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同时为了保证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中国必须积极构建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防范机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思考

[摘要]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存款产品是一种契约性产品,也就必须具有激励与约束对等的契约特性,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存款产品尚不具有这种特性,缺乏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对等性问题。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深入进行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理应从契约设计要素完善的角度进行改进。

[关键词]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 契约

一、存款产品的契约性质

存款产品是银行或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提供的,客户为安全、交易或获取收益的目的,让渡资金使用权而与银行达成的一种契约。对客户来讲,由于仅仅让渡资金使用权,所有权仍保留在自己手中,银行仅有资金使用权,并且要为这种暂时的使用权付费。因此,存款产品应归类于债务类契约。同时,作为存款产品,也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殊属性。

一方面,存款产品契约是一种不完全性契约。由于受特定的不确定性限制,双方当事人不可能拥有全部信息,也就不可能详尽规定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存款产品契约是一种非标准化契约,具有不可转让性。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的客户会选择不同存款产品。或者选择的期限不同,或者选择的金额不同,这使得存款产品有别于国债、股票等标准化的金融產品。这种非标准化的存款产品契约,具有不可转让的特点。

此外,存款产品的不可转让性,使得存款人可以单方面终止契约。与一般契约违约的巨大损失相比,客户在存款产品契约违约上的损失仅仅是损失了部分利息收益。这样,存款产品契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具有内在软约束性的契约,商业银行只是暂时获得客户资金的使用权,而客户则可以单方面终止契约。这使得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契约天生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

总之,存款产品的契约设计性质要求其具有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这一机制设计是契约设计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所不具有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及其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仅仅简单地分为单位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并把单位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类型,居民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通知存款等。其中,定期存款又分为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等。这些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化。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仅由期限和利率确定,由于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存款利率的管制,存款利率水平事实上与期限长短有关,期限固定其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由于各商业银行自己不能独立地确定存款利率水平,这就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存款产品种类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第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是线形余额收益产品。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仅仅以期限作为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不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大小问题,不同的账户余额对应的是相同的利率水平。这对大客户群体而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没有考虑到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不同贡献度问题。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定价工具的严重单一化。

在我国,利率是存款产品及商业银行相关服务定价的唯一工具。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呼声很高,并且也实施了部分收费项目,但从整体上来说,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与服务定价几乎只以利率来计量。银行占用客户的资金要支付利息,而客户利用商业银行的一些服务,大部分却并没有向商业银行付费。而且,存款产品仅以利率作为计量工具,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而言,其激励与约束机制仍然是不能显现的,不能对客户不同的贡献度区别对待。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这些特点,说明了其不具有激励与约束对等的设计要素,当然也就达不到国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中的激励与约束对等的设计效果了

三、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思考

目前我国尚对存款利率上限进行着管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中还不能自主地提高对客户的存款利率水平。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外资银行完善的存款产品设计类型,优质的相关服务举措,可以在产品与服务的差别化定价中获取收益。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能提供的存款产品尚不能实现对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境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必须进行契约设计的改进,完善其中的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设计。

首先,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要素,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对等的设计机制与理念。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必须引入其他设计要素,形成全面化、复杂化的要素组合,并使这些要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新的存款产品类型,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其次,加大对客户单方面“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力度。

当前的存款产品,多是以较高的收益率水平作为创新的吸引点,这使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激励过多,对客户的行为约束过少,客户单方面的违约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大对客户行为的约束。对于客户的单方面违约行为,不能仅仅限于其利息损失上,让客户为其违约行为支付一定数额的服务费用,从而使其慎重考虑取款行为,避免盲目的取款给银行带来不利影响。

再次,通过存款产品创新,激励和约束客户行为,达到存款产品契约设计的对等性。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创造出新的存款产品类型来实现存款产品当事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在实践中,可以对原有存款产品进行标准化改进。标准化的产品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流通、交易,这为急需流动性的客户提供了一种便利,可以通过标准化存款产品进行交易,而不必提取存款。

作者:王赟祥 谢 波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篇2: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的机制、行为和监管的比较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同时为了保证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中国必须积极构建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防范机制。本文从银行的存款业务切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和商业银行存款经营行为,并与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作比较分析,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款账户管理办法、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新能力和积极构建存款风险监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存款市场 机制 监管

一、引言

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或货币。客户存款业务作为一项基础的商业银行业务,长期以来一直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中国商业银行是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的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要素仅仅是期限和利率,而利率又是被决定的,其实唯一变动的只是期限。所以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是以期限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定价方式又严重单一化。而且,利率在商业银行的定价中格外重要,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对部分服务实施了收费,但实际上利率几乎仍是中国存款产品和银行服务定价的唯一工具。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一般分为支票类存款、储蓄存款、定额存单。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更为丰富,在产品的设计上更能体现出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服务理念。丰富的存款产品种类是基于对客户以及市场的细分,能够满足不同年龄、职业、收入以及风险偏好的客户的不同需求,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此不断扩大商业银行本身的目标客户群体,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二、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比较分析

中国和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不同之处。

(一)存款利率

1.浮动利率。美国金融体系,即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決策机构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它规定和改变会员银行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最高利率。各会员银行委员会有权在不超过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的最高存款利率下,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确定各种存款利率并进行浮动。而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是由国务院统一制定,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商业银行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丝毫的浮动权。

2.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并存。美国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两种利率,即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客户在存入定期存款时,可选择某一种利率来计算到期利息。固定利率即存期内的利率固定不变,存款到期,均以存入日的利率计算到期利息。浮动利率即存期内的利率随利率的调整而变化,存期内的利息,按不同的利率分段计算。国内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只采用固定利率。

(二)存款账户的收费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即便在西方,银行对设置存款账户也是不收费的。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没有利息的。一些银行代储户将活期存款投入资本运作,为储户获得收益,然后按比例提取佣金。这种新的银行服务给储户带来了收益,于是产生了收费,到了80年代大家普遍接受了银行服务收费这个观念。

2003年10月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前,由于中国的银行都属于国有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存在成本核算的问题。因此在进入市场经济的初期,中国商业银行在争夺存款市场份额的竞争中从不考虑经营成本的问题,故而也不存在对存款账户收取服务费的问题。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商业银行那种粗放式经营的策略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存款经营业务的成本核算开始逐渐被重视。

(三)理财服务

美国商业银行设有理财服务部门。该部门免费为客户设计理财计划。它根据客户的收入和年龄,合理地为客户设计理财方案,达到客户所设想的生活目标。如为客户设计储蓄、投资或保险方案,为客户子女上学而设计储蓄方案,为客户的继承人设计保存资产计划等。

三、中美商业银行存款风险监管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比较而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高风险、高负债、现金流充足、无实物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维护商业银行与储蓄机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它也是一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都重视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一)存款风险防范机制

在中国逐步建立商业银行存款风险防范机制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银行风险转移的问题。所谓银行风险的转移,是指在美国等实行了存款保险机制的国家中,由于银行的部分经营风险由存款保险公司承担,促使商业银行不需要承担更多经营风险而产生道德风险的现象。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讲,在失去了国家信用保证的同时,又有存款保险机构承担了银行经营的部分风险,也不排除个别商业银行为获取更高收益而愿意冒更大风险的可能。要根据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情况适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考察美国存款保险制度运作基础,在经济发达、银行制度较为完备、金融市场开放、发达、金融市场非垄断性,充分竞争和有众多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适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二)监管机制

从历史上看,美国金融体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各大政治集团和政府的影响产生了一个复杂而又分散的金融法律管制系统;美国立法者强调的联邦政体、各州自治造成了国民银行和州立银行并存以及管理机构的多头和多层次状况;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得美国金融当局一直将维护金融体制的健全作为首要任务。这给美国金融体制带来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特点;单一银行制;双重银行制;金融管理机构数量多,关系复杂;Q条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业和证券业分野等等。

美国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联邦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步步加紧。20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危机,是由银行经营不慎,卷入狂热的证券投机所引起的,因此,事后为了防止这类灾难的再度发生,又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业的管制。在1933-1935年制订的两个银行法、两个证券法以及其他的政策文件里,规定了许多严格的管制措施。20世纪三十年代的金融管制措施,虽然极其繁杂,但管制中存在着多方面不平衡性。美国自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侵越战争升级以后,通货膨胀急速加剧。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又陷入“滞胀”局面。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金融改革主要是以控制货币量来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对银行储蓄实行保护和鼓励的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余钱存在银行里既安全,又有利息收入。时至今日,人们对银行储蓄仍然情有独钟。据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来讲,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己无法避免。

四、对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的启示

(一)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账户管理办法

中国账户管理政策对中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制止企业逃债逃贷、转移国家有明确投向的政策性资金,以及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利用多头开户逃避税收征管等消极现象不仅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首先是以支现控制为主要手段的账户使用管理,影响经济主体正的业务开展。一般来讲,客户在银行存款的最基本需求是银行对客户货币资金的保管。对银行来说,向存款人提供现金的存取服务是其最基本的服务职能。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需求,中国应全面改革账户管理政策,制定新形势下的账户管理办法。该办法首先应以一般纳税人为对象推行以基本账户为基础的主办银行制度。其次,基本账户管理要和税收征管制度、贷款管理等联系起来,规定一般纳税人必须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并将基本账户通知税收管理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为适应竞争的需要必须有对资金的筹措、调配和动用的自主权。

(二)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新能力

纵观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业务的发展历程,创新始终是其发展的主旋律。要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与这些业务创新能力极强的国外银行竞争,必须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的创新能力。调整中国的银行法律框架,构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發展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银行法律体系虽然刚刚建立,但迅速发展的国内经济以及WTO竞争环境作用,使某些法律规范形成制度障碍,压抑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积极鼓励中国商业银行在存款经营中实行“充分了解客户”的原则,纠正“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借鉴美国银行业的一些做法,一方面通过银行自身的努力尽可能满足客户随时变化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客户,在提供准确、完整的客户信息等原则问题上并不迁就客户。商业银行内部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及时推出新的存款产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同时为了保证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中国必须积极构建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防范机制。首先是借鉴美国等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构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在银行的主管部门设立存款保险部,或者成立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办理存款保险事宜。同时要求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逐步达到存贷期限的优化、存贷种类的多元化;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各商业银行还必须建立存款分析和预测机制,及时分析和防范存款风险变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蒋 玲. 借鉴花旗经验打造中国个人存款业务[J].金融经济2007(10).

[2]张桥云 陈跃军. 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金融论坛.2009.

[3]李贤美 TECHNOLOGY AND MARKET.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分析[J].技术与市场(上半月) 2007.08.

[4]张桥云. 美国存款产品设计对中国的启示.金融时报2003.2.

[5]刘 红 徐筱凤.美国金融面面观[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6]黄 敏. 论银行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上海金融,2000.(3);20-24.

[7]杨 哗. 银行企业信息非均衡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

[8]王宏生. 银行账户管理政策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2).29-33.

[9]罗友山. 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J].经济评论.2002.

[10]李洪江.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研究[J].经济问题研究.2002(1).

作者简介:

刘凤英 女,1987年出生,广西博白县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国民经济学。

何自娟 女,1989年出生,江西九江市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金融学。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市 541004)

作者:刘凤英 何自娟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论文 篇3:

结构性存款监管新规成效评估与优化路径

2019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结构性存款迎来了“严监管时代”。结构性存款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为何在近几年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发展中涌现了哪些乱象,为何新规出台后规模下降却又在几个月后出现反弹,结构性存款发展的背后深刻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规剑指结构性存款乱象

结构性存款并非新生事物,国外的结构性存款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理财服务。从2002年光大银行率先推出外汇结构性产品至今,结构性存款在我国已有近20年发展历史,但规模一直不大,产品设计与定价仍处于初级水平。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保本理财业务退出历史舞台。对银行而言,其理财产品相较公募基金失去优势,资金开始分流;与此同时,银行在监管指标下背负了巨大的揽储压力,同业负债又受到监管限制,亟须新的“揽储利器”。对投资者而言,已经习惯了过去零风险的银行保本理财,短时间内难以转变投资理念与风险偏好,仍在寻求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在此背景下,结构性存款承接保本理财和协议存款,成为银行的新兴业务增长点,开始爆发性增长,随后出现了一系列乱象。

结构性存款爆发性增长背后的乱象

假结构盛行。结构性存款可以分为保本和非保本两种类型,保本型是将本金之外的利息收入用作期权投资,而非保本型是除了利息外,也动用了一部分本金用于期权投资。除极少数非保本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的最终收益由“存款本金+期权收益”组成,期权收益根据挂钩标的市场的情况而浮动。但实践中,银行为了加大揽储力度,增加产品吸引力,开始发行“假结构存款”。“假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设置较高的保底收益,收益波动范围小,即不论衍生品是否行权,投资者均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另一种是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本质上等同于利率较高的存款。

高息揽储推高企业融资成本。假结构之下看似是银行和投资者的双赢,但违背了投资者风险与收益一致的原则,使其继续依赖“刚性兑付”,难以形成正确的风险意识,也引发了银行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假结构性存款的盛行使得各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不断“优化”产品设计,银行之间展开揽储竞争,以高成本吸收资金,推升了负债成本;为了保持利差,银行必然进一步提高贷款成本,这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

发行银行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市场上一直对发行结构性存款是否必须具备普通类衍生品交易资格存在争议。在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一些不具备交易资质的中小银行自行发行了结构性存款,或者委托具有交易资质的大银行代为发行。中小银行借道大银行达到了高息揽储的目的,大型银行则作为通道机构赚取了手续费,这违反了投资主体风险与收益一致的原则,增加了大银行在衍生品投资中的道德风险,跨机构合作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而且在这种通道合作中,很多结构性存款产品其实并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品,没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中小银行只是通过利润调节手段(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简称“FTP”)变相达到了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此外還有宣传销售环节不规范、企业利用结构性存款套利的问题。

新规出台对结构性存款乱象的遏制

为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监管层面提出一些规制措施散见于“各类监管办法”中,但收效不显著,促成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新规”)这一专门的监管规定出台。通过明确结构性存款的定义、性质,规范业务运营流程等,以求有效治理前述结构性存款乱象。如关于结构性存款的发行、销售和监管,新规要求:一是商业银行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即假性结构性存款;二是发行结构性存款的商业银行应当具备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且市场风险资本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3%;三是结构性存款的销售参照理财产品实行“专区双录”,起售不得低于1万元,宣传销售文本应当规范,赋予投资者不少于24小时的冷静期;四是对结构性存款的信息披露规则予以细化;五是规定监管对结构性存款实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新规出台后,结构性存款一时间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乱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资质不达标的中小银行无法再发行结构性存款。新规要求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必须具备“普通类衍生品交易资格”,但很多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仅具备“基础类衍生品交易资格”,将不能再发行结构性存款,也不能委托有资质的商业银行合作发行。

假结构问题得到一定治理。新规出台后,几家大型商业银行2019年12月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保底收益率明显降低,相比2018年平均4%左右的收益率,目前大多降至2%以下。也有一些银行的产品仍存在高息保底的情况,有待在过渡期内进一步改进。另外,触发较高收益率的条件也由之前的“超大概率事件”变成了“一定概率事件”,假结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

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新规抑制了银行通过假结构存款高息揽储的冲动。人民银行数据显示,结构性存款的规模连续数月下降,由2019年9月末的10.85万亿元降至12月末的9.6万亿元,降幅达11.5%。

互金平台停止代销(引流)结构性存款。新规要求“专区双录”,首次购买产品必须临柜做风险评估。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无法代销(引流)结构性存款,大部分银行暂停了与互金平台的结构性存款代销业务,各大互金公司纷纷下架了结构性存款产品。

问题依然延续

尽管新规解决了结构性存款的部分乱象,但难以解决所有问题,更难彻底规范结构性存款和银行通过“产品创新”打监管擦边球以高息揽储,各种问题在新规之后继续涌现:

首先,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剧。2019年5月包商银行事件后,金融市场流动性分层已经加剧,中小银行资产增长规模增速显著放缓,新规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进而继续抬高中小银行的负债端成本。

其次,智能存款接棒“揽储利器”。结构性存款产品失去了通过假结构“高息揽储”的功能后,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加大规模发行智能存款代替结构性存款。二者虽都名为存款类产品,但存在较大差异:结构性存款由“存款+期权”两部分组成,属于固定期限产品;而智能存款是活期存款创新产品,本质仍然是存款,只是计息方式较为特殊,也称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智能存款同样存在高息揽储问题,监管层对此进行窗口指导,2020年3月9日央行下发《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产品。

此外,结构性存款规模出现反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1月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又出现反弹,升至10.8万亿元。3月9日的《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并将银行执行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意在进一步加强监管。但目前大部分结构性存款产品都可以达到最高收益率而非按保底利率给付,只规范保底利率,效果有限。而且,有不少银行还根据结构性存款挂钩标的设计两款相反的产品,让客户同时购买,最后收益仍高于同期定期存款的利息。

尽管监管层层加码,但有管制就会有“反制”,银行应对监管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按下葫芦浮起瓢”,難以彻底规范,银行高息揽储成为监管难题。

进一步治理结构性存款的政策建议

结构性存款盛行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银行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约束,银行背负揽储压力,但没办法通过利率定价进行竞争,不得不借道假结构性存款变相突破利率限制争取存款。因此解决监管难题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合理应对银行的揽储压力。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为防止银行高息揽储恶性竞争,全行业继续实施存款利率行业自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银行约定存款利率上浮的上限,给存款利率设置了一个无形的天花板,部分银行实质上并不具备存款、贷款的定价能力。

在没有完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实现高息揽储展开了各式“产品创新”,结构性存款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就算实现了彻底管制,银行也会继续想办法创造新的产品。可见,实现利率市场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监管方面应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可控的时间内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让银行自由定价。随着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的利率定价权逐步扩大,假结构也将失去意义,结构性存款必将回归其产品本源。

海外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陆续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也陆续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进程中出现了中小银行的危机,我们需要保持警醒。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存款成本上行,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会倾向于提高信贷投放的风险偏好,以保住利差水平,这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制造资产泡沫,触发金融风险。

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需要稳步推进,尤其在经济下行期,不宜迈大步,而是缓步抬高行业自律上限,使银行慢慢适应存款利率更大幅度变动。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后期的存款利率最终会向更低的货币利率市场回归,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利差缩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适当调整对中小银行的监管指标

截至2019年10月末,从中小银行负债端的构成看,结构性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为7.9%,远高于大型银行的4%。相比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更加依赖结构性存款。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网点较少的限制,中小银行在揽储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对同业资金依赖性更高;其次,包商银行事件也给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带来较大冲击,较难融入同业资金,面临较大的揽储与缩表压力。

对于结构性存款新规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冲击必须予以重视。近年来因为网点和同业负债的限制,中小银行揽储压力加大,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变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揽储,这是业已客观存在的现象。严格控制衍生品交易资格固然可以维护市场秩序,但一味地管制必然会压抑中小银行的发展,会使其在面临流动性危机时更加脆弱。中小银行作为流动性传导中的重要一环,可能会波及到高流动性资产的短期抛售,并进一步将压力传导至资产端,可能还会进一步抬高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融资。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短期内央行可以考虑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方式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支持。中长期来看,需要监管机构适当调整对中小银行的监管标准。首先,可以考虑对不同类型机构的同业负债比做区分要求,适当放宽对中小银行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处理;其次,可以考虑扩大“一般存款”的涵盖范围,提升存款和同业负债的可代替性;再次,可以考虑放开民营银行等新设银行在同业负债额度、物理网点设立的限制,增加新设银行的存款来源;最后,鼓励金融企业发行债券作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简化金融企业发债审核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专注商业银行内部能力建设

长期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中小银行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摒弃过往盲目扩大规模的不健康发展方式,专注内部能力建设。

首先,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完善产品定价能力,不断提升对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

其次,中小银行需要转变客户结构,做好渠道下沉,积累一批有效的企业、零售客户。通常来讲,银行业的客群格局应该是大型银行服务大型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但中小银行过去急于扩大资产规模,在客户开发上做的不够,而且还存在对大企业的贷款倾斜。中小银行将来需要精耕细作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将目光聚焦地方和农业发展,重点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做好渠道下沉,走出自身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完善结构性存款的产品设计

灵活设计产品,引导产品从“假结构”“伪智能”转向真正的结构化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抛却假结构问题,结构性存款产品本身仍具有一定价值与优势,结构性设计能够将投资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又能留出一定的高收益空间,但我国目前仍处于初级水平,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首先,加强研究和交易能力,丰富挂钩标的。目前挂钩衍生品交易同质化,应当逐步放开并促进结构性存款挂钩衍生品的多样化。实践中,由于政策的原因,银行能涉足的资产市场并不多,常见的主要是挂钩利率和汇率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应推动结构性存款挂钩多元化资产,例如股票指数、商品等,能够让结构化存款实现更高的收益,增强竞争力,也可提供各类风险收益组合的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当然,这也需要银行加强衍生品交易人才的培养,提高金融研究和市场交易能力。

其次,完善产品的结构设计,目前的单纯的低收益与高收益二元波动区间设计并不合理,结构性存款的收益波动区间应由单纯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甚至多元结构转变。具体而言,目前的结构性存款设置了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两个区间,如果触发相应条件获得最低收益,未触发则获得最高收益,且最低与最高收益间相差较大,对投资者而言较为极端。如果将收益率区间的范围扩大,设置多层区间,则对投资者而言,获取中间范围的概率较大,更为合理科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结构性产品设计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有望成为商业银行的新兴利润增长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作者:王宝杰 孙点婧

上一篇:关于上半年药业工作报告下一篇: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