的占10%,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占60%。从数据可以看出,60%的学校因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这门课虽已开设,亦是虚设,等同于“副科“。可见,领导不重视、理念没有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大阻力。

3、指导与提高方面的问题:认为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占70%,需要提供相应教材的占20%,加强督导的占10%,由此可以看出,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感兴趣:很有兴趣的占60%,一般 的占40%,没有兴趣的占5%。调查数据表明,学生主观上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复合的知识为背景,以主题活动或问题形式,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学习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统整性在功能上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拥有了兴趣也就拥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这一点正好迎合了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认为能学会更多知识占50%,能开拓视野锻炼能力的占45%,一无所获的占5%。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注重“过程和经验”。作为一种独立

形态的课程,需要通过认知、动手、考察、访问、实验、表演等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去了解、发现、感知、体验、创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但由于受了解程度,实际的参与程度,客观上存在差异,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十分有限,应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与不断探索。

3、综合实践活动课被挤占的问题:没被占有的0%,偶尔被占有25%,经常被占有75%。调查数据显示,活动课被挤占的现象严重,难以保证该课程的有效实施,究其原因,可能涉及各方面,值得我们去深思。

四、结论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惑,它是一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课程。主要问题:一是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课程的需求,三是社会对此认识不足。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备,师资力量有限,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针对课程无从下手。三是领导重视不够,面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对不足。四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着课程的实施,考试与分数仍然左右着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五是目前教育行政部门仍无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量化考核,还不能与中考、高考发生直接联系。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在农村小学才刚刚起步,甚至有的还未起步,新课程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同时又缺少成熟经验借鉴;从事这门课程的教育工作者们还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来自社会家庭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篇7

一、开展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教学活动的意义

小学课程作为后续教学的基础, 注重的是学生基础学习的教学, 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阅历、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理论性太强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基础学习。相反在学生的小学时代, 往往是创造力与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 因此素质教育的基础首先应该是保持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 不要用过于学术性、理论性的知识扼杀掉小学生的这种先天创造力与想象力, 而是应该培养这些能力, 让学生加强创造力与想象力, 为未来的素质教学打下基础。因此, 教育界主张开展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教学活动, 就是希望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基础知识, 在基础知识的引导下进一步增强创造力与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解析组织基地教学活动的目的

1. 丰富知识目的。

以我国目前的教学常规为实例, 小学生入学的普遍年龄在6~8岁, 这一时期尚处在儿童阶段, 特点是活泼好动, 古灵精怪, 想象力与创造力正处在活跃期, 因此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与理解能力都不稳定, 书本上的生硬教学内容也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基地教学形式新颖, 活动多样, 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去探索与发现, 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对于兴趣爱好的倾向, 有助于开发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2. 提升能力目的。

书本上的知识多数倾向于平铺直叙, 缺乏趣味性与生动性, 这是书本教学的弊端。对于年龄在13岁以上、各方面已经逐渐成熟的学生来说, 这种平铺直叙并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然而对于性情还不稳定的小学生来说, 是无法妥善理解平铺直叙的书本内容的。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形式,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基地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实践的参与性特点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对于学习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 在理解中进一步提升各项能力, 是基地教学活动的宗旨, 也是组织基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3. 强化情感目的。

小学阶段的教学除了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外, 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情感的强化。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 是各方面都不稳定的活跃期, 更是情感倾向逐渐形成的重要启蒙阶段, 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将决定学生未来的行为导向及人生轨迹, 是十分重要的阶段, 也是家长与教师必须注意的阶段。情感是一个人的感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 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 不能通过具体的学习来实现, 只能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地引导与开发。因此, 多参加实践活动, 有助于学生对自己个人定位的形成。基地教学实践为小学生提供了强化情感的机会, 也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三、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不足影响活动规模。

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是课本外的一种社会实践, 既然归属在社会实践范围, 那就是说明需要资金的支持, 拥有足够的资金是实践基地活动的先决条件。而目前的普遍状况是绝大多数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资金不足, 无法形成应有规模, 也就不能够带领学生很好的完成实践活动。小规模的基地活动只起到了一个初始兴趣引起作用, 而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资质, 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最终影响学生素质潜力的挖掘与规范, 也浪费了实践活动的机会, 失去实践活动的意义。

2. 人员专业度反映活动成果。

小学生的各项素质与能力均处于未开发状态, 萌芽中的小学生素质能力等待着教师的引导与开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尊重感与神圣感, 教师的任何指令小学生普遍都会无条件地遵从, 因此教师的素质与专业程度在某种范围内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升, 也影响着综合实践基地活动的成果。我国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是在新课改之后, 在未实行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对于实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教师更偏重的是理论知识的讲述, 因此在实践基地活动方面教师的专业度有待考量与提高, 否则将会对学生的实践起到反作用。

3. 教学设计影响活动效果。

教学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颖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方面也是如此。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实践的教学设计过于刻板, 缺少实践应有的变通性与连贯性, 更多的是对个体实践的单一设计, 这种设计在活动效果上表现得就过于单调, 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就降低了实践活动带来的效果, 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发与引导。

四、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创新措施

1. 合理利用资源, 有机开发活动项目。

既然是进行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开发, 那就一定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地理位置优越, 人文、自然资源丰富, 最重要的是小学农村基地实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因此, 我们要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有机地开发活动项目,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可以利用农村特有的种植资源进行蔬菜、水果、农作物等的开发种植, 划出特定区域, 专门作为学生实践的基地, 让学生在劳作中明白理论, 在实践中体会生活, 将课堂从室内转向室外,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

2. 壮大师资力量, 引进校外资金注入实践基地。

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优秀的教师, 有深度的教学, 必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外实践活动更是如此, 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自身知识领域涉及, 都对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壮大师资力量, 如对教师进行培训、聘请相关领域兼职专家等方式强化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引进校外资金, 资金支持是完成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 要多方位、多角度攻克学校教师、资金等方面的瓶颈, 让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 师生共同推进实践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 将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媒介, 将教师引导与学生创造相结合, 共同思考教学及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全员参与,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淡化教师主导地位, 让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研究,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教学的实践性需要师生共同创造, 才能够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广阶段工作计划 篇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在学生的作文上尤其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毫无起色,枯燥无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如何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呢?我们利用农村现有的语文教育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做了如下大胆的尝试:

1 体悟自然风光,感悟家乡之美

农村的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学生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大自然之美!当学生感悟到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咱们的家乡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这时,再以日记心得等书面形式写出来,不就是一篇篇完整的习作吗。这样就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2 体验家乡富饶,培植自豪之情

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常常要教学生们如何写一些动植物,可是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是闻着稻花的幽幽清香,摘着雪白的棉花,看着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捉着活蹦乱跳的鱼儿长大的。我们就让学生们给城里的学生写一封信,宣称我们的家乡,邀请城里的学生到我们家里做客,学生们就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信。如信中,有的学生写到秋天快到了,我家地里的玉米熟了,大铁锅烀的玉米特别好吃,还有我家杀猪时,妈妈炖的杀猪菜喷喷香等等习作,让我们当教师的看后都爱不释手。同时,学生的作文就水到渠成,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3 体验淳朴乡情亲情,弘扬质朴民风

随着和谐社会的步伐,农村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这句话,成了和谐社会的前奏。多年来,我们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学生们的身边。农村每年的春节、忙着秋收又要过团圆的中秋节、要忙着拔苗又要让屋里飘逸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学生们许多欢乐与记忆。这些都是学生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4 用亲身体验的农活艰辛,倾吐劳动的甘苦

“农活”也是我们农村学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成了农村孩子的必修课。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他们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学生们的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如,有一位学生在《喂牛》的一片习作中写道:

“……我那牛儿吃草时总是渐渐有味地反复咀嚼,就像我嚼口香糖那样……前天,我参加了运动会,放学回家感觉累死了,倒床便睡,直到吃夜饭时才被妈妈喊醒。当我捧起饭碗时,我突然想起来:牛儿还没吃晚饭呢!它这时一定像我一样,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呢!这牛儿可是我一手养大的呀,从来没有挨饿过,要是今天饿坏了咋办?想到这儿,我就放下饭碗……”看!自己养大的牛儿,深知不易,多么宝贝呀!试想,没有这份深刻的体验,哪有这么“饱满”的语言!

二、尝试后的体会

1 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件嫁衣,突破用作文教学习作的瓶颈

利用农村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之后,我的理解更为深刻: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們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用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的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2 跳出用“作文”教作文,立足育人的高度

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习作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段真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才得以成功,才有新颖的作文脱颖而出。

3 要心有所想,性有所动,情有所感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去看一看,去做一做,然后让学生拟稿,但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学生获取材料时,没有更多地从学生的主题出发,不知道他们感不感兴趣,有没有情趣,更没有及时激发、强化学生的情感,使所获得的表象没有得以凸显、丰满,所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梳理而混乱、主次不清,更没有刻上清晰的情感之印!我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及时强化积极的情感,消除学生消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去写作文。

总之,辽阔的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科学有效地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定能帮助学生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新颖独特、生机盎然。

上一篇:就业教案下一篇:冬天注意保暖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