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有效性给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构建作业“自选超市”、适当增加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比重等方面作了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课程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不仅是有效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有效性小学语文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效性小学语文论文 篇1:

建立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之谈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但是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广大基层师生共同探索,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向新方向、新阶段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建立;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是小学教育基础中的基础,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生命。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围绕语文教学目标,通过构建生成性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说到底,其真正目的还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各项研究已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相反,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所以教师在上课前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端正学生态度。

首先,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地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的,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所面临的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以及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一时间,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一些人甚至主张摆脱课堂教学,使学生走出去,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文知识。而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构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它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时间得到最大化利用,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有效地接受知识的熏陶,进一步巩固课堂作为教学主要阵地的地位。此外,有效性课堂的前提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强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课堂赋予了新的活力。此外,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在具体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思路。

二、教师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教书育人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人、策划人和实行人,其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发挥好引领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保证课堂有效的前提。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目标。教师根据这些目标进行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教学任务完成,防止知识内容过多或不够,使课堂时间紧张或时间剩余,都不利于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此外,在知识的准备上,除了明确课本上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外,教师要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引进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紧随时代的步伐,对新出现的科技、艺术或流行知识进行补充。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现实的知识和具体的语境,使学生对学习到的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使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效。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是提高课堂效率,构建有效性课堂的关键。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现在的小学生个性十足。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问题,尊重学生,重视他们之间的个性和能力差距,因材施教,改变原来那种重视课堂纪律而压制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其中现场表演、合作讨论等方式是近年来教师用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对课堂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注意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刺激他们表达的需求,从而形成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学习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而不是严谨的教育者。和学生一起学习,倾听学生对问题和生活的感悟、理解,鼓励他们通过说或写的方式进行自由表达,并对他们表达的内容进行评议,使学生的思想成果受到重视,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同时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将教师当做自己学习的向导,而听从教师的意见,明确学习的方向,使课堂更加有效。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将伴随一个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因此,语文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是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端正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提高教学有效性,使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使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编辑:龙贤东)

作者:赵敏

有效性小学语文论文 篇2:

基于有效性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论析

摘 要:有效性给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构建作业“自选超市”、适当增加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比重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课程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不仅是有效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题海战术等严重问题,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也会极大地挫伤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拟从有效性角度对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进行探讨。

一、有效性给语文作业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1.增强有效性需要作业题库化

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差异化设置,改变全班统一布置作业的传统做法,增强作业数量、难易程度、个体差异的适应性,进行题库式作业布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完成。

2.提高有效性需要作业答案开放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作业上注重答案的“标准唯一性”,非对即错。这种过于强调作业甄别与选择功能的做法,有悖于语文的模糊性特点。对同一段语文材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答案。因此,作业答案要具有开放性,使作业回到复习、巩固、拓展教学内容与注重快乐学习过程的本原上。

3.反映有效性需要作业评价弹性化

当前,在作业评价方面,采用的方式要么是优良中差的刺眼评语,要么是ABCD式的冰冷等级。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学业差的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作业评价方面,教師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弹性化处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要使作业实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必须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在设计方面通常采用题海战术,突出作业的数量与难度,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使很多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和厌学情绪。鉴于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业情况,找到实现作业有效性的设计途径。

二、实现有效性的途径

1.构建作业“自选超市”

要实现作业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新课程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面对一个个学业情况不平衡,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行为习惯迥异的学生时,教师应该着眼整体又照顾个体,考虑学生的需要,注重分层教学和有梯度地设计作业。例如,教师在全面掌握班级学生语文基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智力发展水平等学业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还发现在日常的作业任务中,有些学生总是不能按时上交作业。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与作业的难度大或枯燥机械也存在必然联系。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业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作业,打造一个题库或自选式作业超市,让全班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与能力自行选择,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2.适当增加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比重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是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的。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的方式来验证课文内容的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实验,并把实验需要的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口头叙述实验情况。同时,也可以布置实践调查类作业。比如,在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手抄报、研究报告或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让他们自由选择,独立或合作进行,并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这种实践性强的作业形式,不但能够增强语文作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使学生的手、脑、眼得到了全面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经常进行话题型作业训练

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让学生的语言及其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生成和发展。话题型作业是发展学生语言及其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设计这类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聊天”的形式进行,话题可以是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或趣闻轶事,也可以是学校、家庭、社会中人们关注的事情。在进行“话题”时,学生先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再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建议意见等整理出来,最后大胆地宣读自己的总结。

4.设计奇思妙想类作业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语文作业也可以通过设计奇思妙想类作业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金钱的魔力》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想象力超强,他们提交的作业一定会给教师一个大大的惊喜。

总之,量少、高效的作业设计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珍贵礼物。基于作业题库化、答案开放化和评价弹性化的有效性要求,构建作业“自选超市”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体会,希望对语文作业设计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文霞.有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初探[J].成功(教育),2012(24).

[2]夏振娟.小學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1).

作者简介:汪圣莲(1978— ),女,江西会昌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汪圣莲

有效性小学语文论文 篇3:

谈怎样有效性提升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

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和加工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作业也是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便根据这种认识来调整教学。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常常面临着学生不爱做作业、作业照样完成而学习进步不明显等问题。据调查,主要原因是语文作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题量过多、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做作业的快乐,体验不到做作业所带来的“成功”,所以多数学生只是在“应付地”做作业,好像在做“无用功”,无法显示应有的效能。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做语文作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快乐、富有效率地完成作业呢?笔者结合平时的实践和探索,浅谈以下四方面的思考: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作业的形式,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知识为知、能、行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做作业的兴趣。

1.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乐”中做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首先我们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使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富有一定的趣味性,让作业本身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如组织学生举行“我为笑脸添鼻子”、“如何让鸡蛋从三楼掉下而不会摔破”等活动,而后布置学生写一个片断。由于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了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而且亲身体验,所以学生做起这个作业来就跃跃欲试,得心应手。这样的作业收上来后,带给我不小的惊喜。大部分学生文笔流畅,过程叙述详细,场面描写到位。如教学诗歌,可指导学生想象意境,为诗歌配画等。此外,教师也可变换题型,如把简单的抄词语,变换成“采摘词语小果子”;把比较形近字组词,变换成“看谁有一双慧眼”;把修改病句,变换成“啄木鸟门诊”,通过创设这些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在“乐”中做。

2.增添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行”中做

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使作业形式不再只拘于写,只是单纯依赖模仿与机械地重复练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做”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在实践中去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如指导学生成立调查小组,去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然后为自己家乡的特产设计广告语,打出形象生动的广告;学习记者是如何采访的,成立“小记者团”,去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周围的大人们是如何进行一天的工作的,从而感受他们的工作辛苦。

二、尊重差异,训练思维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还可以设计开放性作业,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如结合“母亲节”,我布置学生完成“真情告白”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对妈妈说说心里话;学了《我的梦已经被染绿》这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的足迹”,让学生自由地去观察,去发现,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或用文字叙述,或用图画描绘,或带来实物。这样开放性的作业,把作业延伸到社会、家庭和大自然,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兴趣,同时促使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深刻而独特的思考。

三、个性评价,增强自信

常常的,我们对于学生的作业评价要么是分数,要么是等级,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笔者认为,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中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作业的批改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具体措施有:

1、取消“不及格”这一绝对的评价,可以采取较委婉的方式,如个别学生做得不理想时,我会画一个哭脸给他,提醒告诉他的情况不容乐观,可要加油了。

2、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作业质量和作业态度综合量化。作业质量主要由教师评(以等级制为主),作业态度则是让学生自己来评(采用星级制)。如用“优、良、及格”表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用“☆”的颗数表示学生作业完成态度(主要反映其是否认真做、并及时检查的情况)。

3、适当增加一些儿童化的评语。当学生的“成长记录本”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时,我会画两朵玫瑰花送给他;学生的日记,我采用的“1000”分制的评分制;而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我摒弃了等级制和分数制,采用画红旗来表示等,通过这些符号来表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满意与否,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做作业兴趣。当然,有时教师也可以写上几句评语,如“这一段时间你的作业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作业进步很快,老师期待着你的更出色的表现!”“你做得太棒了,真是老师心目中的‘冠军’!”等等。

四、科学增减,适应发展

作业虽然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但伴随着减负的呼声,家庭作业顿成减负的焦点,然而,仅仅认为家庭作业是罪魁祸首,应当取消,是不全面的,因噎废食也是不足取的。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家庭作业有所取舍,有所转化,有所增减,使之成为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在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课题。

1.加强预习质疑,减少抄写练习

每次学新课文前,我都会提出预习要求,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疑问。我就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留下记号。由于小学生基础低,知识储备量少,表达和理解水平弱,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目的性,随意性也较大,这项作业刚开始做时遇到很大困难。我首先注重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对”高水平”的疑问给予表扬,对不动脑筋的提问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养成“预习质疑”这一良好的学习品质。与大力提倡相反,我减少了许多抄写练习。这类作业在小学语文作业中占有较大比例。不可否认,抄写能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训练并记忆积累字词。而作为语文作业重头戏的抄写作业,却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任老师再三叮嘱:“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可字逐渐潦草仍在所难免。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抄写生字”认真看一看,用心写一写,仔细记一遍”的三个一。而词语只需积累,不要抄写。除了在作业本上评五角星之外,还开展作业展示活动,并请学生介绍写字经验。虽然学生的抄写作业少了,可同学完成作业的劲头却提高了。

2.加强朗读练习,减少书面作业

我在减少抄写课后练习等书面作业的同时,增加了在家朗读的练习,并提出了大声诵读的要求。新大纲指出:“各年纪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古的。

作者:杨再清

上一篇:教师技术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美术教师工作总结(精选2篇)